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
摘 要: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教育。在德、智、體等方面的發(fā)展中,都存在心理素質的問題。其中,心理健康狀態(tài)是使個性能夠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先決條件,對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身邊中學學生心理素質的實踐調查,分析現(xiàn)狀,提出確實可行的措施,呼吁農村中學校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素質教育;心理健康;農村中學
一、農村中學生心理素質前景堪憂
對中國教育來說,農村與城市教育的區(qū)別是一種本質上的區(qū)別,F(xiàn)在農村送孩子上學,放在第一位的仍然是改變孩子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對于絕大多數(shù)農村孩子來說讀書是為了生存,在心理上他們是身負重荷的。通過對在校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存在心理問題的比例為20%,從調查題目中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在學習方面,有60%的學生認為學習是一件令人頭疼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在人際關系方面,有64.3%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達到父母、老師所提的要求,甚至有35%的學生希望能早日闖蕩社會,有25%的學生感覺受到老師的不公平對待;在情緒方面,不少學生常感到孤立無援,甚至有50%以上的學生害怕考試……以上所列舉的數(shù)據(jù)雖然只是反映了學生的一些心理感受,但至少表明不少學生確實存在著心理障礙。說明當前農村中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同時也說明學校開展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只有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幫助這些學生盡快擺脫困難,恢復健康。
二、切實可行地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fā)育和發(fā)展,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特別是面對社會競爭的壓力,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升學就業(yè)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那么,怎樣幫助他們渡過人生旅途中的這一階段呢?現(xiàn)結合我縣中小學所開展的一些實際活動,淡淡怎樣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要以“預防為主”,堅持主動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不同地區(qū)的實際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做到循序漸近,通過各種形式活動的開展,做好心理品質的教育,突出品格的修養(yǎng),學校除了開設好思想政治、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課程外,還必須抓住時機開展活動,例如演講、辯論會、心理知識競賽等,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例如在我縣中小學校普遍利用“國旗下的講話”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校長與學校德育課題小組共同研究制定講話篇目,由校團委牽頭,師生集體選材“備課”,有計劃地安排國旗下的系列講話。講話從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調節(jié)、自我教育入手,講身邊的故事,說自身的體驗,培養(yǎng)健康心理,使追求全面發(fā)展成為大家的一種自覺行動。
2.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并不定期進行專題講座
現(xiàn)在我們長陽縣城以及各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從小學階段開始就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配備專職教師,利用《心理健康》教材,上課以故事啟迪、活動訓練為主,輔之授予學生一些心理學基礎知識,幫助他們了解自身心理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和特點;增強心理保健意識,從而使其能進行自我心理調節(jié)。并且每個學校都配有女生輔導員,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了解情況,不定期地對女生進行心理、生理方面的科學知識講座。這些講座無疑對學生啟發(fā)很大,為心理健康教育由“他育”轉變?yōu)椤白杂贝蛳铝肆己没A。同時還利用一些機會,舉辦心理知識小報、黑板報等,進一步普及心理科學知識。
3.開展心理訓練和咨詢活動
有了理論的認識還不夠,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還需要開展積極心理訓練和咨詢活動,這樣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心理調節(jié)、開發(fā)心理潛能的方法,達到啟迪“心理”,提高素質的目的。如何有效地進行集體心理訓練呢?利用課堂,利用活動課,利用假期!其次,開通師生之間的“心靈之橋”,對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處理,并進行行之有效的“診斷、治療”。
4.架起“學校―家庭―社會”之間的“溝通之橋”
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學校、家庭、社會責無旁貸,教育孩子是核心,平等對話、誠心誠意交流意見并及時反饋信息。孩子們在成長階段難免會有一些問題出現(xiàn),這并不是孩子的本質有什么不好,而是在生理、心理發(fā)展階段中個人素質不同而表現(xiàn)出來的不同狀態(tài)。作為孩子的每一個責任人都應當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而不要把問題擴大化、片面化,否則會嚴重傷害孩子并起反作用。
總之,在中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2
概 述
中小學階段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里面如果不能夠好好地引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話,就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所以說,在空耗年階段一定要做好他們的心理輔導工作,要讓他們寫一些關于心理健康的論文,這樣可以讓他們變得更健康。那我在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解這方面的內容,希望能幫助大家。
步驟/方法:
1、第一點,在寫論文之前要對他們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因為中小學生現(xiàn)在心理健康,可能處于一種畸形發(fā)展的階段,為了引導他們更加健康,就需要對他們進行教育,然后有所收獲后再寫論文。
2、然后就是中小學生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我們要給予一定的重視,因為這項工作很多人都是胡亂的應付一下就結束了,其實這樣做是不應該的,我們應該重視起來,要把這項工作真正落實起來。
3、加上你還在寫心理健康論文的時候,我們應該關注他們的價值觀是否有問題,如果他們展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畸形的價值觀,一種畸形的心理狀態(tài)的`話,我們要及時的進行調整,或者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
注意事項:
我們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當中應該負責扮演一個引導者的工作,所以應該讓他們有更加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不能夠讓他們因為心理健康而出現(xiàn)成長方面的問題。要引導他們寫心理健康方面的論文。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3
K思想教育工作是確保青少年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根本,在各級各類學校中應處于一個較高的地位。但是,長期的重視智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風氣已使學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走向了形式化,并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多數(shù)思想教育工作者沒有摸清青少年的思想脈搏和需要,進行工作時只講形式,不注重效果,導致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失利,甚至是適得其反。同時,青少年對于社會現(xiàn)實生活,師長的言行都已經有了自己評判的標準,盡管幼稚、片面,但卻左右著青少年的情緒情感。因此,成人的言行不一,出爾反爾必然會使青少年無所適從,產生反感。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也滲入了我國。例如,強調自我、突出個性等方面迎合了青少年追求獨立的心理,使之影響了大批青少年,在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勢就愈加復雜化,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深入人心,必然會帶來嚴重后果。
KK以上,簡單地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在這其中,有社會歷史原因,有教育上的原因,更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需要進一步指出的是,任何社會都存在著逆反心理,但是,不同社會制度中產生的逆反心理便會打上不同社會的烙印,具有鮮明的社會屬性。它可能是個人主義、個人對社會的報復心理產生的溫床,也可能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開拓型人才脫穎而出的先兆。當代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是時代的、歷史的產物,是一種感情成分多于理性成分的不成熟心態(tài),我們必須看到它求新求異,有著開拓創(chuàng)新的趨向和可能。因此,只要教育工作者、家長以積極的態(tài)度來加以引導,就可以幫助青少年建立起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穩(wěn)定的心理系統(tǒng),克服逆反心理的不利因素。
KK四、逆反心理的積極面及引導對策
KK青少年逆反心理具有積極一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KK(一)逆反心理表現(xiàn)了青少年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和獨立性的增強
KK不聽命于成人,對成人的管教予以反思都說明了青少年自我意識的覺醒和獨立性的增強。此時,青少年已不再是處處需要成人呵護和照顧的孩子。他們已形成了自我評價及對社會、對他人的評價標準體系,開始以一個獨立的個體的身份參與到社會生活中。這是青少年獨立性的可貴的萌芽。
KK(二)青少年逆反心理表現(xiàn)了青少年開始嘗試著以成人的角度審視社會,以自己的道德判斷標準分析社會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極強的社會責任感、憂國憂民的使命感
KK青少年對于正面宣傳的否定、反向思考雖然說明了他們思想上的不成熟,但是也表現(xiàn)了他們對于國家命運的關注。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去分析社會現(xiàn)象,對社會上存在的個別不公正、黑暗的事例表現(xiàn)出不滿和憤怒,這都表現(xiàn)了青少年純真的正義感和道德觀,這些可貴的思想萌芽如果加以精心培育,必定會成長為棟梁。
KK(三)青少年逆反心理中存在著打破常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反對束縛的可貴精神
KK創(chuàng)造力是一切人才根本的特征,反對成人過多的干涉和束縛表現(xiàn)了青少年渴望創(chuàng)新求異的愿望。雖然他們并不能明確自身的創(chuàng)造目的,但卻在創(chuàng)造欲望的`推動下去反對常規(guī);教育者應當認識到,打破常規(guī)、出奇不意不僅不可怕,也許還是創(chuàng)新的預兆;因循守舊、墨守成規(guī)才會扼殺青少年旺盛的創(chuàng)造力。
KK(四)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幫助成人反思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教育
KK當教育者面對青少年的反抗時,應冷靜地反思一下我們教育中的不當之處。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壓力下,忽視了青少年的思想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生活中,不能正確對待青少年迫切的心理需求,沒有能形成民主、向上的家庭氣氛,壓制青少年渴望成長獨立的要求,等等。我們前面也曾分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應歸咎于青少年。同時,我們教育工作應多一些反思。
KK青少年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是不容回避的,作為教育者,既不能視而不見,又不能束手無策,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加以引導。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4
