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忘的端午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難忘的端午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必備】難忘的端午作文三篇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難忘的端午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1
“節(jié)分端節(jié)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媽媽教我的這首古詩,讓我從小就盼著每年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重頭戲當然是吃粽子,軟糯清香的粽子撒上白糖,真是太美味了!媽媽頭一天就把包粽子的粽葉和糯米泡在盆里,這樣包出的.粽子才能好吃。
我看媽媽那嫻熟的動作,心里癢癢的。于是,我學著她的樣子,拿起一片粽葉,將它折成圓錐體,放入米,再把多出來的粽葉翻折過來蓋住米粒。但這些米粒就像跟我作對似的,不聽話地跑出來。我連忙又拿了一片粽葉把漏的地方裹住,生怕糯米都擠出來,一片不夠再來一片……結(jié)果,我包的粽子就像個“大肚子將軍”,逗得大家笑得合不攏嘴……
包好的粽子被媽媽慢火煮了一個下午,整個屋里充滿了粽子的甜香味。剝開一個大粽子,一口咬下去,那甜甜的糯米,不僅甜在了嘴里,更甜到了心坎兒里……
端午節(jié),因為有那愛吃的又香又甜的粽子,讓我滿心歡喜的年年期待著!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shù)搅硕宋绻?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與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wǎng)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與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shù)氐睦习傩罩篮,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nèi)拥聂兆印?/p>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與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與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為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的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使我受益匪淺!
難忘的端午作文 篇3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非常的開心,因為端午節(jié),我家有一件端午節(jié)的趣事。
那是在端午節(ji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餐桌旁,一邊看《新白娘子傳奇》的電視,一邊剝著粽子吃。端午節(jié)啊,桌子上這幾樣菜必不可少: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
爸爸拍拍我的肩說:“女兒啊,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時候,為什么要喝雄黃酒呢?”
我搖了搖頭,然后又點了點頭,爸爸奇怪的問:“到底知不知道啊?”
“知道是知道,但是有兩個傳說呢!就講一個關(guān)于《白蛇傳》的傳說吧!相傳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jié)為夫婦后,在端午那天因喝了雄黃酒差點現(xiàn)了形的情景,便成為民間端午節(jié)的風俗。”我自豪的說道。
“呵呵~爸爸請教你一個問題哦!為什么要紀念曹娥?”看著爸爸那一臉無知的樣子,我不懷好意的說:“爸爸,你讓別人說故事,不能不給報酬吧!”
“你想要什么?”原本無知的.臉,瞬間提高為警惕。
“哎呦!沒什么,只是要你的令牌啊!”我笑嘻嘻的說道。
爸爸猶豫了片刻,拿出令牌,轉(zhuǎn)手拱讓給我。我接了下來,說道:“爸爸,你給我把粽子剝了啊!”
“為什么?”
“令牌在此,你敢不聽!”
“哼~早知就不跟你換了!”
“你說什么!”
“呵呵~沒說什么!”
就這樣,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就在這么有趣的節(jié)目中度過了,怎么樣,我家的端午節(jié)趣事是不是非常的好玩呢?
【難忘的端午作文】相關(guān)文章:
難忘端午作文02-19
精選難忘的端午作文3篇07-21
難忘的端午作文3篇02-26
【精選】難忘的端午作文4篇08-18
難忘的端午作文9篇06-09
【精選】難忘的端午作文三篇06-11
精選難忘的端午作文四篇09-16
精選難忘的端午作文三篇04-22
難忘的端午作文4篇05-31
難忘的端午節(jié)作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