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教案15篇【必備】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數(shù)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shù)學教案1
知識網(wǎng)絡
列方程解應用題最關鍵是前兩步:設未知數(shù)和列方程。有的同學說解方程的部分不是篇幅很長么,為什么不是關鍵部分呢?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篇幅很長,但只要注意到符號變化、分配律等基本運算技巧,解的過程是較容易掌握的。相反,前兩步篇幅雖然短,但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精華和難點卻大部分集中在這里,需要用以體會。
一般地,設什么量為未知數(shù),最簡單明了的想法是設所求為x(復雜的題目有時要采取迂回戰(zhàn)術,間接地設未知數(shù)),當所求的數(shù)較多時,把這些所求的數(shù)量用一個或盡量少的未知數(shù)表達出來,也是很重要的。
設完未知數(shù),就要找等量關系,來幫助列出方程。這時需要認真讀題,因為許多等量關系是隱藏在字里行間的。中文有很多字、詞、句表達相等的意思,如相等、是、比多、比少、是的幾倍、的總和是、與的差是等等,根據(jù)這些字句的含義,再加上其中的量用未知數(shù)表達出來,就能列出方程。
重點難點
列方程解應用題是用字母來代替未知數(shù),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的等式,也就是列出方程,然后解出未知數(shù)的值,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優(yōu)點在于可以使未知數(shù)直接參加運算。解這類應用題的關鍵在于能夠正確地設立未知數(shù),找出等量關系從而建立方程。而找出等量關系又在于熟練運用數(shù)量之間的各種已知條件。掌握了這兩點就能正確地列出方程。
學法指導
。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是:
1)弄清題意,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依題意確定等量關系,設未知數(shù)x;
3)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檢驗,寫出答案。
。2)初學列方程解應用題,要養(yǎng)成多角度審視問題的習慣,增強一題多解的自覺性,逐步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對于變量較多并且變量關系又容易確定的問題,用方程組求解,過程更清晰。
經(jīng)典例題
例1 某縣農(nóng)機廠金工車間有77個工人。已知每個工人平均每天加工甲種零件5個或乙種零件4個或丙種零件3個。但加工3個甲種零件、1個乙種零件和9個丙種零件才恰好配成一套。問:應安排生產(chǎn)甲、乙、丙種零件各多少人時,才能使生產(chǎn)的三種零件恰好配套。
思路剖析
如果直接設生產(chǎn)甲、乙、丙三種零件的人數(shù)分別為x人、y人、z人,根據(jù)共有77人的條件可以列出方程x+y+z=77,但解起來比較麻煩 如果仔細分析題意,會出現(xiàn)除了上面提到的加工甲、乙、丙三種零件的人數(shù)為未知數(shù)外,還有甲、乙、丙三種零件各自的總件數(shù)也未知。而題目中又有關于甲、乙、丙三種零件之間裝配時的內在聯(lián)系,這個內在聯(lián)系可以用比例關系表示,而乙種零件件數(shù)又在中間起媒介作用。所以如用間接未知數(shù),設已種零件總數(shù)為x個,為了配套,甲種、丙種零件件數(shù)總數(shù)分別為3x個和9x個,再根據(jù)生產(chǎn)某種零件人數(shù)=生產(chǎn)這種零件的個數(shù)工人勞動效率,可以分別求出生產(chǎn)甲、乙、丙種零件需安排的人數(shù),從而找出等量關系,即按均衡生產(chǎn)推算的總人數(shù),列出方程 解 答
設加工乙種零件x個,則加工甲種零件3x個,加工丙種零件9x個。
答:應安排加工甲、乙、丙三種零件工人人數(shù)分別為12人、5人和60人。
例2 牧場上長滿牧草,每天牧草都勻速生長。這片牧場可供10頭牛吃20天,可供15頭牛吃10天,問可供25頭牛吃幾天?
思路剖析
這是以前接觸過的牛吃草問題,它的算術解法步驟較多,這里用列方程的方法來解決。
設供25頭?沙詘天。
本題的等量關系比較隱蔽,讀一下問題:每天牧草都勻速生長,草生長的速度是固定的,這就可以發(fā)掘出等量關系,如從供10頭牛吃20天表達出生長速度,再從供15頭牛吃10天表達出生長速度,這兩個速度應該一樣,就是一種相等關系;另外,最開始草場的草應該是固定的,也可以發(fā)掘出等量關系。
解 答
設供25頭牛可吃x天。
由:草的`總量=每頭牛每天吃的草頭數(shù)天數(shù)
=原有的草+新生長的草
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頭數(shù)天數(shù)-新生長的草
新生長的草=草的生長速度天數(shù)
考慮已知條件,有
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長速度20
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510-草的生長速度10
所以: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長速度20
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長速度10
即: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長速度20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長速度10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00草的生長速度20+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50-草的生長速度10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00-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50
=草的生長速度20-草的生長速度10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00-150)=草的生長速度(20-10)
所以:每頭牛每天吃的草50=草的生長速度10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5=草的生長速度
因此,設每頭牛每天吃的草為1,則草的生長速度為5。
由: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長速度x
原有的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長速度20
有:每頭牛每天吃的草25x-草的生長速度x
=每頭牛每天吃的草1020-草的生長速度20
所以:125x-5x=11020-520
解這個方程
25x-5x=1020-520
20x=100
x=5(天)
答:可供25頭牛吃5天。
例3 某建筑公司有紅、灰兩種顏色的磚,紅磚量是灰磚量的2倍,計劃修建住宅若干座。若每座住宅使用紅磚80米3,灰磚30米3,那么,紅磚缺40米3,灰磚剩40米3。問:計劃修建住宅多少座?
