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小學語文論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論文1
【摘要】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幫助識字、正音、學習普通話的工具,也是閱讀寫話的工具。它不僅能幫助識字,也能促進讀寫。在發(fā)展兒童的語言、促進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方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那么,教師如何進行漢語拼音教學幫助學生成長,主要從這幾方面入手:第一,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第二,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第三,聯(lián)姻課外,為學生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 漢語拼音教學 興趣 自主 課外
漢語拼音是認讀漢字和學習普通話的工具。進行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漢語拼音,對于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漢語拼音學起來比較枯燥,羅馬字母對中國孩子來說也顯得陌生,不易掌握。加上學生講粵語方言居多,學起普通話來更加難。怎樣進行漢語拼音教學,怎樣從剛入學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教材的實際出發(fā),去引導、幫助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激發(fā)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拼音學習
“興趣是成才的起點”,“是最好的老師”。它在人的生活和學生的智力開發(f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興趣是兒童感知事物、發(fā)展思維的內在動力。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 只有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學好拼音、用好拼音。
拼音字母是抽象的符號,剛入學的兒童要在三周時間里記住符號的形象和正確的發(fā)音是有一定困難的。為了使學生積極而有趣地學習掌握聲母、韻母、聲調,可以采用游戲、自編兒歌、口訣等教學方法。利用實物、自制圖片、錄音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著力于激發(fā)起兒童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能力。
。ㄒ唬┙Y合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游戲具有娛樂性,可以消除兒童的緊張感受,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游戲具有競爭性,能引起兒童的高度注意,做游戲正合兒童活潑好動、好奇要強的天性。因此,用游戲法教漢語拼音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學生入學還保留不少幼兒園階段的特征,要充分利用他們對游戲的興趣,有目的、有計劃采用游戲形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動力,鞏固新學知識。如采用“采蘑菇、摘桃子、降落傘、踩地雷、找朋友、小郵遞員傳信、開火車”等一系列的游戲,讓他們寓學于樂。
。ǘ┚帉憙焊栌洶l(fā)音
兒歌的特點是工整押韻,瑯瑯上口,淺顯易懂,很適合兒童的語言特點。在拼音教學中,編寫一首首兒歌,學生邊讀兒歌邊拍手邊識記,學起來生動活潑。
兒歌的編寫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很高,學生的作品生動活潑、富有新意。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時得到了發(fā)展,并且初步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好語文的信心。
23個聲母,有的外形很相似,對于分辨能力較差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更容易弄混,把學生熟知的事物編入聲母兒歌,使抽象思維形象化,有助于學生記憶。如教學聲母n和m,就可以用自編的口訣:單門n,雙門m。此口決既幫助學生記住了發(fā)音又記住了字形特點。
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實物、自制圖片、錄音等視聽教具進行拼音教學,使教學直觀、形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二、倡導自主、合作學習,為學生奠定綜合學習的基礎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地利用教材資源,通過各種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自主地學習漢語拼音,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養(yǎng)成自主性學習的習慣。
。ㄒ唬┡c教材深交,激發(fā)自主學習的意識
漢語拼音是掌握識字的一把金鑰匙,但它是一套抽象的符號,在冗長的拼讀中,兒童學起來枯燥乏味。人教版實驗教材中的漢語拼音部分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綜合性、科學性、啟發(fā)性等特點。教材中安排了意境優(yōu)美的情境圖,把學習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因此,與其一遍遍地要學生讀、拼、寫,不如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讓他們主動地發(fā)現,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體驗成功的快樂。
1. 聯(lián)系圖畫想象
教材中的情境圖多以字母的形狀呈現,學生通過“找一找、想一想”,加深了對字母的印象。如,在教學“g k h時,學生就說“g”就像和平鴿嘴里銜著的.那個橄欖枝;“k”就像兩只小蝌蚪在吃水草;“h”就像小朋友喝水時坐的椅子。而且還有學生自編了兒歌來記憶字形:“一只鴿子ggg,兩只蝌蚪kkk,長長椅子hhh!
2. 從生活中搜索
在教學拼音部件的字形時,除了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中的情境圖找出與拼音部件相似之處外,我還讓孩子們找一找自己家里、在幼兒園、在街上等實際生活中與拼音字母形似的事物,孩子有的說:“m”像麥當勞的標記;“l(fā)”像老師的粉筆;“k”像柯達彩色膠卷的標記……
。ǘ嬛枧_,讓學生“互動”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關鍵還在于打破傳統(tǒng)的“獨立作戰(zhàn)”,變單一的個體型為互動的合作型,在合作中探究學習。那么,如何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我認為找準合作點是關鍵,細化合作的要求是重點。
1.組內互助,共同提高
在每個合作小組中,可以安排一優(yōu)二中一差的學生,旨在通過小組成員的互相幫助,實施“小老師”制,全面地提高拼音教學效率。如學生容易弄懂ai ei ui怎么書寫,難的是讀音。教師就以“ai”為例,讓學生看口型,掌握要領,自己琢磨發(fā)音。再請已經學會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在小組內教一教其他的同學,這樣實現了小組成員的共同提高。
2.開展競賽,體驗成功
兒童好勝心、進取心特別強烈,在拼音教學中,適當引入地競爭機制,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學生從競賽中體驗成功,維持自主學習的動力。如ai ei ui一課中,學生已初步掌握發(fā)音的基礎上,小組內開展“玩轉盤/拼讀音節(jié)“的競賽活動,一人讀,大家評,比一比誰拼得對、誰讀得準、誰進步最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主體驗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三、聯(lián)姻課外,為學生提供學拼音的機會
。ㄒ唬┱掀渌麑W科
漢語拼音
與美術課的結合。繪畫和語言一樣,都是兒童表達思想的工具。美術和語文教學要盡量的配合。例如在“隨意畫”教學中,可盡量用漢語拼音做課題,來引導學生隨意地制作課題要求的自由畫,一方面小學生可以接受漢語拼音的音、形的啟發(fā),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鞏固漢語拼音的教學效果。
。ǘ┙Y合學生生活
小朋友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例如玩游戲、打電腦、聽錄音等。課外可引導小朋友聽錄音讀課文中的漢語拼音,也可以讓他們聽聽故事類的錄音帶,并讓他們想想聽到了什么,這樣可以培養(yǎng)他們聽的能力。玩電腦也是小朋友十分感興趣的,有條件的可讓他們通過鍵盤的字母,教他們用拼音輸入法,讓他們親自操作,感受電腦的樂趣性,從電腦中學習拼音,熟悉拼音。使小朋友的課余生活更加豐富。拼音是一個基礎內容,拼音學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容乏味,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積極合理地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容的缺陷,同樣能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海洋。
語文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象力,開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拼音教學也不例外。其實,漢語拼音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在教學中要用聯(lián)系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把拼音教學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把漢語拼音納入到整個語文教學體系中去認識、去定位,使?jié)h語拼音教學真正能為整個語文教學奠基鋪路。
【參考文獻】
1、陳蘭. 小學漢語拼音十字法 [J]. 新課程改革與實踐 20xx,(1):28.
2、李仲芬. 如何進行小學漢語拼音教學 [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xx,(10):37-38.
3、劉必蘭. 淺談小學漢語拼音教學中難點的突破 [J]. 當代教育科學 20xx,(24):63.
4、陳和燕. 漢語拼音激趣法 [J]. 新教育 20xx,(6):121.
5、劉培娟. 引導學生快樂學拼音 [J]. 陜西教學 20xx,(4):29.
6、范永芳. 漢語拼音教學淺析 [J]. 小學教學參考 20xx,(36):11.