一、引言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是否正常、健康與家庭、社會、學校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心理健康是發(fā)展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心理健康教育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是學校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學校教育現(xiàn)代化和科學化的重要標志。因此,探索和研究目前日益嚴重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fā)展成最佳狀態(tài)。具體表現(xiàn)為:身體、智力、情緒十分協(xié)調;適應環(huán)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職業(yè)中,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是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基本條件。然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心理疾患發(fā)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根據(jù)調查分析,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依賴心理:當前,獨生子女學生越來越多,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溺愛、嬌寵,好比溫室里的花朵,缺少獨立意識,什么事情都要依賴家長。
2.自私狹隘心理:表現(xiàn)為心胸狹窄,自私自利,常為一點小事而斤斤計較,把個人利益看得過重,具有較強的報復心理。
3.易怒心理:所謂易怒就是指容易沖動、急躁,愛發(fā)脾氣,喜怒無常,報復性強,常有干危險、愚蠢事的沖動,事后冷靜下來又后悔。
4.逆反心理:一些學生對外界的刺激常產生與常態(tài)相背的心理反應,與他人交往采取不合作的對抗態(tài)度,對老師、家長的教育感到厭煩甚至頂撞。
5.嫉妒心理:這是一種恐懼或擔心他人優(yōu)于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態(tài)重點中學的學生尤為明顯。
三、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形成的原因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也有外界的客觀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二是社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影響;三是學校教育對學生的影響。
(一)家庭環(huán)境因素
從教育實踐中我深刻體會到家庭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所起的巨大作用,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終身學校。通常情況下,家庭內部成員關系和睦融洽,孩子性格開朗樂觀,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會更強。
(二)社會負面因素
市場經濟中的激烈競爭在促進社會各方面飛速發(fā)展的同時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緊張的生活節(jié)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使人感到精神壓抑、身心疲憊。另一方面,影視宣傳、文化娛樂隨處可見暴富和暴力,計算機和網絡又輕而易舉地提供給中學生容易成癮的暴力和賭博的游戲,使他們陶醉于自身價值得到體現(xiàn)的虛無世界中,從而更不愿與世界交往,甘愿獨處于封閉之中。在社會大環(huán)境下,酒吧、游戲機房以及隨處可見的.網吧等等,極大地影響著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三)家庭教育方面
與學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優(yōu)點和長處。通常血緣關系使子女對父母有一種特殊的信任感與親切感,父母的喜怒哀樂時刻感染著子女,他們之間的心理相通使子女時刻受到父母的不自覺的影響,從家庭教育的影響途徑和方式來看,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使子女通過耳濡目染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它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有嚴密計劃和系統(tǒng)性的正規(guī)教育。
(四)學校教育方面
學校應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教師應轉變教學方式,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堅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對少數(shù)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應耐心的啟發(fā)誘導,而不能動輒批評指責,甚至把他們當成典型的例子張揚,致使這些學生自尊心受到傷害。
(五)社會環(huán)境治理方面
教育體制要改革,要搞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要真的“減負”,要讓我們的孩子活得輕松些,使他們能有精力突發(fā)奇想、展開幻想,去搞科研、搞發(fā)展,讓他們去實現(xiàn)祖國飛速發(fā)展、繁榮昌盛的中國人的愿望;影視宣傳、文化娛樂網絡世界的病毒要下大力量、下狠心快速查殺,否則后患無窮。
四、總結
青少年做為向成年人過渡的階段,既是一個可塑性很強的時期,同時又是一個情緒多變、情感沖突的時期。因此,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重要階段,只有家庭、學校、社會之間和諧發(fā)展,幫助青少年學會心理調適,社會適應,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當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美好和諧! 根據(jù)中學生生理、心理發(fā)展特點,遵循教育規(guī)律,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舒適的家庭中,在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地成長。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5
【摘要】
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很脆弱,自尊心很強,有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尤其需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跟得上、做得好。本文就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展開議論,旨在從學校和教師包括家長的角度更加重視和積極開展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為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健康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加強
中學生是不成熟卻趨于成熟的青少年,在這競爭激勵的年代里,不僅要求他們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還必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適應當下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學生正處在青春發(fā)育期,這個階段是他們第二次成長高峰期。這個階段無論生理、心理、情感、自我意識等都在迅速發(fā)展,是人生中發(fā)展最迅速、最旺盛、最重要的關鍵時期。這階段的學生最容易出各種問題。作為他們的老師應該充當好管理者的角色,還必須知道學生心理生理發(fā)展的需求,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品質及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有的學生由于自身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以及來自社會和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影響,心理上形成了很多不健康的因素。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如果家庭、學校、社會不加以正確的引領,很容易使他們心理不平衡、性格偏異,產生不良的結果。
一、為什么中學生在心理上會產生不健康的因素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1.青少年在成長中都會產生逆反心理。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自尊心、自認為是大人了,有極強的自我意識,不愿意服從長輩,喜歡自己的獨到見解,不愿受別人引領和指導,有些青少年過分自我意識很強,惟我獨尊,對于老師和家長的批評、幫助接受不了。有意背道而馳,他們能力和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反抗和不尊重。這種心理如果不正確的引導,他們求異的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就會成為一種積極的因素。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很難正確把握,就會養(yǎng)成偏激的不良心態(tài)。
2.青少年就會產生脆弱、孤獨的不愿意讓人接近的心理,F(xiàn)在獨生子女居多,生活條件比較優(yōu)越。父母因忙于工作和事業(yè),很多父母顧不上他們,與父母交流和在一起的時間少,就會產生孤僻的性格,不愿與老師同學交流,把自己封閉起來。大多數(shù)孩子在優(yōu)越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沒有吃過苦、受過罪,經不起挫折,在學習或生活中如果碰到不如意的事,內心的苦悶沒辦法得到排解,就會產生焦慮、抑郁心理。這種心理承受不了挫折,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不知所措,精神狀態(tài)低入谷底。
3.應試教育更多的注重書本知識,而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現(xiàn)在競爭有很激烈,更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很重要因素之一。升學競爭壓力大,家長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迫切的愿望加重學生心理負擔。頻繁的測試、考試使學生經常處于一種高壓狀態(tài),超負荷的學習讓學生精神緊張,心情抑郁。面對自己不滿意的答卷時,總是痛恨自己能力,失去了對學習的渴望和信心。此外,大多學生都是單親家庭,或親人不在身邊等都可能造成學生的不健康的心理,F(xiàn)在這些不健康的心理,與當代教育下的育人要求是不相吻合的。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現(xiàn)在老師應該擔當?shù)娜蝿铡?/p>
二、要做好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在學生沒有察覺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敏銳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察覺學生行為。在平常的教學中、課外活動、學生的交流和交往的過程等所有方面,都認真觀察學生的言談舉止、精神面貌、興趣愛好、待人接物的表現(xiàn)。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心理,還應該讓學生建立心靈信箱,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寫到心靈信箱里,老師定期查看,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心理情況,然后采取一定的措施幫助學生調整好心理。
2.要和學生交朋友,進行傾聽學生心聲。老師經常通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傾聽他們的內心想法,了解學生的心理的思想問題。談話是最親切和最直接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還可以察言悅色、你要舍得放下教師的架子和學生平等地交流,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獲得或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的重要信息。心理學研究表明,談話過程實際上是交談雙方之間的一種交往與認識過程。談話雙方的心理特征、態(tài)度、期望、動機、知覺、情緒和行為等對談話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
3.要增強學生的抗挫折能力,讓學生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中學生的心理挫折主要源于成績的不佳和同學關系不好。老師要對學生的不良心理給以指導和幫助,這樣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班級作風。剛上初中時,很多學生不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有很多同學產生了厭學情緒,內心嚴重受挫。對于這類情況,就要讓他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遠大的理想來激勵學生。要及時有效地告誡他們,有遠大的理想是件好事,但理想和現(xiàn)實是有差距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汗水。通過名人成功的案例教育和激勵他們,抗挫折能力增強了,克服了學習中的一些困難,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學習成績也提高很多。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4.要滋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對待每個學生付以真誠的情感,尊重他們感化他們,讓學生心理得到健康的發(fā)展。熱愛學生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做到的!案腥诵恼吣群跚椤,教育工作者只有把愛的情感播種到學生的心田,讓每一個學生在新教育形勢下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師生間才能做到心心相印,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藝術之樹只有植根在愛的土壤里,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5.要指導家長“賞識教育”。學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學校要和家庭緊密配合,以教育開展的效果為重點及時反饋,樹立榜樣,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實踐,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6