解 答
設計劃修建住宅x座,則紅磚有(80x-40)米3,灰磚有(30x+40)米3。根據(jù)紅磚量是灰磚量的2倍,列出方程
解法一:用直接設元法。
80x-40=(30x+40)2
80x-40=60x+80
20x=120
x=6(座)
解法二:用間接設元法。
設有灰磚x米3,則紅磚有2x米3。根據(jù)修建住宅的座數(shù),列出方程。
。▁-40)30=(2x+40)80
。▁-40)80=(2x+40)30
80x-3200=60x+1200
20x=4400
x=220(米3)
由灰磚有220米3,推知修建住宅(220-40)30=6(座)。
同理,也可設有紅磚x米3。留給同學們練習。
答:計劃修建住宅6座。
例4 兩個數(shù)的和是100,差是8,求這兩個數(shù)。
思路剖析
這道題有兩個數(shù)均為未知數(shù),我們可以設其中一個數(shù)為x,那么另一個數(shù)可以用100-x或x+8來表示。
解 答
解法一:設較小的數(shù)為x,那么較大的數(shù)為x+8,根據(jù)題意它們的和是100,可以得到:
x+8+x=100
解這個方程:2x=100-8
所以 x=46
所以 較大的數(shù)是 46+8=54
也可以設較小的數(shù)為x,較大的數(shù)為100-x,根據(jù)它們的差是8列方程得:
100-x-x=8
所以 x=46
所以 較大的數(shù)為100-46=54
答:這兩個數(shù)是46與54。
小學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生活實際,經(jīng)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qū)域的過程。
(2)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并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fā)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
從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讓學生感受觀察范圍的變化,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以及能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分別將眼睛、視線與觀察的范圍抽象為點、線、區(qū)域的過程,感受觀察的范圍隨觀察點、觀察角度的變化而改變。
教學難點:
感受觀察范圍隨觀察點的變化而改變,運用這些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學科整合,引出新課
1.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學校教學樓不同樓層拍攝到的廣場圖片,引出古詩《登鸛鵲樓》,讓學生有情感的朗誦。
2.師提出問題:古詩中的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千古以來一直被傳誦,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
3.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來探索,你知道其中的'情理嗎?從而引出新課:觀察的范圍
(板書課題:觀察的范圍)
設計意圖:由學校教學樓不同樓層拍攝到的廣場圖片,回憶古詩導入,引人入勝,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生探究新知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二、猜想驗證,領悟方法
1.利用多媒體出示情境,說:“同學們真聰明,所以有只小猴想請大家?guī)蛶兔。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桃子都成熟了,看!落的滿地都是呢,有只小猴聞到香味趕來了,但前面有一堵墻擋住了它的視線,小猴也很聰明,于是爬到旁邊的大樹上去看。小猴現(xiàn)在能看到哪些桃子,請大家大膽猜想。
師指墻角下一點:這個位置小猴子在A點能看見嗎?為什么?
生:不能看見,因為它的視線受到了墻的遮擋。
2.師:它到底能夠看到多大的范圍,你能用什么辦法來證實自己的猜想呢?
3.在學生的回答過程中引出本節(jié)課的兩個要害點“觀察點”與“障礙點”,(板書:觀察點、障礙點)
引導學生總結方法:在觀察點A與障礙點兩點之間連線并延長,就可以確定觀察的范圍。
4.進一步提出問題:小猴還想看到更多的桃子,你認為他該怎么辦?爬到B處或者更高的C處,小猴子能看到哪些桃子?觀察到的范圍會有怎么的變化?先請學生勇敢的猜想,再通過畫圖來驗證猜想。
然后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就越多。說明小猴看到的區(qū)域就越大,也就是說,觀察的范圍隨著觀察點高低的變化而變化(板書)
5.體驗:讓每個學生把書本豎放在桌上,然后再把下巴靠著桌沿,抬頭,起立。再次感受觀察的范圍與觀察點、障礙點的關系。
6.剛才我們是怎么學習的?抽象——畫圖——比較——發(fā)現(xiàn)——應用
那觀察的范圍是不是只跟觀察點的高低有關,還跟什么有關,請大家繼續(xù)根據(jù)大屏幕的提示,用我們剛才的學習方法選擇一個進行探究。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眼睛抽象成數(shù)學中的“點”,將視線抽象成為數(shù)學中的“線”,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讓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實際動手畫一畫。在此過程中,學生也會體會到隨著觀察點的變化,觀察范圍也在發(fā)生變化,小猴子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就越多,這正是運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三、著手操作,探究提高
1.出示:汽車由遠及近時,觀察范圍的變化。(科技大樓)
夜晚路燈下笑笑的影子的變化。(生活館)
2.學生獨立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主探究。
3.同桌相互交流。
4.指名匯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偎緳C離障礙物越近,觀察到的范圍越小;觀察的范圍隨著觀察點遠近的變化而變化。
②觀察的范圍隨著障礙點的變化而變化。
5.匯總小結
觀察的范圍隨著觀察點、障礙點的變化而變化。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生活經(jīng)驗和數(shù)學知識緊密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四、巧設練習,回歸生活
1.小貓觀察的范圍的變化(生物館)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畫一畫,再匯報,展現(xiàn)出小老鼠的活動區(qū)域。進一步提出:如果小貓不想讓小老鼠有這么大的活動區(qū)域,它將怎么辦?請學生從新設計示用意,讓學生感想觀察的范圍隨觀察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2.日食、月食現(xiàn)象
老師還想帶大家去天文館看一下,先請大家看一個短視頻,然后畫一畫日食、月食現(xiàn)象示意圖。(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3. 課外作業(yè)
(1)日食可分為日全食、日偏食、日環(huán)食、全環(huán)食;月食可分為月全食、月偏食及半影月食三種。想一想、查一查月食為什么沒有月環(huán)食?
(2)在黑夜里把一個球向電燈移動時,球影子的大小、形狀是怎樣變化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思考走出課堂,以鼓勵學生將知識進行拓展延伸。
五、課堂總結
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六、課堂作業(yè)
《課堂作業(yè)本》
小學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具體圖例,根據(jù)等式不變的規(guī)律會解方程。
2、能力目標: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3、情感目標: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遷移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前面,我們學習了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等式在哪些情況下變換仍然保持不變呢?等式這些規(guī)律在方程中同樣適用嗎?完全可以,因為方程就是等式,今天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來解方程。板書:解方程。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1
出示例1,從圖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圖中表示了什么樣的等量關系?盒子中的皮球與外面的3皮個球加起來共有9個,方程怎么列?
生:x+3=9
師:要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個皮球,也就是求x等于什么,我們該怎么利用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來求出方程的解呢?
