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
這是一首兒童詩,寫出了殘疾人盲婆婆受到關(guān)愛時的幸福神情,同時,一個活潑可愛,非常有愛心的少年兒童形象也躍然紙上。通過這首古詩的學習讓孩子們學會去關(guān)愛別人,尤其是殘疾人更需要我們的關(guān)愛,愿這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也能發(fā)揚光大。
。ㄉ险n伊始,我首先讓孩子們理解“盲”字。)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也是一首兒童詩,題目叫~~~~~生說,師板書: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前面我們也學過一篇兒童詩是~~(生齊說:鄉(xiāng)下孩子)
師:板書到“盲”時,故作疑問狀,問: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呢?誰知道?
生插嘴:是很忙很累的意思!
師瞪大眼睛看著他,然后微微一笑。再看著其他孩子問:是這個意思嗎?
生:不是不是!
師:那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指你什么看不到了。
生:就是指瞎。
生:就是指失明的人
師,你們說得很對。其實不用多想,看看這個字,你們就明白了。
(我用手指著這個“盲”字。)
生:哦!“目”是指眼睛,上面是個“亡”(以前孩子就接觸過這個“亡”字了),就是說眼睛死亡了。
師:對,眼睛死亡就表示失明了。它有先天性的,就是一生下來就已經(jīng)看不見了;還有后天形成的,可能是生病,可能是個意外,都有可能造成雙目失明,所以我們要好好愛護我們的雙眼。
師:那看不見的人就是盲人,她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呢?孩子們,你們知道嗎?
生:就看不到任何東西了
升:看不見太陽,月亮,星星。
生:看不到黑板,書本
生:看不到老師和同學,也看不到爸爸和媽媽了。
師:這樣吧,我們來體驗一下盲人的感覺。請穿了兩件衣服的同學,把外面一件脫下來,請你的同座幫你把眼睛蒙上,看誰動作快!
。▽W生各個都很興奮,很快就弄好了。)
師:蒙著眼睛的同學,你還看得見嗎?看不見,那好,請你們把教室后面的笤帚拿來給老師。
。ㄉ_始了,一個個像個無頭蒼蠅,在教室里亂碰亂撞,其他孩子也笑成了一團。這時發(fā)生了一幕誰也沒有想到的事:張輝小朋友他走到同桌面前扶著她來到教室后面,并把笤帚拿著交給她,又扶著她來到我的面前。此時,教室里一點聲音也沒有,那些蒙著眼的學生也好象擦覺到了有些不對緊,就停了下來扯下了衣服,看著,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只一會,教室里就爆發(fā)出了熱烈的掌聲。課文雖然還沒有學,但學生已經(jīng)明白了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了。)
師:現(xiàn)在來說說你們的體會?
生:我感覺到我看不見的話很難受,走路都很不方便,搞不清方向。
生:我感覺到我看不見,就不敢往前走。
生:假如前面有溝或河的話,我也不知道,可能會掉下去。
生:我體會到我想到那里去,可不知往哪里走,要走多長時間,老是撞到臺子和板凳。
生:我感覺到我很難過,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不知道。
生:我感覺到我一個人很害怕。
師:只是一會時間,就讓你們有這么多的感受。是啊,一個盲人的生活,有著那么多的不便,那要是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該有多么痛苦。≡摃嗝醇拍。∧悄銈冇X得一個盲人最需要什么?
生:需要拐杖
生:需要幫助
生:需要眼睛
生:需要領(lǐng)路的人
生:需要朋友
生:需要親人
~~~~~~
師:說得好,剛才張輝小朋友的做法就非常好,他成為了盲人的眼睛。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助,他不是掛在嘴上,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表示了。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也有這樣一個人,他是誰呢?請你們聽老師來讀課文!
