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4-11-06 12:17:54 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

  教學內容

  教科書二年級(上冊)44頁例題和45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征,會畫線段。

  2.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具準備

  學具:每人一根毛線、一張彩紙。

  教具:吸管兩根(一曲一直)、課件。

  教學過程

  一、曲直對比,引入新課

  1.師:出示兩根吸管(一直、一彎)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不同?

  2.師:圖上的兩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組跳繩、一組拔河)

  兩組同學手中的繩子有什么不同?

  3.師:觀察你桌上的毛線,你發(fā)現(xiàn)什么?(彎的)

  二、動手操作,認識線段

  1.變曲為直,初步認識線段

 。1) 師:你能想辦法把這根彎的毛線變直嗎?(板書:直)試一試。

 。2) 請生匯報演示:你是怎樣做的?

  若出現(xiàn):A 用手捏住繩子的兩頭,拉緊繩子。

  B只捏住毛線的一端,另一端讓毛線自然下垂。

  討論:哪一種作法使毛線更直?

 。3) 師: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就是線段。(板書:線段)

  觀察同桌手中的毛線,哪一段是線段?互相指一指。

  (4) 師演示:同學們捏住的毛線的兩頭,在數(shù)學上叫做線段的端點,線段有幾個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5) 師: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直,兩個端點)

  2.實物感知,強化線段特征

  過渡:生活中有沒有一些物體的邊是直的,也有兩個端點的.情況存在呢?

  (1) 師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邊,你有什么感覺?

  再用兩手去捏住邊的兩邊,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直尺的邊是直的,也有兩個端點,我們就可以把這條邊看作是一條線段。

 。2) 師:你還能在課本上、黑板上找到直的,有兩個端點的邊嗎?

  總結:直尺、課本、黑板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3) 師:線段具有哪些特點?(直、有兩個端點)

  3.根據特征,自建線段模型

  (1) 師:你能根據感受到的線段的特點,把它畫在紙上嗎?試一試。

 。2)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畫線段的?為什么這樣畫?

  部分作品實物展臺下展示對比,讓學生根據線段特點進行判斷。

 。4) 師適時示范線段畫法。師:線段就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請學生用直尺畫一條線段。

  (5) 依據線段模型練習。

  P45第1題 說一說下面哪些是線段?

  師:為什么是線段(不是線段)?

  三、聯(lián)系應用,拓展認識

  1.P45第2 題 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出示校園環(huán)境圖片,請學生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作線段嗎?根據學生匯報,軟件同時在該物體某邊上呈現(xiàn)出線段。

  2. P45第3題 下面圖形各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1) 請學生指出某圖形橫向、縱向各一條線段的頂點,讓學生感受公共點。

  (2) 師: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四邊形是由四條線段圍成的,五邊形是由五條線段圍成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 P45第4題

 。1) 用長方形紙任意折一下,觀察折痕,你發(fā)現(xiàn)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條線段)

 。2) 請學生折一條比垂直折痕長的線段,短的線段。(對不能直觀看出長或短的線段,引導學生比較)

  4.P45第5題

 。1) CAI出現(xiàn)兩個點,師:你能以這兩點為端點畫出線段嗎?你能畫幾條線段?

 。2) CAI出現(xiàn)三個點,并同時出現(xiàn)題目。

  師: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畫出來是什么圖形?

  (3) 學生獨立練習,實物展臺展出,集體講評。

  5.P45第6題

 。1) 猜一猜你能畫出幾條線段?畫一畫。

 。2) 實物展臺展出學生不同的作品,進行評價。

  6.全課總結:

  和大家交流,你今天有什么收獲?你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方面?

  7.課外作業(yè):請你向爸爸、媽媽說一說哪些物體的邊是線段?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 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 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 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 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 找朋友。

  3. 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得知識的能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熟記5的乘法口訣,并比較熟練地應用口訣求積。

  教學難點:根據圖意獨立寫出乘法算式并編出相應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

  課件顯示:小朋友劃船,每只船上坐5人,一共有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

  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訣,今天請同學們自己來研究學編5的乘法口訣。

  1、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是怎樣編出口訣的?

  2、生匯報教師板書;

  1個5是5 5×1=5一五得五

  2個5相加5×2=10二五得十

  3個5相加3×5=15三五十五

  4個5相加4×5=20四五二十

  5個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

  3、你發(fā)現(xiàn)這些算式或口訣中,乘數(shù)、積有什么特點?

  點撥:同學們真聰明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編出了5的乘法口訣,還知道了5的乘法算式中,隨著乘數(shù)一個比一個大,積就一個比一個大5。

  三、形成應用

  1、將5的乘法口訣讀一讀。

  2、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訣。

  3、師生對口令

  4、游戲:翻一個數(shù)馬上說出它與5的'積,比一比誰最快。

  5、討論:“想一想”中的算式各用哪一句口訣?

  秘密:積的個位是0,乘數(shù)應填雙數(shù),積的個位是5,乘數(shù)應填單數(shù)。

  四、完成想想做做

  1、第1題

  學生同桌互相對口訣,以游戲形式完成。

  2、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匯報交流。

  3、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討論訂正。

  4、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5、第5題

  老師引導學生讀懂題意,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五、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5的乘法口訣,會用5的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shù)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

  編制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秋天到了,小松鼠和媽媽來到了森林里采集松果,準備過冬,它們采了很多的松果,可是不知道到底采了多少?我知道咱們班的同學是最聰明能干的,你能幫助他們數(shù)一數(shù)嗎?

  二、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1.你打算怎樣數(shù),才能又對又快呢?

  師:大家的數(shù)法真多,你喜歡哪一種數(shù)法?為什么?

  生:我喜歡5個5個地數(shù),這樣簡便。

  2.五個五個的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個松果?

  3.提問:指著第一堆松果提問,這堆松果有五個,是1個5,一共是5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4.提問:指著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問,這兩堆松果有兩個五個松果,是2個5,一共是10個松果,怎樣列乘法算式呢?

  5.談話: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個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小組交流)

  三、體驗感悟

  1.組織學生匯報,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這樣看來簡單多了,可是還是不能很好的記住它,有什么能記住這些算式的好辦法嗎?

  3.引導學生整理口訣。

  當然是乘法口訣了,它可是專門用來記這些算式的,小朋友,你能編出這些口訣嗎?

  (有的學生會想,1個5是5,2個5是10,3個5是15,4個5是20......這樣記住的)

  師:這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記的`

  (有的學生會說出乘法口訣來)

  師:利用口訣來記又順嘴,又方便。剛才有同學說1個5是5,如果把“個”字去掉,變成“一五得五”,把2個5是10變成二五一十就順口了。

  師:哪一組的同學能把編制好的口訣讀給大家聽。

  熟記口決。(給2分鐘時間看誰讀得次數(shù)多。)

  師:同學們想不想和老師玩?zhèn)對口令的游戲呢?我讀上句,你接下句,看哪個同學接的快!

