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獨立自主地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學會多音字“卡”,完成課后練習.
過程與方法: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鄉(xiāng)村人們勤勞善良的品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注意抓住文中的事例,通過作者的心理、情感表現,明白遇事要善于動腦思考,要勇敢、堅強。
重難點:目標中第2、第3本課安排2課時進行教學。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讀導語,了解大意
。ㄈ~老說過:教是為了不教。編者有意設計導語,是給予學生學法的指導,教師應引學生找出方法,為學文設置鋪墊)
二、談話導入,質疑課題
(愛因斯坦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好。從課題處入手,大膽質疑,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輕聲讀文,畫生字詞2、同桌合作,互讀互糾3、小組交流識字方法4、教師檢測自學情況
。ㄕn堂上,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充分讀的基礎上自主、合作、交流識字方法,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讀不懂的地方上作記號。
2、大堂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質疑問難:讓學生說出不懂的地方,注意課堂中的生成。
4、梳理問題,提出學習目標
。▽W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可以使教師更有的放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可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敏于發(fā)現,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
五、布置作業(yè):熟讀課文,獨立思考問題。
第二課時
一、圖文結合,直奔重點。(學習2—5自然段)
1、觀察課文插圖1,說出所見所思。
2、帶著問題,再次讀文。
3、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A、為什么亂掙的結果只會更壞?(想象亂掙的結果,理解“堅持”的意義。)
B、從作者的身上,你受到什么啟發(fā)?(首先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法,學生與圖親密接觸,培養(yǎng)學生觀察、思維、表達的能力,體會作者的勇敢堅強、善于動腦思考的良好品質,突出重點。其次,利用文本空白處,激發(fā)學生想象,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對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讀中感悟,讀中體驗。
1、默讀課文,想一想: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
2、指名讀被感動的句子,說說理由。
3、圖文結合,理解詞語意思,能夠遷移運用。
4、指導朗讀最后一段,認識設問句。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教師應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讀文,自我發(fā)現,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三、回顧全文,體味感悟
1、開火車有感情朗讀課文。
2、尋找最能表現作者情感的詞。
3、嘗試復述故事
。ㄕn標指出:積累語言材料的最佳途徑是復述。閱讀教學目標強調:學生能復述敘事性
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的生動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與他
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板書:
滿山的燈籠火把
起因經過結果
墜入堅持得救
哭著喊著不哭也不喊淚如泉涌
后記: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過程與方法:抓住課文重點部分,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必得一個人的成長不僅需要向老師學習豐富的知識,還要學習
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學習抓住課文重點部分,讀懂文章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是看樣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又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教學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宣布課題,導入新課。
課文以“樹葉都是綠色的嗎”這一問句為題,都有哪些意義呢?請大家在閱讀課文中去體會它的含義,和給予我們的啟示。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仔細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根據字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在小組基全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習的形式,熟記熟讀生字詞語,,有針對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錯的`筆畫。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把課文度讀熟。
2、默讀思考:
。1)課文講了林巧稚
1、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2、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
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學生默讀全文(默讀時要結合“泡泡框”中的提示來思考。)
2、然后議論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中小學暑期的哪些事?重點講了哪件事?
(2)為什么林巧稚回憶起這些事總要稱贊老師的教授方法?這方法對林巧稚產生了什么影響?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討論、探究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認為林巧稚的生物課老師的方法好在哪里?
2、這堂生物課使林巧稚得到了?她為什么能得到這些?
3、學習了不起篇課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
二、理解感悟
第2---10自然段是重點部分其中2—8段簡明易懂,可以以學生自學為主,可引導學生理解。
第三課時
一、評價朗讀。
。▽W生讀并互相評價)
二、鞏固練習。(課后練習3)
三、指導寫字。
“輩”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畫是“豎鉤”不要寫成“豎”。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
讀后進行議論。
1、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并根據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2、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最佳
效果。
1、朗讀練習
2、背誦課文指定的段落。
學習重點字,并試著自己說出。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明確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導固然重要,但這是外因,
更重要的是從老師的教導中領會老師的用心,從中得到啟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這是內
因,是自己在事業(yè)上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鼓勵學生公正地評價朗讀情況并學會表揚。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
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學生的活動及學法設計意圖
補充資料:
哲理:關于宇宙和人生的原理。
人云亦云:云,說;亦,也。指人家怎么說,自己也跟著怎么說,沒有主見。
實踐:人工智能改選自然和發(fā)行社會的有意識的活動。
諾言:應允別人的話。
思維: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認識活動的過程。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贏自己一把》、《盲童的畫》。自學時通過“讀一讀議一議”抓住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抓住主要事例,體會文章所要提示的道理。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
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板書設計
10樹葉都是綠色的嗎
生物課給林巧稚的啟示
林巧稚從老師的教學直的感悟
林巧稚從生物劉上悟到的哲理
教學后記:
11成長
一、教學要求:
知識與技能: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部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鍛煉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長的道理。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準備:卡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沂菊n題,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兩篇有關“成長”的課文,你從中受到了哪些啟發(fā)呢?想不想知道今天這個成長故事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好,下面我們就來讀讀這個故事吧。
【復習前面課文內容,引出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運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結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還不能理解的在集體交流提出來。
3自由讀課文,你能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嗎?哪些地方讓你產生了疑問?你想讓老師、同學幫助你解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了解故事大意,提出問題,培養(yǎng)歸納、質疑能力!
