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學教案>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

時間:2023-07-07 16:43:07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數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1

  教學案例:

  數學廣角

  [教學內容]

  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00~101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個聰明的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出示阿凡提卡通圖像)誰認識他?

  2、師簡介阿凡提抽“生”“死”簽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時候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喜歡幫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歡他。但古時候的國王和有錢的壞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個罪名把他關起來。當時,這個國家有個條例,處死罪犯時要讓他抽“生”“死”簽,如果抽到“生”簽,就不用死。國王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個字都寫成“死”,有人把這件事告訴阿凡提。

  第二天,當國王讓阿凡提抽“生”“死”簽時,他不慌不忙地把一個紙團吞下,大家很驚奇他為什么這樣做,阿凡提說:“吞下去的簽是我的,請打開剩下的簽,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過了一劫。今天,他來到我們教室里,想看看同學們是否和他一樣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個箱子,放進一個紅色的球和一個黃色的球。

  師:阿凡提說:“我拿了一個球,你們猜會是什么顏色的?”(學生有的說是紅色的,有的說是黃色的),學生上來試一試。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阿凡提告訴你們,他“拿的不是紅色的球”,那你們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嗎?你怎么想的?

  2.師:阿凡提夸你們說得很好,他想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請2個小朋友上來,一個拿數學書,一個拿語文書,把書藏在背后。)

  (1)XX同學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請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書?”

  (2)同桌交流。

  (3)匯報。(要求有條理,說出推理方法)

  3.師:阿凡提帶來3張動物卡片。它們是:兔、狗、貓,準備送給3個小朋友。(出示P101頁第3題,并幫3個小朋友取名字)

  (1)請學生讀一讀圖中小朋友說的'話,說說和剛才猜書游戲有什么不同?

  (2)小組交流。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說說怎樣想的。

  (3)匯報(注意引導有條理的推理)

  4.游戲

  (1)3人一組,模仿課本P100頁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們那樣說一說,猜一猜。

  (2)請2個小組上來演示,指名學生說說推理方法。

  三鞏固新知

  1、師:阿凡提夸同學們表現很好,還想出一題考考你們,有信心嗎?

  (1)讓學生看P101頁第4題,同桌互相說說他們各拍幾下?

  (2)匯報,指名個別學生說說如何推理的。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你們會了嗎?這些就是數學中的簡單推理知識,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碰到這些問題,阿凡提希望我們今后遇到這些問題時,能冷靜地去推理判斷,找出解決的方法。

  五下課游戲:(全班分3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組跟在第三組的后面。哪組同學先走出教室?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能用清晰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許多學生碰到問題大部分懂得怎樣解決,但要他們有條理表達是較困難的。這教時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數學的趣味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學習過程較多關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喜愛的伙伴它是伴著兒童成長。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在這教時中,我采用與教學內容有些相關的故事來引入新課,從故事中不僅初步感知推理知識,而且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小樹立對機智人物的喜愛和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的趣味

  有趣的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我設計把例題改變成讓學生參與演示,小組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親臨其境。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把一節(jié)比較單調的推理知識變成生機勃勃,許多學生都爭著表達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個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能運用有條理的數學語言進行推理表達。因此,在今后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練習“說”的能力,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數學語言能力。

小學數學教案2

  【學習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并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用猜測、列表、假設或方程解等方法。

  3、體會到數學問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學習重難點】

  1、重點是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2、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

  【學習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國古代流傳著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問題早在1500多年前人們就已經開始探討了。

  閱讀書本P112雞兔同籠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話表述一下題目的`意思嗎?

  二、探索新知

  1、閱讀P113例1,根據書本提示,會用列表法求出雞、兔各幾只嗎?

  (完成課本表格。)

  2、假設籠子里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腳數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能列式解決嗎?

  (會用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3、自己動筆,嘗試用方程的方法解決雞兔只數的問題?

  (有困難的可參考書本P114)

  4、用假設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決P112“雞兔同籠”問題

  (1)方程解:(2)算術解:

  解:設雞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設都是雞。

  根據雞兔共有94只腳來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答:雞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種解法,哪一種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決“雞兔同籠”問題,可以采用假設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閱讀P114閱讀資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

  三、知識應用:獨立完成P115“做一做”,組長檢查核對,提出質疑。

  四、層級訓練:1.鞏固訓練:完成P116練習二十六第1--5題。

  2.拓展提高:練習二十六第6、7題。及P117“思考題”

  五、總結梳理

  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學習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獲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臺:(把你個性化的解答或創(chuàng)新思路寫出來吧!)

小學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測量過程,知道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

  2、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果填在記

  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果進行反饋。

  2、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

  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果。

 。2)交流測量的結果,引出毫米。板書課題“毫米的認識”。

  二、探究體驗

  1、了解毫米與厘米的關系。

 。1)提問:“從尺中,你發(fā)現毫米與其他單位間的關系嗎?”。

 。2)學生觀察并獨立思考后回答問題。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讓學

  生多說發(fā)現這個關系的過程。

  2、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在尺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教師提出問題:“請大家說出生活中長或寬或厚大約是1毫米的東西!

  先在組內說,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學生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出幾頁(捏緊后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一數看有多少張。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說出填寫的結果。

  2、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測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單位。

  3、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1毫米……

  四、課堂練習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

  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yè)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或寬),再用尺子進行測量。完成

  后,讓學生對估計和測量的結果進行對比。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分米的認識 學習設計

小學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生活實例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征,理解直徑與半徑的相互關系,會用圓規(guī)畫圓。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圓規(guī),所以用圓規(guī)畫圓是難點,掌握圓的特征是重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指名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圓形,如有的鐘面是圓形的,當然鐘面也可以做成方的;現在的硬幣有多邊形的,也有圓形的。唯獨車輪子,不管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不管是大車還是小車的車輪子,為什么都要做成圓的呢?

