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聯系生活,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獲得有益啟示。
3、情感目標:正確處理好親情、友情關系。學會與他人、父母溝通。
【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個性化語言。
【教學準備】
學生:
1、課前請同學們在練筆里寫寫自己進入中學后在家庭中的變化,準備在班里交流。
2、課前自讀課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師:
1、查閱指導朗讀的資料,教師參與分角色朗讀。
2、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進入中學已半個學期了,如春天的小樹在慢慢長大,有的同學在練筆這樣寫:
(大屏幕投影出示,請作者讀一讀)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如果說一個人的歷史要用筆來寫的話,那么現在應該是我們從父母手里接過筆自己寫的時候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會聽話的小朋友了。在我腦海的深處,有一顆叛逆的種子在發(fā)育、長大。我已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事事聽從家長了。”
。ㄟ^渡)是的,我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事事聽從家長了,于是“家”這個寧靜的港灣,開始有了起伏的波瀾,讓我們一起讀讀張之路寫的發(fā)生在家中的故事──《羚羊木雕》。
教師板書課題及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
初步感知課文:
1、文中寫了一只什么樣的木雕?圍繞它發(fā)生了什么事?涉及到哪些人物?
2、你認為這篇文章寫得怎樣?
要感知課文,就要朗讀,朗讀有助于體會。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學生四人小組討論,自由回答問題并明確上述問題。
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對文章的初步感受。教師鼓勵學生對課文有主動的、獨特的感受,隨時加以肯定。
教師小結:
《羚羊木雕》這篇文章把孩子與父母的矛盾沖突展示在我們面前,矛盾尖銳集中。文章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緊緊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媽媽、爸爸、奶奶先后出場,人物的語言很有特色。這樣巧妙的情節(jié),精彩的語言,同學們一定要精讀揣摩。
三、精讀賞析
師生合作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請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聽讀后進行評價。
教師用大屏幕投影問題組:
1、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2、文章結構順序能否調整。
。ㄟ^渡)從大家的掌聲和眼神里可以看出,同學們已被文章深深地感染了。哪里有興趣哪里就有發(fā)現、有感悟,進而有創(chuàng)作。小組討論誰讀得好,好在那里,如果朗讀中有不足,有什么不足?然后全班討論。
全班討論對人物的理解,其他同學補充或糾正。
1、品味揣摩人物個性化語言:
分別對“我”、“媽媽”、“爸爸”、“奶奶”、“萬芳”的語言進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2、文章結構順序:
調整后不好。在敘述這場家庭糾紛的'時候插敘了我和萬芳的友誼。這樣寫是對故事情節(jié)作必要的交待,能夠吸引人,使故事懸念迭起,情節(jié)起伏跌宕。
四、體驗反思
。ㄟ^渡):同學們在悄悄地長大,在生活中你可能不得不面對與父母的分歧,也許是“剪不斷,理還亂”,也許是唱出和諧的主旋律。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
1、如果你遇到類似“我”那樣的傷心事,會怎樣處理?
2、學習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小結:
學生處理矛盾的方法有差異:有的學生非常沖動,甚至以離家出走解決問題;有的則非常理智地考慮如何避免這樣的矛盾出現。這時要因勢利導,羚羊木雕就像一架天平,衡量了在不同人心中金錢和友誼的分量。如果在生活中,學會溝通,讓父母、他人理解自己,自己也努力去理解父母、他人,這樣就能盡量避免出現文中的矛盾沖突。
五、作業(yè)
1、與父母一起讀這篇課文并討論。學會與父母、他人溝通,快樂生活一生。
2、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課文續(xù)寫。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簡析
《白色的金盞花》是畢淑敏寫的一篇記敘文。文章寫園藝所重金懸賞純白的金盞花,一位老奶奶經過20年的精心培育,終于獲得成功,但她沒有領到重金。這篇課文贊揚了老奶奶踏實堅韌的精神,說明了只要認準目標,持之以恒,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成果。全文僅是自自然然地講述她20年的培育過程,讓人們看到老奶奶的崇高精神風貌。特別是后半部分,寫她在園藝所沒有兌現重金的情況下,仍說“可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能種出來”,更令人感動。老奶奶的偉大是平凡中的偉大,她所追求的只是能為他人、為社會盡點綿薄之力而已。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倡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本教學設計緊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這一中心,采取以讀為主、質疑探究、自主合作的方法進行閱讀,通過朗讀、感悟重點詞句,領悟“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貴之處。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盞花的故事,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貴之處。
