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
教學流程:
一、導入:
現(xiàn)在是金秋時節(jié),景色宜人,有兩個小孩子在一個小山村游玩,你看,他們一邊走一邊說,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他們會看到什么?說些什么呢?
指名學生說。
二、揭題:
有一位叔叔把這美麗的景色編成了一首童謠,叫《一去二三里》,(板題)
三、出示前置性作業(yè)
學生自由讀童謠,把生字圈出來,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四 、認字:
1、逐個出示生字卡認讀生字: yí qù èr sān l ǐ sì w ǔ liù qī bā jiú shí 一 去 二 三 里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2、指名讀,你認真聽,如果他讀得對你就跟讀,讀錯了就舉手幫助他改正。
3、出示一三五七九的卡片,讀后小結,這是單數(shù)。
出示二四六八十的卡片,讀后小結,這是雙數(shù)。
4、去掉拼音開火車讀,找出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生字。
5、游戲:
出示課文圖2,讓學生辨認哪些是阿拉伯數(shù)字,哪些是漢字?
指名男同學拿單數(shù)的阿拉伯數(shù)字,女同學拿雙數(shù)的阿拉伯數(shù)字,逐個找朋友。在下面的同學拿出與之相應的漢字互相對應。
四、朗讀:
1、范讀,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剛才學過的生字。
2、同桌互讀課文,如果你的同桌讀錯了,就教一教他。
3、指名個別讀,請同學們發(fā)揮想像,眼前仿佛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美麗。
4、同桌互讀,一人讀,一人指著相應的畫面。
五、拓展
1、比賽讀繞口令:(看哪個同學讀得又快又準)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要分清四和十,必須認真讀一讀。
2、仿創(chuàng)童謠:
例:一去二三里,飛鳥四五群。小樹六七棵,八九十只鴨。
六、故事表演(根據(jù)古詩意思編故事)
教學反思:
一、借助課文中的插圖來引導學生進入意境。
通過利用課文插圖,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由近及遠)觀察、了解畫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景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憑借形象的畫面展開想象,說說看到這么美的景物,你想說些什么?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美麗的插圖刺激了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活動形式多樣,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課堂教學能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中學會知識、發(fā)展智能、完善人格。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一旁起著鼓勵、促進作用,如此合作教學取得了事半功倍。
整節(jié)課的教學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多樣的活動、游戲的參與中學會知識。其次,新課標除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外,更看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渠道。如何把新課標所體現(xiàn)的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策略轉(zhuǎn)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轉(zhuǎn)化為實際的教學效果,就要求教師應轉(zhuǎn)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使學生真有所獲,確有所得。
三、注重創(chuàng)造性教學。
新課標除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能力外,更看重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性教學是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是一種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自己獨立探究,形成結論,了解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舊中求新,常中求變,實中求活,是一個動態(tài)過程。此環(huán)節(jié)更能發(fā)揮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
四、多種形式的朗讀增加對古詩的理解。
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誦、同桌互讀等,同時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強化了對古詩的印象,學生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xiàn)的意境美!古詩的教學并不是一蹴就成的,誦讀、理解詩意還需要多次的教學才能很好地落實下去,尤其是朗讀,怎樣讀出韻味,還需要深究探討。
【《一去二三里》案例分析】相關文章:
一去二三里古詩09-13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8-24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3-25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21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篇03-30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4篇03-26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3篇03-26
小學語文《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04-10
《一去二三里》教學反思15篇04-08
小學一年級語文一去二三里教案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