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合集八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加法的意義,并會應用解答實際問題.
2.進一步認識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明確0在加法中的特殊性.
3.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并能運用這一定律進行驗算.
教學重點
使學生對加法的意義的建立,加法交換律的概括及對它們的理解、掌握.
教學難點
學生對加法意義、加法交換律運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44+56 37+23 180+20 42+8+10
12+0 0+17 386+124 124+235
2、導入:以前我們學過了加法的計算方法,這節(jié)課我們還要進一步學習、掌握加法的一些規(guī)律性知識,這將對我們以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二、探究新知.
。ㄒ唬┙虒W加法的意義.
1、加法的意義.
。1)例1 一列火車從北京經(jīng)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教師提問:這題怎樣解答?
(因為已知北京到天津鐵路長是137千米,又知道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是357千米,要求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就是把137與357合起來,所以要用加法計算.)
教師提示:把137與357合并起來用加法計算,加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呢?
(板書: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就叫加法)
教師明確:這就叫加法的意義.
。ò鍟杭臃ǖ囊饬x)
(2)練習:小強有125枚郵票,小明有75枚郵票.小強和小明一共有多少枚郵票?
說明理由:已知小強與小明的郵票張數(shù),要求小強與小明共有多少張郵票,就是把兩人的郵票數(shù)合并起來.加法就是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2、加法等式中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我們已經(jīng)學過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在137+357=494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是什么?(板書:加數(shù) 加數(shù) 和)
3、有關0的加法.
教師提問:一個自然數(shù)和0相加,得到的和與加數(shù)比較會怎樣呢?有關0的加法可有
哪幾種情況呢?
小結:任何數(shù)和0相加都得原數(shù).
。ǘ┙虒W加法交換律
1、教師談話: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加法的意義,加法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有關0的加法的特殊性.除此之外,關于加法的運算還有一些基本性質,它對我們以后的計算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2、教師提問:137+357=494(千米),表示求的'是什么?
如果要求濟南到北京的鐵路長又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357+137=494(千米)
3、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種解法的結果.
教師板書:137+357=357+13
4、出示例2,引導學生歸納規(guī)律.
18+17○17+18
124+235○235+124
0+25○25+0
規(guī)律:
、倜總等式中,每組算式中有兩個加數(shù),而且兩個加數(shù)相同,只是交換了位置.
②每個等式中,左右兩邊的加數(shù)的和相等.
教師說明: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
教師強調:我們要看一些等式哪些符號不符合加法交換律就必須看兩個加數(shù)的位置變不變,它們的和變不變.當然前提是等號兩邊的兩個加數(shù)必須相同.
5、練習:判斷:下面各等式運用了加法交換律,對嗎?為什么?
9+7=7+9 10+1=10+1
20+8=2+26 2+0=0+2
6、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
教師指出:以上我們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并運用它做了練習,這一定律若用字母該怎樣表示呢?
教師強調:用字母表示這一運算定律更簡單清楚.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shù)(注意:a、b是拉丁字母),在這我們讀作ei和bi,(教師領讀幾遍,提醒學生不要按漢語拼音來讀)
教師板書:a+b=b+a
提醒注意:a與b可以表示0、1、2、3、中任意整數(shù),如1+2=2+1,9+20=20+9等,所以a+b=b+a表示任意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效的位置,和不變.而像這些(指其中的等式)一個用數(shù)字表示的等式只能表示兩個具體的數(shù),交換位置,和不變.a+b=b+a這一公式表示的一類所有符合條件的式子,交換加數(shù)位置,和不變.
7、學生分組自由舉例說明加法交換律.
8、學習、掌握了加法的交換律,目的在于更好地運用.實際上,在以前我們早就應用它解決計算問題.同學們想一想:在哪些計算中都用了加法交換律呢?(驗算)
9、練習:運用加法交換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適當?shù)臄?shù).
766+589=589+□ 257+□=474+257 a+15=15+□
三、鞏固發(fā)展.
1、填空.
(1)把( )數(shù)合并成( )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2)一個數(shù)加0,還得( ).如12+0=( ).
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換律?符合的畫.
230+370=380+220 30+50+40=50+30+40
a+10=100+a 230+420=430+220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加法的意義和加法的一個運算定律加法交換律.誰能結合具體的題目說一說加法的意義和加法交換律的含義?
五、布置作業(yè).
1、根據(jù)運算定律在下面的□填上適當?shù)臄?shù).
48+□=72+□ 29+35=□+29
a+38=□+□ □+55=55+42
2、口算下面各題,說一說是怎樣應用運算定律的.