(三)檢測識字情況,指導易錯字的寫法。
(1)用“開火車”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聽寫生字。
(2)當時反饋比賽情況,將寫錯的字正確的寫法展示在黑板上,請同學介紹你是如何記住這些字的。
(3)區(qū)分形近字:你能給這些生字找個伙伴嗎?再分別組個詞
(4)重點指導“駛、酬、誕”這3個字的寫法,教師板書指導
【以比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學生傳授經驗的方式更利于學生接受知識。】
。ㄋ模┘w交流,把握課文大意,質疑
1《成長》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一件什么故事?
2讀過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嗎?
3你有哪些問題需要大家?guī)椭憬鉀Q?(學生邊說,教師邊分類歸納板書)4梳理學生所提問題,提出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
【從整體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從學生的質疑中來,抓住課文的重點內容,以便于第二課時有目的地學習!
(五)作業(yè):
1生字、字詞,熟讀課文。
2向家長詢問或與家長交流自己成長中的故事。
第二課時
。ㄒ唬⿵纳弦还(jié)課學生的質疑引入
1同學們,還記得你們上節(jié)課就《成長》這篇課文提出了哪些問題嗎?(電腦出示這些問題)
2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是圍繞“成長”提出的。(出示“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這樣”的成長是指怎樣的成長呢?為什么說“因為這樣更利于它的成長”?
【此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是從學生前一節(jié)課的質疑引入,使得兩節(jié)課銜接自然、緊湊,再抓住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用課文的重點句提出問題,使學生從課始就進入課文的重點,體現本單元的訓練重點!
。ǘ┳プ≈攸c段落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默讀課文1-6自然段,畫出小男孩的表現(包括他的語言和動作)
。2)看到小男孩當時的表現,你會想些什么?
2集體交流,抓住重點句體會,教師適時點撥
。1)“自言自語地嘀咕??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許裝兩塊錢!保ǹ梢钥闯鲂∧泻⒎浅?释玫絻筛隳c,但他又從來不買兩根。)
。2)當“我”表示要多給他一根香腸時,他用手推讓說:“不要。兩塊錢買一根,還可以喝一聽可樂。”如果你是他,此時你會怎樣做呢?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讓學生走入文本,深入體會小男孩內心所想】
。3)從小男孩的態(tài)度,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用朗讀表現出來。
【尊重學生的不同感受】
。4)齊讀第六自然段,我們和作者一樣,會產生很多疑問,你當時會想些什么呢?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有“破”有“立”的寫法。
2.體會“說”這種體裁筆鋒犀利的特點。
3.了解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一、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從全篇布局來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見“破”是要害。這所謂“破”,實質上是針對砭時弊,即批判“恥學于師”的惡劣風尚。這不是一般性問題,必須聯(lián)系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進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較透徹的理解。對這個方面存在的困難,不不估計到。
此外,將這一段視為教學重點和難點,還出于這樣的考慮:這一段筆鋒犀利,汪洋恣肆,充分體現了“說”這種體裁“煒曄而譎誑”(陸機《文賦》)的特點。學生此前已學過《馬說》《捕蛇者說》《黃生借書說》《少年中國說》等篇,對這個特點已有所認識,在此基礎上著重體會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對學生今后閱讀同類作品必有很大的好處。
二、教學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誦讀教法和討論法。誦讀,用來熟悉課文語句,領悟作者的'思路;討論,用來加深學生對本文思想意義和行文特點的認識。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提高,在時間分配上,應以前者為主。
采取逐段進行的方式:誦讀一段,討論一段。有關全篇主旨和布局的問題,放在最后討論。討論題應是開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見,不給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圓其說,以養(yǎng)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由于本文語言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一點語言積累的工作。
三、課時安排。
本課擬用3課時。分配如下:
第一課時:介紹本文寫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內容,誦讀第1段,討論“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這一命題。
第二課時:誦讀第2段,討論韓愈對“恥學于師”時風的批判和文章的鋒芒。
第三課時:誦讀第3、4段,討論“圣人無常師”這一命題?偨Y全文(認識本文思想意義和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預習安排
這篇課文的預習工作十分重要,時間應相當充裕,做得越細致越好。為此,擬在課堂抽出20──25分鐘讓學生預習,掌握要領;未完成的部分由學生自找時間補做。
一、給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誦全文2—3遍。
諛(yú)萇(cháng)聃(dān)郯(tán)
歟(yú)蟠(pán)經傳(zhuàn)貽(yí)
二、本文是針對“恥學于師”的壞時尚寫的,筆鋒犀利。試就下列兩個方面各舉出幾個例子。(劃在課本上)
1.批判壞現象的尖銳語氣。
2.敘述正確主張的決斷語氣。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注意加黑點的語句。仔細閱讀一遍,然后說說韓愈寫《師說》有什么意圖。
語文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1.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能正確描寫6個生字;認識“皿”。
2.能熟練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盤”和“滋”。
3.能熟練地朗讀全文,并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一定的語氣。
4.能讀懂父親要說這段話的目的。
重點和難點:
1.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能記住“嘗、委、那、樣”這四個生字;認識“皿”。
2.能讀懂父親要說這段話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李子核。
2.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學習生字:核(書空)
3.師:除了李子之外,還有哪些水果也是有核的'呢?(交流)那么,我們平常吃這些有核的水果,要注意什么呢?有個叫萬尼亞的孩子,從沒有吃過李子,一天,媽媽買回了一些李子,結果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說說你聽到了一件什么事?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過渡:母親買了萬尼亞從沒吃過的李子回來,他會怎么呢?
