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詩歌鑒賞
</Script> 古代詩歌鑒賞.教案詩歌鑒賞(一)
高考要求:
鑒賞評價E
①鑒賞文學(xué)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②評價文學(xué)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
關(guān)于詩歌的基本知識,我指的是體裁方面的知識,因為很少考及而且以前講過,此地處不再涉及。
一. 鑒賞用詞之妙
(一)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
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懂得詩歌對語言的變形。這是詩詞鑒賞的基礎(chǔ)。同時,也是高考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
文學(xué)是語言的藝術(shù),詩歌當(dāng)然也是語言的藝術(shù)。詩歌藝術(shù)分析的依據(jù)首先就是語言。嚴(yán)羽說"詩有別材",其實,詩也有"別語"。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xué)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中國詩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詩,一首詩里面的詞語數(shù)量并不多,蘊含的意象卻非常豐富。要借助非常儉省的語言外殼來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還要符合音韻的需要,詩歌非對語言作出變形不可。實際上,很少有人用平常說話的語言來做詩,如果有的話,也是可笑的打油詩。(靜夜思是個例外吧。
中國詩歌對語言的變形,在語法上主要表現(xiàn)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樂美,給讀者留下藝術(shù)想象和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而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了解詩歌語言組織的規(guī)律,就能迅速進入詩歌的語境。
(1) 把握詞性的改變,體會詩人所煉之"意"。
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了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要詳加分辨。例如:
何遜"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前兩句:復(fù)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本篇描寫與友人惜別的情景。
"夜雨"二句渲染與友人話別時的環(huán)境氣氛,是歷來傅誦的名句。前一句寫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靜,唯有雨點滴落在臺階上,發(fā)出單調(diào)的音響。詩中雖然沒有寫人的活動和感受,但是通過"夜雨滴階"的情景可以體察到離人心中的凄涼,冰冷的雨點仿佛滴在他們的心上。后一句寫室內(nèi):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充滿離愁的屋子顯得一片昏暗。破曉之際屋子感覺上比較暗,夜間與白天則不然,觀察何其細致!從"夜雨"到"曉燈",暗示一個不眠之夜過去了,"空階"和"離室",則渲染出人們心境的凄惶。
例1、王維"下馬飲君酒"(《送別》王維: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fù)問,白云無盡時。
【評析】這首詩寫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細讀來,卻是詞淺情深,含著悠然不盡的意味)王維筆下是一個隱士,有自己的影子,至于為什么不得意,放在老杜等人那里一定有許多牢騷,可在這里只是一語帶過,更見人物的飄逸性情,對俗世的厭棄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例2、"日色冷青松"
《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評析】這是一首寫游覽的詩,主要在于描寫景物。題意在寫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用側(cè)寫環(huán)境,來表現(xiàn)山寺之幽勝。"云峰"、"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字字扣合寺院身分。最后看到深潭已空,想到《涅磐經(jīng)》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jīng)制服,喻指僧人之機心妄想已被制服,不覺又悟到禪理的高深。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構(gòu)思奇妙、煉字精巧。"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代被譽為煉字典范。)
例3、常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破山寺后禪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評析】詩旨在贊美后禪院景色之幽靜,抒發(fā)寄情山水之胸懷。詩人清晨登常熟縣的破山,入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禮贊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靜的后院,面對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賞,寄托自己遁世情懷。"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靜凈。起句對偶,頷聯(lián)反而對得不工整,雖屬五律,卻有古體詩的風(fēng)韻。
例4、王昌齡"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例5、王安石"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例6、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例7、周邦彥"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 風(fēng)已老,鶯正年輕。梅子熟了,果肉鮮圓( "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雖然是描寫江南的初夏,但實在抵不了這一"老"一"肥"的誘惑,把它放到春天來了。風(fēng)"老"鶯雛,雨"肥"梅子。我們的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作動詞,且一作就作的鮮活生動,呼之欲出。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待其中親鳥的艱勞,形態(tài)種種,時日漫漫,到后來只得了一個"老"字,當(dāng)真濃釅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月的時光。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jīng)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fēng)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墻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后還是在雨里豐肥。寫出了動態(tài),寫出了形態(tài),想那梅子從青青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甜,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以上各句中的"暗"、"飲"、"冷"、"悅"、"空"、"淡"、"綠"、"紅"、"綠"、"老"、"肥",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
