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改革后要做好農村小學與初中的對接工作
課程改革后要做好農村小學與初中的對接工作 建占精 新課程改革后,人們對執(zhí)行新課程標準的七年級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從對七年級新生各科目、各項活動測試情況來看,成績均不夠理想。盡管課程改革剛開始,但暴露出一些問題不容匆視。如:有的家長直接向學校教師反映,孩子在小學時成績一直是拔尖的,到了初中卻成績平平,甚至還差得很遠;有的說孩子在小學一直很聽話,到了中學后卻變得玩皮了…… 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僅僅幾個月就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表面上看仿佛是學生個人問題,而實質上是小學與中學的對接工作沒有做好,究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一、 學習方法的不適應 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處于半幼稚、半成熟期,自律性較差,沒有養(yǎng)成自覺學習習慣,學習主要靠老師督促,檢查、指導,獲取知識主要是機械、被動地接受,教師與學生的溝通是“傳承式”的教學。到了初中,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后,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去發(fā)現(xiàn)問題,考查知識面廣,考題也十分靈活,那種死學的學習方法,若不及時引導,必然會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 二、 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 這種現(xiàn)象農村較為普遍。農村小學生吃住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生活起居全由父母包辦。進入初中后,離家較遠,生活就不能坐享其成了,不能經常吃到父母做的可口飯菜,每周的生活起居全由個人安排,過去經常由父母包辦的學生,很難一下適應環(huán)境,必然會影響身心發(fā)展,導致學習上和生活上的變化。 三、 心理素質的不適應 小學階段,開設科目少,到了初中后,科目增加,學習內容增多,再加上初中升學的壓力,各科教師要求嚴,抓得緊,經常測驗考試,逐人排隊,造成有些學生心理壓力過大,承受不了,久而久之,出現(xiàn)厭學情緒。 另外,目前升入初中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家嬌生慣養(yǎng),任性,抗挫折能力差,一遇到困難或挫折,未能及時救助時,會消沉下去,甚至走向極端,這些都會導致成績或行為的降低。 四、 班級規(guī)模過大 人口的瓶頸式發(fā)展,導致這幾年初中生處于入學高峰期。班級人數(shù)多,規(guī)模大,很難照顧到學生身體狀況差異,也給課上課下活動帶來負擔,影響困材施教的實施。 五、 社會期望值過高 小學階段,班級人數(shù)少,進入中學后,人數(shù)多,學生來自四面八方,高手入云,競爭面加大,有的在小學時經常在名列前茅,到中學后,對手增多,不再獨領略風騷,很自然會造成有些家長的誤解。 對策: 一、 重視初中入學教育 1、 教給學生正確學習方法 根據(jù)學生特點,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出適合自己特點的學習方法,徹底拋棄死學方法。 2、 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盡快適應環(huán)境。 有意識地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訓練,如:疊被子;洗衣服等。還要教育學生合理安排本周生活及開銷。 3、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成立咨詢機構,及時展開服務,讓學生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敢于面對挑戰(zhàn)。 二、 實行標準班級化管理 按照國家要求,嚴格控制班級人數(shù),定期對學生進行身體檢查。 三、 提高教師素質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還要懂得相關學科的知識,即“博而精”。教師在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的同時,還要擁有一顆獻身教育的癡心,擁有對學生的愛心。
【新課程改革后要做好農村小學與初中的對接工作】相關文章:
農村小學新課程改革論文05-31
初中體育新課程改革有感08-17
小學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工作匯報08-18
新課程改革初中美術教學論文08-24
關于新課程改革的心得05-02
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18
小學新課程改革心得體會06-05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06-07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05-21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