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案大全>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1-12 14:26:25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范例(1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范例(14篇)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學生在活動中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的。

  3、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實踐活動中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實例和涂色活動,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流程:

  一、周長和面積對比中感受面積的含義。

  1、請同學們拿出課前準備的一元和一角硬幣,請同學們沿著硬幣的輪廓畫一圈,想想畫出的是什么圖形呢?(圓形)請同學們來畫畫吧!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著硬幣的輪廓的邊緣來畫)比一比,看誰畫得好!

  在這里感覺我設計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缺少參與其中的熱情,我這個設計還要思考,要讓學生充滿熱情的去畫,在教師的引領下,產(chǎn)生積極的數(shù)學思考。

  2、學生動手畫

  3、如果我們畫的兩個圓是兩只小螞蟻的運動場,你能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嗎?(這個情境我沒有在課的一開始設置。)

  A:大圓的周長長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多;小圓的周長短一些小螞蟻跑的路程少些。

  B:一個圓(面積)大些,一個圓(面積)小些

  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為學生上學期學習周長的時候,描過樹葉的周長,所以學生說周長的可能性多一些,關于面積能提到我就順勢讓學生涂面積,不提到,我就讓學生幫助小螞蟻鋪草坪涂顏色。

  4、下面我們用彩筆涂上綠色,幫助小螞蟻把運動場鋪上草坪。

  A:涂完后,能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說說涂的感受嗎?

  B:哪個涂得快些,哪個涂得慢些?為什么?

  A、B兩個問題我到底怎么提好呢,還要結合課堂的生成,也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問題A給學生的思考空間更廣泛一些。問題B過于直白。

  (大圓面大涂得慢,小圓面小涂得快些。這里學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說出面積這個詞語。)

  5、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就象剛才的兩個圓形這樣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6、我們來摸摸課桌的表面,說說你的感覺,這個桌面的大小叫做課桌的面積。

  看看,說說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導學生總結:桌面、課本封面及其它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7、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積(板課題:面積)。能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是面積嗎?

  問題:這里我的初備是和一笑老師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這里我沒想好怎么揭示這個概念,呈現(xiàn)這樣兩種形式,還想聽聽網(wǎng)友的意見。

  8、揭示概念:

  教師板書:物體表面的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他們的面積

  導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較簡單的形式,這個設計的靈感來源于自己的曾經(jīng)的教學和前幾天房間里的一個老師的困惑—————學生對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區(qū)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對概念的引入從周長入手。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中感受,周長是是表示長度的。而在涂面的時候,感受面積的概念是和長度的含義是不同的。學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這畫和涂的過程中,學生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能充分感受他們的區(qū)別。學生在涂平面圖形和摸實物的過程中自主建構了面積的概念。

  這里面對于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我在教學中并沒有強調(diào)的很多。主要是讓學生經(jīng)歷畫和涂的.對比中去感受周長和面積的概念。

  一笑的教學設計我看了。她是從生活中物體的面積導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賞一笑老師的二次設計中,給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這個部分,充分體現(xiàn)讓學生感受物體表面積的大小。我的設計雖然是從平面圖形引入,但是這個平面圖形也是從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抽象出來的圖形,我想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較面積大小,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1、說說教室里一組物體的面,并比較一下他們面積的大小。

  2、有些圖形我們一目了然就能比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圖形我們就不能。出示書上39頁比一比。

  (1)提問:猜一猜,哪個圖形面積大些?

  讓學生先進行直觀估測,和后面的驗證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

 。2)找驗證策略:

  A、到底哪個結論是正確的?能不能結合學具袋里的學具想出辦法來驗證?

  B、個人嘗試(讓學生把學具袋里的學具都可以嘗試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驗證)

  C、小組同學交流,相互說一說。歸納小組的辦法。(這里面的交流重在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可以相互借鑒,相互學習)

  D、小組展示驗證,全班匯報,并說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現(xiàn)這樣四種方法:折疊、用圓形圖片擺、用小方塊擺、用透明膠片的格子比較

  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反思和評價

  (3)小結: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驗證過程必須科學、準確。

  三、鞏固練習

 。1)第一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1頁的1、2題。讓學生及時鞏固新知并滲透數(shù)格子比大小是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題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估測能力,發(fā)展空間知覺。

 。2)第二個層次的練習我安排了40頁的畫一畫。這里我改了一下呈現(xiàn)順序。感覺這個題目更有難度一些,接著做41頁的3題。3題中的第二個圖形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想辦法,把兩個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個小正方形。如果這個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題就不成問題了。

 。3)第三層次的練習41頁的4題。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面積的含義,同時拓寬學生的思維。

  四、全課總結:學習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知識?

