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園丁與木匠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1
總是在給孩子設定任務,是時候給自己設定任務了。前幾天聽說讀書會本周需要遞交第一次的讀后感,實話說,我內(nèi)心是拒絕的,我覺得我的紙質(zhì)書還沒有到,我不習慣看電子書,我想大家不會那么及時交作業(yè)吧,或者干脆第一次我請假不交了,各種不想交稿子的理由在腦子里打轉(zhuǎn),然后想著時間還有幾天,再說吧。直到昨天周六,看到第一位群友上交了。這時才覺得這是沒退路的,任務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這是逼自己學習的一個好方法呀,所以在限定的時間里去完成任務是唯一要做的。很多時候,當我在給孩子設任務的時候,那種居高臨下,孩子你必須第一時間完成,我是父母我做主的感覺真是好棒喔,經(jīng)常為完不成任務和孩子鬧別扭,讓自己生氣焦慮,原來面對自己不善長,自己還沒有準備好的事情上,我和孩子是一樣的。
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書。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了如何養(yǎng)育孩子。她解釋了現(xiàn)在流行的像木匠教養(yǎng)方式是最大的謊言,教育的結(jié)果是不會成功的。而理想中的父母,應該像園丁一樣。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空間,時不時根據(jù)需要進行修剪,任由孩子生長。即便結(jié)果不是預期的,也許會收獲不一樣的驚喜。
為什么孩子不聽你的話?
孩子聽不聽你的話,首先取決于你們之間的關系,孩子聽不聽你的話,其次取決于你行不行。如果你本人的一舉一動都很有教養(yǎng),心地善良做事穩(wěn)生,你的孩子也會是這樣,所以,你是什么人,比你對孩子做什么更重要。
家中男孩,目前上初一,這本書關于青春期的部分很有趣,特別接地氣。
青春期:“游走在沖動與控制之間”
青春期,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與生俱來的`緊張關系變得更加顯著,十幾歲的孩子會把你逼瘋。
他到底想些什么?
這些話說得太貼切了,這就是目前我家的狀態(tài),經(jīng)常被他逼瘋,有些可能只是家長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他也會莫名發(fā)火,情緒激動,很多時候,做為家長的我是失望的,生氣的,更是無助的,不知道怎么辦,真想放棄,強硬吧,風雨只能是更猛烈,好好說吧,沒作用,所以我經(jīng)常是冷處理,或者更合適的叫冷暴力,發(fā)現(xiàn)這反而有些作用,有時我會暗暗得意,發(fā)現(xiàn)自己還有辦法能對付,但我知道,這其實很危險,不是好的辦法如同書中所說,你是什么人,你的一舉一動影響著孩子的以后。
特別容易理解的一句話,青春期“如同一輛車子,動力系統(tǒng)已變得很活躍,控制系統(tǒng)卻如同一輛車子,還沒準備好”,不要失望,控制系統(tǒng)是可以訓練的,試錯就是個好辦法 ,所以做為家長的我們學著讓孩子試錯吧。
GOPNIK說她也是焦慮的中產(chǎn)階級一員,讀看完這本書,至少在當下,我也沒那么焦慮了!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2
一本書讀完了,如果沒有讓它和我們發(fā)生點什么,可能就真的完了。它會變成占據(jù)書架的紙張,與我們再無瓜葛。我們還要再與它發(fā)生點什么才行。
糾正的誤區(qū)一
在心理、教育文章遍布的今天,我們聽到太多觀點。其中有一個觀點是:夫妻關系應先于親子關系。要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親子關系。然而高普尼克奶奶告訴我們:
對孩子的愛就像一個無法言喻的承諾。
我們對孩子的愛如此特殊,以至于讓“我們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關心自己的孩子。我們認為,自己孩子的幸福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比其他孩子或我們自己的幸福都重要!
正因如此,我們才會在生活中看到為孩子付出的父母,愿意犧牲自己的父母。我們當然不是提倡父母為孩子的犧牲,但是或許,我們可以理解他們,而非指責。
那么,犧牲是必然而無解的嗎?我們或許可以增加一些智慧。夫妻之愛不同于親子之愛,在不同的情境中,依據(jù)具體事情選擇并做出符合當下情形的行為,才是解決之道。我們真正要理解的是夫妻關系不同于親子關系,而不是將其排序或?qū)αⅰ?/p>
糾正的誤區(qū)二
什么樣的父母是好父母?孩子是否健康、愉快、成功是標準,TA是否符合標準,成了考核父母的` KPI。另一個人的身體、情緒、成就,要由我們來負責,且一旦出問題,受到譴責并被認為失敗的竟然是我們。理由只有一個,那個人是我們的孩子。世上竟有這種不合理的存在!身處其中的我們毫不懷疑其合理性。
高普尼克在《園丁與木匠》中告訴我們,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保留多樣性是人類得以生存發(fā)展至今的關鍵策略。我們沒法用一個標準衡量所有的孩子,比如專注力。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們?nèi)坏責o條件地愛著他們,無論他們睡著了或是醒著,無論他們優(yōu)秀或是平庸,無論他們健康還是生病,無論他們快樂或是煩惱,我們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愛他們。這樣的我們就是好父母。
得到的啟示
從觀察式學習、證言式學習到掌握式學習,再到探索、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孩子們的學習一直在發(fā)生著。玩,于孩子來說,就是學。孩子是自己學習的主導者。
父母最該做的,是打造一個安全的環(huán)境,讓孩子得以滿足其探索的需要。成為一名創(chuàng)造肥沃土壤的園丁,涵養(yǎng)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讓不同植物依其特性自由生長,是父母的榮耀。