父母教養(yǎng)方式很久以來一直是發(fā)展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國內研究認為,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父母在對其子女進行撫養(yǎng)和教育的過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手段和方法,它是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教養(yǎng)行為和非語言表達的集合,是一種穩(wěn)定的行為傾向。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然而隨之而來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了出來。中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的時期,一方面,他們在生理上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心理焦慮、煩惱增多; 另一方面,社會競爭的壓力蔓延到了學校,他們過早地承受了巨大的壓力。高中生所處的中學時代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心理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有研究提出,青少年的整體心理健康問題并非普遍存在,但某些心理問題的確占相當比例。
高中生正處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學生對男女關系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異性在一起會有較強的情緒體驗,又由于國內就業(yè)形勢嚴峻、高考升學的壓力大,加上青春期的身心特點,其心理機能容易失衡。胡勝利指出,強迫、敵對、偏執(zhí)、人際關系敏感和抑郁等癥狀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xiàn); 學校教育、家庭環(huán)境、社會文化及學生自身等方面的生活事件是影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與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均有密切的關系,其中父母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最為重要。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子女最重要的他人。父母的言行舉止從孩子剛出生就發(fā)揮著示范、導向、濡染、催化和校正作用,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能夠為子女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石,而不良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是某些不良人格特質形成的重要影響因素。父母教養(yǎng)方式是影響兒童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一個重要因素。
良好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以使學生生活在健康的.家庭中,有益于學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心理衛(wèi)生健康; 相反,不良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可以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和心理健康問題。本文旨在通過調查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其心理健康的影響,為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發(fā)展提供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 1、對象。
在青島市市區(qū)隨機選取兩所高中整班抽取了學生共400 人,回收到有效問卷345 份( 86。 25%) 。被試年齡 16 ~18( 16。 96 ±0。 46) 歲。
1、 2、方法。
1、 2、1 施測方法 采用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MSSMHS)和父母養(yǎng)育方式評價量表( EMBU)以班級為單位,利用大課間時間,由專職心理咨詢師帶領進行團體施測。
1、 2、 2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 MSSMHS) 該量表是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編制,是有效而準確地專門測查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有效工具。該量表共有 60 個項目,由 10 個分量表組成,分別為強迫癥狀、偏執(zhí)、敵對、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學習壓力、適應不良、情緒波動性、心理不平衡,采用 5 級評分制( 無、輕度、中度、偏重、嚴重) 。
1。 2。 3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評價量表( EMBU) 它由瑞典 Perris 等編制,岳冬梅等人修訂,有較高的信效度。該量表共有 66 個項目。其中包括 6 個父親分量表,分別是父親情感溫暖理解( FF1) 、父親懲罰嚴厲( FF2) 、父親過分干涉 ( FF3) 、父親偏愛被試( FF4) 、父親拒絕否認( FF5) 、父親過度保護( FF6) ;5 個母親分量表,分別是母親情感溫暖理解( MM1) 、母親過分干涉過度保護 ( MM2) 、母親拒絕否認( MM3) 、母親懲罰嚴厲 ( MM4) 、母親偏愛被試( MM5) 。EMBU 采用 1 ~ 4 級記分。66 個項目中,父親量表不含第 19、24、26、38、41、47、54、63 項: 母親量表不含第 5、10、18、20、21、40、49、66 項。
1。 3、統(tǒng)計處理所得結果采用 SPSS 13。 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及統(tǒng)計學分析。
2、結 果。
2、 1、高中生心理健康總體狀況
345 名高中生有 57。 02% 的學生總均分≥2 分,即有 196 人有輕度以上心理問題,有 7。 76% 的學生總均分≥3 分,即有 26 人有中度以上心理問題,有0。 90% 的學生總均分≥4 分,即有 3 個學生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因子分≥2 分的前 3 項檢出率依次為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壓力和強迫癥狀,因子分≥3 分的前 3 項檢出率依次為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壓力和焦慮,因子分≥4 分的前 3 項檢出率依次為焦慮、學習壓力和抑郁與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
2、2、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
父母情感溫暖理解得分與總體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呈顯著負相關,父親嚴厲懲罰、父親拒絕否認、母親過分干涉保護、母親拒絕否認、母親嚴厲懲罰與總體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分成顯著正相關。
3、討 論。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輕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有 57。 02%,中度以上心理問題的學生有 7。 76%,說明高中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令人擔憂,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這些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情緒不穩(wěn)定、學習壓力、強迫癥狀、適應不良、焦慮、抑郁與人際關系敏感,說明高中生的升學壓力巨大,存在同學之間的人際交往問題和情緒困擾。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父母情感溫暖理解得分與總體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得分呈顯著負相關,父親嚴厲懲罰、父親拒絕否認、母親過分干涉保護、母親拒絕否認、母親嚴厲懲罰與總體心理健康及各因子分成顯著正相關。調查結果提示,父母教養(yǎng)方式對子女的心理健康影響較大。父母給予子女越多的尊重、理解和情感溫暖,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越好; 而對子女越是采用嚴厲懲罰、拒絕否認和過度干涉保護,則子女的心理健康狀況越差。父母親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如經常用嚴厲的懲罰、過分的拒絕否認來對待孩子,易使子女缺少自信以及過分的貶低自己。
研究發(fā)現(xiàn)寫,父母自身的行為和對待子女的方式,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不良的教養(yǎng)方式可能是子女患神經癥的危險因素之一,神經癥患者的父母明顯的表現(xiàn)出對子女缺乏關心、理解、信任和鼓勵,他們更多表現(xiàn)出對子女的冷漠和忽視的態(tài)度,對待子女缺乏關注、愛心和肯定。相反,父母投入的情感溫暖越多,高中生的積極情緒越多,焦慮和抑郁的程度越低。
有調查顯示,父親的教養(yǎng)方式在子女的發(fā)展過程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父母對子女過度保護以及偏愛容易使子女滋生驕傲、偏執(zhí)、任性、自我中心、依賴性以及缺乏韌性等不良心理特征,同時也不利于他們形成良好的適應能力; 父母對子女生活的過分干涉導致了他們的不安全感; 父母對子女的懲罰嚴厲容易使青少年產生自卑感、無助感等不良情緒。相反,父母對子女民主、寬容的態(tài)度容易培養(yǎng)子女的獨立自主能力,父母積極的情感關注能夠培養(yǎng)子女樂觀、熱情和開朗的性格。因此,我們應提倡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讓每一位父母親都認識到自己對子女教養(yǎng)方式的重要性。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7
[1] 李伯黍主編:《教育心 理學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 王道俊主編:《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版
[3] 張世富主編:《心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版
[4]云南教育委員會編:《現(xiàn)代教育 理論 》,云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5]丁志強主編:《教育管理心理學》,遼寧大學出版社,20xx年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8
音樂是一種可以反映出人類現(xiàn)實生活之中情感的藝術形式。根據(jù)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可以將之劃分為聲樂以及器樂兩種類型,也可以將之分為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原生態(tài)音樂以及現(xiàn)代音樂(包括流行音樂)等多個類型。我國古籍禮記?樂記之中曾說過“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這也表明了音樂已經成為了人們表達自身情感的一種方式。比如,當人們結婚時就播放喜慶的音樂表達自身的喜悅之情,當親朋好友去世時就播放悲傷的音樂表達哀思之情,等等。人們通過音樂抒發(fā)出自身的情感,可以使自身的情緒得到有效釋放。
一、對中學生開展音樂教育的意義
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趨勢是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以及生理的成熟而產生的,因此這一時期也被稱作是危險期。這段時間是中學生心理發(fā)展最為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將會給中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造成非常顯著的影響。特別是在現(xiàn)如今我國社會“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主流思想之下,中學生面臨著來自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各方面帶來的重重壓力,導致其不堪重負。
家庭壓力主要是因為我國開展計劃生育政策導致大部分中學生在家庭之中都是獨生子女,長輩的期望在無形之中給中學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學校壓力主要是競爭壓力,這股競爭壓力主要來自于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競爭、班級與班級之間的競爭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這些競爭壓力也給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使中學生憑空多了一股學習壓力;社會壓力主要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信息社會競爭激烈的形勢之下給中學生帶來了很大的社會壓力,這種壓力即使是一個成年人也無法承受住,更別說身心還未發(fā)育完全的中學生了。這種情況會導致中學生非常容易出現(xiàn)自尊心過于強烈、自卑心理嚴重以及自我為中心的情況。此外,情緒化和責任感不強等心理問題,也將會使中學生非常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比如,在20xx年發(fā)生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qū)的一起搶劫案件,案件的起因就是16歲的沈某想要去網吧,所以他攔路搶劫了8塊錢,最終得到了有期徒刑一年緩刑兩年的懲罰。有關專家指出,這是由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導致了類似悲劇的發(fā)生。