  師:現(xiàn)在和你的同桌來玩這個游戲,男生先說,女生對。然后女生先說,男生對

  (生生互動)

  四、鞏固應用。

  練習一:

  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shù)學游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zhèn)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五、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5輛車夠嗎?為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組合數(shù)。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數(shù)字卡片、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有3張數(shù)字卡片,5、7、9,用它們組成不同的兩位數(shù),能組成多少個兩位數(shù)?

  二、學習新知綠色圃中小學教育網

  1、出示例題

  如果用著3張數(shù)字卡片,任意取出其中的兩張求它們的.和,得數(shù)有多少種可能呢?

  2、解決問題

  請學生嘗試解決后全班交流

  1)用填表的方法

  2)用連線的方法

  3)隨便寫

  3、思考

  只有3種結果,為什么擺兩位數(shù)卻有6種結果呢?

  擺兩位數(shù)跟卡片的位置有關,加法算式的結果和卡片的位置無關

  4、觀察

  上面的幾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隨便寫,容易漏掉或重復。

  三、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6

  教學目標:

  1、理解5的乘法口訣,能運用口訣進行乘法計算。

  2、經歷歸納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口訣的來歷,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3、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5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進行計算。

  難點:

  口訣的運用。

  準備:

  手掌圖

  教學過程:

  一、編口訣。

  1、連加計算手指數(shù):

  (1)我們人人都有一雙巧手,每只手上都有幾個手指?(板書:5 1個5)

 。2)兩只手有幾個手指?就是幾個5?(板書:10 2個5)

  (3)再多一只手呢?就是幾個5?4只手呢?5只手呢?(板書:15 3個5;20 4個5;25 5個5)

  小結:剛才我們用連加的方法,很快算出了幾個5是多少。上兩節(jié)課我們學了乘法,你會用乘法來計算嗎?2、用乘法計算手指數(shù):

 。1)1個5,用乘法怎樣計算?2個5呢?2個5得幾,你是怎樣知道的?(指連加結果)3個5呢?4個5,5個5呢?(生匯報,師板書)

 。2)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用彩筆標出得數(shù)的個位)

  小結:根據剛剛連加的結果,我們又很快得出了乘法算式的結果。那是不是我們以后每次計算乘法前都要先做一次連加才能知道結果呢?(對呀,這樣多麻煩。∧怯袥]有一些好的辦法呢?或:你知道古人想到了什么辦法嗎?)

  (3)揭示課題:乘法口訣。

  3、編5的乘法口訣

 。1)古人是怎樣編口訣的呢?請看,先編1個5,就先寫“一五”,1個5是5,就在后面寫上“得五”,口訣就是“一五得五”。齊讀。

  “一五得五”表示什么意思?這句口訣其實是由兩個乘法算式總結出來的,所以就可以用來計算這兩個乘法算式,也就是一五得五對應著:1×5=5 5×1=5。

 。2)根據2×5=10和5×2=10,你會編出口訣嗎?板書:二五一十(得數(shù)滿10了,為了簡便就不寫“得”字。)

  誰知道“二五一十”表示什么意思?它可以計算哪兩個乘法算式?

 。3)你能根據剩下的算式編出乘法口訣嗎?打開數(shù)學書p52,自己試一試。

 。4)教師巡視指導,集體訂正。(指名板演)提醒注意:五五二十五,不要寫成了“五五二五”。

 。5)小朋友真不錯!5句口訣都編完了。齊讀一遍。

  仔細觀察一下這5句口訣,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口訣前半句表示幾個5,后半句是得數(shù)。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相差5!

  再齊讀口訣。

  二、記口訣。

  談話:剛才我們學古人編出了5的乘法口訣,那你準備怎樣記住這5句口訣呢?

  1、學生自己讀讀背背。

  2、(你覺得哪句最容易記,哪句最難記?)老師有一個疑問,5句口訣中我4句都記熟了,但“三五”是多少我總是忘記(把“十五”擦去),怎么辦呀?

  3、對口令:

 。1)大家都記熟了嗎?敢不敢跟鄒老師對口令?

 。2)同位對口令。

  四、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學得開心嗎?出示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猜一猜老師會提什么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提出。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7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能辨認對稱圖形,并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 學生通過活動,發(fā)展自己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

  3. 學生通過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能辨認對稱圖形,并畫出對稱軸。

  教具準備:

  面具一個,樹葉、蜻蜓、蜜蜂、葫蘆等圖片。面具、透明膠、彩色紙、剪刀等。

  學具準備:

  剪刀、彩色紙,尺子、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 情景活動,感知對稱。

  教師出示左右不對稱的面具:今天,老師帶了一個面具來上課,大家看看,漂亮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一般來說,一個正常人的眼睛、耳朵等都是兩邊大小一樣,形狀也一樣的。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圖片,請大家跟他們打個招呼,好嗎?

  教師在黑板上貼出一半,讓學生猜出是什么后再貼出另一半。

  你發(fā)現(xiàn)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你怎么知道他們的左邊和右邊是完全一樣的?(看出來的)

  你們真能干,是看出來的。對呀,觀察是學習的一種好方法。

  教師演示兩部分完全一樣。

  你能根據他們的特點給他們起個名字嗎?

  教師小結并揭題:這幾個圖片,都是從中間開始,左右兩邊的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科學家也給它們起了個名字,叫做對稱圖形。

  板書并齊讀:對稱圖形。

  二. 動手操作,探究對稱軸。

  1. 剪一剪,議一議。

  教師出示一棵圣誕樹。問:這棵圣誕樹是一個對稱圖形嗎?你能用剪刀剪出一棵象這樣對稱的圣誕樹嗎?

  生動手剪,教師巡視,選出對稱與不對稱的各一些展示在黑板上。

  師:你認為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哪些不是對稱的?請說說你是怎么剪的?

  生回答后,教師課件演示操作。

  說說你想剪什么?用剛才的方法3分鐘內剪出一個簡單的對稱圖形,并同桌互相介紹展示。

  2. 找一找,畫一畫。

  請觀察一下,在這些對稱的圖形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條印、一條線或折痕)

  據學生回答,沿一個圖形的'折痕畫出對稱軸。指出:這條折痕在數(shù)學上我們就叫它對稱軸。板書并齊讀:對稱軸。

  對稱軸把對稱圖形分成了完全相等的兩部分。剛才誰觀察到老師是怎樣畫對稱軸的?

  誰能出來畫畫其他圖形的對稱軸?

