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設計的僵化和“反設計”
反思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設計,最基本的一點是學生主體地位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中的失落。教學設計由教師主觀指令,并千方百計在每一個事先規(guī)定的詳盡的細節(jié)上迫使學生就范,不留一點兒空間讓學生自由支配和發(fā)揮,形成了由教師單向傳授知識、獨自主宰課堂的格局。這種狀態(tài)由于應試教育的扭曲而愈演愈烈,導致課堂教學設計的僵化,并由此衍生出冗繁的情節(jié)分析、煩瑣的提問設計和呆板的章法講解的課堂教學程式,語文教學高耗低效的老大難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對此必須形成一個針鋒相對的“反設計”沖擊波。
“反設計”不是不要設計,而是不要那種由教師單向主觀指令的傳統(tǒng)的僵化設計,無視學生主體地位的“閉門造車”式設計,過分“急功近利”式設計!胺丛O計”要把課堂教學設計建立在一個全新的基點上,這就是要以生為本,始終關愛學生的生命發(fā)展,在課堂教學設計上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本真。在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理念中,應當把學生從傳統(tǒng)的“認知體”提升到“生命體”的高度。他們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個充滿激情和活力、有待點燃的“火炬”。“設計”應當是為了如何去點亮這些“火炬”,使他們自己發(fā)光,從而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硬設計”和“軟設計”
傳統(tǒng)的僵化的設計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的全盤授予為途徑。這樣的設計必然體現(xiàn)著以教師的主觀指令為基礎,并以“一言堂”為權力主義的剛性機制驅動,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強行灌輸?shù)摹坝苍O計”。它嚴重缺失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痊。教師的“教”應當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學設計要能夠充分地按照課堂教學所具有的現(xiàn)場生成性的基本規(guī)律而作相機誘導、即時處理,并為此留下最大的彈性空間和應變預測。它應當是一種“軟設計”。如果說那些必須達成的教學目標是必須實行的教學步驟,必須完成的課堂訓練,無多大伸縮性可言的話,那么,達到這些基本目標,完成這些基本任務的途徑、方法、過程、手段則應當根據(jù)具體的學情,靈活應變,現(xiàn)場處理,讓其具有很強的伸縮性和可塑性。所以,教學設計應當以具有高度彈性的“軟設計”為主。
鑒于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時代性的認識,“軟設計”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
其一,從當前課堂教學的主要弊端著眼,應當大力克服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權力主義和命令作風,要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教學亟須以學生為主體,以學情為依歸,以相機誘導為手段的“軟設計”。
其二,課堂教學活動是一個富于變化的共時空群體活動,主體、客體、媒體之間的關系處在不斷轉換之中。這種不斷轉換的關系,使課堂教學活動具有很大靈活性和很強的現(xiàn)場性。如果教學設計完全是剛性機制,教學活動必然只能是單向的強行灌輸,上課就成了教師演示主觀編制得十分細密的教案的單邊活動。
其三,課堂教學還極富創(chuàng)造機制。教師的教學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到師生雙向合作過程創(chuàng)新的不確定性。所以教學設計只能是一種“預測”,如何付諸實踐,還得充分根據(jù)學情來靈活應變,現(xiàn)場處理。這樣,就賦予課堂教學“軟設計”以特別重要的意義了。
語文課堂教學“軟設計”的內(nèi)在機制可歸結為以下對照圖式:
當然,以“軟設計”為主,決不是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一位優(yōu)秀教師執(zhí)教《觀潮》一課的教學設計,頗能說明這一些:出示課題“觀潮”之后,教師先問學生,“觀”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回答:“是‘看’的意思!苯處煷┽樢,再問:“課文中還有一個‘觀’字又是什么意思呢?”有學生回答:“課文中有‘天下奇觀’,這里的‘觀’應該是‘景象’的意思了!薄澳悄隳苡脙蓚‘觀’的不同意思合起來編個課文標題嗎?”學生結過一番思考,有人提出這篇課文的題目也可以叫“觀天下奇觀”。于是,教師引導學生直奔中心,抓住“奇”字,要學生再仔細讀課文,這錢塘江大潮,奇在哪里?經(jīng)過一番課堂討論,教師引導歸結出“潮來形奇”(第3—5小節(jié))“潮去景奇”(第6小節(jié)),并且再深入一步要學生深思“那么第2小節(jié)與‘奇’又有什么關系?”大家認為有關系,錢江潮“奇”的原因與這里(海寧縣鹽官鎮(zhèn))的特殊環(huán)境(時間、地點)有密切關系。這樣就不難歸結出:“潮前境奇”。而且,教師單刀直入,很快就幫助學生理出了一條精煉明晰的主線,找到了一條認識課文的“最短程”。如果說,這一步是以教師的組織引導為主的話,那么順著這條思路讓學生具體的揣摩、品賞課文的語言材料,激發(fā)情意、調動想像,交流閱讀心得等,就應當讓學生因人而異地去主動探究。這一部分無疑應當是以“軟設計”為主,教師根據(jù)具體學情去臨場處理,即興揮灑。最后,以這樣一個提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好,課文按順序先寫‘潮前境奇’,再寫‘潮來形奇’,最后寫‘潮去景奇’,寫得非常生動傳神,F(xiàn)在,請你再仔細讀課文,挑一處最能吸引你,你覺得寫得最傳神的地方講給大家聽。要把怎樣寫出了‘奇’,好在哪里講清楚!庇谑,課堂教學就不再按傳統(tǒng)的“硬設計”去迫使學生順著教師的小步子提問,亦步亦趨地應答,而是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發(fā)現(xiàn),從各人的的差異出發(fā),只挑體會最深的,最能顯示自己潛能的那一些作課堂交流,為濃度成功創(chuàng)造了條件,同時又步步扣“奇”,不離中心。而通過課堂交流各展所長,全體學生所能獲得的成果,也足以涵蓋課文的全部。這樣的“軟設計”,教師必須胸中有書、目中有人、手中有法,去隨機誘導、現(xiàn)場處理、及時調適,并在學生的課堂交流中去靈活點撥,有機滲透。
三、新理念指導下的“彈性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為世紀之初的語文教學改革指明了航向,“課標”提出了語文教學應當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的總體要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等一系列新的教學理念。這都意味著語文教學必須高揚主體性教育的大旗,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作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課堂教學應當是充分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學習需求的“彈性設計”:
1.體現(xiàn)探究學習的彈性
由傳統(tǒng)的接受的學習方式轉變?yōu)樘骄康膶W習方式,無疑是一場極為深刻的變革。所謂“探究”的教學方式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索研究方式進行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實踐活動。探究必須形成問題情境。教師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促進者和合作者,應當在尊重學生質疑、求疑的基礎上,組織、幫助學生澄清問題情境,爾后放手讓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自主處理課文信息、感受語言文字和聯(lián)系生活積淀中去主動探究。
2.體現(xiàn)合作溝通的彈性
合作是兒童重要的親社會行為品質,因而是兒童社會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其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一份最新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中,將“學會共同生活”作為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罢n標”強調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僅是因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語文實踐活動中,富有個性化的語文學習同時也需要群體合作,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對兒童進行合作的教育,促進他們的社會性,使他們獲得積極、健康的發(fā)展。
在語文課堂中學生的合作溝通,具有很多不確定的客觀因素。教師的教學設計,只能在組織引導上作一些有限的策劃,而很難全部預測其細節(jié),自然就需要“彈性設計”。一位教師導讀《閃閃的紅星》一課,在指導朗讀時融入了合作溝通機制。她說:“現(xiàn)在我們把四個組作為四個公共汽車車廂,每個車廂請一位同學當老軍人,一位同學當年輕的母親,其余同學當乘客,讀‘讓座’這一部分。逐組表演讀,讀后互評,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F(xiàn)在,請大家先自讀這部分課文,派好角色,想想應該怎樣演讀!蓖瑢W們分組合作的情緒很高,一南精選角色,議論怎樣互相配合,都想爭演讀第一。這里,教師的深入引導和評價,只能按課堂進行的實際情況來操作,教師的設計就只有設想一些注意點,而總體上是一種粗線條的組織引導。
3.體現(xiàn)交流對話的彈性
在以自學探究為主的課堂里,“交流”成了提升探究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也是在接受式課堂里所沒有的一種全新教學行為。請看《麻雀》一課的一組交流鏡頭:
師:當獵狗張開大嘴要吃小麻雀時,老麻雀奮來顧身地從樹上飛下來,想拯救小麻雀。假如你是老麻雀,你會這樣做嗎?為什么?