91+89+11 85+41+15+59
168+250+32 282+53+37+18
六、板書設計
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
例1、一列火車從北京經(jīng)過天津開往濟南,北京到天津的鐵路長137千米,天津到濟南的鐵路長357千米.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多少千米?
137+357=494(千米)
357+137=494(千米)
答:北京到濟南的鐵路長494千米.
意義:把兩個數(shù)合并成一個數(shù)的運算叫做加法.
7+0=7 0+7=7 0+0=0
例2 加法交換律:
137+357=357+137
18+17=17+18
24+235=235+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1.在實際測量與交流中,了解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初步體會統(tǒng)一測量單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實際意義,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及估測的意識。
3.在合作、討論中去發(fā)掘知識,掌握知識,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測量精神,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伙伴,天天陪著我們一起學習,它就是我們的課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桌子有多長。(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提問: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課桌有多長呢?
1.估計:讓學生試著估計一下自己的桌子長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劃著估,估好后,舉手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一個物體的長度提前有一個不具體的感官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估測能力。)
2.測量:你能想出什么辦法來量桌子的長度呢?請同桌兩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課桌有多長。
學生交流匯報,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總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合作探究來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中的合作意識和探索精神,以及學會學習的能力。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質疑:為什么測出的桌子長度的說法都不一樣呢?同樣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樣長嗎?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
小結:使用的工具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只有當工具一樣時,結果才會相同?磥恚y(tǒng)一測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一般用什么工具測量物體的長短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生活中測量方法的多樣性,同時體會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
3.認識尺子。
(1)師:尺子有很多種,不止是你們手中用的這種,還有這些。(出示各類尺子,拓寬知識面,讓學生多認識一些尺子。)而在我們的學習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學生尺。(在黑板上貼出放大的直尺圖。)
(2)觀察、探究:學生尺上有些什么?
(設計意圖:結合學生的動手操作,充分調動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每個學生都融入其中,體驗到動腦的樂趣。)
結合學生的發(fā)現(xiàn),講解刻度線、字母cm及其含義、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板書:長度單位——厘米(cm)。)
(3)師:在尺子上找到“0”了嗎?它在什么位置上,誰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還有些數(shù)字是什么意思?請找到尺子上從“0~1”這一段,從0~1是幾厘米?
(4)在認識厘米的.基礎上,讓學生用手比劃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過什么東西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聯(lián)系生活中常見物體理解厘米的實際意義,使抽象的單位變得可以體驗。)
(5)認識幾厘米
、贁(shù)一數(shù):從0刻度到2刻度之間有幾個1厘米,是幾厘米?從3刻度到7刻度是幾厘米?
、诓乱徊拢5~6.9~10、0~2.0~6之間分別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經(jīng)驗和認識出發(fā),加入“猜想”這一催化劑,促進學生多角度思維,從而抓住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誘發(fā)學生的跳躍思維,加快1厘米的認識過程。)
、鄞蚴謩荩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10厘米大約有多長?
(同桌互評。)
4.量物。
(1)要求學生取出統(tǒng)一物體(學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長邊(正好整數(shù)),小組討論試著量,再匯報。面對結果不統(tǒng)一時,大家討論原因。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找一人上臺演示,得出經(jīng)驗:量物體時,先把一端對準0刻度線,再看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再量這個三角形的一條短邊,不夠整數(shù),全班交流該讀作多少。
討論:離哪個刻度線比較近,大約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用不同的工具測量課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測量物體,在操作中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得出結論,找出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發(fā)現(xiàn)與創(chuàng)新。)
三、鞏固練習。
1.估計大約是幾厘米?(如:書的厚度,小棒、鉛筆的長度等。)
2.請幾名同學分別量出這幾種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并注意測量的方法。
3.小組活動,完成第15頁第1--3題,先估計,再測量。
四、總結評價。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你覺得你表現(xiàn)得怎樣?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需要幾個輪子的具體情境,經(jīng)歷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2.通過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交流活動,體會記憶的策略,培養(yǎng)數(shù)感。
3.會用乘法口訣進行乘法運算,解決生活中簡單的乘法問題。
教學重點:編制3的乘法口訣,掌握3的乘法口訣會用3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用乘法口訣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
教材分析:
需要幾個輪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6~17頁的內容。教材創(chuàng)設需要幾個輪子的問題情境,探索三輪車的數(shù)量與它們輪子總數(shù)之間的對應關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結果;再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列乘法算式,編出3的乘法口訣,這個過程是要學生經(jīng)歷的。學生已有學習5和2的乘法口訣的經(jīng)驗,這些經(jīng)驗能夠增強他們學習3的乘法口訣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體驗成功,獲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數(shù)數(shù),5個5個地數(shù)或2個2個地數(shù)是常見的,3個3個地數(shù)比較少,所以學生對3的乘法口訣比較陌生,因此教材特別強調了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此外,還要注意到練習的安排,不僅要包括新學內容,還要包括前面已學過的乘法口訣的鞏固和應用。
學生在探索車輛與車輪數(shù)量之間的對應關系時難以直觀操作,所以筆者把教材中試一試的'第一題擺一擺、說一說調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畫一畫、說一說。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坐過三輪車嗎?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三輪車與車輪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學習3的乘法口訣好嗎?(板書:3的乘法口訣)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師:1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2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3輛呢?9輛三輪車有幾個輪子呢?(評析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關聯(lián)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通過設問,激活學生思維與探索的欲望。)
1.畫一畫、說一說。
師:你們能在這張紙上通過畫圖來解決這個問題嗎?用小圓圈表示三輪車的輪子,請同學們來畫一畫。
師:同學們,同桌能互相說一說2輛車有幾個輪子嗎?3輛車呢?9輛車呢?
