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心理健康報告14篇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健康報告 篇1
幼兒哭鬧現象是幼兒在園時經常表現出的一種行為,這種行為不但會影響到幼兒自我情緒的正常發(fā)展,而且會影響到其他幼兒的情緒穩(wěn)定及教師組織正常的活動。為了找到減少幼兒哭鬧次數和哭鬧時間的辦法,讓幼兒的良好情緒得到發(fā)展,我以自己所教的中班的40名幼兒為研究對象,進行了幼兒哭鬧現象的觀察。
一、哭鬧現象的類型
我們中班幼兒的年齡大多在4歲左右,雖然他們入園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哭鬧的現象還是不少的。根據我的觀察記錄,我班幼兒的哭鬧類型分為依賴情緒型(新入園、換老師、分離焦慮等)、交往不利型(語言溝通不暢、爭搶玩具等)、需要得不到滿足型(喝水、上廁所等)、受到挫折型(完不成任務等)、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型(父母離異、父母吵架等)、身體受到傷害型、被外界因素干擾型(其他幼兒哭鬧等),其中依賴情緒型占8%,交往不利型占40%,需要得不到滿足型占10%,受到挫折型占8%,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型占6%,身體受到傷害型占18%,受外界干擾型占10%。
二、現象產生的原因
依賴情緒型:一般來說,中班幼兒不應再出現這種現象,但是由于幼兒的性格或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不同,偶爾也會出現哭鬧現象。相對來說,這種類型的哭鬧持續(xù)的時間很短,教師稍加干預即可;交往不利型: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對于交往的需要越來越強烈,他們希望與別人溝通。但是,由于家長的溺愛,幼兒“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十分嚴重,致使他們在交往中頻頻出錯,所以在溝通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哭鬧現象。這種類型的`哭鬧只要教師及時給予幫助或幼兒及時加以調整,一般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需要得不到滿足型: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幼兒膽小或語言表達能力差,不能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受到挫折型 :幼兒是一個個體,他們需要成功,但是他們的生活經驗、學習方式、現有水平不同,有的幼兒達不到統(tǒng)一的要求,從而產生哭鬧。但是,同伴之間的幫助或教師的指導都能夠減少這種哭鬧現象;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型:家庭是幼兒的主要生活環(huán)境,家庭的和睦與否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情緒,父母離異與吵架都會影響到幼兒的情緒。這種類型的哭鬧持續(xù)時間長,一般在兩小時以上,教師的勸說很少起作用,只有等幼兒自己自然停止;身體受到傷害型:這是一種必然性的現象,幼兒對于痛覺表現得非常敏感,所以只要他們被碰就會馬上有反應,從而導致哭鬧。但是這種類型的哭鬧會伴著注意力的轉移而停止;被外界干擾型:幼兒的自制力比較差,容易被外界刺激,所以其他幼兒的哭鬧會影響到他們。
三、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減少幼兒的哭鬧現象,我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一是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避免幼兒由于對幼兒園的“恐懼”而害怕大人離去;二是創(chuàng)設和諧、溫馨的活動環(huán)境,讓幼兒自由地相互溝通。在活動前,對他
心理健康報告 篇2
綱要:小學生正處于各種心理機能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為了了解小學上的心理健康,探索有效的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過對我校360名小學生實行問卷調查,有效問卷350份。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水平較好。
關鍵詞: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調研一、前言
近年來,教育部門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教育部關于《增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指出“中小學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的需要!彪S著教育改革的發(fā)展,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所謂“心育”為心理教育的簡稱,它是旨在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健康心理,從而促動其個性完善的教育。當今社會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其主要表現為無法承受學業(yè)的壓力造成了情緒困擾,還有到學校學習,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使得學生難以適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因為心理健康問題長期得不到疏導,不能即時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導措施,往往會誘發(fā)一些心理問題,有些學生甚至由此產生嚴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所以,為了農村小學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來研究農村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
一、對象
這次學生基本情況及心理發(fā)展狀況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為了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我們嚴格遵循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采用學生樂
于接受的問卷方式實行。在調查中,共抽查了三至六年級學生,共抽取360人實行問卷調查,其中有效樣本為350人,男生190人,女生170人。
二、方法
我們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八個方面對學生展開問卷。8個內容的標準分相加為總標準分。得分大于65分,則需要接受心理輔導。分別看8個內容的標準分,如果標準分在8分以上,需要接受心理輔導。調查時讓被試者按要求回答,對每一個項目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評定。
三、調查結果
。ㄒ唬┙Y果
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情況:
按心理健康測驗總分評定,360名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為%。各種心理健康問題總檢出率非常高,其中對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等方面檢出率分別為%、%、%、%、%、%、%。心理健康問題以身體癥狀檢出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從整體上看,農村男生的心理問題多于女生,這可能與男生受過度保護相關。
同時,根據本次調研樣本,從調查結果中還發(fā)現,農村學校突出的心理問題是“沖動傾向”、“對人焦慮”、“身體癥狀”、 “恐怖傾向”。但不同年級階段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點有所不同,如四年級主要以對人焦慮、沖動傾向、身體癥狀為主;五年級主要以沖動傾向、學習焦慮、恐怖傾向為主;六年級則以沖動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學習焦慮為主。所以在解決不同年級的心理問題,重點不相同,方法特不同。應制訂有針對性的相關措施實行群體心理教育和心理輔導。
。ǘ┯懻
此次農村心理健康檢查結果顯示,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良好,但還存有不可忽視的問題。農村學校的小學生主要存有以下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最突出的是行為沖動,我行我素。二是學習障礙,缺乏自信心、上進心。三是人際關系障礙,膽小害羞,交往、合作水平差。四是自我意識障礙,逃避困難依賴性強,承受水平差,意志力不強。除了這些還有為人處世較敏感、軀體化障礙等等心理問題。
四、農村小學生存有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小學生正處于各種從幼稚逐漸趨向成熟的過渡期,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學校、社會向他們提出的各種要求往往高于他們現有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水準。他們在解決或實現這些過高要求的同時,也使得心理沖突、心理矛盾隨之出現,這些沖突和矛盾就成為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ㄒ唬┘彝キh(huán)境的影響
農村學生整個小學階段都在家中住宿,家庭生活環(huán)境,父母長輩的興趣愛好、行為品德、文化素養(yǎng)等等,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fā)展。但仍有相當多的農村家庭剛解決了溫飽問題,甚至還有一部分家庭仍然相當貧困,所以在農村地區(qū),出現了明顯的一些現象:一方面是外出打工的家長多,對孩子的成長無法輔導,這些打工者的孩子絕大部分留在了農村家里。有些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有的則單獨在家。他們得不到父母的溫暖,更得不到父母的指導教育。時間一長,自我約束水平比較差的孩子們,生活上放任自流,自然不可能認真對待學習;另一方面是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沒有上過學,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的教育缺乏準確的理解,無力輔導孩子的成長。同時,農村家長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也是不爭的事實。一些家長對子女愛得過度、照顧過度、期望過高,也有少數學生父母離異,使孩子心靈受到極大傷害,這是造成部分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直接原因。
(二)教育教學方式的影響
廣大農村學校因為改革的滯后、教育手段的落后,仍在搞應試教育。學校都是以教學成績作為對教師考核的準繩,教師就把這種考核手段直接轉嫁給了學生。他們在教學中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老師之間相互競爭容易造成惡性競爭,造成學生學習緊張,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以至于產生厭學、逃學甚至對抗情緒,這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教師素質問題也是影響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重要的因素。在農村學校特別是村子比較小且比較窮的學校,有很多教師都是半邊農半邊教學的,教師研究教學方面的時間不多,導致教學方式落后,教學內容老化,為達到學校的考核要求,他們在教學中也只有采取過去的老一套。有時不免產生一些煩燥情緒,使用一些輕率、粗暴、過激等手段。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個人素質、人格力量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ㄈ┥鐣h(huán)境的影響
農村環(huán)境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一是農村里往往殘留一些不良風氣如賭博、偷盜、打架、罵人等的不良習俗。小學生正好是處于對任何事情都有好奇心的時期,在大人的`影響下,也會偷偷摸摸地嘗試。二是“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社會上讀書無用論的思潮比較泛濫。因為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推動,打工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不讀書也照樣能掙大錢的輿論在農村中流行。又因為近年來機構改革,很多人員下崗,學校畢業(yè)的學生就業(yè)機會少等等。三是網絡的因素,網吧在農村越來越多,農村的網吧管理不良,家長對網絡知識的貧乏,常常會發(fā)生因網絡而引發(fā)的農村學生偷竊、離家出走、失蹤等一系列問題,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五、總結與建議
總來說之,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我們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否健康直接關系到個人的發(fā)展。注重孩子早期成長環(huán)境,增強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已成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家長應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品德修養(yǎng)
家長要多多與孩子實行感情交流,就算是因為家境原因家長到外地打工,他們也要多于孩子們通電話,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解決心理矛盾,最好是能把他們帶在身邊。避免孩子受不健康現象的影響。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值不宜太高,對孩子的要求要切合實際,事實求是的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況,以免造成子女的心理壓力,但也不能任其自然發(fā)展,要嚴格管教,增強對孩子實行正面引導。家長除了在物質生活上關心他們外,更多地要關心他們的學習、身體、思想和心理等情況。
。ǘ┰鰪妼W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要根據農村小學生年齡和身心特征,轉變教育觀點制定出適合農村學生教學的方式,增強學校常規(guī)教育,對學生實行正面引導。
1、學校要樹立準確的素質教育觀,培養(yǎng)會學習的學生。要求教師充分領悟新課程精神,實施新課程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過程,重體驗,重方法,培養(yǎng)樂學會學的學生。
2、學校要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促動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加速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進程。
3、學校要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活動,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學校要經常展開學生心理健康研討會和學術交流。
4、增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創(chuàng)設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和氛圍,重視環(huán)境育人。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對學生的健康心理可產生長遠的的影響,優(yōu)良的校風、班風、學風對學生有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會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從而起到一種正面的引導作用。
。ㄈ┲車h(huán)境的改善
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也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當地政府和村委要增大社會不良風氣的打擊力度,增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給學生一個健康、祥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對維護和增進農村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升他們的心理素質有很大的協(xié)助。
心理健康報告 篇3
我有幸受學校委托,于20xx年8月27日在臨沂職工之家四樓會議室參加了臨沂市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報告會,聆聽了兩位專家的精彩報告,感受多多。
上午報告內容: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宋翔平從理論的高度講授了教師的積極人格與積極師生關系。宋教授首先向聽課的教師做了一個小調查:“什么樣的職業(yè)是幸福的?什么樣的職業(yè)是不幸福的?”最后總結:警察、律師、教師是最不幸福的職業(yè),土木工程師是最幸福的職業(yè)?傊,與人打交道的職業(yè)是不幸福的職業(yè),教師不幸福在所難免,從而導致很多教師會出現職業(yè)倦怠,師生、師師、師與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緊張是教師不幸福的。
宋教授從人際關系的心理界限來分析,讓教師把“我”與“它”的關系,轉變成“我”與“你”的關系,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1.關懷彼此都知道對方重視自己。2.真誠與誠懇、勇氣。3.相互獨立,不彼此依賴、自主。4.雙方的需求都能得到適度的滿足,一方需要的滿足不足以傷害對方為前提條件。
成人與孩子的思維模式不同。孩子的思維與成人的邏輯方式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知覺經驗不一樣,這就有要求教師要善于接納別人與自己的不同,接觸但不越界,一定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精神,少控制學生。什么時候用控制呢?只有當學生危險的時候,學生的行為明顯打擾集體的時候,教育中控制越少越好。教師不要老是控制孩子,只要愛孩子就行了,控制就是強權。教師不要老想著去拯救孩子,其實被拯救的感覺是尷尬、無能、內疚,是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最后,宋教授諄諄教導我們要培養(yǎng)共情的能力。共情以對方為中心,但又具有自主性,不是淹沒在對方的情緒中,即受污染;共情需要讀心術,對學生的意圖和動機感受進行猜測,發(fā)現語言后面的意義;共情的目的使對方受到尊重、被理解、被傾訴,并對解決問題產生自我責任。共情就是順著談話者說,不用去提供一些方法,要注意學生的'一些感情詞匯,注意學生的行為,可以重復他的話如:
“你現在的感受是……,因為……!