  在自己剪的圖形中畫出對稱軸,檢查評價。

  3. 找一找,說一說。

  在生活中你還看到過哪些東西是對稱的?生舉例。

  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對稱的物體的圖片,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一下吧。ㄕn件演示)

  4.猜一猜,折一折。

  課件出示一個長方形,問:它是對稱圖形嗎?猜一猜,它有幾條對稱軸?

  師:到底有幾條對稱軸?請大家動手折一折。

  誰能演示給大家看?

  再猜一猜,正方形有幾條對稱軸?動手折一折。

  誰能說說圓又有幾條對稱軸?

  學生猜后,動手折一折,比賽誰折出圓的對稱軸多。

  圓的對稱軸有多少條?

  你能動手畫出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對稱軸嗎?在紙上畫。

  小結:通過剛才的折和畫,我們知道有些圖形只有1條對稱軸,有的有很多條,我們一定要細心觀察才可以找出來!

  三.拓伸延展,深化認識。

  1. 米老鼠遇到了難題了,你愿意幫助它嗎?課件演示:你能一眼就看出他們中哪些是對稱圖形嗎?

  2.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學過的一些數(shù)字、漢字和英文字母也有很多是對稱圖形呢!就讓我們把它們找出來吧。ㄕn件演示)

  3.我心中美麗的對稱圖形。

  師:看到這些美麗的圖形,你想不想再動手剪一剪?來吧,發(fā)揮你的想象,加上你靈巧的雙手,剪出一個更美麗的對稱圖形來吧,并且畫上對稱軸后在黑板上展示。(播放音樂)

  生剪完后把自己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展示。

  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剪的作品?

  4. 今天我們認識了對稱圖形,你有什么話想跟它們說嗎?

  5. 這些對稱圖形的確很美,老師送給大家一個美字。(板貼一個對稱的美)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2、學生會用多種方法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對數(shù)學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都喜歡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動畫片嗎?今天,草原上要舉行運動會,第一項田徑項目是競走,參賽運動員是喜羊羊與懶羊羊,懶羊羊走長方形的路線,喜羊羊走正方形的路線。都走一圈,看誰走的快?懶羊羊說:“不合理,我走的路多,喜羊羊走的路短!

  (大家看圖,出示多媒體課件)

  同學們,你們來當評委,看看懶羊羊提的要求合理嗎?

  引導:喜羊羊和懶羊羊可不是光憑你們的猜想就能說服的,我們必須用科學的方法進行驗證,讓他們心服口服。你覺得喜羊羊和懶羊羊走的路線與我們所學的哪一個數(shù)學知識有關?(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揭題:你們真聰明!老師非常欣賞你們對數(shù)學的敏感。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周長問題.提問:他倆所走的路程到底怎么算呢?

  二、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長方形,動手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長邊,再摸一摸長方形的一組短邊。長方形較長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長,較短的一組對邊叫做長方形的寬。請同學們動手量出所需的數(shù)據,再算一算它們的周長。

  2、引導:從同學們的臉上,我可以看出你們肯定有成果了,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學生說教師板書。要求說清這樣做的道理。)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三種:

  3、提問: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4、請同學們再拿出手中的正方形,先量一量,再在練習本上求出正方形的周長。

  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有這兩種:(板書)

  (1)5+5+5+5=20(厘米)

  邊長+邊長+邊長+邊長=周長

  (2)5×4=20(厘米)邊長×4=周長

  提問:計算正方形的周長你比較喜歡哪種方法,說說你的想法。

  提問:要求正方形的.周長需要知道什么條件(邊長)。

  5、提問:懶羊羊也用尺子量出了長方形草坪的長是12米,寬是6米,請你們幫它來算一算這個草坪的周長是多少?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出計算過程。

  6、解決了懶羊羊的問題,那我們就來幫助喜羊羊算出他所走的路程吧!他也量得正方形草坪的邊長是9米。請你算出它的周長。

  7、同學們比較一下誰走的路長?(一樣長)

  8、談話:原來,他們倆走得一樣多,經過科學地計算,懶羊羊心服口服了,他們不再吵了,都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賽中。

  三、鞏固練習

  1、請你量出需要的數(shù)據,并計算它的周長。

  2、如果繞籃球場走一圈,要走多少米?籃球場的周長是多少米?

  3、試一試:正方形的手帕的邊長使25厘米,他的周長是多少?

  它的周長是100厘米。

  4、想想做做。

  能拼成不同的長方形嗎?它們的周長相等嗎?

  四、拓展延伸:

  課下練習:

  一根長24米的繩子

  (1)圍成一個正方形。圍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米?

  (2)圍成一個長方形,如果長方形的長是9米,寬是幾米?

  想一想:如果長不是9米,還能圍成哪些長是整數(shù)米的長方形呢?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交流。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圍成的圖形)

  五、課堂小結: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嗎?

  2、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的周長,在生活中有許多關于周長的有趣的問題,只要我們去認真觀察,去仔細發(fā)現(xiàn),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9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通過直觀操作與演示,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和歸納的過程,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知道1時=60分。

 。ǘ┻^程與方法

  知道鐘面上刻度的含義,會讀、寫幾時幾分。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時間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準確數(shù)分(5分、5分地數(shù)),能準確地認、讀、寫幾時幾分。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幾時差幾分”的時間,初步建立時、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語:有個好朋友,會跑沒有腿,會響沒有嘴,它會告訴我,什么起,什么時候睡

  二、探索新知

 。ㄒ唬⿵土曚亯|

  1、師:上學期,我們就和鐘交了朋友,看誰最了解它,誰來說說,你知道鐘面上有些什么?

  生: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shù)字,還有12個大格子。

  2、師:你會認這些時間嗎(學生回答)

  3、出示時間表,你會讀這些時間嗎?你們想知道,鐘表還有哪些秘密嗎

 。ǘ┱J識60個小格

  1、師: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分針走了幾個小格嗎?

  從12至1里面有5個小格,數(shù)一數(shù),再交流,指名生回答。

  從12到2有幾個小格,從12到3有幾個小格。你能把下面的繼續(xù)填完整嗎?

  打開課本,然后在括號里填出相應的數(shù)。

  2、師:想一想,怎樣數(shù)更快呢?

  生:5個5個地數(shù)

  4、一共有12個大格,每個小格有5個小格,有60個小格。

 。ㄋ模┱J識時和分的'關系

  師:小朋友,分針和時針它們之間還藏著一些小秘密,誰觀察得仔細相信誰就能發(fā)現(xiàn)。

 。ǘ嗝襟w動態(tài)演示)

  師:小朋友,剛才分針走了一圈,時針有什么變化呢?