  全課的結束,我向?qū)W生拋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還想知道哪些關于面積的問題。(我就在想,學生會不會提出,我們學校操場的面積那么大,我們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課桌的面積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多樣化。

  2.在討論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材分析:

  這是在學生上學期已經(jīng)熟練掌握乘法口訣基礎上,新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教材利用三捆小樹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一步探索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的口算方法。

  與過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體現(xiàn)了數(shù)學化的過程;充分體現(xiàn)了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的課程標準理念;更加關注了學生的知識背景及個性差異;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力求使學生自己主動建構知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教學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植樹造林對人類的好處嗎?每年我們學校都要植樹,那么今天我們來看一看,植樹的活動中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

 。ㄔO計意圖創(chuàng)設學生所熟悉的植樹這一生活情境,密切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同時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2.請你認真觀察圖后和同桌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幾捆小樹?每捆有幾棵?)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小樹一共有多少棵?。

 。ㄔO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設計這樣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考慮到學生已經(jīng)到了三年級了,已能從圖中收集信息,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策略。)

  二、解決問題,探索口算方法

  1.獨立解答。

  學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嘗試計算。

  2.小組交流。

  讓學生結合小樹一共有多少棵這個情境,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義,再說說計算方法。

 。ㄔO計意圖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數(shù)乘一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經(jīng)歷探索多種算法以及與他人交流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靈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組代表發(fā)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樹,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計算方法

 。1)203就是3個20相加:20+20+20=60;

 。2)因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這樣203可以變成106。

  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正確,教師就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計算。

 。ㄔO計意圖全班交流體現(xiàn)了學生算法的多樣化,使學生更加方便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達到算法優(yōu)化目的。)

  4.解決問題。

  4捆小樹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請同學們先試著解決,然后小組內(nèi)交流,全班匯報。

 。ㄔO計意圖通過知識的應用,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拓展練習

  1.口算。

  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學生獨立計算,反饋計算結果。

  師:上面這組算式,橫行、豎列分別有哪些規(guī)律?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ㄖ灰獙W生說得合理,教師就應給予肯定和鼓勵。)

 。ㄔO計意圖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的能力。)

  2.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數(shù)乘一位數(shù)。

  3.數(shù)學游戲。

  教師事先準備好卡片,以同桌為單位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規(guī)則:一位學生取一位數(shù),另一位學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數(shù),然后兩個學生都計算這兩個數(shù)相乘的結果,看誰算得又快又準確。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知道24時記時法結合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年、月、日,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大月、小月、各有哪些月。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2、程與方法:通過學習、交流,掌握每個月天數(shù)的記法。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3、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交流、合作與簡單的評價,同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了解平年閏年的知識。

  教學難點:

  學會記憶大小月天數(shù)的方法,判斷平年還是閏年。

  教學方法:

  自學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一、 問題導入

  1、大約有多少天?有那幾個月?小月有幾天?有哪幾個月?

  你是怎樣記大小月的?

  二月是什么月?有多收天?

  二、自主探索,獲取新知

  1、自學閏年的產(chǎn)生(課件出示)

  地球因為地球饒?zhí)柟D(zhuǎn)一次實際是上是365天還要多幾個小時,而不是我們認為的一年365天整。所以饒4圈后也就是四年

  多出了的時間剛好和一天的時間相差很小所以出現(xiàn)了四年一閏,閏年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2、閏年的計算方法

  學生說說晚上9時是怎樣變成21時的.?

  判定公歷閏年遵循的一般規(guī)律為: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

 、佟⑵胀昴鼙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為閏年。②、世紀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閏年。

 、、對于數(shù)值很大的年份,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則是閏年。

  3、練習:你知道20xx是什么年嗎?

  怎樣判斷?

  三、引導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說一說體會。

  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作業(yè)設計:

  68、69頁的練一練

  板書設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體驗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面積的大小。

  2、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讓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創(chuàng)設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經(jīng)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與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2、學生準備:學具袋(正方形與長方形每生各一個,剪刀、固體膠、小紙片、硬幣等)

  【教學重點】

  理解面積的含義,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難點】

  理解面積含義,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手掌面及數(shù)學書封面引出物體表面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面積)

  2、以淘氣想加入到同學們當中來,出示課件引出: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板書:封閉圖形)

  二、初探面積的含義。

  1、感知:

 、賹ふ疑磉呂矬w的面積,學生舉手回答。

 、诒容^物體面積的大小,同桌互說并舉手回答。

  2、學生活動: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

  ①教師出示長方形與正方形。學生猜測圖形面積的大小。

  ②學生動手操作,利用學具袋中的學具想出多種方法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師巡視指導。

