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xiàn)在位置:范文先生網(wǎng)>教學論文>教學計劃>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時間:2022-11-04 15:19:49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制定一個計劃了。計劃到底怎么擬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

  實驗教學在小學科學課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口、動手、動腦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都具有其他教學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學教學中,做好實驗教學工作,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好途徑。在上個學期的基礎上,這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我準備這樣做:

  一、實驗方式的安排

  四年級下冊教材中實驗很多,我們能做的有8個,分別是:土壤里有什么、各類土壤的保性、想辦法研究我們收集的石頭、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熱是怎樣在固體中傳遞的、小米粒為什會在水中游、它們會生熱嗎、凸透鏡成像。土壤里有什么、各類土壤的保水性、想辦法研究我們收集的石頭、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鏡成像五個實驗采用學生小組合作的方式,熱在固

  體中是怎樣傳遞的、小米粒水中游、它們會生熱嗎采用老師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組建實驗小組

  小組合作實驗是本冊書實驗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計劃把四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四個人都有各個的職責,一個人是組長,負責全面協(xié)調工作且重點管理組內的紀律與評價;一個是材料管理員,負責安排帶材料;一個是實驗員,負責做實驗時的`分工與操作;一個是記錄員,實驗是專門記錄實驗的情況。實驗時要求小組成員各司其職,教師每節(jié)課都要強調安全,包括帶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課堂上精心指導學生實驗。

  1、指導學生設計實驗。要讓學生在假設的基礎上擬定實驗的計劃,再根據(jù)計劃制定實驗步驟,還要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實驗目的和實驗的總的目的。

  2、精心指導學生實驗。學生不知道怎么做時幫助學生,學生做錯了實驗時幫助學生找到實驗出錯的原因,如果實驗失敗,要分析失敗的原因,給學生一個解釋。

  3、讓學生認識儀器,并學會使用儀器。因此,每次實驗前向學生介紹儀器的名稱和使用方法。

  4、對整個實驗教學做好記錄,寫好總結,以便發(fā)現(xiàn)實驗中的問題,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難,來改進自己的實驗教學。

  5、教會學生收集實驗的數(shù)據(jù)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6、組織學生交流實驗情況與結果,豐富他們的實驗。

  四、合理評價

  可讓學生自評,再在小組內評,最后在班里評,評價要以激勵為主,可發(fā)放小獎章。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1、 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 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3、 要求學生不僅關注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xiàn)有2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被老師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雖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 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和“聲音”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l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l 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xiàn)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l 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l 對磁鐵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磁鐵的兩極,兩極的相互作用。

  l 對聲音的探究從傾聽周圍的聲音開始,通過對發(fā)聲物體的觀察的實驗,研究的探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3

  一 所教年級學生現(xiàn)狀的分析:

  所教四年級一個教學班,共有學生40多人。這些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科學學科的學習。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與結構:

  本冊教科書共23課,其中第22、23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 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jīng)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1、2、3、課)

  2 動物王國:單元按照個體--—類群的思路編排,引導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昆蟲、鳥類、哺乳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的共同特征。(包括4、5、6、7課)

  3 材料與生活:從木頭陶瓷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常見的材料入手,探究材料的性能,使學生認識到材料的兩面性。(包括8、9、10、11、12課)

  4 我們的家園——地球:指導學生認識地球內部有什么遺跡地球上各種物質存在形式以及人類認識地球的艱辛,學會使用測力計。(包括13、14、15、16課)

  5 水循環(huán):指導學生認識水的三種存在方式及其三種形態(tài)的相互轉變。(包括17、18、19、20、21課)

  6 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三 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 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 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梢越探o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tài)變化。

  4 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huán)及熱傳遞的方式。

  5 推理能力:學習運用演繹推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認識露、霧、云、雨、雪、風等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

  6 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fā)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 動手能力:學習制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xiàn)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huán),風、露、霜、云、雨、雪的成因等,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四 基本措施:

  1 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 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 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 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 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 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 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 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 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與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社區(qū)科學活動

  家庭科技活動 角色扮演科學幻想

  六 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暗示法

  七 教學進度

  按區(qū)教研室的進度進行。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4

  一、學生情況分析:

  1、整體學習狀況:四年級現(xiàn)有三個教學班,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但缺乏靈活性、學習習慣較差。他們普遍習慣于被老師和家長牽著走,而不善于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知識。因而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已有知識、經(jīng)驗:學生雖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3、兒童心理分析: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二、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和“聲音”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對有生命物體的與研究。

 。2)、從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中的變化開始,引導學生進入對溶解現(xiàn)象觀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動之中。

 。3)、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4)、對磁鐵的觀察與實驗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開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磁鐵各部分磁性的強弱,磁鐵的兩極,兩極的相互作用。