(評析通過畫一畫的活動,讓學生建立三輪車與輪子的圖形表象,通過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進一步感受三輪車有幾輛與輪子有幾個之間的對應關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2.填一填,議一議。
師:填一填,將下面的表格填完整。
師:需要幾個輪子的答案,都可以從這張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幾個輪子,取決于有幾輛三輪車。
師:小組討論一下,從這張表格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ㄈ鄥R報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感受兩點:①輪子隨著車輛的增加而增加;②每多1輛三輪車就要增加3個輪子。)
(評析用表格表示數(shù)值的對應關系,具有直觀性,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數(shù)值對應的變化規(guī)律,有助于培養(yǎng)數(shù)感。)
3、利用表格,編制口訣
師:利用表格,獨立完成試一試的第2題。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需要幾個輪子》教學設計(請同桌同學互相交換課本,互相檢查,再讀一讀,看口訣編得順不順口。然后展示一位學生所編的乘法口訣,讓大家再讀一讀。)
師:乘法口訣會幫助我們做乘法運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訣記牢。請想想,你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向大家介紹。
(在全班介紹交流時,特別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來加強記憶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記得牢,它加個3是三六十八,減個3是三四十二;十個三是三十,減個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
(評析強調利用知識內在聯(lián)系加強記憶的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鞏固應用。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7頁,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師:現(xiàn)在用練一練的第3題,(五)回歸生活,解決問題。
師:請大家都來欣賞第17頁的數(shù)學故事,誰看懂了這個故事,并愿意說給大家聽?
。ㄟ@個故事的教育性不僅僅體現(xiàn)在其中所包含的現(xiàn)實數(shù)學問題,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而且淘氣誠實、不貪小便宜的好品質,更值得大家學習。故事最重要的情節(jié)是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幫助學生理解了故事的情節(jié)及意義后,再讓小組合作解決淘氣買書時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淘氣買書應付多少錢?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數(shù)學故事不僅增添了數(shù)學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學科本位,加強了數(shù)學與語文學科的聯(lián)系與綜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數(shù)學故事的情節(jié)之中,是實現(xiàn)新課程多元目標的一項舉措。)
總結:
師:今天你學到了什么?有哪些收獲和體會?誰愿意來說一說?(對學生的發(fā)言進行點評,重在激勵進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回家后,要做兩件事:①把3的乘法口訣背給爸爸媽媽聽;②把今天的數(shù)學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考考他們知道不知道淘氣還給書店多找給他的錢是多少。
(評析低年級不布置筆頭練習作業(yè),但要把課堂學習自然地延伸到課后,教師可以恰當?shù)夭贾靡恍┘彝W習任務,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溝通與互動,讓家長了解、關注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并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給予指導,或反饋給老師。)
板書設計:
需要幾個輪子
13=323=633=9 34=12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35=15 36=18 37=2138=24
三五一五 三六十八 三七二十一 三八二十四
39=27
三九二十七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青島版的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72——73頁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掛圖)在這些變化中還存在許多數(shù)學問題。
你對哪個時期印象最深?了解到什么?
二、講授新課
他們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多少是一半?一半怎樣表示?(小組交流)
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3、有沒有什么符號可以表示一半?
出示:1/2 讀作二分之一 這樣的數(shù),我們叫它分數(shù)。
4、教學書寫:
先寫“—”,再寫“2”,最后寫“1”
5、胎兒頭長占身長的一半,也就是多少?
用紙條表示胎兒的身長,怎么表示一半?
