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第三課 盛世經濟的繁榮 教學設計示例一
第三課 盛世經濟的繁榮 教學設計示例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內容的教學,使學生了解或掌握唐朝農業(yè)經濟的繁榮——水稻種植栽培方法的進步;茶葉與蠶桑的生產;曲轅犁和簡車;興修水利;唐朝手工業(yè)——絲織業(yè)、陶瓷業(yè)、金屬鑄造業(yè)的發(fā)展;唐都長安。
通過介紹唐代的曲轅犁、筒車等農具比前代大為進步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事物的能力。通過唐代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發(fā)展狀況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概括的能力。
通過唐代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均極為繁榮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當時我國經濟的生產水平不僅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而且居于當時世界先進地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唐代精美的絲織品和陶瓷器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
重點:唐代農業(yè)、手工業(yè)、商業(yè)的繁榮發(fā)展
難點:農業(yè)生產工具的改進,絲織業(yè)和陶瓷業(yè)的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導學生回憶“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社會經濟的概括景象,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唐初統(tǒng)治者調整了統(tǒng)治政策,使唐朝前期社會秩序比較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為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下,農業(yè)、手工業(yè)得到發(fā)展,社會經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二、講授新課
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為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這節(jié)課就來看看當時的社會經濟呈現出怎樣的面貌。
1、農業(yè)——“稻米流脂粟米白”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杜甫詩,這首唐詩中包括了幾種農作物?
(學生回答略)
教師提問: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和哪些因素密切相關?
(讓學生聯(lián)系舊知識和今天實際情況進行思考,回答的內容越廣泛、越全面越好)
1)生產技術的進步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圖片資料“雨中耕作圖”,簡要介紹其方法是將稻種先培育成秧苗,再移植到稻田中,這種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家想想,育秧移植栽培與以前那種漫天撤種、靠天吃飯的種植方法比起來,有哪些先進之處?
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育秧移植栽培推廣后,農民可選擇健康、茁壯的秧苗移植,保證了收獲時的產量和質量。
2)生產工具的改進
① 曲轅犁
耕犁是農業(yè)生產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它的結構也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生著變化。
讓學生觀看一段曲轅犁影視資料。然后說出觀后感。另外,教師向學生展示曲轅犁的分解示意圖和其他相關圖片。
教師總結:這些看似筒單的改造,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辛勤勞作中摸索出來的,是他們智慧的結晶。改造后的曲轅犁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耕犁。
② 筒車
除了耕地,灌溉在農業(yè)生產中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國人民很早就使用各種水車進行灌溉。到唐代,由于農業(yè)發(fā)展很快,不僅平原地區(qū)良田萬頃,就是山地、丘陵一帶的荒地也被大量開墾。為了適應那里的需要,人們創(chuàng)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功效比翻車大得多。
(認真觀看視頻資料并談個人見解)
為加深記憶和理解,教師向學生提供兩段材料
(1)川中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首之水,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
——《杜詩鏡銓》卷8
(2)“水激輪轉,眾筒兜水,次第下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紇勝人力!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并分析此工具的優(yōu)勢。
(筒車與翻車相比確實有很多優(yōu)勢,既節(jié)省了人力、畜力,又提高了效率,一晝夜可灌溉田百畝以上。
3)興修水利
唐政府設置專門機構管理水利,全國興修水利工程200多處,不僅遍及黃河、長江流域,連邊遠山區(qū)也有。(播放視頻資料)
4)茶葉與蠶桑的生產
教師向學生展示唐代飲茶用的各種器具及陸羽像和其著作《茶經》,使學生對我國茶文化的起源和發(fā)展有初步的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我國自古就被稱為“絲國”,唐代人的主要衣料還是絲織品和麻布。政府大力推廣養(yǎng)蠶種桑,當時農家房前屋后都是桑樹成蔭。除北方黃河流域外,在長江流域也有所發(fā)展。由于蠶桑生產的發(fā)展,再加上唐朝人喜歡穿色彩鮮艷的絲綢服裝以顯富庶,所以絲織業(yè)成了唐代手工業(yè)中相當發(fā)達的部門。
2、手工業(yè)——巧奪天工
1)絲織業(yè)
唐代絲織品的花色、品種繁多,而其精美和織造技術的高超主要反映在當時婦女們多姿多彩、精致華美的服裝上。我們一起來欣賞下面這個軟件中所展示的華美服飾。(出示搜集到的表現唐代服裝的軟件、圖片等,并用生動、華麗的語言加以描述,讓學生欣賞并感受唐代絲織品的富麗、輕盈、典雅、高貴)
教師提問:唐代絲織品種類很多。結合現在的情況,誰能說出幾種絲織品的名稱?
