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教案范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二歷史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歷史教案范文1
第一部分為什么要有理學
教師講述:概括先秦儒學和西漢儒學的主要不同點。
提問:儒學從春秋一直發(fā)展到西漢,有哪些基本“缺陷”?
教師講述:
1、非哲學思辨。
2、非萬能學說。
3、沒有真正成為獨尊、主流,獲得不可動搖的地位。
過渡:之所以儒學會發(fā)展為理學,肯定是彼時彼刻的儒學出現(xiàn)了問題,沒問題的話就不需要改變了。我們抓住了這3個問題,實際上才能很好地理解理學到底想解決什么問題,連帶理解理學到底和之前的儒學有什么不同。
第二部分理學到底是什么
1、理學的內(nèi)容和之前的儒學有什么不同。
2、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的.不同
教師講述:先秦儒學和西漢儒學的先天缺陷在于沒有哲學思辨,先秦諸子中道家的哲學思辨做的。
展示材料:周敦頤的《太極圖說》
教師講述:通過材料,幫助學生理解理學與先秦儒學相比,在哲學思辨上面的重大修正。并由此幫助學生理解,思辨化哲學化的理學,究其本質(zhì),依然是儒家倫理道德。
展示材料:《大學》節(jié)選
教師講述: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究其本質(zhì)依然是儒學,他們對于尋找天理的方法雖有很大差異,但本質(zhì)上是有很大共同性的,理解了《大學》這段話,才能很好的理解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不同。
1、都更加重視人的內(nèi)在修養(yǎng),誠意正心是根本的起始點。
2、程朱理學的尋理過程與實踐,是有先后順序的;王陽明的心學則是致良知以后,必然會知行合一。
3、雙方用的都是大學里面的格物致知,只不過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存在差異而已。
4、講明白為什么找天理一定要滅人欲的問題。雙方對待人欲的界限劃分問題。
展示材料:聯(lián)系上述理解,解答高考試題。
第三部分理學的影響
展示材料:一組文字和圖片材料。
教師講述:
1、理學使儒學哲學化、思辨化了。
2、理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很強,注重氣節(jié)、道德、自我節(jié)制,強調(diào)人的主觀意識力量,凸顯人性莊嚴。
3、壓抑人欲,強化等級,空談心性,中國文化失去了張揚與活力,走向全面內(nèi)斂。
展示材料:一組高考試題
教師講述:對于文化史而言,一定是先要理解文化思想內(nèi)涵的本身,才有可能面對高考題的新材料、新問題,做到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源于書,回避書;回避書,源于書。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所有的高考試題,在教材上都是有直接或間接的援引的。理學之所以難學,難考,歸根結底的根本性問題,還是在于有沒有從內(nèi)心真正理解這三個基本問題:
(1)為什么要有理學。
(2)理學到底是什么?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不同。
(3)理學到底對中國人、中國社會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高二歷史教案范文2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漢代儒學成為正統(tǒng)思想的史實。
學習重點:
1. 董仲舒的思想主張。
2. 儒學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及影響。
學習難點:
對新儒學思想主張的理解及其對后世的影響。
【自主學習】
一、從“無為”到“有為”
1.無為而治
(1)背景:秦末戰(zhàn)火頻繁, 破壞嚴重。
(2)目的:恢復 和 。
(3)表現(xiàn):采取 的政策。
(4)影響:漢朝 逐漸恢復和增強,國力日盛。
2.積極有為
(1)背景:西漢強盛后,仍面臨一系列社會危機。
(2)目的:加強 ,適應 的發(fā)展形勢。
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
1.新儒學的特點:董仲舒把諸子百家中 、 和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2.新儒學的內(nèi)容
(1)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提出“ ”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為加強君權,宣揚“ ”,提出“天人合一”和“ ”學說。
(3)提出“ ”。
3.作用
(1)對扭轉 的局勢十分有利。
(2)被 采納,使儒學成為正統(tǒng)。
三、儒學成為正統(tǒng)
1.措施
(1)漢武帝起用很多 參與國家大政。
(2) 成為國家規(guī)定的教科書,教育為 所壟斷。
(3)興辦 ,打破由貴族官僚世代為官的陳規(guī)。
(4)在全國各郡縣設立學校,使儒學在 開始處于獨尊地位。
2.影響: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的 思想,并成為中國 的主流。
【問題探究】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
互動與展示
1.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希望社會退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tài);西漢初期為恢復生產(chǎn)和安定人心,統(tǒng)治者又提倡“無為而治”的思想。根據(jù)這些史實,請你談談對道家思想的認識。
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既有其消極、保守的一面,也為西漢初期“休養(yǎng)生息”政策的實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并促進了漢初經(jīng)濟的恢復和社會的 穩(wěn)定。同時,老子思想中也包含了順其自然的進步思想,這對今天創(chuàng)建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想一想,漢武帝既然“獨尊儒術”,為什么在他的統(tǒng)治思想中又雜糅了一些其 他學派的思想?
漢武帝“獨尊儒術”是他推行封建政治大一統(tǒng)的時代需要。但其他學派中也有一些對其統(tǒng)治有利的思想,如法家的.法治、重農(nóng)抑商等,因此也會被采納。
3.有人認 為,若沒有漢武帝,儒學就不會確立其統(tǒng)治地位,你認為正確嗎?說明理由。
不正確。
理由:(1)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終確立了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說明漢武帝在儒學走上獨尊地位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2)但從根本上講,儒學正統(tǒng)地位的確立是當時政治、經(jīng)濟上強化中央集權的需要。經(jīng)過改造的儒家學說與這一需要相適應,因此成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精講與點撥
1. 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其關鍵人物就是董仲舒。那么他的新儒學體系的思想主張主要有哪些?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
1.(1)思想主張:①“春秋大一統(tǒng)”、“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②“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應”。③“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和仁、義、禮、 智、信(“三綱五!)。
(2)目的:使統(tǒng)治者采納儒家思想,讓儒學在社 會和國家中獲得獨尊地位。
2. 自漢武帝以后,儒學的正統(tǒng)地位為什么能夠確立?又有什么影響?
(1)原因:①董仲舒的新儒學思想主張迎合了時代的需要,適應了統(tǒng)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②漢武帝全面接受和肯定新儒學思想,采取各種措施尊儒,大力推動儒學發(fā)展。
(2)影響:儒家思想成為歷代統(tǒng)治者推崇的正統(tǒng)思想,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
【高二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高二歷史教案11-03
高二歷史教案(精選10篇)11-10
高二歷史教案9篇11-04
高二歷史教案(精選9篇)11-06
高二歷史教案(9篇)11-05
高二歷史教案(合集9篇)11-07
《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高二歷史教案07-21
古代歷史教案12-15
歷史教案-歷史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