反思:
學生對盲人的生活一無所知,無法真正理解盲人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一開始,孩子們的說話雖然也是事實,只是浮于表面,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教學中,我借助角色換位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真切而深刻的體驗,即借助角色扮演,使學生轉(zhuǎn)換到他人的位置,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并以某種角色直接進入情感共鳴狀態(tài)。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學生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這源頭活水才能水到渠來。在課堂上,學生真因為體驗了盲人的生活,雖然只是生活的一隅,但是也足能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一點震撼,也足以讓他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盲人生活有多么的不便,是多么的需要幫助!吧盒枰照龋簧盒枰獛椭;生:需要眼睛;生:需要領(lǐng)路人。”雖然孩子們只是短短數(shù)語,但說出了他們的真實感受。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從中可見他們的感受之深,體驗也切。
后來,當一個孩子站起來默默地幫助別人的時候,教室里靜了下來,此時無聲勝有聲,所有的孩子都受到了教育,感受到了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不能吝嗇,應(yīng)及時的伸出我們的雙手。無須多言,這就是他們最深的體驗。
我想這樣再去學習課文,學生一定會有更深的體會。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2
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詩歌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xiàn)了當代少年兒童關(guān)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在課的一開始,我首先讓孩子們理解“盲”字,只有一個學生說了:“因為這個婆婆姓盲,所以叫盲婆婆!甭牭竭@個答案,我有點哭笑不得。也從側(cè)面說明了這個孩子極度缺少課外知識,以后應(yīng)該讓他多看看課外書。當然,其他學生都知道是看不見的意思,但是我問他們盲人的生活是怎樣時,學生回答非常踴躍,有的說盲婆婆的眼睛看不見,走路不方便;有的說盲婆婆做飯、洗衣服會比較困難;有的說盲婆婆看不到好看的電視;有的說盲婆婆看不到外面美麗的世界···學生回答的都很表面,沒有自己的真情實感。因為學生對盲人的.生活一無所知,無法真正理解盲人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扮演盲人五分鐘,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使他們產(chǎn)生情感共鳴。接著,我又引導學生想象,假如盲婆婆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你們會為她做些什么呢?學生有的回答說要幫盲婆婆做飯、洗衣服,有的說要給盲婆婆唱歌、講故事,讓盲婆婆感到快樂,有的說要陪盲婆婆聊聊天,讓她不孤單。從中我抓住“我”送蟈蟈獻愛心的美好心愿,讓學生邊讀邊體會“我”的美好心靈。在此基礎(chǔ)上,我又讓學生談?wù)勎覀儜?yīng)該怎么幫助殘疾人,并且鼓勵大家都要向我們身邊的好榜樣學習,主動關(guān)心、幫助別人。
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我有個遺憾,就是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讓學生說話上面,所以就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朗讀課文。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3
教《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時,我感到很欣慰,同時也留下遺憾。我感到欣慰的是,實現(xiàn)了是同一個目標,傳統(tǒng)的教學讓我口干舌燥,而新理念下的教學卻讓我輕松自如。我改掉了以往一直在講臺上自我表現(xiàn)、主宰課堂的權(quán)威面貌,遺去一字不漏的分析講解,把閱讀交流、質(zhì)疑等實踐的'主動權(quán)還給學生。
因此,在教學這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讓學生自讀感悟,通過看圖說話等,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了解“紅領(lǐng)巾”送蟈蟈的目的?梢姡炎銐驎r間與空間留給學生去充分地讀書思考和交流。讓他們輕松地獲得語文知識的同時,也學會從小關(guān)愛殘疾人,培養(yǎng)助人為樂的良好思想品德行為。教學中,我遺憾的是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缺陷。如看圖說話、討論交流等環(huán)節(jié)中,我關(guān)注的是自己敢于舉手發(fā)言的小部分學生,而冷落了大部分學生,沒有很好地調(diào)動起他們敢于發(fā)現(xiàn)自己見解的欲望,積極地參與到互動中來。
這些不足之處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改進,也寄望于領(lǐng)導、專家多指點。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4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以兒歌的口吻敘述的,充滿童趣,富有愛心的敘事詩。詩句清新,自然。這首詩既貼近學生生活,又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在講這一課時,我從朗讀入手,努力搜集與孩子們生活比較貼近的環(huán)節(jié),講后心中有許多欣慰與失落。
一、適時進行思想教育
其實,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一套套的大道理可能無濟于事,關(guān)鍵是要抓住課堂中轉(zhuǎn)瞬即逝的一剎那,滲透適當?shù)腵思想教育,在講這一課時,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印象比較深,在出示課題后,我提問:“小姑娘抓蟈蟈是想做什么?”孩子們回答:“她想送給盲婆婆”“你怎么知道的?”“老師,我提前預(yù)習了!薄拔揖晚槃菀龑дf:“老師小時侯也像你一樣,喜歡把要學的內(nèi)容預(yù)習一下,這個方法不錯,”講完這一課后,孩子們就主動去預(yù)習新課文,這小小一句話,不僅僅讓孩子們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對學習真是大有幫助。
二、注意全面,不慌不忙。
在講這一課處理第二小節(jié)時,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我讀課文,學生們可以做動作,可以出聲音,還可以閉眼想象,然后我就自顧的讀起來,用余光注視了一下,看有的同學在作動作,我就沒仔細看,其實,和我配合的大多是積極,能力強的學生,而有一小部分學生在干自己的事,這是一個失誤,應(yīng)該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不管遇到什么,都應(yīng)該以鍛煉學生為主。
三、適時點撥,總括中心
語文課注重的是知識的學習,貫穿以一定的道理,在講〈送給盲婆婆的蟈蟈〉這一課時,結(jié)尾處處理顯得有些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yīng)注意,不但要注重知識的學習,同時也要重視思想,精神上的引導,這二者同樣重要。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5
我是這樣導入課文的學習:“你幫助過哪些殘疾人或是年老體弱的人嗎?你當時怎么想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幫助過人,可他們的想法卻不禁使我陷入沉思。“幫助別人方便了別人,自己又不費什么力,而且覺得很快樂!倍嗝雌胀ǘ謧ゴ蟮南敕!“我?guī)椭鷦e人時也沒想什么,覺得他有困難就應(yīng)該去幫助!笔前。瑤椭鷦e人不需什么高尚思想的支持,應(yīng)該是內(nèi)心的本能!孩子們的心就像一塊晶瑩剔透的水晶。是那么清澈明凈,不摻雜質(zhì)。因此,當我問:“小女孩為什么要給盲婆婆送蟈蟈兒?”學生讀完課文很快就有了答案——為了不讓盲婆婆寂寞,在小女孩不在的時候替她陪盲婆婆。是的,也許我們的孩子都會這樣做的。他們沒有我們成人復雜的思維,有的只是天真純潔的內(nèi)心本能,雖然幼稚,卻是最真實的!