6、嬰兒、成人的頭長也能用1/2表示嗎?用紙條折一折,涂一涂,表示一下。
指出頭長在哪兒?可以用哪個分數(shù)表示?
成人呢?
7、今天,我們認識了3個分數(shù):1/2 1/4 1/8
8、學習書寫:
1/2:先寫“—”,再寫“2”,最后寫“1”
分數(shù)就這三個嗎?你還知道哪些分數(shù)?
三、小結
板書設計: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讀作二分之一
讀作四分之一
1/8 讀作八分之一
教學反思:
通過看圖和實際的操作,學生對分數(shù)的含義認識比較好,知道分母、分子的意思。分數(shù)的認讀需要加強練習,一部分學生習慣從分子開始讀,導致錯誤。
第二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
認識幾分之幾,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比較同分母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圖片)涂色部分是多少?
出示分數(shù),學生涂色
二、講授新課
1、成年人的頭長占整個身長的多少?
2、成年人上身的長約占整個身長的多少?
3、八分之三是什么意思?(小組交流)
你能在這條線段上表示一下嗎?
4、 教學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3 分子
—— 分數(shù)線
8 分母
5、成年人下身的長約占整個身長的多少?你能說一說,寫一寫嗎?
6、成年人的上身長還是下身長?(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學會比較同分母分數(shù)的大。
三、練習
1、 自主練習2:看分數(shù),涂顏色
2、 自主練習3:火眼金睛辨對錯
說一說對不對,為什么?
3、 自主練習4:先寫出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數(shù),再比較大小。
。ㄏ茸约簩懸粚,再在小組中交流。)
4、 自主練習5:寫出下面的分數(shù)
5、 自主練習6:先說說題目的意思,再填空。
板書設計: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
3 分子
—— 分數(shù)線
8 分母
教學反思:
分數(shù)的比較是學習的重點,也是難點,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加強鞏固與理解。
第三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比較異分母分數(shù)的大小,鞏固練習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一、復習導入:
出示分數(shù),學生認讀
出示分數(shù),學生比較大小
二、講授新課
1、你會比較下面每組分數(shù)的大小嗎?
1/4 1/9
2、小組討論有什么方法?(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總結方法:
當分子相同,分母不同時,哪個分數(shù)大
5、你會比較下面的分數(shù)嗎?
1/2 和1/4 1/5和 1/4
三、練習
1、自主練習7:同位互相合作,完成練習
2、自主練習9:填空
進行小競賽,看誰填的又對又快
3、自主練習10:你能照這樣擺下去嗎?
。ㄏ茸约簲[一擺,再填空,在小組中交流。)
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火柴棒的根數(shù)有什么變化規(guī)律?
4、自主練習11:小小設計師
花壇面積占整塊地面積的幾分之幾?
自己設計一個花壇,說說你設計的花壇占整塊地面積的幾分之幾?
5、自主練習12:數(shù)學手抄報
估一估,“小小發(fā)明家”欄目大約占手抄報的幾分之幾?
“名人名言”欄目大約占手抄報的幾分之幾?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6、知識長廊:讀一讀,了解分數(shù)的由來與發(fā)展。
教學反思:
異分母分數(shù)的比較對學生來說比較難理解,開始時可以借助圖畫來觀察、理解。慢慢地過度到抽象的分數(shù)比較大小。
第四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簡單分數(shù)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學會通過信息窗提供的信息提出問題,,并運用簡單的的分數(shù)加、減法解決問題。
2、通過小組交流,合作探索,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初步的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
3、經(jīng)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充分體驗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成功感,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分數(shù),認讀
2、2/7是什么意思?
3、舉例說一個分數(shù)。
二、新授: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知道,我們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發(fā)生奇妙的變化。當你長大成人的時候,身體各部分的比例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嗎? 出示掛圖
。ㄒ龑W生觀察畫面。)
2、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ü膭顚W生提出問題。)
3、出示問題1:成年人的軀干和下肢共占身長的幾分之幾?
你能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嗎?(小組內交流)
匯報:
3/8+4/8=7/8
全班交流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個1/8,4/8是4個1/8,3個1/8加4個1/8就是7個1/8,即7/8。
說說你喜歡哪種算法。
4、出示問題2:成年人下身比上身長幾分之幾?
這個問題你能自己解決嗎?(自己完成)
匯報自己的算法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1:算一算
先看圖,弄清圖意再解答。
2、自主練習2
學生自己完成練習
同位互相檢查。
補充類似練習,適當擴展延伸。
3、自主練習3
指名說說圖意
同位互相涂一涂,完成練習
問題:一共涂了幾分之幾?
誰涂的多?多了幾分之幾?