 、蹖W生演示不同方法并由學生選擇測量面積比較準確的'方法。

 、軒熞鰯(shù)格子的方法。

  三、應用。

  1、(課件出示)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生觀察后舉手回答。

  2、出示兩個正方形,學生討論并判斷是否可以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讓學生知道比較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

  3、書本40頁畫一畫。

  四、拓展(小小設計師)

  在方格紙中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圖形貼畫。

  1、由智慧老人送禮物引出。

  2、教師提出活動具體要求。

  3、投影儀展示學生部分作品,并比較圖形面積大小。

  五、 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認識幾分之一,會讀、會寫幾分之一,能比較分子是1的分數(shù)的大小;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的能力及操作、表達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jīng)歷建立分數(shù)概念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主動去尋求分數(shù),能自己往下寫分數(shù);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成功感。

  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分之一的分數(shù);初步建立幾分之一分數(shù)的概念。

  教學用具:

  各類卡片圖,各類折紙。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知:

  T:小朋友們,我們都知道在奧運賽場上有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在法庭上有公平、公正的大法官,在學校里老師又用公平、公正的方法來教育我們,你也想做一個公平、公正的裁判員、小法官和小老師嗎?(想。┠抢蠋熅蛠砜伎寄銈儭

  出示:小華、小麗兩個小朋友。

  a:出示6個大蘋果,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要求學生說出平均分成兩份,學生上去分好。)

  b:出示四罐牛奶,怎樣公平、公正來分一分。(平均分成兩份,學生分。)

  c:出示兩個漢堡,又該怎樣來分?(齊分,學生上去分。)

  (小結:我們都把它們進行了平均分板書。)

  d:出示一個大餅,你能公平公正地來分一分嗎?你能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數(shù)來表示嗎?

  揭題:我們要用一個新的數(shù)來表示,它叫做分數(shù)(板書)

  (二)探究新知,不斷摸索:

  1.認識。

  T:剛才我們把一個大餅通過平均分分成了兩份,其中的一份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分數(shù)來表示,這個分數(shù)就是。那怎么來書寫呢?跟著老師一起寫(學生舉起手指一起寫),先寫──表示平均分,再寫2表示把大餅平均分成了2份,再寫1表示其中的一份,讀作二分之一(齊讀兩遍,并舉起手跟老師一起邊演示邊說:把大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教師拿起分好的大餅:左邊這一份是整個大餅的`,那右邊這一份呢?(齊說:)

  同桌活動:從信封中拿出各種折紙,你能折一折這些圖形的嗎?(請學生交流,注意語言的表達。)

  T:老師也忍不住想來折一折了(拿起一個正方形的折紙,隨便一折,將它剪下,舉起一塊說是。)(學生反對,強調(diào)沒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數(shù)來表示。)

  T: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碰到過的例子?(學生交流。)

  2.自己再想一個分數(shù),把這個分數(shù)折出來,畫出來。

  請學生同桌合作,利用折紙,折出自己想出的一個分數(shù),用畫陰影部分的方法表示好,并請畫得最快的幾個小朋友將自己的成果展示在黑板上,寫上你所表示的分數(shù)。(教師選取部分,一起評價,并說說這個分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注意學生語言的表達)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一口氣來說一說:

  2.用手勢來判一判:

  3.根據(jù)分數(shù)在圖中涂陰影,仔細觀察,比較一下這些分數(shù)的大。

  4.它是一個長方形,把它這樣對半平分,再平分在每一塊上涂上顏色,你知道每種顏色是整體的幾分之一嗎?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今天,你收獲了多少,能一起來分享嗎?

  2.課外,請你再去折一折,你還能折出多少分數(shù)來?

  3.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道1噸=1000千克,能進行噸和千克間的簡單換算。

  2.借助生活中的具體物體,感知和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計重量的能力。

  3.學生能在數(shù)學實踐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同學合作交流,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并通過學習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會對噸和千克進行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若干只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扇菁{50千克左右水的大塑料桶1只。

  課前讓學生了解自己的體重,并組織每個學生提一提裝有10千克水的塑料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創(chuàng)設情境:出示4個動物過橋圖: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發(fā)現(xiàn)小橋邊有一個標志,是什么呀?(限重1噸)

  師:“限重1噸”表示什么意思?

  師:你對“噸”有什么了解?

  2.同學們說得對不對呢,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噸的認識”(出示課題,板書)

  (二)新授:

  1、直觀感受一噸水的重量

  (1)估計:剛才每個同學都提了這樣的一桶水,你估計這桶水有多重?為什么?(10千克)

  (2)經(jīng)歷:現(xiàn)在我把這樣的4桶水倒入這只桶內(nèi),這只桶中的水大約有多少千克?誰認為自己能提起這40千克的水?