三、學習課文及生字
1.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輕聲自讀,學習生字:算盤嘗滋味
(2)看到母親買回從沒吃過的李子,萬尼亞他想怎么樣呢?
示句子:萬尼亞從沒吃過李于,很想嘗嘗李子的滋味。他在李子跟前走來走去。當屋里沒有人的時候,他忍不住拿了一個李子吃。(指名學生讀一讀教師適當指導朗讀)
(3)齊讀第一小節(jié)。
2.學習課文2—4小節(jié)。
(1)當父親詢問這件事時,大家都說沒有吃過,萬尼亞怎么說?
出示:萬尼亞的臉漲得像海蝦那樣紅,可他也說:“沒有,我沒吃過!弊宰x,學習生字:漲、那、樣
。ǔ樯x。)此時,萬尼亞的臉為什么漲得像海蝦那樣紅,他會想些什么呢?(指導朗讀,讀出語氣)
(2)沒有人承認吃了李子,那怎么辦呢?聽聽父親是怎么說的?
(3)聽了父親的話,萬尼亞的臉色有什么變化呢?
出示句子:萬尼亞臉色發(fā)白,說道:“我沒有把核咽下去,我把它扔到窗子外邊去了!蹦信愖x,體會此時萬尼亞的心情
(4)大家都笑了,可萬尼亞卻哭了,他為什么要哭呢?(5)有感情地朗讀2—4小節(jié)
四、描一描,寫一寫
五、復習鞏固
1.“摘李子”游戲,復習生字及詞語。
2.小組分角色演一演。
六、師:學了課文,你想對萬尼亞說些什么呢?(生交流)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4、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介紹動物的睡眠方式.
5、學會作者分類進行說明的寫作方法.
重點難點:
1、了解動物不同的”睡眠”方式.
2、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向別人進行精彩的介紹。
課時劃分: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大家都知道人一般都是在晚上睡覺,白天工作,不會一睡幾天不吃不喝?墒谴蠹沂欠裰烙械膭游锞湍芤凰瘞讉月不吃不喝,這是不是很有趣呢?這些動物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呢?學完這課,你們就會知道。(板書課題)為什么將睡眠打上引號呢?有誰知道?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1)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
三、學習本課生字。
1、讀準字音。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
。2)老師范讀。
。3)指導重點讀音。
2、記憶字形。
。1)借助熟字和偏旁學習生字。
(2)分析重點生字。
四、學生匯報初讀的感悟。
1、學生快速默讀課文。
2、學生匯報。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積累詞語。
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昏昏沉沉:指蝙蝠們頭腦迷糊,神智不清。
金蟬脫殼:比喻用計逃脫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覺。
蠕動:指海參像蚯蚓爬行那樣動。
二、朗讀感悟,理解課文。
1、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自由讀第1~3自然段,思考問題。(同學之間可相互討論)
動物睡眠是為了什么?
蝙蝠是怎樣進行冬眠的?
。2)學生匯報。
。▌游锼呤菫榱诵菹,但又不全是為了休息)
老師引導:動物睡眠,特別是進入休眠期。睡眠的目的就不是為了休息,而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老師總結:蝙蝠睡眠比較奇特,一是集體睡眠奇,二是睡覺方式奇,三是睡眠時間奇。
2、學習課文第4~7自然段、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看看海參是如何冬眠的,并作匯報。
。ê⒖砍院5紫碌南x子——浮游生物維持生命)
(2)老師總結。
因為海參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動物,靠吃海底的浮游生物維持生命。到了夏天,海底的浮游生物都浮出海面,而海參只能蠕動,不能浮出海面,所以要進行夏眠。
3、合作學習第三部分,自由探究蝸牛的睡眠。
。1)自由朗讀。
。2)自由組合合作探究蝸牛的睡眠,并作匯報。
(蝸牛在冬天的時候要進行“冬眠”)
。ㄎ伵T谙奶焯觳幌掠陼r要進行“夏眠”)
。ㄎ伵7Q得上是“睡覺大王”)
。3)觀看蝸牛冬眠和夏眠錄像,加深對課文理解。
二、擴展眼神,鞏固提高。
1、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睡眠方式?請給同學們介紹一下。
2、結合課文內容說一說,為什么蝙蝠要進行“冬眠”而海參要進行“夏眠”?
