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略論魯迅雜文諷刺藝術(shù)
略論魯迅雜文諷刺藝術(shù) 山東平邑興蒙學(xué)校 李傳鵬 魯迅的雜文取材廣闊,形式自由;短小精悍,語言精煉,達到了內(nèi)容和形式的有機結(jié)合和完美統(tǒng)一,形成了獨特的風(fēng)格。其中諷刺是其雜文藝術(shù)的重要特征,經(jīng)常與夸張、反語、幽默等結(jié)合起來,巧妙運用,使之表達深刻的道理和高度的思想內(nèi)容。 魯迅認(rèn)為“‘諷刺’的生命是真實;不必是曾有的實事,但必須是會有的實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誣蔑’;既不是‘揭發(fā)隱私’,又不是專記駭人聽聞的所謂‘奇聞’或‘怪現(xiàn)狀’!笔擎倚εR,皆成文章。他又說:“現(xiàn)在的所謂諷刺作品,大抵倒是寫實。非寫實決不能成為所謂‘諷刺’;非寫實的諷刺即使能有這樣那樣的東西,也不過是造謠和誣蔑而已”。魯迅的雜文以寫實為基礎(chǔ),往往抓住現(xiàn)實生活中某一類人或集合并提煉某一集團論調(diào)的特點,或勾勒動物形象,或采集社會事件加以概括,進行諷刺。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之一是夸張!吧踔劣诳鋸,卻確是‘諷刺的本領(lǐng)”它把日常生活中“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惡”,但又是“常見的,平時誰都不以為奇的”人或事,“用了精煉的,或者簡直有些夸張的筆墨”藝術(shù)地寫出某一群人的真實來,有意識地夸張被諷刺對象的某一方面,使其特點格外突出,以達到諷刺的目的?鋸埥^不能離開真實,隨意杜撰和夸大其辭。例如《偶成》針對國民黨以“施行教育”為名,整頓茶館,籌辦刊物,向讀者灌輸所謂“正當(dāng)輿論”而寫。國民黨的所謂“正當(dāng)輿論”不得人心,失去群眾。魯迅由這件事聯(lián)想到前清光緒初年,他的家鄉(xiāng)紹興有一個戲班,名叫“群玉班”,然而名不符實,戲做得非常壞,鄉(xiāng)民把這種情況編了一首歌來諷刺:臺上群玉班/臺下都走散/連忙關(guān)屆門/兩邊墻壁都扒塌/連忙扯得牢/只乘下一把餛飩擔(dān)。群玉班的戲竟能讓觀眾把兩邊的墻壁扒塌,最后只乘下一擔(dān)餛飩,顯然是夸張,這就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xiàn)了人們對群玉班的憎惡,堂堂的群玉班竟連一個觀眾也留不住,以此來諷刺國民黨粉飾自己,偽造輿論,卻不過是枉費心機。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之二是用反語。從表面上看是肯定和贊美,而實際上是否定和諷刺,這種手法往往用來表達憎恨和憤怒的感情,具有強烈的效果。他說:“我因為自己好作短文,好用反語,每遇辯論,輒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頭一擊”。如《論“費厄潑賴”應(yīng)該緩行》里,“《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狗照相上,就很有幾匹是咱們中國的叭兒狗,這也是一種國光!边@里的“國光”實際上指“國恥”!凹词篃o名腫毒,倘若生在中國人身上,也便紅腫之處,艷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國粹所在,妙不可言!边@里用桃花之艷,乳酪之美來形容國粹,顯然都是反語!都o(jì)念劉和珍君》中“當(dāng)三個女子從容地轉(zhuǎn)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中國軍人的屠戮婦嬰的偉績,八國聯(lián)軍的懲創(chuàng)學(xué)生的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边@里的“文明人”、“偉大”、“偉績”、“武功”、“不幸全被這幾縷血痕抹殺了”都是反語。殺人者自鳴得意,以創(chuàng)建了“偉績”、“武功”的勝利者而自居,不知道自己臉上都濺有中國人民的血污,真是厚顏無恥,可悲、可笑之極!再對三個女子由衷贊揚、崇高評價的同時,“對中外反動派,則是辛辣的嘲笑,有力的諷刺,表達出對他兇殘而又卑怯的反動本質(zhì)的極大輕蔑!北磉_了“先生那樣悲痛,那樣憤激……非有徹底巨大變革,中華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恨透了殘酷反動的軍閥統(tǒng)治”的感情思想!澳銈兊摹碚摗_比毛澤東先生們高超得多,豈但很多,簡直一個再天上,一個再地下。但高超固然是可敬佩的,無奈這高超又深為日本侵略者所歡迎,然這高超仍不免要從天上掉下來,撣到地上最不平凈的地方去。”毛澤東先生們的理論在“地下”卻是中國人民極力擁護的,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求得獨立、解放的只航明燈;而托派分子“天上”的理論卻是賣國賊的理論,日本侵略者所歡迎,通過“天上”、“地下”、“高超”對托派進行諷刺,徹底揭穿了其“理論”的本質(zhì),活畫出了一群“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的忠順的奴仆”的丑惡面目。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之三是比喻。他的雜文雖有政治的特點,單往往不是象政治那樣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論證,而是經(jīng)常用比喻的方法,含蓄的表達自己的態(tài)度,運用比喻進行諷刺,比抽象的說理更鮮明、更生動、更深刻。