  (產生疑問,引起爭議,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1.認識圓心、半徑、直徑。

  同學們在操場上做游戲,想畫一個比較標準的大圓,可以怎么畫?(指名回答)

 。ɡ蠋熢诤诎迳涎菔居美K子畫圓)先取一段繩子,把繩子的一端固定在一點上,另一端套在石頭和棍棒上,然后拉緊繩子,繞著這個固定的點轉一周就畫出了一個圓。

  老師剛才畫圓時,中間的點怎么樣?(中間的點不動。)

  我們把這個不動的點叫定點。(板書:定點)

  粉筆畫出的線為什么能首尾相接呢?

  應該說圓上任意一點到定點的距離都是相等的,我們把這段相等的距離叫定長。(板書:定長)

  如果我們在本上畫圓,用我們剛才畫圓的方法方便嗎?(不方便)那可以怎么畫?

  (出示圓規(guī))這是我們畫圓的工具圓規(guī)。圓規(guī)有兩個腳,一腳帶尖,另一腳帶筆。認真看老師怎樣用圓規(guī)畫圓。畫圓時,先定好一點,然后把圓規(guī)的兩腳分開,定好兩腳的距離,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這點上,把帶有鉛筆的一腳旋轉一周就畫出了一個圓。(老師用圓規(guī)在黑板上畫一個圓。)

  你們會用圓規(guī)畫圓嗎?

  請你在本上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邊畫邊想,畫圓時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畫圓時,要先定點,再定長,剛才我們用圓規(guī)畫圓時哪是定點?哪是定長?

  (先讓學生動手畫圓,邊畫邊體會出哪是定點,哪是定長。先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認識。)

  定點,用數學語言說叫圓心。(板書:圓心)

  什么叫圓心?(指名回答)

  哪兒是定長?老師在圓上畫出這段定長,觀察這條線段兩端在什么地方?這條線段叫半徑。(板書:半徑)

  誰說說什么叫半徑?(指名回答)

 。ɡ蠋熢僭趫A上畫出直徑。)老師邊畫你們邊觀察,這條線段通過哪兒?兩端在哪兒?

  像這樣,通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板書:直徑)

  誰再說說什么叫直徑?(指名回答)

  我們通過觀察,認識了圓心、半徑、直徑。書上對這些概念做了準確的敘述,同學們打開書,看看我們剛才概括的跟書上完全一樣嗎?有沒有補充?

 。▽W生補充:圓心用字母O表示,半徑用字母r表示,直徑用字母d表示。)

  (老師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出什么是圓心、半徑、直徑,這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再通過看書,使總結出的結論更準確,更完善。)

  老師想看看同學們是不是真正掌握了這些概念。

  練一練

  (1)判斷這幾條線段中哪一條是半徑?

  (2)判斷哪條線段畫的是直徑?

  (3)這四條線段中哪一條是半徑?哪一條是直徑?(學生舉數字卡片判斷) 同學們對于半徑、直徑的概念掌握得很好,我們繼續(xù)研究圓還有什么特征?

  2.研究圓的特征。

  用我們準備好的學具轉動A面,你發(fā)現半徑有什么特征?轉動B面,你發(fā)現直徑有什么特征?

 。▽W生分小組討論。)

 。ɡ蠋熢僭诨脽羯涎菔疽槐椋釂栍懻摻Y果。)

  (板書)無數條相等

  剛才同學們自己發(fā)現了直徑、半徑有這些特征。在下面兩個圓中:(出示) 甲圓的半徑和乙圓半徑相等嗎?

  甲圓直徑是乙圓直徑的2倍嗎?

  那么圓在什么情況下才存在這些特征?(板書:同一圓里)

  練一練(正確畫,錯誤畫。)

  (1)在同一圓里,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3)在同一圓里,半徑是4厘米,直徑一定是2厘米。()

 。4)圓心在圓上。()

  同學們判斷得都很正確。老師想讓同學們用直徑、半徑的倍數關系來計算下面幾道題

  同學們對于半徑、直徑的倍數關系掌握得很好,如果老師給出半徑和直徑的數據,你們會畫圓嗎?小組討論一下,半徑2厘米的圓怎么畫?直徑6厘米的圓怎么畫?(小組討論)

  請同學們把半徑2厘米的圓畫在本上,要求標圓心、半徑。邊畫邊想,什么決定圓的位置?什么決定圓的大。恐睆6厘米的圓請同學們回家畫在本上。

  剛才同學們畫了半徑是2厘米的圓,圓的位置由什么決定的?圓的大小呢?

 。ò鍟┪恢么笮

  圓心決定圓的位置,畫圓時要先點圓心。

 。ɡ蠋熍e起一個圓)有一個同學是個小馬虎,他在畫完這個圓后,忘了點圓心了,你能幫助他找到圓心嗎?

  如果這個圓畫在黑板上或本子上忘了點圓心,怎么找到它的圓心呢?

  (指導學生說出用直尺在圓面上從下往上推,推到最長的一段,就是直徑。)

  三、課堂總結

  今天你學會了哪些知識?