  (3)學生排隊嘗試

  (4)這樣的一桶水是10千克,4桶這樣的水是40千克,100桶這樣的水是1000千克,也就是1噸。

  (5)誰聽清楚了1噸就是( )千克?(板書1噸=1000千克)

  (6)想象一下,如果裝了1噸的一桶水讓你提,你能提得起來嗎?

  2、直觀感受學生體重,加深對1噸的印象。

  (1)找個喜歡的同學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戲,了解對方有多重。

  (2)匯報:你背的是誰?有多重?

  (3)如果按每個同學25千克計算,4個同學有( )千克,( )個同學就有1000千克重,也就是1噸。

  (4)讓40個學生站立,相互觀望,感受40名學生的群體。

  3、聯(lián)系生活,強化對“噸”的認識

  (1)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重量用“噸“作單位。下面這些物體的重量都是1噸,你能用噸來說一句話嗎?

  一頭牛重500千克,2頭牛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1000千克,就是1噸。

  一頭豬重100千克,10頭豬重1000千克,也就是1噸。

  (2)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用噸來作單位?

  (3)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用噸作單位的東西。課件出示:

  藍鯨大象大型機床

  萬噸貨輪一車皮的煤一大堆木材

  出示:計量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一般用噸來作單位名稱。

  4、在具體情景中進行單位化聚(注意讓學生說出推理過程)

  (1)常見的拖拉機載重2噸,也就是( )千克。

  (2)T是“噸”的國際單位制符號。有段路路口有一個限載重5T的標志,這個路口最多能讓一輛載重( )千克的車通過。

  (3)當年曹沖稱得大象是6000千克,也就是( )噸。

  (4)(課件出示地磅、車輛衡圖片)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達,我們現(xiàn)在可以用地磅、車輛衡直接稱出一些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再也不用向曹沖當年那么麻煩了。

  (三)解決問題

  1、我們一共學了幾個質(zhì)量單位?他們分別怎樣使用?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1)一塊橡皮重約10( )

  (2)1頭豬重約120( )

  (3)1袋水泥重約50( ),1拖拉機水泥約重2( )

  (4)中國舉重運動員張國政在雅典奧運會上將160( )的杠鈴舉過了頭頂。

  2、課件出示情境圖:“還記得熊老弟、牛大哥、小鹿和小馬一同來到了一座小橋邊想過橋的事嗎?他們能同時過橋嗎?怎么過橋?”

  3、課堂小結: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4、如果我們?nèi)嗤瑢W每人每天節(jié)約1千克水,大約多少天就能節(jié)約1噸水?

  5、節(jié)水教育:在我國西北地區(qū),是嚴重缺水的地區(qū),出示圖片。倡導學生“節(jié)約用水!

  (四)課堂作業(yè)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7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主要探究的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這是在學生知道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理解了周長的實際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突出了以下兩點: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究的能力。

  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探究,引導學生動手量一量,動筆畫一畫、算一算,通過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既發(fā)展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2.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學生利用對周長含義的理解,充分發(fā)揮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出它們的周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恰到好處地進行引導,從而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題卡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直尺 彩筆 題卡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還記得上節(jié)課我們學過哪些知識嗎?誰能說一說周長指的'是什么?

  (學生回答老師的提問)

  2.引入新課,揭示課題。(課件出示)

  師:剛才我們看到美羊羊和喜羊羊分別沿著長方形和正方形走了一圈,誰走得遠?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要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才能知道)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情境引入新課,使學生既感受到了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又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帶著問題去探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實踐探究

  1.引導學生探究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1)課件出示教材48頁上面例題。

  師:這是我們學過的什么圖形?怎樣才能求出它的周長呢?

  學生動手操作,先量一量,再計算。

  (2)組織學生集體交流結果和方法。

  師:你測量了哪幾條邊的長度?你是怎樣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的?

  (請學生充分表達,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預設

  方法一:先量出4條邊的長度,再加起來。

  5+3+5+3=16(厘米)

  方法二:先分別量出長和寬的長度,再把2個長和2個寬加起來。

  5×2+3×2=16(厘米)

  方法三:先把1個長和1個寬加起來,再乘2。

  (5+3)×2=16(厘米)

  (3)理解計算方法。

  針對只測量長方形的一條長和一條寬的同學提問:你是怎樣想的?