生: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3,左右兩邊仍然相等。板書:x+3-3=9-3
x=6
(老師規(guī)范書寫格式)
師:這就是方程的解,誰再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方程的`?
生討論交流。
小結:左右兩邊同時減去的為什么是3,而不是其它數(shù)呢?因為,兩邊減去3以后,左邊剛好剩下一個x,這樣,右邊就剛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說得實際一點就是通過等式的變換,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即可。
追問:x=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x在這里只代表一個數(shù)值,因此不帶單位。師:要檢驗x=6是不是正確的答案,還需要驗算。怎么驗算呢?
師板書:方程左邊=x+3
=6+3
=9
=方程右邊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小結:通過剛才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ǘ┙虒W例2
利用等式不變的規(guī)律,我們再來解一個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樣才能求到1個x是多少呢?
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如有問題,可以出示書上的示意圖幫助分析。
匯報: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即可。為什么兩邊同時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數(shù)呢?剛好把左邊變成1個x。讓學生打開書59頁,把例2中的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展示、訂正。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shù)或同時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shù),左右兩邊仍然相等。這是我們解方程常用的兩種方法,想不想用它們來試一試呢?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先找到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體評講。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乘上一個數(shù),左右兩邊還相等嗎?依據(jù)是什么?等式保持不變的規(guī)律。
試著解方程:x-2.4=6x÷9=0.7(強調驗算)
3、獨立完成:“做一做”第2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討論:什么時候應該在方程的兩邊加,什么時候該減,什么時候該乘,什么時候該除呢?
板書:
解:x+3-3=9-33x=18
x=6解:3x÷3=18÷3?
小學數(shù)學教案4
教學要求
1.使學生認識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秒”,熟記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秒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進一步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從一分一秒做起。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秒及秒與分的進率。
教學用具
演示用的實物鐘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1)分針走1小格是多少時間?走一圈呢?
。2)時針從上一個數(shù)字走到下一個數(shù)字是多少時間?
。3)1時等于多少分?
2.說出下面鐘面上的時刻,并寫出來。
二、揭示課題
計算很短的時間,如運動會60米、100米比賽所用的時間,做20道口算題所用的.時間等,一般不用時和分計時,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秒的認識”,小學數(shù)學教案《秒的認識》。(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三、教學新課
1.認識時間單位“秒”。
出示帶有秒針的實物鐘,讓學生觀察后提問:鐘面上有幾根針?哪一根針走得最快?
指出:這根最長最細走得最快的針叫做“秒針”。秒針走一小格的時間是1秒。我們平時聽到的“嘀嗒”、“嘀嗒”的聲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
2.認識分與秒的進率。
教師把分針和秒針都撥在12上,然后慢慢地撥動秒針走一圈,讓學生觀察分針走了幾個小格。
提問:(1)秒針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
。2)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幾小格?是多少分?
。3)那么1分是多少秒?
板書:1分=60秒
3.體驗1秒時間有多長。
。1)教師報秒數(shù),讓學生從1寫到10,看需要用幾秒鐘?
。2)你呼吸一次,用幾秒?
四、鞏固練習
1.填空。
(1)鐘面上有( )個數(shù),有( )根針,比較短的針叫( )針,比較長的針叫( )針,又細又長的針叫( )針。
(2)鐘面上有( )個大格,有( )個小格,時針走1大格是( )小時,分針走1小格是( )分。
。3)60分=( )時 60秒=( )分
2.練習教材第72頁下面的做一做。
五、課堂小結
教師在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回顧的基礎上進行歸納、總結。
1.到目前為止,我們一共認識了三個時間單位,那就是時、分、秒。
2.時、分、秒間的關系是:1時=60分,1分=60秒。
3.時間正是一秒一秒地積累起來的,因此,同學們從小就要珍惜時間,要從珍惜一分一秒開始。
六、布置作業(yè)
練習十九第5、6、7題。
七、思考練習
練習十九第9題。
小學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重點難點:
1、能夠有條理地表達一個簡單圖形平移、旋轉或作軸對稱圖形的過程。
2、能靈活運用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教具學具:
三角尺、直尺、彩筆、圓規(guī)、硬紙板、剪刀、圖釘、膠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欣賞生活中美麗的圖案。
2、你看到的這些生活中的美麗圖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來制作美麗的'圖案。
[通過欣賞生活中美麗圖案,激起學生對美麗圖案的探究,喚起學生制作圖案的興趣。]
二、觀察、分析圖案
1、課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圖案。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這些圖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個基本圖形通過怎樣的變換方式得到的?
[通過再次欣賞花瓣圖案,觀察分析圖案的構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一個簡單圖形經(jīng)過平移、旋轉或軸對稱制作復雜圖形的過程,體會圖案設計的基本過程。] 2、小組內進行交流。
3、小組代表匯報研究結果。
4、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由討論,鼓勵學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和操作相結合,分析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研究空間圖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間觀念,體驗活動成功的喜悅。] 5、課件出示
笑笑能將線面的圖1變成圖2,你知道她是怎樣做的嗎?(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師小結
其實很多美麗的圖案都是由基本的圖形通過變換而來的,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可以找到其規(guī)律。
三、設計圖案。
獨立完成書37頁練一練1題、2題。
四、課堂小結
1、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給大家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感想?
2、教師激勵學生,提出希望。
通過課堂小結,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愉悅,知道自己本節(jié)課學習了那些知識,還有什么不足,今后應該注意的問題。
五、課后作業(yè)
小組合作設計圖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6
教學案例:
數(shù)學廣角
[教學內容]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00~101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個聰明的人,你們想知道他是誰嗎?(出示阿凡提卡通圖像)誰認識他?