而通過音樂教育可以在培養(yǎng)出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的同時,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和生活的興趣,同時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之中增加了樂趣,有效緩解了中學生內心積攢的壓力,達到使其心理得到凈化的最終目的,有效防止了以上情況發(fā)生。
二、音樂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影響
1.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中學教育之中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非常容易讓中學生產生心理焦慮以及恐懼等心理問題,導致中學生無法全身心的沉浸到學習之中去,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的后果,而這種情況無疑又會加大家庭以及學校對中學生施加的壓力,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而通過音樂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給學生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借此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是學生的精神放松,緩解日常學習之中積攢下來的壓力,暫時將學習煩惱忘記,將緊張的神經放松,從而達到重塑中學生在學習壓力之中被磨滅的自信的目的。
比如,可以給中學生播放班得瑞系列音樂。這主要是因為整個班得瑞系列的音樂都是在阿爾卑斯的山林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其中沒有摻雜進一絲一毫的人工混音,并且其中的每一聲蟲鳴、鳥啼以及流水等聲音都是制作者深入阿爾卑斯山林與湖泊之中采集而來的。因此最終制作而出的班得瑞音樂系列具有非常有效的減壓作用。經過心理治療的實踐證明,改善情緒可以有效解決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音樂向中學生傳遞情感,對于緩解中學生壓力來說無疑是非常有效果的,它可以培養(yǎng)中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經常聆聽類似班得瑞系列的音樂可以使學生保持一個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之中,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并讓學生樹立起了自信心,各方面的壓力也隨之減小,最終形成良性循環(huán)。
2.提高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是人類重要的心理需求之一,因此培養(yǎng)中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通過人際交往可以有效緩解中學生壓力過大的問題,除此之外在于他人交往的過程之中也可以準確反映出中學生心理是否出現(xiàn)問題、與他人的溝通能力是否存在障礙以及是否能夠自如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等情況。通過對中學生進行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培養(yǎng)出中學生良好的性格,一個良好的性格是人際交往的重要前提條件。除此之外,通過音樂教學還可以幫助中學生通過音樂來表露出自己的心聲。
比如,通過讓中學生練習合唱來培養(yǎng)出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合唱是將多名學生視為一個整體,需要每一名合唱的人員之間都要注重搭配的合理性,每個人在合唱時除了要明確了解自己在合唱之中的職責,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工。通過練習合唱的過程,在有效培養(yǎng)出了中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的同時,也避免了中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
3.陶冶中學生的情操
音樂是一種可以用最強烈的力量深入人們內心最深處的藝術,運用合理的音樂教育方法可以使音樂之中蘊含的美好情感浸潤中學生的心靈,陶冶中學生的情操,從而有效避免中學生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經研究顯示,通過有效的音樂教學,可以幫助中學生豐富自身的內在情感以及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除此之外,通過音樂還可以讓中學生感受到這個世界的美好以及奇妙之處,開拓他們的眼界。而進行音樂教育之中的歌唱教學則可以有效存進中學生的表現(xiàn)情緒以及情感能力的發(fā)展,此外中學生通過在學;蛘甙嗉夐_展的文藝晚會之上進行歌唱或者表演某些不同的節(jié)目時,還可以讓中學生從這些作品之中感受到不同情感,讓中學生體驗到每個角色的不同之處,可以從情感的立場上能夠換位思考,對比與現(xiàn)實之間的情感沖突,可以使其更好的珍惜現(xiàn)有的生活。
比如,通過演唱《歌唱祖國》這首歌,中學生可以在演唱的過程之中體會到詞曲作者對于祖國的熱愛之情,有效培養(yǎng)了中學生的愛國之情;在演唱《軍港之夜》這首歌時,中學生可以在演唱的過程之中體會到人民解放軍的生活以及使命感,等等,借此可以讓中學生的心理得到更加成熟的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出了中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學生的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在這個時期內中學生的心理十分敏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而通過音樂教學可以有效幫助中學生凈化心靈、陶冶中學生的情操,重視音樂教育可以使中學生的美好心靈得到釋放。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音?沸巳ぃ?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為中學生的未來成長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9
【摘要】
中學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的個體身心發(fā)展和個性特征形成的關鍵時期。但是在這個階段,學生的個體心理也容易出現(xiàn)問題。家庭因素對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影響重大,作為父母,應當準確的了解子女在中學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根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對中學生進行民主科學的家庭教育,提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預防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關鍵詞】中學生 心理健康 家庭因素 對策
一、引言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中學生在生理上逐漸的成熟,中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也相應的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出成人感與幼稚感并存、閉鎖性與開放性并存的發(fā)展特點。中學生在這一特殊時期,面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還存在人際交往與青春期等心理問題的矛盾,在家庭中,父母作為子女的第一監(jiān)護人,也與子女生活在一起,對子女的影響也最大。
二、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庭關系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首先,夫妻關系,父母與學生長時間居住在一起,對中學生的影響也最大,夫妻關系在整個家庭環(huán)境中對子女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帶來十分重要的影響。家長之間產生沖突,很容易導致子女的心理機能產生變化。學生在這個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十分的細膩,容易造成創(chuàng)傷。尤其是家庭離異的子女,子女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感,容易給子女造成潛在的精神壓力,不利于中學生成長。其次,親子關系,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內心矛盾多,對父母較為敏感,但是內心深處仍然十分依賴父母,學生內心深處存在的矛盾都需要父母的配合才能很好的解決。在這個階段,雙方在這個時期需要進行良好的溝通,否則就會加重學生的心理壓力。父母在這個關鍵時期,需要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多給予子女關愛,促進子女健康成長。
2.家長期望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首先,教育期望,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家庭教育功能的主要核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家長的期望中,孩子的成績好壞意味著將來要進入名牌大學,就是優(yōu)秀的孩子。但是由于家長的期望,很少有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去追尋夢想,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脫離了孩子的實際情況,容易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其次,人際關系期望,在中學階段,同學之間的關系在人際關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家長對子女的朋友干涉較高,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壞了子女的人際關系。在中學階段,學生往往會對異性產生好奇心,這個時候父母擔心子女的早戀問題影響成績。家長不能過于干涉子女的交往,需要通過正確的引導子女建立合理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長。
3.教育內容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長往往看重子女的知識學習能力,忽視子女的心理健康。缺乏對子女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這樣會嚴重影響子女健全人格的完善和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處于青春期的階段的中學生的心理最容易出現(xiàn)問題。但是家長最注重的就是關注子女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情況,缺乏對子女的青春期教育,忽視對子女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中學生缺少獨立性。
三、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家庭策略研究
1.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優(yōu)化家庭氛圍。
根據(jù)研究顯示,中學生的家庭關系比較親密的,測試的心理健康狀況都比較高。而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較低的中學生,往往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不是十分的親密。因此,在每一個家庭中,家庭關系是十分重要的,家長之間要彼此和睦愛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父母與子女之間要營造美好健康的成長氛圍。另外,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的好壞也影響著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建立和諧穩(wěn)定的親子關系,需要不斷的溝通,父母要主動和子女進行溝通,尊重子女的`想法,站在子女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幫助子女提升他們自身的認知能力,要引起孩子的共鳴,家長和子女之間要保持良好的溝通能力,優(yōu)化家庭氛圍。
2.提高家長自行素質,轉變教育觀念。
家長自身的素質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隨著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參加一些社區(qū)活動,提升家長的對學生的教育能力,需要家長掌握子女的心理,需要廣泛的閱讀關于教育的書籍,對不同時期的心理發(fā)展特征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中學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最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需要家長定期的開導,不要給子女施加壓力,關注子女的心理特征。
3.加強子女青春期教育與生命教育。