生甲:不會,因為……我害怕……怕死。
師:你很誠實,其他同學呢?
生乙:我也不會。因為那樣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還多搭上一條性命。
師:你是覺得不要增加不必要犧牲,對嗎?
生丙:我也不會,反正孩子注定沒命了,我去白白送死,還不如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眾哄然大笑)
師:你挺會保存實力啊!
生。何視窭下槿改菢幼觥R驗橐匀鮿購娛浅S械氖,不去試試就輸定了;去試試,才有可能戰(zhàn)勝對手。
生戊:老麻雀雖然不是獵狗的對手,但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沒想那么多。
生己:老麻雀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親骨肉被吃了。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死也值得。
師:說得多有道理!
……
在以學生為主的課堂交流活動中,教師就這樣以片言只語或點擊要旨,或引出疑竇,或啟發(fā)補充,或撥疑解難,師生之間的對話成了心靈之歌。然而這往往也是教學設計難以企及的細節(jié),教師只能以“假設”來猜度學生可能交流的要點,而如何對話引導則全憑臨場的靈活應變。
4.體現(xiàn)個體感悟的彈性
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高度以個性化的行為,對同一篇課文,每個學生都可能因為各人生活經(jīng)歷、認識水平和個性差異的不同而產(chǎn)生不同的感悟。教育應當十分尊重學生精神生命的自由展示,不應以統(tǒng)一的答案來壓抑學生的個性和靈氣。這種感悟的個性化就必然會帶來教學過程中的許多不確定因素。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并作現(xiàn)場的因勢利導,就必須為“設計”留出空白,賦予更多的可塑性。教學《寒號鳥》這一課,學生的感悟多種多樣,多數(shù)小朋友認為寒號鳥懶惰,凍死是自找的。但也有小朋友說:“喜鵲缺少愛心,它為什么不幫助寒號鳥搭個窩?”老師就臨場啟發(fā):“這個想法很特別,好,再讀讀課文,想想寒號鳥對喜鵲的勸說為什么不耐煩?如果喜鵲幫它搭窩,寒號鳥會一起來做嗎?”有的小朋友說:“寒號鳥也太傻了,要凍死的那個晚上,干嗎不飛到喜鵲窩里去擠一夜!苯處熅挽`活點撥:“這個話有意思,實際上懶惰就是傻的表現(xiàn)。如果寒號鳥躲過了那一夜,第二天太陽出來暖和了,寒號鳥會去壘窩嗎?
在新理念指導下的“彈性設計”,應當走在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前沿。因為“設計”是回應理念、凝聚智慧、縱橫信息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語文教學在前進,語文課堂設計也就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去攀升新高!
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傷仲永》是語文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古文,學生在剛剛接觸過古文,對古文中的實、虛詞釋義、文言句式、語感和朗讀方法有初步的認識。它是王安石的一篇雜文體散文,作者通過寫方仲永從幼年時天資過人,到長大后“泯然眾人”的變化過程,告訴人們不要單純地依靠天賦,必須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這對孩子們的成長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教材目標】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重難點】
教學重點
通過自讀和教師指導,能朗讀、朗誦《傷仲永》。
通過預習和課堂檢測,感知作者,掌握相關的文學常識。
結合上下文完成字詞的理解和全文的翻譯,梳理方仲永才能發(fā)展變化的過程。
教學難點
了解“實詞”“虛詞”的具體含義,掌握文中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如實詞“扳”“謁”“稱”,虛詞“之”等。
理解課文主旨“后天教育非常重要”,并能聯(lián)系實際生活,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方法】
目標隨堂檢測法
【教學準備】學生、老師充足的`課前預習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分享自背古詩,其他學生點評。
二、師讀《傷仲永》,學生點評導入。
三、賞讀課文,完成檢測。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ㄒ唬┏踝x下的自知
1、出示任務:
、僮宰x《傷仲永》及課下注釋。
②依據(jù)預習所知道,完成自知檢測。
2、自知檢測
①《傷仲永》選自,作者是,字。他是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②“傷仲永”的意思是
、畚恼轮v了(地點)(人物)
。òl(fā)生了什么事情?)
。ǘ├首x中的自品
1、出示任務:
、倏焖俚膶⒆⑨寴俗⒌皆闹小
、谝宰约旱睦斫庾x《傷仲永》
、弁瓿勺云窓z測。
2、自品檢測
①完成生字注音
隸()焉()
邑()謁()
扳()稱()泯()矣()
、诶首x、朗誦《傷仲永》
。ㄈ┱b讀中的自究
1、出示任務:
、僮约豪收b《傷仲永》
、谝罁(jù)課下注釋和自己的理解畫出表示傷仲永年齡變化和才能變化的詞句。
、弁瓿勺跃繖z測。
2、自究檢測
、俚谝惶幠挲g是,其過人之處是。
第二處年齡是,其出現(xiàn)的改變是。
第三處的年齡是,其又有了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ㄋ模┰僮x后的自量
1、出示任務:完成自量檢測
提示:“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驚嘆;“不能稱前時之聞”→遺憾;“泯然眾人矣”→痛心
2、自量檢測
、俜纸M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才能變化。
、谒伎迹翰煌挲g段中,我們和仲永相比,誰更厲害?