2、師簡介阿凡提抽“生”“死”簽的故事。(阿凡提是古時候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喜歡幫助老百姓。所以,大家很喜歡他。但古時候的國王和有錢的壞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個罪名把他關起來。當時,這個國家有個條例,處死罪犯時要讓他抽“生”“死”簽,如果抽到“生”簽,就不用死。國王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個字都寫成“死”,有人把這件事告訴阿凡提。
第二天,當國王讓阿凡提抽“生”“死”簽時,他不慌不忙地把一個紙團吞下,大家很驚奇他為什么這樣做,阿凡提說:“吞下去的簽是我的,請打開剩下的簽,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過了一劫。今天,他來到我們教室里,想看看同學們是否和他一樣用智慧來解決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個箱子,放進一個紅色的球和一個黃色的球。
師:阿凡提說:“我拿了一個球,你們猜會是什么顏色的?”(學生有的說是紅色的,有的說是黃色的),學生上來試一試。
師:為什么會這樣呢?如果阿凡提告訴你們,他“拿的不是紅色的球”,那你們知道他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嗎?你怎么想的'?
2.師:阿凡提夸你們說得很好,他想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請2個小朋友上來,一個拿數(shù)學書,一個拿語文書,把書藏在背后。)
(1)XX同學說:“我拿的不是數(shù)學書,請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書?”
(2)同桌交流。
(3)匯報。(要求有條理,說出推理方法)
3.師:阿凡提帶來3張動物卡片。它們是:兔、狗、貓,準備送給3個小朋友。(出示P101頁第3題,并幫3個小朋友取名字)
(1)請學生讀一讀圖中小朋友說的話,說說和剛才猜書游戲有什么不同?
(2)小組交流。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說說怎樣想的。
(3)匯報(注意引導有條理的推理)
4.游戲
(1)3人一組,模仿課本P100頁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們那樣說一說,猜一猜。
(2)請2個小組上來演示,指名學生說說推理方法。
三鞏固新知
1、師:阿凡提夸同學們表現(xiàn)很好,還想出一題考考你們,有信心嗎?
(1)讓學生看P101頁第4題,同桌互相說說他們各拍幾下?
(2)匯報,指名個別學生說說如何推理的。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學習的知識,你們會了嗎?這些就是數(shù)學中的簡單推理知識,生活中我們會常常碰到這些問題,阿凡提希望我們今后遇到這些問題時,能冷靜地去推理判斷,找出解決的方法。
五下課游戲:(全班分3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組跟在第三組的后面。哪組同學先走出教室?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初步培養(yǎng)學生能用清晰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推理過程。許多學生碰到問題大部分懂得怎樣解決,但要他們有條理表達是較困難的。這教時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推理的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學習過程較多關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喜愛的伙伴它是伴著兒童成長。它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的興趣。在這教時中,我采用與教學內容有些相關的故事來引入新課,從故事中不僅初步感知推理知識,而且重要的是讓學生從小樹立對機智人物的喜愛和對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在游戲中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
有趣的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在教學中我設計把例題改變成讓學生參與演示,小組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親臨其境。能清晰有條理地表達推理過程,把一節(jié)比較單調的推理知識變成生機勃勃,許多學生都爭著表達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學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足之處,那就是個別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不能運用有條理的數(shù)學語言進行推理表達。因此,在今后教學中應注重讓學生練習“說”的能力,多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數(shù)學語言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活動,初步感受有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一定還會發(fā)生,初步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病⒆寣W生在探究學習中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猜測的興趣,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情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不確定現(xiàn)象,學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說說生活里的事情。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通過猜測,體會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教學手段
硬幣、一個盒子、3個黃球、3個白球。
教學方法
活動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薄⒃诤诎迳险故菊n前準備好的教具和幻燈片,以引起
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入新課。
。病⒊猩蠁⑾拢阂杂螒蛞詫赡苄缘膯栴}的學習。
二、拋硬幣。
1、出示幻燈片,邊作游戲邊展示幻燈片。
。病⒛闷鹨幻队矌,向空中拋去,然后用手平夾住,要
求學生猜,落下后哪面朝上。
。、展開手掌開出是下面朝上(下)。
。础⒄堃粋學生上講臺來拋硬幣,讓全班同學猜落下后
哪面朝上。開出結果。
5、要求學生2人一組在座位上做拋硬幣的.游戲。
。丁⒖偨Y:正面、反面都有可能。
三、猜一猜。
。、把盒子放在講臺上,放進3個黃球和3個白球,把
手放進盒子里摸,并問學生:老師摸出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病⒔又龑釂枺河锌赡苊胶谇騿?
。场⒊鍪尽斑B一連”,讓學生判斷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
的,哪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
。、練習“轉一轉,比一比”:教師和學生都拿出轉盤,并問:每轉一次指針指向什么數(shù)?
5、要求學生在猜測中尋找獲勝的策略。
。、要求學生交流完成“小調查”。
四、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在大量的實驗的基礎上體會到:有些事情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不一定會發(fā)生;有些事情一定不會發(fā)生。從而使學生明白簡單事件都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板書設計:
拋硬幣
一、硬幣拋起落下后哪面朝上?
二、摸出的球是什么顏色?
小學數(shù)學教案8
一、情境引入
1、今天是我們的一位好朋友的生日,想知道他是誰嗎?
2、(電腦出示:淘氣)讓我們一起來唱首生日歌吧!聽聽淘氣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吧。
3、板書課題:生日。
二、探究新知
1、統(tǒng)計前的準備活動
(1)今天是幾月幾日?(10月16日)原來淘氣是10月出生的,我們班有誰也是10月份出生的?
(2)你是10月份出生的,那你知道你出生的月份屬于什么季節(jié)的呢?
指名學生說:你是幾月出生的,屬于什么季節(jié)?
(3)我們來看一看,你們出生的季節(jié)剛才你們說對了嗎?
出示課件:四個季節(jié)的圖片(并說明哪幾個月是什么季節(jié))
(4)現(xiàn)在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屬于什么季節(jié)了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說完后坐直?茨膫小組最先完成。
(5)老師要看看誰是亮眼睛,看好了。我們請春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夏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秋季過生的同學舉手;請冬季過生的同學舉手。猜一猜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最多。
(6)大家的說法各不相同,怎樣才能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有什么好辦法知道?
學生匯報。鼓勵學生想出不同的方法(如舉手數(shù)一數(shù)、舉不同顏色的卡片、分排站立、畫正字等)
2、經(jīng)歷統(tǒng)計活動
(1)6人小組合作統(tǒng)計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接下來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做一次調查。那調查應注意什么?來看看小組合作的要求吧!