中學時期學生的心理最重要,因此,在這個時期需要和學生有血緣關系和高度信任關系的父母是是最佳教師。家長在這個時期需要有意識的和子女談論一些生理方面的常識,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指導。教育子女進行正常的交往,順其自然的解開對異性的好奇心理。在這個時期,學生往往對學習和人際交往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樣產生的壓力無法排解容易使得學生產生挫敗感,往往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需要加強強調生命的重要性,通過溝通排解子女的壓力,讓子女學會尊重和熱愛生命。綜上所述,父母應當重視家庭的各種因素對學生心理健康產生的影響,及時的了解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產生的心理問題,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對子女進行健康科學的家庭教育,預防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王國芳,李麗芳.家庭因素與青少年犯罪的關系研究綜述[J].棗莊學院學報.20xx(01).
[2]吳惠娟,沈鑒清,駱宏.家庭環(huán)境對初高中學生心理健康影響的差異研究[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xx(0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0
【摘要】中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身心發(fā)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人格形成和塑造的關鍵時刻,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學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本文通過對中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來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未來人才素質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與心理的發(fā)育發(fā)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自我意識等方面可能會遇到各種心理問題,有的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的話將會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的使他們出現(xiàn)心理障礙或人格缺陷。
1.中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
1.1學習類問題
1.1.1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面對每天復雜、繁重的學習任務,使學生長期置身于學習中,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思維遲緩等一系列問題。
1.1.2考試焦慮,是一種自信心或自卑心理過強而產生的對考試的恐懼感,他往往隨著不同級別的考試而表現(xiàn)不同。特別是遇到較為重要的考試時焦慮更為嚴重,甚至出現(xiàn)焦慮泛化現(xiàn)象。
1.2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
1.2.1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其主要是教師對學生的不理解,不信任導致學生產生的逆反心理,教師死板老化的教育方式與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偏差給學生造成的壓抑心理,拒絕他人的建議。另外“,教師對學生缺乏尊重,貶低其價值的不良態(tài)度使學生的心理遭到嚴重的創(chuàng)傷。學生,特別是高年級學生往往病態(tài)的感知這一切,這也是師生之間發(fā)生沖突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從而使學生產生一種壓抑、消極情緒,師生關系日趨緊張。
1.2.2同學間的關系問題中學生除了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然而生活中的矛盾時刻沖擊著同學間的友好關系,有的同學就流露出一種莫名的孤獨感,最終遠離班集體。
1.2.3與父母的關系問題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給中學生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其子女之間的一個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標志。
1.3青春期的心理問題
1.3.1青春期閉鎖心理。青年學生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好奇心強,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需要,探索比較新奇的問題,并以標新立異為自豪,不愿意格守“老一套”,不愿意聽“老生常談”,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
1.3.2情緒情感激蕩,表露而又內隱。青春發(fā)育時期的心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
2.學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2.1教育者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夠重視,造成青少年孤僻、專橫性格家庭的種種的傷痕會給中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在20xx年3月西安發(fā)生的一起少年團伙持刀殺人案中,13名犯罪嫌疑人中有8人是父母離異的青少年。據(jù)中央綜治辦和全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前不久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對未成年人犯罪調查中顯示,青少年犯罪占全國刑事犯罪總數(shù)的70%,而屬父母離異的青少年就占了其中的50%。
2.2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點家庭是學生最初接觸的社會場所,也是影響學生品格的最初環(huán)境,F(xiàn)在許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圍,有的家長忙于工作或發(fā)財致富,放松了對孩子的教育,導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墮落;有的家長品行不端,行為放縱,對孩子起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有許多家庭對獨生子女采取驕寵態(tài)度,使孩子嬌生慣養(yǎng),受不得半點艱辛,遇到挫折便不知所措或心理失衡,出現(xiàn)偏激行為。
2.3社會環(huán)境“污染”由于現(xiàn)在社會公德意識的`低落,人們對許多有違道德的行為已經是習以為常,并因此導致教育的誤導,使青少年對行為正確性的認識模糊,引起說謊,欺騙,盜竊,破壞,對抗等品行障礙的發(fā)生。
3.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對策
3.1全面滲透,全方位推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適應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tǒng)之中。只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然后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教育網絡。專門渠道就是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yè)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咨詢和實施心理治療。
3.2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fā)展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3.3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一個人格健全的“我”。只有為青少年的成長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護網”,過濾社會有害物質,還青少年一個潔凈的生活空間,同時加大社會對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傳和教育,這樣才能培養(yǎng)和造就二十一世紀人格健全的創(chuàng)新人才,促進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龍德宏.加強中學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芻議心事教育策劃與管理,20xx,(1)
[2]聶喜飛.芻議心理健康教育視角下的中學班主任的談話藝術.東方青年教師,20xx,(5)
作者:孫瑩瑩 單位:甘肅省西和縣第四中學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1
摘 要:有關研究表明:心理發(fā)生變化的高發(fā)區(qū)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里學生各種不良現(xiàn)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fā)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系。我們如果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關鍵詞: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當今社會關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傳統(tǒng)的醫(yī)學觀點,不僅身體、生理健康,還應該精神、心理健康。如今競爭激烈,造成人們心理壓力重,在校中學生在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生存,面臨升學壓力,心理脆弱;再者,我國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殘缺,如父母離異、喪父或喪母的單親家庭,隔代撫養(yǎng)孩子等現(xiàn)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有關研究表明:心理發(fā)生變化的高發(fā)區(qū)在青春期,中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里學生各種不良現(xiàn)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fā)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系。我們如果只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就目前狀況而言,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
一、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環(huán)境
(一)營造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
學校是學生的第二個家,學生從學校中不知不覺地接受教育和影響,因此,優(yōu)雅、潔凈、文明、舒適的.校園環(huán)境能給學生“潤物細無聲”的良好心理影響。校園中名人雕像、書畫長廊、名人名言、校風校訓以及各種宣傳櫥窗都會給學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校園里繁花點點,綠草茵茵,學生在曲徑廊亭中看書,這些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無時無刻不在觸動著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悅中受到教育,自覺地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
(二)創(chuàng)設育人情境,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優(yōu)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為問題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受良好心理素質的支配,同時,良好行為習慣又可內化、積淀為一定的心理素質。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單純的口頭說教,更應該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在行動中促使學生自我體驗、自我認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質。如現(xiàn)在一些學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強。教室里有紙屑箱,他偏把紙屑往窗外丟,看見瓶罐偏要用腳去睬和踢,隨意采摘踐踏花草等。曾聽過這么一件事,有一所學校學生老喜歡用腳踢門,為改變這個壞毛病,學校安裝了一扇玻璃門,結果玻璃門完好無損。可見,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就能表現(xiàn)出最佳的行為效果。因此,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通過心理認知暗示,能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三)開展心理咨詢活動。
在校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趨嚴重,學校應建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專職的心理咨詢師。學生通過咨詢、傾吐和宣泄,釋放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困惑和矛盾。咨詢的學生反映出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學習壓力重造成考試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懼等情緒情感問題,人際關系問題,無法自制的不良行為問題,青春期困惑的問題等。行為咨詢方法的先驅者克羅姆布魯茲指出:“咨詢的中心目標就是要幫助每一個當事人解決他之所以來尋求幫助的那些問題!睂W校心理咨詢師要給予咨詢學生溫暖,指導他們自我調控,還要詳細了解咨詢學生的各種情況,尊重、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隱私,做到既是學生傾訴的忠實聽眾,又是學生的咨詢顧問,努力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們的學生很多是需要幫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詢室外,學校還可以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組織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