四、小結
板書設計:
簡單分數(shù)的加、減法
3 / 8 + 4 / 8 = 7 / 8
5 / 8 – 3 / 8 = 2 / 8
教學反思:
同分母分數(shù)的加減法比較簡單,學生掌握較好,但是個別學生還需要加強練習。有時候,在練習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識。因此必要的練習必須加強。
第五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的內容:完成練習
教學與實踐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我們學過的簡單分數(shù)的加、減法。
二、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4
出示掛圖:小組開火車競賽
2、自主練習5
指名讀題,了解題意
獨立完成,指名上黑板,全班訂正
3、自主練習6
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小組交流,完成填空
4、自主練習7
出示掛圖,指名讀題
做一朵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做一顆五星比做一面紅旗多用了幾分之幾?
這張紙用完了嗎?
5、自主練習8
獨立完成,要求正確、迅速,書寫工整
6、聰明小屋:
教師出示四個學生名字的卡片,小組合作,按照身高關系排排隊。
說說你的推理過程。
7、你知道嗎?
出示小知識,自己讀一讀。
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三、小結
教學反思:
通過一些各種各樣的練習,學生對分數(shù)部分知識的學習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與提高。
第六課時
教學與實踐活動內容:我學會了嗎?
教學目標:
1、運用本單元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
2、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教具、學具準備:
準備一些拼圖
教學與實踐活動的過程:
一、導入:
看,小奇和小玲在玩拼圖游戲。我們來看看他們拼的怎么樣?
出示圖畫
二、我學會了嗎?
1、小奇和小玲各擺了這個拼圖的幾分之幾?
2、他們共擺了拼圖的幾分之幾?
指名列算式,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3、誰擺的多些?多幾分之幾?
指名列算式,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4、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三、豐收園
1、談談你學習這一單元的收獲
2、評價一下你的小伙伴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綜合的小練習,學生們進一步地鞏固了所學習的知識,教學效果比較好。在教學中,也要適當增加一些練習,幫助他們鞏固知識。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五冊第四單元第100頁。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有兩個已知條件的兩步應用題的結構,通過比較,弄清兩個已知條件的一步應用題與兩步應用題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加深對兩步應用題的理解,并學會這類應用題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
3.教育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應用題的分析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應用題。(板書:應用題)
(1)先看一道題(投影):
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____?
默讀一遍(師指上題),誰會把這道題補充完整?老師在上題橫線上板書:買白色粉筆多少盒?
怎么解答?(找1人寫在玻璃片上)
。2)下面我提幾個問題,請你們回答:
哪兩個條件?
如果兩個條件都直接告訴我們了,要求這個問題用幾步解答?
。3)我們看看××做的,請你讀一下。
為什么用加法?
剛才我們復習了舊知識,大家掌握得還不錯,如果我把這道題里的問題改成:一共買粉筆多少盒?”(老師寫在黑板上)誰來讀一遍?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還能用一步解答嗎?我們今天繼續(xù)學習兩步應用題(板書:兩步)。
2.新課
。1)例4: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32盒,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這道題的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
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先畫一條線段表示紅粉筆16盒(見上圖)。
再用一條線段表示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這條線段畫多長?為什么?
誰來指指哪段表示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多的32盒?(師指白色粉筆和紅粉筆同樣多的一段)這段是多少盒?為什么?問題是什么?
你們會分析這道題嗎?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誰說說你是怎么分析的? ××剛才是從哪兒入手分析的?
師:(指圖)要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必須知道買紅粉筆多少盒和買白色粉筆多少盒,買紅粉筆的盒數(shù)是已知的,因此要先求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再求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誰會解答?
、儋I白色粉筆多少盒?
16+32=48(盒)
、谝还操I粉筆多少盒?
16+48=64(盒)
寫不寫“答”,為什么?
答:一共買粉筆64盒。
小結:這兩道題都有兩個條件,而且相同,為什么這道題用一步解答,(指準備題)這道題卻用兩步解答呢?(指例4)
所以光看條件就盲目列式是不行的,必須要認真審題,弄清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再解答。
。2)下面,我把例4中的第二個條件變一下“買白色粉筆比紅粉筆少3盒”(貼上)誰來讀題?誰說說條件和問題?
我們來畫線段圖。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和剛才的圖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誰來分析這道題?會解答嗎?
、16-3=13(盒) 第一步求出的13盒是什么?
、16+13=29(盒) 第二步求出的29盒是什么?
答:一共買粉筆29盒。
(3)這道題你會做了,我再變一下,你們愿意做嗎?