板書:
蝙蝠 冬眠
海參 夏眠 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蝸牛 冬眠 夏眠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準備
課題及欄巳等圖片、漢字組合體卡片、動物(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頭飾。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提示課題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猜謎語:“嗡嗡嗡,嗡嗡嗡,飛到西來飛到東……”(蜜蜂)出示圖片。
(2)蜜蜂“飛到西來飛到東”干什么?(采花粉釀蜜),蜜甜不甜?(做嘗甜味的表情)
(3)蜜蜂采花粉釀的蜜很甜,我們每學習一個新的知識,掌握一項新的本領,高興不高興?甜不甜?
(3)讓我們就像小蜜蜂一樣.來到盛開著知識鮮花的語文園地中,盡悄地采集知識的花粉,釀出知識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課題:語文園地七及幾叢綠草鮮花囤片(綠蘋叢中暫隱藏“我的發(fā)現”等欄目標題),師生共誦白編兒歌:“來到語文園地,這里花香四溢,我們足快樂的小蜜蜂,知識的花粉釀甜蜜。”圖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動作。 [設計章圖;由小蜜蜂采蜜婁比語文園地學習,既充滿兒童情趣.又全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并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我的發(fā)現”
1.演示小蜜蜂飛到第一個草叢,翻轉綠草叢,呈現”我的發(fā)現”之花.D號:“我的發(fā)現,只要細心!” [設計意圖:情境設計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
2.出小字的組合體“冀”的放大圖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過程并相機提示;拆臺寧的部件不拆散筆畫。
3.小組合作,觀察并動手拆合“竟”的組合體卡片,發(fā)現其中所隱藏的字,一個個寫下來,比快,比多。
4.指名小組展示拆合結果,并請學生上臺,師生合作演示拆臺過程,板書這些字。 [設計意圖:師生互動,平等合作,學生更輕松主動,合作棵究更積極。] 激勵:獎“園地之花”。
5.拓展練習:從“樹、春、園”等組合體或字十,選自己最有興趣的一十,也可以自己想出鏟u夠拆分的字,小組內互相考一考。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體驗,給學生的主動探究,合作體驗提供空間。]
6.又學到一種新的識字方法,高興不高興,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們已經把“我的發(fā)現”之花釀成甜蜜了! [設計意圖:“四地之花”的'激勵.甜的表情動作、符合“園地”中”小蜜蜂”角色的情感體驗,也體現成功的樂趣。]
三、教學“日積月累”
小蜜蜂飛到第二個草叢,翻開綠草,呈現“日積月累”之花,口號:“口積月累,越積越多!”
1.“我會接”一詞語接龍
(1)以書中詞“父親→親人→……”為例,通過教師有節(jié)奏的示范讀“父親的親呀,親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帶動學生跟讀接龍,迅速板朽,相機指導方法和規(guī)則, [設計意圖:師生共讀,在和諧的氛圍中,既培養(yǎng)了語感,又領悟了接龍的規(guī)則,提高了學習效率。]
(2)任選—個非課本上的詞(如
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語文園地七》教案一》,
”園地”)為龍頭,小組合作接龍,在規(guī)定時間里,比快,比長。[設計意圖:自主、合作、探究,語文實踐活動極大地拓展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喚起學生已有的信息儲備,利于知識積累。]
(3)展示:小組各自帶讀本組接龍詞語。師生共同評價。口號:“日積月累,越秋越多廣“甜不甜?”
2.“讀讀說說”——“把”字句、“被”字句轉換練習。
(1)指名朗讀、對比,體會兩個句子之間的關系,男女生分讀、齊讀, [設計意圖:讀中悟、悟中讀,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lián)系,體令句子中兩個事物的主動和被動關系。]
(2)指名練習(師動作演示、引導):“他把小魚放進大海里”,改成“被!饼R讀。體會。
(3)拓展訓練。 ①以課堂環(huán)境、寅物等隨機內容,結合教師表情、動作演示等,練習由“把”字句到“被”字句的口頭轉換。②教師只以動作演示,引導學生根據情境,自主說出“把”字句或“被”字句以及兩種句子的相互轉換。[設計意圖;以身邊的環(huán)境、實物為語言載體,給學生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師生平等對話,充滿親和力的互動,學生學習更輕松、更有趣、更主動。同時結合動作演示,由提供“耙”宇句訓練轉換為“被”字句到由只以動作演示,由學生自主說出“把”亭句、“被”字句及二者的轉換,注意到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拓展了課本的知識容量,從知識目標到能力目標,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激勵:“園地之花”。這朵園地之花又釀成甜蜜了,真甜! [設計意圖:不時體驗享受成功的快樂,觸激大腦皮層的興奮點,符合兒童認知心理,保持學習主體良好的注意狀態(tài)和奉與的主動性。積極性。]
3.“凄讀背背”——《小花鹿》
(1)出示情境:神秘地請一個同學藏在講臺后舊,帶仁小花鹿頭飾。語言引導: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個可愛的小動物(慢慢露出鹿角,輕輕搖擺)。你們看它是誰?它可愛嗎? [設計意圖:由丈中的圖畫轉為頭飾表演。由靜態(tài)到動態(tài),拉近了小鹿與學生的距離,學生更樂于與小花鹿親近,表達情感。]
(2)指名說出小花鹿的可愛的感受,培養(yǎng)情感。
(3)自由讀叫、花鹿》,讀出對小花鹿的喜愛之情。
(4)指名讀,評議:讀出了小花鹿的可愛嗎? [設計意圖:朗誦是學生對課文理解認識的外化表現.因此,朗讀應該帶有個,性化色彩。自由讀到指名讀,只要表現出對小花鹿的喜愛,只要有學生主體的情感體驗,都予以肯定。]
(5)指名同學分別扮演小花鹿、小山羊,小白兔,表演讀、花鹿》(熟讀成誦)。
(6)情感滲透:喜歡它們嗎?(小動物走進同學們中間)讓我們和小動物們成為好朋友吧。 [設計意圖:由表演讀到小動物來到學生中間,學生可以自由地表現與小動物們的情墨之流,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豐富了學生的精神世界。]
四、總結、課堂延伸
演示小蜜蜂繼續(xù)在語言園地中采蜜(后面還有“口語交際”“展示臺”等欄目的花叢):“來到語文園地,這里花香四溢,我們是快樂的小蜜蜂,知識的花粉釀甜蜜——啊,真甜!” [設計意圖:語文園地是學生自我學習和自我展示的特色平臺,不斷參與探究、積累。創(chuàng)造,正如小蜜蜂不停地采集花粉、釀出甜蜜,體驗成功,享受快樂!]