“你的意思是……”
“你想說的是……”
祝愿每位教師都從事著幸福的職業(yè),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下午,山東實驗中學心理教師、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溫學琦報告的題目是維護心理健康,助力心理成長——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發(fā)展分析及輔導。他從豐富的實踐經驗談起,列舉了發(fā)生在自己身邊的六個典型案例,分別從原因分析、解決對策、最后效果三個方面逐一分析,給我解決相似學生心理問題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讓我聆聽了大師的理論,學到了做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
心理健康報告 篇4
近來,個別高校連續(xù)發(fā)生了多起學生自殺事件,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為全面了解大學生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促進學校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大學生素質建設,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對全省部分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學生自我評價、學習環(huán)境、就業(yè)壓力、感情問題、人際關系、家庭狀況等方面全面審視大學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狀況。
調查顯示,大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隱患,形勢不容樂觀,而大部分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制落后,工作乏力。
一、大學生的自我評價狀況
1、從總體上來看,大學生對自己并不太自信。
在對大學生你是否覺得自信的調查中,有47%的人選擇了非常自信和自信,而53%的人選擇了有時不太自信,不自信甚至自卑。女生的不自信比例明顯高于男生,女性的心理普遍脆弱、敏感,致使不自信的因素相對男性更多一些,若不加以疏導和防范,出現意外的幾率會更高。對你是否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的調查結果顯示,67.1%的學生認為自己與他人不相上下。這其實也是一種不太自信的表現。
2、大學生最想改變的是知識。
3、大學生心態(tài)不輕松。
在你覺得目前壓力大嗎的選項中,選擇大和快要崩潰的占有39.4%,同樣女生的比例高于男生。其中大四學生和研究生選擇這兩項的比例明顯高于低年級的學生。在上學后遇到的最大挫折調查中,學習成績不理想和就業(yè)競爭太激烈選擇率最高,道出了大學生不輕松的兩個主要原因。
4、大學生對物質條件基本滿意。
5、部分大學生情緒低落
在你認為自己常處在哪種情緒中的調查中,26.3%的人選擇了郁悶、無聊、煩躁;而對你的日常生活方式評價的調查中,65.9%的人選擇了很一般和枯燥。
二、大學生學習環(huán)境狀況
1、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
2、大學生的作弊明顯減少
在你考試作弊嗎調查中,只有1.3%的人選擇經常作弊,17.9%的人選擇偶爾作弊或公共課作弊,從不作弊的人達69.5%。
3、大學生的業(yè)余時間多選擇上網或打游戲
你在業(yè)余時間主要做什么的調查顯示,38.3%的人選擇了上網或打游戲。上網已經成為了多數學生課余生活的最愛,但過于沉迷網絡、容易產生很多心理疾病。在實地調查中,大部分上網的男同學都是在打游戲,其中不乏暴力、血腥、色情的,上網聊天也是大學生發(fā)泄情緒的主要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對待網絡、利用網絡是學校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三、大學生的愛情觀
1、大學生對愛情信心不足
通過你如何看待大學生戀愛動機的調查發(fā)現,53.9%的同學認為戀愛的主要目的是滿足心理和生理需要、打發(fā)無聊的時光和隨大流,不落伍,只有46.1%的人是因為情到深處而選擇人生伴侶。在你對校園愛情的未來怎么看的選擇中,有31.1%的人把票投給了無疾而終和社會太現實,畢業(yè)各自飛,其中高年級的學生投這一項的比例高出低年級很多。有超過47%的人認為只要雙方努力,將來會在一起。
2、大學生渴望獲得愛情
學校仍舊是學生心中的戀愛天堂,在你在學校會選擇什么人做你的愛情另一方調查中,只有8.8%的同學選擇不會談戀愛。有66.5%的同學選擇志向相象,趣味相投。
3、大學生的性觀念依舊保守
盡管有些媒體對女大學生議論紛紛,我們的這項調查卻發(fā)現,大學生性觀念依舊保守。你大學期間是否有性生活的調查中,有超過88.2%的選擇了沒有,這其中包括了105名碩士研究生。結果可能會有誤差,但我們看到大學生對待性的態(tài)度還是比較謹慎的。在你從什么途徑了解到性知識的調查中發(fā)現,53.2%的人的性知識是通過旁門左道和同學談論中獲得的,只有41.8%的人是從課程和書籍中學習到的,即使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大學生在性教育方面依然落后,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四、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
1、同學關系比較健康
在你與同學關系如何的調查時,超過89.3%的人認為相處融洽,只有10.7%的人承認會偶爾發(fā)生矛盾。從整體上看同學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健康的,但交往的主動性欠缺,64.5%認為與別人交往一般喜歡、無所謂。
2、大學生普遍個性獨立但也珍惜友誼
在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依賴朋友嗎和是否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的調查中發(fā)現,大部分的同學會參考同學朋友的意見,但會以自己為主去解決問題。有47.1%的同學擔心朋友不喜歡和自己一起。
3、大學生遇到心理問題交流途徑少
如果你遇到不順心的'事,如何解決,54.2%的同學選擇了強忍和逆來順受,而選擇找父母傾訴和找心理咨詢機構的僅占8%。
五、大學生的就業(yè)心態(tài)
1、大學生畢業(yè)后的首選是就業(yè)
在你希望畢業(yè)后的去向是什么的調查中,65.7%選擇了就業(yè),28.4%的人選擇出國或繼續(xù)深造,很多同學表示,希望在工作的過程中,再尋找合適的機會深造。
2、大學生就業(yè)態(tài)度比較端正
在畢業(yè)后找什么樣的工作調查中,選擇有發(fā)展空間、符合自己專長的占67.8%,社會地位高、收入高的選擇率相對低一些,占23.1%。無所謂,找到先呆著、要我就不錯了只占9.1%。
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輔導狀況
在是否參加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調查中,只有3.6%的人經常參加,不知道或沒參加的比率高達69.8%。而是否去過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的調查中,經常去的比率低至0.8%,92.6%的人表示沒聽說過或沒去過。
七、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大學生不太關注社會公益
調查顯示,學生經常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僅為12.4%,有87.6%偶爾參加和基本上不參加。
2、大學生普遍反對用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
在你如何看待學生自殺事件調查中,非常鄙視自殺之人,對不起父母和社會的栽培共有496人選擇了該項,排在首位。
3、大學生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較強。
大學生在最后一題大學生應該履行哪些社會責任的調查中,普遍認為應當對得起父母的栽培,努力成才,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成為人才,報答社會,經常參加社會實踐,幫助他人和熱心參加公益活動,說明大學生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擁有良好的意識。但關鍵是要付諸實踐。
心理健康報告 篇5
關于幼兒自信心問題的調查報告
自信心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性心理品質,是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幼兒的身體健康和諧發(fā)展具有促進作用。我國頒布的《幼兒工作規(guī)程》,明確地把培養(yǎng)幼兒自信心作為重要目標,為此我針對幼兒自信心發(fā)展的狀況進行調查與研究。通過對許多幼兒的觀察與了解,發(fā)現絕大多數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的信心不足的問題。以下是我這次調查的一些情況。
一、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
調查時間:20xx年9月20日到11月20日
調查地點:重慶市開縣敦好鎮(zhèn)桃溪小學附屬幼兒園,正壩小學附屬幼兒園 調查內容:幼兒自信心不足的種種表現和原因
調查形式:采訪部分幼兒老師座談會,走訪家長,聽課和幼兒一起游戲等。
二、幼兒自信心不足的種種表現和原因
通過對許多幼兒的觀察與了解,了現絕大多數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自信心不足,問題和形式的原因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 幼兒自信心不足的種種表現
依戀父母,用較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新的環(huán)境,懼怕陌生人。上課時不敢或很少發(fā)言,不敢在集體面前講話,回答問題時手足無措,聲音輕。不敢主動要求參加活動或其他小朋友的游戲;對自己的活動結果或過程缺乏自信心,經常要求成人的肯定,“老師我做得對嗎?”“老師是不是這樣?”對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與別人相比,特別是被別人笑話。;不敢主動地與小朋友交往,常常畏縮,退縮、回避,獨處或獨自游戲。缺乏主見,總是跟在能力強的小朋友后面,聽眾他人的安排;遇到問題,常常害怕、退縮、回避、容易放棄,而不能努力解決。害怕嘗試新事物、新活動,在活動時總是選擇那些比較容易的活動,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難度的或有挑戰(zhàn)性的新活動。
(二) 幼兒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導致幼兒自信心不足的有因有很多,我通過訪談調查,發(fā)現成人過度的包辦代替、過多的接受外界否定評價、教育方法的不當,是造成幼兒自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1、 過度的照顧
幼兒期,是孩子們學習各種技能,培養(yǎng)幼兒發(fā)展能力的重要階段,外界各種大量的信息無時無刻地刺激著幼兒生理,心理上的機能,不斷促進其功能的運轉。而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溺愛、嬌慣孩子,事事包辦代替。有的孩子做事太慢,或反而給自己惹麻煩,大包大攬;有的過分偏重智育,忽視孩子能力的培養(yǎng);有的孩子被同伴欺負,不讓他出去與別的孩子一起玩,忽視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正常需求,導致孩子對新環(huán)境感到陌生、不安和無助。許多老師也有同樣的行為,認為孩子是弱小的,需要我們的幫助,因此在教學中盡自己所能為幼兒做各種事情,解決各種問題,這種過度的照顧、過分的保護,實際上剝奪了幼兒鍛煉的機會,使他們不僅缺乏必要的生活處理能力、游戲能力、而且缺乏活動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與人交往、缺乏獨立性、依賴他人,一遇到困難就不知所措、畏縮退避,而這更易遭受挫折、失敗、而形成自卑。
2.過多否定。
幼兒的自我評價往往缺乏獨立性,他們更容易輕信和接納成人的評價,而不少成人不注意自己的評價對孩子發(fā)展的影響,經常隨意批評、否定孩子,甚至指責、排斥孩子。由于愛不正確的兒童觀和觀的影響,成人習慣地認為我們給予孩子的都是合理的、正確的,而孩子應該是無條件地接納我們的給予。于是要求孩子事事聽從自己的安排,“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動,你會弄壞的!薄澳悴粫小呢。”用這種毫不遮掩的態(tài)度來懷疑孩子的能力,使他們形成對自己錯誤的認識。過高地要求也會影響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自己志愿未能實現或是社會潮流的影響,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孩子由于年齡特征和各方面能力所限,常常難以達到成人的高要求,為此受到批評、否定甚至訓斥,這種經常性的挫折感和消極否定,會使幼兒產生已不如人的感覺,得不到自信心形成所必需的成功體驗,反而使他們經歷失敗走向自卑。
3.要求太嚴格
很多老師由于愛教育觀、自身教育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設計教育活動時,不考慮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需要,對全體幼兒提出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就使許多能力弱的幼兒經常不能達到設定的目標,缺乏成功體驗而經常體味挫折感,另外有不少成人習慣性對孩子進行橫向比較,以其他孩子的優(yōu)點與自己孩子的缺點相比,如“瞧亮亮畫得多好,看看你畫些什么呀!”“人家有八顆五角星,你才三顆,真讓我失望!”“看小朋友都去玩了,你也去呀,這孩子什么都不會!边@種比較會使幼兒認為自己有很笨,很差,懷疑自我的價值,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積極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的形成。
三、如何增強幼兒自信心的一些建議
自信心是一個人對自我的充分認識,它與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尤其是幼兒自我評價水平密切相關,自我評價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所以,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來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一) 給幼兒以鼓勵和肯定
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鼓勵幼兒,“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毙睦韺W研究表明,人在鼓勵的條件下,其自身潛力的發(fā)揮是平時的2至3倍。教育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喚醒與激勵。因此,對于幼兒的任何進步都要給予熱烈的贊揚。正確的`表揚可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減少心理緊張。其做法是對事不對人,要對活動過程中孩子所作的努力進行評價,讓幼兒明白真正值得表揚的是什么;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簽。例如:“當孩子主動地向老師或客人問好時,正確的表揚應該是:“你真有禮貌!”而不是”“你真是個好孩子!”其次,表揚要誠心誠意,不要參雜批評的成分,如“今天畫得不錯,可你不如豆豆畫得好。”老師的本意是鼓勵孩子的進步,可孩子卻覺得老師在批評他。使自信心受到傷害而放棄努力。結果只能是事與愿違。成人要善于發(fā)現孩子身上閃光點,特別是要給予發(fā)展慢的孩子以關心和鼓勵,讓孩子懂得人人都有長處。讓孩子從成人的賞識,夸獎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就會覺得“我能行”“ 我一定能干好”