清新、自然的詩歌,洋溢著純真的.童心和童趣,滌蕩著我們的心靈。我們應(yīng)該保持這美好的童心,歌頌這清靈的兒童心靈世界,讓學生永遠保持一顆美好的愛心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6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詩歌通過記敘“我”送給鄰居盲婆婆一只蟈蟈,希望給婆婆帶來一些快樂的故事。詩文語言淺近明快,富有節(jié)奏感,情感真切自然,富有兒童情趣。是訓練學生朗讀、啟發(fā)學生想象,豐富學生語言積累的好素材。
本節(jié)課的導入,我抓住“盲”字,從分析字理入手,“盲”由“亡”和“目”組成,“亡”表示死亡、失去,整個字代表失去眼睛,就是盲婆婆的眼睛看不見了。接著我請同學閉上眼睛走回座位,感受看不見的生活,幫助孩子們明白盲人生活的諸多不易,為理解課文“樂于幫助殘疾人”奠定感情基礎(chǔ)。緊接著,我請孩子們劃出第一小節(jié)中表示“我”心情的詞語,根據(jù)答案出示喜滋滋、樂呵呵兩個疊詞,帶領(lǐng)學生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感受疊詞的音韻美。第二小節(jié),我采用師生輪讀的方式:“我”提著蟈蟈來到婆婆家,輕輕熱熱地喊——(學生:婆婆,婆婆)這是一只——(學生:會唱歌的蟈蟈)在我上學的時候——(學生:就讓他替我給您唱歌)在師生合作的反復朗讀中,體會“我”對盲婆婆的關(guān)心。第三小節(jié),同樣通過字理分析理解生字“忘”,心里的事情沒有了就是忘記了。同時,我把重點放在了句式模仿“歌聲會_____,_____。”在反復朗讀后,請學生說一說歌聲還會帶給盲婆婆哪些驚喜,旨在幫助孩子們體會盲婆婆內(nèi)心的快樂,感受“我”對盲婆婆的美好祝愿。第四小節(jié)句式基本與第二小節(jié)相同,我也采用輪讀的方法。
整堂課教學的目標較為清晰,教學的設(shè)計也基本遵循著教學目標,整體上較為通順流暢,學生的朗讀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這堂課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1、仿句練習沒有梯度,難度過大。我在設(shè)計仿句練習時,僅僅簡單給出了“歌聲會_____,_____!币髮W生填空,忽視了句子本身的復雜性,導致學生的句子出現(xiàn)了句式錯誤、缺少修飾語等情況。在教學時應(yīng)先填寫:歌聲會(帶您去哪里),再填寫(看到什么),最后加上定語(看到什么樣的什么),如此分解句子之后再嘗試讓學生仿句。
2、朗讀評價過于單一,缺乏指向性。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取了指名讀、輪讀和齊讀幾種朗讀方法,朗讀的'評價大多數(shù)為籠統(tǒng)的“聲音響亮”“有感情”之類。其實朗讀評價可以再有指向性一些,通過評價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幫助孩子們提高朗讀水平。
3、要多給孩子們一些時間。整堂課雖然整體上下來還算流暢,但是大多數(shù)是由教師來推動的,孩子們自主閱讀思考的時間比較少,我應(yīng)該多給孩子們一些自由朗讀、思考的時間,老師少說一點,讓學生多說一點。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7
今天我們低年級教研組教研,教研主題為“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孩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由我講了一節(jié)隨堂課——《送給盲婆婆的蟈蟈》,上完課,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但仔細想想,教學中雖有成功之處,也不免有一些失誤。認真總結(jié),將對自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先說說我認為成功的地方吧。學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實施以來,我們幾經(jīng)開始在課堂上嚴格要求學生的學習習慣,如:提前準備、認真傾聽、積極發(fā)言、坐姿端正。有幾個習慣學生養(yǎng)成得還是不錯的。上課前,學生能提前準備好書,放在桌子的中央,把筆和橡皮放在桌子的右上角,并且靜息等待老師上課。課堂上讀書時,學生基本上都能自覺地把書立起來,堅持良好的讀書姿勢,而且聽講情緒也比原來好多了。
在評課的時候,老師們也都能從我的課堂上找到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有的說我生字教學指導得很好;有的說我讓先完成任務(wù)的同學記生字,有統(tǒng)籌安排時間的意識;有的說我能運用暗示性的語言,表揚提前預(yù)習的學生,對培養(yǎng)學生預(yù)習的習慣會起到促進作用。從這些肯定中,我感到很欣慰,多年來,我對語文教學還是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的,今后還將繼續(xù)進行有益的探索。
當然,本課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以下一些方面:
1、學生傾聽的習慣還不夠好。特別是傾聽老師的要求和傾聽同學的.發(fā)言。
2、感知課文內(nèi)容只停留在表面,文章思想內(nèi)涵沒有挖掘出來。
3、學生在課堂上還會好奇的扭頭看后面聽課的老師,行為習慣不夠好。
4、學生評價語言匱乏,評價只停留在表面,語言不夠準確,如:讀得不整齊、沒感情、讀得亂。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少,缺點多,不能汲取別人的長處。
5、老師對蟈蟈和蛐蛐是不是一種昆蟲搞不太清楚,只得用“課后查資料”化解尷尬。
本課還可以在如下一些方面進行改進:
首先,在課堂上關(guān)注學生傾聽的習慣,認真傾聽老師的要求,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
其次,指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別人。老師都要提出具體的要求,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評價標準,如評價讀書,可從語音、語調(diào)、語速、感情等方面評價。這樣,學生就不會再盲目了。
再次,備課要深入,老師要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養(yǎng)成提前查資料的好習慣,免得再出現(xiàn)不應(yīng)有的尷尬。
總之,以課例為載體,通過上課、評課的教研方式,讓我更加真實、全面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為今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8
