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
教學目標
了解維也納會議的主要內容,評價維也納體系;神圣同盟和四國同盟;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1848年歐洲革命的原因、進程和影響。
通過對維也納體系建立、破壞、瓦解過程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維也納體系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任意踐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歷史的反動和倒退;19世紀二、三十年代改革和革命中資產階級發(fā)揮重要作用,沉重打擊封建勢力;1848年歐洲革命是一場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19世紀前期是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大決戰(zhàn)時期,最終資本主義在斗爭中占據(jù)上風,這說明生產力的發(fā)展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源,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
教學建議
教材地位分析
工業(yè)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鞏固了資產階級專政,使資本主義發(fā)展成為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但與此同時,歐洲的封建勢力仍然非常強大,并在19世紀前期居于主導地位。繼早期資產階級革命之后,歐洲革命運動處于低潮,拿破侖帝國被鎮(zhèn)壓,歐洲恢復“正統(tǒng)秩序”,建立起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維也納體系”,這一時期歐洲政治上表現(xiàn)為逆流橫行。但伴隨著工業(yè)革命的深入,生產力的發(fā)展,這股逆流很快被遏制,歐洲爆發(fā)了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和1848年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推動資本主義發(fā)展和歷史車輪的前進。
教學總體建議
閱讀課以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探究為主,可以先布置學習任務,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綱進行閱讀分析,再分組研究,最后得出結論。教師從中要起到引導作用。
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先點明教材三個目錄的內在聯(lián)系(也可放在后面總結處):第一目:維也納會議(維也納體系確立);第二目: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沖突(維也納體系受到沖擊);第三目:1848年歐洲革命(維也納體系的瓦解)
關于導入的教學建議
可由復習舊知識入手,回憶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帝國消亡的內容,說明在此之后,歐洲大國重劃歐洲政治版圖。另外可以直接點題:題目是“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本節(jié)課講述的是關于19世紀前期歐洲的情況,1848年革命是其中重要內容。讓學生對比19世紀前期歐洲經濟和政治狀況,得出結論:19世紀前期的歐洲總體仍是封建勢力占上風,因此,在拿破侖帝國失敗后,出現(xiàn)了封建勢力的復辟。
重點分析
維也納會議和1848年歐洲革命是本課重點。19世紀前期的歐洲是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大決戰(zhàn)時期,一開始封建勢力占上風,制定反動的維也納體系,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而工業(yè)革命后壯大了的資產階級憑借經濟實力展開和封建勢力的決戰(zhàn),經過反復斗爭,1848年革命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資產階級最終在斗爭中取勝。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的矛盾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矛盾。維也納會議和1848年歐洲革命是兩件標志性的事件,正代表著當時歐洲的主要矛盾,突破這兩個重點,就明白19世紀前期整個歐洲政治經濟情況。
難點分析
對維也納體系的評價是本課難點。學生對“維也納體系是一種歷史的反動”這一提法容易接受,但對維也納體系“促進近代國際關系的發(fā)展”這一結論不易理解。解決了這一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全面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分析維也納會議。教師先給出閱讀提綱,讓學生掃清知識上的障礙并對維也納體系進行評價。關于維也納體系的評價,指導學生評價歷史進步和反動的標準:第一,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第二,是否推動人類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進步;第三,評價歷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背景中。由學生分組討論完成。
1848年歐洲革命。先由學生自己解決基礎知識的問題,再在教師指導下分析 1848年歐洲革命的影響。這是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浪潮,各國革命的總目標是一致的,即消除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重點是法國的兩次革命。讓學生討論:為什么1848年革命失敗了,但卻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這種說法是否矛盾?
教學設計方案1
第二節(jié) 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
重點:維也納會議、1848年歐洲革命
難點:學生自我閱讀及分析問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培養(yǎng)以及理清各種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教學手段: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工業(yè)革命的影響;19世紀前期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一、維也納體系
學生閱讀教材第71—72頁,并回答下列問題:維也納會議召開的時間、參加國家、目的、主要內容、結果和影響。什么叫維也納體系?歐洲各國用什么來維護維也納體系?維也納體系為什么被稱為歷史的反動?
在學生分析維也納體系反動本質前,教師應指出評價歷史進步和反動的標準是:第一,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第二,是否推動人類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進步;第三,評價歷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導學生根據(jù)此標準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學生閱讀“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沖突”一目,分析:為什么會爆發(fā)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維也納體系下存在矛盾沖突有哪些,哪個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類型
三、1848年革命
學生閱讀“1848年歐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進程。教師強調以下幾點:揭開1848年歐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國的二月革命推翻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匈牙利起義是1848年歐洲革命中影響最大的民族解放運動。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1848年革命的高潮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848年革命的影響,為什么1848年革命失敗了,但卻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這種說法是否矛盾?