(二) 給孩子創(chuàng)設成功的機會。
自信心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認識,幼兒時期正是各種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想讓幼兒從自身獲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實力,成人就必須給幼兒以充分的信任,幫助幼兒通過親身實踐經歷產生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識與評價。如:對身體素質差的孩子,成人要多鼓勵幫助,陪伴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對處理能力差的孩子要多給機會練習;對手工、繪畫、舞蹈技能差的孩子要耐心指點。使孩子逐漸樹立對自己的正確評價。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做一些易完成的事,使孩子有機會獲得成功的機會,成功后再增加難度。當孩子取得成績時,應及時表揚,充分肯定進步。即使孩子失敗了,也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讓他再試一試,使他們知道通過努力能獲得成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從而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在培養(yǎng)孩子能力時,成人不能包辦代替,使孩子失去鍛煉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同時也不能操之過急而責備孩子,否則對孩子樹立自信心不得利。
(三) 調整對孩子的期望值。
現代情緒理論認為:在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自信心與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
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強,反之失敗越多,期望值越低,自信心越弱。兒童的閱歷和能力是有限的,在許多事情上容易面臨困難與挫折,因此,成人一定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切不可拔苗助長。我們提倡的教育方法是重視孩子發(fā)展區(qū)的需要,提出的要求應是循序漸進的,成人對孩子的期望值要與孩子的身心發(fā)展及所處的客觀條件相適應,必須是孩子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如發(fā)現這一期望值不適合孩子的發(fā)展狀況時,應及時調整,避免孩子經常處于踮著尖還夠不到蘋果的處境。因為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價,喪失信心。
(四) 增強幼兒的耐挫力。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風順,怎樣評價自己,怎樣對待失敗,不同態(tài)度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正確分析孩子的情況,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應珍視孩子的努力,幫助孩子正確對待不足和失敗,要讓幼兒明白,做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只有不斷戰(zhàn)勝困難的人,才能進步。如有的孩子遇到失敗只會傷心難過,這時成人要主動接近他,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鼓勵他通過其他補償方式來彌補弱點以獲得自信。有的孩子智力發(fā)展一般,但社會性發(fā)展較好,能關心集體,熱愛勞動,成人要幫助他們發(fā)揚長處獲得自信。成人還要教育孩子看到自己和他人各有長處,當自己獲得成功時要關心幫助弱者,當自己失敗時也不自卑。成人要經常展示孩子的強項,使孩子獲得自信。
四、調查后的一點體會
通過本次調查,我自己也受到了很多教育,我認為自信心真的是一種動力,可以推動孩子在成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自信心是一洲新綠,散發(fā)著勃勃生機;自信心是一面風帆,鼓動理想之舟抵達勝利的彼岸。如果家長和教師能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用因材施教的科學方法教育孩子,從小為其播下自信的種子,那么交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并能為他們今后適應社會生活,在事業(yè)上不斷開拓進取,獲得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心理健康報告 篇6
一、幼兒心理健康現狀
在十幾年前,“心理健康教育”一詞,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還是非常陌生的字眼,直到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轉軌,素質教育要求實現人的全面而健康的發(fā)展,心理素質教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始成為教育界及至社會各界關心的熱點問題之一,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各級各類學校的重視。在中小學,我國一些學者開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幼兒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目前國內還沒有像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那樣如火如荼,可以借鑒的成果也非常少。
然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卻比任何階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更為必要及迫切。 一、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家庭幸福的 要求
目前,我們正面對市場經濟的浪潮,面對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面對新世紀的挑戰(zhàn),隨著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和文明、民主程度的提高,我們要接受風險、競爭、高節(jié)奏的考驗,要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這些無疑對新一代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
個體素質的優(yōu)化,一方面將有力地推動整體素質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心理素質也可以直接成為社會發(fā)展的推動力,F代社會的競爭是科技競爭,而科技的發(fā)明需要的是高素質人才,現代社會對兒童發(fā)展的影響呼喚心理健康教育。當前我國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時期,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對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的活躍,將來就業(yè)求職的雙向選擇,對將來青少年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提出了高的要求。如果在幼兒階段沒有解決好一些心理上的沖突,他們將來就難以適應社會對其的要求,更難面對挑戰(zhàn)。正如江1990年10月13日在中國少年先鋒隊全國代表大會上致詞時所指出的:“一個民族的新一代沒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個民族就沒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币虼,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昌盛,都離不開國民良好的心理素質。
二、調查手段
調查工具包括
A家長/教師幼兒健康情況調查問卷
B 幼兒心理健康狀況問卷
C家長/教師訪談提綱
三、結論
1、對困難挫折態(tài)度
所謂對困難挫折態(tài)度也叫自責,就是責備自己。這種傾向走向極端就會過低評價自己,自責、自我鄙視、自我輕蔑。這種狀態(tài)是受悲哀和憂郁情緒支配的。如果對這方面的癥狀不盡快地加以科學有效的指導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反社會性格的形成。
①、從本質上講,自責傾向隱蓋了人對外在的敵意和攻擊,是人在無法實現對外在的敵意和攻擊后轉而向內攻擊的結果。比如:孩子依賴父母-父母嚴厲懲罰孩子-孩子對父母抱有反感和敵意-這種反感和敵意表現出來時-父母越發(fā)嚴厲地懲罰孩子-此后孩子不能或不敢憎恨父母-孩子失去了憎恨的外在目標-于是憎恨的能量由外轉向內部-形成自責傾向。
②、另外,老師和朋友的懲罰、批評與指責也能引起自責傾向。當一個學生犯了錯誤后,被父母、老師和朋友責罵、懲罰,此后,他可能會感到無法生活或者是無法適應現實情況,并因此而對這些人(老師和朋友)產生憤恨與不滿,如果這些憤恨與不滿得不到順利的解決,就會產生自責傾向。
2. 沖動傾向是指易在某種強烈情緒的驅使下出現帶有暴發(fā)性或攻擊性的話語或行為。表現在有時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大聲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毫無理由地想到遠處去,或想死等這種想干危險的事或愚蠢的事的觀念。
產生沖動傾向主要原因有:
、、遺傳因素的影響。一些人的沖動傾向,往往起因于生來具有的情緒易變性和激情性。這種沖動傾向與其生物學的神經類型有關。對于沖動傾向特別強烈的人,就必須考慮到其是否屬于先天的沖動性和情緒易變性。
、、被強烈的焦慮所驅使。比如,在坐立不安無法靜止下來時,沖動傾向就會增強。有一些孩子由于反復的人際關系沖突,出現了反復的情感危機,為了避免被遺棄,他們極力與人建立情感關系,而采取了過度的交往方式,使言行帶有較強的沖動性。還有一些孩子自我心像(對自己的看法)、個人偏好及目的性不清楚或紊亂,不知如何與人相處,長期感到空虛,并伴有不踏實的焦慮感,因此,也容易有沖動性的行為。
、、后天的學習與模仿。有一些具有沖動傾向的孩子,其父親或母親的言行也有較強的沖動性。在長期的生活交往中,孩子不自覺地學習和模仿了父母的言行。
、、沖動行為的不當強化。有一些孩子在起初出現沖動性言行后,沒有受到及時的制止與懲戒,反而得到了某種獎勵,因而沖動性行為得到強化,并發(fā)展起來。比如,孩子想要某種東西沒有如愿,于是,他發(fā)脾氣扔東西,結果父母不但沒有懲罰他的不良行為,反而滿足了他的要求,從此,孩子就會習慣于用沖動性行為來達成自己的愿望。
大多數學生的沖動傾向與焦慮有關,部分起因于生來具有的情緒易變性和激情性,或與學生外向性格等遺傳因素有關。教師可在學生管理過程中指導孩子與人交往的方法,在行為上設定清楚的界限以防止沖動行為的不斷強化,并幫助孩子正確的認識自己。
心理健康報告 篇7
20xx年末,全縣總人口47.91萬人,其中:女性人口22.56萬人,農村人口40.7萬人。近年來,隨著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給經濟社會帶來發(fā)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農民家庭夫妻分居,留守婦女生產生活困難的一系列問題。最近,縣婦聯(lián)對我縣留守婦女的生存狀況進行了深入地調研。通過采取發(fā)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入戶訪談等方式,重點對xx縣河路口、大圩、兩岔河三個鄉(xiāng)鎮(zhèn)的7904名留守婦女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分析,通過調查,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留守婦女生活的艱辛和不易,她們柔弱的雙肩既擔負著贍養(yǎng)老人、照顧小孩的重任,又承擔著家庭生產的艱辛,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和希望,默默地支撐著家庭的負荷。
一、基本情況
1、文化程度。大部分留守婦女文化偏低。調查顯示:初中及以下學歷的留守婦女7844人,占99.24%;高中學歷的40人,占5.06%;中專以上學歷的20人,僅占2.53%。30歲以下的留守婦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較多,31—40歲的具有初中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較多,40歲以上的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較多。
2、年齡結構。留守婦女主要分布在30歲以上。30歲以下的留守婦女638人,占總數的8.07%左右,主要是因為生育、照顧幼小子女而暫時沒有出門打工;30—39歲的1130人,占總數的14.29%;40歲以上的6162人,占77.96%;40歲以上的留守婦女是較為集中的年齡段。
3、留守原因。調查顯示:家庭經濟狀況差,生活質量低的留守婦女有2280人,占28%左右;無就業(yè)技能,致富能力不強的有6408人,占81.07%。大部分的留守婦女因為家庭不支持其外出打工或者自身不愿意外出打工是其主要原因;需要她們留守家中照顧家庭、撫育孩子、照料農業(yè)生產是她們留守的客觀原因,雙重原因使得她們既向往外出打工又自我回避的矛盾心態(tài),這一現象在35—40歲的留守婦女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二、現狀及問題
1、勞動強度大,身體健康受損。調查顯示:身體狀況差、身患疾病的留守婦女有835人,占10.56%;身體狀況一般的7069人,占89.43%。她們既要承擔繁重的農業(yè)生產勞動,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還要照顧年邁的老人,教育未成年的孩子,勞動強度很大,嚴重損害身體健康。勞動強度大幅增加,勞動時間明顯變長,留守婦女的體力大幅度透支。調查發(fā)現,大部分“留守婦女”每人需要獨立承擔將近2畝地左右的農業(yè)生產,而其中又有半數以上的婦女表示“難以獨自承擔農活”、“希望過上穩(wěn)定的家庭生活”;而那些身體不好的留守婦女,遇到的困難則更大。
2、精神負擔重,安全感下降。由于丈夫長年在外,留守婦女精神負擔明顯加重,安全感下降。主要表現:一是出現婚姻危機。留守婦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長期分居的留守婦女因為丈夫長期在他鄉(xiāng)打工,夫妻之間缺乏交流溝通,雙方相互猜疑,再加上自我精神生活空虛,自我控制力不強,易受到不良現象和不法分子的誘惑,導致感情危機。在調查中,我們發(fā)現“打工婚姻”離婚案呈上升趨勢,盡管留守婦女為家庭作出了許多犧牲,但是對于丈夫出門打工幾年不歸、移情別戀的情況,她們還是“欲語淚先流”。二是財產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男性勞動力外出后,農村只剩下老人、兒童和婦女,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化,致使農村治安防范力量減弱,使農村社會治安隱患增加,農村留守家庭的小偷小摸現象增多,留守婦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70%的留守婦女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心理壓力,并且無人傾訴,既要操心孩子,又要擔心丈夫,還害怕流言蜚語。