為孩子們找出一條捷徑,讓知識變得簡單,讓表達變得順暢,讓背誦變得自然,讓課堂變得快樂!這是我對自己教學二年級的要求!端徒o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兒童敘事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xiàn)了當代少年兒童關(guān)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詩歌的第三小節(jié),很值得引導孩子進行說話訓練:“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往日難忘的歡樂!痹诶斫饩渥拥幕A(chǔ)上,我是這樣引領(lǐng)孩子們的,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指點:
一、思維引路,學會用“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看到……”說話。
為了打開孩子的想象空間,我問孩子們:歌聲除了會領(lǐng)著盲婆婆走進田野,還會去哪?有了“田野”的鋪墊,有的孩子們想到了“果園”,有的想到了“公園”,在此基礎(chǔ)上,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發(fā)了其他孩子的記憶,他們想到了“農(nóng)田、荷塘”等等地方。接著,我又問孩子們,在果園我們能看到什么?孩子們回答:看到紅通通的蘋果、黃黃的柿子等等,接著問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們回答起來顯得簡單多了,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對春夏秋冬的景物進行過討論,甚至寫過話。這樣,再來進行“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看到……”這樣的表達訓練,就等于是將兩個問題進行組合,孩子們表達起來得心應(yīng)手。
有了引路,孩子們的寫話比較順暢,寫出的句子很真實。小小展示一下:
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果園,看到柿子黃黃的成熟了。
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農(nóng)田,看到棉花白白的像云朵。
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公園,看到楓葉紅紅的像一團火。
……
(感慨:有些孩子的思維比較局限,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引路,想象的空間得不到更廣的拓展,所以,我們給他們多一點扶持,就等于多給他們得到成功的機會,他們的自信就會多一點,離真正的`成功就更近一點。
二、回憶往事,學會用“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說話
我先讓他們來說說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發(fā)生過,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起初,孩子們舉手的不多,原因是記憶的閘門還沒有被打開。于是,我告訴孩子們我的童年是這樣度過的:我小時候經(jīng)常和小伙伴們玩捉迷藏、摸瞎子、造房子的游戲,還會和小伙伴們在野外玩過家家的游戲,還和小伙伴們相約學騎車。說到這里,孩子們的小眼睛亮起來了,也說玩過。這下子,記憶的閘門慢慢被打開了,他們紛紛告訴我,還會在冬天和父母堆個雪人、打雪仗,春天一起去公園劃船、蕩秋千,等等。最后,我再和孩子們探討他們這個年齡和盲婆婆這個年齡的童年生活是不完全相同的,根據(jù)昨天晚上問爺爺奶奶童年生活的答案再來寫話就不難了,瞧,下面都是他們的表達:
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和小伙伴一起去野外挑草的歡樂。
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冬天走河上冰的歡樂。
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用柳條編個草帽裝解放軍的歡樂。
……
這樣,對學生來說是一條學上的捷徑,對老師來說也是一條教上的捷徑,老師和學生同樣能收獲到輕松與愉悅。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9
時時處處皆教育,育人應(yīng)達無痕境。當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和諧音符,如何處理得更藝術(shù)化些。更有效地消除課堂中出現(xiàn)的嘲笑聲,給學生更多的心理暗示:期待和寬容。并在笑過之后,語言上,思想上、情感上有正面的發(fā)展。
例一:一學生說如果我的隔壁住著一位盲婆婆,我會帶她去看風景。學生一片笑聲。我當時沒有否認這種說法,是這樣說的:“雖然婆婆看不到美麗的風景,但她會用心去看的!毕挛囊渤霈F(xiàn)了類似的句子: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學生真的就懂了嗎?盲婆婆怎么用心去看?或許可以這樣處理:你說的很特別,你會帶盲婆婆到什么地方去看什么風景?婆婆用什么去感覺這些美麗的風景呢?用手摸,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皮膚感覺……。學生們在笑過之余,思維會被引開,會覺得這樣一句看似可笑的句子其實并不值得笑,而發(fā)言的學生會感到自己的發(fā)言得到了老師的承認。被笑的尷尬會一消而光。更重要的是給了學生這樣的心理暗示:寬容比嘲笑力量更大,別人的思想是有自己獨特感受的。
例二:一學生在讀蟈蟈的叫聲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歡快,或取得逼真的效果,把“咯咯”模仿成了蟈蟈的叫聲。又引來了一陣笑聲。我知道這是善意的。怎樣化這笑聲為更有利的資源呢?直接贊揚!你為什么要讀得這樣歡快?大家也來做做這只歡快的蟈蟈,改成像他這樣讀讀!讓盲婆婆感受更多的關(guān)愛,好不好?讀的情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書聲中融入的情感也會更豐富了吧。
