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語文教育的后現代主義批評
后現代主義:一種語文教育的批評方式
后現代主義是源自本世紀70年代西方的一種哲學思潮。這一思潮誕生以后,作為一種新的批評范式,很快 被廣泛地運用于社會科學等領域的研究,尤其是被運用到文學、藝術的批評中。當現代主義宣稱以實證的、科 學的精神把人類從非理性狀態(tài)中解放出來,它確實給現代社會科學研究乃自整個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但當現 代主義片面地夸大科學所起的作用,并被無節(jié)制和濫用到許多社會科學領域之時,正是它為本世紀70年代后現 代主義的誕生提供了產床。
從本質上說,后現代主義是西方各種思潮特質的混雜。美國學者波林·羅斯諾的《后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 》對其作了深入研究。根據他的概括,后現代主義有幾個基本特點:第一,懷疑權威,重視審美而非強調道德 教育及其功用。它不以普遍道德上簡單的善與惡為標準評價文本,而重視文本的審美價值。第二,反對科學主 義及其系統性等等,強調非理性。它不主張將任何單個的系統的觀點武斷地強加于人;對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觀 點則持寬容的態(tài)度。當現代話語以風格的精確性、確切性、實用性和嚴密性為目標的時候,后現代主義的表達 更注重自身特性,尤其是模糊性和不可確定性;后現代主義不是先分離其內部諸因素,再揭示其相互關系,最 后予以系統綜合;恰恰相反,他們給出的是不確定性而非確定性,是多樣性而非統一性,是繁復而非簡潔。第 三,它擯棄常規(guī)性的、學院式的話語,偏愛大膽的煽動性的表達方式。后現代主義正是由此而變得鼓舞人心和 引人入勝,同時它又陷入了混亂狀態(tài)的邊際。第四,懷舊心態(tài)。它往往越過現代理性特征而指向現代性之前的 個體情感。
1997年11月,在《北京文學》組織了3篇較長篇幅的文章, 對當前語文教育現狀作了激烈的批評之后,全 國許多報刊紛紛開辟專欄,關注和研討語文教學,其后結集出版了一本《中國語文教育憂思錄》。如果以最先 對語文教育發(fā)難的三篇文章作為研究對象,可以發(fā)現它們在批評方式和內容取向上有幾個顯著特征:其一,內 容上,批評以政治道德教育為主的語文教育模式,強調文學教育。王麗說:“在高一第一學期的語文課本中, 真正從語文角度來編選的篇目大約只有一半,其余一半則大體上是從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來考慮的 ,而且還是50、60年代那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即便是寫景抒情文章也是如此!编u靜之說:“很多人已經把 文學看成是一個附屬的令人厭倦的東西了。這與使人生厭的語文教育是分不開的。我堅信如果按教科書中的方 法來寫作或欣賞文學作品,那將離文學越來越遠!逼涠,反對語文教學中所謂科學主義,對語文教材中的解 釋系統和設計的練習、問題不滿,認為不是無味,就是繁瑣。薛毅說:“問題更為嚴重的是,那套解釋體系也 能把經典作品講偏,講歪,講得味同嚼蠟,刻板無趣。仿佛全世界所有的作品都可以用反對封建主義、批判資 產階級,同情人民大眾諸如此類的大詞來概括,再加上階級局限性、消極面,就完事大吉,天衣無縫了。里面 就是沒有人,沒有人的豐富情感,沒有對人的處境的體驗、同情、理解、悲憫!钡谌,采取非學院式話語。 幽默、揶揄、諷刺等,充斥于作者的行文中。對高中語文教材編入的《松樹的風格》,薛毅的評價是:編者教 學生學習松樹,“也不知那些編教材的和教書的學得如何。沒聽說他們集體捐獻心臟肝臟。也許他們沒有學好 ,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钡鹊。第四,懷舊心態(tài)。王麗在發(fā)表了《中學語文教學手記》之后,仿佛預感到“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即輾轉京、滬等地,走訪許多專家學者,用不無懷舊的筆調,記述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學 者深情回憶少年時學習語文的美好時光,哪怕是私塾式的教育,在作者的筆下也充滿了田園牧歌式的低吟淺唱 。
顯然,筆者在比較后現代主義與上述語文教學的批評時,突出了二者的相似特質而沒有揭示其差異性,客 觀上二者之間的差別之大,亦無須筆者多言。薛毅在文中也對90年代中國的后現代主義不屑一顧。但事實上, 他們在批評方式上既與時下語文教育研究大異其趣,而在內容及取向上,如上所述,又與現代主義等西方批評 方式有許多神似之處。他們均是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與文學批評之一族,對后現代主義等批評方式可謂輕車熟路,起 碼在上述對語文教學的批評中滲透了明顯的后現代主義的思想傾向或痕跡,因此,我們姑且把它稱之為語文教 育的后現代主義式批評。