  生:時針走了一個大格,分鐘走了一圈。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少?(60分)時針走一大格是幾時?(1小時)

  教師引導歸納(板書:1時=60分),時針和分針都是朝同一個方向走的,稱順時針方向。一節(jié)課是40分鐘,課間休息10分鐘,在加上10分鐘就是1小時

  【設計意圖】讓學生仔細觀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準確理解“1時=60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

  三、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時分

  認識時分

  1、(多媒體出示例1的鐘面:4時

  師:這個時間是我們上課的時間,誰認識?

  生:4時

  動態(tài)認識4時5分,4:10, 4:15……….4:45

  2、教學8時25分的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強調8時25分電子表示法,讓學生觀察,)板書:8:25

  【設計意圖】在學生自主學習后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再讓學生介紹自己的體會和方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他們進一步理解了認讀時間的方法。

  四、實踐操作,鞏固新知識

  1、學生撥鐘(或同桌之間一組撥時間,一人撥鐘,一人說時間)

  五、運用新知識,解決問題

  1、完成課本“做一做”

  2、練習:說一說

  3、生活中的時間應用

  六、課堂總結,思想教育

  (這節(jié)課我們不但認識了時間,還知道了時針走1大格是1時,分針走1大格是5分鐘,同時我們還知道1小時=60分)。

  老師希望你們要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個時間的小主人。送格言

  七,布置作業(yè):

  練習二十三第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時間

  時針分針

  8時25分

  1小時=60分8:25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初步運用乘法解決簡單問題,進一步體會加法與乘法之間的關系,加深理解乘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tài)度目標:讓學生在情境中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的聯(lián)系。

  2、培養(yǎng)孩子對具體情境提取數(shù)學信息、進行推理概括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真實體驗中感受乘法的簡便性,獲得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重點:

  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時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

  教學難點:

  從乘法意義的角度解釋乘法列式的理由。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有幾塊積木的掛圖”或課件動畫顯示。

  教學過程:

  一、情境誘思

  課件顯示一堆擺放整齊有序的.積木,教師順勢誘導:“這么多積木,怎樣數(shù)才能數(shù)得又快又準呀?”(板書:有幾塊積木?)

  二、解決問題

  1、學生各自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出積木的塊數(shù)。

  2、小組交流:你是怎樣數(shù)的,所列的算式中每個數(shù)各代表什么意思?

  3、匯報情況。加法乘法

  5+5+5+5+5+5+5=35(人)

  5×7=35(人)

  7+7+7+7+7=35(人)

  7×5=35(人)

  4、你喜歡那種計算方法?為什么?(絕大部分學生會喜歡用乘法計算)

  因此得出結論:直接用乘法計算會簡便的多,因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5、從上面的兩道乘法算式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兩個乘數(shù)前后調換位置,積不變。

  三、鞏固應用

  完成“練一練”中的第1、2、、3、4題。

  要求:

  1、獨立讀題、列式計算;

  2、學生交流每個乘法算式中各個乘數(shù)的意義;

  3、匯報,訂正答案。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

  “乘法的意義”、“乘法算式中乘數(shù)的可交換性”、“乘法和加法的聯(lián)系”

  五、作業(yè):教科書P11“練一練”1、2、3題。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工具:

  刻度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老師比,誰高?誰矮?(老師高,同學們矮)

  師: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板書課題——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fā)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F(xiàn)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匯報:課桌的長是幾拃?學生匯報: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拃。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后,量的結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學生: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測量。

  教師小結: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二)整體感知,認識厘米。

  1、教學例

  2、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shù)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shù)字都對著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shù)字是0,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厘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袄迕住笔且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3、認識1厘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厘米,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厘米的長度怎么樣啊?(很短)是呀,1厘米確實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呈現(xiàn)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shù)拈L度。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說一句話嗎?

  學生積極發(fā)言。

  4、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0到7呢?

  學生自主學習。

  5、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匯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提醒學生注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的物體邊上,沿著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6、實踐應用。拿起數(shù)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shù)學書長邊的長。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著尺子上的刻度,說出手掌的寬和一拃的長大約是幾厘米。

  說明:接近8厘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測量從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厘米的長度,并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道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計算用乘法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3、培養(yǎng)學舌功能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合作交流能力

  教具課件:

  教科書第44頁游樂場情景放大圖或課件,以練習九的第2題為基本內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20~30根小棒。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景中體會乘法乘法運算的意義

  準備

  1.出示游樂場情景圖。畫外音:小朋友們到公園里見到過哪些娛樂活動?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畫面。

  2.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適當給予啟發(fā)引導:有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坐小火車,這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呢?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

  (1)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觀纜車吊廂里有多少人?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新課

  1.擺圖形游戲。

  談話: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么,就擺什么,F(xiàn)在開始擺圖形。

  2.交流。

  1)擺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3)請各組把每個加數(shù)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

  3.乘法。

  (1)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shù)都相同。

  (2)說明:算幾個同數(shù)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書:乘法)

 。3)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偬釂枺哼@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6 3

 、谥赋觯呵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接著在6和3中間寫上,向學生說明叫乘號,并說明乘號的寫法:先寫/,再寫。 ③把乘法算式寫完整。告訴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芨嬖V學生: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shù)3,寫作:36=18。

  這個算式怎樣讀?(三乘六等于十八)

  4.嘗試。

 。1)請學生試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小結。

  學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結:求幾個相同數(shù)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實踐應用

  1.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九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現(xiàn)2+2+2+2和4+4,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說得有理,就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練習九的第2題。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齊讀、分組讀不同形式,讓學生練習乘法算式的讀法。

  4.練習九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直接填書上。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檢查評價。

  5.練習九的第4題。讓學生先觀察圖,確定圖下面兩個( )里分別填寫數(shù)幾,再根據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之后,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課堂小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shù),在這兩個數(shù)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的知識。

  質疑問難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有沒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經歷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3.初步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嘗試估測物體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

  4.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增強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目標解析:

  創(chuàng)設測量情境,讓學生體會到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在測量中通過觀察、比劃、比較、測量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測打好基礎,并讓學生在觀察尺子和用尺子測量時體會到物體的長度實質上是由幾個相同長度單位組成的。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尺子、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ㄒ唬┙榻B1拃的長度。

  1.課件出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用1拃測量課桌寬的圖,這樣測量出的長度一致嗎?

  2.教師示范1拃(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叫做1拃),學生親自動手體會1拃。

 。ǘ⿲W生測量。

  學生動手測量課桌長有幾拃?指生匯報。

 。ㄈ﹨R報交流。

  1.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并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討論:

  (1)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 (因為有的同學手大,有的同學手小,所以導致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當測量相同的物體出現(xiàn)測量結果不一致,那該怎么辦呢?