小學語文論文2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國家教育投入的增大,包括交互式電子白板等多種形式的多媒體教學工具逐漸走進我國小學課堂中。多媒體教學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它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等多種特點。可以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而又科學地運用多媒體,能夠將語文課堂帶進一個異彩紛呈的新境界,給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機;诖,筆者從小學語文中的識字教學、古詩教學以及寫作教學三個方面去談一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而高效地運用多媒體。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
傳統(tǒng)教學中主要的教學工具便是教師的一張嘴、一根粉筆以及一本教材,這些單一的教學工具使得課堂教學一直呈現出一種死氣沉沉的狀態(tài)。而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給課堂教學注入了全新的血液,使得課堂氛圍不再毫無生氣。它利用自己獨有的特點,從多重角度去刺激學生的積極性,滿足學生視聽等感官需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對小學語文的情感共鳴。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若能充分而科學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優(yōu)勢,就一定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巧用多媒體,進行視覺刺激
我們都知道,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中最為重要的教學點即是識字教學。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的識字教學普遍是教師一個字一個字教,學生一個字一個字練,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枯燥乏味,其教學效果也普遍低下。識字的多少、快慢對學生智能潛力的挖掘以及后期其他各種知識的學習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至關重要。而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直觀形象、色彩鮮明以及視聽結合等多種特點,能夠有效將識字教學變得妙趣橫生。另外,運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也能對漢字的字形等進行形象而又趣味的分析,從而讓學生在直觀的視覺刺激下對漢字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提高他們識認漢字的效率。比如在學習“看”這個字時,語文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先給學生出示一個孫悟空眺望遠方的圖片,問一問學生:孫悟空在干什么呢?學生答:在往遠處看。教師:它的手放在哪里的呢?學生在觀察之后便回答道:它的手放在眼睛上面。教師:對的,孫悟空將手放在眼睛上,就能看的更遠。那么“看”這個字和什么有關系呢?學生:和手還有目有關系。教師趁熱打鐵:說得對,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看”這個字該怎么寫吧。隨后,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將“看”字的筆畫順序一筆一筆地演示給學生看,并讓學生跟著多媒體課件嘗試地寫一寫,以便更加快速深刻地掌握字形。這樣的教學方法一方面借助了小學生都比較熟悉和喜愛的孫悟空的形象,另一方面將漢字的字形進行詳細分析,如此一來,便可以讓學生在趣味的氛圍中掌握漢字。除此之外,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計一些趣味的識字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
二、善用多媒體,培養(yǎng)觀察能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多媒體最大的特點是形象鮮明,直觀生動。因此,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給學生展現更多,更真實的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思維。由于學生缺乏一定的認知和寫作技巧,因而他們作文水平很難得到提升。如果教師能夠將多媒體融入到作文教學中,便可以將生活中的人、事、景等等直觀地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挖掘他們平時生活中常常忽略掉的內容,指導他們進行細致地觀察。而且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與進步,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放大、定格等技術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教給他們觀察的技巧,打開他們的寫作思路。比如,在指導學生寫《可愛的小狗》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可愛的小狗”的圖片展現給學生,再引導學生去有目的地進行觀察。從小狗的頭一直觀察到小狗的尾巴等等,在學生觀察的同時,教師利用放大的技巧讓學生更加直觀地去觀察小狗的毛色、爪子等等細節(jié),從而給學生提供寫作時的思路和軌跡。實踐證明,多媒體的運用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觀察素質得以提高。
三、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都是靠教師的一人言和學生的想象去體現的,這樣的教學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方式上都稍顯不足。而多媒體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具體的視覺形象,從而去填補小學生表象貧乏的空缺,繼而為他們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古詩偏離了他們的現實認知,他們尤其是對詩歌中所描繪的社會、文化、思想等都倍感生疏,因此古詩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老大難。而在古詩教學中運用多媒體,便能激發(fā)學生的視聽感受,讓學生穿越時空,回到古詩所講述的那段歷史中,走進古詩所描繪的那片美景中,從而改變以往古詩教學的枯燥和乏味,化靜為動,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詩歌意境,體會古詩的美妙。比如,在教學《山行》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深秋山林中的絕美之景。小學生受到他們認知的局限,很難去理解“石徑斜”其實就是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山巒;他們也很難去想象到“有人家”的那種炊煙裊裊、雞鳴犬吠的深山生氣,而且這句中的“有人家”和上一句的“石徑”相互照應,因為“石徑”便是通往“人家”的必經之路。多媒體的應用直接將古詩中的意境呈現給學生,將詩歌原本短短幾句的內容擴大豐富起來,從而讓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進入詩歌的學習,領悟詩歌更多更傳神的內容。除此之外,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古詩的朗讀錄音,有效地將古詩的語氣、節(jié)奏和語調等方面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倘佯在故事的美妙意境中。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的介入豐富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從而有助于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清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和不足,從教材出發(fā),結合小學生現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去因課制宜、因需所取、因勢利導、揚利去弊,最終讓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更積極的作用,讓語文課堂綻放出絢麗多姿的精彩。
參考文獻:
[1]徐素敏.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16)
[2]陳華.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信息教研周刊,20xx(03).
小學語文論文3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驅使人們去追求或認識某一事物的一種強烈的心理傾向,興趣往往與一個人的情感相聯(lián)系,也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動力。曾有很多教育學家都指出,學習最好的刺激就是激發(fā)出學生對它的興趣。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陳舊單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被激發(fā)出來。筆者認為,要讓學生更愉快的接受語文閱讀學習,享受閱讀的過程,就必須要把靜止的知識變?yōu)橛腥さ膬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去學習知識,在興趣的驅使下不斷體驗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快樂。比如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九寨溝》這篇文章時,就運用了網絡和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了九寨溝的風景,充滿神秘的森林、湛藍的湖泊、清澈的溪流、壯麗的瀑布,這些課文中描繪的景象都生動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同時配以《神奇的九寨》這首歌曲,讓學生感覺置身于其間。在這樣的閱讀情境中,配合筆者的講解,學生很快的就對九寨溝美麗的景色所吸引,對于文章中運用的優(yōu)美詞句也能夠快速的理解和記憶。在這一基礎上,我又抽選了幾名學生和自己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全班同學都一起來感受這美妙的風景。這樣的教學活動,不但提升了教學效率,同時也不需要教師作過多的陳述,用最短的時間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科學設計閱讀教學活動
教師應該在教學開始之前確定好具體的教學目標,再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精心進行教學設計。比如《草原》這篇文章,第一次讀完之后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美”字。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我以“美”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時把問題歸納為草原的“自然美景”和“人文美景”兩個方面,在這一基礎之上為學生確立了兩種不同的閱讀主題:其一是文章中是如何描寫草原的自然風光的?你認為有哪些語段描寫得很好,當讀到這些句子時說出你的感受?其二是文章中草原的人文美景表現在哪些地方?你是如何理解的?提出這兩個問題之后我將學生分為兩組進行自由閱讀和討論,最后再抽取代表回答這些問題。這樣的教學設計改變了過去那種老師提問,學生回答(一問一答)的煩瑣教學模式,學生在自由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深化了對文章的理解。又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麋鹿》這篇文章時,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生詞之后,我要求學生按照文章中對麋鹿的描寫自己畫出麋鹿的`形象,看誰畫得最好。這樣一來學生們的積極性一下就被激發(fā)了出來。大家都能夠仔細的去閱讀課文,通過自己的閱讀、觀察、想象,最終畫出了自己心中麋鹿的樣子,教學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閱讀教學從關鍵詞句入手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僅僅通讀了一次文章,課文以及很多字詞還沒有完全的熟悉和掌握,教師就讓學生講出對文章的理解和感受。雖然這樣的教學方式從表面上來看仿佛能夠節(jié)省教學時間,帶動整節(jié)課的教學節(jié)奏,但是從本質上而言,如此組織教學不但不能夠提升教學質量,甚至很多學生都沒有真正的正確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整體感知,無法實現閱讀教學的目標。長期下去,學生的閱讀能力會被極大的減弱,學生也會逐漸養(yǎng)成壞的閱讀習慣。我們都知道,在一篇文章之中,有它的中心段落和關鍵詞句,在我們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應該要找準這些重點詞句,從文章的中心入手,從關鍵詞句出發(fā)。例如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抓住“西沙群島物產豐富,風景優(yōu)美”這一關鍵特點來閱讀整篇文章,并在閱讀之前提出問題:請同學們找出文章中描寫西沙群島這些特點的語句,并在閱讀完成之后相互交流討論得出最終答案。這樣有重點有問題的代入式閱讀教學,能夠極大的促進閱讀教學效果的提升。
四、結語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學習,這是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筆者實際教學經驗來說,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該從課本出發(fā),從關鍵詞句出發(f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從閱讀教材中讀出自己的體會,并通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增強閱讀教學的效率,讓學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體現出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增強閱讀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論文4
一、善于把握討論的最佳時機
第一,作為課堂討論的問題,一定要具有綱領性,并且能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課堂討論中一定要找準對象,比如說重點難點、可以擴展和深化的知識或者是存在偏差的知識。在課堂中集中精力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是課堂的主要任務,同時也是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促進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抓住課堂的重點難點,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fā)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自信心。
第二,要對課堂所講授的知識進行擴展和深化。在課堂上所講到的新知識中,大部分都是按照教學要求,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講解,這樣學生們學到的知識就非常有限,這對現在的學生能力的提升來說是遠遠不夠的。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將書本中的知識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進行擴展和深化,設置適當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