(幻燈)
(2)小組活動
師:請同學們在小組中調查一下,并完成統(tǒng)計圖。
(3)全班匯總
師:剛才老師看了同學們在小組的表現(xiàn),真積極!下面我們一起完成大的統(tǒng)計圖好嗎?請各小組長匯報你們組的統(tǒng)計結果,說說你們是用什么方法統(tǒng)計的。
(4)驗證數(shù)據(jù)
師:這是剛才大家每個大組調查的結果,老師根據(jù)你們的統(tǒng)計繪制出這張班級統(tǒng)計圖。請小朋友們先來數(shù)一數(shù)在春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夏季、秋季、冬季過生日的`有幾人呢?
師:那你們算一算,我們一共統(tǒng)計了多少名同學?再看一看,今天來這里上課的同學有多少人?說明在統(tǒng)計時有沒有多余的?有沒有遺漏的?看來,同學們在統(tǒng)計時非常認真。
3、觀察統(tǒng)計圖,拓展思維
(1)說一說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統(tǒng)計圖,現(xiàn)在你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了嗎?從圖中你們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2)師:誰愿意和老師做朋友?誰能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小組討論,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老師也有生日,你們猜猜老師的生日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呢?生猜。鐘老師12月份過生日,是什么季節(jié)呀?(冬季)對了,老師是冬季過生日的,根據(jù)統(tǒng)計圖我們可以猜測出最有可能的結果,但是這個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就像猜老師的生日一樣。
三、拓展應用
1、這個統(tǒng)計圖是怎么得來的呀?說一說。
2、在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tǒng)計呢
小學數(shù)學教案9
[教材簡析]
本課教材是幫助學生把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讓學生體會到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既可以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平均分成幾份地分,分的過程雖然有所差別,但分的結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從而在整體上理解平均分的含義。教材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例題,并就其中的一種結果,揭示了兩種不同的分的過程,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其他各種不同的分法展開進一步討論和交流,體會平均分的每一種結果可以從不同的分的過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題目進一步通過各種不同的情景下的平均分問題,有層次地讓學生逐步加深對平均分本質特征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繼續(xù)讓學生經(jīng)歷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兩種操作方法,通過操作,進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質特征。
2.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開放題的教學,增強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3.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shù)學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鋪墊準備
1.教師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個圓片。
、盘岢鲆螅孩侔阉鼈兤骄殖4份,看看每份有幾個?②把它們每4個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幾份?
、茖W生拿出自己的圓片動手操作,同時讓兩個同學在黑板上分別操作上述兩種分法。
2.提問:想一想,剛才自己是怎樣分的,再觀察黑板上兩位同學分出的結果,這兩種分法的結果雖然不一樣,但是它們在分的過程中也有同樣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結:這兩種分法雖然不一樣,但它們都把每份分得同樣多,所以都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課始簡單的操作,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時通過對操作的反思及兩種分法的初步比較,使學生對平均分的本質特征有了初步的體會,為下面兩種分法的整合做好鋪墊。]
二、動手操作,體會領悟
1.創(chuàng)設情景:兔媽媽拿來一些鉛筆,準備將它們分給表現(xiàn)好的幾個小兔子,數(shù)一數(shù)共有幾枝?(出示12枝鉛筆)
兔媽媽可以怎樣去分這12枝鉛筆呢?
2.明確要求
、俪鍪緱l件:把12枝鉛筆平均分。
、谔釂枺 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常灾魈剿
①你愿意來幫幫兔媽媽嗎?想一想應該怎樣分?
②拿出12個圓片來代表12枝鉛筆,動手試一試。
。矗醪浇涣鳎偨Y兩種思路
、僬l來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讓一名學生展示他的結果,同時提問:他這樣分對嗎?為什么?還有其他同學也是這樣的嗎?
、谒麄兊慕Y果都是這樣的,都分對了,但是他們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師先請上臺展示的這位同學說一說,然后繼續(xù)提問:其他同學的想法是不是都與他一樣呢?不一樣的說一說。
③小結:雖然結果相同,但他們所想的和剛才分的過程卻可能并不一樣,有的是每幾個一份地分,有的是平均分成幾份,最后,他們所分的結果都是每份鉛筆的枝數(shù)相同,因此都符合 平均分。
、芸匆豢茨愕姆址,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別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還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組內交流
、侔炎约旱南敕ê妥龇ㄔ谛〗M內交流。
、谛〗M討論:除了小組內的幾種分法以外是否還有別的分法?
、坌〗M內總結:你們小組共發(fā)現(xiàn)了多少種分法?把它們分別貼在小黑板上。
。叮故竞笮〗Y: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幾個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幾份地分,但不論用哪一種方法,最后結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墼O計意圖: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要努力處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關系。學生在自主探究和獨立思考中明晰了平均分的兩種基本策略,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中,為把握平均分的本質特征積累了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
三、鞏固應用,內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第2題、第3題、第4題。
、傧瘸鍪緢D,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知道都是平均分。
、谙胍幌耄麄兎謩e可能是怎么分的?讓學生在小組內從不同角度說一說分的過程。
、郦毩⑼瓿商羁。
、茉谛〗M內校對。
2.想想做做第5題。
、俪鍪緢D,學生仔細觀察。
、谝还灿袔妆緯磕闶窃趺粗赖?
③如果是平均分的話,可以怎樣分呢?
④獨立完成填空。
⑤小結:像這樣每份同樣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來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為是把一些物體進行平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題。
、俪鍪緢D,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谕米邮窃鯓臃值?雞是怎樣分的呢?自己先說一說。
、酆屯澜涣鹘涣。
。墼O計意圖:這里的每一個習題,都緊扣教學重點力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說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傾聽他人的意見,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同時樹立自信,并學會尊重他人。]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保ㄟ^今天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2.發(fā)散練習:有15個小朋友,要分成幾個人數(shù)相等的小組做游戲,可以怎樣分?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分法?下課以后去分一分。
。墼O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課堂小結,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課后的拓展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得以形成。]
小學數(shù)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用計算器進行較大數(shù)目的四則運算,并能用計算器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
教學重點: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探索規(guī)律等。
教學難點: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探索規(guī)律等。
教學過程:
回顧與整理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上一節(jié)復習課。我們復習一下第四單元《用計算器計算》。在這個單元
中,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生答,師板書)
2、師:計算器上有很多按鍵,你還記得他們的功能嗎?(課件出示、生答)同學們記性真好!
