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數(shù)學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嘗試將物體按照一定規(guī)律進行排列,感受植樹中的各種排列樂趣。
2.初步學會小組合作。
3.感受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教學準備】
1.常見樹種在不同地方的圖片;
2.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樹,底襯紙;
3.漢字"樹"。
4.背景音樂;散文詩《樹真好》。
【教學過程】
一、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樹。
1.(出示漢字"樹")這是"樹",你在哪里見過什么樹?
小結。
2.剛才你們說了很多樹,我這里也有一些樹,你們認識嗎?(播放PPT)
3.(出示一半的PPT)問:這是什么樹?是誰種的?(再出示另一半的PPT)問:這些是什么樹?是誰種的?
你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左邊的這一幅亂七八糟的,我也不喜歡,我覺得你們種的話都比他強,你們愿意嘗試一下嗎?
二、一起來種樹
1.一幼兒進行示范。
。ǔ鍪静僮饔镁撸┱l能把這些樹種的又整齊又有規(guī)律?(請一幼兒示范操作,種在泥土里)
操作完引導其他幼兒對作品進行評價。
我很好奇,其他孩子是不是能種出更好看的樹?你們想試一試嗎?我喜歡和我種的不一樣的。
先說來聽聽。
2.孩子進行小組第一次合作操作探索。
分發(fā)學具
請每個人各拿一種樹,兩棵樹是沒有辦法排出規(guī)律來的?怎么辦呢?
只有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合作,把所有的樹放在一起排,才能排出一列好看的樹。
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然后大家輕聲商量排列的規(guī)律。
由組長確定一種規(guī)律。
請一組先說一說你們組的.規(guī)律。
幼兒操作
3.交流各自種樹的方法。
展示各組的作品。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喜歡這幅作品的請舉手。為什么?
教師進行評價。
4.孩子第二次合作操作探索
(增加一種材料投放)
樹多了,排列的方式也就更復雜了,你們想挑戰(zhàn)一下自己嗎?
。ǔ鍪驹O計好的圖)
請幼兒找規(guī)律。
你們想再一次試試嗎?
幼兒操作,選定其中一幅,進行按圖合作操作。
5.再次交流。
交流,評價。
6.欣賞園林作品。
剛才每組都很棒,種出了有規(guī)律的好看的樹,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看一看真正的園丁設計出的作品。(播放圖片)
三、樹真好(為什么要種樹)
剛才我們種了許多可好看的樹,那么,你想在樹下干什么呢?
總結:我們可以在樹下做很多事情,是啊,樹真好!
樹的好處還有很多,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邊放音樂邊播放PPT邊朗誦散文詩《樹真好》
四、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樹,嘗試了樹的很多排列方式,也知道了樹有很多好處,春天到了,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jié),帶上一棵小樹苗,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到野外去種樹好嗎?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通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chǎn)生探索的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于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wěn),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wěn),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 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wěn)。
5. 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小豬家的房頂》,活動來自《彎彎繞繞》這個主題活動,主題活動從引領幼兒進入生活環(huán)境中的彎繞世界開始,讓他們面對各種物體,饒有興趣地去發(fā)掘和體驗與之相關的造型、作用和樂趣,然后用他們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創(chuàng)造一片彎彎繞繞的天地。本活動以“小豬的新房子”為情景,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房頂是梯形的從而導入活動,讓幼兒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梯形圖形;顒又,讓幼兒動腦動手的過程中,調動各種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動學習、不斷成長。
活動目標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fā)展觀察、比較、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
2、圖片:由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組合而成的一間屋頂為梯形的房子,圖形可以拆分。
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種梯形圖片,長方形、三角形的紙(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剪刀。
4、人手一張白紙,上畫三個正方形;剪刀。
活動過程
。ㄒ唬┱姨菪
1.引導幼兒關注“小豬的新房子”:小豬一家造了新房子,這幢房子的屋頂很特別,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狀。
2.請幼兒在“小豬的新房子”中找出長方形和正方形,數(shù)一數(shù)各有幾個。
3.剩下的形狀就是小豬家的房頂,這個形狀叫什么?(梯形)摸一摸它和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4.將梯形圖片倒著放、斜著放,請幼兒說說這個圖形還是不是梯形。
5.出示直角梯形圖片。這個一邊可以當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6.出示等腰梯形圖片。這個兩邊有一樣長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
。ǘ┳兲菪
1.豬媽媽又生了很多豬寶寶,她準備給每只小豬蓋一幢房子,小豬們都喜歡梯形的房頂,請你們一起來幫忙!
