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信息技術為平臺的小學勞動教學新思路
南昌市繼紅小學 張麗一、設計意圖
以江西省教科所編寫的小學四年級下學期《勞動》第9課《拌涼菜》的教學內容為依據,筆者嘗試設計開展了一次《拌涼菜》綜合實踐活動。
在這個主題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內容不僅僅是以學科知識邏輯順序來組織的,而是以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為線索,按不同的活動主題來展開的。它不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是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體驗與實踐。學習空間具有開放性,不單純以書本和教室為中心,而是向課外與校外延伸,直到廣大的生活空間;結果是重點看學生獲得了什么樣的體驗,對自然、對社會、對人生有了什么樣有意義的認識,而不是他們調查了什么,做了哪些,是一個注重過程兼顧結果的課程。
二、實踐探索
在《拌涼菜》實踐活動中,以《拌涼菜》主題學習網站為平臺,按活動主題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按生活情境引發(fā)學生思考探索,按活動過程引領學生自評互評,是本課的最大特色。其主要活動特點是個體自學和群體相結合,實地考查和現場考查相結合。它的主要流程分:創(chuàng)設情境,搜集資料;交流資料,品嘗樣品,學習制作;小組合作,展現才藝,模擬應聘;展示收獲;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中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 班級學習相結合,使學生人人參與,個個能說會道,能動手動腦,培養(yǎng)大家的創(chuàng)新意識。
1.以信息技術為學習工具,創(chuàng)設情境,搜集資料,從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探究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能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好“開講”,一開始就充滿趣味,使學生興趣盎然,產生強烈的欲望,在愉快的心情中跨進知識的大門,一定能促使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和動機并持久保持。
如:活動伊始,筆者就創(chuàng)設了一個有趣的生活情境——勝利路步行街藍貓美食城招聘涼菜制作小廚師,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活潑跳躍的動畫音樂和以生活經驗為基礎的招聘條件所構成的招聘海報網頁,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的強烈欲望。這時教師相機引領學生共同分析招聘條件,對照條件,準備應聘,并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收集、查找資料。筆者設計的招聘條件如下:
①做事踏實,注重工作效率,敬業(yè)精神強。
②善于和同事共處,有良好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③對飲食文化、食品知識、營養(yǎng)搭配、涼菜種類、各國各地風味小吃有一定的了解。
④會制作常見的涼菜品種,色、香、味俱佳。
⑤能設計涼菜新品種,風味獨特,得到普遍歡迎。
有了參與的積極性和良好的活動情境,筆者又借助信息技術,引導學生以信息技術為學習工具,指導學生對照招聘條件,帶著任務上因特網,運用百度、雅虎、搜狐等搜索引擎搜集資料。有了信息技術這個工具,孩子們如虎添翼,搜集的資料豐富多彩,視野得到了極大的拓展。
有了信息技術,并不是就要排斥常規(guī)的方法與手段。資料的搜集、信息的來源應該是多途徑、多樣化的。因此,筆者還注意指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搜集、查找資料,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探究,在生活中學習。如向從事餐飲業(yè)的專業(yè)人員咨詢;鎖定一些專業(yè)廚師、營養(yǎng)師和餐飲雜志的編輯等進行采訪;向身邊的人,爸爸、媽媽、鄰居等請教;在家里觀察長輩設計、制作涼菜的情形;在餐館、酒店吃飯時觀察菜譜中的涼菜品種;查閱有關美食的報紙、雜志、電視、書籍,甚至可以是酒店、餐館的菜譜等。
2.以信息技術為交流工具,共享資源,品嘗樣品,在和諧的氛圍下,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教會學生學習是當今學校教育改革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在勞動教學中,筆者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功能,確定了教學方法上應采取網上搜索、調查訪問、查閱書刊、觀察、演示、實踐操作、模擬表演等多種形式,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發(fā)現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收集和加工信息、交流與合作、運用信息技術等一系列終身受用無窮的方法。
在這一系列實踐活動中,合作探索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結果,集體智慧的結晶。合作探索這種形式充分利用了學生集思廣益、思維互補、思路開闊、分析透徹、各抒己見的特點,使獲得的概念更清楚、結論更準確;合作探究能促進學生思想情感交流,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精神,構建民主和諧氣氛,養(yǎng)成良好個性品質。