1.討論需要在突出重點的時候
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重要問題,突出重點。這樣既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能解決課堂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就極大地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2.在教學內容擴展和知識深化的時候
雖然課堂教學應該按照教學大綱嚴格來執(zhí)行,但是這不是要教師照本宣科,完全地按照課本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對學生的課堂教學應該深入淺出,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對學生進行擴展,從而將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出來。
3.在學生的認識普遍出現偏差的時候
學生可能因為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產生一些認識上的偏差,這時教師就應該充分合理地利用這個機會,將它擴展成一個話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糾正學生認識上的偏差,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當教師提出問題學生不能獨立解答的時候
學生自身的知識及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制約和影響的因素,學生有時可能不能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這時,教師既不能逼著問學生,甚至嘲笑學生,更不能直接給出答案,這樣做是毫無意義的。應當認識到,這是一個組織同學進行討論的好機會,應通過集合學生的能力,去引導學生自主解答。
5.當學生的思維不能夠充分打開的時候
學生的思維想法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中心。如何建立高效課堂,并且保證學生有一整節(jié)課的清醒和亢奮的思維,這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是一種考驗。教師應該通過課堂上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捕捉,巧妙地設置討論問題,并且,通過討論,將學生思維推高,讓學生走出思維的低谷,從而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三、討論的形式要多樣化課堂討論應該注重形式的多樣化,根據實際采取多樣化的教學討論,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討論,讓學生既能有新鮮感,又能在有條不紊的秩序下開展討論活動。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情況進行了解并合理地分組,讓思維活躍度不同的學生組成一組,針對問題互相溝通交流。此外,教師還應該不斷地參與討論,對學生提出建議及指導,確保討論沿著正確的道路發(fā)展。在討論后,教師應該組織各組學生進行辯論,讓中和的思想再次全面化,并且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小組討論的缺陷。
二、營造寬松民主的討論氛圍
教師在課堂討論中應該放低自己的身段,讓自己融入各個討論小組中,與學生進行互動,正確地轉換自己的角色定位,帶動學生討論的熱情,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暢所欲言地表述。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以這種“自主、合作”的教學方式,通過教師精心設置的與教學內容緊密連接的討論話題,可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想法得到充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在對問題的討論中,教師能總結出一套教學程序,并在課堂討論的組織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問題的自信心。
小學語文論文5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它注重學生對實際活動過程的親歷和體驗,重視學生多樣化地實踐性學習,打破了教材、課堂、學校的局限,主張開放活動時空,密切了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綜合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筆者認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設計應致力于 “六個突出”,即內容選擇突出綜合性、目標設定突出開放性、活動方式突出自主性、過程設計突出實踐性、能力培養(yǎng)突出創(chuàng)造性、評價方式突出多樣性。
一、內容選擇突出綜合性
綜合性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最基本特征。它的內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學習、社會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活動領域,內容豐富多彩。而學生個性發(fā)展是通過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而不斷探究世界與自我的結果。因此在選擇活動主題內容時,必須首先考慮綜合性。
如我們根據家鄉(xiāng)特產,組織學生開展了“我為桔子做廣告”的綜合實踐活動:(1)寫桔。組織學生到定塘鎮(zhèn)桔子種植地區(qū)觀察,描述家鄉(xiāng)桔(寫短文)。(2)畫桔。為家鄉(xiāng)桔子寫廣告詞,作廣告畫(廣告策劃,上街展示)。(3)訪桔。采訪種植戶,了解家鄉(xiāng)桔子的生長周期及經濟效益(口語交際,寫采訪稿)。(4)看桔。實地察看種植家鄉(xiāng)桔子的環(huán)境及土壤,訪問定塘鎮(zhèn)農辦,提出改良家鄉(xiāng)桔子的建議(調查訪問,小組匯報)。(5)致信。為了家鄉(xiāng)桔子更香甜──致桔種植戶的公開信(應用文)。這樣的選題具有綜合性,同時所選主題內容也具有綜合性,又如學習了《趙州橋》一課后,可聯(lián)系美術教材中《家鄉(xiāng)的橋》《我為祖國造大橋》和科學教材中的《橋》,設計題為“橋”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蓴M定以下活動程序:①“知橋”。讓學生觀察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竹橋、石板橋、木橋、拱形橋,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獲取有關“橋”的資料,了解古今中外著名的橋梁和相關的力學知識。②“畫橋”。畫一幅自己設計的橋的圖紙。③“造橋”。按照設計圖紙,用膠泥或其他材料造一座自己喜歡的橋模型,通過學生介紹所搭橋的優(yōu)點,培養(yǎng)自我推銷的能力。④“頌橋”。寫一篇關于贊美橋的文章。這樣內容的活動課,把學與用、動腦與動手、設計與制作結合起來,能使學生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
二、目標設定突出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在于“活動”。它是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否則學生將是漫無目的地在動中玩,在玩中動,達不到活動課的要求;顒诱n目標的預設,必須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使學生既能親自實踐,又能通過實踐活動有所感悟、有所創(chuàng)新;顒幽繕瞬灰ǖ锰,以免造成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達到的情況,也不能定得太高,否則讓學生望而生畏,覺得高不可攀,失去信心,更不能定得太死,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壓力。活動課的目標設計需要教師精心考慮,突出放開性。如在《婦女節(jié),我讓媽媽露笑臉》的活動課中,我們確定了如下目標:
1、通過搜集展示不同的賀卡,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和欣賞能力;
2、讓學生自行設計賀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和想像能力;
3、通過學生動手制作、展示評比,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創(chuàng)造能力;
4、通過贈送表白心愿, 培養(yǎng)學生熱愛母親的思想情感。
這樣設計,目標具有開放性,不會給學生太大的壓力,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參與活動的全過程,均能不同程度地達到目標。
三、活動方式突出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是靠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學生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活動之中,并處于主體地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選擇活動,進行自我設計,自我組織和自我評價。學生參與的活動,只有符合他本人的意愿和要求,才能產生巨大的內驅力。如在探究“ 北京奧運——2008”這個專題的時候,我們讓學生:
1、自己利用圖書、網絡等方法查閱資源,了解奧運會的起源、中國百年奧運歷史;
2、自己了解申奧時的組織、代表人物、申奧會歌、申奧過程、慶祝盛況等;
3、自己設計繪制“展望2008幻想畫、我是小小設計師”;
4、學生對各自的作品作自我評價。
教師在整個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做,對學生放心、放手、放權,學生是主動參與,親自實踐,始終處于動態(tài)的活動之中,并處于主體地位,教師只是根據奧運活動內容適時、適量、適度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四、過程設計突出實踐性
實踐性,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旋律。所以教師在設計時,要充分地讓學生動腦想、動口說、動手做、用心體驗,在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社會生活是個大舞臺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為學生的活動提供了比教科書更詳盡、更感性、更生動、更富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從社會中選定感興趣的主題,讓學生關注社會,體驗社會角色,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問題,并學會健康愉悅的、自由而負責任的、智慧而有創(chuàng)意的生活。例如:我們根據農村玩麻將打牌成風這一社會現象,設計出一堂綜合實踐活動課教案——《賭博危害有哪些》。
課前準備:1、學生利用休息日,調查統(tǒng)計出你家所在村有多少家玩麻將打牌地點,參與打麻打牌將有多少人,他們用什么賭。2、學生實地考察,仔細觀察這些打牌人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3、走訪周邊打牌和不打牌的人對賭博的看法和評價。4、將以上三條印制成表格形式發(fā)給每位學生,讓他們將調查情況記入對應的表格內。
課內活動:1、分小組將各人收集到的信息歸類綜合整理。2、每小組選出兩名代表向全班匯報調查結果。3、全班展開討論:① 搞賭博會給個人帶來哪些危害② 會給家庭造成哪些危害③ 會給社會造成哪些危害④ 談談你對禁賭的想法?
課后活動:圍繞賭博的危害,查閱有關法律知識,要求分學習小組合作完成一篇生動的調查報告,校內進行一次主題展覽,并給當地人民政府或執(zhí)法部門提出一些建議。
這樣的活動過程,每一步均要學生親自經歷,尤其是調查、訪問、撰文等,每一步都要學生親自動手,學生在“做”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解決解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在活動中靈活運用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聲情并茂地表達了他們對賭博打牌等不良行為的憤慨。這樣,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心智和語言素質,而且得到了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啟蒙教育,培養(yǎng)了綜合素質。
五、評價方式突出多樣性
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強調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學生既是評價的對象,又是評價的主體,因而要十分重視讓學生主動地對自己和其他同學的活動經歷作出評價,幫助學生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使評價過程本身也成為學生學習、體驗、發(fā)展的過程。評價一般是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家長的`評價相結合,對小組的評價與對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口頭報告、活動、展示的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以定性評價為主等做法。在具體操作中,我們認為以“成長記錄評價”與“協(xié)商研討式評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評價方法。以“成長記錄評價”為例,它主要用來評價學生學習和進步狀況,收集、記錄學生自己、教師或同伴的評價材料,如學生的作品、反思以及其它相關的材料等,反映的是學生在某一時期的成長過程。其重要意義在于,學生有權決定成長記錄袋的內容,自己判斷提交作品的價值,通過自己的全程參與,學會如何判斷自己的進步并反思存在的問題。教師在運用這些方法對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態(tài)度、情感和價值觀進行綜合評價時要注意用文字說明學生活動令人滿意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總之, 只有設計一個開放的、活潑的、富有創(chuàng)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才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活動之中,才能使學生在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才能真正發(fā)展。
小學語文論文6
做人做事,快樂是最重要的。怎樣使我們的閱讀教學快樂起來呢?實踐證明,如果實施“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是可以實現快樂教學的。
“以讀為本,由讀生疑,由讀求悟,由讀生情”是這一訓練方法的指導思想。這一訓練方法強調的以讀為本,是對傳統(tǒng)的講讀式教學方法的更新。講讀式教學方法包括講解和朗讀兩方面。徐世英先生在《談談朗讀教學》中,將朗讀與講解做過精辟的比較,他說:“講解是分析,朗讀是綜合;講解是鉆進文中,朗讀是躍出紙外;講解是攤平、擺開,朗讀是融貫、呈現;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賦作品以生命;講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讀更能使人感受!毙焓烙⑾壬囊幌,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朗讀的優(yōu)勢充分體現了出來。在講讀式閱讀教學基礎上創(chuàng)立的“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發(fā)揚了講讀教學法中的“讀”之長,避去了“講”之短,是一種更合理、更有效的閱讀教學訓練方法。
為什么實施“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就可以實現快樂教學呢?