 。5

 。、對聲音的探究從傾聽周圍的聲音開始,通過對發(fā)聲物體的觀察的實驗,研究的探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怎樣傳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點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例如,對于空氣是否熱脹冷縮,要求學生想出一些觀察的方法。包括用什么方法把空氣裝起來,怎樣才能不使空氣跑掉,怎樣才能看到空氣遇冷或遇熱后的體積變化。在探究活動中,要求小學生自己想出觀察的方法是需要一定條件的。他們要在積累和掌握了對這一事物的有關知識和一定的觀察經(jīng)驗之后,才可能做到。由于學生在三年級已經(jīng)學習了“空氣”單元,并已經(jīng)掌握了觀察液體熱脹冷縮的方法,所以在這里對學生提出這個要求是適時的。我們希望在其他活動中,也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自主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shù)脑~匯、數(shù)據(jù)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xiàn)象。例如,云量和雨量、氣溫、天氣、磁性的強弱、聲音的高低等。在溶解、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等活動中,也對學生的觀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坝猩奈矬w”單元就

  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要求學生廣泛收集事實,嘗試著進行加工和整理,并運用抽象概括的方法最終形成生物的概念。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領他們經(jīng)歷一個又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fā)展。在新學期的教學中,希望老師們勇于探索,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將以探究為核心的小學科學教學提高到一個?碌乃平?BR>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日期 課題 備注

  1 8.30-9.4 準備

  2 9.5-9.11 《動物怎樣生活》

  3 9.12-9.18 〈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怎樣生存〉

  4 9.19-9.25 〈植物的根和莖〉、〈形形色色的植物〉

  5 9.26-10.2

  〈動物和植物〉

  6 10.3-10.9 〈食鹽在水里溶解了〉

  7 10.10-10.16 〈怎樣加快溶解〉、〈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鹽〉

  8 10.17-10.23 〈分離鹽與水的方法〉

  9 10.24-10.30 《觀察更多的溶解現(xiàn)象》、《云和雨》

  10 10.31-11.6 〈風的觀察〉、〈氣溫的變化〉

  11 11.7-11.13 《我們關心天氣》

  12 11.14-11.20 〈磁鐵的磁性〉

  13 11.21-11.27 〈磁鐵牧郊〉?

  14 11.28-12.4 〈做一個小磁鐵〉、〈指南針〉

  15 12.5-12.11 〈聽聽聲音〉

  16 12.12-12.18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7 12.19-12.25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8 12.26-1.1 《控制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19 1.2-1.8 〈制作我們的小樂器〉

  20 1.9-1.15 鞏固評價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5

  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內容安排在生命科學方面有所側重。在科學知識方面,1~5單元主要涉及了《標準》的內容標準中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第6單元是綜合性單元,試圖從學生生活中最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發(fā)一系列的學;顒印T诳茖W探究方面,考慮倒三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水平,還不可能從事較為獨立、完整的科學探究活動,出于科學探究始于細致觀察的特點,教材將著重點放在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科學觀察的理解之上。全冊是以學生有系統(tǒng)的觀察活動為主線展開的,盡管各個單元的學習內容、觀察對象不同,但在活動的設計上充分考慮了觀察能力有步驟、有計劃地發(fā)展。教材綜合性地考慮了科學探究方面諸多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科學判斷能力,教材還充分體現(xiàn)了對觀察記錄和報告撰寫的重視。全冊教材自始自終都強調了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教材在活動設計中,還有意識地安排了多項環(huán)境保護的內容,力圖從多方面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樹的觀察,經(jīng)歷一次真正的科學觀察活動的過程和體驗;經(jīng)歷用自己的方法對觀察到的內容進行描述的活動過程;經(jīng)歷簡單的對樹葉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屬性的觀察、比較活動過程;經(jīng)歷對一片完整的葉的各組成部分的觀察和描述過程;獲得對一片完整的葉的組成部分的認識;經(jīng)歷用簡單的文字、圖畫等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初步體會到科學觀察需要細致,講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觀察描述活動中獲得自信。

  2、引導和推動學生開展尋訪調查小動物的活動;鼓勵學生親近和關注周圍環(huán)境中的小動物,在課外或校外進行一些觀察研究小動物的活動;并以活動經(jīng)歷和體驗的形式進行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

  3、組織和指導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jīng)歷一些基本的觀察活動過程:經(jīng)歷對小動物進行簡單的觀察和描述的過程; 經(jīng)歷初步的按一定順序觀察及動態(tài)觀察、細節(jié)和痕跡觀察的過程; 經(jīng)歷簡單的比較觀察的過程; 經(jīng)歷初步的小動物身體大小的比較和測量過程;經(jīng)歷初步的在觀察活動過程中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更多觀察內容的過程; 經(jīng)歷解決觀察活動中的問題,嘗試不斷改進觀察方法的過程。

  4、組織和指導學生在有結構的觀察活動中,獲得關于動物的觀察特征、分類特征、動物的多樣性、動物的運動、動物和食物、動物和環(huán)境、環(huán)境保護等多方面的豐富的直接認識。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聯(lián)系來自其他渠道的信息,發(fā)展自己的認識。

  5、能有順序、有目的、仔細地觀察。 運用看、摸、聽等多種方法進行觀察,綜合運用感官感知事物。

  6、能用文字、圖畫、表格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xiàn)觀察結果。和同學交流,相互評價觀察結果。