  你能用我們剛學的圓的知識來解答剛上課時提出的問題為什么世界上的車輪子都是圓的嗎?(指名回答,前后呼應,用剛學的圓的知識來回答剛才上課時提出的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分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認識圓心、半徑、直徑。通過演示用繩子在黑板上畫圓,使學生體會到:畫一個圓必須要有定點、定長。定點用數學語言說叫圓心,定長就叫半徑。并引出直徑的概念。通過判斷半徑、直徑的練習,鞏固其概念。

  第二層次,研究圓的特征。每四人一組,每組有一個學具,學具是在一個硬紙板的正面和反面,分別釘1個用透明膠片剪成的活動的圓,在A面的活動圓上畫著半徑,B面的活動圓上畫著直徑。學生分小組轉動A面的活動圓,發(fā)現在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半徑;轉動B面發(fā)現在同

  出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小學數學教案5

  詳細介紹: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是義務教育課程小學數學二年級的內容。要求學生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用為什么他們說的數不同?引起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按照課程要求,要讓學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并通過看、量、畫等學習活動形成厘米的長度表象。

  教學思路

  1.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小學數學知識與學生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到生活之中處處有數學。認識厘米的教學,就是從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事情。在學生獲得新知以后,教師又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估測周圍事物的長度,去調查厘米在生活中的運用。這樣,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可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拓展創(chuàng)新空間。

  2.合作探究,發(fā)現知識,形成技能。

  教學不僅要重視知識的最終獲取,還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探究過程。本課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以合作探究為主要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求學生通過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用手比畫1厘米的長度,閉眼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l(wèi)厘米長的物體等活動來建立1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了解2厘米、3厘米等幾厘米的具體長度,進一步認識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畫的活動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小組合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使他們在發(fā)現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獲得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加強估測,發(fā)展空間觀念。

  估測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加強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正確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強其空間觀念與學習興趣。教學時,教師通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l厘米以及對周圍物體的長度先估計、再量一量的活動,使學生在比照中積累經驗,形成初步的估測能力。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l厘米的表象,初步學會量線段的長度。

  3.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并進行測量,發(fā)展空間觀念。

  4.培養(yǎng)初步的實踐能力,使其進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數學事實。

  教學重點: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學會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正厘米的表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尺以及可度量長度的物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統(tǒng)一認識。

  1.找原因。小豬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它幫媽媽鋤地。它干了一整天,餓極了。晚上回家吃了2碗飯。第二天,它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它吃了8碗飯。這可能嗎?(碗有大有小。)

  2.量課桌。(1)讓學生選擇一個課前準備好的鉛筆、小紙條、文具盒等物體,和自己的課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測量工具為標準匯報每個人課桌的長度。(答案不一。)

  3.師:大家說得都對,但為什么所說的'數不同呢?(因為我們測量課桌所用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有什么辦法可以使我們量的結果一樣呢?(大家都用同樣的工具去量。)

  4.導入揭題:你們的辦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結果,我們需要有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有誰知道我們通常用什么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尺子。)今天,我們就要認識在量比較短的東西時所使用的國際上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厘米。(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這一環(huán)節(jié)密切聯系生活導入學生的學習活動,五花八門的答案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體會到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同時,找原因、量課桌這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也吸引學生對新知學習產生興趣,對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引起重視。]

  二、合作探究,認識厘米。

  探究一:認識直尺

  1.出示米尺,讓學生觀察,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或老師發(fā)給的米尺,仔細瞧瞧,你發(fā)現尺上有些什么?

  2.指生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刻度數、刻度線、刻度0。

  探究二:認識厘米

  1.看一看:1厘米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來聽一聽電腦博士的介紹。

 。ǘ嗝襟w動態(tài)顯示尺上1厘米的線段,并說明:從刻度0到刻度l,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請大家拿出尺子,好好看看,土厘米有多長?

  2.比一比:你能用兩個手指比畫出1厘米大約有多少長嗎?(師做拇指與食指比畫狀。)

  3.記一記:請小朋友看看這一段距離,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4.找一找:

 。1)你還能在尺上找到其他的1厘米嗎?

  學生自由回答,要求說清從刻度幾到刻度幾之間的長度也是土厘米。

 。2)找找看,大家?guī)淼奈矬w中,還有你的周圍,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同桌交流后匯報。(手指的寬、牙齒的寬、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徑等。)

  探究三:認識幾厘米

  1.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2厘米長?(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答案。如:從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從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從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

  2.請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畫一下2厘米大約有多長。

  3.小組活動:在尺子上找一找,從哪兒到哪兒是3厘米長?從哪兒到哪兒是5厘米長?你還能找出其他的厘米數嗎?

  4.思考:通過在尺子上找這幾個不同的長度,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相機點明:從0刻度到刻度幾就是凡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數減去前面小的刻度數,得幾就是幾厘米;是幾厘米,這幾厘米里就有幾個1厘米。

  [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認識厘米,形成表象。他們在從尺子上、從周圍物體中找1厘米的比照與估計中以及尋求多種答案的過程中,體驗了l厘米、幾厘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自始至終,他們都是知識的探索者,發(fā)現者。在這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他們獲得了知識,豐富了經驗,培養(yǎng)了能力。]

  三、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一)學習用厘米量。

  1.量整厘米數。

 。1)嘗試測量同一學具。

  出示書上量一量的主題圖,要求學生按圖上的方法量一根8厘米長的小棒。(師留意不同量法。)

 。2)交流測量結果,說說你是怎么量的。

 。3)實物投影演示正確量法與錯誤量法,進行辨析比較。

 。4)小結:量一個物體時,可以把尺子o刻度對準物體的一端,再看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5)口答想想做做第1題。(媒體出示,關鍵處閃動識別。)

 。6)學生填寫書上量一量中的鉛筆長、線段長。

  2.量非整厘米數。

  (1)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兩條線段(紅線段與藍線段),要求男生測量紅色線段的長,女生測量藍色線段的長。

 。2)交流:男生可能說紅色線段長8厘米,女生可能也說藍色線段長8厘米。

 。3)比較:紅色線段和藍色線段一樣長嗎?(電腦驗證不一樣長。)

 。4)辨析:紅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多一些,藍色線段的長是8厘米少一些。

 。5)指出:像這樣的兩條線段都可以說是大約長8厘米。以后我們遇到量線段或物體的、長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數時,可以看它最接近幾厘米,就說它是大約幾厘米長。

 。6)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3題。)

 。7)學生活動:先估計,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4題。)