一、“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主體。
早在幾十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解放孩子的頭腦,使他們能想;解放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嘴,使他們能談;給以空間,使他們能接觸大社會、大自然;給孩子以時間,使他們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這就要求老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語文論文去讀課本、自己去提問、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說、自己去評價。而教師則是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激勵,起一個引導者的作用。
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自己讀、分組讀、齊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能做到認真讀文、大膽提問、勤于思考、用心感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從而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解能力。學生自主感悟到的一些知識,是講讀式閱讀教學法無法做到的。說明學生對課文的分析、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真正讀懂了課文。自主的學習使學生悟出了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方法,變得愛讀、愛問、愛答、愛動腦了,由“怕學”變得“愛學”了。
二、“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使學生體會到了讀書的樂趣。
在讀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課文的豐富的'內涵對學生的熏陶感染,一方面是學生以自己的全部經驗對課文作出的多元反應,培養(yǎng)了語言的想象力,形成了良好的語感。
學生在讀、疑、思、悟的基礎上,動手查一查(資料)、畫一畫(場景)、演一演(故事內容);動腦編一編(課文后續(xù)),談一談(讀后感想)、評一評(同學作品)等多種形式的練習,在輕松有趣的游戲中潛移默化地積累了知識,鍛煉了語言能力,拓寬了思維能力。
三、“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是以尊重學生為前提的閱讀訓練方法。
在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他們的智慧、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回答相互提出的疑問時,要采取開放式的補充回答方式,不要拘泥于單一的答案。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的回答,這些回答個個都與問題有聯(lián)系,都是學生感悟的結果。如果學生的回語文論文答不夠完整,可請其它同學進行補充,只要沾邊,都應視其正確,予以肯定。即使學生的回答毫不沾邊,也不要指責學生不對,反過來要肯定他敢于發(fā)言的一面,并表示老師相信他下次能答好。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非常重要。如果教師對學生足夠尊重,認為他行,他的表現就會很棒。正如一副對聯(lián)中寫的:“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睓M批是“不服不行”?梢娊處熓欠裥湃、尊重學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信心。受到尊重的學生必然會信心實足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愉快地學習。
四、“以讀為本”的閱讀教學法
使教師從刻板、僵化的教學模式中掙脫出來,接觸到更多、更新的教學觀念,能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策劃教學,有了更多發(fā)揮能力的機會,順應了時代的要求。
“以讀為本”的閱讀訓練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發(fā)揮他們的個性,形成開放性思維、積累語言知識等都有很大作用;對飽受講讀式教學之“苦”的教師,也是一個值得推廣和探討的好教法。它使教變得寬松,使學變得愉快,是一種快樂教學法。
小學語文論文7
一、努力讓賞識教育震動學生的心靈
一個班集體往往由幾十名學生組成,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不能用同一標準去要求和教育他們,往往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對于高低起伏的學生,我們不能選擇和淘汰,更不能拒絕他們。尤其對于基礎較差、能力不強、性格脆弱的學生,應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做到避其短而揚其長,以不斷增強他們的進取意識和成功信念。在一次習作批改中,我真正地被打動了“:我長得矮小,頭發(fā)黃黃的,在老師、同學們和爸爸媽媽的眼里,就像是童話中的丑小鴨一樣……雖然我學習很用功,但成績還是不夠優(yōu)秀。怎么辦呢?”經過一陣醞釀,我這樣寫道:“或許你不知道,在老師的心目中,你是班級里學習最勤奮的學生之一。上次把《游園不值》詩改文的作業(yè)中,你是很成功的,老師現在還記得那些話呢。你是一個令人欣賞的孩子!”自那以后,這位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得更加積極主動,生活中也由沉默寡言而變得逐步活躍起來。畢業(yè)前夕,他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令人唏噓不已。
二、努力讓賞識教育走進學生的心田
賞識教育的靈魂就是善于溝通,通過經常性地聯(lián)系與交流,能夠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重視、關愛、幫助和溫暖,他們就會從中源源不斷地獲得一種師愛的`動力。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有許多種方式,如直接聊天、當面說教,電話、手機信息和網絡聯(lián)系,尤其是語文老師,還可以通過周記閱讀和作文批改的途徑進行師生溝通。多少年來,筆者經常運用互說童年趣事、互相“捉錯、揭短”等方式,與學生之間建立了平等互動、相互尊重的和諧關系。在教學中,我經常用“一字師”故事和韓愈的“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來鼓舞學生。玩得最多的一項是“相互捉錯”游戲:在課堂教學中,在作業(yè)和作文批改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相互捕捉“讀錯音、寫錯字、說病句”,每周進行一次匯總和評比,愿賭服輸、絕不耍賴,誰贏了就要當著全班稱呼對方“你就是我的小老師!”或者“老師,你贏了!”這種“以賽激趣促學”的活動讓學生非常受用,而且能收獲一舉多得的效果。
三、努力讓賞識教育敲開學生的心夢
小學生具有較強的表現心理和被賞識欲望,對此,我們可以利用語文教學的便利和優(yōu)勢來盡量滿足他們。在教學《裝滿昆蟲的衣袋》一文時,我讓學生從文中尋找體現法布爾逐步走向科學殿堂的一組詞語,“如果找準了,就說明你已經具備法布爾‘善于觀察’的科學潛在素養(yǎng)”。可愛活潑的小學生為了獲得這種賞識,“不用揚鞭自奮蹄”,非常認真地投入到課文閱讀之中。此外,筆者經常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開展一些有益于學習、有益于教育的快樂性活動,如課文復述比賽、名人軼事演講、科學成才故事比賽等,以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競爭意識。對于一些缺乏競爭心理的小學生,實行輪換助教制度,讓大家在比較中產生競爭。此外,還通過教師手中的非權力因素,通過各種方式對學生家庭施加適當的影響,對孩子們的心夢實行“共同敲開、聯(lián)合激發(fā)”,效果比較明顯。
四、總結
學生的主動性、內在潛力和理想抱負都可通過賞識教育來不斷地調動、挖掘和激發(fā)。這也是考量師德和教學藝術的重要標準。
小學語文論文8
摘 要: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對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要求有不同的特點。目前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仍是與普通高校一起進行,存在著缺乏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的合理機制和標準、科研要求過高和不注重育人標準等問題,給小學教育的發(fā)展造成了消極影響。必須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革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和評審辦法,盡快出臺新的評審政策和標準,突出小學教育的科研特色,強化小學教育的育人標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論文
小學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和普通高等教育同屬于高等教育范疇,但其類型特征是職業(yè)技術教育。它與普通高等教育在培養(yǎng)目標、教學模式、服務方向、生源質量等各方面都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因而對作為小學教育教學實施者和小學教育特色體現者的小學語文教師的素質也有著與普通高校教師不同的要求。但是,作為主要評價手段的職稱評定,卻套用普通高校的標準和辦法,顯然與小學教育的性質不相適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和奉獻精神的發(fā)揮,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師隊伍建設乃至小學院校的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教師職務評定過程中的問題
1、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套用普通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機制,忽視了小學教育的特殊性。
高等職業(yè)教育在培養(yǎng)目標、教學模式、辦學層次、生源質量等很多方面具有與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點。在培養(yǎng)目標上,小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普通高校的目標是培養(yǎng)研究型、知識型人才;在教學要求上,小學教學突出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注重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普通本科教育注重理論知識傳授的系統(tǒng)性與完整性;在專業(yè)設置上,小學教育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發(fā)展變化為信號,其實用性、針對性明顯強于普通高校;在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途徑上,產學結合是是小學教育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在學歷層次和學制上,小學教育學歷層次從整體上低于普通高等教育學,小學教育的主體是?茖哟危瑢W制一般2~3年,普通高校的主體是本科層次,學制4~5年;在生源質量上,小學生源的文化基礎低于普通高校。小學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差別,決定小學語文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采用的教學方法等與普通高校教師也有差別,其職稱評定的標準和方法也應有差別。可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職稱評定卻與普通高校一起進行,同一標準,忽視了小學教育的特殊性,沒有突出小學教育的辦學理念,也不利于形成正確的辦學導向。
2、缺乏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單獨標準,不能客觀公正地體現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不利于充分發(fā)揮小學語文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才智。
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過程,是以職業(yè)崗位要求為主導、以應用技術和職業(yè)技能為核心、以產學研相結合為途徑的教學過程。突出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強化操作技能培訓,在小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實現中起著關鍵作用。小學教育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具備“雙師”素質,尤其是專業(yè)課教師既要具有教師資格證書,又要具有職業(yè)技能證書。這就是說,作為教學組織者、指導者、實施者的小學語文教師,既要儲備厚實的理論知識、寬泛的專業(yè)常識,更要有很強的操作技能,有解決技術問題和開發(fā)完成項目的能力。如果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完全套用普通高校教師評定標準,忽視技能等級,顯然不能整體地反映小學語文教師的能力和水平,起碼沒有承認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甚至是人為地加重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負擔,拔高了小學語文教師的評定標準。小學語文教師的技術能力在關系到他們切身利益的職稱評定中被忽視,就是其勞動付出和勞動成果得不到承認,不利于小學語文教師工作積極性和才智的發(fā)揮,特別是會挫傷他們提高業(yè)務水平尤其是實踐水平的積極性。
3、在職稱評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會形成錯誤導向,既不利于小學院?蒲刑厣男纬,也不利于小學院校師資隊伍結構的優(yōu)化和優(yōu)良學術風氣的形成。
首先,小學院校的科研具有地方性、應用性等特點,側重于應用技術研究和技術成果的推廣,而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重點是基礎理論研究,如科學發(fā)現研究、應用理論研究等,它們的成果和產出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存在諸多不可比因素,如果在職稱評定上,用普通高校的科研標準來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勢必形成誤導,迫使小學語文教師把目光放在“理論研究”上,會迷失小學科研的方向,喪失服務社會的功能。二是普通高校特別是科研型高校和科研教學型高校的工作重心在科研,而小學院校屬于教學型高校,教師用于科研的時間和精力相對有限。如果用普通高校教師的科研標準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會引導小學語文教師放松本職,或只是應付當前的教學任務,騰出時間去拼湊論文,以湊足晉級所需的論文數量(這些論文很可能與教學無關),以便能順利評上職稱,也難免使一些教師在物欲名利驅動下,無視道德和責任,降低教學質量跑“項目”、買“成果”,甚至用抄襲、剽竊等手段來達到目的,危害校園清正的學術風氣。目前小學院校師資隊伍職稱結構很不樂觀,副高以上職稱太少,有的學校存在無正小學稱的狀況,形勢非常嚴峻,離教育部《小學高專人才培養(yǎng)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有關師資隊伍的達標條件相差甚遠,一個重要原因是科研瓶頸。小學院校教師在自身科研素質、科研課題申報機會、科研工作條件等方面和普通高校存在著較大差距,因而在開展科研工作、取得科研業(yè)績、發(fā)表科研論文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難度。而現行的職稱評定辦法與標準導致轉型類小學院校教師在職稱過渡中,因缺少論文論著等理論成果不能平穩(wěn)實現職稱過渡。在正常晉職中,科研更是小學院校教師職稱提升的主要制約因素。
4、現行職稱評定政策不注重育人標準,與小學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體系脫節(jié)。
職業(yè)生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在學生進行技術準備的過程中,同時構建起豐富的精神世界,培養(yǎng)熱愛生活、承擔責任、文明知禮、和諧發(fā)展的人也是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使命。學校要從這一目標出發(fā),既重教書又重育人,要為育人目標的實現設置理想的職業(yè)培養(yǎng)環(huán)境,建立職業(yè)知識、能力、素質培養(yǎng)體系,并將其貫穿于整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在日常學生管理中,也要體現職業(yè)培養(yǎng)特色。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在教書育人特別是在指導學生實訓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責任感、勞動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法紀意識、職業(yè)道德情操、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精神。現行職稱評定政策對教師的任職年限、學歷學位、外語水平及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工作業(yè)績等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或明細的量化標準,但在小學語文教師的育人要求及其標準上,只籠統(tǒng)體現在政治條件或師德表現中,不明確,不具體,比較弱化。會導致小學語文教師對培養(yǎng)對象的品德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忽視,不利于小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全面實現。