2.出示長方形、三角形紙。請你們用折紙的方法把長方形(三角形)變成梯形,誰來試試?
3.幼兒嘗試用折的方法來變梯形,再將剪下來的梯形貼在白紙上原來畫的正方形房子上,作為“小豬家的房頂”。
。ㄈ┨菪未缶蹠
1.出示幼兒活動材料《數(shù)學》第21頁《梯形大聚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尋找、涂色、連線活動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需要幫助的幼兒。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根據(jù)觀察天平能區(qū)別比較物體的輕、重,理解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
2、能用清晰的語言說出推算出的結果。
一、活動準備:
1、《有趣的數(shù)學》p8、鉛筆。
2、視頻展示臺、電視機。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jù)觀察天平能區(qū)別比較物體的輕、重,理解它們之間的重量關系。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操作法、講解示范法。
六、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
師:小豬開了一個水果店,今天他要出門去旅行,想叫小朋友來幫他看一下店,出發(fā)前,小豬想教小朋友們一些本領。你們想不想學。磕俏覀兘裉炀拖雀∝i一起來學本領吧。
仔細聽老師講話,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情景導入的方法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其對今天的內容有初步的印象
二、出示《有趣的數(shù)學》進行講解示范。
1、(1)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豬給我們提了什么問題。小豬要我們看看當天平不平衡時,比較兩種物體的輕重。請你看圖比一比,一個西瓜和一個蘋果誰輕誰重,告訴我你的理由。請在重的水果下打鉤,輕的水果下打三角。
。2)教師示范一題后,請一名幼兒上來做一題。
。3)全體幼兒完成《誰輕誰重》第一部分。
2、(1)現(xiàn)在小豬給我們提高難度了,請你看看這時候天平是什么狀態(tài)?當一個蘋果和兩個香蕉一樣重的時候請你比較數(shù)量相同的兩種物體的輕重。這個需要小朋友開動腦筋,請你們好好想想,想好后告訴我為什么你是這么覺得的?
(2)教師在視頻展示臺下進行講解示范。在重的水果下打鉤。
。3)引導幼兒完成《有趣的數(shù)學》操作。
3、經(jīng)驗延伸,比較四種水果,誰最重,誰最輕。在最重的下面打鉤,最輕的下面打三角。
1、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聽清老師的要求完成第一部分中剩下的比較,在重的水果下面畫勾,輕的水果下面畫三角。
2、觀察圖片。理解當天平平衡時數(shù)量不同的水果一樣重時,把他們單獨一個進行比較情況是如何的。獨立完成未完成的比較。
3、討論交流,觀察圖片,然后兩個兩個進行比較,找出最重和最輕的水果。
1、觀察稱不平衡時的狀態(tài),通過實驗、比較知道稱的兩邊不平時,沉下去的一邊比較重。
2、引導幼兒觀察當稱平衡時,比較出數(shù)量不同的兩種物體的輕重。進一步理解物體之間的重量關系。
3、鼓勵能用語言完整表述結果,然后說出相互比較的結果。
三、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跟著小豬學習了一個新本領,我們學會了通過觀察天平來判斷誰輕誰重,我們以后在玩大賣場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方法來進行測量。
能夠做到安靜傾聽老師總結,對所學內容有一定的印象,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用到。
用進行總結的形式幫助幼兒鞏固今日所學內容。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能叫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認識它們的主要特征。
2、進一步鞏固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認識,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
3、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長方體、正方體積木、紙盒
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硬紙片,正方形和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相等,長方形和長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一樣大。
活動過程:
1、復習鞏固認識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讓幼兒說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告訴幼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名稱。
3、發(fā)給幼兒(每組)長方體、正方體、正方形、長方形各一個,讓幼兒隨意擺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與相同。
4、教師與幼兒一起比較、總結:按順序數(shù)一數(shù),長方體有六個面,它的每一個面一般都是長方形,正方體也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體的每個面重疊比較)它的六個面一樣大。
5、讓幼兒說出生活中見過哪些物體是長方體。哪些物體是正方體。
活動反思:
在上兩個星期我上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在上第一次課時,出現(xiàn)前松后緊的現(xiàn)象,課堂上動手操作的時間有些過長,應該讓4人小組做一個長方體框架。通過改進,在第二次課上,有了好的成效,讓每3個小組動手做一種長方體,這樣便于多樣化和節(jié)省時間。
