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無人生還》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無人生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無人生還》讀后感1
對我來說,結(jié)局是出人意料的。我一直堅信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往往就是幕后玩家,所以先入為主的認為維拉小姐就是兇手。但隨著情節(jié)的推動,瓦格雷夫法官一直主控全場,阿姆斯特朗醫(yī)生又很有嫌疑,我又懷疑島上還有不為人知的第十一個人。最后大boss的敘述證明了兇手竟然是瓦格雷夫法官,而精心策劃這場謀殺的原因也不是出于正義,而是他想殺人,想實現(xiàn)一次天才般完美的謀殺案。他確實做到了,我想,如果沒有人發(fā)現(xiàn)他寫下的那封信,可能真的會成為一個謎團。
童謠暗示了每個人的結(jié)局,島上人們的互相隱瞞和猜忌是全書最恐怖的地方。正義的審判就在眼前,瓦格雷夫法官不僅審判了另外九個確實有罪的`人,也審判了自己。
人的承受能力真的是有限的,法官見識過太多的罪惡,自己也有罪惡。所以他最后的自殺也可以理解為自己內(nèi)心已經(jīng)無法承受,死是一種解脫。當然,對另外九個人來說也是。罪惡埋藏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每個人都正義凜然的為自己辯護、大言不慚的否認罪過、心安理得的自我催眠,但這些都改變不了他們內(nèi)心恐懼的事實。瓦格雷夫的策劃也完美的利用了這一點——良心的自我審判。
《無人生還》讀后感2
初拿到這本《無人生還》,乍以為是一本常規(guī)小說。翻了下作者簡介,頓時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本書的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是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的創(chuàng)作生涯持續(xù)了五十多年,共創(chuàng)作80多部偵探小說和短篇故事集,著作之豐僅次于莎士比亞。
“無人生還”的源起是一首童謠,“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弊髡邔⒐适聢鼍霸O置在一座無人到達的孤島上,通過邀請信的形式,約了十位不同背景的人物來到島上的別墅,為信里的“邀請人”服務。這十位受邀人,形色各異卻有著共同的特點——他們有著法律難以約束,但無法逃脫道德的制裁。最終的結(jié)果,十個人“離奇”在島上死亡,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前來調(diào)查的警察也束手無策。
故事的最后,作者通過死亡策劃者的自述,以“飄流瓶”的形式將故事真相進行了告白——這使得之前的一切都顯得那么自然而滴水不漏。用今天的.“潮”語來說,就是細思極恐。作為讀者,不得不由衷佩服作者的慎密構思與細致描述,特別是對人物心理和人物對話的口語化描述,令人不忍釋手。
除了那有些冗長的姓名,《無人生還》確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偵探佳作,值得一讀。
《無人生還》讀后感3
這是一本懸疑小說,不看到最后等作者解密,無從知道誰才是真正的策劃者。因為書中刻意描寫了每個人的心理活動,讓人覺得每個人都是無辜的,這也是作者高明的地方。整本書情節(jié)精彩,環(huán)環(huán)相扣,看書的時候,連自己的呼吸都是小心謹慎的。
整本書講了十個人(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有人因為他們的過失死掉,但是他們卻躲過了法律的制裁),在同一天,因為受到邀請然后懷著各自的目的去一個他們從來沒去過的小島。關于小島的'傳聞很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這十個人一來到島上就被一個留聲機宣布了他們曾經(jīng)的犯下的罪行,然后按照某種計劃,一個一個被暗殺掉,過程對于當事者來說當然充滿了恐懼,猜疑和掙扎。但是終究逃脫不了命運的制裁,他們還都是一一死掉了。
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我最大的疑惑當然是“到底誰才是整個事件的策劃者?”同時為那十個人中大部分人犯下的罪行或惋惜,或氣憤。他們這幫人就因為心中的私欲,踐踏他人的生命,還利用自己的縝密心思或者社會地位逃脫法律的制裁,真是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他們每個人(除了那個策劃者,這也是最后作者解密的時候才知道的),每個人都死有余辜。等他們都死完了,真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