教學重點、難點:
從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盞花的過程中體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這種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ǔ鍪疽欢浣鸨K花)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花嗎?(不知道)這種花叫做金盞花(板書:金盞花)。金盞花不只是黃色的`,還有其它顏色的呢?(出示圖片)能說說你剛才看到的金盞花是什么顏色的嗎?(紅色、黃色)金盞花除了金色、紅色,就是棕色。同學們,現在有這樣一則消息。(出示消息:美國博培公司懸賞兩萬美元,征全世界第一朵純白金盞花。)(板書:白色的)你愿意試一試,種一種嗎?為什么想種?(學生自主交流)56年前愛荷華州有一位名叫愛麗絲·凡克的老奶奶也看到了這樣一則消息,大家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嗎?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去尋找答案。(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05頁,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并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同學們看這些詞語,你們都認識嗎?指名讀詞,如果他讀得正確,大家就跟著讀。
3.(出示:播種!胺N”字變紅)同學們,你們知道“種”字有幾個讀音嗎?(兩個)是的,“種”在這個詞中也有兩個讀音,(出示:句子)“種”字在課文中多次出現,看看在這段話中應該怎么讀?(生自主練習)指名讀。那誰能說說,“種”字在什么情況下讀三聲?什么時候讀四聲嗎?(生回答,師點撥)
4.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嗎?(指名回答)
三、交流感悟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老奶奶為什么要種植金盞花,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結果如何?找到答案后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出示要求)學生根據學習提示,自主學習。
2.匯報交流。
。1)指名匯報。
教師點撥:①種植的原因:兩萬美金和好奇心。②老奶奶想我為什么不試一試呢?于是決心一個人干下去。③老奶奶用的是擇優(yōu)強化的方法。④老奶奶在這些年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出示: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循環(huán)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依然滿懷信心地種植金盞花……)指名讀。在這20年中,老奶奶無數次的遭到家人的反對,可她——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老奶奶的兒女遠走了,丈夫也去世了,生活中發(fā)生了許多的事,可老奶奶依然——滿懷信心地種植金盞花。老奶奶在培育白色金盞花的20年中還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嗎?(出示課件)
學生補充填空,師生配合朗讀。
盡管老奶奶的生活遭遇了很多變故,可她仍然滿懷信心的種植金盞花!肮Ψ虿回撚行娜恕,老奶奶終于種出了白色的金盞花。(出示白色的金盞花)同學們,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朵純白色的金盞花。請同學們齊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老奶奶種出了金盞花)師讀。怎樣寫才能使這個句子體現老奶奶的艱辛和堅持呢?組織交流。
(2)至此,一個連專家都感到束手無策的大難題,竟在一位對種子遺傳學一無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動破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奇跡。當老奶奶種出了白色的金盞花之后,她會怎么想,怎么做呢?集體交流。
過渡:老奶奶用了20年的時間堅持種植白色的金盞花,那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一直支撐著她呢?難道真的是那兩萬美金嗎?
。ǔ鍪荆核踔敛恢垃F在那則啟事還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來純白色的金盞花)指名讀,談談自己的理解。重點抓住兩個“不知道”加以體會。(兩個不知道體現了:1.老奶奶沒有把賞金放在心上;2.體現了老奶奶堅定的信念和執(zhí)著的精神;3.老奶奶是個愛花的人。)帶著自己的感受齊讀。
(3)一年之后,當老奶奶知道賞金不能兌現的時候,她是怎么說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這是老奶奶在聽到園藝所所長電話后的回答。為美化社會,為繁榮園藝事業(yè),她愿意繼續(xù)無償地做下去,這才是真正的“無私奉獻”。
四、續(xù)寫練習,拓展延伸。
1.同學們,老人用了20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奇跡,不但如此,她還想要種植黑色的金盞花。你愿意把接下來的故事寫完嗎?請同學們動筆續(xù)寫這個故事。(生動筆寫,集體交流、評議)
2.曾經那么普通的一粒種子,也許誰的手都曾捧過,卻因為少了一份以心為圃、以血為泉的培植與澆灌,才使得自己的生命錯過了一次最美麗的花期?衫夏棠逃昧20年的時間培植出了第一朵金盞花,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呢?
3.
老奶奶正是用這種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你們從老奶奶身上應該汲取些什么呢?