3、婆媳關系難處理,對子女疏于教育。自古以來,婆媳關系都不好處理,尤其在丈夫不在家的情況下,處理好婆媳關系更是難上加難。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多例存在婆媳關系沒有處理好導致家庭矛盾激化的現象。不少留守婦女本身文化水平比較低,除了在經濟上、生活上能為子女提供一定的支持外,無力在子女學習上、做人上給予有效教育與監(jiān)管,只能聽之任之,只是希望子女別做違法的事。由于80 %左右的留守婦女認為對子女的教育就是拿錢給他(她)們上學,只要他們在學校聽老師的話,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就行。有近50%的婦女幾乎從未同子女談過理想與抱負,有近65%的婦女不知道平時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主要表現在吃飯穿衣上。調查還發(fā)現有的由于自身只有小學文化,子女上初中后不能對其進行輔導和監(jiān)管,導致他們成天逃學迷失在網吧里。
三、對策與建議
留守婦女是目前農村最大的勞動力資源,是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關系到家庭的穩(wěn)定和社會的安定,針對留守婦女面臨的.壓力和困難,需要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采取切實措施,開展幫扶活動,形成合力,營造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密切配合,共同關愛留守婦女的社會氛圍。
1、高度重視,創(chuàng)造關愛留守婦女的良好環(huán)境。關愛農村留守人群是一項重要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政府高度重視,需要社會發(fā)揮各方優(yōu)勢,做到資源共享、優(yōu)勢互補、協(xié)調配合、共同推進。要提高思想認識,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關心的局面。要出臺相應的硬性幫扶政策和措施。如相關部門要深入基層傳授技術、以村為單位定期或巡回開展“三下鄉(xiāng)”活動、幫助有條件的農村婦女給予信貸扶持和項目扶持等。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婦女的思想道德素質。利用農閑時節(jié)或“三八”婦女節(jié)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豐富留守婦女的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質量。以評選“平安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好鄰里”、“守法公民”、“五好文明家庭”等為抓手,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夫妻和睦、鄰里團結的家庭美德;大力宣傳知法、守法、做合法公民的重要意義;引導婦女相信科學,反對迷信,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的安定和諧。嚴厲打擊侵害婦女合法權益的犯罪活動,打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加強對留守婦女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加大對《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宣傳教育,提高婦女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鼓勵有志青年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要多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yè),讓青壯年勞動力能實現在本地就業(yè),從根本上解決勞動力大量外出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要拓寬農村致富渠道,制定優(yōu)惠政策,動員和鼓勵外出務工青年積累經驗,更新觀念,幫扶他們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推動和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3、加強留守婦女的技能培訓和資金扶持,鼓勵留守婦女自主創(chuàng)業(yè)。繼續(xù)大力加強婦女技術培訓,舉辦留守婦女技術培訓班,讓留守婦女懂得更多的農業(yè)生產技術,科學種田,科技致富,提高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能力;繼續(xù)創(chuàng)辦示范家長學校, 深入開展“爭當合格父母,培養(yǎng)合格人才”活動,引導更多的家長特別是留守婦女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勞動、婦聯(lián)等部門要繼續(xù)堅持積極為留守婦女提供項目信息和致富門路,推廣科技含量高、輻射面廣、投資少見效快的增收致富項目;要大力扶持留守婦女創(chuàng)業(yè)項目,在用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政策優(yōu)惠,使其能夠敢創(chuàng)業(yè)、會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成業(yè)。同時,政府要盡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轉機制,在農村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合理流轉土地,使農村留守婦女從繁重的土地勞務中解脫出來。
心理健康報告 篇8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我校圍繞“教育即服務”的辦學思想,努力從各個方面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不僅重視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也非常關注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為此,學校也同時提出了“傾訴、傾聽,育心、育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希望師生之間通過平等對話的溝通方式形成融洽的情感約定;師生共同以成長為基礎,通過對生活和世界的關注形成共同的經歷和發(fā)展;從而激發(fā)生命活力,提升精神境界,感受美好生活,追求自我實現。近年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規(guī)劃管理、隊伍建設、組織實施、氛圍營造和特色創(chuàng)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進展,現將自評結果匯報如下:
一、完善組織建設,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1.成立領導小組,分工明確
組長:馬廣海
副組長:教管中心
成員:盧克倫、劉恒橋、趙波、喬福偉、曹強和全體
班主任
專任教師:寧廷偉、張曉
2.完善的制度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我校進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工作的規(guī)章制度,邀請?zhí)┌矊<谊R兆成,新泰的專家韓清傳兩位專家來做心理輔導報告,為學生做心理健康輔導,要求師生共同參會,并且組織教師學習交流。我校還設立了規(guī)范的心理咨詢室,配備了一名兼職教師,同時依托班主任,家校共育,全體教師也共同參與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
二、課程建設
學校為全面推進心理健康教育,開學初就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并在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校本課程。學校行政班子和全體班主任都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學期結束時安排老師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交流總結,平時的健康教育工作則給予人力、時間上的保證。
對于初中學校來說,心理健康教育課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更是貫徹落實《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具體體現。
。1)、心理活動課進課程,在六年級每班每周設置1個課時,使用相應教材同時還會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心理需求選擇社會熱點話題作為拓展課的教學內容;班主任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每班每學期至少開設1節(jié)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班團會活動。
此外,根據學生的需求,七年級開展有針對性的團體輔導活動,八、九年級則開展中考心理調適講座。
。2)、實踐活動:每年5月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學校根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主題,積極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心理櫥窗、黑板報、學校廣播)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傳,使教師與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心理意識,提高心理素質。學校設有心理社團“陽光社團”,由每班的兩個心理聯(lián)絡員組成,社團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既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又有助于學生們的同伴互助,很好的發(fā)揮了學生自助的作用。
在專職教師的帶領下,我校有計劃的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顒又,老師們各抒己見,相互交流,從而提高課堂質量,改善教學效果。
三、宣傳引導
我校通過板報評比,學校廣播站等途徑向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學校還訂了關于心理健康教育類書籍,刊物,便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
1.宣傳工作
我校每學期展出2期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展板。此外,每學期在國旗下講話安排中安排1-2次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話題,比如“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考前心理調適”等。
2.資料提供
在學校圖書館支持下,我校訂閱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國學校衛(wèi)生》、《中國心理衛(wèi)生》、《中學生》等期刊,購買了《心靈綠蔭》、《班級心理教育手冊》、《情商教育》等書籍。我校校團委編輯出版的學生刊物《浪潮》和?兑怀跞恕分卸奸_辟了心理健康專欄。
學生們則在校團委的組織號召下自辦心理健康教育手抄報,以促進心理健康知識在學生中的宣傳力度。
3.大型活動
我校以學工處、教管中心和校團委為依托開展了豐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去年10月,在團員學生中開展“物物交換日”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人際間的付出與收獲。去年11月,給學生干部開展“有效溝通,團結合作”的團體心理輔導,輔導以“密碼”游戲的形式展開,同學們在游戲中領悟思考,從而提升干部素質和業(yè)務能力。在寒假“讀高品質書,做有品味人”讀書征文活動中,開辟心理健康讀物專欄,有的同學就撰寫了《讀;心靈七游戲>有感》等。今年4月,在初一年級開展“心的色彩”心理繪畫展示活動,征集到各類心理主題繪畫作品近20份。各類活動都得到了參與同學的積極反饋,也在校園內營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
四、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我校已設有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心靈花園”。咨詢室設在平房功能室,工作日全天開放。鬧中取靜,環(huán)境優(yōu)雅,占地近80平米。各功能區(qū)按要求配置了齊全的儀器設備,如辦公桌椅、布藝沙發(fā)、木質書架、檔案柜、拳擊沙袋、裝飾掛畫、專用電腦等。精心布置的“心靈花園”溫馨別致,為師生共同探索內心世界創(chuàng)造了舒適的環(huán)境。為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提供了便利,咨詢室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制定了《來訪者須知》、《心理咨詢室工作職責》、《心理咨詢師工作守則》、《宣泄室使用須知》等規(guī)章制度,并全部掛墻公示。
高度的認識,領導的重視,機構的健全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重要保證。
學校每學年開展一次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篩查,為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并將需要關注的學生做好分類,及時通知班主任和家長,做到家校公育。
五、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建設
較強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教師的隊伍建設,抓好心理課程的自學工作,提高教師從事心理教育工作的理論水平和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學校指導下,以班主任為骨干,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咨詢。積極開展個別輔導,指導廣大學生做好心理調適工作。同時利用家長學校的輔導時間,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輔導。