  在交流中明確:長方形的特征是對邊相等。

  (4)對比評價。

  師: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引導學生對比和評價不同的計算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8

  一、教學內(nèi)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鉛筆有多長》(分米、毫米的認識)

  二、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是在學習了厘米和米的基礎上,認識分米和毫米。教科書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借助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引入對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的認識,并關注了對長度單位之間關系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經(jīng)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長,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間的關系,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實際意義,積累測量經(jīng)驗,初步發(fā)展空間觀念。能根據(jù)具體情境恰當選擇長度單位,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進一步體會單位的實際意義,初步發(fā)展估測意識,并激發(fā)學生對測量學習的好奇心和參與測量活動的主動性。通過尋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強對分米和毫米實際意義的體會,并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

  四、教學重、難點

 。ㄒ唬┲攸c。通過實際測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長,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動手能力。

  (二)難點。通過實際測量體會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動,發(fā)展學生的估測能力。

 。ㄈ┙叹、學具準備。米尺,卡片,吸管,鉛筆,剪刀,測量單

  五、教學過程

 。ㄒ唬┕适录とぃ瑴毓室。

  1、觀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

  師:請看數(shù)學故事《偷吃紅土的小象》,看看在這個數(shù)學故事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數(shù)學思考?你有什么好辦法?

  2、回憶在測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師:你覺得在測量時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師帶來了現(xiàn)場留下的腳印,誰來測量?

  生:測量并匯報,這個腳印的長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師:10厘米還可以用另一個長度來表示,它就是——1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米的認識。

  師: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嗎?

  (二)認識分米(11:00之前必須結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現(xiàn)在請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PPT 活動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劃出1分米的長度。

  生匯報

  師小結:借助直尺,同學們充分的感受了1分米的長度,如果要把1分米和10厘米用一個符號來連接,你會選擇哪個符號呢?

  師: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學習,進一步認識分米。

  師:現(xiàn)在,我們對1分米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拿出桌上的吸管,估一估這根吸管的長度比1分米長,還是短?

  師:現(xiàn)在我們就利用這根吸管來繼續(xù)研究1分米。請看活動要求!

  PPT 活動二:

  估 估一估1分米的長度。

  量 用直尺量一量,進行調(diào)整后剪下1分米長的吸管。

  找 用1分米長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長約1分米或幾分米的物品。

  生匯報

  師小結:在今后的估計中,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別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課桌的高)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我們估計的標準和依據(jù)。

  3、發(fā)現(xiàn)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請四人小組合作探究,試著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來研究。

  PPT 活動三:

  小探究

  1米 ? 分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真棒!我們通過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來比劃1分米,還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學們對分米已經(jīng)有了充分的認識和感受!

 。ㄈ┱J識毫米

  1、通過“量一量”,揭示毫米。

  師:請用直尺在測量單上“量一量”鉛筆有多長?

  生匯報

  師:不是6厘米嗎?鉛筆的長度比6厘米長,但是又不到7厘米,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它就是剛剛——毫米,用字母來表示。

  2、通過自學,發(fā)現(xiàn)毫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才我們一起對分米進行了研究,接下來請同桌之間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開對毫米的獨立學習吧!

  PPT 活動四:

  找一找 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 用手指比劃出1毫米。

  看一看 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或幾毫米。

  想一想 1厘米=?毫米。

  生匯報。

  師小結:看來同學的收獲可真多,通過自學,我們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過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間的關系。

  師:剛剛我們說一張卡片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現(xiàn)在請你將3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現(xiàn)在把5張卡片放在一起,這時的厚度大約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兩個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這時候大約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長度吧。

  師:現(xiàn)在請看,周老師吧20張卡片摞在一起,這就是?30張卡片呢?90張卡片呢?再添10張卡片就是?

  師: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來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來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不細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測量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來就請你帶著這些滿滿的收獲,趕快幫黑貓警長找到偷吃紅土的小象吧!

 。ㄋ模⿲嶋H應用,解決問題

  1、測量腳印

  師:你覺得案發(fā)現(xiàn)場的這個腳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獨自測量

  師:看來確實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紅土,可是,你知道小象為什么要偷吃紅土嗎?

  師:紅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補充的礦物質(zhì)銅和鹽,但是我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不勞而獲是不對的。

  2、修改日記。

  師:小馬虎最近也學習了長度單位,他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寫了一篇數(shù)學日記,一起讀一讀吧!

  今天早晨,我從2米長的床上爬起來,拿起1毫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臉,用70米長的毛巾把臉擦干,吃過早飯去上學。來到學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拿出7厘米厚的語文書準備開始語文課。

  3、選擇合適的單位填空。

  師:這兩個算式請同學們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說給爸爸媽媽聽!

