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全民健身計劃與學校體育教學改革
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頒布了《全國健身計劃綱要》,這是國家發(fā)展社會事業(yè)的一項重大決策,是一項國家領導、社會支持、全民參與、有目標、有任務、有措施的體育健身計劃,是與實現社會義現代化目標相配套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和面向21世紀的發(fā)展戰(zhàn)略規(guī)劃。對于實現全民健身計劃對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社會安定團結,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都將產生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一、全民健身計劃賦予中小學體育的歷史使命
青少年兒童是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實施對象。做好中小學體育工作,努力提高學生的體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導其將來終身參加體育活動是全民健身計劃賦予中小學體育工作的歷史使命。因此,中小學體育要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極相協(xié)調,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養(yǎng)他們體育鍛煉的意識,教會其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體育能力,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在中小學逐步形成人人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潮,為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礎。從而有力地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全面實施,達到全民健身之目的。
二、學校體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位作用
學校體育是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的基礎。社區(qū)體育的發(fā)展,是與社會經濟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隨的;人們自身對體育功能和作用認識的深化,是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廣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區(qū)體育,家庭體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娛樂,其群眾性,社會性較突出,且個人參與的自由度較大。而學校體育的對象是青少年,眾所周知,一個人從6—25歲之間接受的學校教育,對于一生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其中,學校體育在這個階段所擔負的角色是舉足輕重的。它以促進青少兒身心發(fā)展,增強體質為目的,其教育性、階段性較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帶有了強制性。與此同時,學生掌握體育知識的多少,對體育愛好程度的高低,體育能力的強弱,對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參加體育活動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體育是能夠為學生離校后參加社區(qū)體育和家庭體育的實踐打下基礎的。目前,我國有普通中、小學86萬6千多所,在校中小學生1億6干多萬,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計劃得到良性循環(huán)的發(fā)展,就要把學校體育擺在戰(zhàn)賂重點的位置。
這是因為在落實健身計劃的過程中,人們要鍛煉,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時間。只有學校體育才能使人們接受到良好的體育教育,有組織、有計劃地培養(yǎng)人們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熱愛體育運動,自主、自發(fā)地參加體育運動,在促進身心發(fā)育的同時,自然地創(chuàng)造勞動,享受運動的快樂和運動的本質,使運動文化成為將來生活不可缺少的內容,同時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參加體育運動,使其在全民健身計劃的具體初實施中起骨干作用。
三、全民健身計劃與體育教學改革
(一)學校體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社會對體育的需求,呼喚著學校體育的改革。為更好地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必須使學生感受到運動的樂趣,進而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但目前我國學校體育普遍存在著盲目追求體育教育目標的近期效益,過分強調學生的現實鍛煉,片面地將增強學生體質及教育目標只集中于在校期間學生的體育狀況上,體育課也因此變成了素質測驗課,缺乏對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愛好、意識和習慣以及獨立進行自覺鍛煉的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學校體育教學主要還沿襲著“課堂為主、書本知識為主、教師主導作用為主”的“三為主”教學方式。教學形式多數是“命令式、模仿式、檢查式”的“三式”教學過程,給學生獨立學習的機會極少,由此造成了學生離開教師走向社會后就不知道如何進行體育鍛煉,如何去強身健體,如何進行體育鍛煉的自我監(jiān)督。
。ǘw育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1、強化體育意識,樹立獨立終身體育觀
學生的體育意識強弱直接影響著體育教學的效益和終身體育觀的建立。長期以來,中小學生體育意識薄弱,要想改變此狀況,首先讓學生體驗到體育活動中的樂趣,激發(fā)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寓教于樂。其次是在學校中營造體育氛圍,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中小學體育競賽的制度,增強小型多樣、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級別、不同項目的趣味比賽,智能與體力結合的比賽等。
。病⒏母镆愿偧歼\動項目為主線的教材、教法體系
現行的中小學體育教學大綱是以競技運動項目過多,教材的難度較大;二是每項教材的技術要求過高、環(huán)節(jié)過細且各年級教材的重復現象嚴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鴨式”的教法,嚴重影響了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三是競技運動項目對場地設施要求過高,大部分學校難以保證,從面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tǒng)體育教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忽略學生的主體作用,其表現就是教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只會跟著教師后面進行模仿練習。這種舊的體育教學觀,不利于90年代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
因此,在體育教學改革中,首先應當轉變教師舊的教學指導思想,變被動式教學為主動式教學。主動式教學,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由消極被動變?yōu)榉e極主動。只有教師轉變了舊的教學觀念,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學到體育的技能技術,并能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使之受益終身。
4、轉移教學重點,著重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終身體育觀的確立和全民健身計劃的實施對中小學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強學生的體質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使其學習科學的健身方法,達到體育自立。長期以來,我們的體育教學強調運動技術的精雕細刻,其教學重點實質上是傳授和掌握運動技術,加之教材的難度較大,無法發(fā)揮其自主性。致使學生的自主活動能力較差。要改變此現狀,教學中應把教學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體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學生要動起來,在活動中激勵學生樂學,然后通過樂教與樂學的結合,掌握體育知識、技能,提高學生體育能力。
【全民健身計劃與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從“全民健身計劃”談學校體育教學08-07
論學校全民健身與終身體育教育08-07
中學體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08-07
全民健身倡議書08-15
小康要全面健身要全民08-15
鄉(xiāng)村全民健身活動總結08-13
小康要全面 健身要全民08-12
街道2005年全民健身周活動總結08-13
《全民健身設施建設和管理辦法(試行)》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