班主任是全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培訓論壇成為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很多班主任出于對學生的喜愛,對心理教育工作的熱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寫作出了一批優(yōu)秀的心理教育案例分析及論文。有的班主任還在筆記本上和學生進行心靈對話,幫助學生自我完善。有的班主任則開展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促進學生自我成長。政教處也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到班主任的考核體系中來,激勵班主任更好的在班級工作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六、存在問題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心理健康教師的能力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進一步規(guī)范化。部分教師對于心理健康的效果認識不足,部分學生、家長、教師對心理健康的開展有一定的偏見,由于資金和心理健康教師的匱乏,心理健康活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我校一定會繼續(xù)總結經驗,繼續(xù)前行,不斷摸索,在教育均衡化,現代化的大環(huán)境下,不斷進一步抓好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地為我校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保障。
心理健康報告 篇9
最近,20xx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xx-2020)》發(fā)布會在京舉行。此次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此書為“心理健康藍皮書”系列的第二本,不但分析了20xx-2020年中國各類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而且對跨越十余年的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變遷進行分析比較。根據《報告》的顯示數據,可以看出對比十年前,現階段的人們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明顯的下降,但是相對于去年而言,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上升。
東部地區(qū)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心理健康狀況受到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教育水平、醫(yī)療條件等諸多宏觀因素的影響,因此通常與這些宏觀因素一樣表現出地區(qū)差異。20xx年度調查發(fā)現,東部地區(qū)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更好。東部地區(qū)與東北地區(qū)的抑郁水平顯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區(qū),抑郁高風險的檢出率顯著低于中部和西部地區(qū)。
農村戶口人群中抑郁風險略高于城鎮(zhèn)戶口人群
國內外研究普遍發(fā)現,社會經濟地位通常與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關。較高的收入水平、較高的學歷、聲望較好的職業(yè),往往意味著擁有包括心理健康資源在內的各種資源支持,有助于維護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也發(fā)現,農村戶口人群與城鎮(zhèn)戶口人群之間存在心理健康水平差異。調查中發(fā)現農村戶口人群中抑郁高風險的檢出率略高于城鎮(zhèn)戶口人群。
學歷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根據報告分析結果顯示,不同學歷組間差異顯著。學歷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特別是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高于更低學歷的人群。以抑郁為例,可以看到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組的抑郁高風險檢出率較低。
收入的升高并不伴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
對不同收入水平群體間的差異檢驗發(fā)現,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主要表現為月收入xx元以下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其他人群,但并未發(fā)現月收入水平中等與較高人群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顯示收入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并非線性關系,過低收入水平不利于心理健康,但在中等收入以上,收入的升高并不伴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異。
性別差異微小,年齡差異顯著
本次調查中,對全年齡段樣本的性別差異進行統(tǒng)計檢驗,未發(fā)現抑郁及中國心理健康量表各項指標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對不同年齡段之間的心理健康指標進行統(tǒng)計檢驗,可以發(fā)現,年齡差異顯著。隨著年齡增大,以中國心理健康量表衡量的心理健康指數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抑郁和焦慮水平則呈現隨年齡增大而降低的趨勢。其中,抑郁水平在四個年齡段之間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隨年齡增大,抑郁水平大幅度降低。焦慮水平在18~24歲與25~34歲兩組之間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其他組間差異均顯著。也就是說,18~34歲的青年,焦慮的平均水平高于成人期的其他年齡段。這一結果提示,青年期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多發(fā),需要重視青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預防與干預。
國民心理健康狀況十年變遷
本次調查數據與20xx年全國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進行比較分析,可以看到,十多年間,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特征有一定變化。
心理健康意識的跨年比較
心理健康意識體現為認識到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性。對于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性的評估,20xx年調查中,有94.0%的'調查對象認為心理健康工作是重要的。與20xx年相比,20xx年調查中,有更多的人認為心理健康工作重要,比12年前提高了6.1個百分點,說明人們的心理健康意識有所增強。
生活滿意度特征的跨年比較
與20xx年相比,20xx年調查樣本在以住房和車為代表的物質生活質量上滿意度更高,而在其他各方面的滿意度以及總體滿意度都略低。20xx年的生活滿意度表現出對家庭生活和身體健康較為滿意而對物質生活質量較不滿意的特征。相比之下,20xx年調查中的各領域滿意度基本接近?缒瓯容^中物質生活質量上滿意度更高,而在其他各方面的滿意度以及總體滿意度都略低。
十年變遷感知調查對象認為,與十年前相比,周圍的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變好(“變好了很多”和“變好了一點點”)的比例為31.4%,認為“沒什么變化”的占22.8%,認為變差(“變差了一點點”和“變差了很多”)的占45.9%?偟膩碚f,人們在看待身邊他人狀況的時候,認為總體心理健康水平比十年前有所下降。
我們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識
20xx年調查詢問人們需要哪些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識,并分析不同群體的需求特征。數據顯示,“自我調節(jié)”、“人際交往”、“職業(yè)指導”位列選擇的前三。另外,女性在各項心理健康知識的需求上的選中率均高于男性,提示著女性對心理健康知識有更主動和迫切的需求。
20xx年調查發(fā)現,國民的心理健康意識顯著增強,心理健康服務的便利性也大幅提升。報告介紹了20xx-2020年我國國民心理健康的現狀、各類群體的特征、國民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礙、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及干預建議、20xx-2019年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變化趨勢等問題和數據情況,并針對20xx年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狀況提出六點建議。對于未來,有更多的人持樂觀態(tài)度。國民心理健康狀況與心理健康服務的支撐密不可分,維護和促進國民心理健康,之后的重點工作在于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便利性、針對性和服務質量的提升。
心理健康報告 篇10
摘要: 人生的過程總是充滿了喜怒哀樂。我已經踏入人生第20個年頭了,借心理健康課的這次作業(yè),我回顧了自己的成長歷程。學會了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應對挫折和壓力,如何塑造和培養(yǎng)人格和意志品質。家庭、學校、教會生活的體驗,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長歷程和人生經驗中,每一步成長都是我學習積極面對人生的機會。我是如何生活到現在的,我的現在如何,以后怎么發(fā)展,回答好這些問題,對我們以后的生活和發(fā)展都很重要。
自我分析 (一)發(fā)展史之高峰低谷
個人發(fā)展史的過程為:
1、開始對社會、人文、科學等有一個簡單的接觸,學會了基本的知識,了解了基本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自我認識和基本的道德準則的選擇等。
2、開始規(guī)劃并努力實現夢想、愿望,并懂得如何正確地選擇生活方式。
3、發(fā)展?jié)摿吞岣邔I(yè)技能;盡量多方位發(fā)展個人能力,在挫折和成功中學習并提高自己。
4、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個人精神生活,豐富個人情感等,包括注重在健康、文化、家庭、朋友、特長、交流和溝通等方面的個人發(fā)展。
5、增強自我認知,取得個人生活的控制力和自我智慧的實現。 我想我的發(fā)展史高峰是在初中階段吧,那時的我已經慢慢地開始理解父母的艱辛,了解父母的難處和不容易,不再和父母斗嘴,不再叛逆,不再惹他們生氣,學習也更上一層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到如今,自我感覺低谷就在高中階段了,那時的我從熟悉的地方搬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面對不一樣的新世界,完全不知所措,迷失了動力和目標,盡管最終的努力使自己找回了狀態(tài),但始終都覺得是給自己的人生留下了一點遺憾,這也使自己更加珍惜得來不易的幸福和成功。
。ǘ┮庾R到自己成為成人
開始意識到自己成為一個成人最初的感覺是在初中階段,當時父母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現在已經快
16歲了 ,應該懂得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吧。當時一聽這話瞬間覺得自己似乎真的長大了,該懂事了。其實真正感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成人的時候便是自己18歲生日的時候吧,說也奇怪,僅僅一天之隔,18歲前和18歲后就是不同的兩種感覺,從此肩上無形地多了一種壓力,不,是責任感。所以我當時就下定決心,再也不要讓父母為我操心,我給他們更多的應該是安心、放心、舒心、寬心、關心。而體現我成熟的標志就是能夠完成常規(guī)性的日常工作,并且進行復雜思維的工作;富于冒險、敢于競爭,經營、管理、勸服、監(jiān)督和領導,并實現機構、政治、社會及經濟目標的工作。在職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在勸說、支配和言語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領導力強的優(yōu)勢;能克制自己沖動的想法和行為。感情明確,熱愛家人,朋友,懂得謙讓,不會隨情緒辦事情等等特點。
(三)最好的五個品質
我覺得應該是積極、樂觀、有耐心、幽默、虛心。
在我看來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我樂觀的心態(tài),在經過人生最低谷之后,在我看來,一切的問題都不值得一提,自然,這就造就了我樂觀的心態(tài),成為了我最引以為豪的優(yōu)點。我是一個熱情開朗的人,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適應的能力特別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于參
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不會斤斤計較,對于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也很能和對方聊得來。情緒比較穩(wěn)定,對于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著樂觀地應對。能較好地協(xié)調自己的想法和別人的想法,一方面,對事物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不會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聽得進別人的'意見,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會固執(zhí)己見;顫姾脛,為人幽默,在集體中比較受人歡迎,對人對事非常熱心。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雖然不是特別遠大,但會持續(xù)地去追求?陀^理智,注重現實,獨立堅強。遇事果斷、自信。能堅持完成自己計劃的事情,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
(四)心目中的英雄
在個人興趣愛好上,我喜歡音樂,但只是喜歡,從其中獲得快樂,并沒有太多的奢望和夢想,我認為一個人喜歡一種東西,并不是極力地去追求和崇拜,而是從中獲得一種心靈及精神上的養(yǎng)分,從而獲得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我有兩個偶像,一個是擁有億萬家產卻始終靠自己努力奮斗的香港影視歌三棲明星——林峯 ,一個是新加坡歌手,新四大天王之一,金曲獎歌王——林俊杰。毋庸置疑,他們都有驚人的天賦,而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他們光環(huán)背后的努力奮斗和一次一次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并最終功成名就。我從他們身上看到的不是謠言的光環(huán),而是一種堅忍不拔,勇敢向前的毅力和決心。我希望我也能像他們一樣,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但最終走向成功、“功成名就”。