五、總結提升
持之以恒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成功的日子就會日益接近。同學們,記。褐灰焯爝M步,小進步也會創(chuàng)造出大奇跡。
板書設計:
白色的金盞花
持之以恒
創(chuàng)造
奇跡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
教你學一招,和同學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領,交流時做到自然、大方,表達流利,通過介紹、演示、學習,增強生活實踐能力。
2、習作練習:
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把由不會到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自主發(fā)現:
能發(fā)現形聲字的構字規(guī)律,在發(fā)現規(guī)律的同時積累詞語。
4、日積月累:
在填空練習中豐富語言,形成語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讀讀背背12個詞語,在運用中感悟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
5、拓展延伸:
通過閱讀圖畫,看圖說成語,培養(yǎng)觀察、閱讀、理解能力。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教你學一招
1、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絕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場,一定也會有令人吃驚的絕招,老師讓你們回去準備準備,咱們這節(jié)課就來展示展示,好嗎?
2、示范交際:
抽一個準備充分的同學,進行演示,老師扮演記者,進行采訪,其余學生也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引導學生對示范交際進行評議。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教的人要說清楚自己準備教別人哪一招,應該怎么做,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練成的。學本領的'同學有什么疑難問題,可以馬上提出來。
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評出班上的絕招得主。
5、小結延伸:
剛才同學的表演確實令大家佩服,其實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長處,只要我們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希望大家好好練習,今后有機會展示出你們更拿手的絕招。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寫自己學會的一樣本領
。、談話:在口語交際中,同學們展示了許多本領,再回憶一下,你還會哪些本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學到的本領,如:煮面條、洗碗、洗手絹可以是在學校學到的本領,如:畫畫、速算、彈鋼琴、做手工
。、學生自由交流:你都會哪些本領?
。、引導學生注意閱讀習作提示:這些本領是怎么學會的,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體會,寫的時候要把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寫具體,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础W生構思后自主習作,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
5、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是否通順,詞語是否恰當,標點是否正確。
。、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贰⑷嘟涣,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浮⒃俅涡薷,大聲讀讀。
。、謄寫作文,字跡工整。
第三課時
〖自主探索 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fā)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詞語中的帶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fā)現。
2、同桌交流:把你的發(fā)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fā)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fā)現。
。、教師引導、小結:這些詞語中,每組兩個詞語中帶點的字讀音完全相同,左邊那個字是右邊那個字的聲旁,左邊那個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邊那個字。
。怠R讀詞語,積累詞語。
。、拓展練習:你能找出也具有這種規(guī)律的詞語嗎?
二、日積月累
我會填:
光彩奪目的(春天)(寶石)(焰火)
清澈見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彎彎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遠方)
和顏悅色地(說)(點點頭)(看著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艷)(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真快)(太慢了)(像閃電一樣)
三、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讀詞語,要求讀準確。
。、用自己熟悉的詞語練習說話。
3、哪些詞語是你不懂的,提出質疑。
。、你發(fā)現這些詞語都是說什么的?
。怠⒆x讀背背這些詞語,看誰記得多,記得快。
四、看圖說成語
仔細觀察圖畫,了解圖上畫了些什么,再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fā)百中。
再收集一些畫迷來互問互猜。
根據成語,畫出圖畫。
語文教案 篇4
(一)談讀書
教學目的:
1、學習文中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進行說理的方法。
2、積累文中出現的精辟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的體會學習。
(2)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的運用。 難點:本文論述的語言十分簡練,在學習時體會其作用。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情況。
分小組比賽,檢查積累材料的情況。要求每小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關于讀書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讀書的趣事講出,以多者為勝方。
二、簡介作者導入新課
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生貴族家庭。劍橋大學畢業(yè),后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為勛爵。1621年因受賄為國會彈劾去職,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隨筆》是其文學方面主要著作,開創(chuàng)英國隨筆這特有體裁。
三、指導學生通讀全文,把握內容: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明確:這篇隨筆寫法不同一般,它論述的范圍相當廣泛,語言十分簡練,幾乎一句話就是一個觀點。
2、理解文章內容:作者從哪幾個方面談讀書?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運用學過的知識歸納、總結。
明確:文章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去理解:
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過且過知”)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1)先從正面說,讀書有三種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長才。重點闡述了讀書的好處。
(2)后從反面指出讀書的三種偏向: 并論述讀書和經驗的關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夠讀書、用書,而用書的智慧是在觀察生活中得來的。
(4)提問體會句子含義及作用。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運用的是排比說理。
(5)提問體會論證方法: 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體會: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這種手法,顯出其文筆老練,說理透徹。又如:“德行猶如寶石,樸素最美!薄奥暶q如大河,空虛無物者浮,實學有才者沉!薄 這種比喻的運用,使其文章更顯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層:(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始能無知而顯其有知)闡述讀書的方法。
(1)本層第一句,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這一句指出讀書要仔細推敲細思,反對故意挑刺,迷信書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2)對不同的書,作者又主張怎樣?