  1( )-9( )=1( ) 1( )-99( )=1( )

  4、全課小結。

  師:誰來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收獲了很多有關長度單位的知識,其實長度單位不只是我們現(xiàn)在認識的這四個,還有比米更長的單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單位,這些長度單位都等著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ㄎ澹┌鍟

  分米、毫米的認識

  米

  1米=10分米 分米 d

  1分米=10厘米 厘米 cm

  1厘米=10毫米 毫米 mm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9

  第3課時:練習一

  教學內(nèi)容:練習一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聯(lián)系,鞏固前面所得的口算乘法,使學生能夠熟練計算。

  2、能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會乘法的意義。

  教學重點:一個因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口算乘法

  教學難點:在能夠正確迅速計算的同時,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位數(shù)乘整十整百數(shù)的.口算練習。

  2、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

  3、一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

  二、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1~6題。

  1、教師組織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

  2、組織學生看圖,思考,列式,計算,寫答語。

  第2問有學生自己提問題并解答,教室可組織小組進行交流

  3、先出示題目,問學生應該先做什么,再比較,哪些題還有其他方法?

  4、本題數(shù)字信息較多,問題由簡單到復雜,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后再個別輔導。

  5、先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然后再解答。

  6、爸爸的年齡學生計算是沒有問題的,媽媽的年齡,可給與一定的提示。

  三、課堂評價

  你覺得口算乘法掌握得怎樣,你能解決那些實際問題?

  學生聽算,集體訂正,并與同伴交流計算的方法。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并說說計算是要注意什么。

  先觀察圖片從中獲取數(shù)學信息,然后思考問題,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學生提出問題后自己解答,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

  比較大小的方法不,可先算出結果,也可觀察因數(shù)的變化。

  學生先觀察圖片,獲取信息,再根據(jù)問題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解答?梢哉埱蠼處煄椭。

  學生弄清楚運算順序后再解答,最后訂正。

  先獨立思考,在完成題目。

  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可與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幫助。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認識24時記時法,使學生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能夠?qū)煞N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換算。并能結合具體情境,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所經(jīng)過的時間。

  2、過程與方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逐步養(yǎng)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24時記時法,發(fā)現(xiàn)和理解24時記時法與12記時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難點:

  能正確地把24時記時法與12時記時法所表示的時刻進行相互轉(zhuǎn)化。

  教法學法:

  1、情境教學法。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學習數(shù)學,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學有所悟,在問題情境中學有所思,在成功情境中學有所樂。

  2、直觀教學法!鞍俾劜蝗缫灰姟。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供豐富的表象信息,激發(fā)學習,突破重難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3、實踐操作法。學生利用學具鐘對鐘面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在一天時間里,時針正好走兩圈,體會鐘面外圈與內(nèi)圈的數(shù)的關系,使學生積累豐富的表象,理解24時計時法。

  4、合作交流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張揚個性,互相促進,互相提高,實現(xiàn)資源共享,獲得成功體驗。

  教學過程:

  一、鏈接生活,初步感知

  奧蘇貝爾認為,有意義的學習必須具有兩個條件,即認知基礎和情感動力。課始,播放學生熟悉的“新聞聯(lián)播”片頭音樂,讓學生說說這個節(jié)目播出的時刻,學生可能說晚上7時或19時,隨機板書在黑板上,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播放“新聞聯(lián)播”,在屏幕右上角會出現(xiàn)的“19:00”,讓學生知道19時就是晚上7時,接著詢問學生像19時這樣的記時法你知道叫什么記時法嗎,知道的學生可以回答是24時記時法(板書),那晚上7時呢,12時記時法(板書),初步感知兩種記時法在生活中的存在。

  然后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說說生活中還在哪見過24時記時法,通過老師的收集演示,了解在一些公共場合,一般都要用24時記時法,使學生認識到24時記時法簡捷明了。從而導入新課,激起學生深入學習的興趣。

  二、實踐探索,自主建構

  1、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

  首先讓學生討論一天從什么時刻開始,出現(xiàn)爭議后,課件出示央視春晚倒計時的場面,當我們倒數(shù)到1的那一瞬間,鐘面上的時針、分針、秒針都指到了12,這個時刻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一天開始了。讓學生了解一天的開始,在24時記時法里記作0時,12時記時法里記做夜里12時。

  2、學生動手撥鐘感受一天的作息時間,知道在一天里時針正好走2圈,一天有24小時。

  3、課件演示,感受一天的24時

  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隨著鐘面的變化,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讓學生整體感受一晝夜從0時到24時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探索24時記時法的記時規(guī)律,強化對0時的'理解,知道今天的開始0時就是昨天的結束24時。

  4、觀察鐘面上第一圈、第二圈分別從幾時走到幾時,把鐘面變成兩種記時法的時間軸,直觀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12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三、深入學習,記時轉(zhuǎn)化

  通過利用剛才發(fā)現(xiàn)的兩種記時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首先讓學生試著把24時記時法表示的時刻,很快的用12時記時法表示出來。然后尋找規(guī)律,發(fā)現(xiàn)24時記時法轉(zhuǎn)化成12時記時法需要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12時以前的不減12,直接加時間詞;12時以后的要減12,再加時間詞。