師:這些功能按鍵可以幫助我們進行較大數(shù)目的計算。(板書)你會用計算器進行計算?那我們來比一比誰的速度最快?算完一題就迅速說出答案,不可以提前做哦!
師:最后兩題的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生答)要看清楚運算順序。
師:在這個單元中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題型(生答)我們可以借助計算器來探索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板書)
二、練習與應用
1、師:整個第四單元我們主要就是圍繞這個三塊內容學習的。看來同學們對這個單元的了解還真不少!接下來老師要跟大家來做個游戲了。看看大家到底學得怎么樣?(課件出示)這個游戲的名字叫:勇闖智慧島。這有四座島嶼,每個島嶼上都有對應的題目,只有順利答題才能獲得小紅旗插在島嶼上。同學們有信心攻島嗎 (生答)你們想先闖哪座島嶼
師:第一座島嶼后面就是同學們剛才所說的“找規(guī)律”。
師:(師讀題)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在這,我們?yōu)榱朔奖,就用讀各位上數(shù)字的方法來讀數(shù))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生答:除數(shù)不變,被除數(shù)乘幾,商就乘幾)
師:(師演示)這樣縱向的規(guī)律我們已經(jīng)找到了,那橫向的規(guī)律是什么呢?(生答)
師:我們在做找規(guī)律的題目時,要多方面考慮,不僅要縱向考慮,還要橫向考慮。
師:同學們真厲害!這么快就攻克一座島嶼,可以插上一面小紅旗了。接下來你們想闖哪座島呢?
2、師:請一位同學們讀一下題目。要想知道李偉帶的錢夠不夠,必須先做什么 (生答)那他花的錢都反應在哪了呢 (生答:發(fā)票)這張發(fā)票該怎么填呢?在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生答)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注意點來填寫發(fā)票。
師:(投影展示)我們來看這幾張發(fā)票,你覺得有什么問題嗎?
師:發(fā)票填好以后,這道題目結束了嗎 還要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李偉帶的`錢是夠的,最后寫上答句。
師:像這樣的需要填寫發(fā)票的題目,同學們在平時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發(fā)票中物品的數(shù)量和總金額大寫的寫法。
師:恭喜大家又順利攻下一座島嶼,插上了一面小紅旗。接下來我們要闖哪座島了呢?
師:(學生讀題)可以先和同桌討論一下,再自己試著算一算,框一框。
師:有結果了嗎?這9個數(shù)和中間數(shù)有什么關系?(中間數(shù)的9倍是這9個數(shù)的和)
師:那9個數(shù)的和是207,怎么找到這9個數(shù)呢?(只要把207除以9就可以確定中間數(shù))
三、探索與實踐
4、師:通過同桌合作,我們一起找到了這道題目的規(guī)律。
師:同學們的實力真是不容小覷!又順利攻下了第三座島嶼,只剩最后一座島嶼了,有信心把它拿下嗎?(生答)
師:請同學們獨立完成在練習紙上,并思考一下有什么規(guī)律,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M向:第二個乘數(shù)減減數(shù)的得數(shù)就是結果中1的個數(shù)。縱向:第一個乘數(shù)每次多一個數(shù),第二個乘數(shù)不變,是9,減數(shù)每次少1)
師:同學們真棒!最后一座島嶼的題目可不止這樣哦!我們再來看下一道題目。(課件出示)
師:先請同學們用計算器計算每一組的前三題,再根據(jù)規(guī)律寫出后一題和第三組題目的結果。如果在探索規(guī)律時如果覺得有困難,可以前后四人討論一下。
師:看來最后一座島嶼的題目的確有難度哦!不過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也被我們攻克了,順利拿下4面小紅旗,為自己鼓鼓掌。
5、師:為了獎勵大家,老師準備給你們開展一次“搶答比賽”。題目出示后,算出答案快速告訴老師。
師:做完這些搶答題,你有什么想法?(生答)
師:計算器是很方便,但是不是計算器一定算得快呢?也不一定吧!得看題目而定。
四、評價與反思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復習了《用計算器計算》這個單元,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嗎?(生答)
師: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合理運用好計算器,讓自己的數(shù)學學得更好!
小學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通過測量、撕拼的方法探索和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三個內角和是180°。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jīng)歷合理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度數(shù)和等于180°的過程,發(fā)展空間觀念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愿望和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探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教學難點:
在猜想和驗證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理解內角、內角和概念
。、謎語引入:形狀似座山,穩(wěn)定性能堅,三竿首尾連,學問不簡單,打一幾何圖形猜一猜是什么?
Q:結合謎面的信息來說一說三角形有什么特點?
2、介紹內角:這三個角都在三角形的里面,又叫內角。
Q:三角形有幾個內角?
。、介紹內角和:把三個內角的度數(shù)加起來求和就是三角形的內角和。
引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內角和。
活動2【活動】觀察圖形
。薄⒂^察圖形的變與不變
。穑穑粢来纬鍪
Q:這是銳角三角形,什么是它的內角和?
出示直角三角形,它的內角和是指?
出示鈍角三角形,內角和是指?
質疑:哪個三角形的內角和最大?
預設1:鈍角三角形內角和大。(說想法)
預設2:一樣大。(說想法)
預設3:180度。
小結:三個三角形的樣子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三個內角也不一樣,但內角和是一樣的。
。ǘ┗顒佣翰孪雰冉呛筒蛔兊亩葦(shù)
Q:這個一樣的度數(shù)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預設1:聽說過,學過。
預設2:直角三角尺上三個角的度數(shù)和是180度。
預設3:等邊三角形。
這兩個都是我們知道度數(shù)的特殊的三角形,請你根據(jù)這個特殊的三角形來大膽的猜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那任意的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shù)是不是180°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
活動3【活動】測量驗證
。ㄒ唬┧伎剂康姆椒ê驮
過渡:你想怎么研究?(用量角器去量)
Q:誰來介紹介紹量的方法?
