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對無權處分行為效力的分析
[摘 要] 本文在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從現(xiàn)代民法保護交易安全的基本精神出發(fā),分析了無權處分他人之物合同在各種情形下的效力確定問題,認為應當為《合同法》51條的規(guī)定設定一個合理的適用范圍,方可做到民法體系的和諧一致。[關鍵詞] 無權處分行為 物權變動模式 交易安全 合同效力
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問題被學者們稱為“法學上的精靈”,是一個理論界存在眾多爭議而又不得不面對的復雜問題,它與善意取得、法律行為、合同效力、不當?shù)美、無因管理、侵權損害賠償?shù)戎T多理論問題糾結在一起,跨越了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法三大法域,再加上無權處分行為在實踐中的諸多不同表現(xiàn)形式,使得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問題愈加變得撲朔迷離。許多學者為探求一條完善無權處分理論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論據(jù),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筆者認為,要研究無權處分行為的問題,必須在選擇一定物權變動模式的前提基礎上根據(jù)現(xiàn)代民法的精神深刻分析無權處分行為的本質與內在特征,從而確定處理無權處分行為的法律規(guī)則。
一、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是我國研究無權處分效力問題的前提基礎
當前世界各國的物權變動模式主要有債權意思主義模式、物權形式主義模式的及債權形式主義模式三種。債權意思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主要以法國為代表,在此模式下,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可以基于債權意思直接產生;物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主要以德國為代表,(我國的臺灣省亦采取此模式),在此模式下,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的發(fā)生根據(jù)在于獨立于債權合同之外的物權合同;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的典型代表是《奧地利民法典》,在此模式下,單純的債權合同一般不能直接引起物權變動的法律效果,必須加上一定的交付、登記或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行為方可。
我國雖尚未正式制定物權法,但從已有的幾部《物權法草案》專家建議稿來看,均采納了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因此在我國,必須在此模式的前提下對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展開研究。我國目前尚未確立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分離的理論,不承認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之分,也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理論,因此,這就限制了我們在研究無權處分行為效力問題時不能照搬德國與臺灣的某些做法,因為后者是以物權形式主義作為物權變動基本模式的。有些學者在分析無權處分行為時以物權行為理論作為其研究的基礎,從而提出了對我國《合同法》51條規(guī)定的批評意見,這種做法是有待商榷的。
二、從現(xiàn)代民法的精神出發(fā)對現(xiàn)行《合同法》有關無權處分行為效力規(guī)定的分析
現(xiàn)行民法與傳統(tǒng)民法的一個重要區(qū)別就在于傳統(tǒng)民法更強調對所有權人權益即靜態(tài)的權利義務關系的保護,而現(xiàn)代民法則更強調對交易安全即動態(tài)的權利義務關系的保護。根據(jù)現(xiàn)代民法的這一精神,我國1999年3月頒布的《合同法》大大縮小了無效合同的范圍,盡可能使一些有部分瑕疵的合同行為不因被宣布為無效而浪費了大量的交易費用!逗贤ā51條對無權處分合同的規(guī)定的立法初衷亦源于此。
《合同法》中關于無權處分行為的規(guī)定在幾次草案中數(shù)易其稿,最終才有了現(xiàn)在的51條的規(guī)定,但頒布之后仍遭到了多數(shù)學者的批評,就是因為各派學者所持的理論前提以及所注重的民法精神各不一致的結果。立法者在保護所有權人利益與保護交易安全這兩層目的之間力求尋找一個平衡點,力求讓雙方滿意,但事實上卻沒有做到。
筆者認為,既然傳統(tǒng)民法向現(xiàn)代民法過渡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就應當以保護交易安全為先來處理無權處分問題。無權處分行為涉及到無權處分人與相對人、無權處分人與權利人、權利人與相對人三層民事關系,其中只有無權處分人與相對人之間的關系純屬交易關系,因此應在保障此交易安全的前提下再考慮其他兩層民事關系的問題。從這個出發(fā)點分析,可能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一)相對人明知無權處分人無處分權而與之進行交易行為
在此種情形下,多數(shù)學者以相對人具有惡意而否定了交易行為的效力,事實上,這種情形仍應分為兩種具體情況分別對待:
1.相對人的明知并不構成惡意損害權利人權益