  7、能查閱資料,了解人體的有關問題。

  8、初步了解人的身體由頭、頸、軀干、四肢幾部分組成,左右對稱。人的身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在生命活動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 人在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身高、體重、胸圍、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等,都在發(fā)生變化,腦、心、肺等器官的功能都在增強。

  9、手有感覺的功能,手的靈巧與它的構造有關。

  10、眼、耳、鼻、舌、手(皮膚)是重要的感覺器官。眼睛比其他感官接收外界的信息多。

  11、在對人體基本組成的觀察中,發(fā)現(xiàn)人體構造的精巧與和諧之美。體驗身體殘障所帶來的不方便,愛護自己的身體,關心和善待身體有殘障的人。

  12、本單元是以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水作為觀察的主題,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感觀和簡單的器材(各種瓶子、臉盆等),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關水的資料,并能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和現(xiàn)有信息的基礎上,通過討論、思考,得出結論,發(fā)現(xiàn)和提出關于水的相關問題,并能夠用多種方法(語言文字符號等)將用過觀察所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表述出來。

  13、在觀察、研究的各種活動中,學生能夠逐漸做到注重事實、留心觀察、尊重他人的意見,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同時通過對水的觀察,保持和發(fā)展學生樂于探究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奧秘的欲望。

  14、進一步認識水的基本物理性質,懂得液體的含義,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能夠用多種方法區(qū)分各種溶液并比較溶液的多少。

  15、經(jīng)歷對一張白紙的外部特征進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觀察描述的活動過程。

  16、能根據(jù)紙的主要特征分辨、區(qū)別周圍紙質和非紙質的物品,感受到紙的多樣性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 教學措施:

  1、首先加強教師自身的科學教學基本功的訓練是最主要的。平時要充分利用空閑時間,認真學習科學教學大綱,科學教材,認真鉆研科學教法學法,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科學教師。

  2、結合所教班級、所教學生的具體情況,盡可能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個民主、和諧、開放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采取一切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和興趣。

  3、充分利用好學校的科學實驗室,盡可能的去科學實驗室上課,做到“精講多練”,多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得到收獲。

  4、注重學生課外的拓展研究,不應只停留在課堂教學內,要將學生帶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會中去,將科學課的學習從課堂延伸擴展到活動課程,擴展到家庭和社會。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6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 “溶解”、“聲音”、 “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jù)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們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二、學情分析:

  學生們經(jīng)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們的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

  本學期,四年級有一個班級。班級學生人數(shù)基本在55個,較多的人數(shù)也為科學學習的順利組織開展留下了較大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本學期是培養(yǎng)學生們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們在學習匯總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jù)、大膽質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具體內容見單元計劃)

  四、教學措施:

  1、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五、學生素質的要求:

  1、環(huán)保教育

  通過對“溶解”、“聲音”、“天氣”、“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積極探求新知和仔細、科學的態(tài)度,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欲望。倡導人人參加環(huán)境保護。

  2、心理素質

 、俸献鳌⑵降鹊膸熒P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活潑的師生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等形式,開發(fā)學生的心理素質,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隗w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在教學中注意盡量分解難點,通過學習能看得懂,學得會,并比較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感,讓他們建立自信心。

 、奂ぐl(fā)興趣,大膽地探索: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探索活動的愉悅情境,耐心啟發(fā)誘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興趣因素,運用直觀教學手段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芗皶r評價、適時引導: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要給予足夠的寬容,耐心地矯正,堅持表揚鼓勵為主,特別是對成績處于中下游的學生給予及時表揚、肯定,使他們發(fā)言踴躍,課堂活躍。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7

  一、任教班級概況:

  班級:四(1)學生人數(shù):48人。

  學情分析:進入四年級以后,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度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jù)、大膽質疑,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真正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

  二、教學目標與內容概要: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我們的身體”,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

  本冊教科書中的每個教學單元都有七個課題,這七個課題即是學習的內容,也反映了科學概念和過程與方法雙向發(fā)展、螺旋上升的過程。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但在具體教學中可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

  “天氣”單元的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并堅持較長時間的天氣觀察和記錄,“天氣日歷”則是觀察記錄的載體。教科書中基本上是圍繞如何觀察天氣現(xiàn)象、如何記錄展開的;對記錄的統(tǒng)計和分析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的處理數(shù)據(jù)方法,并建立對天氣新的認識。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xiàn)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jīng)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fā)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聲音”單元的各組實驗意在形成一系列發(fā)展性的概念。從物體的振動產生了聲音開始,到用音量和音高來描述聲音,直至聲音是以波的形式傳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書中的各種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聲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科學的理解。

  “我們的身體”單元旨在認識自己的身體,倡導健康的生活。當學生開始關注身體的結構、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時,他們對健康便會有新的理解和認識。