例三:在老師獎給小朋友“快樂果”,“勇敢果”時,有一個沒獎到的,也沒發(fā)過言的小朋友在下面小聲說:“這樣的蘋果又不好吃!弊尨蠹矣质且魂囆β。這笑聲讓我深思:他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是我滲透給學生讀書的功利性了嗎?是我“心系課件”,沒有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學生了吧。在這笑聲過后我該怎么辦?孩子的話也提醒了我,物質(zhì)獎勵不應(yīng)說在前面,不讓學生養(yǎng)成為功利的`目標讀書。在得到獎品的同時,也應(yīng)對全體同學心存感激,沒有他們謙讓機會,沒有他們默默支持,提出建議,自己的進步從何而來?所以面對大家說上一句真誠的“謝謝”,真是太應(yīng)該了!當那位在下面發(fā)泄不滿情緒的小朋友聽到謝謝二字時,他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嗎?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目的是通過課文的朗讀感悟,激起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guān)心他人、尊老幫殘的美好意愿。在教學中,以讀貫穿,抓住“盲”展開教學,突出婆婆因“盲”間隔了與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灰暗而寂寞。在這樣的感情基礎(chǔ)上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我”送的這只蟈蟈對盲婆婆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第三節(jié)的時候,通過配樂朗讀,結(jié)合讀好“歌聲會……歌聲會……”兩個句子,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注意婆婆的表情,激發(fā)學生想象:盲婆婆聽著蟈蟈歡樂的叫聲,仿佛來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是“看到”,讓盲婆婆感受現(xiàn)實生活的情趣;二是“想起”,讓盲婆婆重新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至此,學生對于“我”送蟈蟈的用意也有了進一步的感悟。于是,讓學生展開想象,“想想蟈蟈的歌聲還會把婆婆帶到哪?”用這樣的句式說話,使學生與文本感情的一同升華,也對學生口語表達進行了訓練。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0
1、時時處處皆教育,育人應(yīng)達無痕境。
當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不和諧音符,如何處理得更藝術(shù)化些。更有效地消除課堂中出現(xiàn)的嘲笑聲,給學生更多的心理暗示:期待和寬容。并在笑過之后,語言上,思想上、情感上有正面的發(fā)展。
例一:一學生說如果我的隔壁住著一位盲婆婆,我會帶她去看風景。學生一片笑聲。我當時沒有否認這種說法,是這樣說的:“雖然婆婆看不到美麗的風景,但她會用心去看的!毕挛囊渤霈F(xiàn)了類似的句子: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學生真的就懂了嗎?盲婆婆怎么用心去看?或許可以這樣處理:你說的很特別,你會帶盲婆婆到什么地方去看什么風景?婆婆用什么去感覺這些美麗的風景呢?用手摸,用鼻子聞,用耳朵聽,用皮膚感覺……。學生們在笑過之余,思維會被引開,會覺得這樣一句看似可笑的句子其實并不值得笑,而發(fā)言的學生會感到自己的發(fā)言得到了老師的承認。被笑的尷尬會一消而光。更重要的是給了學生這樣的心理暗示:寬容比嘲笑力量更大,別人的思想是有自己獨特感受的。
例二:一學生在讀蟈蟈的`叫聲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歡快,或取得逼真的效果,把“咯咯”模仿成了蟈蟈的叫聲。又引來了一陣笑聲。我知道這是善意的。怎樣化這笑聲為更有利的資源呢?直接贊揚!你為什么要讀得這樣歡快?大家也來做做這只歡快的蟈蟈,改成像他這樣讀讀!讓盲婆婆感受更多的關(guān)愛,好不好?讀的情趣被調(diào)動起來了了,書聲中融入的情感也會更豐富了吧。
例三:在老師獎給小朋友“快樂果”,“勇敢果”時,有一個沒獎到的,也沒發(fā)過言的小朋友在下面小聲說:“這樣的蘋果又不好吃!弊尨蠹矣质且魂囆β。這笑聲讓我深思:他是為了引起我的注意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是我滲透給學生讀書的功利性了嗎?是我“心系課件”,沒有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學生了吧。在這笑聲過后我該怎么辦?孩子的話也提醒了我,物質(zhì)獎勵不應(yīng)說在前面,不讓學生養(yǎng)成為功利的目標讀書。在得到獎品的同時,也應(yīng)對全體同學心存感激,沒有他們謙讓機會,沒有他們默默支持,提出建議,自己的進步從何而來?所以面對大家說上一句真誠的“謝謝”,真是太應(yīng)該了!當那位在下面發(fā)泄不滿情緒的小朋友聽到謝謝二字時,他還會有這樣的想法嗎?
2、字字句句不放過,語言應(yīng)往規(guī)范引。
我覺得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重視了讓學生說規(guī)范的口頭語言。不遺余力,字字句句不放過,重視讓學生說完整的口頭語言,力爭運用積累,流暢優(yōu)美。在今后的每節(jié)課中我都將以此為目標,為向書面語言過渡做好一切準備。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1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詩歌,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人情味,但與學生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直接聯(lián)系不夠普遍。因此,有必要抓住“盲”字,充分引發(fā)學生想象,為理解詩歌內(nèi)容,走進詩歌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作鋪墊。
師: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說說你的感受。
生: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
生:看不見鮮艷的花朵,看不見碧綠的樹葉。
生:看不見藍藍的天空,看不見紅通通的太陽。
師: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五彩繽紛,可是盲婆婆的世界卻是一片黑暗。她會感到怎樣?
生:她會感到寂寞、孤單。
生:她會感到傷心、難過。
生:她會感到孤零零的,會有許多煩惱。
師:在生活上,會有哪些困難呢?
生:眼睛瞎了,洗衣服、燒飯、掃地都很不方便。
生:眼睛瞎了,過馬路很危險。
師:假如你家隔壁有一位盲婆婆,你會為她做什么呢?
