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魏書生
有的青年教師問:“您總也不出考試題,不考試、不評卷,學生考試成績低怎么辦?升學率低怎么辦?”
我覺得,搞教改,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的目的之一就是增強應試能力,提高升學率,這是搞教改同單純追求升學率的共同點。不同點在于,搞改革,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變被動應試為主動研究應試。這樣師生雙方都節(jié)省了時間,教師省下時間來練身體,讀書報,搞科研,寫文章;學生省下時間用來促進自己的全面發(fā)展。
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呢?教師出試題,刻印試卷,或者買四面八方推銷的各種各樣的重點篇目試卷、單元試卷,然后發(fā)給學生,嚴格監(jiān)考,教師再認真評卷,這是一種做法。有的青年教師說:“這一個學期,我就讓學生做了一百多張考試卷!边@顯然能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但這種做法不符合我的實際:經常外出,很少有時間刻、印試卷。另外,我又不愿讓中、下學生處于被動應考的地位,特別是后進學生,倘多次被動應考,不知出題規(guī)律,覺得自己弱點甚多,試題又常常攻其不備,弄得他們防不勝防,既然防不勝防,橫直都是被動挨打,干脆就來個躺倒不干,任憑人家發(fā)落,愿意打哪兒就打哪兒吧!
為了適應自己時間少的特點和提高后進學生的應考積極性,我采取了另一種培養(yǎng)學生應試能力的方法。自1979年至今,我從來不為我任教的學生出試題、刻印試題;也不買四面八方推銷的試題,學生盡管不做這些試題,也不做練習冊,但歷屆升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我用什么方法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呢?我注意引導學生做五件實事:一、 出題 ;二、 答題 ;三、 評卷 ;四、 補考 ;五、 總結 。
(一)出題
除了市、校統(tǒng)考試題外,每次考試,都由學生出試卷。每位學生都假設自己是老師,千方百計出難題,看誰能考住別人,誰出的題能考住別人,就說明誰的水平高,能力強。有的老師問:“學生沒邊沒沿地亂出題怎么辦?出一些偏題怪題怎么辦?”這好辦,每次出試題,都要按照班級規(guī)定的“試題大綱”去做。
如以第三冊文言文單元為例,我同學生商量確定,需掌握的知識點如下:易錯字85個、通假字7個、虛詞13個、實詞169個、句子49句、背誦三篇古文七首詩,文學常識12處,課后應熟練解答的習題12道。我們班級早就制訂了嚴格的、可操作性強的文言文試題大綱,要求文言文試題必需出八道題,試題必需在各類知識點內出,且對每道題的題量、分數也做了嚴格規(guī)定,且試題的主要格式要統(tǒng)一,要寫清試題范圍、出題人姓名等。具體要求如下:
文言文單元試題
出題時間: 年 月 日
第一題:易錯字。從教材要掌握的85個生字中挑選10個寫入試題,計15分。
第二題:通假字。從7個通假字中挑出4個編人試題,計2分。
第三題:虛詞。從要掌握的13個虛詞中挑選五個編入試題,計5分。
第四題:實詞。從要掌握的實詞中挑選20個編入試題,計30分。
第五題:譯句。從要準確翻譯的49句話中挑選5句編入試題,計20分。
第六題:默寫。從三篇古文七首詩中挑選5句編入試題,計10分。
第七題:文學常識,從需記住的12處文學常識60個知識點中,選4處共20個知識點編入試題,計10分。
第八題:課后習題。從應會熟練解答的12道課后習題中選兩道編入試題,計8分。
試題的結構、范圍、數量、分數比例確定以后,由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認識去填具體內容。以生字為例,從85個字中挑出10個來。這10個字具體出什么類型的題,是漢字填拼音,還是拼音填漢字,是組詞、是釋義、是判斷、是選擇、是填空、是改錯,則都由每位同學自己決定。
