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湘江北去》觀后感
《湘江北去》觀后感(一)
姚悅悅
看到標題,這部電影便深深吸引了我。那首《沁園春·長沙》至今仍印在腦子里,那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不禁令人浮想出在寒秋中,在橘子洲頭傲然獨立,看湘江北去,抒發(fā)壯志豪情的青年毛澤東的影像;而那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也令我熱血沸騰,仿佛一下便回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拯救中國。
這部影片上映于2011年6月,作為慶祝建黨90周年的獻禮片,它真實地展現(xiàn)了20世紀初期以毛澤東為主的一群追求救國救民真理的湖南青年的紅色青春與激情歲月,但又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它側(cè)重青春勵志,洋溢著青春的活力,令人耳目一新,讓人覺得毛澤東不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年輕時跟我們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一樣,躊躇滿志、為了理想奮斗,也懷著樸實卻不失熱血和進取的精神。
影片對于青年革命者的形象刻畫是豐富且飽滿的,它突破了以往對于主人公"高大全"的刻板描繪,而是充分展現(xiàn)了青年毛澤東的感情豐沛的內(nèi)心世界,從多個角度描繪了革命者的領袖人物在不斷歷練中成長,在成長中不斷追求,在追求中更加堅定信念。同時,它也刻畫了一些原本追求進步的革命青年,在革命的過程中懷疑,最終走上背棄革命的道路。也正因為這樣,影片中的人物顯得更加立體、真實、可感,也通過這樣的描寫對比,令觀眾對于革命者更加敬佩。
印象很深刻的便是毛澤東北上為了赴法留學籌集資金期間,在圖書館做圖書助理管理員時期,他仍然不忘救國救民的使命,費盡心思地接觸當時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人物陳獨秀和李大釗,教李大釗跳健身操,為陳獨秀拉黃包車,傾聽他們對于時事鞭辟入里的分析,那一段在黃包車上毛澤東與陳獨秀的對中國未來的對話等等,這些都讓人深切地感受到青年毛澤東的謙虛好學、思維縝密的可愛之處以及他的豪情壯志。
《湘江北去》這部影片定位是"一條江和一個國家的青春記憶",它通過對偉人多角度的細膩呈現(xiàn)來描寫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湖湘熱血青年上下求索尋求救國之路的故事!断娼比ァ吠ㄟ^講述毛澤東如何成為一個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者的過程,也折射出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當年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深刻影響了那一代的革命志士,也揭示了建黨偉業(yè)的坎坷經(jīng)歷與必然結(jié)果。影片中很多場景如跳舞、打鐵、雨中吶喊等,極富動感,完美展現(xiàn)了這些革命家、領袖、偉人年輕時青春氣息。同時,一條江則代表了湘江,這部影片中湘江寓意為中國革命的母親河,影片的結(jié)尾處,毛澤東與何叔衡踏上赴上海參加中共一大的輪船,寬闊的湘江水面上,輪船乘風破浪,影片在此處戛然而止,也預示了中國革命前途的偉大與艱辛。
一直以來,我對毛澤東的印象便是那種運籌帷幄、博學多識的領袖形象,有如神一般的存在,但通過這部影片,在那種時代背景下,毛澤東的不斷探索和進步,他的滿腔熱血、遠大目標,令我為之震撼,同時也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作者: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2015級本科生姚悅悅
《湘江北去》觀后感(二)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這是毛澤東在十三歲離家留書給父親的詩。十三歲,在那個時代已是可以獨自闖蕩,求學報國的年紀了。再面對當今的時代時,我又不得不感慨了?偸歉悴磺鍟r代在進步還是倒退,也許時代是前進的,人卻是倒退的。每當讀到這首詩,我總會有些激情澎湃,熱血沸騰。再怎么,我也算個青年吧,熱血青年。也許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除了勇氣,便是堅持了。呵呵,這一點我就不細說什么了。
剛看完電影《湘江北去》,不知從專業(yè)的角度該如何分析,我只說我喜歡這部片子。也許是與中國的歷史有關(guān),與五四運動有關(guān),與青春有關(guān),于是,即使只是簡簡單單的對話,我也會被感動,忍不住有流淚的沖動。不知道這部電影與歷史真實有多少抵觸,我對毛澤東先生的歷史不很清楚,只是講講這部片子的感受吧。
我不得不承認,是由于主角是保劍鋒飾演的,于是,我才迫不及待看的。說實話,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我不知道對于那些我不知道的歲月,和那崢嶸歲月里奇?zhèn)ト宋镌撊绾伪硌莶潘愕轿,才能惹來別人的贊同和贊美。我以為會有宏大的場面,磅礴的氣勢,動人心弦的故事,以及可以博取眼淚的故事,是我無知了。
《湘江北去》講述了從毛澤東求學到走俄式道路之間的事情。年輕時的毛澤東打過鐵、拉過黃包車、做過圖書管理員……做這些短工,或是為了籌錢出國留學,或是為了與當時學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等見到面、交流思想。特別令我感動的是,陳獨秀在講述自己學說時,還只是清潔工的毛澤東插了話、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他并沒有生氣,后來還與他認真交流了。還有,李大釗也會看毛澤東寫的東西并且還付了實踐。那時候的毛澤東并未太出名,這些文曲星級的人物會這樣對待他和他的言論,這又令我太感慨。呵呵,那個時候,有不同的觀點便可大聲說出,管你是天王老子還是什么,而這"天王老子"也會認真對待來自底層的聲音。至于現(xiàn)在如何,我不必說大家也可做到心中有數(shù)了吧。