在魯迅的雜文里,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媚態(tài)的貓”、“比主人更厲害的狗”、“雖然是狗,有很象貓,折中、公允、調(diào)和、平正之狀可掬,悠然擺出別個無不偏激,惟獨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臉來”的叭兒狗,“聳身一搖,將水點撒得人們一身一臉”的落水狗,“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餓得精疲”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吸人血要先哼哼地一發(fā)通議論的蚊子”、“嗡嗡地鬧大半天,停下來也不過舐一點油汗,又總喜歡一律扯上一點蠅頭”的蒼蠅,“脖子掛著一個小鈴鐸,作為知識階級的徽章”的山羊等。用這些動物來比喻那些“壞種”、“屠殺者”、洋奴買辦、正人郡子、幫閑文人、自由人、文壇魂魅、政治流氓、文化特務(wù)、社會渣子、小資產(chǎn)階級等,比喻生動、恰當(dāng)、形象,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諷刺意味,加強了理論的說明能力。在《一點比喻》指出一伙買辦資產(chǎn)階層的人所謂的“指導(dǎo)”“青年”,不過是象走在羊群里的山羊一樣,脖子上掛著一個代表知識階級微章的小鈴鐸,力圖將青年引向死路。還辛辣地諷刺了統(tǒng)治階級的上統(tǒng)社會的“風(fēng)習(xí)”,好象豪豬一樣,彼此間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對人民則總是進攻的。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之四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即用對方的話來攻擊對方,找出對方相矛盾的說法和行為來諷刺對方。如:《逃的辯護》中說道學(xué)生請愿時,“到得首都,頓首請愿,卻不料‘為反動派所利用’,許多頭部恰巧‘碰’在刺刀和槍柄上,有的竟‘自行失足落水’而死了”。魯迅把反動派的造謠污篾之詞拿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發(fā)揮了極為強烈的效果。再如,《學(xué)生和玉佛》摘引了《申報》的兩則電訊:一則是北平玉佛南運,一則是不準(zhǔn)北平學(xué)生逃難,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所嗟非玉佛,不值一文錢”,這就諷刺了國民黨反動派既要趁國難之機打發(fā)橫財,還要保持騙人的面子。由于敵人的虛偽的尊嚴(yán)被撕破,假裝的正經(jīng)被揭穿,所以發(fā)揮了巨大得力量。還如“英國有許多先前的文章不流傳,我想這是總會有的,但竟沒有想到她們的消滅乃因為不寫永久不變的人性。現(xiàn)在既然知道了這一層,卻更不了解她們既已消滅,現(xiàn)在的教授何以看見,卻居然都斷定他們所寫的都不是永久不變的人性了”上海的教授們武斷地認(rèn)為歷史上一些文學(xué)消滅了,是因為沒有寫“永久不變的人性”。魯迅抓住了他們的信口開河,追問:“它們既已消滅,現(xiàn)在的教授何以看見”——“這真是所謂‘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涂了’”,一針見血,揭穿了其理論的荒唐可笑。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之五是諷刺往往和幽默連在一起。不過幽默指的是一種輕松的諷刺,也就是用詼諧有趣、含蓄有力的語言進行批評。如:《登錯的文章》指出印給少年們看的刊物上往往有描寫岳飛呀,文天祥呀的故事,“不過這兩位,卻可以勵現(xiàn)任的文官武將,愧前任的降將逃官,我疑心那些故事是為辦給大人老爺們看的刊物而寫的文字,不知怎麼一來,卻錯登在少年讀物上了,要不然,作者是決不至于如此低能的!边@段話諷刺了國民黨反動派言行不一的丑態(tài),對他們出賣祖國、屈膝投降的罪行進行了猛烈的鞭笞,而寫得卻非常幽默。 魯迅雜文的諷刺藝術(shù)還表現(xiàn)在其語言上面。他的雜文篇幅往往比較短小,但分析問題透徹,容量很大。特別是在語言上尖銳潑辣、準(zhǔn)確優(yōu)美、含蓄有力,形成了獨特的語言特色!懊恳粋破衣服人走過,叭兒狗就叫起來。其實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叭兒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嚴(yán)厲”“相罵聲中失土地,相罵聲中捐銅錢;失了土地捐過錢,喊聲罵聲也寂然。文的牙齒痛,武的上溫泉,后來知道誰也不是岳飛或秦檜,聲明解釋前嫌,大家都是好東西,終于聚首一堂來吸雪茄煙 ”比喻生動,語言辛辣精煉,深刻有力。 縱觀魯迅的雜文,是新民主主義時期有力的思想武器,它“是感應(yīng)的神精,是攻守的手足”,“對于新的事物,則竭力加以排擊”,“魯迅處在黑暗勢力統(tǒng)治下面,沒有言語自由,所以用冷嘲熱諷的雜文形式作戰(zhàn)。”魯迅的雜文已達到了那個時代的最高峰,其諷刺藝術(shù)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加入時間:2003-8-16 點擊:2次 編輯:網(wǎng)上投稿【略論魯迅雜文諷刺藝術(shù)】相關(guān)文章:
隨想雜文08-18
《魯迅雜文》讀后感08-23
讀《魯迅雜文選》有感08-17
讀《魯迅雜文精選》有感600字08-22
諷刺感情的句子11-18
諷刺社會的作文08-02
諷刺小人的經(jīng)典句子01-06
略論校長的教育自覺08-19
諷刺秀恩愛的句子11-06
諷刺不懂感恩的句子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