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漢語式微,問題就在訓練里
漢語式微,問題就在訓練里鐘世華
一、語文基礎訓練,語文里永恒的主題
今天,我們似乎很忌諱說“語文基礎訓練”。語文學習需要訓練,需要扎扎實實的訓練。事實上,我們在許多很必要的基礎訓練上,做得很不夠,訓練也常常出現(xiàn)偏差。
寫的訓練:我們或許重視了寫文的訓練,卻忽視了寫字的訓練。如詩如畫的中國漢字,差不多連它作為工具一面的訓練都越來越顯脆弱了,學生作業(yè)本上、作文本上,錯別字滿篇,網(wǎng)絡上同音字泛濫。至于它藝術(shù)性一面的訓練,更是越來越淡出語文的視野。一度被引以為榮的大眾書法,成為遠離大眾與生活的象牙塔藝術(shù)。漢字千百年來橫平豎直的優(yōu)雅與大氣,先撇后捺的書寫規(guī)則,也越來越淡出了今天的語文能力與語文規(guī)則。連近期弄得比較熱鬧的“漢字聽寫大會”,也只管結(jié)果不問過程——有些漢字的筆順被搞得一塌糊涂;只管正確不問規(guī)范——當鉤處不鉤,點、提、撇、捺基本上不分;只管規(guī)范不問美觀——許多選手的漢字寫得實在太丑……漢字的書寫,還缺乏足夠的長期訓練。
說的訓練:我們不僅喪失了出口成章、出口成詩的傳統(tǒng)修養(yǎng)與靈性,就算正兒八經(jīng)也說不好今天的普通話。普通話一度成為特級話,普通話過級成了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大眾化的普通話,一出口永遠南腔北調(diào),舌頭僵化,遠不如人家半道出家的外國友人模仿得到家。一些影視演員,不是要另外找人配音,就是讓整臺戲含混不清。中國人聽中國話,要在屏幕下方打出字幕。一個中國人,小到平頭百姓,大到政府要員,絲毫不因為說不好一口流利的中國普通話而自慚自羞。
朗讀的訓練:許多孩子,能夠解答那么多語文題,卻讀不好一篇學過的課文。一所中國的小學,小到幾個班,多到十幾、幾十、上百個班,一齊上語文課,整個校園卻寧靜得聽不到讀書聲。單個學生一朗讀就卡殼,全班學生一齊讀就唱讀。有些低年級小學生用手指戳著漢字一個一個讀,有些高年級學生用嘴巴咬著漢字一個一個讀。
我常常對我的學生們說,一個中國學生,不能夠字正腔圓地讀好一篇用中國字寫的文章,是不太像個中國學生的。我甚至很夸張地對老師們說過,什么時候我聽到你的課堂上孩子們把書讀好了,你就差不多把孩子的語文教好了,至少,你差不多把你的閱讀教學搞好了。一個拿到一篇文章就能把它讀通、讀順、讀好、讀到有滋有味的人,基本上可以說,他具備了學好語文的基礎。
默讀的訓練:我們在默讀的訓練上誤區(qū)最多。這源于我們對默讀的誤解太多。
我不認為默讀就是沒有聲音的閱讀。我不認為默讀與朗讀有本質(zhì)的不同。我不主張語文老師在學生默讀時一律要說那句“請帶著這個思考題讀書”,似乎讀書不搭點思考題,學生就不會思考似的。我也不認為默讀就非得要速讀。我不主張動輒讓學生訓練速讀。我并不相信速讀。我不相信速讀真有那么重要,那么神奇,更不相信速讀在孩子們將來的工作、學習中會有多大用處。我并不苛求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nèi)讀完一篇課文。相反,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我生怕他們讀得太快而不時要提醒一句:讀書不是比誰讀得快。我當然知道語文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我知道像訓練速讀這樣的東西的目的,是為了適應這個快時代、忙時代。但只要不發(fā)生戰(zhàn)亂或地震什么的,再快再忙,不至于、也不應該連從從容容、扎扎實實讀一篇文、一段話、一個句子的時間都沒有。我寧愿讓孩子們相信,最好的默讀,是響在心底里一字一句擲地有聲的朗讀,耳朵聽不見,但心聽得見。
我不敢說,讀書究竟有多少好處。但我敢說,無論朗讀、默讀,讀的本身需要訓練。有些學生,甚至有不少的學生,或許你并不曾留意過,或許你留意到了卻并不當回事,然而的的確確,正確、流利、輕松地讀書,對于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個可怕的困難。而因為這個可怕的困難,很可能所有的問題,包括語感的、語意的、語境的、語法的,包括工具的、人文的,包括感性的、理性的,包括識字、習作、閱讀,也包括興趣,都將一路癱成困難。他無法面對這些困難。