語文教案 篇6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純樸、簡潔、深情、睿智、哲理性的語言風格
2、通過對比和人的感受來寫草原特點的寫法
3、學習欲揚先抑、層層遞進、卒章顯志的手法
技能目標:
1、訓練學生正確流利的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2、培養(yǎng)學生能抓住文眼,梳理文章的層次結構、情感思路的能力
3、賞析蘊涵深意的句子的方法技巧
情感目標:
1、品味作者筆下草原的獨特魅力以及作者對草原對家鄉(xiāng)的深厚情感
2、讓學生在對草原景色的獨特感知中豐富情感體驗。
3、學習作者“善忘”與“靜默”的人生態(tài)度,陶冶性情。
二、重點難點:
1、通過對比和人的感受來寫草原特點的寫法
2、欲揚先抑、層層遞進、卒章顯志的手法
3、體會簡潔純樸語句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及人生哲理
三、學法指導:
1、用草原歌曲創(chuàng)設意境,背誦《敕勒歌》導入新課,走進作者(提問練習一)
2、用“糾錯法”分組分段讀課文,鍛煉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讀書的能力(練習二)
3、用“小組互測法”強化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結合練習三)
4、用“小組討論法”梳理文章的'層次結構、情感思路(結合練習四)
5、用“啟發(fā)式”研討探究解決文章的重點難點(結合練習五、六)
6、“小組交流式”完成本節(jié)寫作訓練題。(練習七)
四、研討下列問題:
文章為何以“靜默草原”為題?
五、品味下列句子
1、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2、 “置身于這樣闊大無邊的環(huán)境中,覺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
3、 我愿意像母牛一樣,俯首以口唇觸到清淺流水…..也想如長鬃披散的烈馬那樣用面頰摩挲草尖。
4、“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六、寫作訓練: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寫寫你心目中的草原印象,一百字左右。
參考題目:《夢中,我來到草原》、《假如我是草原人》
七、學習反思與歸納小結:
蒙古民族素有“馬背民族”、“草原雄鷹”的稱譽,馬和詩歌是蒙古人的兩只翅膀。當我們想到蒙古人,當們想到蒙古人,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豪放爽朗粗獷……)然而在這篇散文中讓我們感覺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征:細膩柔情。
在我國當今文藝界就有三個人以他們的細膩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們就是草原三劍客:歌手騰格爾 畫家朝戈 以及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鮑吉爾原野。他們三人在創(chuàng)作中都充滿了細膩與柔情,他們對自己的故鄉(xiāng)和民族念念不忘,他們的個性謙遜低調,本色質樸。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的具體內容。
2、知道福爾摩斯善于觀察和嚴謹的思維能力。
3、學習福爾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二、教學重點:
了解小說的具體內容,知道福爾摩斯善于觀察和嚴謹的思維能力。
三、教學難點:
學習福爾摩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教學時間: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示課題
1、導入談話:今天我們學習28課,福爾摩斯的推斷。
2、板書:28課,福爾摩斯的推斷。
3、請學生談談對福爾摩斯的了解。
二、學生自學課文,整體感知故事內容
1、學生自學課文。
。1)讀通課文,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不理解的詞語。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理解感悟
1、出示思考題:我為什么要對福爾摩斯的`推理能力進行試探?是怎樣試探的?結果怎樣?
2、學生討論。
3、語意理解:
。1)我心中暗暗地想:“又在吹牛說大話了,他明知道我沒法證實他的猜測是否正確。”
。2)我盡量用溫和的語調說:“小伙子,請問你的職業(yè)是什么?”