預設:要想研究內角和,只要把三個內角度數(shù)量出來再加起來看看是不是180度就可以了。
(二)動手測量
PPT:操作建議:
1、請你找到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用彩筆標序號1、2、3。
2、用量角器仔細測量后,記錄角的度數(shù)。
3、列式計算出三角形內角和度數(shù)。
動手測量
。ㄈ﹨R報交流:
學生1展示測量的過程。
Q:還有誰測量的這個銳角三角形,說一說?
追問:為什么同一個三角形內角和度數(shù)卻不一樣?
Q:你在測量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Q:觀察這些數(shù)據(jù),雖然都不太一樣,但是都很接近?
小結:測量確實可以幫助我們找到三個角的度數(shù),加起來就可以求出內角和,但是測量有誤差。
活動4【活動】拼角驗證
。ㄒ唬┧伎计渌炞C方法
Q: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沒有反應。
師引導:說到180度,你想到什么角?(平角)
預設2:撕拼法
Q:怎么把三個內角拼在一起?
。ㄉ凰海處煄椭黄,撕下三個內角。)
Q:你能在投影上拼一拼嗎?
預設3:折疊法
你的方法也很好,你們聽懂了嗎?一會兒可以試試。
預設4:描畫法
Q:怎么描?你能演示一下嗎?
其他同學觀察他在做什么?
引語:剛才說的方法都很好,下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
。ǘ﹦邮制匆黄
操作要求:
1、請你用彩筆在紙上隨意畫一個三角形,并剪下來。
2、用彩筆標出三個內角。
3、嘗試操作。
動手操作
。ㄈ﹨R報交流
Q:你是怎么研究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ㄋ模┬〗Y
剛才每人的三角形是自己任意畫出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無論是撕拼、折疊、還是描畫的方法,都是在把這三個內角拼在了一起,轉化成一個平角,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的內角和都是180度。
活動5【活動】幾何畫板驗證
引:但我們時間有限,研究的三角形個數(shù)有限,是不是任意一個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呢?我們可以借助幾何畫板來看一看。
師:介紹:計算機能夠幫助我們比較精確地測量出三個角的度數(shù),并計算它們的和。
觀察:老師拉動一個頂點,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小結:也就是,無論我們怎么改變三角形的形狀,大小,雖然它的內角在變化,但三個內角和的卻是不變的,都是180度。
活動6【練習】基礎練習
1、三角形中∠1=55°,∠2=45°,∠3=?
2、直角三角形:我有一個銳角是40°,求另一個角?
3、說一說:在一個三角形中,能有兩個直角嗎?能有兩個鈍角嗎?為什么?
4、拼三角形
師:兩個180°不是360°嗎?
小結:看來,組合以后的圖形還要分清楚哪些是內角。
活動7【練習】拓展練習
(一)拓展練習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那四邊形有沒有內角和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課件演示。
說說這節(jié)課你的收獲?
小學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教材第39頁復習6~10
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學重點:提高學生解答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或多媒體,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一、復習、
1、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shù)、
2、導入新課:今天我們繼續(xù)來上一節(jié)復習課、(復習2)
二、綜合練習。
1、復習題6。
1)出示第6題表格,仔細觀察表格說說括號里的數(shù)應該怎樣算,為什么這樣算。
2)學生填表,集體交流。
2、復習題7
1)要求學生通過觀察不計算來比較兩個算式的大小
2)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樣的?
3、復習題8。
1)出示第8題圖,老師說明:“今天做了多少?”不是題目的'問題,而是引出“做了上衣20件,褲子32條”的對話
提問:題中告訴我們什么?求什么?
。ㄗ隽松弦20件,褲子32條,求還要做幾件上衣才能和褲子配套)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
3)集體口答。
教學過程自我加減
4、復習題9。
1)出示第9題,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桌子40張,椅子4把,有48人來開會。)
求什么?是幾個問題?哪幾個問題?(再搬幾張桌子?再搬幾把椅子?)
2)學生列式計算后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的?
3)學生集體回答5、復習題10
1)出示第10題,圖中告訴我們什么問題?
2)根據(jù)這三個條件,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分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老師把提出的問題寫在黑板上,學生集體算出結果,口答
三、作業(yè)布置
<<練習與測驗>>復習(2)四.
小學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第七冊第二單元《畫角》。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學習了量角器使用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的,使學生認識到量角器不光能量角,而且還能幫助我們畫角。
本班情況及學生特點分析:本班有學生19名,其中男生有12名,女生有7名,班上學習風氣比較正,大多數(shù)學生能自覺學習,只有兩名學生因年齡小有些吃力,學生合作意識比較強。
教學目標:
1、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2、會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shù)的角。
教學重點: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shù)的角。
教學難點:在使用量角器畫角時,內外圈不分。
設計思路:
通過回憶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激勵學生,量角器不光能量角,還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畫角,你們愿意試試嗎?自然地過渡到今天的知識點。之后給學生寬松的`環(huán)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取有用的技能和方法。同時邊畫邊說基本步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用三角板畫一些特殊度數(shù)的角。培養(yǎng)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學生任意畫角,并量出自己所畫角的度數(shù)。
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
2、展示量角中讀錯的度數(shù),鞏固量角方法,引起學生注意
二、新課學習
1、師:剛才畫的角度數(shù)不一,小組能不能想辦法讓組內每個同學所畫角的度數(shù)都相等?
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同學沒有按要講求去做,仍“各自為政”,自畫自角。
2、教師再次強調要求:
個別小組:在組長建議下,畫相同度數(shù)的角:35度、50度。但畫的方法不一,且部分同學方法錯誤
大多組:由小組同學發(fā)現(xiàn)直接用三角板畫比較快,統(tǒng)一采用此方法
3、畫角方法
(1)以50度為例:
生1:錯誤畫法
生2:展示正確畫法!
糾正畫角中的問題:
A.點頂點。
B.畫其中一條邊。
C.確定另一條邊另一條邊如何確定?自學書本:P58頁
(2)展示借助三角板畫角的方法
4、小組再次畫同樣的角
要求:不畫直角、平角、周角這類特殊角
5、鞏固練習:
(1)畫出下列度數(shù)的角:
40度140度
(2)在點和射線上分別畫出70度、120度角:
三、在教師要求下畫角:
1、畫60度角(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2、畫75度角
(你想怎么畫?)