再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蕭子升,他從德國留學回來,得知毛澤東主張的是俄式武裝革命的道路,與他們最初的信仰相抵觸時,他選擇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說這種平和的方式即使得不到實現(xiàn)也要堅持。友情并不會改變一個人的立場,信仰的力量是無人能敵的。是的,無論誰堅持的道路是對還是不對,這都是每個人的選擇,也許你的是對的,但我還是要堅持我最初的。我佩服這種信仰,和這種信仰下產(chǎn)生的勇氣。
再者是楊開慧,周冬雨飾演的,鏡頭不多,這不多的鏡頭里卻常出現(xiàn)那個在門外等候、守望的畫面,無論晴天還是雨天。這就是一個女人簡單的等待吧。(m.gymyzhishaji.com)《虞美人 枕上》是一九二零年毛澤東寫給楊開慧的詞:
堆來枕上愁何狀,江海翻波浪。
夜長天色總難明,寂寞披衣起坐數(shù)寒星。
曉來百念皆灰燼,剩有離人影。
一勾殘月向西流,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
關(guān)于毛澤東先生的愛情,我了解的也不多,但卻被影片中簡單的畫面,和寫在書紙上的詩詞感動了……
關(guān)于五四運動,也許受現(xiàn)代文學老師的影響,我也是特別推崇和崇拜。想來便常常覺得自己生不逢時,錯過了那場浩大的運動,也許那個時候,我也是個真正的熱血青年。"狂飆突進,浮躁凌厲".而不像現(xiàn)在,在這萎縮的時代,畏畏縮縮。
去青島五四廣場拍的"五月的風",那陣感天動地、席卷全中國的狂風何時才能再來一場!
《湘江北去》觀后感(三)
《湘江北去》帶我們重溫那個風雨飄搖、民不聊生的年代,有那么一群在黑暗里掙扎,在黑暗里迷茫,在黑暗里探索,在黑暗里斗爭的熱血青年,他們以改變國家命運為己任,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湘江北去》與其說是以毛澤東為主角,倒不如說是以湘江的那群進步青年為主角,以當時中國進步青年為主角。整部影片通過以點帶面的手法,用毛澤東等一批風華正茂的湖南青年來反映出當時中國革命高漲、滿清熱血的新青年,借湖南張敬堯這位倒行逆施、勾結(jié)日本的軍閥來反映出當時中國內(nèi)憂外患、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在這種背景下,這群湘江青年依然激揚文字、指點江山,在百舸爭流的蒼茫大地之上踐行救國救民的理想,謀求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他們用青春的火焰燃燒現(xiàn)實的寒冰,用艱難的探索尋找人生的坐標。面對挫折,他們發(fā)出誰主沉浮的吶喊;歷經(jīng)風雨,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青年選擇馬克思主義來救中國。這不得不讓我們想到《少年中國說》中的"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國強"等等這些膾炙人口的話。
《湘江北去》這部影片給我們感覺最深的是毛澤東等人到北京拜訪楊昌濟時,楊昌濟對他們所說過的那些話。"吾人求學與海外,欲歸國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國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還有毛澤東回憶楊昌濟在講臺上所說過的一番話"一個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義,樹立一種貫穿一生的思想,一個人犧牲自己的利益可以,犧牲自己的主義不可以……".貫穿影片的中心我想就是楊昌濟的這些話,這個劇情也是圍繞這些話而展開。劇中湘江這群進步青年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組織新民學會,積極開展活動,從投入五四熱潮運動到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從籌備資金赴法學習,到回國后改造舊中國。他們結(jié)合我國國情在救國的道路上始終在帶著"何者當因,何者當革"來思考國家出路的問題,最后在取舍間這群進步青年的思想上有所改變,信仰發(fā)生分歧。面對一路風雨走來的好友,他們?yōu)閳远ū舜说男叛觯闳坏剡x擇分道揚鑣也絕不犧牲自己的主義。
想想當前我們很多人都丟失了自己的信仰。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衍生出了很多金錢利益至上的觀念,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經(jīng)濟發(fā)展的支撐是企業(yè),抑制經(jīng)濟發(fā)展衍生的金錢觀也需靠企業(yè)的文化,如果把企業(yè)文化建設好,就能給社會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帶來好的社會風氣。而我們非公企業(yè)最容易接觸底層的勞動工人與農(nóng)民,以黨員帶動群眾、服務與群眾,我們非公企業(yè)的黨建工作也因此顯得尤為重要。
回顧歷史,我們內(nèi)心隱隱作痛,但在這隱痛中還夾雜這一種感動,為這群不怕犧牲敢于革命的熱血青年而感動,為這群青年所肩負起要振興民族的使命而感動。
又到了一個改革的時間窗口,愿我們的國家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早日實現(xiàn)復興中華的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