二、蹩腳的訓練?傇谧x書作文中
在此,我想就學生的閱讀與學生作文的問題多說幾句。
我一直在批判:語文里最不可原諒的,是把學生的閱讀,搞成了閱讀教學;又把學生作文,搞成了作文訓練。
先說讀書。
我們該讓學生讀什么書,除去我們無法左右的教材那一塊?這樣的問題,我說它簡直太沒有意義。道理很簡單:第一,學生對好書的敏感,一點兒也不比我們差;第二,書好不好,要不要讀,還得學生說了算;第三,沒有哪部書,學生非讀不可;第四,當然也沒有哪部書,會輕易讓學生變壞。
那么從讀書方法上看呢?拿到一部書,打開即讀,哪個說一定要怎么讀,不能怎么讀?哪個說非要從課題人手,從問題人手?誰規(guī)定過不動筆墨就不讀書?誰規(guī)定過讀書一定要批注,要寫心得,要摘錄好詞佳句,要做讀書卡片?拿到一本書,先瀏覽,再細讀,這算什么讀書法?這樣的讀書法誰不會?信馬由韁法、蜻蜓點水法、囫圇吞棗法、細嚼慢咽法、聯(lián)系上下文法……這樣的讀書法誰不會,又要教什么?要教多久?
既然怎么讀書不要教,讀什么書也不要教,那么閱讀里還有什么,還有多少東西需要教?
既然閱讀里沒有多少東西需要教,那么在學生的閱讀中,活躍著一群自以為是的閱讀指導家,就絕不是一件好事。
閱讀如是,作文是否亦然?這些年,我一直在追問,學生作文要不要訓練?學生作文不訓練,不指導,甚至也不批改,不講評,不作要求,甚至不要話題,什么都不要,就要作文,就讓學生隨手寫,隨意寫,隨興寫,學生會不會更喜歡作文?能不能寫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結(jié)果,學生們這樣告訴我:
“老師,哪一天寫作文?我都有好多篇作文了!”
“老師,我可不可以寫兩篇?”
“老師,我們可以寫書嗎?”
而打開他們的作文簿,更是讓我堅信:“在作文的問題上,興趣是最強勢的老師,生活是最美麗的老師,自由與快樂是最靈性的老師,讀書與思考是最睿智的老師,而我自己,稍有不慎,很可能是最蹩腳的老師!保ㄗ疚摹段业淖魑奈易鲋鳌,載《初中生·作文》2013.05)
原來,兒童作文能夠達到一種什么高度,會呈現(xiàn)一種什么面目,洋溢一種什么味道,這一切都取決于他的作文教師——眼里的光。原來,兒童并非無佳作,只是遺落在草芥。神說,要有光,于是有了光。兒童作文也一樣,我們說,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們想要什么樣的作文,于是,兒童們就做出怎樣的作文:
弟弟撈回一條魚j我問媽媽那叫什么魚,媽媽說:“我也不知道。”我就給這條魚取個名字叫斑點魚。我看見斑點魚的嘴巴,我去輕輕摸了一下它的嘴巴太粗了。(彭嘉《撈魚》)
忽然就下起了大雨。我不能出去玩了。我只能在家里玩。我不想玩二我來到屋門外。忽然我看到了桃子花的花瓣落了下來。我開始數(shù),一片、兩片、三片、四片,我一直數(shù)到了一百多片。
花瓣這樣落下來,就好像天空在落花瓣。(陳品《花瓣雨》)
這樣的作文,我喜歡。我把這樣的作文,當作從生命的山野上吹來的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作文,當身邊一些教師還在抱怨教語文太累,看學生作文更累的時候,我從每個學生的作文中讀到一種前所未有過的輕松、愉悅、驚喜、感動,并且又情不自禁地把這些美好的感受返回給他們:把每個學生的作文朗讀給他們聽,每天如此,樂此不疲。學生們說:
“老師,我最喜歡聽你讀同學的作文了!”
“老師,我也是!”“我也是!”
而在我聽來,卻分明是這樣的兩句話:
老師,我最喜歡作文了!
老師,我最喜歡語文了!
【漢語式微,問題就在訓練里】相關(guān)文章:
探討我國高校足球訓練問題08-24
《植物角里的科學問題》教學反思08-23
哈薩克族高中教學中的漢語介詞偏誤問題分析08-24
漢語的作文10-27
文明就在身邊09-21
愛就在我們身邊09-14
愛就在我身邊09-06
美,就在身邊09-02
琴在,夢就在作文08-22
美就在身邊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