 。ㄋ模┙y(tǒng)一長度單位。

  1.學生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

  2.歸納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選用相同的長度單位,也就是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板書:統(tǒng)一長度單位)

 。ㄎ澹┝私夤糯藴y量物體的方法。

  課件播放教材第2頁上的三種古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圖,我們知道了古代的人們就是選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用這個標準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中實例,通過動手實踐制作認知沖突,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同時通過介紹古代的人們測量物體的方法,使學生了解古代人的聰明才智!

  二、實踐中認識厘米

  (一)認識尺子。

  平時我們測量物體長度時要使用什么工具啊?課件出示尺子圖,同時請同學們拿出直尺,仔細觀察,你能在直尺上發(fā)現(xiàn)什么?結合課件進行說明。

  1.刻度線。

  尺子上的這些豎線是厘米尺的刻度線,刻度線很整齊,排列得很均勻。

  2.數(shù)字。

 。1)尺子上的數(shù)字中,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點)

 。2)結合課件加以說明,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其他的數(shù)字是尺子的刻度,幾就表示從0到這個數(shù)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3.長度單位的表示符號。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個單位在國際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為cm。(板書:厘米cm)

 。ǘ┱J識厘米。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認識厘米。

  2.認識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學生匯報找法。(0~1之間、2~3之間、3~4之間的長度。)學生回答時結合課件進行。

  (3)教師歸納:每相鄰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同桌互相比劃1厘米。

 。2)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

 。3)比一比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用1厘米比較田字格的.寬和圖釘?shù)拈L。

 。4)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比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長度表象,為進行估測和實際測量打好基礎。值得注意的是不要用課件放大1厘米的長度作為標準,一定要用自己手中的尺子,讓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以實際1厘米的長度作標準!

 。ㄈy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1.測量紙條的長度。

 。1)學生討論交流測量紙條長度的方法。

 。2)學生分組測量紙條的長度,教師巡視,糾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3)指生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測量時要注意什么?

  2.課件演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邊演示邊解釋: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也就是幾個1厘米。

  3.動手測量小棒的長度,然后指生匯報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親身經歷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中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三、練習中鞏固新知

  (一)讀物體的長度。(課件播放教材第4頁做一做,適當補充)

  1.讀鉛筆的長度。(0~8厘米) 問:鉛筆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2.讀橡皮的長度。(0~4厘米) 問:橡皮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3.讀小刀的長度。(0~5厘米) 問:小刀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4.讀小棒的長度。(3~12厘米) 問:小棒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二)估測。(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1題)

  先讓學生估計物體的長度,再進行測量物體的長度。

 。ㄈ┝恳涣俊#ㄕn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2題)

  測量前先讓學生估一估各物體的長度,再測量,看估得準不準。

  【設計意圖:通過讀、估、量的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測量物體的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當物體的左端不是對準0刻度時應該怎樣求物體的長度!

  四、小結中談收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活動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編制6的乘法口訣,并理解口訣的含義。

  2、使學生掌握6的乘法口訣,能熟練地用6的口訣進行計算。

  3、并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概括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6的乘法口訣,用口訣正確求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老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直接報得數(shù),并指名說說你用了哪句口訣?

  2、列式計算:1個5 3個4相加 5的2倍

  3、導入新課: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6的乘法口訣。

  板書課題:6的乘法口訣。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提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讓學生自己填寫。

  (3)一次可以坐6人,是幾個6?怎樣列出乘法算式?你能說一句口訣嗎?

  (4)2次可以坐12人,是幾個6?用乘法算怎樣列式?請你們編出一句口訣。

  (5)3個6、4個6、5個6、6個6相加,各是怎樣列乘法算式?可以編怎樣的口訣呢?請學生按次序寫一道算式,編一句口訣,把35頁上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填完整。

  (6)讓學生說出每道算式和相應的每句口訣,老師依次板書算式和口訣。并指名說出每句口訣表示的意思。

  (7)引導學生比較。

  6的乘法口訣一共有幾句?這些口訣從上到下按順序排列后,每句口訣的積都比它上面的一句多幾?為什么會多6?

  (8)請學生把口訣齊讀一編。

  再請大家邊輕聲讀邊試著背背看。

  (9)試背口訣。

  A、師生對口令,開火車說口訣。

  B、請學生齊背口訣,再指名背口訣。

  2、教學“想一想”。

  (1)出示“想一想”6×2=( ) 6×5=()

  (2)口算出結果,并說說各用哪一句口訣?

  3、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6的乘法口訣,應用6的乘法口訣,能很快地算出6和幾乘積是多少,我們根據一句口訣可以算出兩道算式。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

  (1)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訂正。

  (2)比較每組兩個算式有何特點?討論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

  (1)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2)6的乘法口訣還有幾句?可以用哪些乘法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

  4、完成“想想做做”。

  出示第5題,學生討論交流,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5、完成“想想做做”。

  獨立列式、口算、集體訂正,指名說說你為什么用乘法算?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5

  教學目標:

  1、能將一個數(shù)表示成多種形式的乘加,豐富對數(shù)的感覺。

  2、初步理解所加的尾數(shù)是不能再分,為學有余數(shù)除法做準備。

  3、通過動手操作和總結歸納學會將一個數(shù)表示成多種形式的乘加。

  4、探究將一個數(shù)分拆為乘與加的思考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5、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通過分雙色片學會將一個數(shù)表示成乘加算式的過程。

  教學難點:探究將一個數(shù)分拆為乘與加的思考方法。

  教學準備:雙色片、牙簽。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小巧有19只草莓,請你幫她分一分。要求:每堆有2個,可以分幾堆?還多幾個?請用雙色片來代替草莓分一分。

 。1)請用一個算式表示?(19=9×2+1)

 。2)9、2、1各表示什么?

 。3)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9里面有9個2,還多1個)

  2、還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嗎?請同桌兩人合作分一分,并寫出乘加算式,能有幾種方法就寫幾種方法。

  (1)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2)匯報:你們是怎么分的?算式怎么列?

  板書:19=9×2 + 1

  19=6×3 + 1

  19=4×4 + 3

  19=3×5 + 4

  19=3×6 + 1

  19=2×7 + 5

  19=2×8 + 3

  19=2×9 + 1

  19=1×10 + 9

  在匯報的時候解決多出來的數(shù)比每份數(shù)大的情況。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

  交流:

  生1:都是先乘后加;

  生2:每份的個數(shù)增加1,份數(shù)越來越小。

  生3:最后加的數(shù)要比每份的個數(shù)小。

  生4:在寫乘加算式時,我們可以按照每份的個數(shù)從2開始,這樣就不容易漏掉。

  老師也發(fā)現(xiàn)多的數(shù)都比每份的個數(shù)要小,為什么?