  再學習12時記時法轉(zhuǎn)化成24時記時法,讓學生自己舉例體會轉(zhuǎn)化的方法,加深對兩種記時法之間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認識。

  最后練習兩種記時法的轉(zhuǎn)化,從把24時計時法記錄的電視節(jié)目預告改寫成12時計時法,到生活中的不同計時法互換,層層遞進,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兩種記時方法,突破重點,體驗成功。

  四、理解應用,推算經(jīng)過的時間

  1、閱覽時間

  9:00—12:00 14:00—16:30觀察圖書館中的閱覽時間?吹竭@些,你知道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自己試著算一算:圖書館全天開放多長時間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利用撥鐘,結合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的位置變化推算出從一個時刻到另一個時刻經(jīng)過了多長時間。

  2、確定乘火車時刻

 。ㄕn件出示:車票)從車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小明從家到火車站要20分,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小組討論:他最晚在下午幾時幾分從家里出發(fā)才不會誤火車?這時一個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從火車發(fā)車時刻、加到車站所需時間和開車前5分鐘停止檢票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

  五、課堂小結,回歸生活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建構,用自己的語言理解為什么叫24時記時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nèi)化掌握。并在課后用24時記時法做一份作息時間表,教育學生要合理利用時間,珍惜時間,爭做時間的小主人。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應用“乘除法”等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

  解決“租車”和“購買紀念品”兩個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讓學生掌握列表等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課題:淘氣他們學習今天要組織同學們?nèi)ビ螛穲@玩耍,這節(jié)課,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游園吧(板書課題:我們一起去游園)。

  一、租車

  1.出示情境圖

  師: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要解決什么問題?

  生1:數(shù)學信息是:有48人去游園,需要租車,小車每輛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車每輛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問題是: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師:把信息和問題完整的讀兩遍,獨立思考,再與同伴說一說:可以怎么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生: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可以怎樣租車?需要多少錢?

  學生匯報思考的過程:可以租3兩大車,坐54人,有6個空位,租金是3×160=480(元);

  2.師:到底有幾種租車方案?我們來整理一下吧。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車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小車輛數(shù) 大車輛數(shù) 可坐人數(shù) 租金/元 方案1 方案2 生:獨立完成表格,把各種租車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學生的列表后,師選出學生(有條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小車輛數(shù) 大車輛數(shù) 可坐人數(shù) 租金/元 方案1 4 0 4×12=48 4×120=480 方案2 3 1 3×12+18=54 3×120+160=520 方案3 2 2 2×12+2×18=60 2×120+2×160=560 方案4 1 2 1×12+2×18=48 1×120+2×160=440 方案5 0 3 3×18=54 3×160=480 3.怎樣租車最省錢?

 。1)觀察上面幾個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錢?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最省錢的是方案4:租1輛小車和2輛大車440元。

  師: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數(shù),為何租金不同?

  (2)淘氣說:如果我們是40人,怎樣租車最省錢?你們能幫幫淘氣嗎?學生用列表的方法試著解決問題,匯報:租2輛小車,1輛大車省錢。

  小結:租車最省錢的策略是:車上的座位盡可能坐滿,如果坐不滿,空座位必須盡可能少,盡可能用大車。

  師:解決了租車的問題,同學們開心的乘車去游樂園里玩耍了。在游園的時候,同學們又遇到了數(shù)學問題,請我們幫忙解決呢。

  二、購買紀念品

  1.師出示情境圖:觀察情境圖,你知道了什么?

  生:觀察,匯報:小包裝里有3個玩偶,每盒5元,大包裝里有4個玩偶,每盒6元。買30個玩偶,可以怎么樣買?

  師:大小包裝各需要幾盒?獨立思考問題“可以怎樣買?”

  請你寫出3種購買方案,哪種最省錢?

  問:怎樣寫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學生在題單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小包裝 大包裝玩 偶數(shù)量 金額 方案1 2 6 2×3+6×4=30 2×5+6×6=46 方案2 6 3 6×3+3×4=30 6×5+3×6=48 方案3 10 0 10×3=30 10×5=50 比較:哪種方案省錢?討論:省錢的方案有什么規(guī)律?(盡量購買大包裝盒的省錢,因為大包裝盒里每個玩偶的單價少)

  生:觀察表格,思考,交流,匯報。

  3.師:利用列表還能解決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應用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用列表的方法解決了租車和購買紀念品時遇到的數(shù)學問題,F(xiàn)在你能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笑笑和淘氣解決他們在游園時遇到的問題嗎?

  1.笑笑的問題是:買50個玩偶,怎樣買最省錢?

  2.淘氣的問題是:如果大車可8人,小車可坐5人,我們28人乘車,怎樣安排車輛空座最少?