二、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對策
應該高興地看到,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單獨設立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標準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沒有出臺小學院校教師評定的統(tǒng)一政策和指導意見。在評定過程中,雖有口頭安排,但沒有執(zhí)行標準。政策和制度是重要的指揮棒,它引導社會資源的流向和人們的價值取向。因此,加快改革步伐,建立客觀、合理、公正、公開的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機制,發(fā)揮職稱評定的正導向作用,促進小學語文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小學教育的發(fā)展。
1、改革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機制,實行小學語文教師與普通高校教師職稱分開評定。
一是要切實解決好轉型類院校教師職稱由中職系列到高校系列的轉評問題。從中職升格為小學的轉型類學校,其教師的職稱都有一個轉系列的職稱過渡問題,可是,在突如其來的轉評面前,很多教師因缺少高教系列標準中的論文、論著等“硬件”而擱淺。事實上,這批教師因技術嫻熟和經驗豐富,在目前和今后一個長時期里,在小學院校都是挑大梁、當骨干的中堅力量。要從實際出發(fā),尊重歷史,尊重事實,理順關系,采取單設標準、單獨開評的辦法,解決一大批“轉型”類學校教師職稱轉評擱淺的現實問題,以使他們安心本職工作,逐步實現自身知識結構的優(yōu)化,專業(yè)技能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二是獨立設置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系列。我國現有三十八個職稱評定系列,劃分不同系列的依據是行業(yè)職業(yè)的不同工作性質和特點。其中教師這個稱謂的職稱評定就按層次、類型分成了六個不同評定系列,并有不同的評定標準和辦法。目前初、中級教育均按類別分開評定職稱,唯獨高等教育合并開評,且適用相同標準,很不合理,改革勢在必行。三是改革職稱評定的辦法,實行集中學術評審與現場操作考核相結合,既將小學語文教師參評職稱的學術水平材料集中上報到相應職稱評審機構,由專家統(tǒng)一評審,以保證小學語文教師作為高等教育施教者應有的學識水平;對小學語文教師的操作技能采取現場實地操作的方法,組織行業(yè)專家評定,更能反映小學語文教師實踐技能的真實水平。還可以探索評定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量化考核辦法,使職稱評定更具針對性、實效性,更加客觀公正。四是要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監(jiān)管機制,如建立評委庫前公示制度、評委承諾制度、評委考核制度,同時堅持評委隨機抽簽制度和評定復審制度等。
2、盡快出臺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的標準和條件。這是小學院校教師職稱改革的核心問題。
小學語文教師的職稱評定標準,除在任職年限、外語水平、計算機能力、普通話等常規(guī)性要求上執(zhí)行國家有關政策外,在論文、論著、科研成果、表彰獎勵上要體現小學教育的特色。小學院校教師評聘制度要破除論資排輩觀念,革除只重科研,輕視教學的思想,在參評資格上,要兼顧教師資格和職業(yè)技能資格;在教學能力上,要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從課堂教學與實訓指導兩方面綜合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在科研上,不能只以論文數量、級別論短長,不能只以有無論著作取舍,小學語文教師根據區(qū)域經濟特色和教學需要開發(fā)的校本教材能貼近實際,有效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同樣予以承認;小學語文教師服務經濟、進行技術成果的應用和推廣,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是成果。對于雙師型教師,特別是能工巧匠,在學歷學位上應適當降低條件,對實績突出的“雙師”型教師要設立破格評定標準。筆者認為,高校教師資格證書只是進入小學教育領域從業(yè)的“門票”,并不能代表其學識水平、業(yè)務能力和貢獻;將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職務名稱變更為行業(yè)技術資格證書的主張也是有失偏頗的,這不僅會降低小學語文教師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條件和水準,而且會丟棄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特定職業(yè)性。
3、改變重能輕德觀念,注重實訓環(huán)節(jié)的育人功能,強化育人標準。
一是要克服小學語文教師職稱評定中重專業(yè)、輕素質,重教育、輕德育的現象,強化和細化小學語文教師的政治要求和師德表現,使有關條件和標準更加具體,更具操作性和可比性。二是在評定標準的制定和評審過程中,強化實訓育人的功能和標準。小學教育的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在育才和育人方面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實訓不僅給學生傳授技術,而且是培養(yǎng)學生堅定的職業(yè)理想、高度的職業(yè)責任感、勤奮的勞動態(tài)度和敬業(yè)精神、嚴謹的法紀意識、恪盡職守的職業(yè)道德情操、友好協(xié)作的團隊意識和吃苦耐勞的意志的最好手段。三是要把教師培養(yǎng)人才及其效果的狀況作為職稱評定的主要依據,對專業(yè)理論課教師和專業(yè)技術課教師尤其要把科研成果轉化、技術改革、操作創(chuàng)新和指導學生實踐的效果放在第一位,真正體現公開、公正與公平。要把學生滿意率、組織學生參與技術創(chuàng)新和獲得發(fā)明專利、指導學生參加各項技能大賽成績、為企業(yè)和社區(qū)服務的成效等作為教師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定的重要條件,要將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評價列為教師職稱評定的參考依據,從而促使小學院校教師殫心竭力、專注本職,為社會培養(yǎng)大批品行優(yōu)秀、理論夠用、技術嫻熟、敬業(yè)有為的職業(yè)人。
小學語文論文9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往往只是通過教師的機械化講述來達到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的目的,學生基礎知識的拓展、學習能力的強化并沒有達到理想水平。因此在教學效果拓展的目標指導下,教師應當積極探究語文教學的策略,并以有效的方式不斷強化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進而突破傳統(tǒng)的機械化講述模式,以互動式的教學不斷強化語文教學效果的拓展,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的補充,以主題課程的開展構建師生互動學習的平臺
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由于受到應試教育以及教學資源的限制,很多教師往往只是根據教材的'內容來單一化開展語文課程教學工作,語文知識的講述局限于教材,更多時候,教師更加注重課程標準的要求,向學生灌輸所要考試的內容,整個課程教學愈發(fā)機械化,教師照本宣科的情況也愈發(fā)嚴重。而在信息網絡時代,通過網絡資源的補充以及信息搜集工具的幫助,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備課階段為課程內容補充最新的知識,并為課程設立相關的主題,以吸引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并為師生的知識交流創(chuàng)設良好的平臺。例如,在《月球之謎》這一課文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以及課程教學的實際要求在網絡中搜集人類登月以及月球實驗的知識,并為學生設立探尋月球秘密的主題課。在這一模式下,帶有科幻色彩的主題往往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領學生進入到課程知識探究的過程中來。而借助課程主題以及實際補充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探究,進而從登月故事、月球漫步、月球實驗等方面與學生進行深入探討。這種帶有主題教育的課堂探究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同時不斷優(yōu)化學生對于知識探究的方法,使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以網絡素材與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強化學生與教師閱讀技巧的探究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工作除了強化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還應當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進行課文的閱讀與賞析,進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在傳統(tǒng)模式下,教師往往只是采用教師范讀學生跟讀的模式。其實教師可以通過原聲朗讀的下載以及多媒體教學工具的運用,與學生一起對課文朗讀的方式進行評析,并讓學生嘗試對原聲進行跟讀與模仿,以促進學生與教師就語文知識的運用做出互動式的探究。例如,在詩歌《我們去看!方虒W之前,教師就可以先借助網絡中的資源下載配樂朗誦,然后在課堂基本知識教學完成后通過多媒體工具為學生進行播放。隨著朗讀的深入進行,教師就可以以原聲朗讀為契機,與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技巧的探究,讓學生嘗試對原聲朗讀進行點評,并根據自己的見解與教師探究如何提高朗讀的情感。而在互動式交流完成后,教師還可以邀請學生對照原聲的朗讀嘗試自己配樂詩歌朗誦,表達出對于看海的渴望,進而為學生展現一幅美麗的海邊情景,提升學生語文知識運用的能力。
三、強化計算機課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有效結合,完善教師與學生在知識拓展方面的互動
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除了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講述,還應當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以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在信息網絡時代,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知識補充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現階段,教師可以與信息技術教師做好交流工作,以語文的閱讀課與計算機課程進行有效結合,語文教師與信息技術教師共同授課,指導學生進行網絡資源的搜集與篩選,進而促進學生以最便捷的方式獲得更多的知識。信息技術教師要做好技術的指導,而語文教師應當就資源的篩選與甄別和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為學生補充知識。
四、構建新型教育平臺,以網絡促進學生與教師寫作技能的交流
進入信息網絡時代,信息技術與網絡通信逐步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語文教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家庭作業(yè)來開展語文的互動式教學,通過信件類作文的布置讓學生嘗試使用E-mail與教師進行交流,這種模式下,學生寫作過程中就能隨時與教師進行交流,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的自律性得到提升,而這種新型的模式又可以在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網絡技術的運用能力,語文互動式教學的效果得到了有效的發(fā)揮。信息網絡時代的到來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了突破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模式,強化語文教學的實際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從主題課程的設立、知識運用的探究、課外知識補充、互動式作業(yè)的創(chuàng)設等幾個方面不斷深化信息技術的運用效果,強化師生之間知識的探究,以推動語文互動式教學的開展,拓展語文課程整體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論文10
小學閱讀教學素材豐富,形式靈活,因此合理開展閱讀教學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但目前,大部分學校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陳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小學閱讀教學的順利開展。因此,若要提升閱讀教學效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適時革新閱讀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趣味性內容,并采用多樣化的閱讀教學形式,增強閱讀教學的豐富性和靈活性。趣味教學法主張教師采取多種多樣的手法增加閱讀教學的吸引力,對提高小學閱讀教學效率有重要意義。
一、趣味教學法的內涵
趣味教學法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有較大差異,它主張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充滿趣味的教學方法不斷豐富和調整閱讀教學,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可以采取講故事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這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總體而言,趣味教學法提倡增強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和豐富性、多樣性,滿足不同性格、興趣、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趣味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ㄒ唬┰陂喿x教學中適時引入趣聞
小學生普遍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因此豐富生動的人物故事對小學生有極強的吸引力。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可以為學生介紹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生平經歷,還可以適當穿插一些與作者相關的趣聞軼事,以此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欲望。例如,在閱讀著名詞人蘇東坡的詩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蘇軾、蘇洵、蘇轍一起進京趕考的故事,主考官歐陽修看到蘇軾的文章認為氣勢非凡,但他以為這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就把這篇文章評為第二名,但最后拆封試卷后發(fā)現是蘇軾寫的,歐陽修后悔不已,但蘇軾卻從未為此抱怨。學生在了解蘇軾的這一事跡之后不僅會對蘇軾的詩詞產生閱讀興趣,還會從中受到教育啟發(fā)。
。ǘ┖侠順嫿ㄩ喿x教學情境
小學閱讀教材都是經過教育家和學者精心挑選的文章,內容豐富多樣,但若要讓小學生充分體會這些文章中的意蘊和美感,促使他們主動閱讀教材,還需要教師合理營造閱讀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例如在閱讀《美麗的小興安嶺》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在大屏幕上展示相關的圖片、文字、聲音和視頻。讓學生根據圖像內容領略大興安嶺獨特的美景,通過影響和聲音充分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幫助學生進入文章營造的意境,進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提升閱讀教學的效率。
(三)精心設計文章導語