看完整本書,心得有二,一是人真是不要做惡,除非運氣一直都很好,否則難免遇到更厲害的狠角色,就會遭報應。二是,希望可以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做一個聰明又內(nèi)心強大的人,既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盡可能地去伸張正義,打壓壞人。
《無人生還》讀后感4
看的還是挺仔細的,結(jié)局最開始就告訴讀者了,“無人生還”。但情節(jié)確實吸引人啊,一步一步,引向結(jié)局,人名確實蠻多的挺難記的,所以一開始我就抄下來,一個一個對著看,一群逃脫法律自裁游蕩在法律灰白地帶的人,最后還是一步步走向死亡。雖然所有情節(jié)都在那首詩歌里,但內(nèi)容以及邏輯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所以還是一部蠻不錯的懸疑小說,結(jié)局真的'出乎預料,猜不出最后的兇手。
十個小士兵,出門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個只剩九。
九個小士兵,秉燭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個只剩八。
八個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連不離去,八個只剩七。
七個小士兵,舉斧砍柴火;失手砍掉頭,七個只剩六。
六個小士兵,捅了馬蜂窩;蜂來無處躲,六個只剩五。
五個小士兵,同去做律師;皇庭判了死,五個只剩四。
四個小士兵,結(jié)伴去海邊;青魚吞下腹,四個只剩三。
三個小士兵,動物園里耍;狗熊一巴掌,三個只剩倆。
兩個小士兵,日頭下面棲;毒日把命奪,兩個只剩一。
一個小士兵,落單孤零零;懸梁了此生,一個也不剩。
《無人生還》讀后感5
即使在炎熱的一天看這本書,也感到身上涼颼颼。
看完之后我只是在想法官到底是不是對了。雖然有很多事情在不同的方向?qū)﹀e也許不是那么明顯,可能有對有錯,但我還是認為法官這樣的人有些可怕了。
不論看小說還是看電影,看到殺手設計的“天衣無縫”的局或者游戲時,雖然很佩服這樣的頭腦,可終究還是害怕,只是期望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最好永遠也遇不上,永遠也不要認識。
有句話說壞人不可怕,有知識的壞人才可怕。運用高深的知識造詣去設計一些滿足自己非同于常人的刺激,或是布下完美的'局去報復,這樣用別人生命填補的快樂實在是太可怕了,但盡管是你以為的天衣無縫,也會有真相大白的一天。這本書里法官布下的一切,即使他不寫下漂流瓶我想終有人會解出來,但他也總想別人去瞻仰他的“藝術”,才自信滿滿地寫下所有?晌也挥X得他對了,法律灰色地帶的案件或許還有很多,但這應該是促進它進一步完善的不是嗎?法官認為讓他們死在對所做之事的恐懼中是懲罰,可也正如將軍所說這何嘗不是等待的解脫。當每個人聽到自己日日精心掩飾的罪行曝光之后,恐懼頓時充滿了內(nèi)心,他們時時刻刻的煎熬被放大,或許他們不死是一種更大程度的懲罰,我想害死別人還能心安理得的永遠開心的生活下去的人畢竟很少吧。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內(nèi)心的恐懼,良心的譴責永遠比刀劍更能傷人。所以,做一個善良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記起實習的時候老師講到的四不傷害原則,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讓他人被傷害,愛人比傷人更具挑戰(zhàn)也更有價值。
《無人生還》讀后感6
可能有劇透?
只能說如果沒看過《十角館》我會更喜歡《無人生還》的……顯然綾辻行人是受到《無人生還》的影響,“懲治”法律無法懲治的犯人、富有傳奇色彩的小島別墅、混跡于被害者之中的兇手、無法破解的懸案最后靠兇手的漂流瓶揭示。難道是因為《十角館》是我看的第一篇敘述性詭計,所以有了雛鳥情節(jié)?扯遠了……
其實揭示誰是兇手前,我就覺得法官的死有問題啦(馬后炮這么慌亂、這么短暫的時間內(nèi),要讓一個人安靜地躺在椅子上,擺放整齊,顯然太不科學了。還有一開始留聲機播放每個人的罪行,后來都有敘述他們?nèi)绾畏缸。法官那個說得很輕描淡寫,如果是故意判死刑,總應該有個理由(類似麥克阿瑟將軍),但并沒有。呃,前警長那個我也沒看懂。
還剩六個人和五個人時,每個人都有一段沒署名的獨白?赐暝倩剡^頭看這幾段,還是沒完全沒辨出誰是誰
我居然在這樣一本書里看出了菲利普·隆巴爾德和布洛爾的JQ,真是沒救了……干♂掉你二十次哦~一對白癡哦~有空再寫吧……因勢利導,才能令其茁壯成長,趨向完美。如果我們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那么教育將是人的`教育,而不能是使人適應教育的教育。梁曉聲的教子方法,使我們不僅聯(lián)想到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的產(chǎn)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钡袊改赣钟卸嗌倌苷娴淖龅侥兀
《無人生還》讀后感7
一、天上的大餡餅突然間砸中十個身份各異“幸運兒”,莫名的免費超級豪華知名孤島游,似乎熟悉的邀請人,想想這必是一次充滿歡愉,愜意的旅程!