1.自讀課文
2.自知檢測
《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作者是王安石,字介甫。他是宋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
②“傷仲永”的意思是:替方仲永感到惋惜。
③文章講了金溪(地點)方仲永(人物)從天才走向平凡(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1.標注注釋
2.自品檢測
、偕肿⒁簦
隸(lì)焉(yān)
邑(yì)謁(yè)
扳(pān)稱(chèn)泯(mǐn)矣(yǐ)
、趥人、小組、集體多種方式朗讀、朗誦文章。
1.自讀課文,畫出要求詞句。
2.自究檢測
①第一處年是生五年,其過人之處是“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第二處年齡是十二三矣,其出現(xiàn)的改變是“不能稱前時之聞”。
第三處的年齡是又七年,其又有了“泯然眾人矣”的變化(要求用文中原話回答)
1.分組朗誦不同年齡段仲永的知識水平變化。
2.相比之下我們更厲害,因為他的才能日益降低,而我們參加了后天教育,才能日益增加。
掌握文章課題、大致內(nèi)容和最基本的文學常識。
正音,多次朗讀,熟悉課文,培養(yǎng)語感。
給予字眼指導,梳理文章脈絡,了解方仲永起伏的成長過程。品析主人公的變化和作者情感的變化。完成課后第二題。
帶著脈絡梳理讀重點句子,直擊主題--后天教育必不可少。
四、總結概括
無論一個人的天賦有多高,后天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
忽略了后天學習,只會像方仲永一樣,徒念昨日之美,徒增今日之傷。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下列詞語:
噩耗晴天霹靂慟哭支離破碎小心翼翼
恍惚踽踽獨行玲瓏突如其來變化無常
2.關于觀察與思考
觀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重要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基本一環(huán)。閱讀時,要靠平時觀察生活的體驗去理解作品內(nèi)容;寫作時,"第一須觀察",是從生活中獲取材料。
思考是對觀察對象(人物、景物、事物、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研究的思維和規(guī)律。
觀察和思考必須結合起來,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握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含義和規(guī)律。
3.關于文章的結構
文章的結構,是文章部分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外部形式的統(tǒng)一。結構的基本內(nèi)容包括:層次和段落、過度和照應、開頭和結尾。一般我們主要分析層次和段落,便于我們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能力目標:
1.從表情達意和文章結構兩個方面去理解"金盒子"在文中的作用。
2.分析文章所表現(xiàn)的兄妹情與姐弟情在內(nèi)涵和寫法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
3.學習本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真摯的情感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文章所抒發(fā)的手足深情。
教學建議
一、文章主旨:
本文以時間為序,以金盒子為線索,用樸素、平實的文字記敘了金盒子從最初的玩具箱變?yōu)榧拍牧及,最后竟變(yōu)榧o念的信物的過程,充分表達了兄妹姐弟的關愛、理解,滲透了難以割舍的手足深情。
二、文章思路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8)寫金盒子的來歷和我哥哥與金盒子的不解之緣以及哥哥去世后金盒子對我的重要意義。
第二部分(9-13)寫弟弟、金盒子與我的故事。
第三部分(10-11)寫哥哥、弟弟、雙親去世后,金盒子對我的重要意義。
三、寫作特點
1.結構嚴謹、周密,層次清晰,首尾呼應。
文章以金盒子為敘事線索構思謀篇。這條線索貫穿全文,首尾呼應,渾然一體,表現(xiàn)出手足深情的深刻主題。文章又以時間的發(fā)展為順序,用一連串的表示時間的狀語,寫出了作者在不同年齡的情感體驗,思路十分清晰。
2.文筆自然開朗,平淡簡約。
本文語言質樸、平淡,沒有雕琢痕跡,卻在看似拉家常的娓娓言談中透露出一份真情實感。全文以第一人稱的形式記錄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情獨白,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四、課文教讀方法建議
這篇文章細膩感人,不要當作一般的記敘文教讀,也不要從記敘文"六要素"入手,而應當反復默讀,從整體上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力求與作者的感情產(chǎn)生共鳴。閱讀時,可引導學生參照如下的步驟進行:
1.先瀏覽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
2.再讀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3.讀第三遍時,注意文中的幾件事是怎樣貫穿起來的。找出與金盒子相關的描述,并進行分類:哪些是敘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寫高興的事情的,哪些是寫哀傷的事情的;哪些是記實,哪些是回憶。進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仔細體味的基礎上,找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思考被感動的原因,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
教學設計示例
重點:
1.學習"金線串珠"的寫作手法。
2.品味質樸平淡而感情至深的語言。
難點:
對文章的主題的深入理解
本文對骨肉親情的表現(xiàn)是多方面的,既寫了兄妹情,又寫了姐弟情,還寫了父女、母女情;既寫了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樂融融的親情,又寫了遭受巨大不幸時的悲痛。文章前半部分主要寫兄妹情,后半部分主要寫姐弟情。"我"由于身份的變化而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情緒。而這一切都與金盒子密切相關。對父女情母女情的描述貫穿始終,與兄妹情、姐弟情相交織,使家庭親情表現(xiàn)得更為濃烈、深厚。
教學過程:
1.先瀏覽一遍,只求粗知,不求甚解。這一遍瀏覽還應當疏通字句,解決詞語障礙。
2.再讀一遍,了解故事的梗概,把握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知道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這一遍閱讀時,教師應當督促學生圈點批注,在文章字里行間做記號,注明所發(fā)生的事件或關鍵句子。
3.讀第三遍時,注意文中的幾件事是怎樣貫穿起來的。找出與金盒子相關的描述,并進行分類:哪些是敘事的,哪些是抒情的;哪些是寫高興的事情的,哪些是寫哀傷的事情的;哪些是記實,哪些是回憶。進而理解金盒子在文中主要起的作用。
4.在全班進行交流閱讀的成果,討論明確以上過程中布置的的`思考題。
明確:"金盒子"在文章中,不僅是敘事的線索,而且還是抒情的依托。年幼時,金盒子是"我"和哥哥的寶物,是樂趣的所在,是不可分離的"良伴",還是"我"與弟弟爭搶的"玩具"。哥哥、弟弟去世之后,金盒子里裝載著太多的回憶和思念。它"不僅是一種紀念,而且是骨肉情愛之所系"。它由"寂寞中的良伴",變成"逗人傷感的東西"。"我"可以對它傾吐滿心的憂傷委屈,可以捧著它"盡情一哭"。隨著人事的突然變化,"我"對金盒子的感情也波瀾起伏。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痛悼之心,與日俱增。金盒子的故事,見證了主人公的心路歷程,架構了一篇催人淚下的美文。
5.在仔細體味的基礎上,請學生找出最令自己感動的句子,思考被感動的原因,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在全班交流。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人情感的體驗,傾聽學生發(fā)言,及時激勵評價,對體會深入、有質量的發(fā)言要大力表揚。
手段:
反復默讀與討論相結合
設計思想:
新課標指出:"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12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語及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文,運用學生講、讀、畫、表演等各種方式體會黃山石的奇妙,激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結合觀察圖畫,在讀中理解語言文字,培養(yǎng)觀察和想象能力。
4、朗讀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讀中真切體會黃山石的奇特,有趣。
難點:如何發(fā)揮學生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自讀中自悟。
教學方法:
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大家去過黃山嗎?黃山之美,堪稱中國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偉,廬山之飛瀑,衡山之煙云,峨眉之清涼,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其奇松、怪石、云海、溫泉乃黃山“四絕”。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來欣賞一下黃山的四絕之一,板書:黃山奇石。請齊讀一遍課題。
二、觀察圖畫,初讀課文,標出生字和自然段。
三、小組討論,學習生字。
方法:四人為一小組,先讀準字音,易錯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寫錯的字找出來,一齊學習。找出最巧妙的識記方法。
四、匯報學習情況。
請一組同學匯報,匯報后,重點指導以下字形。
區(qū):共4畫,筆順是:區(qū)。
滾:右邊中間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著”區(qū)別字形。
狀:要和“壯”區(qū)分形、義。
五、理解詞義。
1.觀察圖畫、查字典理解詞義。
2.哪些詞義不懂提出來,同學一齊解決。
重點理解:
聞名:有名!奥劽型狻保褪窃谥袊屯鈬己苡忻。
尤其:表示更進一步。
秀麗:清秀美麗。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六、指導書寫。
翻:左右結構,“番”寫在豎中線以左,“羽”寫在豎中線右邊。左高右低。
滾: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在橫中線以上。
省:上下結構,“少”在橫中線以上,“目”在橫中線稍靠上起筆。
其:上橫短,下橫長。里面第二橫在橫中線上,避免“其”寫得下墜。
七、接讀課文,生評價。
八、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九、學習第一自然段。讀中了解“秀麗神奇、聞名中外、尤其”等詞語意思。配樂讀出情。
十、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寫生字詞。
3.搜集有關黃山景色的圖片或介紹的文字。
第二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讀了課文,記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黃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欣賞這一課,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新授: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黃山石怎么樣?生答。
老師用“奇特、有趣”兩個詞來概括大家的發(fā)言,好不好?(板書:奇特、有趣)
2、那么你覺得哪塊黃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請同學們結合課文插圖,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哪塊奇石,邊讀邊把描寫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畫下來。當然,在讀的過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詞語,就把它標出來,待會兒一起解決,好嗎?
3、生畫。然后問:你有哪些詞不理解?請?zhí)岢鰜恚?/p>
4、下面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奇石介紹給大家聽聽?介紹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你愿意結合剛才畫的詞句給大家講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講;如果你愿意讀,就有感情地讀一讀;如果你能通過動作把石頭奇特的樣子表演出來,你就表演給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時間內(nèi)畫圖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畫。下面自己抓緊想一想,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5、下面誰先來介紹?(順序依學生回答的為準。)
(1)仙桃石:生說自己的理解。誰愿意來讀讀?(一生讀)老師把其中一個句子改寫成這樣,你看看哪句好?為
什么?(這說明作者用詞非常準確。)好,誰還想來讀讀?別看就一句話,想讀好也不太容易。誰再試試?(生讀)還是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讀讀這句話吧!
。2)猴子觀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的理解。下面,誰能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出你的喜愛之情?(一生讀)誰認為自己能比他讀得還好,讀得更有趣?試一試(一生讀)老師幫你一把,給你配上音樂來讀,一定會更棒,誰想來試試?(一生讀)齊讀。試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說。多么奇特、有趣呀!誰能讀好?試一試!找個同學比一比。配樂讀。試背一遍。
。4)金雞叫天都:生說。課文沒有插圖,誰能想象出他的樣子?它好象在對天都峰說什么呢?誰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讀出來?找生讀。配樂讀。齊讀一遍。
6、課文是不是就寫了這幾塊奇石?在哪一自然段還寫了?找生讀最后一段.
7、又寫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么樣的?
8、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黃山上的石頭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還有許多石頭等著咱們?nèi)ソo它起名字呢!現(xiàn)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請你們帶著對黃山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
10、下面用你喜歡的方式選兩段你認為最好的課文背誦一下。
11、檢查背誦。
12、同學們,黃山石奇特、有趣,黃山更美!其實,祖國大地上還有許多這么著名的風景區(qū),課后同學們可以讀讀有關的課外書。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ㄒ唬├首x課文,并選兩段背誦。
。ǘ┩瓿烧n后練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背誦。
三、教學過程
一、讀本課生詞并聽寫。
巖石,怪石,巨石,仙人,仙桃
聞名,著名,名字,風景區(qū)
二、指導背誦。
1.你喜歡哪段讀哪段,要讀出語氣來。
2.指名有語氣地讀全文。
3.把你喜歡的選兩段試背下來。
4.接龍背,齊背。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組成詞語。
2.寫出黃山奇石的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再讀句子,注意讀出句中的停頓。
。1)聞名中外的()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麗神奇,()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2)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地蹲在山頭,望著()的云海。
。3)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的巖石,正等你去給它們起名字呢!