二、教師是實施心理教育的主體
(一)構建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這就是說,心理健康教育單靠幾個專職教師是不夠的,必須是全體教師廣泛參與。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原則,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改變教學方式,尊重學生,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促進學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調整。當老師把學生當作知心朋友,師生之間加強溝通和理解,學生喜歡你的課,學習有了興趣,學業(yè)成績就能提高;與老師關系親密了,也增強了學生的歸屬感和自信心,又能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這將有利于完善學生情緒狀態(tài)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二)改變評價方式。
學生的自卑心理大多來自教師對學生的主觀評價。一些教師憑主觀感情,偏愛成績好的尖子生,對中層生漠不關心,對后進生全盤否定,出言不遜,這無疑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及負面影響,可能使許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甚至對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被譽為“德國普通教育之父”19世紀德國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嚴厲的面孔和訓斥、咒罵學生是一種惡劣的行徑”。我們應學習借鑒英國教育的優(yōu)點,英國教師對學生評價時從不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對學生的贊揚體現(xiàn)在具體細微中,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被他們非常鄭重地夸獎一番。我們對待每個學生都應一視同仁,絕對不能挖苦、諷刺學生,應以一顆寬容慈愛之心愛護關心學生。我們教師缺乏這種意識,對學生太求全責備了,我們應學會贊美,讓學生能不斷地從中得到鼓勵。
(三)教師應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除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還應培養(yǎng)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解決辦法通常如下:①調整學習方法,夯實基礎;②樹立成功意識,不斷激勵他,肯定他所取得的成績;③調整心態(tài),擺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只要做到努力就行,不要考慮成績的名次;④學會放松,到大自然中慢跑,釋放精神壓力,保持輕松、精力充沛的良好狀態(tài)?磥,中學生心理失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學習造成的心理壓力,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心理,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引導學生如何面對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2
當前,社會也比較關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诖吮尘埃槍π聲r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開分析研究,就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一、教育性與愉悅性有機結合,體現(xiàn)以人為本
所謂以人為本指的是在整個活動中,要將人作為中心,真正做到尊重每個人。在教育中,人是被教育的對象,人也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如果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完全忽視了人本身所具有的感性及個性,那么這樣的教育是毫無意義的。在心理教育的活動中,教師要圍繞著人來進行,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嚴格按照教育性與愉悅性有機結合的原則來讓學生真正學習到這些知識。教育性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對初中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在分析之后來評價每一位學生,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的意識,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愉悅性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選用多種多樣的教育方法、利用不同于其他課程的教育形式,以此來營造活潑、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這樣一個輕松的氛圍下學習到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愉悅的教學活動還可以緩解初中生的心理衛(wèi)生問題,確保初中生人格的不斷完善,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心理潛能。換句話來說,教育性與愉悅性這兩者的有機結合可以被看作為教育過程中教育內容的科學性和教育內容靈活性的有機結合,從而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都調動起來?偠灾處熞I造輕松的、活躍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愉悅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
二、預防性與發(fā)展性有機結合,彰顯人文關懷
預防性與治療性有機結合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要將發(fā)展初中生的心理素質與預防初中生的心理素質相結合起來。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既要結合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還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以此來培養(yǎng)初中生的心理品質,將初中生的心理潛能開發(fā)出來。與此同時,作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者,其要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問題,還要預防這些心理問題,減少日后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預防、治療與發(fā)展相統(tǒng)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可以分為以下兩種目標:第一種目標,消極目標;第二種目標,積極目標。所謂消極目標指的是預防初中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治療初中生的各種心理問題。所謂積極目標指的是幫助學生在一定的范圍內達到最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因此,教師要遵循著這兩個目標,按照初中生的發(fā)展特點,堅持人文關懷,確保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順利開展。
三、全體性與個別性有機結合,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全體性與個別性有機結合指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教師要對全體學生開展教育活動,但是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存在著差異,因此教師要關注個別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將全體性與個別性有機結合起來,那么才可以推動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確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確定與每一位學生發(fā)展相符合的教育內容。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質。因此教師只有將全體學生作為教育對象,才可以順利地實現(xiàn)這一教育目標。在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重視個別學生所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卻忽視了大部分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這就會導致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這一目標無法順利實現(xiàn)。對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來說,要將全體性與個體性有機結合,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單一性與多樣性有機結合,發(fā)揮全社會力量
所謂單一性指的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學校是開展的主體。然而多樣性指的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要真正將學校、家庭、社會有機結合起來。要想讓初中生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僅僅依靠學校的教育是遠遠不夠,這還需要家庭與社會的幫助,為初中生營造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環(huán)境。
五、結語
心理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花費較多的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教師要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確保每一位學生初中生都能健康成長起來。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3
學生在中學時期,處于人生第二成長高峰的青春發(fā)育期,不管是生理方面,還是自我意識、情感方面,都在迅速地發(fā)展,這個時段的中學生都對新鮮事物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為了避免中學生不會被社會因素、個人因素而左右情緒,影響學習,作為中學班主任,應該通過對學生心理的充分了解,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優(yōu)良的品質,使中學生在健康心理的引導下,具備較高的駕馭知識的能力。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現(xiàn)行的中學德育大綱里已明確地將個性化心理品質與能力列入其中,因此也表明了對中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性。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學校設施設備的逐漸完善,中學的心理輔導工作也漸漸被提上了日程。中學班主任作為主導學生學習與思想的靈魂人員,心理健康教育也成為了對班主任工作職責的新要求。只有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得到重視,才能保障中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學習方面,通過對中學生心理的合理輔導與教育,更加有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二、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
中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包括有:人際交往障礙、自卑、焦慮、早戀、厭學等。①人際交往障礙。由于中學生正是處理生理與心理成長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對于自己的行為更加希望得到家長、老師、同學的理解和支持,但若中學生的心理變化沒有得到家長與教師的關注,也未能得到同學之間的認可,將會使其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并有可能造成人際交往障礙。②自卑。自卑也是中學生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表現(xiàn),自卑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人際交往、興趣、尊嚴等方面遭到的挫折。③焦慮。由于中學生學習的壓力過大,而心理承受能力又較弱,從而容易造成失眠、神經衰弱、焦慮等現(xiàn)象。④早戀。中學生一般還是未成年人,但由于其青春發(fā)育期的生理劇變,會使學生產生萌動的感情,并出現(xiàn)早戀的現(xiàn)象。⑤厭學。一些中學生由于遭到老師的批評、考試的壓力、家庭的專制等因素,出現(xiàn)厭學的情緒。