1.教學時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讓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實際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豐富自己的感性認識,掌握長方體的特征,不斷積累空間觀念。如讓學生小組合作,發(fā)現(xiàn)并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征;選用合適的小棒做成一個長方體框架,使學生清楚地看到12條棱的關系,從而引出長方體的長、寬、高的概念;得出總棱長的計算公式。
2.引導學生多向思維,如長方體棱的認識,在學生已掌握長方體有3組相對的棱并制作了長方體框架后,我又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如果制作一個長方體框架,需要量出幾條棱的長度?”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條棱的長度就可以了,這樣12條棱又在學生腦中分成了4組,對總棱長的計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促進了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在操作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2、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探索數(shù)的多種分法,并學會記錄;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動腦,大膽嘗試的優(yōu)良品質。
4、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材料:
小動物卡片若干;畫有汽車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兒記錄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背景圖一幅,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導入活動:再過幾天就要過圣誕節(jié)了,森林里準備搞一場大型的.圣誕舞會,許多小動物都要去參加?,長長的車隊開來了,數(shù)數(shù)來了幾輛小汽車?(6)—出示汽車操作卡。喲,每輛汽車上都有一個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兒自由表述)對了,每輛汽車上只能坐6個小動物。
。ǘ、基本活動:
1、來,看看你身邊的動物卡片,他們一樣嗎?(數(shù)量不一樣)
2、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幫你身邊的小動物們,把他們一起送上汽車。記。好枯v小汽車上的小動物的數(shù)量合起來一定要剛好是6。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指導。請幼兒說說,你的車上都坐了哪些小動物。(例:我的第一輛車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貓;第二輛車上……)小組交流,個別回答。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們把送小動物的結果記錄下來。看,這是一張記錄紙,紙上畫的是6輛小汽車,和我們的小汽車排一樣的隊,(你的第一輛車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貓,你就在第一輛車里寫上數(shù)字1和5)。幼兒對照自己操作結果進行記錄。你能將你的記錄結果告訴老師嗎?(幼兒表述,教師在黑板上記錄)、結束部分,送糖果。我們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幫小動物乘上了汽車,還學會了記錄,現(xiàn)在我們一起準備好,開上小汽車和小動物們一起去參加圣誕晚會吧。(聽音樂,幼兒做開汽車動作)晚會現(xiàn)場到了,看看圣誕老人今天都準備了什么禮物?(各種糖果)圣誕老人還準備了這么多糖果盒子,請我們小朋友幫助他來包裝糖果。記住,每個盒子了只可以裝6個糖果。你一邊裝一邊說,幾個紅色的糖果、幾個蘭色的糖果、幾個黃色的糖果,一共是6個糖果。裝好以后你可以送給周圍的客人老師檢查一下,你對嗎?如果正確了就請你把它送給圣誕老人。
注意事項:
幼兒在送小動物乘汽車時,要給予幼兒充分的活動時間;給幼兒充分表述的時間與機會,讓幼兒在說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的分合;記錄活動要根據(jù)自己的操作結果進行;在表述記錄結果時,讓幼兒感受到數(shù)的分合不光是兩個數(shù)字,還可能是3個或者是4個數(shù)。
活動反思:
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通過故事的情節(jié),感知小動物尊敬長輩的行為美以及與同伴友好相處的快樂情感。活動的中,我在指導幼兒梳理故事前半部分內容時,拿著熊婆婆的圖片提問:“熊婆婆上車了,可是座位全坐滿了,怎么辦呢?”接著提出問題讓幼兒討論并學習讓座的動作:“那小動物們看見熊婆婆上車是怎么做的?誰來學一學?” 又在此基礎上進行道德延伸:如果當時上車的是一位老爺爺或者抱小孩的阿姨,我們又該怎樣說怎么做呢?活動的最后,我進行一個游戲“讓座”,讓幼兒在游戲中鞏固今天的目標,并學說“某某某,來我這兒坐”,加強對幼兒的禮貌教育,突破了重難點。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參與超市購買游戲,通過解決購買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掌握10以內的加減運算。
2、喜歡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用處。
活動準備:
1、課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場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擺放各種文具,貼上1-10元的價格標簽。(標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錢幣若干:1元、5元、10元.(課件“打印材料”中)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
1、教師播放課件【圖片欣賞】,請幼兒欣賞。
提問:畫面中有什么?這些文具都是用來做什么的?