  三、具體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每個教學單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撐概念建立的過程性活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實,以保證觀察和實驗中獲得證據(jù)的有效性,沒有人為的“偽證”。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教科書中有多處涉及了這類實驗,如“溶解的快與慢”“比較聲音強弱、高低的'變化”“探索尺的音高變化”“觀察上肢的運動”“測量心跳和呼吸”“體驗心臟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級引入控制變量的實驗,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認識科學的本質,了解控制變量的實驗的重要,并正確地看待誤差問題。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已經(jīng)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shù)據(jù)、簡筆畫、氣泡圖、網(wǎng)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地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在“天氣”單元教學中還要指導學生堅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每周都要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xiàn)象。教科書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如“描述洗發(fā)液在水中的溶解過程”“描述物體是怎樣產生聲音的”,等等。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比如“天氣”單元中,需要學生對所記錄一個月的天氣現(xiàn)象進行分類的統(tǒng)計和分析,還要利用柱形圖等做出關于這一季節(jié)天氣變化的一般規(guī)律。

  四、教學設計進度表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8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17人,進人四年級以后,學生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學生已掌握許多的科學知識和科學的方法,對科學探究活動非常喜歡,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觀察到許多細節(jié)的地方,興趣濃厚,已經(jīng)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動手能力。另外,在進行著觀察、提問、假說、預言、調查、解釋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強。但由于學生年齡的局限,觀察的深度、準確度還不夠,觀察或描述的方法還不會實踐運用。大部分學生知識面不廣,勤于動腦的同學占的比例不是很大。還有的學生在活動的時候常常耗時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寶貴的課堂時間,這現(xiàn)象尤為突出。因此,本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教學中要因勢利導,積極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尊重客觀事實、注重證據(jù)、大膽質疑的科學品質和思維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有四個單元:“電”“新的生命”“食物”和“巖石和礦物”。

  “電”單元是從“什么是電”開始的。學生對靜電有比較豐富的生活體驗,讓他們適當?shù)亓私庖稽c有關電荷的知識,可以使后續(xù)課中電流、電路的學習更有基礎。這一單元將通過與電相關內容的實驗、交流、預測、檢驗、測量和推理、解釋等活動,使學生形成關于電的初步概念,同時獲得一些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單元是從“觀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實和種子的系列觀察活動,過渡到動物的卵、繁殖的觀察和研究,從而使學生獲得植物和動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認識,并形成關于生命的一系列發(fā)展性概念。教科書中的觀察實驗,特別是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都是在支撐有關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過程中使學生獲得對生命的理解。

  “食物”單元通過對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憶和分類,引起學生對飲食的關注,發(fā)現(xiàn)自己在飲食中的不良習慣,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學、合理、均衡地飲食。食物的變化和獲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規(guī)律。

  “巖石和礦物”單元是學生初次對構成地球固體物質的探究。通過對巖石、礦物的觀察、分類和描述,使學生形成關于地球物質的一般性概念,并對保護、開發(fā)和利用地球資源的重要意義有進一步的了解。

  三、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四、教學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主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學生在概念的形成過程中的思維變化,才能做出正確的教學判斷,并避免客觀事實與學生的想象混淆。

  2、指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比較和描述。教科書中涉及了大量的觀察、比較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觀察對象在屬性、結構、功能、關系等方面的特點,是學生建構科學概念的重要認識基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教科書中給出了各單元相應的記錄表,并提示學生用文字、數(shù)據(jù)、簡筆畫、氣泡圖、網(wǎng)狀圖和柱形圖等進行記錄。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客觀的記錄觀察到的現(xiàn)象,并隨時提示他們將自己的記錄與小組同學的記錄進行比較、修正,教師每周都要對學生的記錄進行督促和檢查。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shù)脑~匯描述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事實。活動中需要學生進行描述的內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實驗過程的描述,這種描述能夠幫助學生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教學中應耐心引導。

  5、指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尤其要重視學生在觀察實驗過程中,從證據(jù)、表格、圖形獲得的一些科學信息,并引導他們合理地使用這些信息做出科學解釋。

  五、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教學內容課時

  21、生活中的靜電現(xiàn)象;2、點亮小燈泡2

  33、簡單電路;4、電路出故障了2

  45、導體與絕緣體;6、做個小開關2

  57、不一樣的電路連接;單元練習2

  61、油菜花開了;2、各種各樣的花2

  73、花、果實和種子;4、把種子散播到遠處2

  85、種子的萌發(fā);6、動物的卵2

  97、動物的繁殖活動;單元練習2

  10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營養(yǎng)2

  113、營養(yǎng)要均衡1

  12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面包發(fā)霉了2

  136、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7、食物包裝上的信息2

  14單元練習1、各種各樣的巖石2

  15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3、巖石的組成2

  164、觀察、描述礦物(一);5、觀察、描述礦物(二)2

  176、面對幾種不知名礦物;7、巖石、礦物和我們2

  18-20復習4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9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jīng)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fā)言。通過觀察,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重點訓練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為線索,圍繞“事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和“事物的變化”,編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種多樣的動物”、“聲音”、“信息的傳遞”、“水的變化”、“搜集信息,讓我大開眼界”6個主題單元、53個活動。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

  能圍繞研究主題采用適當?shù)耐緩胶头椒ㄋ鸭畔⑦M行主動學習,能比較熟練地制作資料卡片和資料摘要等。

  嘗試探究動植物的身體結構與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間的關系,逐漸從“認識是什么”提高到“探究為什么”。