學生回答:1848年革命僅經歷一年多即失敗了,一方面由于封建君主的反撲、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一方面由于無產階級不成熟,雖已登上政治舞臺,但沒有政黨斗爭經驗,政治上、組織上都很軟弱;說明雖然資本主義經濟繼續(xù)發(fā)展,還未成熟到完全廢除封建生產方式的程度。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資產階級在這場革命中明顯占有優(yōu)勢,革命的失敗指資產階級完全掌握政權、民族獨立的革命任務沒有最終完成,但革命削弱俄、普、奧等國的封建統(tǒng)治力量,重創(chuàng)了反動勢力的堡壘——俄國,加劇大國之間的矛盾,歐洲大國再也不可能聯(lián)合起來鎮(zhèn)壓革命了,歐洲政治版圖再次變動,維也納會議確立的反動統(tǒng)治秩序破產。
教學設計思想:
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得出結論。了解維也納體系確立、受到沖擊、瓦解的過程,并深刻認識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性作用。
板書設計:
教學設計方案
第二節(jié) 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
重點:維也納會議、1848年歐洲革命
難點:學生自我閱讀及分析問題、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培養(yǎng)以及理清各種矛盾、把握好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關系。
教學手段:啟發(fā)式教學
教學過程:
學生回憶:工業(yè)革命的影響;19世紀前期確立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
一、維也納體系
學生閱讀教材第71—72頁,并回答下列問題:維也納會議召開的時間、參加國家、目的、主要內容、結果和影響。什么叫維也納體系?歐洲各國用什么來維護維也納體系?維也納體系為什么被稱為歷史的反動?
出示歷史圖片《維也納會議》,強調此次會議是由俄、英、普、奧四國控制的。由學生歸納會議的主要內容后,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出來,以便于學生分析維也納會議的反動性。在學生分析維也納體系反動本質前,教師應指出評價歷史進步和反動的標準是:第一,是否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第二,是否推動人類思想、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進步;第三,評價歷史事件要置于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背景中。引導學生根據(jù)此標準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強調維也納會議對近代國際關系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此后,各國通過國際會議解決國家間的糾紛。
二、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和改革
學生閱讀“維也納體系下的矛盾沖突”一目,利用課件幫助學生分析:為什么會爆發(fā)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革命和改革?維也納體系下存在矛盾沖突有哪些,哪個是主要矛盾?并概括19世紀二、三十年代革命類型。
三、1848年革命
學生閱讀“1848年歐洲革命”一目,分析革命的原因。 講解革命過程時,利用動畫講解,給學生一個較為直觀的印象。講完后,教師強調以下幾點:揭開1848年歐洲革命序幕的是意大利;法國的二月革命推翻腐朽的七月王朝,把1848年革命推向高潮;匈牙利起義是1848年歐洲革命中影響最大的民族解放運動。
引導學生思考討論:1848年革命的高潮為什么是二月革命而不是六月起義?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1848年革命的影響,為什么1848年革命失敗了,但卻沉重打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徹底瓦解了維也納體系,這種說法是否矛盾?
學生回答:1848年革命僅經歷一年多即失敗了,一方面由于封建君主的反撲、資產階級的妥協(xié);一方面由于無產階級不成熟,雖已登上政治舞臺,但沒有政黨斗爭經驗,政治上、組織上都很軟弱;說明雖然資本主義經濟繼續(xù)發(fā)展,還未成熟到完全廢除封建生產方式的程度。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民族、民主革命,資產階級在這場革命中明顯占有優(yōu)勢,革命的失敗指資產階級完全掌握政權、民族獨立的革命任務沒有最終完成,但革命削弱俄、普、奧等國的封建統(tǒng)治力量,重創(chuàng)了反動勢力的堡壘——俄國,加劇大國之間的矛盾,歐洲大國再也不可能聯(lián)合起來鎮(zhèn)壓革命了,歐洲政治版圖再次變動,維也納會議確立的反動統(tǒng)治秩序破產。
小結
利用下面圖示對19世紀上半期的歐洲形勢進行小結。
教學設計思想:
指導學生閱讀,培養(yǎng)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得出結論。了解維也納體系確立、受到沖擊、瓦解的過程,并深刻認識生產力對生產關系的決定性作用。
板書設計:
【19世紀前期的歐洲和1848年革命】相關文章:
歐洲爵位淺談08-17
歐洲之旅作文04-18
歐洲音樂教學反思08-25
歐洲西部教學反思08-25
《歐洲西部》教學反思02-15
歐洲西部地理教案01-24
歐洲西部的教學反思范文03-21
前期物業(yè)工作計劃03-13
前期物業(yè)工作總結03-20
前期物業(yè)合同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