  3、小結:剛才我們把19這個數(shù)分拆為乘與加,這就是今天學習的內容(出示課題)分拆為乘與加。在寫分拆的算式時,我們可以按照每份的個數(shù)從2開始,這樣就不容易漏掉,最后加的.數(shù)要比每份的個數(shù)小。

  二、探討思考方法

  1.出示:18=()×5+()

  如果再用圓片來擺,是不是太麻煩了。那怎么辦呢?(想口訣)

  為什么填3不填4?

  18=()×4+()

  想哪句口訣,輕輕地告訴你的同桌。

  2、口答

  18=()×8+()

  18=()×()+()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書上P52頁21的分拆。如果有困難,請旁邊的數(shù)射線幫忙。

  2、實踐與應用

  你們去錦江樂園玩過嗎?小胖他們上星期去了,他們四個人想玩激流勇進,現(xiàn)在他們有23元活動費,而每張票要5元,最多能買幾張票呢?小胖這樣想:23=(3)×5+8所以23元最多能買3張票。

  師:小胖分得對不對,你是怎么想的?

  四、全課總結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問題?

  五、提高拓展

  師:你們收獲真不小,現(xiàn)在火柴盒里面有38根火柴,小丁丁用他們搭出了許多漂亮的圖案,現(xiàn)在我們也要用這些火柴來拼搭一些圖案。

  1、用四根火柴搭一個正方體,桌上38根火柴能搭出幾個這樣獨立的正方形?

  師:你是怎么想的?

  2、還是38根火柴,要搭小房子,能搭幾個?

  3、還是38根火柴,能搭多少個單獨的三角形?

  作業(yè)布置:練習冊P38—39

  檢測練習:

  填空:

  1、一共有多少個蘋果?

 。ǎ粒ǎ+()=()個

  2、圈一圈,填一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照樣子填空:

  26=(8)×3+(2)()×5+(2)=52

  33=()×5+()()×9+()=44

  板書設計:分拆為乘與加

  19=9×2 + 1

  19=6×3 + 1

  19=4×4 + 3

  19=3×5 + 4

  19=3×6 + 1

  19=2×7 + 5

  19=2×8 + 3

  19=2×9 + 1

  19=1×10 + 9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感受圖形的美,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審美意識。

  2.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認識,體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教材先向我們展示了幾幅設計精美的圖案,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幾何圖形,并從中感受到圖形的美。接著,讓學生用已學過的圖形設計圖案,其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造美,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審美意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1.我們學校的班額較大,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來自城市。他們在本節(jié)課的學習之前已經對一些平面圖形有了認識,有一定的知識基礎。

  2.色彩鮮艷的圖案能夠吸引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但他們從中還不能完全感受到圖形的美,也沒有主動發(fā)現(xiàn)其中規(guī)律的意識。教師有必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

  3.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并初步具備了收集信息和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設計〗

  (一)教學準備階段

  學生小組合作或自主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我們學過的圖形”。

  (二)引入

  師:經過幾天的收集,同學們發(fā)現(xiàn)哪些地方有我們學過的圖形了嗎?誰愿意給我們展示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利用信息技術,呈現(xiàn)學生收集的信息以及收集信息的過程。

  1.請一兩名學生給全班同學展示自己所帶來的物品,并介紹其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它們組成了什么樣的圖案。(如果學生所找的物品較小可以利用展示臺,以方便學生觀看。)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都有些什么圖形,它們組成了什么樣的圖案,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

  3.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自己小組的發(fā)現(xiàn)。

  4.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美麗的圖案,我們現(xiàn)在跟著一個小組到街上看看他們找到的圖案。

  請注意觀察這些圖案都用在了什么地方。

  (教學課件播放學生收集有關信息的過程以及他們的發(fā)現(xiàn)。)

  師:從剛剛播放的錄像中你發(fā)現(xiàn)在什么地方用到了這些圖案?

  (評析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是自己熟悉的同學,非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觀看這一小組同學的發(fā)現(xiàn),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已學過的幾何圖形,并從中感受圖形的美和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

  (三)感受圖形的美,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意識

  1.教師出示準備的四幅圖案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從中找一幅最喜歡的圖案說一說它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用教學課件出示圖案,學生介紹哪幅圖案,點擊它可以放大。)

  2.請學生交流意見

  (1)師:你認為這幾幅圖案,我們可以把它用在什么地方?(學生各抒己見,想法多種多樣。)

  (2)請學生說說看了這么多圖案有什么感覺。(他們感到能用這么簡單的圖形繪制出美麗的圖案,很了不起。)

  (四)利用信息技術,使用多種工具設計圖案

  師:欣賞完別人的設計,現(xiàn)在請你們自己當設計家,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先想一想用哪些圖形,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

  (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他們可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或自己喜歡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

  (教師提供給學生多種工具,可用彩筆在格子紙上繪畫,也可以用彩紙貼出作品,有能力的學生還可以在電腦上完成作品。)

  (一些學生已能較熟練地使用計算機,用計算機上的一些軟件可以很方便、快捷地畫出所需要的圖形,填充顏色時只需點擊相應的按鈕,就能均勻地涂上想要的色彩,學生對此也十分有興趣。)

  (五)展示學生作品

  對一些有獨創(chuàng)性、設計新穎、美觀的作品,可在展臺上展示完后再貼在黑板上展覽,對于其他學生也要給予鼓勵。

  (評析利用展示臺能夠放大的特點,向全班展示作品,讓學生再次熟悉學過的幾何圖形,感受圖形的美。同時,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并親身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六)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欣賞了圖形的美,感受了美,并用雙手創(chuàng)造了美。老師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僅能畫出美麗的圖案,還能夠用美的語言、美的行為和美的心靈去裝點我們的生活!