。ㄎ澹┗救松^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華,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無論是在高中,還是現在的大學生活中,我堅持著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讀很多書,并積極參加各種活動,然后越來越認識到品行對一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關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都以品德至上來要求自己。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奉行嚴于律己的信條,并切實的遵行它。平時友愛同學,尊師重道,樂于助人。以前只是覺得幫助別人感到很開心,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F在我理解到,樂于助人不僅能鑄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會得到很多好處,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幫自己。對于老師,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為他們在我彷徨的時候指導幫助我。如果沒有老師的幫助,我可能將不知道何去何從。我現在領悟到,與其說品德是個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說是個人對整個社會的責任。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得對社會負起一定的責任義務,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確認識自己所負的責任,在貢獻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我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為社會,集體作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陨聿蛔恪⑺说呐u意見
自身的不足:一、沒有自信,很多時候開會時,都要求大家盡力地想出辦法和方案,即使我想出一個方案,但由于沒有自信,也只能默默地聽別人在那兒侃侃而談,這就導致了朋友都說我僅僅是去湊數的,在我這里沒有寄予多大的希望。二、壓力很大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特別表現在考試前,F實中,考慮的東西太多,往往把簡單的事情考慮的太過復雜,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反而產生了副作用。自然,這些不足我已經慢慢在改進了,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就能逐步擺脫他們,使自己更優(yōu)秀。
最后來個總結吧,我認為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了認識了自己,其實這個對于自我的分析還是很必要的,不斷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滿的人生!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我還是有收獲的。我一直覺得,我的心理很健康,盡管進入大學以后,各種問題都涌到了面前,心理很容易出現問題,我在一次次困難挫折面前,學會了如何堅強,所以在短短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發(fā)現并解決了自己原來的心理障礙。發(fā)現問題總是比憋在心里不知道,不疏導好。我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和與人相處中,知道了該如何來發(fā)現,疏導,防范這些心理障礙,快樂地度過這四年以及以后的時光。不過我知道我還只是學了些皮毛,懂了那么一點點,我更想知道一些解決心理問題的實際方法和一些關于人際交流的實踐性的技巧的知識。這些實踐性的知識很
實用,也能和理論結合。最好多點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示例來加強理解和應用。非常感謝同學朋友的關心和老師對我的教導,我也會繼續(xù)努力完善自己的!
心理健康報告 篇11
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兒童起步最早、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塑造了兒童個性、品德、修養(yǎng)、愛好、才能等,對促進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烏海市婦聯(lián)注意關注兒童心理健康,從家庭教育方面著手,努力提高兒童心理素質。
一、市婦聯(lián)開展保障兒童心理健康工作的情況
。ㄒ唬┡脑搭^保障兒童心理健康。市婦聯(lián)積極推動保護兒童權益法規(guī)政策的落實,注重從源頭上維護兒童心理健康,結合《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20xx—20xx)》的實施,市婦聯(lián)把家庭教育納入了兒童發(fā)展規(guī)劃監(jiān)測評估總體框架之中,將《未成年人保護法》《反家庭暴力法》納入本地普法規(guī)劃。印發(fā)《烏海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二五”規(guī)劃終期考核評估方案》、《烏海市婦聯(lián)關于對全市兒童摸底調查的通知》,在多方努力下,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農區(qū)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保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政策文件。
(二)充分發(fā)揮婦兒工委辦公室的職能優(yōu)勢。把保護兒童合法權益、心理健康、衛(wèi)生保健、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作為兒綱”的重要內容,定期組織召開婦兒工委成員單位會議,討論婦女兒童發(fā)展工作,對市婦兒工委23家成員單位進行了相關業(yè)務培訓,并在組織協(xié)調和監(jiān)測評估的基礎上,就進一步關注孕產婦死亡率、加強未成年人司法辦案專業(yè)機制建設、鞏固義務教育率等提出指導性意見,推動了婦女兒童權益工作的全面實施。市婦聯(lián)為深入貫徹《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與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形成了全社會維護兒童權益的服務網絡。
。ㄈ┓e極構建保障兒童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依托家庭教育協(xié)會、學校、兒童家園的工作陣地積極搭建保障兒童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服務平臺,開展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的活動,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圍繞“心中有祖國
心中有他人”,“好媽好爸好家風”,“傳承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等主題宣傳展示活動,組織開展“學習雷鋒日行一善”、“為生命護跑”、“我是文明宣講員”等形式多樣親子共同參與的活動。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各級各類家庭教育指導專家隊伍14人,專職隊伍441人,志愿者隊伍
7950人,社工隊伍68人,服務指導家長78905人次。涉農社區(qū)建立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的有8個,經常開展指導活動的有6個;社區(qū)建立家庭教育志愿者隊伍的有55個,經常開展指導活動的有48個,充分發(fā)揮兒童工作者、專家、優(yōu)秀家長的作用,對轄區(qū)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學習、生活、安全等給予有效指導和幫助,開展個性化多樣性的服務。舉辦“母親課堂”、心理健康等家庭教育講座105場,15000余名家長及兒童受益。爭取到6個留守流動兒童家園并建成使用,累計服務留守流動兒童近5000人次。
二、當前兒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议L在保護兒童心理健康中家庭教育方面的主體責任不夠明確。我市現有19萬戶家庭,經常接受各類家庭教育培訓的家長有7。8萬,超過20%的家長從未參加家長學校和家教指導機構的活動,家長自身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學習、接受專業(yè)兒童健康指導的占比明顯不足。當前,很多現在家庭缺少的利于孩子成長的元素,部分家長存在“孩子都是老師教出來的.,我們家孩子聽話,那都是老師管得好;我們家孩子調皮,都怪老師沒教好!”的心理,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未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不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不注重培養(yǎng)子女的良好習慣,與學校的溝通配合不夠,導致缺教少護、教而不當。還有很多家長對兒童的要求很高,重學習成績不重全面發(fā)展,以分數定兒童的優(yōu)劣、看不到兒童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容易導致孩子唯分數論,容易帶給孩子巨大的壓力。有的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要求不統(tǒng)一,當著孩子面唱對臺戲,孩子無所適從,矛盾重重,教育的作用互相抵消。家庭結構缺損,家庭關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細心調教和關懷,都會造成孩子心靈的嚴重創(chuàng)傷。
。ǘ┪沂辛羰貎和睦斫】祮栴}不容樂觀。我市現有少年兒童6。99萬人,其中留守兒童85人,雖然留守兒童占比不大,但是其造成的影響已經成為我市兒童工作的一塊短板,從其他地區(qū)的案例來看,留守兒童就是我們社會的“事實孤兒”,導致留守兒童面臨很多現實問題。如: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容易形成孤獨無助的心理和被拋棄的感覺。在7—11歲這個啟蒙關鍵階段,是其價值觀和道德人格的起始養(yǎng)成時期,需要加以細心的呵護和正確的引導。而留守兒童在這個階段缺少了父母的呵護和引導,其思維發(fā)展和價值觀的養(yǎng)成都可能產生偏離,留守兒童的這種心理情緒狀態(tài)對他們成長的影響和傷害遠遠大于物質的貧困。
。ㄈ┘彝ソ逃鐣С志W絡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婦聯(lián)注重牽頭協(xié)調,進行社會調查和理論研討,發(fā)動社會力量舉辦各類家長學校;教育部門負責指導中小學、幼兒園舉辦家長學校;衛(wèi)生、計生、民政等部門負責辦好新婚、孕婦、嬰兒家長學校;宣傳部門負責做好社會輿論引導;關工委組織有教學經驗的老同志對家長學校教材進行重新修訂,總結典型經驗。但從在總體上看,家庭教育培訓和指導服務沒有實現全覆蓋,單靠婦聯(lián)組織難于聚集廣泛的社會教育優(yōu)質資源和多樣化的指導模式。
三、從家庭教育工作角度,保障兒童心理健康的意見建議
。ㄒ唬┻M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各區(qū)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指導家長提高家庭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始終堅持兒童為本,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規(guī)律性。學齡前兒童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健康體魄、良好生活習慣和品德行為;充分挖掘和利用家長的各種資源,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各級教育機構要幫助家長全面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系統(tǒng)掌握家庭教育科學理念和方法,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用正確的思想、方法和行動教育引導孩子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重視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響和幫助孩子養(yǎng)成好思想、好品格、好習慣;努力拓展家庭教育空間,主動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不斷創(chuàng)造家庭教育機會,推動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有機融合。
。ǘ┻M一步做好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留守兒童存在的種種問題,作為外出務工的父母是鞭長莫及,而社會零星式的關愛行動不是長久之計,要真正做好教育、培養(yǎng)和保護留守兒童這項綜合性社會工程,必須由政府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增加就業(yè)機會,留住廣大勞動力在家、就近工作,盡量減少留守兒童人數,增加親子教育機會。指導、支持、監(jiān)督家庭切實履行家庭教育職責。特別是關心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和貧困兒童,鼓勵和支持各類社會組織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以城鄉(xiāng)兒童活動場所為載體,廣泛開展適合困境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關愛幫扶。(三)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區(qū)社會支持網絡。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配合婦聯(lián)、關工委等相關組織,在隊伍、場所、教學計劃、活動開展等方面給予協(xié)助,共同辦好家長學校。中小學幼兒園要把家長學校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幫助和支持家長學校組織專家團隊,聘請專業(yè)人士和志愿者,設計較為具體的家庭教育綱目和課程,開發(fā)家庭教育教材和活動指導手冊。推動建立街道、社區(qū)、村家庭教育指導機構,利用節(jié)假日和業(yè)余時間開展工作,每年至少組織2次家庭教育指導和2次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將街道、社區(qū)家庭教育基地納入社區(qū)教育整體規(guī)劃。充分利用社區(qū)優(yōu)勢,建立家庭咨詢服務網絡,采用多樣化形式擴大活動覆蓋面。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為家長提供及時便利的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
兒童心理健康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fā)展,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保障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huán)境。而這需要全體家長、教師、學校、社會聯(lián)起手來,共同關注,共同努力。
心理健康報告 篇12
摘要:
近年來,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備受關注,為了對此問題有充分的認識,通過一份調查問卷對昆山市102名一線教師進行調查和分析,發(fā)現當前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好。因此,通過本研究,讓廣大幼兒教師了解自身的真實情況,并為提高幼兒教師心理素質提供參考意見,從而促進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
幼兒教師;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一、研究意義及方法
。ㄒ唬┭芯恳饬x
1、理論意義。對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展開研究,能夠豐富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理論,為幼兒教師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并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加以補充和概括,使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理論更完善。為了提高幼兒教師的心理素質,我們首先就要了解、解剖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
2、實踐意義。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從以往的研究中可以發(fā)現,許多幼兒教師都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因此,本研究的實踐意義之一是通過對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調查,找到緩解幼兒教師心理問題的方法,以此促進幼兒教師工作效率的提高、人際交往和諧,以及幼兒教師幸福指數的提高。另外,還有利于幼兒園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自身而言,對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對于即將成為幼兒教師也有一定的幫助和指導意義。
。ǘ┭芯糠椒
1、訪談法。與幼兒教師的訪談:訪談幼兒教師,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態(tài)度及是否有職業(yè)壓力。
2、問卷法。由所選幼兒園的幼兒教師填寫,主要針對幼兒教師當前心理健康狀況提出相關問題。如是否覺得受到社會尊重、是否實現個人價值等問題的提出,旨在了解當前一線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真實情況。
3、文獻檢索法。借助網絡、圖書館等渠道,查閱各類幼教專業(yè)書籍和雜志,獲取關于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相關資料。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調查結果
通過對昆山市102名一線教師的調查、采訪,研究者做了一定的歸納總結,對問卷設計中的13個問題,回答“是”的占比情況如下:
1、是否覺得教師職業(yè)的社會意義重大,占65.69%;
2、是否感到沒有受到社會的尊重,占72.55%;
3、是否感到社會、幼兒家長、幼兒園的要求過多,占60.78%;
4、是否感到付出太多,所得報償太少,占87.25%;
5、是否感到社會地位低下,難以找到自信,占50.98%;
6、是否覺得教師應該多奉獻少索取,占6.86%;
7、是否感到教育理論與實踐熱點變化過快,占50%;
8、工作最大愿望是否是受到尊重和重視,有歸屬感,占70.44%;
9、是否感到幼兒教師這一職業(yè)無法充分體現個人價值;56.86%;
10、是否對從事幼兒教育職業(yè)曾經后悔或一直后悔,50.9%;
11、是否希望得到進修機會,98.04%;
12、是否感到進修機會很少或總是輪不到自己,90.20%;
13、平均日工作時間是否在八小時以上,占80.39%。
。ǘ┙Y果分析
第一項結果顯示,65.69%的幼兒教師認為這一職業(yè)社會意義重大,而與此同時感到沒有受到社會尊重的`竟有72.55%,兩項比例都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方面認為從事的職業(yè)社會意義重大,另一方面卻得不到社會給予的足夠肯定,這一落差造成幼兒教師心理上的極度不平衡,從而產生不自信感。在第6項“教師應該多奉獻少索取”這一點上僅有6.86%的人同意,由此可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師也在不斷追求個人價值的體現。同比第一項,這表明絕大本部分幼兒教師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渴望自身社會價值的實現,以至于造成第9項有56.86%的教師認為這一職業(yè)無法充分體現個人價值。對比第11、12項希望得到進修機會和認為平時進修機會很少輪不到自己的比例竟如此之高,都高達90%以上。這“兩高”的出現,表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部分幼兒教師都認識到了職后進修的重要性,也渴望獲得進修深造的機會。而第7項50%的教師認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熱點變化過快,正是因為職后教育的嚴重缺乏。
三、思考與對策
。ㄒ唬┰斐稍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與分析不難看出,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確實非常嚴重,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多種多樣,例如工作落差大、工作壓力大、工作太過瑣碎、幼兒園內男女比例不當,等等。種種原因使幼兒教師在工作中常常感到乏力,繼而成為心理壓力。
(二)研究對策
對此現狀,研究者為提高幼兒教師的心理素質提供了三條參考意見:
1、轉變教師對工作的態(tài)度。法國著名作家、教育家羅曼羅蘭曾說:“要播散陽光到別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陽光!弊鳛橛變航處煟紫茸约簯獞汛е活w愛孩子的心出發(fā)來教育孩子。幼兒園在提升教師的自身素養(yǎng)、給教師布置任務的同時,可采用一些更具吸引力的方式提出,使教師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煩瑣的工作。
2、分享好辦法,高效完成工作。在幼兒園中,各個教師的教學水平、業(yè)務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但工作量卻相差不大。這時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就顯得至關重要。除去自身的能力以外,好方法也十分重要。幼兒園可經常組織老師們交流、分享工作中的一些好方法、小技巧等,共同提升工作效率。
3、給予機會,達到自我實現。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多為教師們增強多方面的自我實現的機會,讓教師們的自信得以提升。在評價的過程中同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多一點鼓勵、多一點機會,給教師充分表達的機會。
心理健康報告 篇13
通過整整一個學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課程的學習,我們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從心理學的定義到如何進行自我完善,如何進行情緒的調控,如何應對挫折和壓力,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如何看待愛情、親情、友情,學習心理到社會心理,非常的全面。因此根據這一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成果,對本人自我進行了分析。
一、我的成長經歷和影響
(一)簡單的自我介紹
我,19xx年12月23日出生于四川省閬中市一個農民家庭,這是一個五口之家,加上我的到來,組成了貧窮但很溫馨的六口之家庭。在溫馨家庭中長大的我,勇于承擔責任,勤勞刻苦,但同時也養(yǎng)成了內向偏外的性格。現在的我就讀于xx大學農牧學院,再過兩年的我即將面臨畢業(yè)。
(二)出生到學前班階段
5歲以前的我,我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我記事是從6歲開始。不過經常聽媽媽講過。我是一個幸運兒,在計劃生育中幸存下來。不過,盡管如此,在我家里父母對我要求很是嚴格。6歲的我,被父母送到了學校,愛聽話的我深受老師的喜愛,經常得大紅花。
(三)小學階段
成績一向比較優(yōu)異的我,一直擔任我們班的紀律委員,從未間斷。為了讓我得到更好地教育,我轉學了。在這里,每天和姐姐一塊兒上學、回家。在這個階段,我挨了人生兩次打,一次是老師,一次是母親。兩次打,至今仍深深印在腦中。第一次,因為沒有完成老師布置的100字作文,我挨了100板子,從此我把學習放在了第一位。第二次,偷別人家的煙吃,母親第一次打我,那次母親哭了,哭的很傷心。
為了不讓母親傷心,我以較好的成績順利考上初中。
(四)初中階段
很聽話,很愛學習的我,很受老師的喜歡。初二的時候,我戀愛了。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戀愛,但我知道從那時起,我不怎么愛學習了,有時還逃課。沒有多長的時間,就被老師發(fā)現了,領回家的我被父親狠狠抽了腳板心;氐綄W校的我重新開始了學習。中考我以全校第十五的名次順利進入我市最好的高中學!佒兄袑W。
(五)高中階段
這是我第一次進入城市,對我來說,一切都那么新鮮,心中充滿了好奇。網絡第一次進入了我的生活。刺激的網絡生活讓我一步步遠離學習,遠離學校。父母不在身邊,我開始蹉跎歲月。三年很快就過去,高考中我落榜了,父母掉淚了。在父母的支持下,姐姐,姐夫的幫助下,我又開始了復習,網絡也遠離了我的生活。一年后,我考上了二本,被第三志愿錄取了,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
(六)大學階段
大學,一直是我所夢求的。來到xx,來到這個神秘而美麗的高原,我很激動,很開心。但大學的自由讓我又開始蹉跎歲月。但我總是試著去改變,改變現狀,改變生活,F在我還在進行著,希望可以有所改變。
(七)對成長經歷的總結
寫了這么多,其實很為簡略。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長經歷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才有了不同的人生。
二、自我分析
(一)性格
熱情開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適應的`能力特別強。喜歡和別人共同工作,樂于參加或組織各種社團活動。我是一個不喜歡斤斤計較,對于別人的批評也能欣然接受的人。和陌生人初次見面時,也比較能和對方聊得來。在集體中我比較傾向于承擔責任和擔任領導。智力水平較高,思維比較敏捷,頭腦比較靈活,學習理解能力很強。同時我的情緒比較穩(wěn)定,對于生活中的變化和各種問題,一般都能比較沉著地應對,但遇到一些重大挫折時,或在緊急情況下,也可能會有一些情緒波動。我能較好地協(xié)調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對事物我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不會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聽得進別人的意見,不會固執(zhí)己見。我很注重個人原則,在不觸及到原則底線時,我都比較愿意去做。在集體中我比較引人注目、受人歡迎,對人對事非常熱心。有時也可能過分沖動,自我約束力比較差,但我能很快的調整過來。我有自己的目標和理想,雖然不是特別遠大,但會持續(xù)地去追求。一般情況下,我會遵紀守法,但有時也喜歡游走于法律邊線。對人對事我都會負起自己的責任。我的交際能力處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數人一樣,在通常的交際中,都能表現得比較輕松,但有時在周圍的人都不熟悉的情況下,可能保持沉默,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一般情況下,我傾向于認為他人是真誠、值得信任的,但對有些人或事也會保持警惕,但當完全了解他人之后,會樂于接受和信任他們,因為我相信這個世界好的一面還是大于壞的一面。我能較好地平衡理想和現實,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會考慮現實可能性,沒有一定的把握或可能性,我會在一開始就放棄。在工作中我能夠腳踏實地,有時也會陷入幻想,但只是想想,一會兒又會回到現實中來。我待人比較真誠坦率,但也不會過于輕信或感情用事,比較認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同時我也比較認可“以德報德,以怨抱怨”的說法。我樂觀自信,心平氣和,坦然寧靜,容易適應環(huán)境,知足常樂,不會過分的去苛求不能得到的,見好就收。有時我可能過于自負,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別人的反感。認為傳統(tǒng)中有些東西可以保留,也有些東西需要變革。一般情況下,有較好地自制力,比較尊重禮俗,能堅持完成自己計劃的事情,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會情緒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體驗到的緊張程度和大多數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戰(zhàn)或緊急情況時,也可能比較緊張。
(二)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
1.自身的優(yōu)勢
在規(guī)范、傳統(tǒng)、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工作,我可以給他人提供服務或幫助。我適合在責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間、人際關系和諧的氛圍中工作,這樣才能夠發(fā)揮我出色的觀察力和對細節(jié)的關注能力。工作能夠讓我集中精力,去關注一件事情或一個人。通過工作,我相信我能夠得到同事和上級的認可、欣賞和鼓勵。按照標準化的工作流程和規(guī)范開展工作,我不喜歡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把我的工作展示給別人。務實、實事求是是我的工作原則,追求具體和明確的事情,喜歡做實際的考慮。我喜歡團隊合作,收集和考察豐富的外在信息。
2.自身的不足
我有時不自覺的陷入日常事務的細節(jié)中去,以至于沒完沒了的工作。每件事情我都喜歡從頭做到尾,因此感覺壓力很大,有時會過度緊張,甚至產生消極情緒。有時,我的情感會影響到我的工作,有時情緒波動還比較大。我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日常生活沒有規(guī)律。
三、完善自我的方案
1、經常參加戶外運動,調整自己的呼吸,以此緩解學習工作壓力。
2、多多參加校園活動,社會實踐活動,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消除自己在大場合的怯場心理。
3、情緒不好時多與心理咨詢老師溝通,從而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不好情緒。
4、每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規(guī)律。如何檢驗效果與目標修正每月進行一次,要與自己的情況相輔相成,隨時進行調整及修正,訂立階段小目標,更多的與外因和內因相聯(lián)系。最終達到較好的效果。
四、結束語
這一篇自我分析報告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個人通過寫這篇報告都再次了認識了自己吧!其實這個對于自我的分析還是很必要的,不斷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滿的人生!非常感謝老師這一個學期內對我們的教導!