四、朗讀體會,討論升華
1、有感情地朗讀。
2、對人物進行。
五、課外閱讀有關福爾摩斯的的偵探小說。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薄⒅R目標:
、 積累詞語,掌握“劫掠、棲息、藩籬、歸咎”等詞的讀音及詞義,理解“在劫難逃、五彩斑斕、束手無策、物競天擇、無動于衷”等詞語的意思,并學會運用。
、 了解文中介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知識,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關情況。
。、能力目標:
、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 分析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⑶ 提高學生收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標:
增強防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為建設家園、保護家園而努力。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本文,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后,收集篩選信息,增強對生物入侵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如何看待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教學方法】
1、課文學習以合作探究為主,教師只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2、討論歸納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收集資料,討論歸納主題,共同解決。
【師生準備】
。ń處煟┒嗝襟w課件,(學生)圍繞“生物入侵”主題收集文字、圖片、實物標本。學生提前預習課文,解決生字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導入語:說起環(huán)保,人們頭腦中閃現的是荒漠流沙、濁水橫流、亂砍濫伐等!吧锶肭帧边@一環(huán)保新課題卻不為常人所知,什么是“生物入侵”?它對環(huán)境有哪些危害?它離我們有多遠?看投影。
據光明日報(2000年6月12日)報道,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內伶仃島,一種產于中、南美洲的“植物殺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它們宛如一張張巨網,黑壓壓地籠罩在美麗的荔枝樹、芭蕉樹、相思樹上。樹木因為沐浴不到陽光而無聲無息地死去,鮮花和綠草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枯萎,島上的土地正蛻變成荒原,素有“植物天堂”美譽的內伶仃島,可能會被薇甘菊毀于一旦。那么薇甘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破壞力呢?讓我們走進梅濤的《生物入侵者》去尋找答案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對此可能會感到陌生。要知道,這正是人類自己挑起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不能不引起我們高度警覺,今天,我們將走進戰(zhàn)場,對這場“戰(zhàn)爭”做一番考察。
二、學生自讀課文后,教師設計問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劫掠 棲息 藩籬 歸咎
。、判斷下列詞語運用的正與誤。
A、聽說小林被錄取了,她的心理失衡了,往事再一次浮上心頭。
B、這件事來得太突然,她顯得束手無策。
C、如果自然環(huán)境遭到嚴重破壞,一切生命將在劫難逃。
D、盡管老師反復勸解,她心里仍無動于衷。
3、請用自己的話概括說明本文所介紹的有關生物入侵者的知識。(不少于5個要點)
。、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
。、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找出來并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小組內交流。教師選五個小組的組長進行全班交流,每組負責一小題。
三、學生自由質疑,由學生共同討論解答,教師組織學生活動,并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1、各小組輪流提問題,在小組內共同討論解決。不能得到圓滿答復的,向老師提問。
。病⒔處煼诸悮w納學生提出的問題,然后板示,全班同學共同討論解決。
學生難以解答的問題可能有:
⑴ 如何理解在物種遷移過程中的“人為干預”?
、 為什么在形成“生物入侵者”的過程中,強調“不受同類的食物競爭”和“不受天敵傷害”這兩個條件?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還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嗎?你在生活中發(fā)現過生物入侵的現象嗎?
。薄W生匯報交流收集的信息,并總結觀點。
、 文字類信息:如亞馬遜魚“游”進漢江、南寧驚現“食人魚”、水葫蘆撐破馬昌湖等。
、 圖片類資料:投影認識并由學生簡介。
、菍嵨飿吮荆喝缢ㄉ⑺J、牛蛙。
教師點撥:
⑴ 生物種類的自然繁衍和遷移,是非常緩慢的,并受空間跨度的限制。但是如果這種遷移是由于人類的跨地域活動造成的,那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防止“生物入侵者”時,應充分考慮“人為干預”。
、 生物的自然存在和發(fā)展,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那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某一地區(qū)的物種都是當地生物鏈的一環(huán),經歷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形成一種平衡狀態(tài)。如果由于人為的干預打破了這種平衡,等于破壞了生物鏈的平衡狀態(tài),就可能產生兩種后果:一種是經過一個較長時期達到新的平衡狀態(tài);另一種就是產生“生物入侵者”,給當地生態(tài)和人類生活帶來危害。
、 教師可利用手頭資料介紹一些生物入侵的例子:
、 水葫蘆原產南美洲,1901年作為一種花卉引入我國,50~6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種植,后為野生植物泛濫成災,如今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0~100億元。它極大地減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積,當地氣候明顯干燥,湖中的68種魚已有38種不復存在。
② 在西歐,一種北美蝦病正在侵襲當地蝦,造成當地蝦在許多河流中消失。
③ 在地中海和亞得里亞海,一種太平洋海藻覆蓋了3000公頃的海底。
、 從東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區(qū),一種來源于南亞的ALANG草侵入了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嚴重影響了當地樹木的自然更新。
、 澳大利亞的一種可能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qū)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來,導致數千公頃的森林被毀。這種真菌對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樹種和矮小的灌木。
⑥ 在新西蘭,一種來源于澳大利亞的夜間活動的袋鼠,估計每晚可吃掉21噸當地的森林。
、 來源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地區(qū)的棕色樹蛇,使太平洋關島上11種鳥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絕跡。
、 2002年2月21日《每日新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農業(yè)部、國家林業(yè)局日前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宣布暫停從菲律賓進口鳳梨、香蕉種苗等香蕉穿孔線蟲寄生植物,一經發(fā)現,一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看來,時至今日“生物入侵者”有隨時入侵的可能,我國對“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嚴格的防范措施。
、 國家環(huán)保局近日公布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
四、課堂小結,學生談本課收獲
五、教師總結
一件件鮮活的新聞事實并非無中生有,一串串驚人的數字讓人觸目驚心,生物入侵帶來的毀滅性災害正侵蝕我們的家園,讓我們擔負起歷史的責任,關注環(huán)保。
【板書設計】
生物入侵并非無中生有
生物入侵觸目驚心
生物入侵任重道遠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體會思想感情的表達方法。
2.學習格言警句,大體了解意思。
3.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4.具體、有條理地寫出自己調查的內容。
教學準備
1.小黑板。
2.學生課前調查。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詞語超市
1.激趣導入。
2.出示第一組詞語,多種方式認讀。
3.出示第二組詞語,互讀,練寫。掌握后聽寫檢查。
二、金鑰匙
1.齊讀題目提示。
2.說說這種表達方法有什么好處?
