- 相關(guān)推薦
跟名師學(xué)寫作文——讀后感篇
跟名師學(xué)寫作文——讀后感篇
縱 亮&弟子
一、敲黑板——寫作指導(dǎo)
1、什么是"讀后感"
顧名思義,先來讀,再有感受和想法。讀后感就是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后感".
2、寫讀后感的主要步驟
。1)讀通全文
。2)捕捉感點(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或幾句名言后,所獲得的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
。3)選擇感點
。4)落筆行文
A、點明篇目寫出總印象
B、引出感點介紹內(nèi)容
C、圍繞感點議論看法
D、圍繞感點展開聯(lián)想
E、總結(jié)感受升華感點
二、范文引領(lǐng)
我們需要這樣一位父親
——我這樣讀《走一步再走一步》
縱 亮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國作家、心理學(xué)家莫頓·亨特的代表作,是一篇根據(jù)自己兒時的一段經(jīng)歷寫成的散文。文章敘述了一個故事,在一個酷熱的星期天自己和五個小伙伴一起去冒險爬懸崖,結(jié)果自己被困在懸崖上,小伙伴都已離開,自己在父親的指揮下,一步一步脫險,自己從中獲得了啟發(fā),甚至對自己的人生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點明篇目寫出總印象
我們在為這樣的一個"我",能在困境中靠自己的力量脫險,鼓掌,贊揚時,我們也要為這樣一位父親,豎起大拇指點贊!引出感點介紹內(nèi)容
這是為什么呢?
其一,在孩子最危險、最孤立無緣的時候,出現(xiàn)。(圍繞感點議論看法)
一起去爬懸崖的小伙伴,都已經(jīng)蹦蹦跳跳地爬了上去,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就是作者最好的朋友杰里,也很擔(dān)心,"但最后還是和其他孩子一起走了",懸崖上只有一個"我"緊貼在一塊巖石上,想調(diào)轉(zhuǎn)回頭,"絕對回不去了"因為"太遠""太危險";想爬上懸崖頂部,像其他小伙伴一樣,從崖頂繞道回家?墒,"更高""更陡""會摔死"的風(fēng)險更高。"我"就是這樣的一個處境,上不去,下不來,疲勞到麻木,孤立無助的時候,父親來了,幫助我解除困境。
父母是孩子的保護神,父親理所當然是孩子安全的依靠。但是我們可以從不同渠道看到不少新聞,都是孩子身心受傷,甚至失去了生命。有游泳溺水的,被火燒傷的,被熱水燙傷的,孩子騎車遭遇交通事故的,墜樓……一個個幼小的生命,面臨諸如莫頓一樣危險的時刻,我們的父親卻在何方?是在工作,還是在玩樂?
監(jiān)護的缺位,造成的悲劇,實在讓人痛心!
其二,善于抓住時機,給孩子上生動的一課。(圍繞感點議論看法)
文中的"我","過去的八年歲月中","絕大部分時間是一個病弱的孩子",不像其他小朋友強壯,不敢去冒險。我們可以想象,就是父親想要帶兒子去爬爬懸崖,兒子也不會去的。父親應(yīng)該知道,帶孩子爬懸崖無疑可以帶給孩子勇氣,利于孩子成長。但是,八年了,就是沒有去成。現(xiàn)在孩子自己爬上去了,即使是尷尬的境地,這無疑仍是一個絕佳的教育機會,若能好好把握,必能帶給孩子良好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在看到成年后的莫頓在做了一名飛行員后,仍再拿父親給自己上的"懸崖上的一課"指導(dǎo)眼前的工作,出色的完成偵查任務(wù)時,僅從這一點來看父親都是成功的。
盧梭在《愛彌兒》中說:"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會變壞了。"變壞的原因是多樣的,沒有在正確的時機進行正確的教育,讓大好時機白白流走,肯定是其中一條。
其三,運用正確方法,讓孩子脫險。(圍繞感點議論看法)
面對孩子處于比較危險的境地,父親采取了非常正確的處置方法,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
首先對孩子進行心理撫慰。這是非常重要的。此時孩子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絕望,恐懼,疲累,任何一個不小心,后果不堪設(shè)想。于是父親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對孩子說:"現(xiàn)在,下來。""要吃晚飯了。"對于長時間趴在懸崖上,幾近崩潰的孩子來說,這安慰太重要了。雖然從文章看來并未起到太大作用,反而激起了孩子的憤怒。但是"憤怒",不也是一種力量嗎?而力量,不正是孩子脫險的前提嗎?
安慰之后,這位父親沒有趕緊地上去把孩子抱下來,卻讓孩子自己下來。
我要是自己能下來,還至于趴成這樣嗎?父親,你是來搞笑的嗎?