三、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中學生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班主任在其中起著主導的地位,因此也決定了班主任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可促進班級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對于班級德育工作開展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德育工作作為班主任的.核心工作,通過科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可為德育工作的開展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也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中學生只有具有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才能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因此,班主任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可提高班級日常工作管理的效率。班主任將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工作職責當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對班級日常工作管理的效率,其主要表現(xiàn)在增進師生關系的融洽、增加學生自我審視能力。①增進師生關系的融洽。班主任通過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師生雙方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與溝通,降低學生的叛逆情緒,讓雙方能夠互相尊重、理解,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②增強學生自我審視能力。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中,教師雖然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但真正的學習卻是要學生從內心接受,并愿意配合家長與老師進行學習。班主任可通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養(yǎng)成并提高自我審視能力,使之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3)可提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對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中學生只有具有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勤學好問的人生態(tài)度,才能為今后的發(fā)展打好堅實基礎。而中學班主任積極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整體提高。例如我校一初三女生,在初一、初二時學習成績一直穩(wěn)定,但到初三之后,由于升學壓力使心理承受較重的負擔,當她某次小考成績有一絲下滑時,由于教師與家長對此學生的期望過高,從而使她表現(xiàn)出不安、焦慮、緊張的情緒,久而久之,在之后小結考試中多會出現(xiàn)惡心、哆嗦的現(xiàn)象。針對女生的心理問題,班主任通過及時的了解情況,對女生進行開導,并與其父母進行溝通與交流,將女生學習的壓力進行適當減輕;再通過班級組織活動、其他學生對該生的關心等方式,使該生的學習壓抑情緒得到了有效的釋放,心理承受能力能到了大幅提高,其在此后的學習與考試中,均能以正常心態(tài)對待。經后續(xù)資料調查發(fā)現(xiàn),這位女生在初三升學考試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進入了本市的重點高中。
。4)有利于中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學生接收知識的程度以及學習成績的好壞,除了與學生本身的智力有關外,也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直接的關系。為保證學生心理的正常發(fā)展,使學生養(yǎng)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班主任需要對學生所產生的心理困惑做到早期的疏導,使中學生的不良行為與心理能得到有效的矯治,有足夠的信心與意志,并對學習產生興趣,久而久之便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在中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作為中學生學習的引導人,通過細心、耐心、科學的方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有效避免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并對中學生心理素質水平的提高、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等均有著積極的影響。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4
摘要: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日趨明顯, 自閉、焦慮、恐懼、緊張, 有些甚至產生心理障礙, 出現(xiàn)心理疾病。每一位教師都要學習、了解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使學生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成才。
關鍵詞:中學生; 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發(fā)布青少年發(fā)展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 青少年犯罪數(shù)量呈上升趨勢, 由于發(fā)育年齡提前和頻繁接受暴力文化影響等原因, 近年來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危害社會的行為逐漸增多, 弒父殺母, 殺害教師學生的事件比比皆是, 且年齡之小、手段之惡劣, 令人觸目驚心。每每看到這些血淋淋的事件,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應深思: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手段有無欠缺, 我們是否真正做到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快樂成長?這是擺在我們農村一線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我們曾對我校初中生進行調查, 發(fā)現(xiàn)有心理問題的占16.2%。筆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頻發(fā)生的根本原因。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心理健康, 那么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簡單地講, 就是人格健全、智力良好、對各種精神刺激和壓力有良好的承受能力。世界衛(wèi)生組織早在1948年成立的宣言中就明確指出:“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美狀態(tài)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現(xiàn)象!笨墒怯捎诋斍蔼毶优龆, 單親家庭越來越普遍, 而家長和社會對于學生的期望值過高, 在家庭中他們得到四個老人的溺愛和呵護, 導致學生心理壓力很大, 再加上部分學生沉溺網絡, 使得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脆弱, 承受能力差, 一旦遇到挫折和打擊, 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那么, 在以網絡為主流的信息化背景下, 如何對農村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強化意識, 明確責任, 切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面對越來越多的農村中學生心靈扭曲甚至變態(tài), 我們一線教師雖不能像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那樣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但必須清醒地認識到, 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 否則有朝一日, 心理扭曲學生的砍刀也會架在我們的脖子上, 這就不僅僅是誤人子弟的問題了, 于學生、于家長、于社會, 我們都無顏以對, 更有愧于人民教師這個光榮而神圣的職業(yè)。
眾所周知, 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靈的喚醒, 人性生命的綻放, 思想靈魂的碰撞, 情感精神的愉悅。每一位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用自己的熱情、真情、豪情、激情去蕩滌學生純真的心靈, 激起其情感的漣漪, 使他們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來。我們各科教師和班主任要以教材為藍本, 以各種活動為載體, 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問題, 及時化解他們心里的矛盾困惑, 排除心理障礙, 促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聯(lián)系一些資深的心理咨詢機構, 經常開展專業(yè)性心理健康輔導
現(xiàn)在農村大部分家長都進城務工, 即使是能和父母見上面的孩子, 他們的父母只能問一下學習, 對思想、心理問題從不過問, 也意識不到初中生的心理變化, 尤其是一些農村留守兒童的爺爺奶奶, 他們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多數(shù)都只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和衣食住行, 而根本沒有意識到學生可能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即使出現(xiàn)問題也不知如何與孩子溝通, 輕者說說而已, 重者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而不是對其進行心理指導。因此這項任務全落在了教師身上, 農村教師任重而道遠。但是有些學生基于自尊心, 不愿意把心里話吐露給教師, 總有一種畏懼心理, 怕教師把他的隱私公布于眾。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只能借助心理咨詢師, 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進行跟蹤輔導。
三、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yǎng), 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陽光向上的心態(tài)熏陶學生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要把學生塑造成一種什么人, 自己就應當是什么人!鞭r村中學生已有了初步的辨別是非的能力, 但畢竟農村學生的閱歷較淺, 接觸的知識較少, 網絡上的明星就成了他們模仿的對象, 結果卻模仿得四不像, 那些酷斃了、帥呆了的“范兒”被他們模仿得面目全非。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審美的角度認識明星, 同時用自己身上的正能量影響他們。而我們一些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心理問題存在的真正癥結, 自己本身心理不健康, 整天怨天尤人、斤斤計較、牢騷滿腹、自私狹隘, 甚至心理陰暗, 與同事、領導鉤心斗角, 試想這樣的教師能帶出健全向上的.學生嗎?“教師就是學生的模板!边@話一點不假,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一句話, 要想教出心理健康的學生, 教師首先要心理健康。班主任更要表現(xiàn)出更多的真誠、平等、寬容、誠信和耐心, 讓學生真正感覺到教師的一片苦心, 教師是在和他共同面對難題和困境, 給學生安全感和歸屬感, 這樣學生內心一定會多一些向上向善, 少一些仇恨抱怨, 營造出信任和融洽的心理氛圍, 從而找到正確的辦法解決問題。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加強資源整合, 營造積極健康、至真至善的育人氛圍
中學生逆反心理強, 一味地說教甚至打罵不僅起不到教育作用, 還會適得其反。如果我們組織開展一些學生喜歡的活動, 營造溫馨和諧的教育氛圍, 在大家的關愛和呵護中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溫暖, 風雨過后一定是彩虹, 他們的審美眼光會向至真至善的方向發(fā)展。尤其是語文課和思想品德課的實踐探究活動, 應高度重視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進德、智、體、美、勞的和諧發(fā)展。
五、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家庭、社會要合力, 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開
作為班主任,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 要與科任教師和家長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 共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農村家長畢竟文化水平很低, 有些連手機都不會用。班主任要經常與科任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 使家長們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另外和科任教師及家長共同探討, 摸索出切實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 多方配合共同教育, 從而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只要我們付出自己的愛心和真心共同努力, 定會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莫雷, 張衛(wèi).青少年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1997.