紅光小學買紅粉筆16盒,買白色粉筆的盒數(shù)是紅粉筆的.3倍,一共買粉筆多少盒?
默讀一遍,小聲說說條件和問題。
能自己分析嗎?試試看。
請你打開練習本,在本上解答,不寫小標題(找1人寫在黑板上)。
訂正:誰做的讀一讀,求出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
。4)對比:
我們看看剛才做的這三道題,有什么相同之處?
①兩個已知條件,一個問題;②問題相同,第一個條件相同;③都用兩步計算;④第二步方法相同。為什么?
有什么不同之處?①第二個已知條件相同;②第一步解答方法不同。為什么?算式跟原來比有什么不同?其中一個條件用了兩次。
(5)小結
在解答應用題時,已知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就一定用一步解答嗎?
今天我們學的這種題就用兩步解答,所以要認真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再解答。
3.練習
。1)一把椅子25元,一張桌子的價錢是椅子的4倍,一張桌子比一把椅子貴多少元?
誰來讀題,自己小聲分析一遍。在練習本上解答。
訂正: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步為什么用減法?
(2)再看一道題:
學校有長跳繩18根,短跳繩的根數(shù)是長跳繩的2倍。____?齊讀,要求提出不同的問題再解答。
、俣烫K有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有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谝还灿刑K多少根?要求“一共有跳繩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③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要求“短跳繩比長跳繩多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④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幾根?要求“長跳繩比短跳繩少多少根”用幾步解答?
條件相同,問題不同,解答的步數(shù)一樣嗎?
4.總結
今天我們學的什么?
剛才你們在分析這種應用題時,有的愿意從條件入手分析,有的愿意從問題入手分析,哪種都可以,只要你能分析清楚,正確解答就行了,今天的這種應用題和原來學過的結構不同,有一個條件在解答時用了兩次,所以,一定要認真審題,仔細分析,正確判斷用幾步解答。
5.作業(yè)
(1)打開課本第100頁,這就是今天咱們學的新知識,回家看看書。
。2)課本第101頁第1~4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6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下面兩種量是不是成正比例?為什么?
購買練習本的價錢0.80元,1本;1.60元,2本;3.20元,4本;4.80元6本。
2、成正比例的量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中的另一種特征成反比例的量。
2、教學P42例3。
。1)引導學生觀察上表內數(shù)據(jù),然后回答下面問題:
A、表中有哪兩種量?這兩種量相關聯(lián)嗎?為什么?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樣變化的?
C、表中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比值各是多少?一定嗎?兩個相對應的數(shù)的積各是多少?你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嗎?
D、這個積表示什么?寫出表示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式
。2)從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與復習題相比有什么不同?
A、學生討論交流。
B、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面變化。底面積增加,高度反而降低,底面積減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一定,我們就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例關系,高度和底面積叫做成反比例的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積一定,反比例可以用一個什么樣的式子表示?板書:xy=k(一定)
三、鞏固練習
1、想一想:成反比例的量應具備什么條件?
2、判斷下面每題中的兩個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說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
。2)小明從家到學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時間。
。3)平行四邊形面積一定,底和高。
(4)小林做10道數(shù)學題,已做的題和沒有做的題。
。5)小明拿一些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的數(shù)量。
。6)你能舉一個反比例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節(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成反比例的量,知道了什么樣的兩個量是成反比例的兩個量,也學會了怎樣判斷兩種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課堂練習
P45~46練習七第6~11題。
教學目的:
1、理解反比例的意義,能根據(jù)反比例的意義,正確的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2、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分析合作,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
3、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成反比例的量,是相關的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shù)積一定,進而抽象概括出成反比例的關系式。
教學難點:利用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通過概述、復述、閱讀、列表格呈現(xiàn)學習結果的思維學習方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習能力。
教學準備:學習卡,列表格工具(尺子、鉛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開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和你們上一節(jié)學習方式訓練課。老師聽說同學們也進行過學習方式的訓練。我們先來復習復習:準備就緒的約定是“OK”;明白(拇指向上),不明白(拇指向下);做出判斷,正確“V”,錯誤“X”;同學表現(xiàn)好,掌聲表揚他的方式是——,為了解決問題,需要四人小組合作,請分成四人小組,小組里的每個人都有分工,是組長的請舉手,記錄員請舉起手中的筆,聲控員請像老師一樣把手放在嘴唇上,發(fā)言人請站起來。活動結束的口令是——一般的是擊三下掌聲X、X、X,還可以倒數(shù)五個數(shù)。接下來的課我們要用到這些約定,請同學們接原來約定的去做。
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還能培養(yǎng)我們的能力。學習方式訓練是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好途徑。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進行學習方式的訓練。板書:學習方式訓練
二、概述
1.我們先進行概述訓練。板書:一、概述
概述就是大概地敘述。把主要內容說出來,數(shù)據(jù)大約是多少?請說出來。
2.請看幻燈,聽老師讀,聽完后請進行概述:
玉州區(qū)東環(huán)小學位于玉州區(qū)一環(huán)東路166號,創(chuàng)建于1995年,占地40畝,現(xiàn)有教師185名,69個教學班,4725名學生。
師:這段話大概講的是什么內容?所講的數(shù)據(jù)大約是多少?