仔細思考,父親的決定是英明的。
這個懸崖并不高,只有60英尺左右高,約等于18米,而孩子處于什么位置呢?從文中一句"那些男孩已經(jīng)爬到了距離懸崖頂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巖脊上",而孩子在這些個男孩的下方的位置,可以推斷,孩子爬到還不足6米的高度,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力量下來。
若自己把孩子抱下來會怎樣?
孩子就是在小伙伴的激發(fā)下,才去爬的懸崖,孩子在小伙伴面前即使再害怕都沒有哭泣,孩子也要自尊!
直接抱下來,幫助了孩子一時,害了孩子一世。難免還要遭受伙伴們的嘲笑,從此以后再也不會去冒險,再也不去爬懸崖,再也不會有勇氣,就一直懦弱下去,就再也沒有后來的優(yōu)秀空軍飛行員了。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我可以教你怎樣做,但是,路還是要你自己走。
于是,這位父親,就告訴孩子怎樣一步一步下來。"用左腳踩住那塊石頭""那兒有另外一個落腳點""移動你的右腳,慢慢地往下",孩子每一步做到了,父親都不忘說一句"很好"來鼓勵孩子。
就這樣,一次一步,一個個簡單的動作,換來了安全的"降落",孩子成功了!
其四,讓孩子鍛煉自己的能力,獲得成就感,驕傲感和啟發(fā)。(圍繞感點議論看法)
不該出手時,絕對不出手。完全讓孩子自己去走,成功之后,孩子必然會有巨大的成就感,就是因為他自己做成的!他還會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得自信,懂得道理:"面對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先只要"邁出一小步,再一小步","直到達成了自己的目標".
"一個壞的老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老師則教人發(fā)現(xiàn)真理",化用一下就是,一個壞的父母,包辦一切,一個好的父母則教會孩子獲得一切的本領(lǐng)。長期只一味給予孩子物質(zhì)財富,孩子變得自私、懦弱,長大后一事無成,然后"啃老族"誕生,"啃老族"的誕生,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父母的教育,那也是父母培養(yǎng)出來的。父母們也要考慮一下,當您的孩子"啃"不成"老"的時候怎么辦?他們?nèi)タ惺裁茨兀?/p>
其五,讓孩子知道,你最信任的人還是父親。(圍繞感點議論看法/圍繞感點展開聯(lián)想)
"不要擔(dān)心接下來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讓孩子自己去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哪怕是從危險中脫險。這樣的故事,我們似曾相識。
美國的"石油大王"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教子的故事與這如出一轍。有一天洛克菲勒父子倆在貯藏室收拾東西,父親讓孩子爬上一個高高的架子。
孩子說:"我上去了,您把梯子抽走,我就下不來了。"
父親說:"放心吧,兒子,相信我。"
孩子爬上去后,洛克菲勒把梯子抽走了。
孩子說:"您為什么騙我?"
父親說:"我要讓你記住,一切要靠自己,不要指望任何承諾,F(xiàn)在,你自己跳下來吧!"
孩子躊躇再三,帶著一肚子的委屈、憤怒和不滿,閉著眼,流著淚往下一躍。洛克菲勒卻張開雙臂把孩子穩(wěn)穩(wěn)地接住,抱在懷里。
孩子詫異地睜開眼睛,洛克菲勒撫摸著兒子的頭發(fā),柔聲說道:
"我要讓你記住,這世上如果連父親都不能相信,還能相信誰呢?"
