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電教媒體優(yōu)化思品教學
電化教育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電教媒體引入思品課堂,實現(xiàn)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最佳結合,能有效地提高思品課教學質量,有力地促進學生知行的統(tǒng)一。思品課的任務重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道德情操,但在教學中也極易陷入空洞的說教,成人化、抽象化,使思品課疲軟,從而影響思品課堂作為學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作用的發(fā)揮。因此,優(yōu)化思品課堂,提高教學效果也刻不容緩。
尤其是小學生,他們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對事物的認識和判斷能力較差,對新鮮事物富于濃厚興趣,這些生理及心理特點更要求我們在思品課堂上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接受高尚品德的熏陶、高尚行為的感染,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言行。思品課上,引入電教媒體能寓情于景,以情感人,情理交融,以理激情,知行統(tǒng)一,實現(xiàn)激情→明理→導行的連貫性和滲透性。
一、運用電教媒體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動之以情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第師”,孩子們樂學了,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從而使“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使用投影片、錄音等電教媒體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很快進入愉悅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對所學課文的“興奮點”,誘發(fā)學習興趣。他們會以飽滿的學習情緒,自我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為“曉之以理”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矗九年義務教材第四冊《要注意交通安全》一課的教學,新授前先放一段錄像片:十字路口,交通繁華之處,車水馬龍,交通民警正在緊張、認真地工作,指揮疏通來往的行人與車輛,提高通行效率,確保交通安全,讓學生懂得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重要性。
然后再放一段兒童交通事故錄像片,讓學生象小交警一樣分析交通事故,誰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后果怎樣?從而使遵守交通規(guī)則意識在學生心中扎下根。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堂教學便水到渠成,效果極佳。
第四冊《謙讓》一文,我采用放“孔融讓梨”動畫片的方法,給學生一個感性認識:孔融自小懂得謙讓,受到大家的夸獎,這一收獲是在學生興致勃勃地觀看動畫片時自然得到的,為下文分析孔融為什么讓梨?理解謙讓是一種美德奠定了很好的基矗八冊《英勇的共產黨》一文我設計了這樣的開頭:首先提問,我們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是怎么來的?用紅粉筆粗體字寫上“共產黨”三個醒目的字,然后播放電影剪輯《烈火中永生》江竹筠、許云峰等身受敵人的種種酷刑,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等片斷,老師做如下旁白:像他們這樣一身正氣、英勇不屈的共產黨員在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就犧牲了三十二萬多人,他們偉大的精神將與日月同輝,與天地永存。此時,學生個個淚光瑩瑩,熱愛共產黨崇敬英雄之情便油然而生。然后問: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這些共產黨員?順勢把課題補充完整。如此學生的感情與課文產生共鳴。
二、引用電教媒體,學文悟道,曉之以理
在學生知情意行過程中,明理是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導行的必要前提,也是思品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所在。
1.用投影燈片縮短時空距離
七冊《堅持民族氣節(jié)》?中所講蘇武牧羊的故事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用投影片可縮短時空距離,深入淺出,配合第二自然段文字設計一框燈片,漢武帝派出蘇武出使匈奴,親手交他一根“使節(jié)”,使學生認識到蘇武此行任重道遠。教學第三自然段時,設計一框抽拉活動片,內容是蘇武被單于用種種手段逼迫他投降,蘇武嚴辭拒絕,再抽拉單于一怒之下命人把蘇武拋進地窖,用饑餓和寒冷折磨他。畫中蘇武形銷骨立,連眉毛上都結了冰,奄奄一息,但他還是沒屈服,這就是民族氣節(jié)。而后抽拉蘇武被流放到荒無人煙的北海邊牧羊的情景,配上悲壯的《命運交響曲》進行感情朗讀訓練,深入理解蘇武如何堅持自己的民族氣節(jié)。在分析第五自然段時,映出第三框燈片:十九年后,須發(fā)皆白的蘇武回朝,長安百姓涌上街頭,歡迎這位光榮的使者。蘇武之所以受到萬民敬仰是因為他堅持了民族氣節(jié),這種愛國精神,我們后人應好好學習并發(fā)揚光大。
2.用投影片化抽象為形象
抽象的事物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在腦子里沒有映象,當然進行的一系列明理的思維活動也很難活躍,因此,有必要借助電教媒體化抽象為形象。
七冊《珍惜時間》一課教學重點是“為什么要珍惜時間?怎樣珍惜時間?”
而“時間”這個概念對中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因此,理解這個概念成為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利用投影打出字幕,朗誦錄音同步進行,學生興趣盎然,“世界上哪樣東西是最長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人重視,又是最令人惋惜的?沒有它,什么事也做不成!
學生一番爭論之后,得出謎底:“時間”。抓住這個時機,演示一框抽拉投影片:在一分鐘的時間里,工人能生產8.26噸鋼;一臺采摘機可摘西紅柿69公斤;彩電生產線可組裝一臺半彩色電視機……這樣使學生對時間的概念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強化了對時間的理解。
三、運用電教手段作結,提高學生道德辨析能力,強化主題,導之以行
人們的認識規(guī)律是感性→理性→實踐,這樣才能把學到的道德知識轉化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運用電教媒體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冊《先人后己》一課學完后,把課后第二題制成有圖的投影片,附加字幕,討論該怎么辦?一框為春游回來,大家都累了,車上座位少,應當克服困難,把座位讓給別人。另一框為“六一”兒童節(jié)影展,班里發(fā)票時好票不多,主動要一 些不太好的票。此項道德識別練習做完,再讓學生舉一些生活實際的例子,指導學生樹立先人后己的正確思想,并能夠在生活中加以實踐。
四冊《不上當受騙》討論學習后,放少年兒童被拐賣的錄像片,討論如果是你自己,該怎么做?以強化主體,不上壞人的當,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總之,在思品課教學中,充分利用錄像、投影、錄音等電教媒體,有利于激情、明理、導行,提高教學效果,使思品課成為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其高尚行為的凈土。
【引入電教媒體優(yōu)化思品教學】相關文章:
引入電教媒體優(yōu)化思品教學08-17
運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08-17
運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課堂教學08-17
運用電教媒體多方位優(yōu)化英語教學08-17
靈活利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數(shù)學課堂教學08-20
運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