學生練說。
師:請你再說。
學生再練說。
師:說得怎么樣?我們來看看原話。
三、復述訓練
1.概述只要求大概地說,復述是把自己說過的話重復敘述一遍或把別人的話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呢?
2.接下來我們進行復述訓練。板書:二、復述
請看幻燈,聽老師讀題,聽完后請進行復述。
笑笑從家去學校,計劃10分鐘走完全程,笑笑每分鐘走全程的幾分之幾?
師:看到了、聽到了哪些信息,請同學們大膽地復述。
師:誰能再說說?
師:我們再看看剛才復述的內容。同學們復述對了嗎?
誰能說說笑笑每分鐘走全程的幾分之幾?
3.再聽一段話。
看著聽的內容,同學們能復述了。只聽不看,同學們能不能復述?
師:請聽題:一塊三角形的廣告牌,底邊長4米,底邊的高是2.5米,這塊三角形廣告牌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聽好啦?請大膽地復述。聽到了什么就說什么。請你來。
誰再來復述?你聽得認真,還能在心里與同學的發(fā)言進行比較。請同學們把表揚的掌聲也送給她!
我們來看原文。
這塊三角形廣告牌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能口算出來嗎?
認真聽別人說話,你的聽力會越來越好!大膽地練說,你會變得能說會道。
四、讀題訓練
我們會聽、會說,還要會讀。讀不僅是語文學習的基本要求,數(shù)學的讀也非常重要。數(shù)學上我們要學會讀題。接下來我們進行讀題訓練。板書:讀題
請拿出學習卡1:
淘氣從家里步行到學校,每分鐘走80米,淘氣走后5分鐘,爸爸發(fā)現(xiàn)淘氣的數(shù)學書落在家里了,騎上自行車給淘氣送去,8分鐘追上淘氣。請問爸爸騎車的速度是每分鐘多少米?
怎么讀題呢?請看讀題要求。
幻燈出示讀題要求:
1.瀏覽?焖俚乜搭}目,看看講的是什么內容,是什么類型的題目;
2.指讀。用手指著題目,一字一字地讀,不漏字,不漏句,找到已知條件和問題;
3.精讀。認真地讀題,畫出關鍵的詞句。理清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
老師逐一出示要求,引導學生讀題。
師:首先請同學們快速瀏覽題目,看看講的是什么內容?板書:瀏覽
學生快速讀題。
師:這道題講了什么內容?誰能說說?
學生說
師:你很會抓住題目的主要內容。
師:接著,請用手指,指著題目,一字一字地讀,不漏字,不漏句,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板書:指讀
生指讀。
師:誰來說說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最后請同學們再認認真真地讀題目,把剛才同
學們講的,及你自己思考的,認為關鍵的詞句,畫出來。板書:精讀
題目的關鍵的詞句是什么?同學們都說了題目的關鍵詞,那么,淘氣爸爸追上淘氣的時候,淘氣走了多長時間?
仔細地思考題目所給的已知條件,理清數(shù)量關系,解決問題!寫在學習卡上。
生做題。
師:同學們做完了,結果對不對呢?請同桌兩人互相交流各自的結果。
師:擊掌三下停止交流。哪位同學愿意上來展示自己的學習結果?能說說你的解題思路嗎?
生匯報。
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請你來展示。
師:同學們,請判斷!
師:題目做完了,剛才我們的讀題是分三步去讀的:先瀏覽,快速地看一遍,然后指讀,不漏字,不漏句,最后精讀。同學們以后讀題,希望也能按照這三個要求去做。
五、表格呈現(xiàn)訓練。
師:運用結構圖狀的表達方式呈現(xiàn)學習過程及結果,能節(jié)約時間,提高效率。結構圖狀表達方式有線狀結構、氣泡圖、樹狀、表格式、狀、餅狀、圖文結構等。接下來我們重點學習用表格式結構的表達方式。板書:表格呈現(xiàn)。
請看題:出示幻燈片。
少年文學社56名同學到公園游玩,租了11條游船,正好坐滿。每條大船限坐7人,每條小船限坐4人。大船、小船各租了多少條?