  先完成的小組還可組織估計、測量其他物體的長度。

  交流反饋,追問:你是怎樣進行估計的?相機表揚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決問題的學生。

 。ǘ┊嬚迕椎木段。

  1.學生嘗試畫一條4厘米的線段。有困難可以看書自學。

  2.指生上臺示范畫,要求邊畫邊說畫的過程。(注意肯定其他畫法。)

  3.檢驗:用尺量一量所畫線段是不是4厘米。

  4.練習:

  (1)想想做做第5題。(指生板演,同桌互相檢驗。)

 。2)想想做做第6題。(鼓勵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謂學以致用。學生通過量一量、畫一畫、估一估等活動對厘米的認識更加深刻了,對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體驗,其估測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更可貴的是,他們嘗試著獨立解決問題,用不同的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與小伙伴合作解決問題,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四、總結延伸。

  1.師:通過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2.布置延伸作業(yè)。

  (1)回家后,以厘米為單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2)課后調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是以厘米作單位的。

  [這一環(huán)節(jié)與課的開始相互照應,使數學活動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大社會成為小課堂的延伸,成為學生獲取更多知識的大舞臺。]

  附:教學小資料

  人們在文化發(fā)展的最初階段,是從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選取計量單位的。例如,以成年人足的長作為英尺,以手指關節(jié)的長作為英寸,以千步作為里等等,這樣確定計量單位,顯然缺乏合理性。1790年,法國的一位科學家他雷蘭提出了制定一個世界各國通用單位的建議。

  1795年,法國的學者取得世界各國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線上從北極到赤道的長度的一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的單位,叫做l米。當時的科學技術還很不發(fā)達,測量了整整七年,實際還只是僅僅測量了西班牙的巴賽羅納和法國的敦刻爾克之間的距離。通過計算得到了最初的1米。

  后來1960年的國際會議規(guī)定:一米為氪(K8)原子在真空中發(fā)射的橙色光波波長的1650763.73倍。1米的百分之一就是l厘米。

  3.1.1認識厘米|人教課標

小學數學教案6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內容進行如下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力圖體現“尊重學生,注重發(fā)展”,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本節(jié)教學內容分數除法中的解決問題,問題情境的數量關系表現為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要求這個數,這樣的的實際問題,與上一單元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具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即數量關系相同,區(qū)別在于已知數與未知數交換了位置,因此我有意識地采用多種活動方式,讓學生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嘗到發(fā)現數學的滋味

  二.學情分析:

  我跟班上來的,對我班學生也比較了解,我班有47名學生,人數比較多,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大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與其他學生差異較大,對數學學習缺乏信心,積極思考的習慣有待于培養(yǎng)。因此在本節(jié)教學中,我關注更多的是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掌握“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的解答方法,能熟練地列方程解答這類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解決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提高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用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

  四.教學難點:

  明確題中的數量關系。

  五.教學準備:

  PPT課件、尺子等。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第一關

  找出下面題中的單位“1”,并寫出數量關系式。

 。1)白兔的只數占兔子總只數的1/3。

 。2)甲數正好是乙數的4/5。

 。3)男生人數的5/6恰好和女生同樣多。

  2.第二關

  閱讀下面的句子,說說你的.理解。

  根據測定,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小明體重有35kg。他的體內水分是多少千克?

  3.師小結:同學們對于運用分數乘法來解決問題這一塊內容掌握的真不錯。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運用分數除法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板書:分數除法解決問題(一))

  二、探究新知

 。ㄒ唬┦占畔ⅲ鞔_條件問題

  出示例題:根據測定,成人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2/3,而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小明體內有28kg的水分,小明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1)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成人的信息與問題有關系嗎?

 。ǘ┊媹D分析,分析數量關系

  提問:每當遇到這樣的題,我們常規(guī)作法是什么?(找到關系句,畫出單位“1”,畫圖理解,寫出等量關系式。)

  (1)問題中最關鍵的句子是什么?

  (2)從“兒童體內的水分約占體重的4/5”這句話中你能知道什么?

  (3)哪個量是單位“1”?用線段圖如何表示?

  (4)列出等量關系式。

  單位“1”的量×對應分數=對應量

  小明的體重×4/5=小明體內水分的質量

 。ㄈ┳x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1)在等量關系式中,哪個量是未知的,哪個量是已知的?

  (2)學生嘗試完成。

  預設有3種方法。

  方法一:根據等量關系式列方程解,設小明的體重是×千克,列出方程,解出×。

  方法二:根據:小明的體重×4/5=小明體內水分的質量

  則:小明的體重=小明體內水分的質量÷4/5

  方法三:根據份數的方法。28÷4×5=7×5=35(kg)

 。ㄋ模┗仡櫡此迹瑴贤ú煌椒

  (1)怎樣檢驗結果是否正確?35×4/5=28

  (2)這些不同的算法中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單位“1”相同,數量之間的關系相同。但一道是已知單位“1”,一道是未知單位“1”)

  三、鞏固練習,提升認識

  1、完成練習八第1題和第3題.先自主解答,再集體交流。

  2、完成練習八第2題.做完思考:“鮮牛奶250ml”這個條件與要求的問題有沒有關系?

  3、完成練習八4題。本題有幾個要求的問題?有哪些信息?你是怎樣篩選的?

  四、全課總結,布置作業(yè)

  1、談談你今天有什么收獲?

  2、作業(yè):第39頁練習八,第5.6題。

小學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yǎng)學生感受數學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記住各月的天數。

  教具、學具。掛圖、年歷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嗎?(學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

  2、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發(fā)生,在一年中有很多值得紀念的重大節(jié)日,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出示掛圖)圖上描述的是什么事?你知道這些事發(fā)生的時間嗎?把你知道的跟同學說一說好嗎?

  3、你們還知道哪些有意義的日子呢?