生:幫她掃地,干干一些簡單的家務(wù)活。
生:扶著她上街、過馬路。
生:陪她聊天,解悶,幫她消除煩惱。
生:給她唱歌、跳舞,給她帶來歡樂。
生:陪她散步。
師:對呀,盲婆婆眼睛看不見,走路不方便,你可以做她的拐杖,你可以當她的眼睛。
生:我會陪她到田野里散步,呼吸新鮮空氣。我會給她講,天空有多藍,水溝里的水有多清澈……
師:有了我們這些善良,優(yōu)秀的小朋友,婆婆的.生活仿佛重現(xiàn)光明,幸福、快樂又回到她的身邊。我們詩歌中的這位小朋友也是這么做的,可是,我們都要上學啊,在我們上學的時候誰來陪伴盲婆婆呢?有一天他捉到了一只蟈蟈,就想到……
讓學生模仿盲人,閉上眼睛想象盲人的生活,走進盲人的內(nèi)心深處,學生的體驗深刻了,才能走進詩歌,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理解詩歌中小朋友提回蟈蟈,送蟈蟈時的喜悅,并與其同喜。以及感受到蟈蟈如同小朋友陪伴盲婆婆,它清脆的歌聲讓婆婆產(chǎn)生無限遐想。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2
為孩子們找出一條捷徑,讓知識變得簡單,讓表達變得順暢,讓課堂變得快樂!這是我對本節(jié)課教學的目標定位。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兒童敘事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xiàn)了當代少年兒童關(guān)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詩歌的第三小節(jié),很值得引導孩子進行說話訓練:“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往日難忘的歡樂。”在理解句子的基礎(chǔ)上,我是這樣引領(lǐng)孩子們的,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為了打開孩子的想象空間,我問孩子們:如果你就是蟈蟈,你最想把盲婆婆帶到哪里去?有了“田野”的鋪墊,孩子們想到了自己最喜歡的地方:“果園、公園、學校、游樂園”。在此基礎(chǔ)上,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發(fā)了其他孩子的.記憶,他們想到了“農(nóng)田、荷塘、游泳池”等等地方。接著,我又問孩子們,在果園我們能看到什么?孩子們回答:看到紅通通的蘋果、黃黃的柿子等等,接著問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們回答起來顯得簡單多了,因為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對春夏秋冬的景物進行過討論,甚至寫過話。這樣,再來進行“歌聲會領(lǐng)您走進……看到……”這樣的表達訓練,就等于是將兩個問題進行組合,孩子們表達起來得心應(yīng)手。
有些孩子的思維比較局限,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引路,想象的空間得不到更廣的拓展,所以,我們給他們多一點扶持,就等于多給他們得到成功的機會,他們的自信就會多一點,離真正的成功就更近一點!
但教學中生字教學不夠突出,聽課老師提出,這是第一課時,應(yīng)把握好低年段的教學目標:把識字寫字放在教學任務(wù)的首位。大家建議運用字理知識教孩子識字,尤其是本節(jié)課的新偏旁“卩”。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3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詩歌,寫出了殘疾人盲婆婆受到關(guān)愛時的幸福神情,同時,一個活潑可愛,非常有愛心的少年兒童形象也躍然紙上。通過這首古詩的學習讓孩子們學會去關(guān)愛別人,尤其是殘疾人更需要我們的關(guān)愛,愿這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也能發(fā)揚光大。,但與學生實際生活經(jīng)驗的直接聯(lián)系不夠普遍。因此,有必要抓住“盲”字,充分引發(fā)學生想象,為理解詩歌內(nèi)容,走進詩歌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作鋪墊。