文章中,就當"我"在父親一步一步地指揮下,邁出最后一步,踩到底部的巖石時,父親用強壯的臂彎,擁抱了一個成功的我,那溫暖,終身難忘。
我們生來并不會做父親,也很難去預(yù)演如何去做一個好的父親。好在我們還能學(xué)習(xí)。孩子的健康成長,或者是成才,離不開父親的幫助和支持。若能有一個懂得專業(yè)知識的父親,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必然順暢很多。(總結(jié)感受升華感點)
我們?yōu)槿烁改刚撸欢ㄒ缪莺媒巧,給孩子搭好臺子,讓孩子自己登臺去唱,在保證他們安全的前提下,我們只要遠遠的欣賞。
最多,在他們需要道具時,當好跑龍?zhí)椎,然后,才能安然地去領(lǐng)盒飯。
三、使勁敲黑板——大顯身手
真正幫助孩子成長的父親
——讀《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文︱王雅晴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莫頓·亨特是位美國作家和心理學(xué)家,早年曾在空軍服役,做過空軍飛行員。文章講述一個故事,在費城的一個七月天,自己和五個小伙伴一起去爬懸崖,中途被困在懸崖上,在父親的幫助下,成功脫險了,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這位父親可真是一位從心理上能夠很好的幫助孩子成長的人。
課文中的父親眼看孩子在懸崖上,上不去也下不來,明明知道他一不小心就會摔下來,父親完全可以爬上懸崖去抱孩子下來,但是他并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深深的明白,如果自己上去救孩子,雖然孩子安全了,但孩子的勇氣不能得到絲毫增強,而且今后會更加自卑和膽怯。因此父親有意引導(dǎo)孩子自己戰(zhàn)勝困難,并以鼓勵的口吻,在心理上給孩子支持,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教給孩子恰當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使孩子經(jīng)受了鍛煉和考驗,增強了勇氣,增加了信心。
首先,父親有意的引導(dǎo)孩子克服困難,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其次,在脫險的過程中,"爸爸強調(diào)每次我只需要做一個簡單的動作,從來不讓我有機會停下來思考下面的路還很長,他一直在告訴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我能做。"爸爸鼓勵"我"去做,并教會孩子面對艱難阻險的方法,可以把眼前的困難慢慢的解決,既讓孩子經(jīng)受一次歷練,又讓孩子學(xué)會如何面對。
我剛剛學(xué)自行車的時候,我的爸爸也是一直耐心的教我。爸爸用手扶在車的后面,幫我平穩(wěn)中心,我來控制方向。爸爸一開始的時候手是扶著的,可是慢慢的,爸爸突然放開了,嘴里還喊著:"不要往后看!"可是我老是時不時情不自禁的往后看,生怕爸爸放手,就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
我原來是想放棄的,可是爸爸堅持想讓我自己再嘗試一下,并且反復(fù)強調(diào)不要往后看,要向前看。爸爸又是慢慢放開了手,我牢牢的記住了爸爸的話,最終學(xué)會了騎自行車。
我們的父親要向文中的父親學(xué)習(xí),要做一個真正幫助孩子的人,要循循善誘,當孩子遇到艱難險阻的時候,要善于指導(dǎo)孩子思考問題,并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作為孩子,也要向文中的孩子學(xué)習(xí),大膽嘗試,勇敢去做,做就做到最好!
一位偉大的父親
——讀《走一步,再走一步》
文︱陳茜
本文原題為"懸崖上的一課",是莫頓·亨特晚年寫的回憶八歲時一次爬懸崖的經(jīng)歷。寫了兒時的莫頓·亨特體弱多病,也常常被同齡人嘲笑和譏諷。在她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了霧霾。而那一次爬懸崖的經(jīng)歷卻讓作者莫頓·亨特從父親那里學(xué)會了自信和克服困難的方法。從此,他變得堅強、積極和樂觀,最后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作家。
"爸爸遠遠地站在懸崖腳下,這樣才能看見我。他用手電筒照著我,"現(xiàn)在,下來。"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說的,"要吃晚飯了。"從中我可以讀出父親為了讓孩子靠自己的實力爬下來,不斷地說著讓他感到溫馨的話語。同時也在不斷地激勵和鼓勵作者莫頓·亨特,讓作者莫頓·亨特充滿了信心和自信。
我覺得作者莫頓·亨特的爸爸做得非常正確,不自己去把莫頓·亨特直接抱下來,而是讓莫頓·亨特我憑著自己的力量爬下來,從中我感受到成功并不在于別人的幫助而是在于自己的努力,我們大家要學(xué)習(xí)作者莫頓·亨特的這種勇氣,而不是去做一個貪生怕死的膽小鬼,從這點出發(fā),就可以證明莫頓·亨特的爸爸給了莫頓·亨特很大的勇氣。
曾經(jīng),我在一本故事書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jié)。一只小馬想要過河,可是小馬怕河水太深,會把它淹死,于是,它就去問別的小動物,剛好有兩只松鼠經(jīng)過,小馬就連忙問小松鼠們。
它說:"小松鼠們,這條河深嗎?"
小松鼠們異口同聲地說道:"這條河可深了,上次我們的親戚來拜訪我們,就是因為我這條河才被淹死的。"
小馬不確定,他又去問老牛爺爺。
它問:"老牛爺爺這條河深嗎?"
牛爺爺說道:"不深,不深,我踩進去還露出半個身子呢!"