明確:學生找出語句,明確作者主張采用的不同的讀書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讀書和討論、作文、做筆記結合起來的那些句子。
第三層:(讀史使人明智—結尾)
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各種缺陷。
分兩個小層理解:
(1)作者在這一層舉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體會其說理方法。
明確:排比說理、歸納說理。(正面指出)
(2)作者進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讀書來彌補,就像身體百病,可以用運動驅除一樣。 (反面指出)
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
四、討論與交流:
(1)學習本課后,對議論文的寫作的認識體會。
(2)本課中出現的名言警句很多,以小組為討論單位,談談對這些內容的看法。
五、總結、歸納:
六、布置練習:摘抄有關“讀書”方面的名句擴大寫作素材庫,積累寫作經驗。
(二)不求甚解
教學目標:
1.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為主,充分激 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精神;
2.認識讀書的益處;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 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2.讓一個學生朗讀全文,其余的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
①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谶@位同學讀得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3.快速閱讀《不求甚解》,邊讀邊思考:
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義 。
4.學生自主提出有關的問題,分小組研討。
、佟昂米x書” 和“不求甚解” 有什么關系?
、诳隙ā安磺笊踅狻 的方法為什么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tài)度?
、郾疚闹饕懻摿耸裁磫栴},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5.拓展訓練
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
、佟耙婏L使舵”新解
、凇鞍嚅T弄斧”辯
、邸盀E竿充數”辯
(明確:成語新解,重在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劃清必要的界限,從正名人手,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緊密聯系實際,借題發(fā)揮,做到有感而發(fā),有的放矢!耙婏L使舵”一詞,多用于那些不講原則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們賦予“風” 以新的含義,喻指實際情況的變化或者規(guī)律,我們可以翻出新意;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掌握方向,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社會主義的航船向前發(fā)展。
這樣聯系現實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嗎?“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可以從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權威,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 的新意!盀E竿充數” 這個成語,也可以從故事人手,翻出“濫竿之所以能充數,在于欣賞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6.作業(yè) : 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5
【預設目標】
1、學會“全、奇”等14個生字,理解“奇妙、精彩、沒完沒了”等詞語,會寫“爸、全”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
3、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喜愛讀詩歌。
【預設流程】
一、導入課文
看老師寫3個字。
(板書:看電視)
你認識這3個字嗎?一起讀──
(齊讀課題)
看電視小朋友們都很喜歡。明明他們一家人也特別喜歡看電視,他還寫了一首看電視的小詩呢!今天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學習這首詩。
二、初讀課文
1、請你打開書翻到第20頁,先聽老師來讀讀課文。
2、多有意思的小詩啊,你們想讀嗎?那就請你認認真真地讀一讀,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
(學生自由讀)
過渡:
剛才小朋友都讀得特別認真,現在誰能大聲地、清楚地讀給全班小朋友聽呢?
3、分段檢查讀:
、 第一段:
第一段誰來讀?看看誰是勇敢的孩子!
(指名1人讀)
師評:你讀得很正確。
這一段里有幾個生字寶寶,認識嗎?
(出示生字卡片)
全:
指名2人讀。
奇妙:
這個詞誰來念念?
指名2人讀──齊讀
看來生字寶寶都認識了,那咱們一起讀讀這一段吧!
(齊讀)
⑵ 第二段:
第二段誰來念?(指名1人讀)
你覺得這一段中哪些字、詞很難讀,容易讀錯,能給大家提個醒嗎?
卻 換 精彩 關掉 賽 咿咿呀呀 沒完沒了
(指名讀詞后)這個句子你會讀嗎?
(出示句子,指名2人讀)
師評:這么難讀的句子你都讀對了,太了不起了!你也很棒!老師覺得“打盹”這個詞特別難讀,誰能讀準?