本節(jié)課的課前導入,我注意了結(jié)合生活實際,抓住八月十五,團圓、賞月,聯(lián)想到盲人看不見光明,怎樣讓他們享受到生活的樂趣,從而過渡到課文中來。這環(huán)節(jié)耽誤了一些時間,因為我看到了很多同學的眼神,還沒有全神貫注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就繼續(xù)讓他們說自己感興趣的事,等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了,我才開始教學課文。
首先,從題目入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想想題目意思,理解題目的意圖,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我讓學生就題目充分提問,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這對把握課文重點,突破難點有很大促進作用。緊接著帶著懸念傾聽范讀課文,給學生思考空間,使學生對全文有了整體感知。
第二,從字詞過渡過到課文句子的學習。
抽出適當?shù)臅r間進行字形記憶這是一、二年級的重點。我知道這堂課容量很大,就沒有設(shè)計寫字環(huán)節(jié),把寫字環(huán)節(jié)拿到第二課時進行,但也想從比較形近字“鄰”“領(lǐng)”這兩個字入手,引導觀察“令”做為一個字的部首時筆畫的變化從而指導書寫。
第三,充分利用插圖來理解課文,這就有了兩次插圖的運用。
第一次用觀察圖中人物的表情,來思考他們?yōu)槭裁催@么開心,理解“樂呵呵”、“喜滋滋”的意思,體會幫助別人,特別是殘疾老人,心情是快樂的這種情感,從而引領(lǐng)學習全文。第二次讓學生想象、練說盲婆婆聽了蟈蟈的歌聲仿佛看到什么美好事物,體會蟈蟈給盲婆婆帶來的快樂。第二幅圖的內(nèi)容是文章的重點,我設(shè)計了“歌聲會領(lǐng)您看到”。這個練習不但讓學生產(chǎn)生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的語言,增長了知識。學生兩次說圖意不是很完整通順,我感受到應(yīng)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上再下功夫。出示完圖之后,應(yīng)緊跟著出示與圖有關(guān)的'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充分作朗讀訓練。
最后,我設(shè)計了拓展延伸,對激發(fā)深化提升課文內(nèi)容起到一定作用。我借助角色換位的方式幫助學生獲得真切而深刻的體驗,即借助角色扮演,使學生轉(zhuǎn)換到他人的位置,去體驗不同的情緒反應(yīng),并以某種角色直接進入情感共鳴狀態(tài)。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學生有了真實的生活體驗,這源頭活水才能水到渠來。在課堂上,學生真因為體驗了盲人的生活,雖然只是生活的一隅,但是也足能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一點震撼,也足以讓他們體會到了作為一個盲人生活有多么的不便,是多么的需要幫助!吧盒枰照;生:需要幫助;生:需要眼睛;生:需要領(lǐng)路人!彪m然孩子們只是短短數(shù)語,但說出了他們的真實感受。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從中可見他們的感受之深,體驗也切。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4
還沒上過第一課時的公開課,很想嘗試。以此來改變自己一貫懶散的教學思路。
于是“一人一課”,選擇了上第一課時。開始還抱著偷懶的心理,第一課時嘛,思路比較清晰,備起來就會比較輕松?烧嬲聛,才發(fā)現(xiàn),原來,仔細思來,第一課時還真不簡單。
一、體驗,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
前一天晚上,便布置學生閉著眼睛做幾件事,看自己碰到什么困難了,心里
又有哪些感受呢?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慢慢地理解了盲人生活的艱難,簡單地交流后,板書了“盲婆婆”這個詞,立刻問道:“能用自己的話說說盲是么意思嗎?”學生的回答很是真實可愛。
“就是眼睛看不見了!