  〖教學反思〗

  反思本次教學活動,我發(fā)現(xiàn)成功與遺憾共存。成功之處在于:

  1.注意抓住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及生理特點,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設新穎、生動、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現(xiàn)實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2.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師生之間民主和諧的關系,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積極主動地學習;

  3.充分并恰到好處地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生在課下收集的過程、收集到的一些物品等制成錄像或照片,演示出來,通過多種形式(畫面、聲音等)對學生的多種感官(眼睛、耳朵等)進行刺激,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數(shù)學的愿望;

  4.在教學設計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中,我由圖形的美引申到生活中要做到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既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5.注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在設計圖案這一環(huán)節(jié)并不是統(tǒng)一要求全部學生都使用彩筆繪畫、涂色或全部學生都利用計算機來制作各自的作品。而是為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喜歡并適合自己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而且通過操作計算機來完成自己的作品的學生,比采用傳統(tǒng)方式(用彩筆、貼紙)的學生節(jié)省了大量時間,作品也更完美(顏色涂得均勻、圖形規(guī)范),增強了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興趣。

  本次教學活動的遺憾主要在于,教學引入部分學生收集到許多用各種圖形組成的圖案的物品,在展示時耽誤了一些時間,導致最后環(huán)節(jié)設計圖案的時間有些緊張,而且用彩筆或貼紙的學生因工作量大,在設計時也耽誤了一些時間。所以在展示、欣賞環(huán)節(jié)沒能充分把學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匯報,顯得較為倉促。另外,如何引導學生利用準確的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達,以及在教學時“放”與“收”的度把握得不夠好。

  〖案例點評〗

  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教師注意從學生身邊的事物出發(fā),讓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一些由基本圖形組成的圖案,并通過課堂展示交流,使學生充分感受圖形的美,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意識。這樣,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讓學生深切感受到數(shù)學來自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整個教學活動教師主要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交流,在欣賞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設計活動的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間關系融洽,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非常高,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主人的基本理念。如果教師能恰當?shù)匕盐蘸谜n堂節(jié)奏,并能在學生尋找圖形規(guī)律時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效果會更好一些。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7

  【教材分析】

  《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是在學生會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以及會算倆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 加法基礎上的教學,本節(jié)課在例題的選取上,取材于現(xiàn)實,來源生活,貼近于生活實際,這一課題要解決兩個問題:1、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如何向十位進位的問題、為什么進位?2、筆算兩位數(shù)加法進位符號的創(chuàng)立和書寫。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拓展到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shù)加法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筆算加法,懂得了計數(shù)單位相同的數(shù)相加、減,知道了相鄰數(shù)位的十進關系,以及一個十數(shù)是10個一、10個一是一個十的轉化關系。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筆算加法既可以從個位加起又可以從十位加起,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沖突,學生要在解決矛盾沖突的過程中生成新的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計算方法,明白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道理。

  2、通過擺學具,說算理,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3、讓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數(shù)的進位加的筆算方法。

  【教學具準備】

  彩色吸鐵石若干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算一算:65+32=

  34+12=(指名兩位學生板演)

  學生評價兩位學生的計算結果。

  提問:用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板書課題: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1、創(chuàng)設情境

 。ǔ鍪纠3情景圖)

  提問:說說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嗎?(指名生提問)

  追問:要求兩人一共有多少張郵票,該怎樣列式?(指名學生說)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34+16=

  啟發(fā):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業(yè)本上畫計數(shù)器或擺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小朋友聽一聽。

  2、組織交流

  提問:你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

  預設1:擺小棒

  預設2:畫計數(shù)器

  在黑板上畫一個計數(shù)器,用彩色吸鐵石表示算珠

  3、試一試

  談話:剛才我們用三種方法都算出了兩班一共有73人。(板書 73人),并學會了用豎式計算,下面這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你也會用豎式計算嗎?

  4、比較

  談話:剛才我們用三種方法都算出了35+37=73(人),如果現(xiàn)在要你再算這道題,你覺得你會用那種方法來計算?為什么?

  比較:觀察今天我們學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豎式計算和以前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豎式計算有什么不同?

  板書:(進位)

  5、小結

  提問:現(xiàn)在你能再來說說列豎式計算加法時要注意些什么嗎?

  相同數(shù)位對齊

  從個位加起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三、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談話:剛才小朋友們學得非常用心,現(xiàn)在老師想來考考大家,有信心嗎?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指名板演后集體交流,指名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計算時,你要提醒同學注意些什么?

  2、談話:你能說說下面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是幾十多?(估算)

  指名說,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3、談話: 數(shù)學書15頁5題,你要提醒同學們以后做這樣的題要注意什么?

  四、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在筆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8

  教學目標:

  1、a組學生能在經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shù)線段的條數(shù),會畫線段。

  2、b組學生在a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進一層地認識到線段的由來,知道每兩點就能畫出一條線段,尤其是四個點能畫六條線段。

  3、c組學生在b組學生的基礎上,能更深層次地理解線段有長有短,并能通過折知道線段的長短。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的兩個端點

  教學過程:

  一、新授

  1、比較紅、黃短線的長

  師:

 、傩∨笥,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根線,一根是彎的,一根是直的,你知道哪哪根線比較長?

 、谛∨笥岩庖娺@么多,誰說的才是對的呢?有什么辦法來比較出這兩根線的長短呢?

  生:把彎的拉直就好了。

  師:他的意見好不好?那老師就拈住這根線的兩頭,拉直了貼在黑板上,把黃線也貼在黑板上。

  現(xiàn)在兩根線都是直直的了,誰來說說哪根線更長呢?

  生:不能比較

  師:那有什么辦法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哪根線長?

  這個辦法好不好?好,我們就把這兩根線的一頭對齊,現(xiàn)在你能比較出來嗎?

  對啊,紅色的線從這里開始(點一點),到這里結束,黃色的線從這里開始到這里結束了?到這里結束(點一點),所以黃色的線比紅色的線長。

  2、揭示線段概念

  象這樣直直的,有長有短的.線,我們把它叫做線段。(板書:線段)齊讀線段

 。ㄖ钢)現(xiàn)在誰來說說哪條線段比較長,哪條線段比較短。

  3、直觀判斷

  師:(出示較長的線段)

  小朋友,老師這里還有一條綠色的線呢,你們看這是不是線段呢?為什么?怎樣可以讓它成為一條線段?

  師:這是不是線段?不管這些線段位置怎么變,但它們都是線段

  4、舉例得出線段表示法

  師:其實在我們的周圍許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作是線段,看我們數(shù)學書封面的這條邊從這點開始直直的到這點結束也是一條線段,你能跟老師一樣也來找找看嗎?同桌一起找。

  學生舉例:注意讓學生用手摸摸找到線段,并比較一下長短,剛才我們找到的許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那這些線段都是一樣長嗎?

  師:看來線段不僅是直直的,而且有長有短。那象剛才同學們找到的很多物體的邊,比如課桌面的邊,窗戶的邊我們能把它拿下來象毛線一樣貼在黑板上嗎?

  所以我們畫線段來把它邊式出來:因為線段是直直的,所以要先畫一條直直的線,又因為線段有長有短,所以我們要在線段開始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從這里開始。再在線段結束的地方點上一點,表示線段到這里結束。這兩點就叫做線段的兩個端點。

  5、畫線段

  師:老師剛才畫了一條線段,你能象老師一樣也畫一條嗎?畫線段除了要用到鉛筆,還要用到什么?為什么要用直尺?如果我們身邊沒有沒有帶直尺,那你還能利用其它工具來畫嗎?