導語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合理設計導語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欲望,還能夠提升文章的美感,促使學生自覺閱讀文章,進入文章意境。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利用多樣化手段設計導語。比如在學習《富饒的西沙群島》時,就可以用ppt向小學生展示珊瑚、礁石、各種魚類等與文章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產生閱讀這篇文章的興趣。另外,還可以采用講故事的形式引入閱讀文章,例如在學習著名詩人李白的詩歌時,可以為學生講高力士脫靴的故事,然后以“這樣一個灑脫不羈、自由浪漫的詩人在詩歌中是如何抒發(fā)情感的呢?”這種導語引入所閱讀詩歌。此外,還可以從以前所學文章入手,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新文章,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兩篇文章的異同,且派代表講解討論內容。這些多樣化的導語可以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他們主動閱讀,并深入體悟文章。
。ㄋ模┘皶r鼓勵學生
新課程改革要求明確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于學生的進步和表現及時予以鼓勵與肯定。在閱讀教學中若要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樣需要適時鼓勵學生,增強小學生在閱讀教學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時,鼓勵形式應當多樣化,比如對閱讀認真的學生可以給予口頭表揚,而針對那些能夠全面把握閱讀內容的學生則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對閱讀進步較大的學生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展示機會。這些鼓勵和表揚可以極大地增強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動力,進而促使他們自覺閱讀。
(五)巧妙推薦課外閱讀
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顯然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還應當巧妙推薦課外閱讀,幫助學生擴大閱讀量,豐富語文知識儲備。比如在閱讀完《沉香救母》這篇文章后,可以為學生介紹《寶蓮燈》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對這篇文章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自覺閱讀文章了解完整的故事內容,對沉香的形象有更加深入的把握。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的閱讀技巧,還能夠豐富他們的閱讀經歷,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增強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
小學語文論文11
"扎扎實實教語文"是我從教20年來的教學理念,我所理解的語文就是要充分地理解并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所以我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積累。我認為積累應包括語言的積累、生活感受的積累。
一、重語言文化的積累
我常用"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督促學生。我認為語言積累是促進學生"氣自華"的最有效的途徑。重語言的積累就是要求教師重視讀和背,重視課外閱讀做讀書筆記。
閱讀和背誦是促進學生語言積累最有效的途徑。所以我每教一篇課文之前,都要讓學生做好預習,至少讀3遍,給不認識的字查字典注音,在自己有感受的句子下注明自己喜歡的符號,并寫上一兩句自己的感受。課堂上我抓住重點詞句分析感悟,結合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當時的生活處境來體會人物的心情,把自己當作文中的主角來感受,進一步讀出語氣。例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路》一課時,當我課件出示鴨先生門前鋪著花花綠綠的鵝卵石、兩旁開滿鮮花的小路時,"哇,好美呀!"許多學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接著我就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來夸贊這條美麗的小路,再接下來我就讓學生來讀兔姑娘、鴨先生贊美小路的語言的句子;然后我再讓學生來演一演兔姑娘,鴨先生;最后我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那就是水到渠成了。學生通過圖畫再現和有感情的朗讀,輕而易舉就背下這個自然段。緊接著我就采用比賽和激勵機制鼓勵學生背下了這個自然段。
課外閱讀是積累語言的另一大途徑。我特別喜歡讓學生群文閱讀。我每年都推薦學生購買與教材同步閱讀的《快樂誦讀》,每天要求閱讀和背誦。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語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關于寫秋天的課文時,我每天就從《快樂誦讀》中選擇了一些寫秋天的詩歌和短文來讓學生閱讀背誦并摘抄。每天上語文課之前就按學號來檢查學生背誦的課外閱讀的語段,并給學生發(fā)學分獎卡,當積累到一定學分時就可以兌換獎品,這樣既提高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詞匯。在學校還沒設計摘抄本的情況下,自己設計了適合不同年段的學生適用的摘抄本,每天堅持摘抄,摘抄完后還要讀幾遍。我還抓住學生課堂上生成的優(yōu)美詞句,板書在黑板左上方,建議學生利用休息時間摘抄下來。并獎勵那些能恰當運用優(yōu)美詞句的學生。長此以往,學生就知道每天哪些是必做作業(yè)。
我還推崇海量閱讀,并概括出群文閱讀、正反閱讀、話題閱讀、親子閱讀、"自助餐"閱讀等方法。在"愛心溫暖人間"主題月,建議學生閱讀《愛的教育》《心靈雞湯》《窗邊的小豆豆》等文章,指導他們寫讀后感,讓他們學會關懷朋友和家人。在"向先賢學國學"主題月,我建議學生每天背誦一小段來自國學經典的名句。在"探索與發(fā)現"主題月,建議學生翻閱《昆蟲記》《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科學家故事100個》等書,指導他們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設想……海量的閱讀真正讓學生得到了思想上的熏陶,并形成良好的語感。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學生的語言積累就積淀下來了,就能達到出口成章的境界了!
二、重生活感受的積累
我在家長會上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一生只要堅持做好三件事——鍛煉、讀書、旅游,那他的人生就是幸福的。"書本知識固然重要,社會實踐也不可忽視。如果學生滿腹倫理道德,可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另一副面孔,那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即使這些學生考試分數再高,也只不過是"高分低能"的代名詞。所以我十分重視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和綜合學習這兩大板塊的教學?谡Z交際中設計的教學情節(jié)往往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充分利用口語交際課程,它可以給學生思想上的正確的引導。例如,小學一年級有一篇口語交際內容如下:爸媽不在家,一個小朋友獨自在家,不小心把花瓶打碎了,自己該怎么辦?首先我讓學生趴在課桌上靜靜思考自己遇到過類似事件沒有,接著有學生說遇到過,并說明自己是怎么做的',我再讓其他學生來說這個學生這樣做對不對,接下來再讓學生討論你認為書上這個學生該怎么辦。通過課堂正面引導,學生知道了今后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誠實,其次就是做事要小心,不要毛毛躁躁的。我還常常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的家庭小作業(yè)。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基本都不會掃地,所以我要求學生每周在家掃兩次地,周末整理一次自己的房間;剛入隊時學生不會系紅領巾,我在學校當面指導以后,讓學生回家自己每天系;每天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周末給父母做頓飯……學生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中收獲了很多,特別是他們從中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勞,進一步知道了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感恩父母。我還布置家長周末帶上學生郊游的實踐作業(yè),讓學生在郊游中體會到全家人在一起的和諧與親情,并從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并進一步體會到自己生活的幸福。寒暑假我給學生布置旅游的作業(yè),并讓學生堅持寫游記,不論字數多少,篇幅長短,寫進自己的收獲與感悟。到達的景點都要拍照留念,回家后做成PPT,開學時與大家一起分享,讓每個學生感受到自然的美,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從而讓學生學會愛生活,愛祖國,愛大自然。
這樣做既重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使學生的理解能力更全面、更深刻、更透徹;又重視了學生生活感受的積累,使學生的情感世界越來越豐富。學生的心里滿滿的都是溫暖的陽光,學生的身體里充滿著積極向上的力量,學生健全的人格得以健康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論文12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學方式,也是組織學生參與學習的教學手段。圍繞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低效現象進行分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小組合作;語文課堂;低效現象;小學生;對策
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通過組員討論,相互啟發(fā),優(yōu)勢互補得出正確答案,有助于小學生加強解題能力。但是在課堂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發(fā)現存在以下幾點低效現象。
一、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低效現象分析
1.課堂出現冷場現象,學生合作不主動
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經常會遇到一種尷尬情況。正常情況下,教師分配完組別,布置合作學習任務后,小組成員會聚集到一起,然后展開激烈的討論,得出一個正確答案。但事實上,有的小學語文組接到合作學習任務后,一些組員會簡單說幾句應付了事,一些組員依然默不作聲地看書,甚至還有一些組員漠不關心地做與合作學習事項無關的事,同學之間互不商量,這種學生無交流,不參與的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使合作流于形式,對學習語文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學生層次不同,學習合作參與度不均衡
筆者通過教學觀察與事實調查發(fā)現,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不但給小學生增加了課堂參與機會,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性,也實現了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上的真正主人的目的。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除了經常會遇到小組合作學生不積極,課堂冷場的現象,還發(fā)現一個規(guī)律———學習困難的學生與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比較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度,后者是前者的2倍,嚴重的.比例失衡。
3.分組活動時間有限,學生合作不充分
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有些教師把這種學習模式變成了教學任務。語文教師在布置合作學習任務時,有的小組參與合作學習沒多久就率先完成,可有的小組討論才剛剛進入狀態(tài),教師為了進行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立刻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匯報結果,從而忽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本質。
4.教師角色定位不明確,扼殺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明確,扼殺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導致學習低效的原因。語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是引導者,把控制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討論中發(fā)散思維,展示自我,而不是充當主導者,全程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缺乏學生能力發(fā)揮的語文課堂小組合作不是一個成功的學習方式。
二、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中低效現象的解決策略
1.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當面對語文小組學習課堂出現學生合作不主動、冷場的問題時,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和學生多一些交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下課后,讓學生之間多一些互動,培養(yǎng)同學之間團結互助的意識。
2.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
教學實踐證明,課堂討論是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核心,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是保障小組合作的前提,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辯論能力和組織學生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但是,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討論也有一定的弱點,教師在講臺上感覺學生討論得熱火朝天,卻不能保證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其中,因為一些思想游離的學生也隱藏于小組里,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課堂討論的有效性。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學習層次,組織學生有效地進行討論,使學習合作參與度達到均衡,保證每一名小組成員的思維能力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
3.保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時間充足
目前,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是語文教師最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也被小學生列為喜愛的學習方式之一。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是為了小組成員能夠在課堂討論時,知無不言,直抒胸臆,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不能為了完成教學內容而組織,更不能因為課堂時間有限減少合作學習的時間。所以,我們實施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杜絕形式主義教學,保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時間充足。
4.明確教師定位,尊重學生的思維能力
傳統(tǒng)教學的教師是課堂的主宰者,教師負責講課,學生只負責聽課,但在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師是指引者,給予小學生最大的發(fā)揮空間,注重小組合作學習效率,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偠灾,解決小學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低效問題勢在必行,因為小組合作是有利于維持同學之間的友誼,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鑫.基于小學生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現狀的對策研究[J].讀與寫,20xx.