(指名3人讀)
師評:你讀得特別準,請你做小老師教大家讀一遍。
(學生領讀)
(出示句子)那這個句子你會讀嗎?自己先讀讀。
(自由讀)
哪個能干的小朋友誰能讀正確?
(指名2人讀)
師評:不好。愿意再試一試嗎?看來這個句子很難讀,先聽聽其他小朋友來,等一會再請你讀,好嗎?
(指名1人讀)
師評:好的,你把每一個字都讀得很正確。讀得很流利,很通順!看來這一段難讀的地方可真不少,認識了這些字,讀好了這些詞語,現在你一定能把這一段讀得更好了。誰來讀?
(指名1~2人讀 果然讀好了!──小組齊讀)
、 第三段:
誰來挑戰(zhàn)第三段?
(指名1人)
(出示句子:“好球……直叫”)
在這一段中這個句子特別難讀,但是他也讀對了,了不起!現在讓老師來考考別的小朋友。
(指名讀──小組齊讀)
⑷ 第四段:
下面咱們該念第幾段了?
(第四段)
在念第四段之前,誰先給大家提個醒,哪些字、詞要特別注意?
(指名說)
修改 文稿 疲勞 舞蹈 音樂
(指名1生讀,指出多音字,齊讀)
看,這些難讀的詞語你都會讀嗎?自己先讀讀。
(自由讀 指名讀)
你一口氣把這些詞語都讀對了,請你做做小老師吧!
(學生領讀)
有了他的幫助,現在這一段一定讀得更好了,自己再試試。
(自由讀──指名讀)
、 第五段:
最后一段誰來念?
(指名1人讀 齊讀)
三、學習第1段
1、課文咱們都讀會了,小朋友在讀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在這首詩中,這個詞語出現了兩次。
(出示:奇妙)
一起讀──齊讀
(板書:奇妙)
它們分別在課文哪里呢?趕快找到把它們圈出來。
(生找)
2、“奇妙”第一次出現在哪個句子里?能讀讀這個句子?
(指名讀1人)
出示句子:
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我家看電視,真有些奇妙──
第二次呢?
(找到后,讀一讀)
出示句子:
每天,我們全家人都看電視,我家看電視,可真有些奇妙!
3、啊,找對了!在詩的開頭和最后2次出現了“奇妙”,那你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嗎?
(指名答)
4、真聰明!那你能讀讀這兩個句子,把奇妙、奇怪的語氣都讀出來嗎?自己先試試
(自由讀)
第一句:
指名讀──范讀──指名讀──女生讀
第二句:
指名1人讀──男生讀
師評:讀得好!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個“可”字。
過渡:
丁丁說他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你在讀課文的時候有沒有感覺到一些奇妙的地方?奇妙到底在哪兒呢?請小朋友再認認真真地讀讀第2、3、4段,找找看。
四、學習第二段
找到奇妙的地方了嗎?
1、(生:卻把一場精彩的球賽關掉)
你在奇怪什么?能不能說得完整一點、清楚一點?
(生:不知為啥換成了京劇)
爸爸看京劇,為什么讓你感到奇怪?
(生答不上來:誰能幫他說清楚這個奇怪?)
2、哦!這真讓人感到奇怪?你是在哪一段找到的?
(出示第二段)
3、讀出奇怪:
那你能不能讀讀這一段,讀出奇怪的語氣?自己先讀讀。
(自由讀──指名2人讀)
老師也想來讀,行嗎?
師范讀。
我讀出奇怪了嗎?那你能像我一樣的來讀嗎?自己再練練。
(自由讀)
(指名2人讀)
師評:有點奇怪的味道了!我好像看到你腦袋里的小問號了!
咱們一起讀出奇怪來。(齊讀)
4、情境對話:
現在你們都來當當明明,好不好?來做個“打盹睡覺”的.動作吧!
(生做動作)
明明、明明,快醒醒!你們剛才不是在看電視嗎?怎么看著看著睡著了?
(指名3人)
(我不喜歡看京劇。)
你為什么不喜歡看京劇?能用書中的話來說說嗎?
(咿咿呀呀的,唱個沒完沒了)
可我知道現在電視上正在放一場精彩的足球賽呢!趕快換成球賽,好不好?
(不好)
那又為什么呢?
(指名3人回答:因為奶奶喜歡看京劇)
哦,我明白了。為了讓奶奶看京劇,你和爸爸寧可放棄一場精彩的球賽,對不對?你們真是關心奶奶的好孩子!看來,你們家看電視的確有些奇妙,你能不能再讀讀,讀出奇妙的語氣來?