(一般會出現(xiàn)有的用三角板畫,有的同學用量角器畫。)
說一說,哪種更方便。
畫150度角
3、畫15度角
在發(fā)現(xiàn)用兩個三角板拼不出來后,學生們都用量角器畫角,只有一個學生采用展示量角器畫15度角的方法。
展示用三角板“減角”的方法畫。
4、畫100度角
看到100度角很多學生采用三角板拼的方法,短暫時間后放棄三角板用量角器畫。
師:三角板只能拼(減)特殊角,很多角需要用量角器畫
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
小學數(shù)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初步掌握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不進位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ǘ┡囵B(yǎng)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
。ㄈ┡囵B(yǎng)學生認真書寫,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ㄒ唬┲攸c:掌握計算順序。
。ǘ╇y點:掌握計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課前準備
口算卡片、小黑板、3個正方形長條(每條畫10個小正方形)和6個小正方形、投影片。
教學過程計算
。ㄒ唬⿵土暅蕚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300×2=
20×4=
13×3=
320×3=
130×3=
210×4=
2.筆算:(投影片打出)
以上筆算式題全班動筆寫在練習本上,教師巡視糾錯。
3.口算12×3.讓學生說出得數(shù)和思考的過程。(請兩三位同學說說)
。ǘ⿲W習新課
現(xiàn)在,教師把這題的要求改一下:(板書)計算12×3,這就是今天學習的內容,筆算乘法。(板書課題:一位數(shù)乘二、三位數(shù)筆算)
1.(1)請同學讀算式,說意義,并用直觀圖表示。
(2)同桌二人互相說口算的過程,以進一步鞏固算理。
。3)寫豎式計算。(試一試)
。4)展示學生的正確算式:
教師邊板書邊強調:寫豎式時要把乘數(shù)的個位與被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
(5)小組討論:
、儆嬎銜r,先從哪一位乘起的?
、诜e的個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樣得來的?
③積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么得來的?
④積是36,是哪兩部分合起來的結果?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出表示計算過程的乘法算式。
、萁處熣f明計算過程時,中間過程可以簡化,直接寫成:
、蘅粗闶皆傧胍幌,互相說一說計算時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
。6)練一練:
訂正,指定學生說個別題的計算過程。
2.教學例2:234×2=468.
(1)叫學生讀出算式:
。2)老師將百位上的“2”蓋住,使其成了 ,全班動筆計算。請兩名學生說一說乘的順序和積的書寫位置。
(3)老師將被乘數(shù)百位上的`“2”顯露出來,引導大家討論:如果百位上有數(shù),怎么辦?(用2乘被乘數(shù)百位上的2,得4,在積的百位上寫4)
。4)指一名同學板演,其余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例2.
234×2=468
。5)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例1和例2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算理與算法完全相同,不同點是:例2比例1被乘數(shù)的位數(shù)多。例1是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例2是一位數(shù)乘三位數(shù))
。6)教師強調:為了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我們要再乘一遍,來驗證一下得數(shù)。
(7)練一練:(說一說乘的順序)
。ㄈ┓答伨毩
1.筆算下面各題:
42×2
112×4
123×3
33×3
111×7
432×2
2.列式計算:(投影打出)
。1)被乘數(shù)是233,乘數(shù)是3,積是多少?
。2)342乘以2,積是多少?
(3)3乘331,積是多少?
第(3)小題要求學生們做在小黑板上,找兩位同學展示出來。(有一個是正確的,有一個是錯誤的,在這里,提醒同學注意“乘”和“乘以”的區(qū)別)
3.動物園里有一只東北虎重213千克,一只野牛的體重是東北虎的3倍。這只野牛有多重?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在講授之前的復習抓住了新舊知識的結合點,著重復習了剛剛學過的乘法口算以及以前學過的甲豎式形式計算表內的乘法式題,以便為教學例1做好準備。
例1的教學,從口算引入,以舊導新,緊緊地抓住了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式題,不論是口算還是筆算,其算理完全相同這一關鍵問題。
例2的重點是放在了用乘數(shù)去乘被乘數(shù)的首位數(shù)字時,積寫在什么位置上。
講授例題之后,緊接著進行“練一練”以便鞏固新知,及時糾錯。體現(xiàn)了講練結合的層次。
小學數(shù)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認識常用的容積單位,理解容積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1 升=1000毫升、1 升=1立方分米、1毫升= l立方厘米。
3、能正確運用容積單位,能正確計量物體的容積。 教學
教學重點:
建立容積和容積單位觀念,掌握1 升=1000毫升、1升= 1立方分米、l毫升= 1立方厘米。
教學難點:
理解容積的含義和升、毫升的實際大小。
課前準備:
量杯、注射器 教法學法 實踐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 第一次備課 動態(tài)修改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見到這些物體,(藥瓶、汽油桶、垃圾桶、茶葉罐、倉庫)。你們知道,它們都是干什么用的嗎?
師:對了,它們都是用來盛放物品的。在我們的數(shù)學知識當中,把這種能容納別的物品的物體,就叫做容器。
師: 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容器呢?(學生舉一些例子,如:注射器、包裝箱等)
知 (一)學習容積的概念
師:剛才我們大家所說的容器,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是什么?(能容納別的物品)。我們就把,箱子、油桶、倉庫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二)容積與體積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1、大屏幕出示水池圖片:問:這是一個水池,要想計算這個水池的體積,需要知道哪些條件?(生:水池的長、寬、高)怎樣計算?
師:因此,有人說:這個水池的'容積和它的體積一樣,也是280立方分米。你同意嗎?
2、那么,物體的容積和體積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相同點:計算方法一樣。不同點:體積從外面量,容積從里面量。)
3、那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有容積的呢?你可以舉例說明。(只有容器才有容積,實心的物體等沒有容積。)
。ㄈ┱J識容積單位
1、計量容積,一般就用體積單位。(板書: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但是計量液體的體積,如水、油等,常用容積單位升和毫升。(板書:升 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板書:L、mL)
【小學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8
小學數(shù)學教案(精選)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精選)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
小學數(shù)學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