又如期末試題,班級是這樣規(guī)定的:
第X冊語文教材期末試題
出題人、答題人、評分表(略)。
第一題:基礎知識(40分)
1. 語音 4處(4分)
2.生字 4個(4分)
3.詞 6個(6分)
4.語法 4道小題(4分)
5. 標點 4處 (2分)
6.修辭 4種 (2分)
7.邏輯 4小題(4分)
8.文學常識 4處(4分)
9.讀寫常識 4小題(4分)
10.默寫 30字左右(6分)
第二題:閱讀(30分)
1.記敘文 5小題(10分)
2.說明文 5小題(10分)
3.議論文 5小題(10分)
第三題:文言文(10分)
1.生字與通假字 4個(2分)
2.虛詞與實詞 4個(2分)
3.句子翻譯 3句(3分)
4.課后習題 2道(3分)
(注:文言文部分的文學常識與默寫可在第一題內出)
第四題:作文(40分)
學生們覺得,各種各樣的試題千變萬化,匯成汪洋大海,仔細分析起來,主要還是這些重要的知識點。這些主要的把握住了,對有道理的外來試題,便能夠解答,這叫做以不變應萬變。反過來,如果基本的試題樣式把握不住,卻跟著千奇百怪的試題跑,甚至跟著偏題、怪題跑,以自己的萬變去對付個別試題的一變,往往事倍功半,還不容易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和試題特點。
學生出題的過程,實際也是復習的過程,出默寫的試題,他便把需默寫的課文復習一遍,出讀寫知識的試題,便把讀寫知識復習一遍。
多長時間出一次試題,這要由同學們來決定。記敘文單元學完了,大家商量一下,覺得有必要便出一組題,覺得沒必要便不考試。
語法知識原來教材深,比較難學,學生認為有必要強化這部分知識,我們就進行語法知識專卷考試。
出一組試題要多長時間,這也由大家討論,舉手表決通過。一般說來,單元試題兩三天便可出完,期末試題出一份要一個星期。若大家通過了期末試題出一個星期的決定,那么這個星期每天的語文課,就不講課,也不布置其它任務,一上課,每個人就都在那里埋頭忙著出試題。
16年來,每個學期我都只用30節(jié)課就講完整冊教材,有大量的時間給學生自學。每學期語文課上出各類試題的時間常常比我講課的時間還多。
(二)答題
每個人的試題出完之后,由承包考試的一位同學把試題收上來。再征求大家意見,是按原來規(guī)定的期限答題,還是再延長點復習時間。時間確定后,每份試題的放置順序打亂,以防同學們知道誰出的試題排在什么位置,抽題時會有選擇。
順序打亂后,每位學生都抽一份試題,抽到手以后,寫上答題人的名字。這樣抽簽式的選擇試題,意味著一個人的試題,有可能被同班每位同學抽到,一個人也可能抽到班內任何一位同學的試題。這便提高了大家出題的責任感,也容易激發(fā)大家答題的興趣。
答題時,盡力創(chuàng)造寬松的氣氛,學生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沒有老師監(jiān)考。我告訴學生:“如果有人愿意欺騙自己,那你就可以盡情地左顧右盼,盡情地看書查資料,只要對得起良心就行。 蓖瑢W們笑了,同學們覺得沒有必要抄襲,原因很簡單,每次考試,試題不同,每個人答一套試題,考完之后既不排榜,也不公布成績,純粹把考試當做一種自我檢測的方式,或者當做一次活動,一次娛樂,大家沒有必要作弊,作弊之后除了損失了自己的良心之外,什么也不會得到。
有時候后進同學抽到了尖子學生出的題,解答起來,難度就大一些,這時,我就讓后進同學適當地看看書,查查資料,但答過之后,要在卷紙上標明,哪幾道題,共多少分是靠看書、查資料才答出來的。
這樣學生答題時,心態(tài)是輕松的,同時又是積極主動的。
(三)評卷
答題一般在課堂上,也有的后進同學當堂答不完,也可以課后答。答完之后,交給出題人評卷。
誰出的試題,標準答案便由誰來做,更細的評分標準也由他來掌握。答題人可以同評卷人商量,意見不同時可以爭辯。誰也說服不了誰的時候)便可以去找各類知識的承包人。如:本屆學生語音生字、生詞、語法、標點、修辭、邏輯知識、文學常識、讀寫常識、默寫、課后習題、作文等項各選定一位學生承包。每位同學承包一類知識,負責研究這類知識的重點、難點,個別難點,還要由承包人負責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講解,這樣他們占有的資料就比較多,在這類知識范圍內他們成為“專家”,評卷時出現了爭議,當然要找“專家”裁決。