2、我們馬上就要成為小學生了,在上小學之前,我們要為自己準備一些文具。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去文具小超市購買兩件自己喜歡的文具!
二、游戲:挑選文具,運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錢”.
1、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2、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3.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shù)相加,所得的`總數(shù)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4、教師播放課件【挑選文具】,請幼兒參與課件游戲。
5、玩法:隨意挑選兩樣文具(加起來價格不超過10元),點擊“完成”按鈕并通過加法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錢?”
6.教師小結: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錢“,可以用加法,將兩件文具所需的金額數(shù)相加,所得的總數(shù)就是“一共用去的錢”。
三、第一次實物購買游戲,幫助幼兒掌握10以內的加法。
1、介紹課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導幼兒學會看價格牌(1-10元)。
。▋r格標簽在課前粘貼好,在課件“打印材料”中)
2、介紹玩法:請每個幼兒進入超市,自由選購兩件文具。
3、幼兒自主購買。
4、計算所需錢幣。
①每位小朋友都購買了自己喜歡的兩件文具,你們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錢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用了多少錢。收銀處結賬。可設立兩個收銀處,由兩位老師當“營業(yè)員”,給幼兒找錢。
2、幼兒自主購買。
3、計算剩下的錢
、倌銈兌挤浅m樌刭I回來文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還剩多少錢”。
請幼兒自由講述購買和找錢的過程,看看手里還省下多少錢。
、谡埫總幼兒說說是怎樣運用減法計算自己“還剩多少錢”。
活動延伸:
1、將“文具超市”設置在班級區(qū)域,請幼兒在自發(fā)游戲中繼續(xù)游戲。
2、提供課件【加加減減】,請幼兒用手中的數(shù)字卡進行9和10 的加減法。
3、請幼兒與父母同去超市購買商品,可請家長規(guī)定購買金額,請幼兒自行挑選商品。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在繪本《爸爸回來啦!》中認識時鐘,知道時針、分針的名稱以及運轉規(guī)律;
2.嘗試自制時鐘,學會看整點與半點;
3.與同伴合作游戲“茂茂的一天”,感受時間與自己一日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PPT準備。
《爸爸回來啦!》中有關時鐘畫面的截圖;圖書3-4頁內容;整點、半點轉動的鬧鐘;繪本第二頁的8點和第五頁的8點合并圖。
2.幼兒操作材料準備。
個人操作卡:在一張操作卡上有四個圓形鐘面,鐘面上只有12個刻度。
每組一套集體操作卡:時鐘上時間為8:30;1O:00;12:00;2:30;3:30:5:00。
實物展示臺。
活動過程:
一、繪本引入,認識時鐘
1.教師提問:“你們看過繪本《爸爸回來啦!》嗎?”“繪本中有一個圖案在每一頁都有出現(xiàn),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是什么呢?”
2.觀察課件,認識鐘面。
提問:每一頁都出現(xiàn)的圖案是什么?每只鐘面上有什么?(幼兒找出宅中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兩顆針有什么不同?(長短、粗細)它們的名稱叫什么?(時針、分針)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3,6,9)
二、自制時鐘,認識整點
1.介紹操作卡,嘗試第一次制作。
師:“今天我想和寶寶們一起來制作時鐘,操作卡上有四個鐘面,請你選一個鐘面制作一個時鐘,你能行嗎?”(PPT不關閉)
幼兒制作,教師觀察幼兒是否完成鐘面上所有內容:12個數(shù)字的有序排列,時針與分針不同。
2.請幼兒介紹自己制作的時鐘。
教師提問或追問:“你的小鐘上12個數(shù)字是如何排列的?怎么能分清時針與分針呢?你們和他一樣嗎?哪里不一樣?誰的更正確?”