。2]王國安.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誤區(qū)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xx.
。3]張蕓華.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低效現象的分析及解決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xx.
小學語文論文13
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通常讓學生最頭疼的應該就是寫作課了。教師一般都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是從三、四年級開始的,因此,在學生一、二年級的時候,教師單一地抓拼音和識字教學的訓練,結果到了三、四年級突然學起寫作文來,學生會感到不知所措,因為學生連起碼的語言表達能力都還沒有具備,就算教師費盡心思,講得口干舌燥,焦頭爛額,也難以達到效果,漸漸地,教師和學生提到作文都覺得頭痛,學生不想上作文課,怕寫作文,所以作文教學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實,作文教學是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必非得等到三、四年級再開始,因為它需要時間的積累,而這從學生剛入學的一年級就可以開始了。
一、教學方法
首先,從教師來說,對自己要提高要求。這是因為現如今信息高速發(fā)展,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這時如果教師不及時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永遠都是傳統(tǒng)的老模式,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產生厭煩心理。而且要注重題材的廣泛性,這是由于總是讓學生寫一些命題作文,學生往往寫不出來,因為學生缺少的不僅僅是生活的經歷,還有提煉自己生活經歷的能力,所以學生這個時候還無法寫出能達到教師要求的作文。此時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通過讓學生講故事或者介紹自己的愛好、家庭等方式逐漸讓學生學會如何將心中所想用文字表述出來。其次,教師在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也要給學生好的示范模板,引導學生在課例中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性,這是因為教師在教學中會有意無意地給學生規(guī)定框架,甚至連如何開頭、如何收尾都告訴學生,也就是所謂的應試模板。這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是萬萬要不得的!教師應該教學生品讀范文,品味其用詞造句的美妙之處,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所想所感任意發(fā)揮,一篇作文的可貴之處不在于遣詞造句有多么規(guī)范,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作文的思想來源于生活,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的生活更是單純美好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取材于生活,能將所見、所聞、所聽、所想寫出來就完成了作文的一半,剩下的部分教師再進行批閱指導。
二、閱讀積累
小學生在寫作中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閱讀量少,積累的素材少,這樣即使能寫出簡單的語句卻不能成為優(yōu)秀的作文。這就要求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和素材。首先,讀是寫的基礎,寫以讀為前提,只有學生讀得多了,寫作時才能文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和素材是解決學生“有話道不出”的重要方法。語文課標就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生的閱讀量,可見這是十分必要的。當然,閱讀不能漫無邊際,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推薦適合小學生的文學精品、歷史名著或者有利于語言表達的童話故事等,以便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課外閱讀強調的是學生對素材和語言的內在吸收和消化,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逐漸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可以讓學生把讀到的精彩的、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方便時常回味。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閱讀,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久而久之,學生讀得多了,積累到一定程度,積累的語言自然會很豐富,寫作時對語句運用自如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這時候學生寫的作文已不再青澀,變得豐滿、圓潤,帶有明顯的個人風格,這就是學生大量閱讀,厚積薄發(fā)的效果。此外,在大量閱讀的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學生可以寫每天的見聞,也可以寫閱讀的讀后感。日記是語言積累和鍛煉的最好方法,而且寫作范圍很廣泛,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寫作空間。學生漸漸養(yǎng)成一個習慣后,再讓學生寫周記等,難度就會降低很多。
三、培養(yǎng)興趣
頭痛于作文的學生,還是因為沒有從中找到寫作的樂趣,而興趣是寫好作文的最佳動力。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的成效,語文教師必須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寫作為主動寫作,逐漸讓學生樂于去寫。前面提到學生一開始要大量閱讀積累,在這一過程中一部分學生會從中體會到文字的美妙,進而喜歡上閱讀寫作,這是最自然培養(yǎng)出來的興趣,也是持續(xù)時間最久的。這只存在于較少的一部分學生,而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的興趣要通過其他方式培養(yǎng)。教師可以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最后,作文的評閱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興趣。此時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就顯得相當重要,可以從精神上給學生喜悅感,所以教師要特別注意發(fā)現學生作文中的亮點,尤其是寫作欠佳的學生的閃光點,一個詞的巧妙運用、一句點睛之筆都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逐漸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
小學語文論文14
小時候,我最重要的愛好就是閱讀。因為喜歡文字,由此喜愛文學。如今,我成為了一名語文教師。作為老師,我想:要是我能夠做一些工作,讓學生們喜歡閱讀,那是多么舒心愜意的事情。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眱和氖澜缛绻軌蛴袝呐惆,那么他們的生活將會豐富多彩,樂趣無窮。回顧過去一年里我在語文閱讀教學方面做出的努力,談談以下幾點體會,希望以此推進日后的閱讀教學。
一、強化朗讀,從讀中悟美,由“讀”到“閱讀”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認為,在兒童讀書方面,用耳朵聽語音的體驗是最重要的。孩子們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喜歡聽聲情并茂的朗讀。我在平時的閱讀課上,會挑選一兩篇篇幅短小,可讀性強的短文或者故事,聲情并茂地,有時候還輔助以動作,以這種方式給他們朗讀。在我朗讀完之后,我會讓他們自己先閱讀一遍,然后再請他們自己把自己當成朗誦家,自信、響亮地再朗讀一遍,朗讀之后就可以自由閱讀了,他們就這樣開始了閱讀之旅。有時候有合適的音頻、視頻(這些視頻播放的故事剛好有為本就更好),我也會播放給他們看,并且告訴他們,這里播放的故事是非常有趣,但是更有趣的是你們閱讀原原本本的故事呢。如果你想知道多有趣,那就請你翻開書本,靜心閱讀吧!每每看到同學們或細聲討論、或輕聲朗讀、或專心閱讀的情景,我深深體會到閱讀的體驗是多么的美好。
二、借助繪本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繪本超越語音、跨越文化,它以圖敘事,以圖傳情,既是故事書,也是藝術品。”形象可感的事物,很受孩子們的喜愛。如果時間允許,我會選一兩節(jié)閱讀課,專門給孩子們講繪本中的故事。繪本多為外國作家所作,其畫面色彩鮮艷,充滿童真趣味,可以啟發(fā)學生進行大膽想象。比如,講述《可怕的星期二》這本書的時候,我看到封面上畫有一個小男孩,封面上畫的'月亮從天上落下了,宇宙飛船飛過來了,小男孩嚇得目瞪口呆,小貓嚇得豎起了弓起了背。我就讓同學們先仔細觀察封面,進行大膽想象,并思考:“為什么說星期二是可怕的?有多可怕?”