板書:
猴子觀海,一動不動,望,翻滾
仙人指路,伸著手臂,巨石
黃山奇石,仙桃石,像大桃子
金雞叫天都,金光閃閃
語文教案 篇5
一、目標點擊
1、知識目標
。1)掌握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基礎知識。
(2)了解本單元四篇課文的有關內(nèi)容。
2、能力目標
。1)學習鑒賞科技說明文、科技論文的一些方法。
。2)學習本單元四篇課文的寫作特色。
二、要點回放
1、有關作者
。1)《數(shù)學與文化》
齊民友,1930年生,安徽蕪湖人,數(shù)學教授,曾任武漢大學校長。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里夫金和霍華德:是美國當代著名社會學家。
。3)《千篇一律與千變?nèi)f化》
梁思成(1901—1972),中國現(xiàn)代建筑學家,建筑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廣東省新會縣人。1923年畢業(yè)于清華學校,1924——192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獲學士和碩士學位。1927—1928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國后從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創(chuàng)辦清華大學建筑系并擔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國耶魯大學兼任教授、聯(lián)合國總部大廈設計委員會成員。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他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研究,為中國建筑史的研究做了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1943年寫成《中國建筑史》一書。他是“人民英雄紀念碑”重要建筑的設計的領導人之一。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來》
斯蒂芬·霍金是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學家。1942年出生于英國牛津,自從患了側索硬化癥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失望和沮喪,開始了他的宇宙學研究。他后來在相對論、“大爆炸”和黑洞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F(xiàn)任牛頓曾經(jīng)擔任過的劍橋大學盧卡斯數(shù)學教授。
2、常見生字詞
生字:熵罄廡膨脹睇
詞語或成語:澤被嘔心瀝血絞盡腦汁深不可測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夷為平地告罄無濟于事萬變不離其宗悠然自得千篇一律左睇右盼荒謬絕倫欲揚先抑雜亂無章尷尬膨脹……
3、課文內(nèi)容
(1)《數(shù)學與文化》:本文論述了數(shù)學作為科學語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數(shù)學能夠影響人類精神生活的幾個特點,即數(shù)學的確定性、簡單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評價了數(shù)學在促進人類思想解放、使人類擺脫宗教迷信、不斷創(chuàng)新的歷史功績,把數(shù)學提到文化興亡、民族盛衰的高度來認識。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本文從熱力學第二定律出發(fā),將熵的觀念引申到能源、環(huán)境等領域,對當今世界普遍關注的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問題表示了深深的憂慮。
。3)《千篇一律與千變?nèi)f化》:本文以介紹建筑創(chuàng)作為主要內(nèi)容。建筑是時空藝術,“千篇一律與千變?nèi)f化”指在時間、空間的綜合持續(xù)中,建筑創(chuàng)作的重復與變化。重復與變化相互矛盾相互統(tǒng)一。如果只強調重復,作品往往毫無二致;只注重變化,作品往往雜亂無章。一個成功的建筑創(chuàng)作則是重復與變化的辯證統(tǒng)一體。
。4)《宇宙的未來》:這篇講演,從古代巫師的預言,談到近代宗教預言,再改動到對宇宙未來的討論,主要探討了宇宙未來的兩種命運:一是繼續(xù)膨脹下去,一是收縮以至于坍縮成一個點。膨脹還是收縮,取決于宇宙的平均密度。運用天體物理學理論,對宇宙的未來作出科學的論斷。
4、寫法鑒賞
本單元四篇文章是科技說明文和科技論文,寫得都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這于作者高明的寫法有關,現(xiàn)總結如下。
(1)《數(shù)學與文化》
語言品味:①準確,本文語言正像數(shù)學那樣邏輯謹嚴。
、谏鷦樱η笥蒙鷦踊顫姷恼Z言來闡釋,使文章通俗易懂。
、哿鲿,文章充滿激情,筆力雄健,氣勢飛動,縱橫馳騁,無所不宜。
(2)《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論證方法:①引用論證
一是引用權威人士的話,二是引用民間諺語,來增強讀者對科學原理的理解能力。
②概括論證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質,具有簡明扼要的特點。
、鄯治稣撟C
本文用的最多的就是分析論證法。在簡述一個科學道理或提出一個觀點后,作者往往將問題分解開逐一論證。
。3)《千篇一律與千變?nèi)f化》
分析方法:文章分析嚴謹而辯證,比較詳盡地介紹了一些著名建筑的千篇一律與千變?nèi)f化的關系,看法準確精當。
(4)《宇宙的未來》
本文體現(xiàn)了演講的特點:①生動的導引,開頭從古代的巫術和近代的宗教預言談起,增加了趣味性,深化了演講的主題——科學地求實精神。
、趪乐?shù)耐评恚疚淖鳛橐黄茖W演講,其最終目的是讓人信服,而嚴謹?shù)耐评韯t能增強說服力,作者沒有對宇宙的未來作明確的預言,正說明演講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塾哪恼Z言,本篇演講的語言幽默,創(chuàng)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使所論述的問題更易于聽眾接受。
三、方法指津
本單元學習的是科技說明文和論文,這些文章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文質兼美,給人以啟迪。學習的方法是提要鉤玄,提要鉤玄是韓愈所倡導的一種閱讀方法,它的意思就是要在閱讀中抓住文章的要點,領會其精神實質。
提要鉤玄的方法,具體有指出重點,剖析難點,概括內(nèi)容,提煉觀點,分析觀點等,這就需要把閱讀、理解、分析、判斷、概括、推理等能力融合起來,在當代社會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尤其適用。
四、考點例析
[考點]20xx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關于現(xiàn)代文閱讀的要求
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1、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例析]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題。
人類正面臨著全球變暖的挑戰(zhàn)。聯(lián)合國的一份報告向我們描述了氣候變化產(chǎn)生的災難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將使非洲成為受影響最廣大的地區(qū);熱帶流行的瘧疾和寄生蟲病將向北蔓延,使歐洲出現(xiàn)流行。坏刂泻5貐^(qū)由于嚴重缺水會半沙漠化,滑雪運動在歐洲將蕩然無存;在英國,肆虐的冬季風暴將變得司空見慣,東部的某些地方可能變得過于干旱而無法種植各類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將大大減少甚至干涸,飲用水源遭到破壞;昔日繞道而行的臺風將頻頻襲擊日本,致使短時間內(nèi)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而最為嚴重的影響,將是地球上數(shù)以百萬計的人由于海岸線受侵蝕、海岸被淹沒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遭破壞而被迫離開家園。
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到本世紀末,地球的平均氣溫將比現(xiàn)在升高3℃。這一預測是以近年來地球氣溫升高的`現(xiàn)象和溫室效應為依據(jù)的。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chǎn)生的保溫效應。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溫室氣體,它可以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使大氣層保持一定的熱能。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的含量直接影響著地表氣溫,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時,地表氣溫就相應升高?茖W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環(huán)境的演化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大氣層的保溫作用,全球氣溫將為—40℃,而現(xiàn)在全球平均氣溫為16℃?茖W家們預言,人類如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到20xx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將比1850年工業(yè)革命時增加一倍。
導致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工業(yè)革命開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量越來越大,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增加。同時,雷擊、蟲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壞也使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植物遭到破壞。所以,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改變能源結構,大力植樹造林。有科學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從根本上防止溫室效應的加劇。