(自由讀──指名讀──男生齊──女生齊)
五、指導書寫,小結全課
1、指導寫字:下面我們來寫幾個字。
(課件出示:爸 全)
請你觀察這三個字,從結構上看你能發(fā)現什么?
(上下結構)
是啊,這兩個字都是上下結構。我們先來寫“爸”:
爸:
范寫:看老師寫這個字。上面是個父字頭,一撇一捺要寫得展開來一些,正好寫到橫中線。下面是個“巴”。誰來教教老師這個“巴”字該怎么寫?
(指名說,師一邊寫)
謝謝你,我們寫的時候還要注意,這個字上下兩部分一樣大,上下平分田字格。
看清了嗎?請你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把個別學生的字拿上來)你看他這個字寫得怎么樣?
(指名學生說)
全:
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指名說)
“全”和“爸”在田字格的位置差不多,請小朋友先在書上描一個,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的位置。
誰來說說這個字怎樣寫才能寫得漂亮?
(指名說筆畫的位置)
有了他的幫助,現在你一定能把這個字寫得很漂亮了,自己再寫一個。
關:
我們要讓“關”住進田字格里,怎樣寫才能讓它住得舒服呢?請你觀察一下田字格(指名答)
范寫。
看清了嗎?請你在書上描一個寫一個。
2、我們找到了一個奇妙的地方,還有奇妙的事兒嗎?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找。
語文教案 篇6
內容預覽:
《死海不死》教案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說古道今,運用神話故事、傳說和數據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點及其原因,認識準確數據的說明作用。
教學設想
一、采用導讀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明白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二、教學時數:一課時。
【附】有關資料
死海,原來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鹽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最寬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積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鹽量極高,表層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層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鹽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為1172—1227,而人體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們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樣仰臥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不會淹死。──摘自《世界地理教學參考書》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小黑板):
1、解釋詞語:
(安然無恙)恙,讀yàng,平安無事的樣子,沒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災禍。
〔怙惡不悛〕怙(hù),依靠,憑借;悛(qu。睿蛔x(jùn),改過,悔改;一貫作惡,不肯悔改。
〔執(zhí)迷不悟〕執(zhí),堅持;迷,迷惑;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諭告〕告訴,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釋是死的義項。請在下列句子中選擇與之相應的義項,填在后面的括號里。
A失生去命 B不顧性命、堅決 C不活動、不靈活 D不通的 E指干涸 F古板 G沒有生物
、倌菚r,死海真的要死了。ˋ、E)
、谶@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壅媸撬篮2凰馈#℅、A)
④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A)
二、審題,導入新課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說明文。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說古道今,舉實例,引傳說,列數據,通俗地向讀者介紹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過程。 死海不死這個標題看似矛盾,其實正抓住了死海的奇異特征,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寫得有條不紊,饒有趣味。
三、分析課文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然后寫出這篇文章的結構提綱和大意(抽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訂正)。
第一部分(1—4段),說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說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種礦物質,長期儲存沉積,因而形成死海。
第三部分(7—8段),介紹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結合課文第一部分,說說文章是怎樣從形象的描繪到科學的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紹死海的地理位置;接著從水中與岸邊不存在生命活動推測它得名的原因;繼而從另一個角度,通過舉例和援引傳說,把死海浮力之大說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綜合死海與死海不死的特征,作為科學的說明,從而揭示了死海區(qū)別于其他海的最顯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適于生物的生存;因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體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這種從形象描繪到科學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
3提問: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樣來說明死海的成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討論明確: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礦物質,水分不斷蒸發(fā),礦物質沉淀下來,經年累月而成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類對大自然奇跡的認識經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后依靠科學才揭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接著從正面對死海的成因進行科學的解說。從神話的說明到科學的說明,反映出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過程,讀起來也引人入勝。
4提問:引用神話傳說,在說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在知識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話傳說,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離開了這點,旁征博引,為追求增加文采而隨意堆砌材料,濫引趣聞,是不足取的。本文兩段傳說、神話對說明死海的特征起著不同作用。引羅馬統(tǒng)帥狄杜處死俘虜而未得逞的傳說,對說明死海不死是一個很生動的例證。雖說是傳說,卻有史實作基礎,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實際情況: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會下沉,哪怕是戴上腳鐐手銬的人(傳說中的俘虜是戴鐐銬的)。這種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說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讀者的閱讀興味,同時,也從時間上說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問:課文中為什么要引用大量數據?