評卷的過程,是同學們互相學習的過程,是大家一起探求真理的過程。
(四)補考
班級有承包補考的同學,每屆學生由一名同學承包補考。
每次考試前,我們都一起討論確定補考的分數線。1989年以前,我們規(guī)定70分以下的要補考。也有的單元測試,知識點不多,便確定80分以下補考。后來,語文試題卷面總分長到120分,我們班便確定一般情況下, 94分以下為補考分數線,因為在一般的年份,語文成績若達到百分制的78.2分,便能夠升學。120分制的94分略高于標準分的78.2。
評卷之后,承包補考的甄慧同學請補考分數線內的同學集中到一起,商量怎樣補考,什么時間再補考。有的老師問:“學生試卷既然可以回家答,可以課后答,怎么還會有補考的人?他不會用抄襲的方法,提高分數,以逃避補考嗎?”倘若他是為了應付老師的話,當然可以逃避,但當學生意識到學習不是給地主扛活,而是給自己種自留地的時候,他就覺得沒有必要虛報產量了。他們覺得誠實勞動、誠實答卷、坦誠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是一種榮耀,“自留地”里缺了苗,及時補上,有利于增加自己的收入。反過來,明明不足卻要掩蓋,虛報產量,是自己騙自己。逃避補考,期末統(tǒng)考,真相畢露,反倒是更大的恥辱。
由于認識到補考對自己的實際價值,以致多年來多次出現78.2分以上的同學也要求補考的事例。我說:“你們已經超出了補考分數線,就不用補了!边@些同學卻說:“我抽的這組試題較淺,雖然得分較高,但我自己感覺這部分知識學得不夠扎實,再補考一次,好處會多于壞處!
(五)總結
補考結束以后,便要對本次考試進行總結,有時請一位先進同學和一位后進同學分別到講臺上講一講自己出試題的思路和答題、評卷時的體會。
全班同學可針對這次考試充分發(fā)表意見,哪些題出得有道理,哪些題出得沒道理,題量是大還是小。我如果沒有外出,便例覽幾份同學的試卷,便了解了先進同學和后進同學對這類知識的理解程度,然后談我對這次考試的看法,對同學們出的過深的和過淺的低效試題提出改進的建議。
如果同學們認為有必要,某一類知識的試題還可以再出一次、再考一次以強化、鞏固這類知識。
每次市、校統(tǒng)考之后,我們班學生還要找出自己的試題和正式統(tǒng)考試題相比較,看每位同學出的試題和統(tǒng)考試題共同點共有多少處,試題中的小題必須完全一樣,如文學常識的題,作家名字必須相同,作品、出處等知識點也必須和統(tǒng)考試題沒有一點差別,修辭方法的句子都要和統(tǒng)考試題一模一樣,才算押對了一道題。然后按照統(tǒng)考試卷的分數計算押題的分數,得分最高的同學便能得到一本世界名著的獎勵。去年得分最高的是楊奕,今年得分最高的是運娜,她出的試卷,居然有59分和統(tǒng)考試題一模一樣。
這樣評比,一方
[1] [2] 下一頁
面調動了學生出題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學生也不由自主地去研究統(tǒng)考試題的結構、題型、試題與教材的關系。哪些題出得有普遍意義,能促進同學們學習必要的知識,能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哪些題屬于偏題、怪題,甚至是胡編亂造的題、難倒大學教授的題、死鉆牛角尖的題。學生們討論認識到,對這類嘎題千萬不能用真勁,平時千萬不能認真研究它,只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胡編亂造地出題,我們便胡編亂造地答卷,朦了上算便宜,朦不上,因為平時也沒費真力氣,頂多一張卷,胡編的題占到六、七分,全丟了,因為力氣用到必要的題上了,基礎的、必要的題得了分,整張試卷仍然能得高分。
這樣總結,學生們便能清醒地對待統(tǒng)考試題,有道理的題,做到了心中有數,沒道理的題呢?也有胡編亂造地對付的辦法。橫直左右,難易進退,都能把自己擺在一個積極主動的位置上,自如從容地面對試題,面對統(tǒng)考。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