后現代主義式批評對語文教育的誤讀
波林·羅斯諾說,后現代主義產生于學術危機。詮釋語文教育的后現代主義式批評產生的原因,一個不能 忽視的背景是,80年代中期以后,中國文學和文學批評逐漸失去轟動效應,一些不甘寂寞的文學期刊和學者, 尤其是一向活躍、鋒芒畢露的文藝批評界很快從文學批評轉向了其他邊際學科,語文教育因與文學有天然的聯 系,因此,首當其中,成為沖擊的對象。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就后現代主義式批評對語文教育的指責而言, 其偏頗與誤讀是顯而易見的。這里謹列兩點:首先,混淆了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的區(qū)別。文學教育在語文教育 中占據重要地位,它是語文教育的永恒魅力之所在。但把令人生厭的文學歸咎于令人生厭的語文教育,忽視了 一個最起碼的常識,即抹殺了文學教育與文學創(chuàng)作之間,文學教育與語文教育之間的中介環(huán)節(jié)或其界限。中學 語文教育除了以審美教育為特質的文學教育之外,還有諸如語文知識教育及其他應用性技能教育等多種任務與 功能。把語文教育等同于文學教育只是后現代主義批評者一廂情愿的事情。文學教育從來就不是也不可能是語 文教育的全部,即使在封建社會教育中,文學教育也僅僅是其中一小部分。以明清為例,科舉考試中,詩賦的 考察雖被列為其中一項,卻長期處于最弱的位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絕不可與經義(八股文)同日而語。從 20世紀初始,中國語文教育革新的先驅胡適、劉半農、葉圣陶、劉大白等文學家在他們的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 中,均十分強調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性教育,劉半農《應用文之教授》、胡適《中學國文的教授》、葉圣陶、劉 大白先后起草和確立的中學國語及國文教育的課程標準,尤其是20年代劉大白任教育部次長時主持厘定、由官 方正式頒布的第一個中學國文課程標準,記敘—說明—抒情—議論的語文訓練體系和內容,把語文教育和文學 教育之間的關系和區(qū)別作了劃時代的界定,使語文教育擺脫了傳統語文教育混合形態(tài)。也就是說恰恰是一批“ 五四”新文學著名作家,最先認識到語文教育與文學教育并非是一回事這樣的事實。世紀之末,當后現代主義 式批評指責語文教育缺少文學教育,強調文學教育的重要性時,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割斷了“五四”以來語文教 育發(fā)展傳統,同時,也使語文教育內容趨向單一化。
其次,以反理性的面目出現,抓住語文教育科學化探索過程中的枝節(jié)失誤大加韃伐,而并不指望建設什么 。后現代主義在批評現代主義理性之時,從來不會去真正研究現代主義,它只是憑一己印象或個體情緒,去抨 擊和否定現代主義因理性解析而導致的過失。后現代主義式批評語文教育,他們不愿意,也不屑去研究近百年 來語文教育發(fā)展的歷史,甚至不愿意去全面了解新時期20年來的語文教育發(fā)展,更不要說去客觀地評價其成就 和得失。后現代主義式批評以君臨天下的氣勢對語文教育的局部問題作夸大或變形的處理,可以博得一時之譽 ,但它既不能在理論上自成一說,而且因缺少對語文教育現狀的了解而發(fā)出許多貽笑于語文教育界之高論。如 王麗在解讀《綠》的寫景描寫時,認為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中的女性美的謳歌。我曾以此詢問一位現代文學教 授,得到的回答是,即使在現代文學界此種解讀亦難尋知音,更不要說把它推銷給中學生了。另一位后現代主 義式批評者的“一大發(fā)現”是,辨正了課文《天上的街市》題目(此詩原題為《天上的市街》,編入教材時已 經作者同意更改),也說明其批評語文教育態(tài)度的草率。他們或是從“女兒的作業(yè)”中,或是因在中學做了一 段時間的臨時或見習語文教員不幸被解職,或是因為給一批未來不安于做一名中學教員的高師學生作一次嘩眾 取寵式的講演,總之,后現代主義批評者很少直接參與或較長時期地介入語文教育。他們在以煽動性的話語博 得時譽之同時,卻因對當前語文教育缺少足夠的了解,而讓語文教育界多少感到有些隔膜或摸不著邊際。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