3.小結:用具體事例、簡潔樸素的語言表達情感。
4.找一找本單元課文中類似的句子,并讀一讀。
三、格言警句
1.出示格言警句,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
2.全班同學一起讀。
3.分小組比賽讀。
4.說說句子的大意。
。ㄅc好人一起,好像進入擺滿芝蘭的屋子,日久天長,自己也變得香了;與壞人一起,好像進入盛放鮑魚的店鋪,日久天長,自己也變臭了。)
5.試著背誦這句格言。
6.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這方面的格言警句?說一說。
四、古詩誦讀
1.出示古詩,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
2.齊讀。
3.自由讀。
4.說說詩句的意思。
5.說說古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什么樣的景色,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心情。
6.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7.嘗試背誦全詩。
8.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一句,為什么?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些話都告訴我們獲取知識、了解世界最方便的辦法是閱讀書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交流關于同學們課外閱讀的情況。
2.齊讀習作提示,明確本次習作的內容和要求。
內容:把關于課外閱讀的調查結果、發(fā)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寫下來。要求:語句通順,條理清楚,內容具體,有自己的發(fā)現和見解。
二、學生交流
1.小組交流。(從哪里獲得圖書,有多少藏書,每學期花多少錢買課外書,每星期課外閱讀時間有多少,讀多少書,最愛哪一類書,怎么才能讓同學們讀到更多更好的書……)學生交流時,可以按以上問題進行,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或者就其他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交流。
2.全班交流。由小組長推薦講得好的同學向全班同學說說。
3.點評:哪些地方說得好,哪些地方說得還不夠清楚,進行補充。 4.教師小結,提醒學生學習同學的優(yōu)點,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三、學生再次整理筆記注意將問題進行梳理并總結調查結果、發(fā)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學生習作
第三課時
一、選擇一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進行修改講評主要圍繞這些方面講評:是否說清了調查的結果、發(fā)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調查的結果是否真實可信;發(fā)現的問題是否具有普遍性;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否切實可行。
二、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圍繞以上講評的問題進行修改,也可以在講評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增加一些獨到的見解或者建議。
三、同桌互相修改互相改正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或者完善不足的地方。
四、謄寫注意書寫工整,格式正確。
語文教案 篇10
內容預覽:
23.游恒山記
教學目標:
1、積累翳策躋等實詞的含義。
2、理清作者的記游順序,體會其條理分明的記游特點。
3、學習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攀登的精神。
教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讀順句。
2、借助資料,了解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記》。
3、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有這樣一部著作,這是我國一部著名的古代游記,也是一部我國地理學名著。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記》這部著作被譽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選自這部著作的文章------《游恒山記 》。多媒體展示作者及文字圖片資料。
2作者簡介
徐霞客,明代偉大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名弘祖,字振之。明南直隸江陰馬鎮(zhèn)南陽岐人。生于萬歷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卒于崇禎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1641年3月8日)。他博覽群書,鄙棄權貴,摒絕仕途,矢志考察山川地貌奧秘,徐霞客在旅途中,三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當天見到的聽到的都詳細記錄,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總是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公元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記,這實際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記錄。