運用于生活
在群里和大家一起讀完《園丁與木匠》后,我看到吳鉤老師寫了一篇《每個“神童”背后,都站著一對殘忍虛偽的父母》。其中回顧了自古就有的“神童崇拜”現(xiàn)象,漢代時,朝廷設了“童子郎”的官職。唐朝時,十歲以下神童通過童子科考試,便可獲官職。宋承唐制,亦設童子科。
這些設置催生了民間的神童培訓機構和名師。各機構和名師將孩子關在一個大竹籠里,再吊在樹梢上,然后逼孩子讀經(jīng),以便通過童子科的考試。然而,通過童子科的神童,大部分泯然于眾生。
為何如此?我們可以用高普尼克的研究來解釋一下。
孩子是如何學習的?他們邊玩邊學,邊看邊學,邊聽邊學,邊練邊學。為了通過童子科考試,孩子們只有死記硬背,失去了更多學習的機會,甚至錯失了眾多大腦發(fā)育的好時候,當然更大可能是泯然于眾生。
引發(fā)的疑問
高普尼克的書言簡意賅,道出了父母養(yǎng)育焦慮中的關鍵問題,提供給了我們科學的思考方向。然而,高普尼克似乎是為美國的中產(chǎn)階級父母寫的書,其觀點是否適用于當下的我們呢?我們作為父母真的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愛孩子就足夠了嗎?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3
最近,偶得一本《園丁與木匠》這本書,它是一本帶你走出傳統(tǒng)“讓孩子成才”的教養(yǎng)誤區(qū)的兒童教養(yǎng)類書籍,直擊當代父母焦慮的核心根源,給你教養(yǎng)思維的全面升級。養(yǎng)孩子不是套用公式,具體的教養(yǎng)方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你與孩子的關系怎么樣。高手父母與普通父母的根本分野,在于你是“園丁”,還是“木匠”。真正的高手父母,都懂得為孩子搭建成長生態(tài)。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系教授及哲學系客座教授,她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fā)展研究專家,也是首位從兒童意識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高普尼克認為,相比于其他生物,漫長的童年就是人類專屬的學習期,它使孩子成為最高級的學習者,孩子是真理、愛和人生意義的最大來源。
好父母的重新定義:成為園丁。
成為父母,照顧一個孩子,是成為一種深刻而獨特的人類關系的一部分,投入到一種特定的愛當中。因此,可以說:為人父母,本質(zhì)是愛。確切地說,愛孩子的意義就是為那些無助的幼兒提供一個豐富、穩(wěn)定、安全的環(huán)境,這個環(huán)境充滿變化、創(chuàng)新和新奇的元素,可供他們無限發(fā)展。愛孩子并不是給他們一個目的地,而是為他們的旅程提供給養(yǎng)。要理解我們與孩子的特殊關系,最好借用一個古老的比喻:照顧孩子就像照顧花園,做父母就像做一個園丁。
優(yōu)秀的園丁致力于創(chuàng)造肥沃的土壤,以涵養(yǎng)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其中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優(yōu)勢和美麗,同時也具有不同的弱點和生長困難。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年輕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
因此,父母的工作并不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特定的孩子,而是要提供一個充滿愛且安全、穩(wěn)定的'保護空間,讓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都可以蓬勃發(fā)展。我們的工作不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而是讓這些思想去探索世界的所有可能;我們的工作不是告訴孩子該如何玩,而是給他們玩具,然后在孩子玩完后再把玩具撿起來;我們不能逼孩子學習,但可以讓他們自己學習。
對中產(chǎn)階級的家長來說,“讓孩子變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焦慮、自責和挫敗感;對孩子來講,父母無盡的期望反而是一種負擔。人類會生出特點各異的孩子,他們的性格、能力、強項、弱點、智力水平、技能稟賦各不相同,千變?nèi)f化,無法預測。這讓我們在可進化性上具備優(yōu)勢,從而得以適應千奇百怪、不斷更迭的文化和自然環(huán)境。
孩子對世界的運作方式總是有一籮筐的想法,他們經(jīng)常在這些不同的想法之間跳來跳去,如果你拿一個相同的問題反復去問一個還沒上學的孩子,很可能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一樣。這可能正解釋了為什么孩子如此擅長學習。稚嫩的大腦比成熟的大腦有更多的神經(jīng)連接,更加可塑、更加靈活。一歲孩子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連接數(shù)目是成年人的兩倍。不止于此,年輕的大腦還擁有更多連接的可能。這些連接很弱,已有的連接可以根據(jù)新的經(jīng)歷更迅速、更容易地發(fā)生改變,因此,年輕的大腦可以毫不費力地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
人類的學習能力在反饋循環(huán)中代代更迭,這是一種范圍很寬泛的學習演進和文化傳承。這些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發(fā)展出許多不同的、新穎的,而且通常是前所未有的認知技能。
【園丁與木匠讀后感】相關文章:
園丁作文05-10
園丁的作文03-20
辛勤的園丁作文04-15
關于園丁的作文05-15
園丁優(yōu)秀作文08-12
園丁頌作文04-01
仰慕園丁作文05-05
辛勤的園丁優(yōu)秀作文07-12
園丁作文 15篇05-10
園丁對花兒的呵護作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