  生練習畫線段

  展示:

  1、請你說說你利用什么工具來畫的?

  2、說說他畫得怎么樣?

  強調:

  一定要畫直,并且別忘記點上兩個端點。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9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逐步形成運算能力。

  2、讓學生感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函數(shù)思想、轉化思想等數(shù)學思想方法。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熟練正確用連寫豎式的方法進行計算,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

  2、正確區(qū)分加、減法計算中的進位與退位。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4題,先指導理解題意,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2、完成練習五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并請個別學生說說有小括號兩題的運算順序。

  3、筆算。

 。1)回顧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計算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時,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算式中有小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2)完成練習五第7題。(分三組每組完成兩小題,3人板演,其余學生自主完成)集體評判這兩個同學做的好在哪里?錯在哪里?

  二、指導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0題。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引導學生體會:一個加數(shù)變大(或變。,和也隨著變大(或變小);減數(shù)不變,被減數(shù)變大(或變。,差也隨著變大(或變小)。

  2、完成練習五第11題。引導學生觀察,指名說題意:運算符號和數(shù)據都寫在箭頭的上面,結果要寫在方框內。(提醒:只要前面一個得數(shù)錯,后面的都要跟著錯。)

  學生以開火車的形式比賽,看誰算得又快又對。

  3、完成練習五第12題。學生讀題說題意,教師引導完成一個斜行的3個數(shù)相加,其余的學生獨立完成。

  匯報,歸納:每行、每列和每一斜行的`3個數(shù)加起來,得數(shù)都相等,這就是神奇的九宮格。

  4、解決問題。

 。1)完成練習五第9題。

  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搜集信息,把搜集的信息用語言表述出來,講清楚是怎樣找到的。獨立解答。

  ②交流解答的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別人的解答方法。

 。2)完成練習五第13題。出示表格,學生根據表格了解數(shù)學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你想到的問題,并解答出來。集體交流,對提問和解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肯定。

  【設計意圖】

  多樣化的練習形式,既幫助學生鞏固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又激發(fā)了學生計算的興趣,還能幫助學生逐步形成運算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14題,引導學生運用“轉化法”解決。

 。1)觀察給出的4個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十位上的數(shù)字相同,要把它們填入□中,使等式兩邊相等,可以只考慮它們個位上的數(shù)字。

 。2)通過計算,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6+9-8=7,6+9-7=8,8+7-9=6或8+7-6=9。根據這一發(fā)現(xiàn),可以把這4個兩位數(shù)寫在相應的□中。

 。3)如果把題目中的數(shù)字變成26、27、28和29,你們會填嗎?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給出的數(shù)的特點,化繁為簡,再通過“組合、試算,組合成算式”這一系列的過程,讓學生初步感受“轉化”這一重要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2、小組探索,共同完成練習五的思考題,指名匯報。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2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同學經歷從實際情境中籠統(tǒng)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籠統(tǒng)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fā)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同學的學習興趣,使同學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并培養(yǎng)同學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協(xié)助同學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正確計算。

  2、教學難點:理解加減混合式題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分組進行比賽,激發(fā)學習積極性。

  (二)創(chuàng)設情境

  1、復習: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指生回答。

  9-3-4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4+3+2你是怎么算的?(生回答:)

  連加連減題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答:都是先算前兩數(shù),然后用得數(shù)再和第三個數(shù)進行計算。(也就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課件出示)師:這里有四只丑小鴨,每只丑小鴨身上都帶著一道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解決了,丑小鴨們就會變成美麗的天鵝。誰來幫幫它們?

  2、新課引入。

  師:丑小鴨們變成了美麗的天鵝,它們飛呀飛呀,飛到一個美麗的湖邊,它們紛紛落入湖中盡情地嬉戲著。

  (三)探究新知

  1、學習例1。

  (1)教師電腦演示:(湖面上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你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師:那應該怎樣列式?板書:4+3

  (2)教師操作屏幕,重現(xiàn)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2只的場面。

  師:看到這一情景,誰能完整地來說一說,并提出問題呢?

  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再飛走了2只,現(xiàn)在還有幾只?我們該怎么列式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寫上-2,把算式寫完整并讀算式。

 、钦l能再讀一讀這道題,對照圖畫來說一說4+3-2所表示的意義。(指名說)

  ⑷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剛學過的連加、連減有什么不同?能給它取一個名字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梢稣n題:像這樣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我們把它叫做加減混合。(板書:加減混合。)學生齊讀課題。

  2、類比探究算法。

  ⑴那么4+3-2該怎么計算呢?

 、賹W生同桌討論,互說計算過程。

 、趯W生匯報。師板書:4+3-2并標明計算順序。

  (先算4+3得7,再算7-2得5。)

 、劢處熜〗Y。(板書得數(shù)“5”。)

  3、學習例2。

  電腦演示例2:湖中4只天鵝,先飛走2只,又飛來3只。

  師:美麗的小湖上,天鵝又發(fā)生了新變化你能把圖意說給大家聽嗎?

 、艑W生說圖意。

  ⑵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钦l來列式?(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⑷翻書試著計算4-2+3。

 、山涣鲄R報計算過程。

  生:先算4-2得2,再算2+3得5。

  師:為什么先算4-2?計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shù)相加?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標明注出計算的順序。

  4、師生共同小結:加減混合計算順序。(從左到右)

  (四)反饋練習

  1、完成第75頁做一做。(課件出示圖畫)

 、耪f圖意,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

 、屏惺接嬎恪

 、钦f說算式7-3+4=8的意義和計算順序。

  2、游戲:小青蛙找家。(練習十二第2題)

 、虐帻R唱《小青蛙找家》每組選派一名代表戴上頭飾,幫小青蛙找家。

 、品纸M讀算式,并說出計算順序。

 、菍W生進行熱愛大自然,保護益蟲的教育。

  3、解密大行動。

 、弄毩⑼瓿捎嬎憧ㄉ系10道式題。

 、朴螒蛞(guī)則:任選一題算出得數(shù),如果這個得數(shù)是下方這5個密碼中的一個的話,你們組可相應獲得兩顆星星。

 、钦埻瑢W說出得數(shù),并說出計算過程。給說中密碼的那組加星星。

  4、小結比賽結果。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小結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

  (六)布置作業(yè)。

  1、把課本第75頁說給爸爸媽媽聽。

  2、算一算

  1+6-2=

  6-5+8=

  9-6+5=

  4-3+9=

  6+4-5=

  4+2+4=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數(shù)學廣角教案11-07

數(shù)學上冊教案01-15

二年級教案數(shù)學上冊03-20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04-09

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案11-26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7-03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典]05-26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復習教案05-15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典)07-17

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典)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