經過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地理書上記載的錯誤,發(fā)現了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像古代地理書上說岷江是長江的上游,徐霞客經過考察,弄清楚長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騰沖打鷹山考察的時候,發(fā)現了那里曾經發(fā)生火山爆發(fā)的遺跡,他在游歷中考察最多的是巖溶現象,在桂林七星巖,他對那里千姿百態(tài)的石鐘乳、石筍、石乳等地形,進行了詳細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巖溶現象的記錄。后來,人們把他的日記編成一本《徐霞客游記》。這部書是我們著名的古代游記,也是我國古代地理學上的寶貴文獻。這是他在三十年的科學實踐中,以驚人的毅力,敏銳的觀察力和樸實的文字,記下行履所至,觀察所得。徐霞客注重實踐、不畏艱險、獻身科學的精神得到后人的崇敬。
二、檢查字的讀音
風翳(yì)凈盡無攀躋(jī)勞虬(qiú)松縈(yíng)回
杰坊(fāng)官廨(xiè)拾(shè)級廡(wǔ)門
穹(qióng)碑攀躡(niè)仰眺(tiào)槎(chá)枒(yā)
輒(zhé)斷折若墮(duò)洪濤汩汩(gǔ)不能出 久之棘(jí)盡
俯瞰(kàn)山麓(lù)龍山西亙(gèn)比肩連袂(mèi)
下扼(è)沙漠不啻(chì)崖隙(xì)
三、疏通文意
1、 讀課文,小組合作完成文意的疏通這一學習任務。
2、 交流在疏通文意過程中所產生的疑難問題。由組長匯報,組員補充。
3、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略寫出發(fā)的時間和天氣情況。
第二段: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體現了作者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全文的重點。
第三段:寫登頂后遠眺所見周圍的景物。
第四段:寫從西峰下山至飛石窟的情況
四、 合作探究
1、 速讀課文,劃出作者登山所經過的地方,并繪制作者登山示意圖。
明確:作者上山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等地方。示意圖略
2、 劃出文中標明里程的句子,想一想,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明確: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這樣寫,顯出文章記游順序清晰,條理分明的特點。
3、 細讀文章第三段,說出作者的觀察角度,寫景順序。
明確:觀察角度為俯視,由文中俯瞰山北北瞰可以得出。
寫景順序為:按照北-南-西--東的空間順序來寫景,并且是由遠及近的。
多媒體展示恒山圖片,增強學生的感官認識。
4、 劃出課文中寫徐霞客登頂經過的`文字,體會其所擁有的精神。
明確:課文第二段余時欲躋危崖、登絕頂------久之棘盡,始登其頂。這是寫作者登頂經過的文字。
從登頂經過充分表現了徐霞客不畏艱險,不怕辛勞,勇于實踐求實的精神。
5、 小結:
這篇文章清晰地介紹了作者的游蹤,描寫了作者游恒山登頂的經過,表現了他不畏險,不怕辛勞,勇于踏勘實踐的精祌。
五、寫作特色
1.文章思路清晰。
此游記涉及的景點、地理位置較為復雜,但全文貫穿著一條線索,那就是游蹤,亦即作者足跡、目力所及的次序。依次經過了望仙亭、虎風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寢宮、飛石窟、北岳殿、會仙臺等景觀,逐一描寫。再寫登頂的艱難。然后是登頂后遠眺四周的景色,把整個山系都清晰地展現出來。最后寫下山情形。
2.詳略得當。
全文有詳有略,處理得恰到好處。略寫出發(fā)時間和天氣情況,詳寫上山登頂的經過,其中景物、地名、景物之間的情形都寫得極為詳盡,又以登頂的經過寫得最詳,把過程中游者的感受都寫了出來。下山的過程詳寫了尋找下山之路一節(jié),其余的下山過程就一筆帶過了。
3.觀察細致。
作為一個以勘察地貌為目的的旅行家,所到之處對一些細節(jié)觀察得比一般人都要細致。如地里露出的煤炭、土石的顏色等,寫到每個景點,也尤其注意地形地勢、周圍環(huán)境等。
4.科學性與文學性相結合。
記敘中注重實際,如實記錄所見之景,而且觀察細致,為地理學研究提供了材料,有科學的嚴謹性。同時,景物描寫也各有特色,生動形象,如松影篩陰、上負絕壁,下臨官廨,殿下云級插天,廡門上下,穹碑森立都將景物的形象活現于筆下,讀后歷歷在目,頗具文學的形象性。
六、遷移拓展
1、 查閱資料,探究是山土山無樹,石山則有。北向俱石,故樹皆在北。這種現象的成因。
2、 利用圖書館,閱讀整本的《徐霞客游記》,寫好讀書筆記。
七、小結文言詞
1通假字
還通環(huán),轉,繞。
例句:還過岳殿東。
2詞類活用
1.形容詞用作名詞
峭:陡峭,這里是峭壁的意思。
例句:循崖乘峭而上。
2.名詞用作動詞
室:屋子,這里是改成一間屋子的意思。
例句:倚而室之,曰會仙臺。
像:雕像,這里是塑造的意思。
例句:臺中像群仙。
3、古今異義
但 古義:只;今義:但是,表轉折。
例句:但能鉤衣刺領。
于是 古義:從此;今義:連詞,表示轉承。
例句:于是石路縈回。
4、特殊句式
1.判斷句
例句:即飛石窟也。
也,是判斷句式的標志,加上即,加強語氣。
譯文:就是飛石窟。
2.倒裝句
、儋e語前置
例句:虎風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賓語虎風口之松柏前置。
譯文:比虎風口的松柏大不止百倍啊。
②狀語后置
例句:有一人飄搖于上。 狀語于上后置。
譯文:有一個人在上面飄搖。
、鄱ㄕZ后置
例句:北瞰隔山一重。 山的定語一重后置。
譯文:向北遠看,隔著一重山。
八.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推薦閱讀《徐霞客游記》。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詩經教案05-31
語文《觀潮》教案07-22
《語文天地》教案08-08
《語文識字》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