[2]陶惠敏, 張紫君.“90后”學生心理特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法制與社會, 20xx (8) .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5
摘要:“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心靈健康的呵護,作為國家的朝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維護尤為重要,而對于地處邊境地區(qū)、偏遠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的桂西南地區(qū)來說,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顯的更為重要。
關鍵詞:少數(shù)民族;家庭心理健康;桂西南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物質需求的大幅度滿足,精神層次,心理需要的滿足成為當前社會重要的缺口。大批“心靈雞湯”的出現(xiàn),心理咨詢活動的開展,心理健康作為一門課程,開始走進學校,社區(qū)和社會生活中。而今,在任何一宗案件的發(fā)生中,很多人都會去思考,相關人員心理的健康狀況;甚至是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在職工的培訓中也都會進行相應的心理健康培訓內容;更為之重要的是在自然災害,尤其是地震等事件后,人們同樣關心的也是災區(qū)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重要的社會保障要素。
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ㄒ唬┘彝バ睦
家庭心理,首先是建立在家庭這一載體之上的。作為家庭,它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整體類屬概念。因而家庭心理,應當具備兩方面的含義。第一即是家庭成員的心理,主要體現(xiàn)在家庭個體成員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規(guī)律。另一個是家庭成員組成的團體心理,主要表現(xiàn)在家庭團體心理、群體心理。
。ǘ┘彝バ睦斫】
由以上分析可以明確的是家庭心理健康同樣應該包含家庭個體成員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應該包含整個集體表現(xiàn)出來的心理健康。但是二者的內容是截然不同的,影響因素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二者又相互影響,互為紐帶。
。ㄈ┘彝バ睦斫】到逃
教育則是由教育主體和受教育者主體兩部分載體構成的行為過程。對于包含有家庭成員個體心理和家庭成員組成的群體心理的家庭心理而言。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則顯的較為復雜。首先,第一個成分是家庭成員間,父母對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從家庭教育的關系角度出發(fā),家長、長者往往充當了教育的主體,而子女、晚輩則往往成為了受教育者的主體部分。其次,家庭心理健康的另=一個心理載體,就是家庭成員組成的`家庭群體心理,同樣面臨教育的問題。那么家庭整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其面對的教育主體是誰呢?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思考
葉一舵教授就曾在其“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論”一文中明確提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任務主要有幫助家長樹立心理健康的觀念,增強對孩子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幫助家長認清角色,強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意識;幫助家長系統(tǒng)了解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與原理,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不斷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依舊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
(一)家庭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關注,行動跟不上思想,且思想比較淺很多的家長都在關心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能為了孩子考試期間不存在壓力感,完全可以為孩子撐起全部生活空間;為了表達自己對孩子心理健康的維護,可以到處去學習、看書,從自我角度出發(fā),以為一切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都是對的;別人的說教勝過孩子自己內心的傾訴,理想的環(huán)境勝過孩子真實的需要和想法。因而,往往得到的結果卻是,換來了孩子更多的不理解,不體諒和抱怨與指責。這一切的根源源自我們的觀念里一直認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是主體,孩子是被改造的、被教育的客體。
(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落實跟不上政策,配套資源跟不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一部分,主體責任不明確,是要放在社區(qū)進行?還是由政府承擔?還是由家庭自己來完成?既沒有責任負責劃分,也沒有具體的保障措施,更沒有監(jiān)控測評的過程和結果反饋。政策的落實,缺少相應的資源配置。不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樣,既有課程,又有具體的教育工作場所,還有監(jiān)控監(jiān)管流程。
。ㄈ┘议L的心理健康知識和技術抵不上孩子本身隨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力開展,學生在學校接受了更多的心理輔導、心理測量和心理知識培訓,心理自我調節(jié)技能訓練。而作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執(zhí)行者家長,卻因為工作為問題、經濟條件問題、知識背景問題,反而成為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缺乏者?茖W的心理教育在很多家長那里成了通俗的非專業(yè)化的“心靈雞湯”式。
。ㄋ模┻^于側重長輩對晚輩的教育,忽視家庭整體的心理健康環(huán)境當前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強調的是家長對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維護,而為了開展這一工作,家長心理水平技能的提升也成為當前關注的重點。但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單指長輩對晚輩的教育問題,也并非指家庭中某一成員的教育問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應當是在一個健康家庭心理氛圍環(huán)境下進行的,家庭整體心理氛圍的不健康,恰恰說明家庭成員個體或者家庭成員之間是存在不良心理問題的。需要家庭之外的團隊才可以解決,依靠家庭內部來解決,此時是不合理的。
。ㄎ澹┟褡宓貐^(qū)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更多問題作為邊境、少數(shù)民族、偏遠山區(qū)的地方來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無論是從觀念上還是行動上和資源配置上,都顯得蒼白無力,更需要關注和健全。偏遠邊境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由于歷史文化條件的限制,經濟發(fā)展相對滯后,心理健康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另外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作用,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間的部分沖突,也是影響民族地區(qū)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
三、桂西南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狀況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立足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對作為整體的家庭進行心理環(huán)境的考察對象一、同時又將傳統(tǒng)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為教育主體的家長和長者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對象二;最后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被教育者作為考察的對象三。采用開放式和封閉式相結合的自編問卷調查法,主要針對百色地區(qū)各區(qū)縣共202人的中學生進行了分層抽樣調查。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問卷,問卷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按照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渠道,主要包括政府類、社會公益類、學校開展類三個層次,分別針對家庭成員中的不同人群進行調查了解,用以驗證本次研究中施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否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低于被教育者。第二部分,主要是了解當前被調查者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下,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在不健康心理水平下,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情況,如援助者主要是由誰完成,援助者的文化水平,援助效果等。第三部分為開放式問答題,主要調查心理健康教育的施行者的手段有哪些?主要用于了解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性問題。
(二)研究結果
1.被調查對象基本情況。本次調查對象的年齡范圍主要為14-21歲的初高中學生,民族主要有漢族、壯族、苗族、瑤族。從調查的初步結果來看,總體男生比例高于女生比,初中階段壯族、瑤族學生居多。主要涉及到了百色地區(qū)12個縣和1個區(qū),以及區(qū)外的城鎮(zhèn)鄉(xiāng)村。2.接受過相關機構的心理健康教育情況。無論是全體家庭成員,還是父母或者是自己,政府類和社會公益類的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比例均處于最高,其中所有成員未接受過政府類的和社會公益類援助分別都為91.6%,而父母在此兩類的情況下,則是政府類未接受過的有84.7%,社會公益類未接受過89.1%,相比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被教育者而言,他們所占的比例卻相對較少,但相比于接收過援助的比例也相當高。3.家庭環(huán)境對于被調查者心理健康的影響。按照心理健康判斷標準:病程、會功能受損情況、痛苦程度,對被調查者進行初步篩選,了解家庭環(huán)境中個體的心理健康情況。在被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69.8%的人認為家庭環(huán)境影響了其心理健康狀況。通過數(shù)據(jù)分析,由表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存在一般心理健康問題,具體病程在三個月以下的有91.6%,社會功能受損的有75.7%,痛苦程度91.6%;而其余被調查者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具體情況如表所示。4.家庭成員心理健康援助情況。在被調者中,75.7%的接受到了家庭成員的幫助,且多數(shù)幫助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從后期的第三部分分析情況來看,這種有效的幫助卻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特點。
四、總結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和諧社會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邊遠地區(qū),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邊境地區(qū),開展情況不容樂觀。作為政府機構應當投入更多的資源,制定相應的支持政策,積極開展政府贊助的公益機構,如各區(qū)縣的團市委,社會青少年公益幫扶平臺,積極開展社區(qū),鄉(xiāng)村等公益講座活動,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術;作為教育類學校機構,應當擔任起重要的建設橋梁作用,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幫扶課程和輔導活動的建設,開展高校與中學對口心理健康教育幫扶工作。政府應當鼓勵社會心理健康公益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同時對于各類組織機構進行登記注冊,進行管控。
參考文獻:
[1]史永超.初中生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
[2]葉一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1):123-128.
[3]余鳳紅.淺談家庭教育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J].教育探索,2010,(9):137-138.
[4]戴新利.農村中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析[J].濟寧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6,(2):85-87.
[5]徐衛(wèi)良,家庭心,應湘,李長虹,李鷗.城市中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調查研究———以廣州市為例[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58-64.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08-31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2-27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最新01-1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5篇08-31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精選15篇01-1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15篇)01-10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匯編15篇)01-1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集錦15篇)01-1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通用15篇01-18
中學生心理健康論文(集合15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