此種情況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已很多見,買賣雙方在簽定合同時,出賣方并未現(xiàn)實地擁有合同標的,而是在合同簽定后才積極組織貨源,F(xiàn)實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間商、代理商的經營活動。許多中間商是在與相對人訂立合同以后,根據(jù)合同所訂的貨物的數(shù)量、質量要求再向貨物的生產商訂購,也就是說,在中間商與相對人簽訂合同時他并未取得合同標的的合法所有權,對此相對人在一般情況下是可能而且可以知道的。如果對此類合同的效力均加以否定的話,等于要求所有市場上的交易行為都必須是現(xiàn)貨交易,市場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將被犧牲怠盡。一旦中間商訂立合同后無法組織貨源而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時,相對人的利益將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從權利人的角度來說,此種合同行為應該也是對其有利而無害的,大量中間商和代理商的存在減少了生產商直接面對大量零售客戶而付出的巨大交易費用,而且擴大了產品的銷路,權利人也能從此類合同中獲取利益。因此,此類合同不應認定為無效合同。那么如果依合同法51條的規(guī)定將此類合同定為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護交易安全呢?筆者認為,將此類合同直接定性為有效合同將更有利于保護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更大程度的保護交易的安全。因為如果將之定性為效力待定的合同,則如果無權處分人無法得到權利人的追認或無法取得標的物的處分權時,合同就成為了無效合同,相對人只能向無權處分人主張締約過失責任,而此種責任不能包含在合同有效時可以主張的違約金、定金以及相對人根據(jù)合同可能得到的利潤。這對相對人而言是很不公平的。
2.相對人明知無權處分人的處分行為會損害權利人的利益,仍與之進行交易
在此種情況下,應認定相對人與無權處分人的交易行為屬于惡意串通,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根據(jù)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應當將之認定為無效合同,如果對于此種主觀具有惡意的相對人的利益加以保護的話,勢必破壞誠信和公平原則,造成市場交易秩序的混亂。
(二)相對人不知無權處分人對合同標的沒有處分權而與之進行交易行為
&nb
sp; 此種情形下相對人由于不知道原權利人的存在,所以其主觀上是善意的。許多學者主張,對于此種善意的相對人,應當給予充分的保護,提出“權利人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拒絕追認不得對抗善意的相對人”。這種主張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民法精神,有其合理之處。但這樣一來,《合同法》51條的規(guī)定的適用范圍就被限制在了“相對人主觀為惡意”的狹窄范圍內,而根據(jù)前文的分析,在相對人為惡意的兩種情形下均不宜依該條的規(guī)定處理,那么《合同法》51條豈不是失去了用武之地嗎?因此,筆者認為,對于相對人為善意時的無權處分行為應當區(qū)分不同的交易階段作不同的認定。
1.相對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合同已經履行完畢,標的物已經交付給相對人。
此時即涉及到物權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問題。善意取得制度本身就是為保證交易安全而設的一項法律制度。對于善意取得的性質,持物權行為理論觀點的學者認為其屬于原始取得,即在善意取得的情形下,善意取得人取得標的物所依據(jù)的合同即使無效,也不能影響善意人保有該標的物的所有權。此種學說的理論依據(jù)即為物權行為無因性理論。但是由于我國立法尚未接受物權行為的概念,因此不應當將善意人取得標的物占有的交付行為同其合同行為分離開來分析它們的效力,所以將善意取得定性為繼受取得比較合適,如果要保護善意人對標的物的所有權,就必須承認合同為有效的合同。即在此種情形下,無論權利人事后是否追認該行為,也無論無權處分人在訂立合同后是否取得了標的物的處分權,均不影響該合同成為有效的合同。當然,這種情形必須符合善意取得的適用條件,對于無償取得標的物的善意相對人以及其他法律規(guī)定不能適用善意取得制度的情形,權利人仍有權行使拒絕追認權。因為在這些情況下,善意相對人要么未付出相應的對價而取得標的物,要么未依法律的要求來訂立和履行合同,所以此時法律讓善意相對人負擔一定的不利益,從而向保護權利人的利益一方適當傾斜,是合理的,也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2.相對人與無權處分人之間的合同雖已生效但尚未履行或者標的物尚未交付
由于這種情況不符合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因此不應按前述的原則來處理。筆者認為,這是應當適用合同法51條的典型情形。此種情形下允許權利人享有追認權,是給予權利人一定的選擇權,如果權利人認為此合同于已有利可以追認其為有效合同,如果權列人認為合同有損于自己的權益,可以拒絕追認,使該合同成為無效合同。而對于并未受領交付的善意相對人來說,可以向無權處分人主張締約過失責任,從而得到相應的補償。這是立法在保護權利人利益和保護相對人利益這兩個目的之間權衡后的一個選擇。
三、結論
綜上所述,現(xiàn)行《合同法》第51條關于無權處分行為的規(guī)定仍存在很大的不足,必須從現(xiàn)代民法保護交易安全的理念出發(fā),以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為理論前提,為該條法律設定一個合理的適用范圍,以減少無權處分行為與其他法律制度的競合與沖突,使民法理論體系更加趨于和諧一致。
參考文獻:
1.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二)(四)(五)(八),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王利明,《合同法新論總則》,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史尚寬,《民法總論》,臺北1980年版。
5.崔建遠,《合同法》(“九五”規(guī)劃高等學校法學教材),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孫鵬,《論無權處分行為》,《現(xiàn)代法學》2000年第4期。
7.朱建農,《無權處分與買賣他人之物的效力探討》,《政治與法律》雜志1999年第6期。
8.張谷,《略論合同行為的效力》,《中外法學》2000年第2期。
9.喬平,《善意取得與無權處分的法律競合及適用》,《河北法學》2000年第3期。
10.袁小彬、鐘青,《物權行為理論與民法制度構造》,《現(xiàn)代法學》2000年第1期。
【在債權形式主義的物權變動模式下對無權處分行為效力的分析】相關文章:
物權行為與無權處分08-05
物權的效力08-05
物權行為理論質疑08-05
物權制度的理論基礎——物權行為理論初探08-05
公房維權律師舉案析辯“承租人無權處分居住權”實務問題08-05
電子商務模式下的ERP功能需求分析08-05
電子商務模式下的ERP功能需求分析08-06
“薪資確認單”的效力分析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