二、遍查全島,除其十人外,完全沒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藏身之處!不具備任何案后逃生的條件!近乎完美、巧妙的殺人設計——十個故事人物悉數(shù)死亡,一切的一切都在不可思議中發(fā)生…給警方留下一個“嵌套死循環(huán)式”的懸案!
思路設計、框架提綱
1、劇中人物的具體情況介紹(包括身份、職務、特點、聯(lián)系),影映作品展開的線索,看似冗長乏味的敘述,實則是埋有隱晦的伏筆
2、由一碟審判錄音公訴,十個故事人物的接連神秘離奇死亡,映射小詩,彼此猜疑。ㄊ覂(nèi)擺設的布置、死亡方式、人物即時,事后的心理入微的描寫)
3、始終揮之不去的謀殺疑云,究竟這是怎么回事?是上天的無意玩笑,還是人為的蓄意謀殺?每個人疑意重重,心態(tài)失衡!下一個會是誰?
4、警方第一次陷入一個自立自破的兩難困境,這注定又是一個千古疑案…
5、罪犯漂流瓶解疑,真相大白,喔!原來如此,好一個殺人于無形的副本!
跟隨子吟掘亮點
一、一部沒有偵探的'偵探小說,酣暢淋漓,水到渠成的心理描寫,將阿加莎自己一貫的寫作風格、特色——‘犯罪心理學’發(fā)揮到了極致
二、精彩的情節(jié)設置,生動的對白描寫,極致的心理捕捉
同時這部作品已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有興趣的親們可以自己下載觀看,改編得還是可以的!相信加上影視的音效,圖像,劇情銜接等技巧的搭配、結(jié)合,一定能給你不同的視覺感受與沖擊,幫助更好地理解,把握作品的精髓!
《無人生還》讀后感8
看的讓人很不爽,不過本書制造的氣氛很好,晚上躺在被窩里看,確實感覺到脊背發(fā)涼。
本書描述的故事,如果是一個真實案件,永遠也不會有解,已知的條件不夠,無法推斷出來。當然,看完小說,也不可能推理出來,如果靠感覺猜對了兇手,只能說感覺真準。
這本書仍然沒有打破我對懸疑類作品的預期,正如所有懸疑劇或者懸疑小說一樣,隱藏關鍵的部分,制造混亂的部分,不同的是,本書中加了很多不知真假的內(nèi)容,給推理制造了極大困難,因為那離真實遠了十萬八千里,但讀者難以分辨,比如,開局就講法官收到了一封信,來自卡爾明頓,我還記下了這個細節(jié)。如果把這當做真實的確定發(fā)生的事情,就完美的把法官排除,離幕后之人遠了十萬八千里。
作者精心構思了這個故事,但壓根就沒想要讀者去解出誰是真正的兇手,作者想要的`是完美的講完這個故事,把自己精妙的構思,對人性的剖析寫入書中,把懸念留存到最后,由作者親自揭曉,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如果是這樣的話,作者很成功,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混亂,然后,就沒有其他。
《無人生還》讀后感9
這本書號稱是阿加莎老奶奶最經(jīng)典的推理小說之一,豆瓣上更打出了9.1的高分。啃了一周才把娛樂至死和No logo 看完,終于可以換換口味了。
這篇小說很短,半天不到就看完了,雖然有點豬八戒吃人參果的感覺,還是想談幾點:
1、該書不能算是推理小說,如果不看結(jié)尾那封信,讀者無法根據(jù)文中的情節(jié)推斷出兇手是誰。說是驚悚類更合適些,殺人的過程很玄乎,導致看到太投入,被門鈴嚇了一跳。
2、邊看邊感覺島上的十個人在玩真人版殺人游戲。眼睛一睜,一閉,一天過去了,一個倒霉蛋也over了。殺手在他們中間,但是不知道是誰…… 難道阿加莎是殺人游戲的.創(chuàng)始人? 而且里面還有一個變相跳警的情節(jié)~
3、前面死的3個人如果還有意外的成分,從第四個開始大家都意識到有兇手在他們中間,為什么還不集體行動,同吃同睡呢? 老外應該沒那么笨吧~
4、最搞笑的地方,桌子上面的小瓷人每次都會少一個,當時心想要是我就把那些小人都扔海里,或者用502沾到桌子上,讓你裝神弄鬼的,哈哈~
總之還是值得一看,借用以前同事的名言:降低期望值,提高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