  能由“這是什么?”、“怎么會這樣?”等角度提出可探討的問題,能對提出的問題作出假設性解釋。

  嘗試自己制定簡單的實驗(如對比實驗)計劃,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覺察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繼續(xù)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采集數(shù)據(jù),獲取有效信息。

  能較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能描述與傳達事物的特征,能根據(jù)事物的顯性變化特征進行分類。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尊重證據(jù)并逐漸養(yǎng)成及時摘記和妥善存儲資料的良好習慣

  3、科學知識

  能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們(重點研究根、莖、葉)的作用,從水、陸、空3個領域了解動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樣性,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

  知道搜集信息的多種方法和途徑。

  教學重點難點

  能圍繞研究主題采用適當?shù)耐緩胶头椒ㄋ鸭畔⑦M行主動學習,能比較熟練地制作資料卡片和資料摘要等

  嘗試自己制定簡單的實驗(如對比實驗)計劃,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覺察多次測量可以減小誤差,繼續(xù)學習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采集數(shù)據(jù),獲取有效信息。

  三、教學措施

  1、以搜集信息的活動為載體,重點訓練學生接受式探究的相關技能,同時兼顧其它各項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結合點,用多樣的呈現(xiàn)形式發(fā)揮科技史的教育功能,從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發(fā)揮科技史的教育價值。

  能指認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們(重點研究根、莖、葉)的作用,從水、陸、空3個領域了解動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樣性,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認識水的三態(tài)變化。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0

  一、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學期教材共由五個單元組成:

  有生命的物體、溶解、天氣、磁鐵、聲音,分別涉及新課程標準的生命科學和物質科學的部分。教材設計了多個探究活動、專題研究,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要求: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與掌握到的科學知識,自主設計實驗活動解決問題;二、提高學生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例如使用數(shù)據(jù)進行科學分析,利用測量得到的信息繪制圖表等;

  三、注重收集和了解事實,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ㄒ唬┛茖W探究。

  1、學會從生活中尋找研究的問題,懂得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并能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比較和評價。

  2、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和課外經(jīng)歷一些有意義的科學探究活動過程。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進行有系統(tǒng)的科學觀察訓練。

 。ǘ┣楦袘B(tài)度價值觀。

  1、鼓勵學生好奇、愛問、愛想象。

  2、讓每一個學生在科學學習的過程中,都能體現(xiàn)自我的'價值,嘗試成功的喜悅,建立學習的信心,激發(fā)學習科學的興趣。

  3、學習傾聽別人的見解,尊重他人說話的權利;能運用各種方法記錄與表達自己的事實。

 。ㄈ┛茖W知識。

  1、了解有生命體的共同特征、建立生物的基本概念。

  2、圍繞“溶解”的主題,運用對比思想研究觀察物質之間的相互混合、溶解的現(xiàn)象,進行溶解的觀察實驗,進一步擴展學生對溶解現(xiàn)象的認識。

  3、認識天氣的最基本要素,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去開展對天氣現(xiàn)象的研究活動。

  4、探究磁鐵的方向特性,磁鐵的兩極,不同磁鐵之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

  5、研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區(qū)別聲音的大小和高低,區(qū)分樂音和噪音

  四、本冊的重點、難點:

  本冊的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fā)的實驗操。作能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驗證聲音在液體中可以傳播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按要求進行過濾和加熱蒸發(fā)的實驗操作,以簡單的方法對風進行觀測、記錄。

  五、教具、學具的準備:

  見實驗課計劃。

  六、教學中采取的措施、方法:

  1、要求教師盡可能提供時間、空間,創(chuàng)造學生學習的情境,使學生積累和掌握某一科學事物的有關知識和觀察經(jīng)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進行科學探究活動。

  2、重視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加強學生對事實收集和表達的指導與訓練,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要求學生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要求學生選擇適當?shù)脑~匯、數(shù)據(jù)和圖表來描述物體有關的現(xiàn)象。

  3、在觀察和收集信息的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并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抽象概括,從而形成有關生物與非生物的概念。

  七、本冊教學內容的課時及課時計劃:

  本冊教學共有30課時,上課21課時,機動課9課時。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1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四個單元“天氣”、“溶解”、“聲音”、 “我們的身體”。與原教材相比縮減了一個單元,減少了“磁鐵”、“有生命的物體”兩個單元,增加了“我們的身體”單元。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具體為:生命科學(生命體的結構與功能)《我們的身體》;物質科學(物體與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質科學(光、熱、電、磁)《聲音》;地球與空間(地球和天空的變化)《天氣》。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每個單元都有七個教學內容,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jù)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

  《天氣》單元的教學內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課)認識人們通常從哪幾方面來描述天氣,開始收集并記錄天氣信息,在觀察和記錄中真實感受天氣在不斷地變化,激發(fā)研究天氣的興趣。第二部分(3—6)分別觀察、討論、測量和記錄四種天氣特征(云量、降水量、風和溫度)的數(shù)據(jù)。第三部分(第7課)對近一個月收集的大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總結,對該月當?shù)靥鞖獾母爬ㄐ缘恼J識。