討論歸納:知識小品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傳播科學知識。它雖然可以旁征博引,說古道今,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讓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如第4自然段,說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學數據。用具體數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鹽分(鈉鹽、鈣鹽、鉀鹽)之多,再用一個比例數字指名各種鹽類在海水中的比重,這樣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確切的說明。最后,再用其比重與人體的比重作比較,從而得出人在水中不會下沉的.結論。這幾個數字對于說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說明效果。讀到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繪的死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寸草不生人不會被淹死等奇異現象的科學道理。
板書設計:
死海 不適應動植物生存
特征 現實 人們自由游七
不死 傳說 奴隸屢淹不死
原因 咸度高比重大
死海不死 成因 傳說 懲罰執(zhí)迷不悟的人們
實質 自然界變化的結果
現狀與未來 現狀 開發(fā)利用
未來 可能干涸
聽讀材料
海水燃燒
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燒的物質很多,然而你聽說過海水燃燒嗎?水火不容,是人們早巳熟知的自然規(guī)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確有海水著火的故事。
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東南部孟加拉灣附近的海域,突然刮起猛烈的颶風,頓時海浪咆哮,剎那間海面上出現了奇跡:高達三四十米的浪峰上竟燃起熊熊大火,紅彤彤的火焰與湛藍的海水交相輝映,照耀著幾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為壯觀,看到者無不目瞪口呆。
令人覺得奇怪的是:這場海上大火從何而起?是油船著火?可是,當時海面上并沒有油船,難道海水也能自然?不可能!那到底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原來這場大火的縱火犯就是颶風。在海洋上形成的颶風,風速有時可高達70米/秒,颶風所到之處,掀起巨浪,由于颶風與海水摩擦,產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產生大量易燃、易爆的氫氣和能助燃的氧氣,所以在某一瞬間引起了氫氣的燃燒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場大火。
據科學家測定,這次大火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00顆氫彈爆炸時產生的能量,難怪其燃燒場面是那樣驚心動魄,令人膽寒。在能源緊張的未來,如果人類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中的風能、水中的化學能以及太陽的光能,那該多好。
思考題:
1.海水燃燒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這一奇怪現象。
答 案:
1.第4自然段
2.列數字、作比較
語文教案 篇7
一、說教材分析
·我選擇的說課的科目是語言,課題內容是詩歌《夢》,適合大班幼兒學習,幼教大班語文教案 《夢》。教材選自《幼兒教育》95年第6期第16頁。那么,我為什么要選擇教學安排以外的教材呢?一是因為這首詩歌為讀者創(chuàng)設了一種優(yōu)美、溫柔的夢境。它無論從意境還是情感教育上都不失為向幼兒進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二是因為這篇作品想象神奇美妙,能使幼兒從巧妙的構思中獲得豐實的美感。大班幼兒由于詞類范圍的擴大,思維的不斷發(fā)展,他們分析理解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所以,我把這精煉而形象的語言,優(yōu)美的意境及飽含豐實的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介紹給大班幼兒,這也就是我在反復慎重的比較挑選教材的過程中,最終確定詩歌《夢》作為說課、執(zhí)教內容的原因。同時,也給自己提供了一次創(chuàng)造性地選用教材,提高自己駕馭教材能力的機會。
這首詩歌通過對優(yōu)美、溫柔夢境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歌頌美好生活的
心愿。緊緊圍繞這一中心思想,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及心理特點,我從情感教育、能力培養(yǎng)、知識三個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具體是:
。ㄒ唬┫蛴變簼B透熱愛珍惜美好生活的教育。
。ǘ┌l(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及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
。ㄈ┮龑в變涸诶斫庠姼鑳热莸幕A上,初步學會朗誦。豐富詞匯:柔柔的、甜蜜。
精讀這首詩歌,不僅為其優(yōu)美的意境所感嘆,而且更為作者構思的美妙所嘆服:小花被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舞,樹葉有了被撓癢的感覺,這些擬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更接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孩子們都喜歡穿漂亮衣服,小女孩更喜歡跳舞,且多數孩子都有被大人撓癢的經歷。課題的重點在于如何引導幼兒在理解這些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詩歌。詩歌中的結尾說到:不,這不是夢,這是真的。為什么做了那么多美好的夢,又說這不是夢呢?難點就在這兒,即如何滲透思品教育就是課題的難點。
二、說教學方法