  4、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板書:年、月、日

  二、自主探索 合作學習

  1、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上直接了解到哪些知識?

 、僮寣W生獨自觀察

 、谕烙懻

 、勰銈兡芨鶕隁v回答問題嗎?

  一年有幾個月?板書:一年12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2、教學生記天數的方法

  我們知道了每個月的天數,也知道大月和小月,有沒有好的辦法讓我們很快的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1)可以用拳頭幫助記憶。凸起的地方每月是31天,凹下的.地方每月是30天(二月除外)

  師做示范 學生動手數一數

 。2)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們記住一年中的大月。( 出示兒歌)

  板書: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3考考你

  你們都記住了嗎?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

  ①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父母的生日是幾月幾日,用筆在年歷上畫出來,并說說是大月還是小月。

 、诶蠋煹纳帐谴笤碌牡诙䝼月,你知道是幾月嗎?

  4、游戲

  我們一起輕松一下,玩?zhèn)小游戲吧,老師報月份,如果是大月就請同學們舉右手,是小月就請同學們舉左手,明白了嗎?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48頁做一做

  四、本課小結;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哪些知識?

  2、教師總結:

  板書設計: 年、月、日

  一年12個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特殊月(28天):二

  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

小學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教材p73--7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

  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

  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的特點,并給這些數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移位。

  師: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末尾有0的數)找出末尾有0的數,

  師:讀這些數,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小學數學教案9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數腳有一百只,幾只雞來幾只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的數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只?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這道題里還有隱藏的數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梢允褂米雷由侠蠋熖峁┑谋砀瘛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后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增加誰的只數?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游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么特點?

  生:雞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fā)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么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字大時使用,數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為ⅹ,兔子的只數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數是7.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匯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后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四、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于“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經過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2.熟練掌握用乘法來表示加法的簡便過程,能夠靈活運用于

  3.增強用所學的乘法的意義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難點: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義,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師:森林王國里生活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天天練本領,打算在五月份召開的森林運動會上一顯身手。你們想知道都有誰參加了嗎?

  生:想

  師:(課件出示)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了。都來了誰?

  生:小青蛙、小猴子、長頸鹿、小狐貍、小老鼠、小狗、小免。

  師:嗯,同學們,你們想知道這些小動物們都在練習什么本領嗎?

  生:想

  二、自主探究

  1.課件出示第1題

  師:我們先去看看小青蛙在練習什么本領?(點擊課件,出示第1題)

  生:跳遠

  師:誰來讀一讀題要求?

  生:xxxx

  師:你們發(fā)現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嗎?

  生:從刻度0跳到刻度3。

  師:真是好眼力,我們算它跳1步。

  師:小青蛙要想跳2步應該怎么跳?

  生:接著在第1步后面跳,從3跳到6。

  師:誰能畫出來?

  生:xxxxxxx

  師小結:我們可以用帶箭頭的曲線,從刻度3出發(fā)畫到刻度6。

  師:這時小青蛙一共跳了幾個3?

  生:2個3

  師:所以,小青蛙2步跳了幾格呢?

  生:6格

  師:接下來,小青蛙3步跳幾格?6步跳幾格呢?你們能畫出來嗎?

  生:能

  師:下面請同學們在題卡紙上動手畫出來。

  生:動手畫(教師巡視)

  師:(選1名同學的作品展示并評價)這是1名同學畫的作品,我們請他來說一說他是怎么畫的?

  生:xxxxx

  師小結:xx同學的口才可真了不得,小青蛙可把它的本領變成了小兒歌,(課件出示)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準備好了嗎?小青蛙1步跳3格,2步跳6格,3步跳9格,6步跳18格。

  2.課件出示第2題

  師:看到了小青蛙的本領,可把小猴著急壞了,這不,小猴拿著小棒走來了。誰來讀題?

  生:xxxxxx

  師:誰來說說小猴是怎樣擺小棒的?

  生:一堆擺4根,像這樣擺了五推。

  師:用虛線把這樣的五堆小棒圈起來,可以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呢?

  生:4+4+4+4+4=20

  師:這時,我們發(fā)現有幾個幾相加呢?

  生:5個4相加

  師: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乘法

  師:下面老師,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填空,其他同學在第2張題卡紙上把題補充完整。

  生:xxxxx

  師:寫完的同學就做好,我們來看這位同學填的對不對?(請答題的同學來說給大家聽)

  生:對

  師:老師有個疑問,大家看,這幅圖可以用乘法算式5×4表示,還可以用哪個乘法算式表示呢?

  生:xxxxx

  師:謝謝你喲,這回我沒有問題了。通過做這道題,你看出了小猴子具有什么樣的本領。

  生小結: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

  師:大家同意他總結的嗎?(生:同意)恭喜你們,已經學會了小猴子的本領了。

  3.課件出件第3題

  師:要說著急莫過于長頸鹿了,看,他帶來了擺圈本領。(課件出示)誰來讀一讀題?

  生:看一看,填一填。

  師:題要求讀明白了嗎?好,大家看第一幅圖,長頸鹿是怎么擺的?

  生1:1列擺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列。

  師:表示幾個幾?(生:5個5)

  師:這是豎著觀察的,我們還可以怎樣觀察?

  生2:1行擺了5個圓圈,擺了這樣的5行。

  師:噢,你能說出這樣擺法表示的意義嗎?

  生:也表示5個5。

  師:怎樣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請大家寫在第3題上。

  生:5+5+5+5+5=25,5x5=25

  師提問:加法算式5+5+5+5+5=25,乘法算式5x5=25。

  師:這是長頸鹿的一個本領,它還有第二個本領,看第二幅圖,它又是怎樣擺的?

  生:3個連一起,像這樣擺了8份

  師:表示什么意義?

  生:8個3是多少?

