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期待與學習后進生的轉化
教師的期待,可以使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欲望,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形成對學習成績的期待。它是 激發(fā)學習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手段,影響著學生個人行為的選擇。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怎樣通過心理期待促進學習 后進生的轉化呢?
一、利用不熟悉的環(huán)境,造成“首因效應”,形成師生的
期待。
首因效應,即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所產生的效應,它可以給人以先入為主的作用,并由此擴展到其他方面 。從小學升入中學學生學習生活發(fā)生了重要轉變,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改變了,見到的是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同學 。此時,差生心理上有一種想要改變自己形象的迫切愿望,期待著新的老師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老師如果因 勢利導,給差生以新的期待,將會使差生燃起希望的火把,提高前進的勇氣。
1.以“一封信”的形式表達對老師的期待。開學前新生接到錄取通知書第一次到校,我讓學生以“給任課 老師一封信”的形式,給語文老師寫一封信,介紹自己語文學習的情況和對語文老師的期望。這是學生與任課 老師的第一次交流,在這封信里,學生們詳細地介紹了自己并對語文老師提出了希望。劉志紅說:“小學時, 每到考語文,如果有閱讀部分,我一看心里就敲鼓,因此,總是在這里扣分,我真希望語文老師讓我們多練一 些這類題,使我們的分析能力有所提高!崩罨芡瑢W說:“郭老師,跟您說,在小學里我最怕寫作文,……希 望您能在這方面多幫助我,教教我怎樣更好地搜集素材,在作文上多輔導我們!
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希望,就為語文教學和輔導打下了基礎。
2.交一篇小學時最好的作文。我讓學生在開學時將自己認為小學最好的作文工整地抄好,交給老師。這樣 既了解了該生在小學的寫作水平,以便制定提高措施,又激勵了學生想要改變自己形象的愿望。據了解,有不 少學生為了給老師留下好印象,是將作文重新修改抄好之后才交給老師的。
3.第一次期中考試,要鼓勵差生考好,使他們在第一次成績亮相之后,得到較為滿意的分數,以增強學習 的信心。那種在第一次考試時將他們打蒙,再來促使他們好好學習的做法,往往強化差生的心理定勢,使他們 對學習失去興趣,對老師失去信任感,從而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期待。
二、以心理暗示法促使后進生轉化,形成角色期待。
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動產生影響的一種做法。在語文教學中,老師通過 自己的語言、表情、態(tài)度等方面的暗示、影響來改變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消除對語文學科的畏難心理,提高學 習成績,就是這種心理暗示法的應用。具體做法如下:
1.給學生“吃偏食”,形成心理暗示,促使成績提高。學習差的學生,上課大都不愛發(fā)言,老師也很不愛 叫他們發(fā)言,(因為他們的發(fā)言質量不高)因此這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往往被人遺忘。為此,我在布置作業(yè)之后 ,專門找班內的幾個差生給予指導,并鼓勵他們積極回答。另外,我還根據他們的特點,在一些教學活動中, 有意識讓差生參與。如在講授《變色龍》時排演小話劇,專門找了班內兩個語文學習最差的男生,讓他們分別 扮演奧楚篾洛夫和赫留金,使這兩個人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調動了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允許學生不斷修改語文成績,表明教師的期待,對學生心理形成暗示。對于語文成績,如平時的作文、 小測驗的成績,我采用了不固定成績的方法,對于你認為不滿意的成績可以重寫或重測,分數由此也可以改。 這表明老師并未將學生“看死”,期待著他們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來。
這樣做,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不少學生作文做了三遍,才得到滿意分數。學期結束記分冊上雖然多數人平 時成績十分好,可這其中凝聚著學生的多少辛勤的汗水啊!