為使幼兒體驗詩歌中的語言、意境的優(yōu)美和豐實的情感,結合語言活動自身的特點,我主要采用欣賞、講述和談話進行教學。詩歌本身就含有諸多美的東西,它可以喚起幼兒對文學作品的濃厚興趣和求知欲望,給幼兒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時一味地讓幼兒重述語句,那幼兒就會學得索然無味。為了增強作品的感染力,突出"如何引導幼兒理解詩歌"這一重點,我借用電教手段,利用配樂詩歌錄音的形式,并根據詩歌內容自制投影片,將音樂、詩歌、畫面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刺激幼兒的視覺、聽覺感官,這種目有所見、耳有所聞的方法,能讓幼兒自發(fā)地帶著愉悅、好奇之心進入作者所描繪的美妙境界之中,它所呈現出的視聽效果,不僅可以豐滿詩歌本身的魅力,而且對于引導幼兒積極地欣賞也起到了促進作用。通過看和聽,幼兒很快就可以體會到詩歌中動人的語言、鮮明的形象,理解詩歌所要表達的摯熱情感。所以,我選擇了視聽同步欣賞法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之一。為了引起幼兒欣賞的興趣,激發(fā)幼兒欣賞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欣賞的能力,教師就需要運用語言的速度、語言的變化、感情色彩和敘述的條理性,通過口頭語言生動地講述以恰當的表達不同情節(jié),引導幼兒分析理解作品內涵,使幼兒獲得鮮明的表象和概念,所以講述法為另一種教學方法。以上兩種方法相互并存,是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解決教材重點的有力手段。在突破教材難點"為什么說這不是夢"時,采取談話法。因為談話法是通過師生之間相互交談來進行的,由于能相互交談,有問有答,因此能把較復雜,幼兒難以理解的問題化為若干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階梯式問題,對開拓思路,激發(fā)幼兒有系統(tǒng)的思維,發(fā)展其語言表達能力有較多益處。此外,還有表演法,幼兒個個愛表現自己,當幼兒的情緒受到感染時,我?guī)в變哼M行即興表演,你演給我看,我朗誦給你聽,一起將詩歌的內容表現出來,幼兒的興趣會非常高。
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主要運用直觀、形象且便于演示的投影片和配樂詩歌錄音磁帶作為主要教具。
三、說學法指導
詩歌教學中教師容易重復述而輕欣賞,其結果,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時間少,機械復述占用了大部分時間。那么,文學作品的意境、情感及文學形式的美便消失在機械復述之中。眾所周知,欣賞文學作品是幼兒園文學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如何去欣賞,欣賞的程度如何,既檢驗了幼兒對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學習這首詩歌時,我注重為幼兒提供會欣賞的學習方法,也就是會傾聽。為了避免幼兒在反復的欣賞中注意力分散或產生厭煩情緒,采用了多種形式。如:安靜欣賞教師朗誦;播放錄音,幼兒閉目欣賞;視聽欣賞等。培養(yǎng)幼兒這種良好的自覺地傾聽習慣,為今后獨立思考、獨立學習及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對于作品中那些重點的語句,教師對照畫面,聯系生活中的實際情景幫助幼兒分析。幼兒看著色彩鮮艷的畫面,聽者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這種良好的語境,啟迪了他們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從中也孕育著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兑(guī)程》中明確指出: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為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就問題的設計著重從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出發(fā)進行究因性、假設性、連問的提問方式。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依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采用積極鼓勵,正面教育的方法因人施教。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看、聽、想、講,培養(yǎng)幼兒的有意注意、認真傾聽及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通過反復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病⒈痴b全文
。场⑴囵B(yǎng)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薄才乓徽n時教學。
。病⒃缱粤曨A習文章,疏通字義。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ㄕn前播放《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jié)是哪一天嗎?
為什么我國要設立這個節(jié)日,這又說明了什么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范圍,“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為“解說關于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教學目標:
反復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薄⒆寣W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病⑻岢鲆螅郝犌遄忠、節(jié)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為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布比賽規(guī)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為什么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么?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后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ㄈ嗤瑢W齊讀第一段。)
。ㄕ埻瑢W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圣人──今之眾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作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為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ㄈ嗯R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么?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于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于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統(tǒng)計各組最后得分,宣布比賽結果。
2、布置課外練習。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08-05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試講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