(2) 還原顛倒的語序,把握詩人的真實意圖與情感側(cè)重點。
典型的比如
1.主語后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shù)),鸚鵡洲芳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置于"歷歷"、"萋萋"之后,看起來好象是賓語,實際上卻是被陳述的對象。
2.賓語前置。杜甫《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實即"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詩人想象他遠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閨中望月,那散發(fā)著幽香的蒙蒙霧氣仿佛沾濕了她的頭發(fā),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潔白的雙臂感到寒意。這里的"濕"和"寒"都是所謂使動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們所支配的對象,結(jié)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語。辛棄疾《賀新郎》詞:"把酒長亭說?礈Y明、風(fēng)流酷似,臥龍諸葛。"晉代的陶淵明怎么會酷似三國時的諸葛亮呢?原來作者是把他們二人都用來比喻友人陳亮的,分別說明陳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實為"看風(fēng)流酷似淵明、臥龍諸葛"。賓語"淵明"跑到了主語的位置上。另如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詩:"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憐新雨后之竹,愛夕陽時之山。)
3.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也顯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這種主賓換位的詞序表面上仍是"主--動--賓"的格式,但在意義上必須將它倒過來理解。再如白居易《長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門戶生光彩),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林暗風(fēng)驚草)等。
4、定語的位置
在偏正詞組中,定語在前,中心語在后,這是古今漢語的一般情況。詩詞曲定語的位置卻相當(dāng)靈活,往往可以離開它所修飾的中心語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別舉例說明。
a.定語挪前。王昌齡《從軍行》詩:"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門關(guān),為"玉門關(guān)"的同位性定語,現(xiàn)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劉叉《從軍行》詩:"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聞橫笛聲)都是同類的例子。陸游《晝臥》詩:"香生帳里霧,書積枕邊山。"(帳里生香霧,枕邊積書山。)
b.定語挪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詩:"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意即"一月夜飛渡鏡湖"。"月夜"這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xiàn)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錦官城花重)
5.以賓語面貌出現(xiàn)的狀語。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笑春風(fēng)"表面上是動賓詞組,實際上"秋風(fēng)"、"春風(fēng)"都不受"動"、"笑"的支配,而是分別表示"在秋風(fēng)中動"、"在春風(fēng)中笑"的意思。這類情況在詩詞中比較常見,例如:杜甫《秋興》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朝暉中千家山郭靜,日日于江樓翠微中坐。)李商隱《安定城樓》詩:"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永憶江湖白發(fā)時歸。)都是同類的例子。
其他:蘇軾《念奴嬌》詞:"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應(yīng)笑我多情。)如毛澤東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學(xué)生可以很快重排為"寒秋,(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湘江北去";更為典型的、學(xué)生再熟悉不過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學(xué)生亦能很快重排為"欲目窮千里"。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第一、是聲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體詩"和后來的詞曲,除押韻和字?jǐn)?shù)限制外,還要講究平仄的調(diào)配和對仗的工穩(wěn)。為了符合聲律的要求,詩人便不得不在詞序安排上作些變通。上舉晁無咎《臨江仙》詞"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二句,本是套用王維《終南別業(yè)》詩的成句。王詩正作"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第二、出于修辭上的特殊需要。王維《山居秋暝》詩"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一聯(lián)時說:"按客觀環(huán)境中的動作順序,原是浣女之歸造成竹喧;漁舟之下導(dǎo)致蓮動。但如果就這樣呆板地鋪敘直陳為浣女歸喧竹,漁舟下動蓮,那么畫面中心就歸結(jié)于被動因素竹和蓮--這是動作過程的終點。由于動作至此終結(jié),畫面也便歸于靜止。"現(xiàn)按詩中順序的安排,"竹喧、蓮動便成為浣女、漁舟入畫的引子。于是畫面中心移到了動作的主動因素浣女、漁舟上。浣女、漁舟之動,不僅遠比竹、蓮之動鮮明可見,而且它們作為動作的起點和動力,使過程得以不斷持續(xù)。這就大大增強了畫面的動作性、鮮明性。"
其實
【古代詩歌鑒賞】相關(guān)文章:
古代詩歌鑒賞(精選16篇)11-07
古代詩歌鑒賞15篇03-01
詩歌的鑒賞02-18
古代詩歌08-01
如何鑒賞詩歌08-17
經(jīng)典詩歌鑒賞——夢08-24
詩歌鑒賞范文02-24
冰雪的古代詩歌08-30
詩歌鑒賞題目分析08-24
詩歌鑒賞:你的影子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