先請同學們運用剛才的.讀題方法去讀題。
這道題請同學們四人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學習卡2,用表格呈現(xiàn)的方式把你們思考的過程表現(xiàn)出來,并能在表格中找到正確的答案。請各組組長上來領學習卡2。
四人小組合作完成學習卡2。
哪個小組愿意上來展示你們的學習結果,介紹你們制作的表格。
師: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上來展示。生1匯報。
師:哪個組的與這個組不一樣的。請生2匯報。
師:從表格中,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了同學們思考的過程,真聰明,思維真敏捷!
六、課堂:
這節(jié)課我們就訓練到這里,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生談各自的收獲,同桌互相交流,請幾名學生在班上匯報。)
同學們的收獲真大,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同學們能把這些學習方式運用到學習中去,提高學習效率。
板書:
學習方式訓練
一、概述
二、復述瀏覽
三、讀題指讀
四、表格呈現(xiàn)精讀
課后反思:
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好途徑。
這節(jié)課從概述、復述、讀題和表格呈現(xiàn)四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學習方式的訓練。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1、從學生熟視無睹的一些學習習慣入手進行學習方式訓練,強化訓練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這在平時的讀題中是常用到的,大部分學生也能做到,但一些學生由于忽略了,致使讀了幾遍題目,都不知題題目講的是什么。這節(jié)學習方式訓練從概述、復述、讀題三方面進行訓練,學生就懂得從何入手讀題才更好地理解題意。
2、如何更有效地進行識記,并快速進行表達呈現(xiàn),運用科學的呈現(xiàn)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表達的呈現(xiàn)方式有許多種,這節(jié)課對學生進行表格呈現(xiàn)的訓練,讓學生在學習時把純文字的內容變?yōu)楸砀癯尸F(xiàn)方式,不僅加深對題目的理解,還加快了記憶的速度。
3、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我們老師不斷地督促與引導,需要學生長期努力。本節(jié)課中,對于概述和復述的訓練,大部分學生由于引導得不夠,學生放不開,不敢大膽地表達。相信只要訓練得法,好的學習習慣會向好的方向發(fā)展和變化。
小學數(shù)學教案 篇8
課題:練習十三第3課時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特點,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
2.在練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
3.在練習過程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教學重點:加深對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特點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難點:綜合運用三角形的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知識再現(xiàn)
1.通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這部分知識,你學會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對三角形的分類和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特點進行復習和整理。
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完成下面的板書:
銳角三角形:3個角都是銳角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1個角是直角
(按角分)鈍角三角形:1個角是鈍角
等腰三角形:兩腰相等,兩底角相等。
等邊三角形:三條邊相等,三個角都是60。
2.揭題。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板書課題)
二、基本練習
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三”。
1.第3題。
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交流。學生可能有以下兩種解法:
解法一:180-90-45=45
解法二:90-45=45
教師引導學生對兩種解法進行比較和優(yōu)化,最后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個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第5題。
這道題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在對稱軸上,并掌握對稱軸的.畫法。
先讓學生獨立操作,交流時教師強調對稱軸的畫法。
3.第8題。
課件出示習題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個三角形。
先讓學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個角各是什么角。
提問:你能根據(jù)露在外面的角判斷它是什么三角形嗎?
小組交流討論。
組織匯報交流得出:第一個三角形是鈍角三角形,第二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三個三角形有可能是銳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鈍角三角形。
三、綜合練習
1.第9題。
這道題是將一個直角三角形分成兩個三角形,通過操作和交流找出規(guī)律,分成的兩個三角形有兩種情況:一是分成兩個直角三角形;二是分成一個銳角三角形和一個鈍角三角形。
2.第11題。
這道題是感受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四邊形的內角和。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三角形時,內角和是180,當兩個三角尺拼成一個四邊形時,內角和是360。
3.第13題。
由于題目中沒有指出等腰三角形的腰具體有多長,因此需要根據(jù)“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大于第三邊”來判斷,得出只能用20米作為三角形的腰。因此菜園的三條邊長就是:10米、20米、20米。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進行解答。
4.第14題。
。1)讓學生取出小棒擺一擺。
。2)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擺法。
。3)全班交流。
師提醒學生注意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的和要大于第三邊,所以“3、3、8”這種情況不能擺成三角形。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五、課堂作業(yè)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的數(shù)學教案03-24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04
小學數(shù)學教案08-29
小學數(shù)學教案范文09-28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07-24
【推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12-30
【熱門】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
小學數(shù)學教案【熱門】12-30
【薦】小學數(shù)學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