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小龍的語錄集合38條
沉思意味著實現(xiàn)人的"不動心"的本性,意味著不受現(xiàn)象的限制。鎮(zhèn)定自若意味著內心世界的"不動心"。只有擺脫外來物體的羈絆,才能鎮(zhèn)定自若,達到"不動心"的境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小龍的語錄38條,歡迎大家分享。
1、于我而言,武術的終極含義就是忠實的表達自我。
2、聰明的人從愚蠢的問題中找到的真諦,總比愚蠢的人從睿智的答案中找到的多。
3、起點和終點互為鄰居。在練習樂譜時,你可以從最低音唱到最高音,但此時人們會發(fā)現(xiàn),最高音就在最低音的附近。
4、人應該活得像水一樣,可以適應和接受一切,也要像水一樣,擁有極大的能量,去沖擊那些固有的障礙。
5、在運動中要避免姿勢過剛和僵硬。最僵硬的樹木往往最容易被折斷,而竹子和柳樹卻能夠通過隨風搖擺而存活下來。這就是為什么功夫之人柔而不屈,剛而不硬。
6、欲了解搏擊,必以極簡捷直接的方式為之。武術的至高境界必是趨向于簡捷,以不變應萬變。
7、在佛中,并無可努力之處,唯有平凡而一無特別。用自己的飯,挑自己的水,做自己的法事,一旦累了,倒臥便睡,無知者自會笑我,但智者卻會知我:其中有深意。
8、人與人之間千差萬別的原因并不在于我們生命中發(fā)生了什么,而在于當我們面對能考驗生命勇氣的重要境遇時選擇用什么樣的方式作出回應。
9、倒空你的思想,無形無態(tài),像水一樣,水入杯,便成杯,水如瓶,便成瓶,水入壺,便成壺。水能潺潺流動,也能澎湃飛濺,要像水一樣,我的朋友。
10、最難的事就是要真誠地表達自我,而不是欺騙自己。
11、我不害怕會一萬種腿法的人,但我害怕,把一種腿法練了一萬次的人。
12、"本真"意味著意義——從最初意義上看,它自由,不受依附、限制、偏見和復雜性的羈絆。
13、問題從來就離不開答案。問題中本身就有答案——理解了問題,就能化解問題。
14、以無限為有限,以無法為有法。
15、求返璞歸真的境界需消卻心中的精神的與欲望的魔障。
16、心靈必須廣開以自由地思想,一個受到局限的思想往往無法有自由地思想的。
17、一個受迷惑的心靈系智識受過分重負之影響,因此它無法不停止或反應出自我的移動。
18、一旦心靈附屬一種形式,自將無真途可尋。
19、截拳道并非建立在技巧或說教的基礎上的,它只是表現(xiàn)真正的你罷了。惟有不受中心,圓周局限時,方有真性可尋。一旦能完全自由地表達你自己,你將是無形的形,又適于所有的形。只是個名稱罷了。
20、我們只是別人所說的我,不是真正的我。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亦只是聽別人所說的我罷了。
21、強迫自己的謙虛亦是虛偽驕傲的一面。
22、一旦能超越任何系統(tǒng)之約束,方可能自由與整體地做其所欲做。一個一心欲求真實的人,是不會受任何形式所縛的。
23、真理是無途可至的,真理是變化靈活的,因而是不斷地改變的。
24、知性是無選擇可言,無所欲求,無所焦慮的;在此種心態(tài)下,方有知覺洞悉力的產生。洞悉力方可解決所用的問題。
25、徒欲心靈的努力則反將局限了心靈,因努力可謂心靈朝內目標的掙扎;而一旦你有了目標、目的,——可見的終點,你便是將心靈局限于那。
26、當我們深入研究問題時,必會發(fā)覺真理之所在,而問題是水不會與答案相離的。問題中會隱含了答案——了解問題亦同時解決了問題。
27、截拳道是無所謂形的,故亦可適于任何形;且因其無分派別,故亦可適于任何派別。它能善用各種的方法技巧,以求達到武術之最高境界。
28、人應該同自然規(guī)律保持一致,而不能違抗,這意味著我們做任何事都應順其自然而不可強求,不要任何情況都強力去做。
29、如嬰兒般的率真,而又能使計謀、欺瞞與敏銳的智慧。遠離圣哲返璞歸真地趨向平凡。
30、人到了忘我之境界,自身與外界亦皆消失了。
31、所有的動作均是由虛空中產生。心靈亦只是一此虛空所予的名稱罷了?帐遣粸槿魏巫晕覟橹行牡膭訖C所影響?帐钦鎿炊鵁o虛飾的真與直,在它與動作中未容許任何的存在。
32、所有的知識最終都歸于自我的認識。
33、大巧若拙,拙中之巧。返樸歸真,內蘊天地變化之機,外藏鬼神莫測之變。
34、人天賦所具的純潔心靈與空無一物的心理系,使其四肢可善用此等性質,以運用自如。四肢一以不可視見的精神,使得心靈、身體、四肢,處于最大的活力。
35、"藝術"雖有高度的天份與技巧,但亦是心靈與靈魂的反射,換言之,"藝術品"可表現(xiàn)出一個藝術家的性格。"藝術"不斷反映出藝術家的靈魂和意識,但并不代表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藝術是不能用形式表示出來的,只能從人類的靈魂中發(fā)射出來。
36、我很喜歡《當我死去》這首歌,尤其是那句"若死時能得平靜,!那么就讓那一刻早早來臨。"也許我只有在死時才能得到平靜。
37、生命不是零碎的東西,不是框框。生命永不會停滯,它不斷有節(jié)奏地運動,也不斷地變動。
38、習武之人推動了對手自發(fā)性的發(fā)展,不會冒險去用自己的行為來干涉對手,他放棄了所有的自我反抗的意念,忘記自己的存在,隨著對手動作而動,在他的意識之中,他和對手已經是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排斥。當他個人的自負和努力屈服于他者的力量時,他就達到了"無為"的最高境界。
【李小龍的語錄38條】相關文章:
李小龍語錄01-14
李小龍的語錄11-06
李小龍語錄8篇01-14
李小龍的語錄30條10-23
李小龍的語錄66條10-18
李小龍的語錄35句02-26
李小龍的語錄49條03-12
李小龍的語錄49句09-04
李小龍的語錄48條02-12
李小龍的語錄35條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