  師:請在紙卡第3題上寫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看大屏,這是長頸鹿根據圖意列出的算式,請大家對照一下,看你寫的對不對,對的,請舉手!看來同學們已經學會了長頸鹿的本領了。

  4.課件出示:第4題

  師:小狐貍看到它們的本領,記在了心里。誰來讀一讀題要求?(生:)

  師:這個本領可不簡單,我們看第一題,這道加法算式表示幾個幾?怎樣寫出乘法算式?

  生:5個3;3x5=15或5×3=15

  師:看來你對小狐貍很了解嗎?催@道題,可以寫成乘法算式:……(以下4道題方法同上)

  5.出示課件:第5題

  師:(課件出示)讀題,小老鼠為森林運動會衣服縫上了漂亮的鈕扣,大家先來看左邊這幅圖,,誰來說說它是怎么縫的?

  生:1件4個,縫了5件

  師:表示幾個幾?

  生:5個4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師:請用直尺在題卡上連出來。你來說說你是怎樣連的?

  生:xxxxx

  師:由于參加人員的衣服很多,小老鼠邀請親人來幫忙,看右邊這幅圖,誰來說說圖意?

  生:1組5只,有4組,表示4個5

  師:怎樣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生:xxxxx

  師:這時,右圖與哪些卡片可以用線連起來?在題卡上連一連。

  師:老師發(fā)現一個問題,5+4為什么沒有連?

  生:因為5十4表示5加4合并在一起,而5x4表示4個5相加或5個4相加。

  師小結:可以看出兩道算式表示的意義不同。以后我們做題可要認真,不能馬虎。

  6.出示課件第6題

  師:小狗

小學數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的估計、測量方法、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知道分米產生的實際意義,以解分米與厘米與米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學習分米產生的意義

  1、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計一下你們的課桌的長和寬大約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組的來測量課桌的長。

  2、說一說你們在測量過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嗎?老師找一至三名學生回答他們的測量方法及結果。老師根據學生口述的方法進行評價。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連續(xù)量,量的.次數少,但計算比較麻煩,也可以用10厘米為一份連續(xù)量,量的次數多,但計算起來較簡單。

  3、10厘米的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10厘米這一份的長度就是1分米。)

  二、學習分米與米、厘米間的關系

  1、通過我們剛才的操作,再請同學們看看分米與厘米之間有什么關系?你是怎樣發(fā)現的。(觀察尺子,1分米中有10個厘米)板書:1分米=10厘米,請同學們拿出你們的手對準尺子來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還能發(fā)現分米與我們以前學生的長度單位有什么關系嗎?(1米=10分米)你是怎樣想到的?

  三、幫助學生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1、在數學書上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同桌用尺來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劃是否準確。

  2、舉出生活中長或寬或高大約是1分米的物品。

  3、將米、分米、厘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出來。

  四、鞏固練習

  1、填寫上適當的單位

  1把米尺長1()

  1把米尺長10()

  1把米尺長100()

  2、書本第4、5題填寫在練習本上,老師提醒學生看清單位名稱。

  3、練習6,7題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討論完成。

  五、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新知識?

  2、師總結。

小學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等活動,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或物體的某一個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通過觀察、測量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流程

  流程一、聯系生活,引入課題:

  1、師(課件出示:教室圖):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物體,這些物體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狀。大家看屏幕,這是一間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2、(課件逐個點擊這些物體的面)師小結:教室里視力表、國旗、黑板的面、粉筆盒的側面、講臺的側面、課桌面、電燈開關的面都是長方形的。廣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實,何止是教室里有長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無處不在。那么它們都有些什么特點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PPT板書課題))研究它們的特征。

  (PPT出示課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段: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二、在游戲中初步感知長方形、正方形特征。

  1、師:(由現場老師準備一個不透明紙盒,里面裝有一些硬紙板做的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老師為每一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紙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圖形。你不用眼睛看,能從中摸出一個長方形嗎?每小組的同學輪流試一試。(暫停)

  2、師(出示一個三角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3、師(出示一個平行四邊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4、師(出示一個梯形):你們?yōu)槭裁床幻鲞@個圖形?(暫停)

  5、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這個圖形有四條邊,四個叫都是直角,你們?yōu)槭裁床幻瞿?(暫停)

  6、師:(出示一個長方形)那你們摸出的一定是這個圖形了,對嗎?

  6、師:通過剛才的游戲活動,你們覺得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暫停)

  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師布置操作要求:同學們已經初步發(fā)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想,還需進一步驗證。請同學們拿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PPT出示:下圖)

  2、師提問: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你發(fā)現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fā)現的?(暫停)

  3、師歸納長方形邊的特征:(課件演示:長方形對折)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的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發(fā)現長方形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fā)現長方形兩組對邊的長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鄰的兩條邊長度不相等。

  4、師提問:再來看看長方形的4個角?這幾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暫停)

  5、師歸納長方形角的特點: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fā)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fā)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PPT圖片演示)

  6、師提問: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你從操作中發(fā)現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

  7、師歸納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第四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

  流程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聯系

  1、通過學習,我們發(fā)現了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們能再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些特征嗎?與你的同桌相互交流交流。(暫停)

  2、師歸納:我們一起來看課件的演示:

  3、你們說的和屏幕上顯示的一樣嗎?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師小結: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5、師:為了今后進一步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我們通常把………

  第五段:教學想想做做1、2、3、5、6

  流程五、教學“想想做做”1

  (注:釘子板改為點子圖,由現場老師上課之前給每位同學準備好)

  師:你會在點子圖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暫停)

  2、師:你畫的圖形有什么特點?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暫停)

  流程六:教學“想想做做”2

  1、師:大家剛才已經能利用點子圖來畫長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們再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活動。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兩幅同樣的三角板分別拼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在拼之前,請同學們先想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暫停)

  2、師:同學們已經拼出來的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互動工具軟件演示拼的過程)(右上圖)

  3、師提問: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fā)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為什么?自己靜靜地想一想。(暫停)

  流程七:教學“想想做做”3:

  1、師:接下來我們做一個折紙活動。你會把手中的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嗎?(暫停)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師一樣折的?