(教師指導學生參看課文小字回答)
除絲織品外,中國的陶瓷器也是世界知名。唐代人以陶瓷器為日常生活用品,除實用外,許多精品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陶瓷業(yè)
教師向學生展示精美的唐代陶瓷器并并用生動、華麗的語言加以描述,讓學生欣賞并感受。
(學生在欣賞后暢所欲言)
這些精湛罕見的工藝成為陶瓷發(fā)展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至今它仍以其明麗的色彩和生動的造型而備受世人青睞。唐朝人除使用瓷器外,還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屬器皿,所以唐代金屬冶鑄業(yè)也發(fā)展很快。
3)金屬冶鑄業(yè)
教師出示多幅精美的金銀器圖片讓學生欣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超技藝。
隨著農業(yè)、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人們?yōu)楂@得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就要進行越來越頻繁的交換,因而一些人口眾多的大城市也越來越興旺。其中以唐都長安最為富麗宏偉,而它作為一座商業(yè)城市,代表了唐代商業(yè)的發(fā)展水平。
3、商業(yè)——“長安百萬家”
1)城市布局
教師指導學生觀看“唐朝長安城平面圖”,讓學生思考:通過看圖,你認為唐都長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點?
(學生在觀察后發(fā)表個人見解,不一定全面)
教師歸納總結:在這座整齊、嚴謹的都城中,住宅區(qū)、商業(yè)區(qū)截然分開。其中“市”為繁華的商業(yè)區(qū);“坊”是住宅區(qū),上百萬的人口生活在其中。此外,全城的街道還有排水設施;唐政府也很重視城市綠化,“條條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的唐人詩句,就是對長安綠化的描繪。
2)人口和商業(yè)
讓學生閱讀下面材料:
長安城內兩個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積集”。
(學生閱讀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師指導學生觀看教材《敦煌壁畫中的西域各族人》),提問:這幅畫說明了什么?
(學生看圖并談想法)
教師歸納:長安城不僅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還居住著很多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僑民。這些居民在城中從事200多種不同行業(yè),開設店鋪多達幾千家,再加上往來商旅川流不息,使整個長安城興旺繁榮。不僅白天熙來攘往,甚至在夜間也是喧鬧非凡,真可以說是“晝夜喧呼,燈火不滅”。長安城以其特有的繁榮與興旺名聞海內外,成為一座令人向往的國際性大城市。
小結:
隋唐盛世,是我國封建社會繁榮發(fā)展的歷史時期,社會經濟長足發(fā)展,大片荒地被開墾為良田,倉庫里堆滿了吃用不盡的糧食、布帛。手工業(yè)、商業(yè)也極為興旺,人口明顯增加,唐玄宗時的戶數大約是太宗時的三倍,呈現出盛世景象。同學們以唐朝為例想一想:一個社會,它經濟繁榮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師可以“如果你是唐代居住在長安的人,你會看到或經歷什么?”為題讓學生寫一篇小文章。(字數不限)
板書設計
【第三課 盛世經濟的繁榮 教學設計示例一】相關文章:
《開元盛世》教學反思08-17
盛世以后08-26
共享盛世作文04-26
盛世感悟作文03-07
盛世危言作文11-21
《陋室銘》短文教學設計示例(精選7篇)07-16
拼音教學隨感示例05-31
付出,譜一曲盛世華章作文05-05
歷史開元盛世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