氣候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全球我們必須樹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氣環(huán)境觀念,為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愛護頭頂?shù)倪@片藍天。
。20xx年全國高考卷第7、9題)
1、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指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的密閉空間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通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中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chǎn)生的保溫效應。
[分析]
此題重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是閱讀的基礎。能否在上下文語境中迅速準確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是閱讀水平高低的一項重要標志。本文始終圍繞著“全球變暖”這一氣候現(xiàn)象來展開論述。其中涉及“溫室效應”的問題。那么究竟什么是溫室效應,考生對此應該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此題答案應該選A原文中說:“溫室效應,在物理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chǎn)生的保溫效應!边@一定義有四個關鍵詞,即“透射陽光”“密閉空間”“熱交換”“保溫效應”。B項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后,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只有“熱交換”一個條件,可以排除。C項也與原文意思不符也可以排除。D項只有“熱交換”和“保溫”兩個條件因而也不是正確選項。而A項保留了全部四個條件,只是前后順序作了調整,“透射”改為“接受”意思基本一樣,所以應選A、
2、下列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各國遲遲不采取果斷和必要的措施,不改變能源結構和大力植樹造林,以致大氣層的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
B、1850年工業(yè)革命以來,大量開采和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結果,大大增加了溫室氣體的含量。
C、由于人類無限制的破壞,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劇消失,沙漠進一步擴大,使得地表氣溫也隨之不斷升高。
D、因雷擊和蟲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災、草地衰退,導致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減少,而人類對此卻束手無策。
[分析]
此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四個選項,都與生態(tài)平衡和氣候變化有關,有一定的干擾度要準確選出,就要仔細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項所說的生態(tài)變化與人的活動沒有關系。A項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有關信息進行的歸納,顯然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因而是正確的,可以排除B項中的大量開采和燃燒也都是人的活動,也是正確的。C項直接點明是人類無限制的破壞,也是正確的。D項雖然提到人類,但“雷擊”和“蟲害”卻不是人的活動所造成的,所以不正確。因此,只有D項是正確的選項。
五、遷移練習
閱讀下文,完成1—4題。
現(xiàn)在,在加強改善文藝評論的呼吁中,也涉及評論風格的多樣化,無疑,文藝鑒賞該是其中的一種。文藝評論與文藝鑒賞本是密不可分的。文藝評論雖屬于“論”,但必須以藝術現(xiàn)象引起的具體感受為出發(fā)點,因而,凡評論必有鑒賞。同時,文藝鑒賞在對于是形象的具體感受中,也必然伴隨著鑒賞者的觀念、傾向、認識、態(tài)度,因而,凡鑒賞也必有評論。但兩者在對文藝作品的感受與認識,又有側重不同與深淺之別。鑒賞更多的重感性,帶著主觀的個人喜愛;評論更多的重理性,要求客觀的科學分析。文藝鑒賞只是文藝評論的基礎,而文藝評論則是文藝鑒賞的深入;評論基于鑒賞,又高于鑒賞。既然如此,有什么必要把某些評論拉回去,戴上一頂“鑒賞式”的帽子呢?這是因為,評論只要不停留在個人喜愛的鑒賞性階段,有著應有的客觀性與科學性,那么,它在風格特征上更多地保持著鑒賞的印記,便自有其特殊的魅力。這首先是它的論述比較具體形象。文藝鑒賞是一種由生動的藝術形象引起的精神活動,舍棄具體形象、具體感受的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也就舍棄了鑒賞。因此評論展示作者的審美判斷呈現(xiàn)位“鑒賞式”時,其行文往往是生動形象、具體感人的!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笔且环嗝疵烂畹娘L景畫!但它又不只是自然風光的單純描繪,《唐詩鑒賞集》是這樣賞析的:“細柳新綠,這不是春天的色彩嗎?黃鶯唱和,這不是春天的音樂嗎?白鷺從南方飛回,正是春天的第一批客人;冰消水漲,遠方的船兒不遠萬里而來,正說明人們已經(jīng)開始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活動。這一切形象地構成了一個鮮明的主題——春天來了!边@里理性的思考沒有游離生動的形象;相反,正是從生動的形象中引出內(nèi)含的意蘊。這類評論的論述還比較富有個性色彩。文藝鑒賞并不是消極的接受,而是一種積極的感受。鑒賞者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馳騁想象,對藝術進行再創(chuàng)造。由于鑒賞者的主觀條件不同,這“再創(chuàng)造”也就會呈現(xiàn)出它的差異性,帶著濃厚的主觀色彩,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誠然,文藝評論需要客觀的科學評價,不容主觀偏見;但優(yōu)秀作品本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評論,鑒賞中的偏愛,往往使評論跳動著作者特有的觀察、感受與體驗,為評論帶來特有的色彩。當然鑒賞式評論僅僅是評論中的一種,而且,它只能用于評論文藝作品,對文藝思潮、文藝流派、文藝運動等文藝現(xiàn)象,它就無能為力了。同時,它還有自己的缺點,就是由于它容易溺于鑒賞者的偏愛,成為偏見,使評論失去公正的態(tài)度。所以,評論而為鑒賞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頂富有特征的“帽子”,而不能讓帽子成為自身。
1、對文中加線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抽象思維和邏輯判斷”指鑒賞中的理性思維。
B、“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明莎士比亞并沒有賦予哈姆雷特明確的性格特征。
C、“評論而為鑒賞式,也只限‘式’,戴上一頂富有特征的‘帽子”’中的“式”和“帽子”含義不同。
D、“讓帽子成為自身”意思是以鑒賞代替評論。
2、作者認為鑒賞中的“再創(chuàng)造”會呈現(xiàn)“差異性”,下面不能說明這一點的是()
A、《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引得無數(shù)人一灑同情之淚,但魯迅說:“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
B、魯迅筆下的“阿Q”,有人認為是階級的典型,有人認為是民族的典型,還有人認為是人類的典型。
C、歌劇《白毛女》中的黃世仁讓人憎恨,喜兒則引人同情。
D、《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達吉亞娜是普希金心目中完美的俄羅斯婦女形象,但在今天的俄羅斯讀者心中卻是褒貶紛紜,莫衷一是。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評論必須以藝術形象引起的具體感受為出發(fā)點,鑒賞也必然伴隨著鑒賞者的觀念傾向認識和態(tài)度,這種密不可分的關系就是兩者的辯證關系。
B、鑒賞式評論的“魅力”在于理性的思考伴隨著生動的形象,跳動著作者由鑒賞中的偏愛產(chǎn)生的特有的觀察感受和體驗。
C、“優(yōu)秀作品本可以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評論”,強調鑒賞式評論應注意角度的變化和內(nèi)容的豐富。
D、鑒賞式評論容易溺于偏愛而成為偏見,使評論失去公正的態(tài)度,所以只能用于評論文藝作品,對其他文藝現(xiàn)象無能為力。
4、對本文論述的中心概括準確的一項是()
A、評論與鑒賞的辯證關系
B、鑒賞式評論的短與長
C、文藝鑒賞的性質與特點
D、提倡鑒賞式評論
參考答案:
1、B2、C3、B4、D
語文教案 篇6
【創(chuàng)意說明】
這兩首散文詩,形象生動感人,情感美好真摯,語言清麗流暢,是進行朗讀訓練的上佳文本。教師以其中的一首詩為范本,在精心設計的有序誦讀中,引導學生感悟形象,品味情感,并加以朗讀技巧的指導,再以另一首詩作方法實踐,自學自讀,使學生掌握詩歌朗讀的基本方法,學會感情朗讀。
【教學設計】
一、設情境、激興趣、導入新課
。、設情境:
教師朗讀《花之歌》(節(jié)選):
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比的獨眼向我凝視。
我飲著朝露釀成的瓊漿;聽著小鳥的鳴囀、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為我鼓掌。我總是仰望高空,對光明心馳神往;我從不顧影自憐,也不孤芳自賞。
。病⒓づd趣:
老師讀得好不好?想不想和老師讀得一樣好?