“是說看不見光明了!
“是說他的世界一片黑暗了!
正是由于有了這樣的體驗,學生理解了這個字,同樣也記住了這個字。再讀“盲婆婆”這個詞時,一雙雙小眼睛里滿是同情接著,這一瞬間,又何嘗不被他們感動呢?“婆”這個字的學習,讓他們想想還有哪些字是女子旁的,為什么呢?學生一下報出了好多,有學過的,也有沒有學過的,接著,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姐、妹、姨、媽、奶、姑、娘”這些不都是女的嗎?快樂在小眼睛里蕩漾。再次觀察,女作偏旁和作底的時候,書寫一樣嗎?得出結(jié)論,“橫”的變化最大了。書空的時候,小手畫得可起勁了,還用最響亮最長的聲音喊出那一筆“橫——”呵,提醒我這個字怎么寫呢!
二、插圖,給課堂增添生機
靈感也許就在一瞬間。上課前一天晚上,琢磨著有些環(huán)節(jié)生硬了些。突然,就注意到課文中那一幅插圖,一般都放在講解課文的時用的圖這時好象有了用武之地。于是就有了兩次插圖的運用,第一次,用圖中盲婆婆的笑容留下懸念,引導學生認真傾聽范讀課文,思考盲婆婆的笑容從何而來。第二次,出示整幅圖,讓學生想象練說:圖上畫了誰和誰?他們干什么呢?從而過渡到第一自然段的.教學。學生的回答使整個課堂“動”著。
三、傾聽,使課堂更加和諧
喜歡看他們閃動的眼睛,靜靜地聽老師、學生發(fā)言的樣子。那時候的課堂和諧而又美麗。課堂上一句話、一個眼神,他們會立刻有回應(yīng),那時,會覺得,這真是你和孩子們的課堂。
正想著“綠、鄰、居”三個生字還是沒能夠放到適當?shù)牡胤竭M行字型記憶時,下課鈴還是歡快地響了起來,盡管心中很不情愿,可也沒辦法,只好把這個目標留到下一課去實現(xiàn)了。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15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優(yōu)美的兒童詩,通過課文的朗讀感悟,激起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guān)心他人、尊老幫殘的美好意愿。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這一主題,以讀貫穿。我在課前先布置學生蒙上眼睛拿東西、走路等,感受“盲”與“不盲”在生活中的不同。通過實踐活動孩子們體驗到了盲婆婆生活的困難和孤寂,在這樣的感情基礎(chǔ)上,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我”送的這只蟈蟈對盲婆婆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第三小節(jié)的時候,我以配樂朗讀為主,結(jié)合讀好“歌聲會……歌聲會……”兩個句子,引導學生觀察插圖,注意婆婆的表情,激發(fā)學生想象:盲婆婆聽著蟈蟈歡樂的.叫聲,仿佛還來到了哪里?還看到了什么、還想到了什么?在朗讀和練說中,孩子們體會到了蟈蟈帶給盲婆婆的無限樂趣,讓盲婆婆重新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也真正理解了送給盲婆婆蟈蟈的重要意義。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學反思02-21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心得07-19
綠色蟈蟈教學反思08-25
蟈蟈與蛐蛐教學反思04-21
螞蟻和蟈蟈教學反思08-25
蟈蟈和蛐蛐教學反思08-25
螞蟻和蟈蟈的教學反思03-27
《螞蟻和蟈蟈》優(yōu)秀教學反思(通用10篇)04-14
三八婦女節(jié)送給婆婆的祝福短信03-09
寫蟈蟈的作文 “啞巴”蟈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