3.放課件,認識整點。
教師提問:“這個鐘面表示多少時間呢?”(教師在展示臺上出示一個幼兒整點鐘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放課件,讓幼兒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課件內容時針、分針都指到“12”上,然后分針轉一圈,又回到了“12”上,時針指到“1”同時發(fā)出整點的鐘聲。提問幼兒是幾點,這樣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shù)字“12”上,時針指到數(shù)字幾上就是幾點整。
4.認識整點,嘗試第二次制作。
師提問:“你們認識了整點,現(xiàn)在會制作鬧鐘了嗎?”“制作一個整點的鬧鐘要注意什么呢?”(數(shù)字的排列,時針與分針所指的位置)幼兒在操作卡上選擇一個空鐘面制作一個整點鬧鐘。
5.介紹鐘面,聯(lián)系繪本做動作。
教師展示3個幼兒制作的時鐘進行提問:“你們知道這是幾點鐘嗎?”“是怎么知道的!薄安虏吕L本中XX點的'時候茂茂在干什么呢?”
6.同伴互動:介紹自己制作的整點鬧鐘,猜想此時茂茂在干什么?
三、認識半點
1.放課件,讓幼兒再次感受時針和分針的運轉規(guī)律。
出示半點鐘面,提問:“你認識這是幾點嗎?為什么不能讀出是幾點?”
課件演示:時針和分針都指到數(shù)字“12”上,然后將分針轉半圈,指到數(shù)字“6”上,讓幼兒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走了半格,指到“12”和“1”中間)。
提問幼兒是幾點?反復演示幾次。
總結:當分針指到數(shù)字“6”上,時針指到兩個數(shù)的中間,時針前面的數(shù)字是幾,就是幾點半。
2.放PPT2,(圖書3~4頁內容)知道時間與我們一天生活的關系
茂茂8:30入園;1O:OO與小朋友游戲;12:OO吃午飯;2:30午睡起床;3:30做手工;5:OO放學。
教師提問:茂茂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呢?上面的時間你都認識嗎?這個時間茂茂在干什么?(幼兒邊說時間邊做相應的動作)
小結:小朋友認識了時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表上的時間按時上班,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所以,時鐘是一種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我們現(xiàn)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人類的好朋友。
四、游戲:茂茂的一天
游戲規(guī)則:幼兒自由組合,6人一組。一人當時鐘出示卡片(卡片有8:30;1O:00;12:OO;2:30;3:30;5:OO等5張)其余的幼兒當故事中的茂茂。當時鐘幼兒舉出卡片時茂茂要說出正確的時間并作出相應的動作,幼兒相互監(jiān)督,出錯者罰停游戲一次。
五、延伸活動:不同的8點鐘
出示PPT(繪本第二頁的8點和第五頁的8點合并圖)教師提問:這是幾點鐘?是表示一天的同一時刻嗎?為什么?為什么一天會有兩個8點鐘?請小朋友回家和家人一起討論。
編輯:cicy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活動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比較抽象、枯燥的活動。在長期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幼兒已漸漸不滿足于以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不滿足于教具與學具的操作、不滿足于學習10以內的數(shù)、不滿足于有章有節(jié)地學習數(shù)學、不滿足于在活動室內學習數(shù)學等等,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老調動不高!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幼兒在生活中與游戲中輕輕松松地學習數(shù)學;如何變“傳授為主”為“以幼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幼兒真正地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嘗試設計并實施了以下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目標:
通過實踐活動,學會用自己的方法分類統(tǒng)計生活中物品的數(shù)量,從中體驗數(shù)學的有趣及重要。
活動預備:
教師事先選擇好實踐的場地(幼兒園內),并親自實踐一遍做好記錄,心中有數(shù);紙、筆。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你能從1數(shù)到幾?數(shù)數(shù)看。
2、更快的數(shù)數(shù)方法:5個5個地數(shù),10個10個地數(shù)。
3、100以內的隨便一個數(shù)你會寫嗎?試試看(請多個幼兒到黑板上聽寫)。
。ㄗⅲ捍谁h(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教師了解幼兒在實踐活動中必備的一些相關知識把握如何,以便在活動中更好地把握。)
(二)聯(lián)系生活:
1、在生活中,你碰到什么東西要用數(shù)來數(shù)?舉例子。
2、在幼兒園里也藏了許多數(shù),請小朋友們說說。
3、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方便?(每5個或10個記錄一次,然后5個5個或10個10個地數(shù);列表統(tǒng)計等)
(三)提出任務:
1、分組統(tǒng)計并分類統(tǒng)計幼兒園里的一些物品(教師根據(jù)幼兒組的能力差異進行分配)。
一組:車棚——車有幾輛?自行車幾輛?摩托車幾輛?每種顏色的車各幾輛?