3、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散文詩《組歌》,學習怎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二、聽讀、入詩境、繪形象
詩歌是靠形象來傳情達意的,讀詩,先要感受詩中的形象特點。
。、請同學們閉上眼,美美地聽讀第一首《浪之歌》,邊聽邊想象其展現(xiàn)的畫面,進入詩境,聽后談一談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樣的形象。
播放《浪之歌》的配樂朗誦,學生凝神細聽聽。
。、聽讀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滿了對浪的感慨,那么就試著來完成老師的題目吧!
你在聽讀中感受的“浪”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說一說你的理解。
學生充分發(fā)言,教師不作評點。
。、剛才同學們說了自己對“浪”的形象的理解,口說無憑,課本為證!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浪之歌”,從文中找到支持你觀點的詩句,并把它讀出來吧!
。础Ⅻc讀,教師作朗讀指導。
。怠⒖偨Y“浪”的形象:
“浪”的形象感知可能有一定難度,可視課堂情況引導學生先從前4個詩節(jié)感知“浪”的熱戀中的情人形象,再由后2個詩節(jié)感知“浪”多情浪漫的形象特點。
多媒體顯示:海岸的情人
人間世界的守護者
博愛者
三、品讀、察情感、悟意蘊
剛才同學們在朗讀詩句時,老師反復地要求同學要讀出感情。老師是要告訴你們,詩根情,詩中的形象是情感的載體,承載著作者豐富的情感。下面請同學們再讀《浪之歌》,品味詩中的'情感意蘊。
。、學生輕讀《浪之歌》,討論交流。
2、總結:
前4個詩節(jié)總體上抒發(fā)了熱情洋溢的愛戀之情,后2個詩節(jié)則抒發(fā)了博大深沉的愛戀之情。詩中海浪的愛情的內(nèi)涵,那不僅僅是對海岸的愛情,是更廣闊的對世間萬物所懷的滿腹的愛情,這博大的愛情閃耀著母性的光輝。
多媒體顯示:熾熱深沉的愛
四、美讀、習技巧、傳情意
讀詩是一種高雅的情感體驗活動,當我們在想象中進入詩中的意境,體悟到詩中美好的情韻而又能恰當運用朗讀技巧用聲音加以傳達,這時,我們的心靈深處便會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1、重點讀后兩個詩節(jié),教師作朗讀技巧指導。
。、技巧簡介:
語音──輕重;語速──緩急;語調──抑揚;節(jié)奏──頓挫。
停頓:
、派硗nD;
⑵語法停頓;
、菑娬{停頓。
語速:
語速是指說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jié)的長短及音節(jié)之間連接的緊松。說話的速度是由說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相聯(lián)系。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nèi)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nèi)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
語調:
、派{,前低后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⑵降調,前高后低,語勢漸降。一般用于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贊美、祝福等感情。
⑶平調,這種調子,語勢平穩(wěn)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于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莊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惹{,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
五、實踐,自主學習《雨之歌》
。、通過剛才對《浪之歌》的學習和朗讀,同學們應該掌握了朗讀詩歌的基本方法,F(xiàn)在,請大家自主學習《雨之歌》,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
一讀:
感知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
二讀:
體味情感。注意語流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jié)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
進入情境。注意語氣的輕重抑揚,注意體現(xiàn)散文詩的抒情性。
2、學生討論交流閱讀心得:
形象──奉獻者,傳情使者。
情感──慷慨無私的愛。
。、全體和樂朗讀《雨之歌》。
六、結語
詩人敏感而多情地體察尋常生活,激蕩出心靈的鳴唱,展現(xiàn)了海浪和雨水的詩意形象。同學們也通過自己深情地朗讀再現(xiàn)了詩情畫意。謝謝同學們和老師度過了美好的45分鐘!
語文教案 篇7
【《為你打開一扇門》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倌苷w感知全文,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
、谀芾斫馕闹袑ξ膶W內(nèi)容、意義的闡釋,并結合自己的實踐經(jīng)歷說出自己對文學的理解;
③能品味本文優(yōu)美語言,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仿寫一段話。
課前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查找有關“門”的注釋,朗讀全文,理解本文“門”的喻義,找出文中必須掌握的生字、詞語。
教學重點
領會文中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在理解課文中激發(fā)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內(nèi)容
感知全文主要內(nèi)容,理清課文思路,把握文章的內(nèi)涵。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門”對大家都很熟悉,你能否說出你對“門”的幾種理解?
字典上對“門”的解釋有:①房屋、車船或用圍墻圍起來的入口。②門徑(竅~)。③舊時指封建家庭或家族的一支,現(xiàn)在指一般的家庭“雙喜臨門”。④宗教思想上的派別:儒~,佛~,左道旁~。⑤傳統(tǒng)指稱跟師傅有關的:~徒。⑥一般事務的分類:分~別類,五花八~。⑦量詞。⑧姓。
(大部分學生可能只會說出用圍墻圍起來的入口,觀點較片面。)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趙麗宏的《為你打開一扇門》了解一下作者要為我們打開什么樣的“門”,這扇門代表什么。
(板書課題,出示目標。)
檢查預習
1、組織學生介紹作者、寫作背景。
明確:趙麗宏,散文家,詩人,上海市人。
課文是作者為語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的《中國學生必讀文庫·文學卷》寫的序文。
2、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會解釋詞義。
詮釋 憧憬 裨益 潛移默化 危言聳聽
明確:(先請學生讀并解釋,老師引導學生評價、判斷、補充。)
整體感知
教師指導語:通過檢查預習,可以感知到大家對課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全文。
要求:
1、要求讀得流暢,讀音準確;
2、邊讀邊劃出文中關鍵詞、句;
3、思考標題“門”的含義;
4、理清課文思路、結構。
過程:
1、教師組織學生自讀并檢查;
2、誦讀交流:學生個人朗讀,教師組織學生聽并進行評價。
明確:
標題“門”的含義:文學之門,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使抽象的概念更具體可感。
理清思路:課文圍繞“為你打開一扇門”題眼“打開”二字,以“議論大門——初進大門——打開大門”的思路展開,逐層深入。
重點詞句的交流: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并派代表提出組內(nèi)討論仍解決不了的詞、句,全班討論解決。
學生:“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結晶。”這句話如何理解?“心聲”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有人說,一個從不閱讀文學作品的人,縱然他有‘碩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學位,他也只能是一個‘高智商的野蠻人’!边@句話如何理解?