  學生獨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

  師巡視,個別指導。

  學生展示,匯報。

  四、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從游園的活動中,學到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

  學生回顧,思考,自由發(fā)言。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2

  第 1 課時

  時間與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現(xiàn)實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數(shù)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開放性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具體問題的探索,體會時間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難點:

  在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現(xiàn)實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

  教學方法:

  觀察、交流

  教學準備:

  投影、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二次備課

  二、主動探索,解決問題

  1、領會情境中的問題

  奇思的父親每天工作3天休息一天,你怎樣理解這句話?母親每工作一天休息1天,你又是怎樣理解呢?

  2、讓學生按要求在日歷上分別標出父親、母親、奇思的休息日,可以分別用不同的符號表示,然后進行反饋。

  3、進一步引導學生:根據(jù)奇思一家3口的休息日,我們還能知道什么?

  三、日歷中的規(guī)律

  1、觀察日歷可以先看上下,再看左右,然后再看對角線上的數(shù),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觀察日歷表中的4個數(shù)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 觀察日歷表中有陰影的9個數(shù),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 你還能在日歷中找到什么規(guī)律?

  四、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3

  設計說明

  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知識特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注重動手操作,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本節(jié)課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難于理解。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填一填,說一說每種文具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是幾元幾角幾分,使學生初步建立元、角、分與小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視合作學習。

  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操作、觀察猜想、自主探究小數(shù)的意義。

  3.找準起點,促進知識的遷移。

  小數(shù)的意義借助元、角、分來掌握,必須經(jīng)歷感悟十進分數(shù)與小數(shù)之間聯(lián)系的過程。教學中讓學生結合文具的單價初步感受同一個數(shù)在不同數(shù)位上表示的實際意義的不同,引導學生運用遷移的方法理解兩位、三位小數(shù)的意義,發(fā)展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感悟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感受遷移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情檢測卡

  學生準備

  人民幣學具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今天上課都帶了哪些文具?說一說你買文具花了多少錢。

  學生自由匯報。

  2.今天我們就去看一看文具店里有哪些數(shù)學知識。

  (板書課題:文具店)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生活情境,引出學習對象,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與知識經(jīng)驗,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

  ⊙探究新知

  1.填一填,說一說。

  出示教材80頁文具店的主題圖。

  師:從這幅圖中可以獲取哪些數(shù)學信息?

  學生自由匯報。

  師:和同桌互相說一說圖中文具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元,是幾元幾角幾分。

  學生和同桌交流后匯報。

  組織學生填一填鉛筆、直尺等文具的單價。

  預設

  生1:每本筆記本3.15元,是3元1角5分。

  生2:每支鉛筆0.50元,是5角。

  生3:每把尺子1.06元,是1元6分。

  生4:每支鋼筆6.66元,是6元6角6分。

  2.認一認,讀一讀。

  (1)正式認識小數(shù)。

  課件出示智慧老人的話:像3.15,0.50,1.06,6.66,…這樣的數(shù),都是小數(shù)。

  師:仔細觀察這些小數(shù),與我們以前學過的數(shù)有什么不同?

  預設

  生:多了一個小圓點。

  師:這個小圓點就叫作“小數(shù)點”。通常把小數(shù)分成兩個部分,小數(shù)點前面是整數(shù)部分,小數(shù)點后面是小數(shù)部分。小數(shù)前后兩個部分的讀法不同,整數(shù)部分的讀法不變,小數(shù)部分和整數(shù)部分的讀法不同,看見什么數(shù)就讀什么數(shù),不用讀出每個數(shù)所在數(shù)位的計數(shù)單位。

  (2)組織學生試讀3.15,0.50,6.66。

  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讀一讀,互相糾正。

  組織學生交流明確小數(shù)的讀法和表示的實際意義。

  師:6.66元,這里面的三個“6”表示的意義相同嗎?

  學生同桌交流后匯報。

  預設

  生:這里面的三個“6”表示的意義不一樣。整數(shù)部分的“6”表示6元,小數(shù)部分的“6”分別表示6角和6分。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2.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游園

  (1)出示掛圖,創(chuàng)設情境:笑笑想?yún)⒂^這座小公園,有一條小路環(huán)繞著它,你們能算出這座小公園的`周長嗎?

  (2)學生獨立思考,并解答。

 。3)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4)全班交流,鼓勵學生充分說出自己不同的解法,對于學生的簡便方法進行計算給予充分的肯定。

 。5)總結計算多邊形周長的方法。

  二、算一算

  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2)學生組內(nèi)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特別是長方形、正方形的計算方法。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上冊的數(shù)學教案01-10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上冊02-21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22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10-27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5-15

小學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20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精】12-02

【推薦】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16

【精】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2-18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熱門】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