小馬又疑惑了,小松鼠們說深,可牛爺爺又說不深,這條河到底深還是不深呢!"最后,小馬決定自己試一試,結(jié)果剛剛好,小馬很順利的穿過了這條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看待一件事,不一定他人的感受就是正確的,最主要的還是自己勇敢嘗試。
人生不僅在于他人的幫助,更在于自己的嘗試。我們大家要學(xué)習(xí)莫頓·亨特的這種勇氣,這樣就會給自己帶來成就,而不是只有空想唯唯諾諾的懦夫。
讀《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文︱王玉祥
今天,我讀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讀完之后,我學(xué)到了很多東西,我知道了面對困難不能退縮,只要我們堅定信念,不畏懼它,從眼下做起,就能戰(zhàn)勝困難。我還認識了位循循善誘、教導(dǎo)有方的父親,他十分關(guān)愛自己的兒子。
在文章中,當其余的五個男孩爬到山頂時,看到幼時的"他"還在山腰上,不但沒有幫助他,還嘲笑他,最后還棄作者而去。
嘲笑"他"已是不對的,更不應(yīng)該棄"他"而去,我們千萬不要向他們學(xué)習(xí)。他一開始不敢爬下來,后來爸爸指導(dǎo)讓他安全地下來了。
從中,我們知道做一件事情時,不要想著目標有多么遙遠,多么困難,只要堅定信念,不畏懼它,一步一步,就能戰(zhàn)勝它。
做事要堅定信念,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看"遙遠的巖石",而是注意相對輕松、容易的第一小步,就是這樣體會每一步帶來的成就感,邁出一小步,再邁一小步,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時,你會感到無比驚訝和驕傲。
我有時也這樣,比如說我抄課文的時候,要把1到13課全抄了,這一看就知道很多,可我不去想目標多么遙遠,我只顧抄,先抄一篇,再抄一篇,一篇接著一篇,直到這13篇課文全部抄完,這時,我就有一種巨大的成就和類似驕傲的感覺。
如果我們做事也能堅定信心,不怕艱辛,從眼前做起,那還有什么事是完不成的呢?
做一件事,困難和危險并不可怕,只要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做,就能完成它。
我們需要一位這樣的父親
――讀《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
文︱張欣
前幾天我們學(xué)習(xí)了一篇課文,叫"走一步,再走一步".看到這篇文章的題目就很引人入勝,運用反復(fù)的修辭手法意蘊深遠,引發(fā)讀者的思考。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莫頓亨特,是美國作家心理學(xué)家、空軍飛行員。
在這邊文章里,我認識了一位父親,他的做事風(fēng)格值得每一位當父親的人學(xué)習(xí),在我們生活中,也需要有一位這樣的父親。
故事是這樣的,那是講在費城的7月天。主人公和幾個小伙伴去爬懸崖,被困在了懸崖上,最終是在父親的幫助下一步一步的脫了險。文中的父親是一個粗壯的中年男人,在得知我被困在懸崖上,上不去也下不來的情境下,站在懸崖腳下,用手電筒照著孩子,用非常正常的口吻說道:"現(xiàn)在下來,要吃晚飯了。"很多人也肯定會責(zé)怪父親,怪父親為什么不去把孩子直接抱下來,而是讓他自己下來,但仔細想想父親的做法是正確的。
因為"在過去的八年歲月中,我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病弱的孩子",主人公根本不可能主動去爬懸崖,這次可好,是他自己爬上去了,這可真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父親用正確的方式讓他一步一步的下來,"不要想有多遠有多困難,你是要想的事邁一小步,這個你能做到""現(xiàn)在轉(zhuǎn)過身去,用左腳踩住那塊石頭""現(xiàn)在往右邊下面一點,那有另外一個落腳點,移動你的右腳慢慢的往下"……就這樣他才能脫險。
讀到文章里的父親,是一位教導(dǎo)有方的父親,我的父親同樣也是一位這樣的父親。
一次我和弟弟去游泳,我已經(jīng)會游了,可是弟弟還不會,于是父親就對弟弟說:"要不我來教你游泳吧!"弟弟很害怕,還是把救生圈脫掉了,對父親說,"我下去了,你一定要抱住我"父親說:"好,我肯定會的。"
弟弟先是靠著地游了一會兒,弟弟玩得很開心,突然父親一松手,弟弟在水面上仍然像一只魚戲水的樣子。
晚上回家弟弟責(zé)怪父親為什么松手,父親卻說:"我松了手你不還是能游嗎?"弟弟害羞的紅了臉。
我們生活中多么需要這樣的父親!
【跟名師學(xué)寫作文——讀后感篇】相關(guān)文章:
跟秋雨學(xué)寫作08-15
學(xué)寫作文08-16
跟“感動中國”頒獎詞學(xué)修辭08-18
2014年江海區(qū)名師工作站跟崗學(xué)習(xí)個人總結(jié)08-23
跟樂嘉學(xué)性格色彩讀后感08-23
《跟毛澤東學(xué)創(chuàng)業(yè)》讀后感1500字08-18
跟孔子學(xué)當老師讀后感11-17
跟孔子學(xué)當老師讀后感08-16
小狗學(xué)叫續(xù)寫作文02-13
跟孔子學(xué)當老師讀后感3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