課后學習
1、認真讀熟全文并思考課后練習。
2、挑選出你認為曾深深打動過你的文學作品,思考并寫出它打動你的理由。
第 二 課 時
教學內(nèi)容
引導學生去理解、感悟課文,結合學生實際,運用自己讀文學作品的體驗,領會文中有關文學方面的理論闡述,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文學的興趣。
教學設計
精讀品析
導入語:明確了標題“門”的含義后,請大家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打開這扇門?
明確:走進了文學的門,瀏覽新鮮事物,探求未知天地,了解一個時代的歷史小文,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人生的意義。不僅增長人的知識,也能豐富人的感情。
2、怎樣才能打開這扇門?
明確:(1)只要你愿意花時間,花功夫,只要你對門里的世界有探索和了解的愿望,這些門一定會在你面前洞開……(2)只要你走進這扇大門。
3、作者闡述的文學特征、內(nèi)涵、功能以及文學與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各是什么?
明確:(1)文學的特征是:文學是人類感情的最豐富最生動的表達,是人類歷史的最形象的詮釋(第一句)。(2)文學的內(nèi)涵:一個民族的文學,是這個民族的歷史。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是這個時代的縮影,是這個時代的心聲,是這個時代千姿百態(tài)的社會風俗畫和人文風景線,是這個時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結晶。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傳達著人類的憧憬和理想,凝聚著人類美好的感情和燦爛的'智慧。(第2~4句)。(3)文學的功能:閱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對了解歷史,了解社會,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義,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文學作品對人的影響……也能豐富人的感情(第5~8句)。(4)文學與現(xiàn)代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如果對文學一無所知,而想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yǎng)的現(xiàn)代文明人……共識”。
(以上問題先組織學生精讀第3小節(jié),然后小組討論交流,班級交流,學生評價。)
拓展探究
教師指導語:明確了課文中作者對文學特征、內(nèi)涵、功能以及文學與現(xiàn)代人的發(fā)展的關系后,下面請大家再看一下趙麗宏在《致文學》中與文學對話的節(jié)錄,進一步體會課文闡釋的文學的含義,再結合你平時閱讀文學作品的感受,寫一段文字,說明你心中的文學是什么。
附:《致文學》作者與文學的對話的節(jié)錄
你是廣袤的大地,是遼闊的天空;你是崇山峻嶺,是江海湖泊。你用彩色的文字,描繪出世界上可能存在的一切美妙景象。不管是壯闊雄奇的,還是精微細致的,不管是繽紛熱烈的,還是深沉肅穆的,你都能有聲有色地展現(xiàn)。你使很多足不出戶的人在油墨的清香中游歷了五光十色的境界。
你告訴人們,人生的色彩使何等豐富,人生的路途又是何等曲折漫長。你把生活的幃幕一幕一幕地拉開,讓無數(shù)不同的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出激動人心的喜劇和悲劇。你可以呼喚出千百年前的古人,請他們深情的講述歷史,也可以請出你最熟悉的同代人,敘述人人都可能經(jīng)歷的日常生活。你吐露的喜怒哀樂,使人開懷大笑,也使人熱淚沾襟……
1、組織學生自讀,師生互動,學生談體會,學生點評,教師小結。
2、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文學作品的體驗,仿寫一段文字。
要求:①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將文學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體化;
②用詞優(yōu)美、恰當;
、圩謹(shù)200字。
3、學生仿寫,交流,師生互評。
4、小結,組織學生積累優(yōu)美的詞語,文中的比喻、擬人和排比句。
課后學習
1、去圖書館借閱作者的散文作品,并寫一篇讀后感及進行美文點評。
2、向同學推薦一部你最欣賞的文學作品,要求對這部文學作品進行內(nèi)容概要,寫作手法、思想或文學價值等方面加以簡要概述。字數(shù)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為你打開一扇門 趙麗宏
門————文學之門
議論大門 → 初識大門 → 打開大門
│ │ │
(1.2)由門談起 (3.4)打開文學之門的意義 (5)激勵人們走進文學的大門
【教學總結】
《為你打開一扇門》是初中七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第一篇課文,文章精美短小,作者將自身對文學的感悟流駐筆端,向廣大青少年朋友介紹文學,引領學生走進文學的殿堂。
我的反思:
1、成功之處:
(1)第一環(huán)節(jié)初識大門的教學設計能從學生的閱讀經(jīng)歷和感受出發(fā),課堂上學生有話可說,所以回答踴躍,暢談了自己對文學的認識及親近文學的'途徑。
(2)整個教學呈現(xiàn)出了由淺入深的特點:初識大門——輕啟大門——邁入大門,學生由整體感知到了解課文作者的精辟見解、由簡單的了解到借助《致文學》深入理解課文,并再次從自身的閱讀體驗談與作者共鳴的感受,學生在閱讀與思考的過程中逐步領略文學的魅力,從而產(chǎn)生親近文學的強烈愿望。
(3)學生的學習方式多樣化。有大聲讀、小聲讀、默讀、有感情地讀,有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從學生的回答中,教師感受到這些活動的展開還是有效的。
(4)教學方式由教師教向學生學轉變。本節(jié)課始終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教師并沒有一味的灌輸與講解,而是學習過程中的引領者。同時,在關鍵處——邁入大門,教師及時舉例,通過示范使學生學會思考的方法。
(5)課程資源的有機整合。這篇課文文筆優(yōu)美但很抽象,對于剛升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容易理解。教師利用作者另一篇《致文學》的形象化語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化難為易。
2、不足之處:
(1)任務過多,造成學生無法一一顧及。如邁入大門中要求學生有感情地大聲朗讀《致文學》,從中找出與課文內(nèi)容相照應的語句,并結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談談你對這些語句的深切理解和感受,此處處理不好。畢竟學生剛從小學升入中學,認知水平還有待提高,教師將兩步并為一步,對學生來說要求太高,因此在教學實際過程中,學生無法從容應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找出與課文內(nèi)容相照應的語句,完成這一任務后再提出第二要求也許會更好。
(2)教師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評價不夠。
(3)教師面對課堂生成的問題不能很好的利用與解決,顯得稚嫩。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05
語文的教案01-09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1-10
[語文教案]初中語文教案04-02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教案11-19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4-05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4-06
小學語文教案常用 小學教案語文教案08-20
語文備課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