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課前引導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國在科技文藝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學生回答之后,教師指出: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思想方面也有重大成就,出現(xiàn)了孔子、老子等思想家和百家爭鳴的局面。這些對后世乃至世界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新課教學
。ㄒ唬┛鬃觿(chuàng)立儒家學派
采用故事法,讓學生講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然后提問:這個故事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學生回答:反對暴政或提倡“仁”的思想。
教師進而提問:“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學生從人際關系和人格方面去理解。教師指導學生看課后的暢想天地中的漫畫,引導學生將孔子的“仁”的外延擴展到政治領域。同時引導學生展開開放性討論,聯(lián)系當前我們所提倡的“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暢談對“仁”的作用的看法,以培養(yǎng)學生從歷史的角度關注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提問:孔子除了在思想政治領域的貢獻之外,還在哪些領域有重大成就?學生回答后,教師依照重點分析整理書本內容。
最后采用討論法討論課中思考題:“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體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學生分析討論之后,教師視討論情況作啟發(fā)性的小結,以此結束這一小目的學習。
。ǘ┌偌覡庿Q
1、百家爭鳴局面的形成
教師首先要向學生明確:孔子是春秋時期的人物,百家爭鳴的局面是在戰(zhàn)國時形成的。然后提問:什么是百家爭鳴?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指戰(zhàn)國時期儒、墨、道、法、兵、陰陽、縱橫等諸子百家對激烈的社會變革提出不同的看法,紛紛著書立說,在政治、學術上展開各種爭論,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提問:百家爭鳴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看書,可以得出是社會發(fā)生急劇變化的結果。教師進而幫助學生回顧社會大變革的具體表現(xiàn):在經濟上,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使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在政治上,商鞅等的變法使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思想文化領域的激烈碰撞正是政治經濟大變革的反映,使學生初步了解一定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理解“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哲學觀點。
2、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張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下表:
學生填寫此表后,教師應指出:
、俚兰覍W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老子;老子“無為”的思想和他的辯證法。
、诳裳a充介紹春秋時期的杰出軍事家孫武和《孫子兵法》。
、垡龑W生比較各派思想主張的。相似和不同之處,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
三、思考題點撥與活動提示
1、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彼w現(xiàn)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認為這句話對嗎?
提示:體現(xiàn)了孔子“仁”的思想。對這句話的理解可以是多角度的:
①這句話是對的。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都不要強加給別人,因為強加于人的行為是侵犯他人的人權。
、诳鬃釉诋敃r的歷史條件下提出這一主張,有反對統(tǒng)治者向百姓施暴的一面,因此有進步性。
③在階級社會,要求統(tǒng)治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無法實現(xiàn)的。
、苋绻媒^對化的觀點看待這句話,它也有不對的一面。例如,一個人喜歡自強,不喜歡別人資助他,但他經常資助一些有困難的人,你能說他不對嗎?
2、你能談談本課所舉各家主張的對立之處嗎?
提示:從立言之旨來看,儒法兩家是站在統(tǒng)治者的角度,而道墨兩家則傾向于被統(tǒng)治者。從治國的手段來看,儒家反對苛政,主張實行“仁政”,法家主張嚴刑峻法、“法治”,儒法兩家是對立的;道墨兩家雖都傾向被統(tǒng)治者,但就“治”的方法來看,也有消極和積極的區(qū)別。
【七年級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相關文章:
初中歷史《百家爭鳴》教案優(yōu)秀12-20
百家爭鳴歷史教案12-05
百家爭鳴歷史教案4篇12-06
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8課《百家爭鳴》優(yōu)秀教案范文12-31
七年級歷史優(yōu)秀教案01-24
(精選)七年級歷史優(yōu)秀教案01-20
七年級歷史優(yōu)秀教案12篇01-25
七年級歷史優(yōu)秀教案(12篇)01-26
七年級歷史優(yōu)秀教案精選12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