二組:前操場、后操場——樹有幾棵?前、后操場各幾棵?大樹、小樹各幾棵?
三組:架空場地——柱子有幾根?白色的幾根?綠色的幾根?圓的.、方的各幾根?
。ㄇ叭M讓幼兒“統(tǒng)計——分類——再統(tǒng)計”,從中明白總數(shù)比分出去的數(shù)多,多個分出去的數(shù)合起來等于總數(shù))
四組:電腦室——電腦有幾臺?在場辦公的教師有幾位?其中長頭發(fā)多個?短頭發(fā)多個?(檢驗幼兒如何解決“判定頭發(fā)長與短的尺度”)
五組:教師辦公室——教師辦公用的桌子有幾張?椅子有幾張?哪個多?多多少?哪個少?少多少?(數(shù)的比較和一對一對應)
六組:一樓架空——吊燈有幾盞?(70多盞,幼兒要數(shù)準確不太輕易,檢驗幼兒100以內的數(shù)數(shù))
七組:樓道——從一樓到五樓要爬幾層樓梯?共有幾級臺階?每層樓分別有幾級臺階?(每層樓的高度不一樣,讓幼兒發(fā)現(xiàn)樓層高臺階就多)
2、要求:
、 合理分工與合作;
、 用自己的方法進行分類、統(tǒng)計與記錄;
、 學會驗證所統(tǒng)計的數(shù)。
3、幼兒執(zhí)行任務,教師觀察、了解個別組幼兒實踐情況。
4、幼兒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教師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新任務。
5、集中交流(每組選派一名幼兒匯報與交流):
① 你們統(tǒng)計什么?統(tǒng)計成果如何?
、 你們在實踐過程中是怎樣分工合作的
、 你們碰到過什么艱苦嗎?有沒有想到解決的辦法?
(四)布置作業(yè)——課后實踐:
請幼兒回家后,找一找家中或四周環(huán)境中有哪些事物可數(shù),數(shù)數(shù)看,并用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
活動記錄與反思:《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第四個目標提到: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從這一目標理念出發(fā),我設計了此活動。實施后,效果非常好,預定的目標得到很好地達成,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各種綜合能力(合作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判定能力、戰(zhàn)勝與戰(zhàn)勝艱苦的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了有效發(fā)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數(shù)量為“5”的各種水果分成兩份,并探索不同的答案。
2、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蘋果、梨子、桃子水果卡片若干。記錄單若干。
活動過程:
1、小組活動(1)觀察活動材料,引發(fā)活動興趣。
“請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盤子里都有些什么?”“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那我們就來玩一個分水果的游戲吧!
。2)交待活動規(guī)則要求A、每次拿5個水果在黑板上擺成一排,然后把5個水果分成兩份。
B、每排的5個水果分成兩份的答案都要不一樣。
C、分好后說一說5個水果分給誰幾個?分給誰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5個。
。3)幼兒操作活動,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提醒幼兒每次取5個水果放在橫線上數(shù)一數(shù),然后再分成兩份。教師重點觀察幼兒每次拿取的是不是5個,再分成2份的答案有無重復和遺漏,鼓勵幼兒分好后用語言表述。
2、集體活動(1)記錄,學習5的`組成。
“誰愿意把自己怎樣分水果的事講聽,老師把它記在黑板上。”
。2)集體按指示檢查5的分合結果。
“大家看看每排是不是5個水果,每次分成兩份的答案有沒有重復或遺漏?”