大學生個人心理健康評估報告6
一直以來,大學生都認為是受命運青睞的天之驕子,具備了各方面的良好素質,是優(yōu)秀的代名詞。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潛伏著心理危機。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等等。
與眾多大學生一樣,我在這過去的一年里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剛剛考上大學,每一個大一新生都會有一種自豪感,我也一樣。興致勃勃的來到了自己考上的大學,對一切都感覺那么新奇,看著偌大的校園,不時發(fā)出“好大啊”的感嘆,讓那些路過的學長學姐們都笑了起來?涩F實卻與理想完全是兩回事,來到學校后,發(fā)現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有那么多,讓自己感覺有點受挫。等到軍訓過后開始正式上課時,打擊更大了,大學的教學方式與高中完全不同,在高中的優(yōu)越感完全消失殆盡,加上學習方法的不適應與學習時間的分配不合理,第一次考試就讓我?guī)捉^望,那一段時間實在非常痛苦。幸好,我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比較好,這和我的性格有關吧,高中也都是自己面對挫折,有什么事情不喜歡與人分享,也不會告訴家人,這不但沒讓我產生心理問題,卻讓我有了調節(jié)心理問題的能力。
說到性格,高中的老師都會在我的評語中寫上“不善言談”,這一點讓我的父母十分擔心,擔心我將來自己在大學,在社會上如何立足。其實,這一點我并不擔心,因為不并不是想他們想的那樣,我只是不喜歡和自己不熟悉的在一起交流。在高中時這還不算什么,因為高中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沒什么。但來到大學后,接觸的都是四面八方來到學生,生活習慣有許多差異,不知道與人交往就成為我最大的障礙,因此,我朋友特別少,但是,我有好朋友。我不需要那種見一次面就和你稱兄道弟,當有困難時見不到人的“朋友”也不需要這邊電話聽著你的秘密,那邊掛了電話就當笑話講給別人聽的“朋友”。也許我交朋友的要求太苛刻了吧,但是只要是我認定的朋友,我就會一心一意的對他們好。
感情方面,只遇到一次挫折,在我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下也沒有影響我正常的生活,只有學習上的壓力讓我一直很苦惱,雖說壓力可以成為動力,但是,我是一個不喜壓力的人,只有自由的空間下才能讓我很好的發(fā)揮,也許是我還沒有調節(jié)好。缺乏自信,自卑感強,情緒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交往有障礙,這些心理問題,我應該只有缺乏自信這條還需改進。
遇到挫折與問題一要學會改變,性格有時很難改變,但不是不可以改變,要學會嘗試,學會自我調適。有時也可以通過改變情境來調節(jié)自己心情。設定確實可行的短期目標,努力實現,尋找成功的感覺,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要正確認識失敗,要不斷告知自己,經歷就是財富。也可以嘗試適當表達情緒,合理宣泄情緒。在進行自我心理調適前,不但要能理解別人,也要正確認識自己,能給自己合理定位。
二是學會學習。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不同。在學習目標上,已從“為升入大學而奮斗”轉變?yōu)椤叭绾问棺约撼蔀榫哂袆?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在學習要求上,再也不是局限在“所有課程得高分”上,考慮更多的是掌握專門知識與能力,培養(yǎng)高級全面素質;在學習的自主性上,中學生主要依靠教師安排學習活動,自主性很少,大學生則主要靠自己安排學習活動,自主學習范圍大;從所學內容來看,中學少而淺,大學多而深;從學習方法來看,中學生自學時間少,大學生自學時間多;從思維方法來看,中學生多表現為模仿、記憶以及對知識的一般理解,大學生創(chuàng)造性學習多,深層次理解多。新生學習應做到: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按時按質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此外,要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閱讀課外專業(yè)書,學會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學會撰寫論文,甚至在高年級形成一定的研究方向。
三是學會交往。良好人際關系是大學生提高學習效率、完善自我意識、心理保健的需要,因此,大學生應學會與人交往。大學生在交往中應堅持真誠待人、寬容待人、平等待人等原則,并掌握交往的技巧。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同時害怕別人的指責。所以,交往中不要總是批評、指責別人,而應真誠地贊揚和欣賞別人。
如果一定要批評人,也應先表揚后批評或者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與人交談時,要善于傾聽別人的講話,因為傾聽本身就等于告訴對方: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是一個值得我傾聽你講話的人。這種對他人的尊重,無形中就會滿足對方自尊心的需求,贏得對方的好感,加深彼此的感情。大學生還應把握交往的度。人際交往上的“度”是指保持良好人際關系所需要把握的方向、深度、廣度等。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學生交友一定要有原則,誰該深交,誰該淺交,誰該拒交,要做到心中有數。大學生交友的廣度也應適當。圈子太窄,疏遠了可交的益友,有礙正常交往;范圍太大,必將分散自己的精力,影響學習。
心理健康報告 篇14
一、量表簡介
《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由我國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編制,可以用做評估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該量表有10個分量表,分別是:
一、強迫癥狀,如害怕考試、作業(yè)反復修改等強迫行為;
二、偏執(zhí),如認為別人對自己有不良意圖和評價不正當的偏執(zhí)想法;
三、敵對,如脾氣壞,常有與人爭辯和摔東西等沖動行為;
四、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如缺乏人際關系中的友好感受和滿意度,或感到無法在人際關系中獲得理解和支持;
五、抑郁,如對未來喪失信心,興趣索然;
六、焦慮,如緊張,心神不定,煩躁;
七、學習壓力,如感到學習負擔重、存在厭學、害怕考試等問題;
八、適應不良,如不適應學校生活;
九、情緒不平衡,如對學習的興趣、對老師和同學的情緒忽高忽低;
十、心理不平衡,如感到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常不服氣。
本量表既可以從整體上衡量受試者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可以根據每個量表的平均分進行評價。
二、計分方法與結果解釋
《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是采用五級計分法,即無為1分,輕度為2分,中度為3分,偏重為4分,嚴重為5分。該總均分是由60個項目的得分加在一起除以60,得出受試者心理健康的總均分,表示心理健康總體狀況。10個分量表分別由6個項目組成的,將每個分量表6項得分之和除以6,就是該量表的因子分。如果心理健康總均分或因子分低于2分,表示心理比較健康;超過2分(包括2分),表示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總均分或因子分是5分,表示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三、測試結果總體概述
考慮學生實際,排除假選擇的可能性,對因子分2.5分以上的進行了統(tǒng)計,參測學生各因子所占比例為:強迫癥狀19.16%、偏執(zhí)13.53%、敵對14.05%、人際關系敏感20.81%、抑郁16.43%、焦慮20.53%、適應不良24.33%、情緒不穩(wěn)定26.67%、心理不平衡9.11%。
從以上數據看出如下問題:
1、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情緒不穩(wěn)定、適應不良、焦慮、人際關系敏感五項都超過學生數的20%。
2、學生進入職校后,大部分學生住校,開始遠離父母,進行相對獨立的生活,增加了與同學相處的時間,但是學生來自不同的學校,相互熟悉需要一個過程,因此表現在適應不良、情緒不穩(wěn)定、人際關系敏感比較明顯的比例較高,當然情緒不穩(wěn)還應該考慮到離家住校后的想家情緒的影響。
3、焦慮因子、敵對因子的'比率也較高。根據這一測試結果,建議班級工作中要充分利用活動課、班會、家長會、師生交流等機會,給學生創(chuàng)造溝通、傾訴的平臺,進而得到緩解。
四、綜合建議的三個策略
1、掌握應對策略,對班級測試指數高的項目因子,即不要迷信測試、也要適時調節(jié):針對班級整體發(fā)揮集體的作用,有意識的開展班級活動,充分利用班級骨干,也要充分給重點學生創(chuàng)造活動平臺。
2、各類因子指向的學生應對策略建議: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及家庭狀況,必要時對家長提出建議;對學生要有針對性的關注和關心,更重要的是針對性的安排談話和活動,做學生忠實的傾聽者,加強認知指導。
3、個別特殊學生關注策略:經常傾聽和關注,不歧視,不傳播,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給予家長必要的指導,嚴重的一定要告知家長轉介到專門心理咨詢部門進行治療或矯正
綜上所述,本次測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為班主任及家長提供一些培養(yǎng)學生心理健康的依據。
【心理健康報告】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自我報告12-29
心理健康述職報告01-27
心理健康調研報告12-19
[經典]心理健康自我報告08-26
心理健康調適報告06-11
心理健康報告01-03
心理健康評估報告01-10
心理健康報告01-09
心理健康分析報告12-15
心理健康自我報告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