3.利用學生的“成才欲”,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實現(xiàn)自己的期待。主要做法是:
(1)自初一開始、每學期編選《未來作家文集》,每學期期末,將一學期各次大小作文以及觀察日記等內容 編為一本習作集,要求每本習作文集自起題目,自編目錄,每篇習作后自寫評語,并將每次作文分數標在目錄 上。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我要求每位家長為自己子女的習作題辭,寫序言。三年六本,這六本真實地記載了 三年學生的作文提高過程。由于每篇文章要在目錄上標上分數,因此,每次作文,學生相當重視,特別是差生 修改重寫的積極性也很高。
(2)讓進步大的學生在班里舉辦《×××作文展》,以激勵差生。在作文展上,既有家長、老師的寄言,又 有自己的寫作體會和反映自己寫作最高水平的文章,這樣做,是對差生進步后的激勵與獎賞。
三、以目標激勵法調動內在動因,啟發(fā)學生形成正確期待。
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必須調動內在動因,面目標的確立為學習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這是因為,目標在未 實現(xiàn)的時候,對人們的學習來說,是一種期望值。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因素,它激勵每一個學生為提高 自己的學習成績而努力奮斗。主要做法如下:
1.確立趕超目標,明確競爭對手。
要求學生明確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奮斗目標,并將它具體化。具體為在班內趕超某個同學,并在行動上處 處以其為榜樣,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如班內有個叫王云的學生,學習處在班內下等水平,初二第一學期 ,他給自己確定了趕超對手,并將對手名字寫在文具盒里,等期中、期末考試后,再看與這些同學的差距,超 過一個劃去一個人的名字,一年之后,靠著這股韌勁,終于超過了班內所有對手,由班內30名躍居為班內第一 。語文成績也由倒數幾名躍居為班上第五名。
2.給自己制定不同階段的“座右銘”,以不斷進行自我暗示。實施中,可采用不斷告誡自己,進行自我反 省,并給自己制定不同階段的“座右銘”的方法。如上文提到的王云,在他取得了成功之后,總結道:“當我 在學習上有些不用功時,我就記起了我的競爭目標,問自己‘不用功,學習能超過他嗎?’于是我又打起了精 神,更加刻苦地學習了。”他給自己制定不同的“座右銘”,放在文具盒內,每當自己出現(xiàn)毛病時,就翻開筆 盒,看看座右銘,通過口頭命令組織自身的心理活動,獲得了精神力量。后來他在初三中考時語文為93分,中 考成績?yōu)?82,考入了北京師院附中。
四、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氣氛,給學生以成功的體驗,以實現(xiàn)
期待。
1.優(yōu)化課堂環(huán)境。要打破課堂上中上等學生“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要為差生的發(fā)言,留有“一席之地”。 為此,要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差生回答不理想也要讓他把話說完,給予耐心的指導。另外,要將差生安排到 學習的最佳位置上,并將好學生與差生混排在一起,使好學生成為角色榜樣,對差生產生間接影響。這是因為 ,只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才能使學生學習減少干擾,提高注意力,而只有在課堂上有成功的體驗,才能在全班 同學面前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2.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樂學。
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實踐證明,單調、呆板的教學程式會使學生產生厭煩、乏味的感覺。生理心理學認為 :“長時間在一個單調的環(huán)境中,肯定有有害的影響,個人的思維損害了,他顯示出孩子氣的情緒反應,他的 視覺變得混亂了;……他的腦電波模式改變了!薄叭绻杏X剌激被限制為一種不變的環(huán)境的重復,單調的刺 激,它們就很快失去了這樣做的能力,在這些環(huán)境下,皮層的活動受損,因而大腦的活動就不正常了。”(《 生理心理學》,科學出版社,1981年6月第一版,387頁。)
為避免對大腦的單調的刺激所造成的抑制狀態(tài),教師必須在搞好基礎訓練的同時,改變課堂教學的方式。 幾年來,我進行了以下實驗:
(1)設置情境作文,激發(fā)寫作興趣,促使差生寫作水平提高。如在初一進行景物描寫時,帶著學生參觀校園 一角,或公園一角,給學生以實際觀察的機會;在進行人物描寫時,以學生或老師作模特來臨;在進行場面 描寫時,讓學生以兩元錢去農貿市場買菜,設身處地體驗;在進行說明文寫作時,老師通過實驗讓學生懂得了 “有意注意”在課堂教與學中的作用,等等。這些活動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使學生樂學。
在一次情境作文后,紀克的同學寫道:“這節(jié)課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大家,45分鐘很快地就過去了,下課鈴 聲響了,同學們惋惜地嘆著氣,覺得時間太短了,這節(jié)課可真有意思呀!”
梁李同學說:“上完了這節(jié)作文課,我還坐著回味這堂課的趣味,寫完作文還興趣未消!