  2、想一想,為什么我們這樣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暫停)

  3、師小結: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剪去長比寬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流程八、教學想想做做5:

  1、師:剛才我們折出的是怎樣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樣向別人介紹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暫停)對了,只要告訴別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別人就明白了,F在我們一起動手來量一量。做書上想想做做5.(課件出示)(暫停)

  2、看看你填的結果是否正確,和電腦老師對一對。(暫停)

  流程九:教學“想想做做”6:

  師:我們的數學書是什么形狀?(暫停)你知道它的長和寬是多少?我們先來估計一下大約是多少,再來量一量,看看你估計得準不準。(暫停)

  第六段:全課總結及拓展

  流程十、課堂總結。

  1、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這些特征的?(暫停)同學們,只要你樂于探索,還可以發(fā)現長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奧秘。瞧,老師這里就有許多長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圖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

  2、如果你們有興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創(chuàng)作更有趣的圖畫。

  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選做)

  1、師:我們來討論想想做做第4題,你們先自己獨立解決,然后大家來交流。

  2、師:(結合PPT演示)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你想到幾種拼法?是這樣的兩種嗎?一種是將這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3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

  3、師:將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個大正方形,邊長是4厘米,如果將這些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也有下面的兩種拼法。一種是將這16個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長和寬分別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種是將16個小正方形分兩行拼,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2厘米。你們拼對了嗎?(暫停)二次備課

小學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105~106頁“節(jié)約用水”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調查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培養(yǎng)學生觀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通過讓學生親自參與數據測量、收集、整理,計算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漏水體積,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在經歷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加強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yǎng)。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感受到節(jié)約用水的現實性和重要性,強化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和行為,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水龍頭單位時間漏水量的測算,條形統(tǒng)計圖的繪制,聯系生活實際的計算。

  教學難點:運用所測量的數據聯系實際生活進行應用。

  教學準備:

  1.調查目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及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查找有關宣傳節(jié)約用水的資料。

  2.學生分組測量一個水龍頭單位時間的滴水量。

  3.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chuàng)設,引出課題

  1.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

  課前:播放優(yōu)美的水聲。

  教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預設:水)

  教師:老師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一篇有關“水”的報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出示:寶貴的水資源)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教師:看完這篇報道,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或是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fā)言)

  預設1: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

  預設2: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很少,我們應該節(jié)約用水。

  教師:是啊,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而水是生命之源,人一刻也離不開它。但在實際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隨處可見。

  教師:課前我請同學們調查了周圍浪費水資源的現象,下面我們一起來“曬一曬”吧。A設:洗車,水龍頭沒關等)

  教師:剛才同學們舉的一些例子,都是我們生活中很習以為常的小事,因為有些人意識不到水的珍貴。但在同一片藍天下,還有許多人在備受干旱的煎熬,F在,讓我們走近他們,去感受一下干旱之苦。(播放我國西南地區(qū)干旱圖片)

  3.觀看圖片,思考討論揭示活動主題。

  教師追問:看完這些圖片,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水資源是一種有限的而且非常寶貴的'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水聲引入本課內容,并在課堂上連續(xù)呈現干旱地區(qū)缺水的生活場景圖,使學生體會到,生活在水資源匱乏地區(qū)的人們的艱辛,從而使學生心靈深處發(fā)出要“節(jié)約用水”的呼喊。有了這種感情積淀,下面的數學活動也就有了鮮活的生命力。

  二、組織活動,交流體驗

  1.活動一:確定研究課題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碰到這樣情況:水龍頭壞了或沒有關緊,水一滴一滴往外流。(出示相關圖片)

  教師過渡:別小看水龍頭流下的這一滴滴小水珠,時間長了可不是一個小數字。昨天同學們已經調查過了,我們新世紀小學有多少個水龍頭?(100個)如果每個龍頭都漏水的話,大家猜一猜這樣一天下來要浪費多少升水?(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大家猜的都不一樣,這樣漏一天,究竟會浪費多少升水呢?我們可以從1個水龍頭一分鐘的漏水量開始研究。

  2.確定研究方案。

  教師:同學們之前已經做了調查,請說說你所調查的漏水的水龍頭情況?

  教師:大家調查的地點不一樣,看來水龍頭的漏水情況也不一樣。大家認為我們可以用學過的哪個數據來代表學校的水龍頭漏水量?(預設:平均數、中位數、眾數)

  教師:那我們選一個統(tǒng)計量來進行計算。

  教師:剛才我們知道了,一個水龍頭一分鐘的平均漏水量約為0.05升,那么,一個水龍頭一天又將漏水多少升呢?100個水龍頭呢?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上的要求,完成1號學習卡的任務。

  3.建立直觀印象。

  教師:一個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為72升,你知道72升水有多少嗎?我們的礦泉水桶的容積為18升,一天漏水的體積相當于多少桶礦泉水的體積?

  教師:我們把同學們的統(tǒng)計表制成了折線統(tǒng)計表,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預設:漏水量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確定研究課題──得出結論” 實驗研究的全過程。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一所學校的水龍頭一天的漏水量。使學生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三、聯系實際,體驗生活

  教師:同學們,單單我們一個學校的一個水龍頭一天漏水72升,一年就是26噸水。“凑者@個比率計算,全國大約有30萬所學校使用自來水,這么多學校全年大約要浪費多少噸水?