在《拌涼菜》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中,筆者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這樣一種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如:教學中,筆者把學生各自搜集的信息資料進行匯總和展示,組織學生開展信息資料的交流展示活動,通過展示,豐富了學生的涼菜知識,了解了各國的飲食文化。筆者又組織學生自由品嘗涼菜樣品,感受中華飲食文化。當學生沉醉在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中時,筆者趁熱打鐵,利用主題學習網站中的合作學習報名系統(tǒng),讓學生自由組合,報名扮演相應的角色,承擔相應的工作,合作完成制作涼菜的任務。以下便是筆者在學生的實踐活動中的任務分工設計:
(1) 每個小組以怎樣制作涼菜為主題,收集資料。
(2) 對小組搜集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組合,通過瀏覽、學習,對飲食文化、食品知識、營養(yǎng)搭配、涼菜種類、各國各地風味小吃有一定的了解。
(3) 每個小組根據任務,能選擇最有價值的資料,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和歸納,制作做成電子科普小報(或電子幻燈片、網頁、作文等)。
每個小組六名學生,分別承擔以下工作:
組長(一名):負責協(xié)調全組工作,設計并確定小組制作的涼菜種類,為組員提供支持和幫助。
營養(yǎng)師(一名):負責查找有關涼菜營養(yǎng)搭配和保持涼菜制作過程中的營養(yǎng)成分的知識,設計確定涼菜完善的營養(yǎng)搭配。
宣傳員(二名):負責查找有關飲食文化、涼菜品種、各國各地風味小吃等資料,拍攝活動照片,并負責為小組設計制作的涼菜撰寫宣傳介紹文字,制作演示文稿或WORD文稿,在招聘會現場進行演示介紹。
美工員(一名):負責涼菜的色彩搭配設計以及涼菜材料的形狀大小、式樣設計。與宣傳員合作,負責演示文稿或WORD文稿的圖片、藝術字的美工設計。
洗切師(一名):與組長、營養(yǎng)師協(xié)作,負責設計并確定涼菜品種,與美工員合作,負責確定合適的形狀大小,對涼菜材料進行加工洗切,刀法要熟練,切出來的菜形狀要均勻漂亮。
學生從創(chuàng)設情境、協(xié)作討論到解決問題,始終是學習探究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活動的空間,通過小組活動, 讓每個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精心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設五彩繽紛的舞臺,使每個孩子的智慧得以展示,潛能得以發(fā)掘。同時課堂中自始至終進行著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在這種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各種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與發(fā)展。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
3.以信息技術為展示工具,模擬應聘,展現才藝,開放思維,留足學生探究的空間
評價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是其中的重要一環(huán)。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評價制約和影響著《拌涼菜》活動的實施。因此,合理地運用評價技術就顯得猶為關鍵了。評價要有新的理念與方式,要求做到:第一,評價主體的多樣化。學生本人、教師、家長等都可以作為評價主體。第二,評價內容的全面化。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情況,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等是評價的主要內容。第三,評價手段和方法的科學化。改變傳統(tǒng)的僅僅通過單一的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知識掌握情況的分等分類的做法,主張采用“自我參照”,不過分強調結果,只要學生經歷了活動過程,對自然、社會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認識,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經驗,就應給予學生積極的評價,肯定其活動價值。在評價時,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評價過程成為學生實踐和反思的過程,成為學生發(fā)現自我、欣賞他人的過程,成為師生共同學習的過程。
在本次活動中,筆者主要采用了兩種評價量規(guī),將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并通過主題學習網站為學生提供了網上任務上傳和成果展示的空間,使評價過程與評價結果具有了同等的價值和意義,也更具可操作性。
可見,給學生學習留足探究的空間,能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使活動真正自主開放。同時讓學生體驗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成功的喜悅。
教材中處處含有探究的內容,生活的情景的再現——它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去挖掘教材并結合實際,創(chuàng)造性地將教材中的知識結論變成探究的問題。盡量還知識發(fā)展過程的本來面目,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勞動的趣味性和使用性,使學生發(fā)現勞動、喜歡勞動,并讓學生置身于問題情景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發(fā)現并主動獲取知識,才能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素質。我相信,只要我們深鉆細挖教材,堅持改革。將來,我們大家都會讓自己的天空常藍,讓學生的心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