孩子們一下子被這樣一幅畫面和如此引人入目的題目吸引住了,他們討論的時候興趣盎然,討論熱烈。我在講解每一幅圖的時候,都不讓同學們看文字,讓他們盡情地想象:為什么這幅圖畫了這些?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我讓他們大膽發(fā)言,等他們發(fā)言完畢,我再進行總結。在給他們講解了幾頁以后,我就讓他們自己去閱讀了,我還告訴他們,像這樣有趣的書還有很多很多,需要他們利用課外時間去閱讀。我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讓他們把閱讀從課堂延伸到課外。
三、適時鼓勵、獎勵,努力營造閱讀的氛圍。
孩子們的行為需要老師的肯定,被肯定的孩子又會更加向上,更有信心地學習,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不管是課堂上,還是在課余時間,我都會適時地鼓勵他們多讀書,我鼓勵他們每個人準備一本自己的摘抄本,把課外閱讀積累到的好詞好句抄下來,有空就讀一讀。如果他們在學校表現好,積累到一定的紅花數的時候,我會獎勵他們可以借閱教室里的圖書,并帶回家看幾天。有時候我會給予他們物質上的獎勵,比如一支鉛筆,一個蝴蝶結。對于經常閱讀課外書,又能自覺摘抄課外書上的好詞好句,并經常找老師分享故事的同學,我會在課堂上大力表揚,讓同學們以這位同學為榜樣,并給予這位同學一定的物質獎勵。我鼓勵他們在閱讀的時候常思考、樂思考,如果能把學過的課文內容結合起來思考,那就更好了。另外,通過建立班級圖書管理制度,我鼓勵孩子們把圖書借回家去看,鼓勵他們多看書,多讀書,我還建議他們可以把看過的故事講給家人聽,自己來當小小故事家。慢慢地,從課間有同學捧著一本書饒有興趣地看,到他們互相比比誰讀的課外書多,加上我會把本月讀書最多的同學評為“閱讀星”,將他(她)讀過的書羅列出來,寫在五角星的卡紙上貼到教室的展板,讓大家向這位同學學習。這樣,漸漸地,班里就形成了一股愛讀書的氛圍。通過種種正面的鼓勵、獎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閱讀的興趣。
四、誦讀經典,積累詞匯,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國學經典是我國優(yōu)秀文化的珍貴財富,大量的誦讀這些幾千年積淀下來的語言,將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情感,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在二年級下學期的閱讀課上,我們每天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朗讀國學經典的內容,比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些誦讀材料內容簡短,讀起來瑯瑯上口。同學們既感興趣,讀起來也不會很困難。為了方便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解,我在學生每次讀完之后,對其中難懂的字詞、語句進行解釋,這樣學生們對這些內容就不會覺得陌生而難懂了。在我看來,朗讀國學經典的前提就是要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了解,只要這樣,他們才不會在讀的時候覺得內容生澀,拗口。
早讀課上,朗讀適合的課外閱讀文本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有時間,我們就會花一部分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課外閱讀文本。在學生朗讀的時候,我會把對仗工整、講究韻律、語言優(yōu)美的語句著重提出來,讓學生多讀幾遍。朗讀這些課外文章,看似與課文中的知識毫無關聯(lián),實則是相輔相成的。經典文段積累得多了,學生就會在無形之中沉浸于祖國文化傳統(tǒng)的熏陶之中,而且還有助于拓寬他們認識字詞的渠道,增加他們的詞匯量,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引導他們向著真善美的世界探尋。
小學語文論文15
作文,是指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我們大多數人學習語文就是為了學會表達,學會更生動、更有情、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觀點。因為作文綜合運用語文知識,是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體現,所以作文一直也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重點。無論是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還是今天的語文新課程標準,不管語文教學如何改,都始終把作文作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都始終要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要求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都要求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樂于表達,善于表達。二十余年來,我一直從事農村小學語文教育。二十多年的教學、聽課以及調查、了解,我發(fā)現農村小學作文教學出現了以下問題。
一、為作文而作文教學,忽視作文教學的長期性和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的關聯(lián)性
我們語文教科書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呈現作文教學,也就是在主題閱讀單元后出示的與閱讀主題一致的作文教學。教師在工作中重視了閱讀教學,沒有將本單元的作文教學納入占時間多的閱讀教學中去,而是在單元閱讀教學后按照教科書,用一課時或者兩課時完成了作文教學。這樣把本來比閱讀教學難的作文教學放在閱讀教學后的次要位置,把本來和閱讀緊密相連的作文給分開了,使我們的作文教學失去了閱讀教學這個基礎。
二、重視了作文技巧傳授,忽視了寫作內容的積累,忽視了生活實際
很多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注重遣詞造句、修辭手法、開頭結尾的指導訓練,甚至在評價時,只重點強調了某詞語某句子的好,但對學生作文內容的假、大、空不給予及時的糾正。還有很多教師在平常的教學中沒有具體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沒有教給學生積累材料的方法,也沒有提出積累素材的要求,更沒幫助學生解決有話寫的問題。于是,學生閉門造車或者無話可說、無情可抒。作文也就成了學生一項非常難熬的事情。這違背了我們作文教學的宗旨。
三、重視了寫,忽視了學生讀;重視了教,忽視了學生改
在現實農村的作文教學中,我們不難發(fā)現,教師指導完后,就是學生寫,然后交給教師批改,到下次作文,本子發(fā)下去寫下個作文。這樣給學生完成作文時間短。學生也是為了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于是短時間內完成。教師也防范是為了完成作文教學任務———講、改,至于學生是否有所得并不重要了。學生甚至沒來得及讀讀自己文章。作文是學生成長的體現,是學生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們應該讓他們充分去讀自己的作品,自己去評價,從而實現從教師教到自我檢驗、自我提高,達到學而有得。
四、重視了教材,忽視了生活;重視了課堂,忽視了課外
很多教師嚴格按照教材要求進行作文教學,不考慮所在的地區(qū)實際,對作文教學內容和要求不加以變通,作文次數也是按照教材,一學期八次,沒有結合平常生活安排作文教學。大部分教師作文教學是封閉的,除了作文課外,難得日常閱讀教學練筆和課外練筆。觀察生活,積累生活,感悟生活,運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這就是作文。如何讓學生樂于作文、善于作文呢?針對以上農村作文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1.樹立學生作文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作文興趣,喚醒學生作文的需要。
學生寫作既是生活的基本需要,又是精神上的心理需要。因此,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解除給學生的章法指導以及單純的技巧指導,要從靈魂深處把學生當成作文學習的主人,允許他們有“出格”的見解,允許他們心有所思、想入非非,讓他們在寫作中獲得思想的自由翱翔與精神的自由呼吸,在作文中真實、真誠、自然地表達自己。
。2)逐步引導學生樹立兩個基本寫作觀念,即“是自己要寫,而不是他人要自己寫”和“是為自己寫,而不是為他人寫”。前者是指寫作要求是真正發(fā)自自己內心的,是出于自我生命,發(fā)自需要的自覺、自主的活動,即作文是“率性而作”,而不是被控制的、迎合的、被動的、失去自我主體性的寫作,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愿意寫的事;后者是指寫作以“我”為先,“以我手寫我心”,筆端流瀉自己的真情,即所謂“緣情而作”;谝陨蟽牲c,我們的教學要向一個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攏,向自然靠攏,向自我靠攏。
。3)開展與作文有關的多種活動,激發(fā)作文興趣,給學生作文信心。我們可以先讓學生參與一些比較感興趣的游戲和活動,如故事接龍、擬作文題目比賽、制作賀卡、自己擬寫賀詞、擬寫廣告詞、介紹自己的親人或者喜歡的事物、擬寫課后三分鐘總結語和各種集會發(fā)言等,從口頭作文開始。然后,寫片段或者續(xù)寫、改寫、擴寫,喚醒學生的寫作熱情,讓他們的筆頭逐漸潤滑起來。
。4)通過對習作自我誦讀、推薦發(fā)表、參賽等,讓每個學生都領略到作文的樂趣、文章的美、文章的力量。寫作是一種人文精神的活動,而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不需要訓練,但絕對需要“陽光”“氣候”“土壤”。學生的寫作需要的就是其中的一縷陽光、一股春風、一片沃土。學生作文的這顆種子能否發(fā)芽、抽莖、長葉、開花、結果,還得靠我們這些園丁悉心呵護和人文關懷,精心培養(yǎng)。
2.樹立用語文教材教作文的理念。
教材給我們只是一種工具,或者一種借鑒。它是優(yōu)秀語言的一部分,更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我們要善于使用教材,善于用教材這個點來進行生活這個面、人類優(yōu)秀文化這個面的學習、吸收,從而創(chuàng)造出更多優(yōu)秀作品,提高人的素質。下面,以人教版教材小學四年級第六單元“人間真情”主題單元為例,淺談我個人對教材的'使用。
。1)作文目標貫穿全單元教學。剛接觸本單元,我就讓學生充分了解本單元主題———“人間真情”,提出在生活中去發(fā)現真情、積累真情、感受真情的作文要求,明確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做好積累,為單元作文做好素材和情感的準備,為單元作文教學做好了鋪墊,使學生有話說,有內容寫。
。2)豐富閱讀材料來豐富教材內容。教學古詩兩首時,我還準備了幾首和這兩首一樣表達真情的古詩,和學生一起學習,并讓學生“舉例子說說生活中相似的場景”,也要求學生自己收集相關的古詩。然后,我讓學生選擇最喜歡的古詩改寫一篇現代文章,朗讀給大家分享。余下四篇現代文的閱讀教學中,我始終堅持讓學生談體會和“XX,我想對你說”等片段練習,同時提供多篇和學生年齡相當,主題一致文章,讓學生瀏覽,拉近教材和學生距離,把學生從教材的學習拉回到生活中感悟。這樣很多的寫作技巧就潛移默化到學生頭腦去。
(3)單元作文教學時,我沒有從技巧和基礎指導著手,而是讓學生整理本單元學習以來所收集到生活中的事情,要求選出最感動最能體現真情的平凡事情,先和同伴交流,然后寫作。我只提了唯一的要求:把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交代清楚。學生寫起來得心應手,很快就完成。我沒有立即收學生文章來批閱,而是讓學生分組自我誦讀,小組提出意見,自我修改;小組推薦一篇,小組分角色一人一部分讀給全班聽,班集體交流。學生再次自我修改。最后收到我手中批閱,幾乎都是基礎方面的批改了,比如錯別字、語句通順或者對一些句子改表達方式了。讓我欣慰的是,很多學生在作文中引用了一些古詩句。
3.樹立生活就是語文的大語文觀。
學校的課堂教學固然重要,因為能給學生系統(tǒng)知識和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真正鍛煉人,決定能否成功的,是社會。許多優(yōu)秀作品,都是對社會反映。解決學生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的問題就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有心人,留心周圍的人和事,留心電視和新聞,引導他們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積累素材。莫言在談創(chuàng)作時說“從身邊的生活經驗入手”。所以,教師在心里把五彩斑斕的生活作為學生學習的教材,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教給他們感悟生活和積累生活素材的方法與能力。語文教師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生活活動,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攝取反應農村特點的景、事、人、物,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寫作做好鋪墊。
【小學語文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論文05-17
小學語文論文(經典)08-02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論文02-27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7-22
小學語文論文(推薦)05-22
小學語文論文【通用】08-10
[精]小學語文論文08-08
(實用)小學語文論文08-12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03-12
小學語文教學論文精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