。3)學習分合式結果。
“誰能動腦筋想一想:可不可以用數(shù)學和符號來表示分水果的事?5個蘋果用幾來表示?(5)分用什么符號?(分合號)爺爺分得1個蘋果用幾表示?奶奶分得的4個蘋果用幾表示?教師邊引導邊記錄,請幼兒繼續(xù)往下記錄。
。4)幼兒記錄自己的操作結果。
教師不斷地提醒幼兒每一次記的都要和分的一樣。
教后感:這節(jié)課是學習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分合水果的過程與結果,學習分合式的記錄方法。孩子們都能很快的寫出來。
教育活動目標:
1.學習二等分、四等分,初步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知道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探索對同一物體等分的不同方法。
3.學會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重點: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活動難點:探索對同一物體等分的不同方法。
材料準備
1.投影動畫《兩只笨狗熊》,兩只笨狗熊和歡歡、樂樂卡通圖像,圓形蛋糕、長方形蛋糕圖片各一個。
2.一樣大小的圓形卡紙每人兩張,長方形卡紙每人一張,小剪刀每人一把。
3.水果籃一個,一個蘋果,四個香蕉,八個桔子。
4.是、否四等分的圖片6張。
教育活動過程
一、觀看動畫《兩只笨狗熊》質疑導入
師:在剛才的故事當中,兩只小熊為什么會上狐貍的當?我們一定要學會等分東西,這樣就不會像兩只小熊一樣上別人的當了。今天是兩只小熊的生日,熊媽媽為它們準備了一個美味的蛋糕,我們來一起幫它們二等分吧!
二、操作演示學習二等分、四等分
1.幼兒先用圓形卡紙進行二等分,每個小朋友一張圓形卡紙,一把小剪刀。操作結束后請一名幼兒到前演示,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分的?二等分后的一份是原來整個圖形的多少?
2.每個幼兒再拿一個圓形和剛才分好后的一份比較哪個大,哪個。孔層變和ㄟ^比較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3.蛋糕分完了,兩個小熊正準備吃,只聽見門鈴響了,歡歡、樂樂也來為兩只小熊過生日,還帶來了一籃水果(先把水果放邊上)。兩只小熊請好朋友吃蛋糕,現(xiàn)在蛋糕應該等分成幾份?
4.幼兒接著用圓形卡紙來演示,然后請一名幼兒到前面來進行四等分,現(xiàn)在分好后的一份是原來整個蛋糕的多少?把分好后的四份拼一拼再和整個圓比較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5.蛋糕很快被吃完了,可幾個小動物都沒有吃飽,這時熊媽媽又買來了一個長方形蛋糕,我們趕快來幫它們四等分吧!
6.每個小朋友一張長方形紙,要求一組幼兒做出不同的分法,然后找出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演示。(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究來攻克難點。)
三、實物操作,拓展延伸
1.分禮物水果
找四名幼兒來當小動物,請小朋友上來幫它們分水果,(蘋果需要切開,老師來分)。強調把4個香蕉分給每個小朋友1個,8個桔子平均分給每個小朋友2個,也叫四等分。
四、游戲"看誰說得對"
準備幾張有是四等分,有不是四等分的圖片,分別展示,讓幼兒用動作來判斷(對雙手舉起做對號,錯雙手體前交叉做錯號)。
五、感謝
師:小朋友今天幫小熊解決了很多難題,小熊對我們說謝謝了,小朋友應該說什么?歡歡、樂樂也要回家了和它們來說再見吧!
活動反思:
在這次教育活動當中,幼兒能夠通過動手操作,個體演示,學會對物體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對同一物體進行不同分法等分時幼兒做得不夠全面,但幼兒能夠去嘗試已是很不容易了。
整體活動下來,我覺得我做得好的是用故事來貫穿整個活動過程,把枯燥的數(shù)學活動變動生動形象。用實物來進行教育活動,能夠調動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不足之處是我的教學語言不夠生動,普通話水平有待提高,表情也缺少親和力。在幼兒對長方形進行四等分時,操作材料準備的不夠充分,操作目標說得不夠清楚,應該說清楚每張紙只做一種分法,可以給有不同分法的幼兒準備多幾張紙,不至于使用些幼兒用同一張紙折了好種分法,到后來都看不清楚折痕了;蛘呖梢宰層變喊炎约旱募埛趾煤螅推渌變汉献魅フ也煌姆址,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操作時不夠成功。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的數(shù)學教案11-05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0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0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11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