  《溶解》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4課)以水為溶劑,觀察一些固體、液體、氣體在水中的變化,比較溶解和不溶解的主要區(qū)別特征,形成關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第二部分(5—6課)圍繞學生可能提出的兩個有價值的問題——是什么因素影響溶解的快慢、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開展自主研究活動。第三部分(第7課)感知食鹽溶解與水變化是一種可逆過程(溶解和結晶)

  《聲音》單元的教學內容分為二個部分:第一部分(1—4課)從感受聲音到探索聲音,集中在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加強了對振動本質的認識和理解——振動的頻率、振幅與音高、音量的關系與規(guī)律的認識。第二部分(5—7課)聲音的傳播,人是如何聽到聲音的,關注聽力安全,控制聲音。

  《我們的身體》單元的教學內容分七部分,第一部分(第1課)“身體的結構”是整個單元的總起,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人體的結構。并嘗試著以功能的不同劃分身體的結構,引出深入的思考。第二部分(第2課)“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通過觀察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上肢運動過程中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功能、結構及其相互作用,并以活動之后身體的`各種變化及需求為線索,幫助學生建立人體各個部位協(xié)調工作的認識。第三部分(第3、4課)“運動起來會怎樣(一)”和“運動起來會怎樣(二)”,從學生活動后,每分鐘心跳與呼吸的次數(shù)增多這一現(xiàn)象入手通過采集數(shù)據(jù),討論“運動起來后呼吸為什么會加快”和“運動后心跳為什么會加快”兩個問題,了解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并建立保護心臟、保護肺的意識。第四部分(第5課)“食物在體內的旅行”,主要讓學生在對消化的原有理解之上,通過比對消化器官圖,猜想食物在體內的“旅行”過程和進行模擬實驗,初步認識主要消化器官的功能并建立起食物的消化需要多個器官共同參與完成的認識。第六部分(第6課)“口腔里的變化”,將在食物消化過程中最容易觀察的部位——口腔作為研究重點,認識食物在口腔里面的變化與牙、舌頭、唾液的關系,再一次感受身體內多器官協(xié)同工作的特點。第七部分(第7課)“呵護我們的身體”,作為本單元的最后一課,發(fā)揮著總結和提升的作用。

  三、學生情況分析

  班級學生學習狀況:我?guī)н^他們三年級科學經(jīng)過兩個學期的接觸,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非常愛科學這門課的,對科學充滿了興趣與好奇心。但他們的學習習慣不太好,上課舉手發(fā)言不夠積極,少數(shù)學生未能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科學作業(yè)。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比較貪玩,上課言行比較隨便,自控力差,所以影響了上課的效率。還有一部分學生思維不怎么靈活,對于一些基礎知識不善于理解,經(jīng)常是死記硬背,學得較累。再說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從小學設立科學這門課來看,應該說是非常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小學生對于周圍這個世界極感興趣,很樂意通過自己的眼睛和雙手去探究世界,獲取知識,從而來滿足自己的欲望。所以,我相信,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所教的大部分學生在三年級原有的科學基礎上都能會有所進步和提高。

  四、教學研究重點

  《新課標》指出,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fā)現(xiàn)、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經(jīng)驗與學習興趣,改變課程實施過程中過分依賴教材、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注重“生態(tài)體驗”的課堂讓他們更善于關注生活,更善于細心地觀察生活,科學探究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得到了很好的呵護。在實踐中,要積極“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即逐漸地轉變以前在一些課堂中存在的單一、他主與被動的學習方式,提倡和發(fā)展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是開始有意識地提倡自主、探索、合作、體驗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不斷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也要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所以這學期的研究重點為“如何真正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提高他們的探究能力。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而四年級科學課程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shù)脑~匯、數(shù)據(jù)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xiàn)象。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

  我們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可以遵循以下幾點: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一、鉆研教材、抓課堂效率方面:

  1、應用新課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開展生動的科學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3、發(fā)揮評價對學習和教學的促進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動評價、單元自評、綜合評價等三類評價工具供教師和學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評價,使評價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更好的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4、注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lián)系,逐步形成科學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

  5、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lián)系。致力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6、樹立安全意識。培養(yǎng)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探究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7、開展環(huán)境教育,進行生物種養(yǎng)殖的課外實驗,研究生物與環(huán)境間的關系。

  二、學困生輔導方面:

  1、學生作業(yè)及時批改,對于較難掌握的知識要多輔導,了解學困生的心理特點。

  2、平時多利用課余時間關注學習困難生的輔導,輔導時做到耐心,不急躁,特別困難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

  3、在班中建立互幫小組,讓優(yōu)秀學生去幫助學困生,鼓勵他們一起進步。

  4、對于教材中的一些基本和重點概念知識平時利用中午時間讓學困生背誦出來。

  三、教師個人進修方面:

  1、平時多閱讀有關科學學科方面的書籍,積極撰寫論文和教學心得。

  2、多向有經(jīng)驗的教師學習他們的長處,使自己的教學能力有長足的進步。

  3、積極參加各類科學培訓和教研活動,外出聽課要及時寫好聽課反饋。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2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學情分析