這樣的作文形式,調動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差生也受到了感染。實踐證明,在這種情境下作文,差生大 都寫得比較好,僅以《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一文為例,雖是難寫的事理說明文,連平時最差的張超同學也寫 了800字。
(2)課堂教學上激發(fā)學生的心理需要,調動學習積極性。如在學習《反對自由主義》一文時,講課前開展有 將評畫活動,先要求學生用簡練的語言給班內錯誤思想畫像,并配之以漫畫,同時將學生的漫畫在教室內展出 ,根據畫像的準確性和語言的概括性讓學生評獎之后,再讓
[1] [2] 下一頁
學生準備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評論,寫一篇議論文 。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產生了兩個方面的需要,一是如何使語言更簡練;二是怎樣分析評論一種思想。學生 有了心理需要,便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此時再來講課文、學生的學習就有了很大興趣,不再感到這篇文章 “枯燥,沒有意思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又如在學習《聽潮》一文時,先看錄像片《觀!菲瑪,這時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同時發(fā)生作用,感到一種 壯美,心中產生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山河的熱愛,此時讓學生描繪海的壯美,并使之同課文作者的描述 相對比,反映出學生在語言表達上的不足。這種差異感,也是學生產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之一。
(3)利用“內驅力受阻”的原理,激起學生“跳起來”學習的欲望。
生理心理學認為:“人或其他動物的一種內驅力如果得不到充分滿足,任何刺激便不能再引起它。另一方 面,一種內驅力受阻抑的時間越長,它會變得越迫切,而引起相應行動的刺激范圍也越寬廣。”“在許多行動 中,如果內驅力受阻抑的時間太長,在完全沒有適宜刺激的情況下,行為模式也會出現(xiàn)。”(《生理心理學》 318頁)
如在聽評書時,說書人往往在關鍵處戛然而止,這種故意使內驅力受阻的形式,激起了聽書人想要繼續(xù)聽 下去的欲望。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內驅力受阻”的原理,可以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在講《食物從何處來》一文中,運用了這種方法,收到了很好效果。初二七班陳偉征同學在作文中記敘了 這一情景:“上課了,這節(jié)課要講新課《食物從何處來》?墒紫,郭老師卻不讓我們翻書,而提出了一個似 乎與語文課文無關的問題:什么是食物。并設下了重重懸念,什么是水呀,藥片呀?等等。并問大家,這是不 是食物呢?一下子,課堂氣氛活躍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我們提出了好幾種不同觀點,紛紛爭論著。 各抒己見,互不相讓。郭老師這時卻擺出一副坐山觀虎斗的架式,直到我們爭得面紅耳赤,難解難分的時候, 他這才慢條斯理地說:‘請大家打開書,看一看第六課,看誰能用最快的速度把食物的定義找到!覀兗泵 翻開書。哦,原來這課書就叫《食物從何處來》,里面對食物的定義及來源說得清清楚楚,為了盡快知道爭論 結果,我們便一起低下頭去,認認真真地讀起這篇‘枯燥無味’的說明文來。”
采用“內驅力故意受阻”原理,在課文教學中當學生有了強烈的閱讀欲望時,故意“饞著他”而不讓他讀 ,只有當這種愿望積聚到一定時間才讓它實現(xiàn),這時這種強烈的閱讀欲望就變成了一種迫切學習的行動。
我在情境作文中,也運用了這種原理進行過一次試驗,效果是十分好的。在進行說明文寫作訓練時,我進 行了一次學生注意力的測試。在大家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測試了男生的注意力,結果記憶率很低。此時這部分 男生十分生氣,認為自己沒有注意,產生了要重測的欲望。而老師卻不測男生了。反而在女生有準備時測試她 們。男生的內驅力受到阻礙,產生了極大的不平感。這種不公平的結果,老師又故意大加渲染,說:“女生聰 明男生笨!奔て鹆巳w男生的“義憤”,這時我再來引導大家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這堂作文課的“有意注意 ”在課堂聽講中的作用,學生一下子恍然大悟,此次難度大的作文,全班均達到本次作文的要求。
通過運用期待的理論對初中語文學習中的后進生進行實驗研究,收到了較好的成效。僅以八班為例,語文 中考分最低為79分。就是這個學生(張超),其他科的成績僅為2—30分,我一問他語文成績,他還認為沒有發(fā) 揮出正常水平呢。
經過實驗研究,我深深體會到,對于學習后進生,教師決不能抱以成見,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而應以滿 腔熱忱給予真摯的期待,這樣才能激起后進生感情的“回流”,形成對自己學習進步的期待,這正是調動學生 非智力因素的結果。
上一頁 [1] [2]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心理期待與學習后進生的轉化】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策略08-14
關于數學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問題08-20
物理教學中后進生轉化偶得論文08-15
初探英語教學中后進生的轉化策略08-02
后進生轉化與新課程中的主體參與08-13
后進生心理、成因探究及人格轉化08-09
排除心理障礙 促進后進生轉化08-16
排除心理障礙 促進后進生轉化08-17
后進生心理、成因探究及人格轉化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