  教師:老師這里收集了一些關于水的信息(如果1個人1年用30 t水,這些水可供多少人用1年?如果制造1噸紙需用450噸水,這些水可以造多少噸紙?如果水電廠平均每20噸水可發(fā)1度電,這些水可以發(fā)多少度電?一噸水的水價按2.5元計算,一年要浪費多少水費?如果建一所希望小學所需資金約30萬元,這些費用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學?(同學們自己選一個問題計算,各小組匯報結果。)

  教師:說說你是怎么算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填寫答案。)

  教師:談談你看到計算結果后的感受?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經歷觀察、計算、統(tǒng)計等學習活動中,通過合作、交流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技能和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通過對計算的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受到強烈的沖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重視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與迫切性。

  四、聯系實際,提出建議

  教師:同學們,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老師相信大家也會節(jié)約用水的!接下來,對于節(jié)約用水,同學們有什么好的建議或方法要和大家分享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在學生討論后,教師出示幾個日常生活節(jié)約用水的例子,供學生參考。

  【設計意圖】結合計算結果,聯系生活中浪費水的現象進行討論,探討有效的節(jié)約用水方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水資源。

  五、回顧總結,拓展延伸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發(fā)言)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jié)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生命之水源遠流長,讓我們的家園更加美好

  課后反思:

  地球總水量、淡水資源占總水量的百分之幾等),了解水資源的寶貴,并了解我國缺水現狀以及水的用途。其次是了解各自家中、學校的生活用水情況,觀察生活中有哪些浪費水的現象,并提出相應的節(jié)水措施。

  課中,我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和探究,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組圖片,令學生感悟到“節(jié)約用水”的現實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礎上介紹有關地球及我國水資源現狀相關的資料與數據,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觸動。

小學數學教案14

  課題:商三位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除數是兩位數、商是三位數的筆算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乘法驗算除法;能正確地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

  2.訓練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不用計算能準確地判斷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

  3.使學生養(yǎng)成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口算卡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學生說得數。

  240÷40360÷90280÷90

  400÷80200÷50540÷60

  2.教師出示下面的兩道除法題,指名兩學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計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3.指名學生參照上面做的兩道題,說一說上一節(jié)課總結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二、新課

  (一)教學例11.

  1.出示例11:“計算9730÷78,并用乘法驗算!

  教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中,計算的數都比較小.如果計算的數大了,同學們還會不會算?”

  (1)教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寫出這道除法的豎式,先想一想這道題應該怎樣算,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幾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哪里?”(請一名學生到前面寫出豎式,先說一說從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計算。)

  (2)教師引導學生看題,問:“這道除法題的商是幾位數,為什么?”(因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要用除數先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這道題被除數的前兩位是97,比除數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寫在百位上,這樣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數了。)

  (3)教師:“這道除法最后除盡了嗎?”(沒有,余58。)“那么我們算得對不對呢?這道題計算的數比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對不對,可以怎么辦?”(驗算。)“好!現在大家就一起來用乘法驗算!(指名一學生口述驗算過程,教師板書,并說明有余數的除法在驗算時與沒有余數的除法的驗算有什么不同。)

  2.鞏固練習

  讓學生打開課本第61頁,做例11下面“做一做”。教師巡視,個別輔導,著重檢查學生寫商的位置對不對。最后集體訂正,如果有共同的錯誤,要一起說一說。

  (二)教學例12

  1.讓學生看課本第59頁例12。指名學生讀題,教師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題寫在黑板上。

  2.教師:“誰能不經過計算就說出它們的商各是幾位數?”(指名學生回答.)“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判斷最快?”

  學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種.教師繼續(xù)引導:“如果讓我們計算,當算到哪一步時,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只要用除數去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應寫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幾位數了。)

  3.教師小結。我們只要把除數與被除數的前兩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幾位數了。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小(指著例12的第1題說),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一位;如果除數比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大(指著例12的第2題說),說明在被除數的前兩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數就比被除數少兩位.我們看對不對?用這種方法判斷一下例12的第3題,商是幾位數。

  4.鞏固練習

  讓學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學生說出每道題的商是幾位數,并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再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仍然是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只是被除數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數(板書課題)。除的時候,要按照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去計算,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特別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寫錯.我們還學會了不用計算就很快地判斷出商是幾位數,這也可以幫助我們檢查計算的有沒有錯。

小學數學教案15

  教學內容:P9-P10;練習一5、6、7、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物體有長短。

  2、通過學生操作學會比較物體長短的一般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操作、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具、學具準備:

  毛線11組,紙條11組;長度不同的鉛筆2支;長度不同的尺子2把,學生文具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1、導入:

  請同學們把準備好的鉛筆和尺子擺在桌面上,同桌兩個一起看一看這些物體,你發(fā)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物體有長、有短)(板書:長短)

  2、比較長短:

 。1)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物體有長有短的?你通過什么方法?4人小組討論。(指

  名發(fā)言)

 。2)總結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幾個物體的一端對齊。

 。3)誰能用剛才說的方法來比較這兩張紙條的長短?(貼在黑板上,板書:長、短)

  (4)誰能比較兩條毛線的長短?(指名學生上臺演示)

 。5)自由練習: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長短的活動,同桌2個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們的學具、胳膊、手等等。

  (6)抽樣演示

 。7)練習5、6

  3、比較高矮:

 。1)我們比較鉛筆的長度,可以說這支鉛筆長些、那只鉛筆短些;如果我們比較兩名同學的`身高,應該怎么說?(引導學生說出“高矮”)(板書:高矮)

 。2)(請兩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學站起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

  (3)(請兩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學站起來)能不能一眼看出來,誰比較高,誰比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較出他們兩個誰比較高?(小組討論)

 。4)小組匯報

  (5)現在我們來玩一個排隊的游戲,四人小組按照從高到矮的順序排隊。

 。6)練習一7、8、

  4、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比較長短、比較高矮的方法。其實除了我們今天所說的方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希望同學們多動動腦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小學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案11-04

小學的數學教案03-24

小學數學教案08-29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