  所教四年級2個教學班。這些學生對科學學科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lián)系。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培養(yǎng)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三、全冊教學分析:

  本冊教科書共24課,其中第23、24課是活動課。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我們吃什么:

  本單元從學生的飲食這一最基本的生活經(jīng)驗切入,通過觀察,實驗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類需要哪些營養(yǎng);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yǎng)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設計食譜;養(yǎng)成科學飲食的好習慣。逐步從探究科學飲食的多種活動中意識到要珍愛生命;善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為學生以后探究人的生長發(fā)育等方面知識打下基礎。(包括1、2、3、課)

 。ǘ┧镉惺裁矗

  本單元是在繼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后,又一次以水作為探究對象,探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水與其他物體的混合和分離等特點的單元。在三年級上冊水的科學單元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jīng)歷觀察,實驗,分析整理信息等探究過程,在探究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積極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深度用學到和科學知識改善生活,進一小提高實驗,搜集整理信息,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為今后進一步探究有關水的其他特征奠定基礎。(包括4、5、6、7課)

 。ㄈ┲参锏纳睿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常見植物的基礎上,對植物的各部分進行細致的研究。由于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年科學探究的經(jīng)歷,對科學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科學探究方法。所以在進行本單元的觀察,實驗,查閱資料,整理信息,表達與交流,借助工具對事物進行定量觀察,利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實踐基礎。

  再加上學生對植物比較熟悉,有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所以進行本單元的科學探究并不困難。本單元在本冊書中編排體現(xiàn)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學習本單元,能為后續(xù)研究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植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植物的一生,植物的繁植等問題打下探究技能與知識的鋪墊。(包括8、9、10、11、12課)

 。ㄋ模┛諝夂退牧Γ

  本單元主要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入手,通過學生的猜想與假設,對比實驗,觀察研究及動手制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空氣及水的力,拓展學生的探究空間,密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為后續(xù)的科學探究活動奠定基礎。(包括13、14、15、16,17課)

 。ㄎ澹岬膫鬟f:

  本單元主要選取了熱的傳導,對流和輻射現(xiàn)象,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引領,如杯子變熱了,煮稀飯時米粒在水中游動等進入相關的研究主題,引導學生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并在其過程中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包括18、19、20、21,22課)

 。┨骄颗c實踐:

  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四、教材總的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

  1、觀察能力:觀察植物的身體結構,教給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加快溶解的方法了,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

  3、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應用,對植物實施環(huán)割有哪些益處。

  6、想象能力: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想象蒸發(fā)的本質,葉、莖的內部構造。

  7、動手能力:學習制作植物動物標本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xiàn)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指導學生認識植物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讓學生認識到保護植物的重要性。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經(jīng)歷了一年的科學學習,對科學課的學習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比如,對周邊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學認識;初步掌握了科學學習的方法,尤其是觀察的方法;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科學活動的愿望明顯增強。因此,這一學年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至關重要的時期。四年級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生普遍的特點是比較活潑,思維較活躍,好奇心較強。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課堂紀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愛動手,愛發(fā)言。通過觀察,學生對科學課的知識掌握程度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本學期,需要在科學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科學學習興趣,動手實驗操作等方面加強教學,獲得進步。

  二、教材分析: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物體的運動”“聲音的世界”“電”“巖石和礦產”和“太陽、地球和月球”五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三、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四、學生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點

  1、要求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辦法來增進對研究對象的了解。

  2、要求學生提高觀察的準確性和精確性。

  三年級的觀察認識活動以定性為主,很少涉及物質的量。在本冊的活動設計中,不僅要求學生更為準確和細致地觀察物體,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要求使用測量的方法,并選擇適當?shù)脑~匯、數(shù)據(jù)和圖表來描述物體和有關現(xiàn)象。

  3、要求學生不僅觀察收集和了解事實,而且要學會對事實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這也是本冊教材在學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觀察和收集事實上只是探究活動的一部分,在此基礎上,對收集到的事實進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形成新的認識才是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部。

  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對科學的理解是漸進的,需要我們引領他們經(jīng)歷一個又一個具有科學意義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才能逐漸獲得發(fā)展。

  五、進度安排

  周次授課內容時數(shù)備注

  第1周1、《位置和運動》2、《運動的方式》

  第2周3、《運動的快慢》4、《運動和力》

  第3周5、《運動物體的能量》6、《聲音的產生》

  第4周7、《聲音的傳播》8、《聲音的高低強弱》

  第5周十一放假

  第6周9、《怎樣聽到聲音》10、《噪聲污染》

  第7周11、《電在我家》12、《讓燈泡亮起來》

  第8周13、《導體和絕緣體》14、《安全用電》

  第9周15、《認識巖石》16、《礦物》

  第10周17、《金屬的來歷》18、《保護礦產資源》

  第11周19、《太陽與影子》20、《地球的形狀》

  第12周21、《海陸分布》2 2、《美麗的月球》

  第13周23、《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一》

  24、《交通信號燈模型大比拼二》

  第14周——第25周復習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4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yǎng)小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學目標:

  通過科學課程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并能應用于日常生活,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嘗試應用于科學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想象、尊重證據(jù)、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科技的新發(fā)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雖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學習,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學生的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

  四、教材分析:

  1、本冊內容情況:

  《科學》四年級上冊由“天氣”、“溶解”、“聲音”和“我們的身體”四個單元組成。在三年級上、下冊的基礎上,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

  2、本冊的主要活動:

 。1)對天氣的觀察與測量從天空中云的形狀和變化開始,對構成天氣的四個要素分別進行觀測。

 。2)對身體結構的研究,了解骨骼及肌肉的功能和結構,以及運動情況,并建立保護心臟,保護肺的.意識。同時了解食物在口腔內的變化及與牙、舌頭、唾液的關系。

  3、教學重點:

  重視對學生典型科學活動的設計,培養(yǎng)小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4、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特別是實驗中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各班建立科學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幫助、研討中學習。

  8、給學生提問和假設機會,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尋找證據(jù)進行驗證,經(jīng)過思維加工,自己得出結論,并把自己的認識用于解決問題的實踐。

  9、充分運用各類課程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

  10、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5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喜歡科學,愛動腦、愛動手,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實驗感興趣,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學習, 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但是他們設法自主去獲取知識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強,科學探究能力和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于語、數(shù)、英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思想情感。

  二 、本冊教材的知識系統(tǒng)與結構: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我們的食物、水、植物、空氣、熱,覆蓋了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和地球與宇宙科學三大領域,調整后的新教材,內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一般每個教學內容為一個課時。根據(jù)教學建議,對典型的過程和方法展開充分的探究,不以1課時為限制。應該加強單元后的總結性教學,幫助學生梳理概念、澄清觀點。本冊教材將繼續(xù)引領學生經(jīng)歷一系列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探究活動,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學習體驗,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增進科學探究的能力。從知識內容分為五部分:

  1 我們吃什么:從學生對食物的已有認識經(jīng)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以及飲食與人的健康。(包括1、2、3、課)

  2 水里有什么:

  “溶解”單元是從觀察溶解現(xiàn)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這個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沒有涉及分子的運動與分布等問題!安煌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問題實際上已經(jīng)向著溶解度這一概念發(fā)展了,但是在這里主要還是想滲透溶解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質溶解的多與少和很多因素有關,如壓力、攪拌、溫度等,溶解與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與慢”問題中,溫度對溶解的影響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從本質上與攪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過它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增加物質與水的接觸面(所謂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課)

  3 植物身體:從學生對植物的已有認識經(jīng)驗入手,帶領學生遵循“整體感知---個體研究——綜合整理”的認知程序,認識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課)

  4 空氣和水:指導學生認識熱空氣上升以及氣體的熱脹冷縮現(xiàn)象。(包括13、14、15、16、17課)

  5 熱傳遞:指導學生認識熱傳遞的三種方式及應用。(包括18、19、20、21、22課)

  6 探究與實踐: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和積極動手實踐的科學態(tài)度。

  三、 本冊教材總的教學目的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努力發(fā)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親近科學、運用科學,把科學轉化為對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導,逐漸養(yǎng)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

  2、了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從中獲得科學知識,增長才干,體會科學探究的樂趣,理解科學的真諦,逐步學會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

  3 、繼續(xù)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采集數(shù)據(jù),并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 保持和發(fā)展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形成大膽細心、注重證據(jù)、敢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和愛科學、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huán)境的保護,關心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

  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主要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

  1 、觀察能力:學習用目測方法觀測風向、風力,用測力計測力。有條件的學?梢越探o學生用顯微鏡觀察葉的內部構造。

  2、 實驗能力:學習使用酒精燈加熱水,以及做彈力、摩擦力、熱傳導、熱對流、根吸水、莖運輸水分等實驗,鞏固對比實驗方法,學習設計說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實驗、雨的模擬實驗。

  3、 探究能力:學習運用探究的方法,認識水蒸氣凝結的條件,水的三態(tài)變化。

  4 、分析綜合能力:學習運用分析綜合的方法認識熱的三中傳遞方式。

  5、動手能力:學習制作太陽能熱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教育:

  1、 通過講述火箭的發(fā)明及我國現(xiàn)代火箭的發(fā)展,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 、通過指導學生認識熱的三種形態(tài)及應用,向學生進行科學啟蒙教育。

  四、 基本措施: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jié)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8、組織指導科技興趣小組,引導學生參加各類有關競賽,以賽促學。

  五、主要教學活動類型:

  搜集信息 現(xiàn)場考察 自然狀態(tài)下的觀察與實驗

  專題研究 情境模擬 科學小制作討論辯論

  種植飼養(yǎng) 科學游戲 信息發(fā)布會、報告會、交流會

  參觀訪問 競賽 科學欣賞社區(qū)科學活動

  六、主要教學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參觀法實踐法 討論法 談話法 辯論法 實驗法 暗示法

  七、教學進度:

  一課時一課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8-17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1-02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08-15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5篇)11-16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15篇06-13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06-29

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劃(通用11篇)09-01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5篇)02-07

小學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15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