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心》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心》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文心》讀后感1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名為《文心》的書,一開始這本書是我的姐姐贈予我的,剛拿到時是抱有一個疑問的狀態(tài)看的,疑問是為何這書的名字叫文心?莫不是這文的內心?文的真正精髓所在?讀了此書,倒也懂得一二,但這書是夏丐尊與葉老先生葉圣陶所作的,這本書也確實有著這兩人的功底,所以懂與不懂倒也不知了。
《文心》是以故事體裁寫的專講寫和讀的書,故事的時間是1931年初秋到1934年夏天,取材于初中學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誘又平易近人的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有好學又活潑的學生樂華和大文,三個主角貫穿始末,葉圣陶先生與夏丐尊先生的文筆將這書中人物所寫的惟妙惟肖。本書有三十二個小故事,可以說是“中學生的`三十二堂國文課”,三十二節(jié)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匯、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故事呈現(xiàn)了三年中學進程,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因此,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文心》的收獲,或許不只是“關于國文的全部知識”了。
而在書中也有許多好的句子,其中我最喜歡這一句: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點綴。這句話令我受益匪淺,將作文當做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當做是為了生活而存在的點綴。
閱讀和寫作,都是樂趣,如果當成任務,就沒有樂趣可言。沒有意義。而這本書的好處就是教導我們如何去寫作和研究語文,學習漢字,而不是為了語文課而學語文。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自然中國的文學、文字都是有無數(shù)意義的,而這些東西需要有人去尋找研究。
《文心》讀后感2
朱自清先生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到:“本書寫了三分之二的時候,丏尊、圣陶做了兒女親家。他們倆決定將本書送給孩子們做禮物”。這讓我毫不猶豫買下了這本書,志同道合的朋友把共同的殷切勉勵用文字記錄下來,留給孩子,這不僅是一份禮物,更是一份答案、一份期許。是智慧的父輩對孩子們即將面對的未來的回答,讓我不禁想起古時候能決勝千里的軍師的錦囊,讓我充滿了好奇!
細讀序言,知道這錦囊原是可以惠及中學生家長的。夏丏尊、葉圣陶兩位先生用自己豐富的國學知識和多年的優(yōu)秀從教經(jīng)驗,用一個個故事詮釋和解答國學知識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困惑,尤其深刻而精妙地梳理了初中生應該怎么讀?怎么作?對我來說,正好實用!《文心》雖初版于1934年,其中的故事以當時的社會情況為背景,但兩位先生在書中討論的語文教學上的問題今天重看依然具有現(xiàn)實意義。我初略翻看了一下,第一篇《忽然做了大人和古人了》,通過玫叔的循循善誘,樂華和大文慢慢解開了心中對初中國文學習難度大幅提升的困擾,仿佛在迷茫中摸索到了進入國文學習世界的入口。
對于我們今天的`初中生來說,這不也是首當其沖的問題嗎?很多孩子因為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現(xiàn)實意義無法提高學習熱情,因為找不到學習的竅門和方法失去了學習的動力。
一份溫暖的禮物,一個精彩的錦囊,給了我閱讀的興趣和探索的企圖。不希望對孩子的指導僅僅停留在“口號式”的鼓動上,希望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能讓自己對學習語文的根本和要義有更深刻的感悟,畢竟,細細想來,也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慚愧!
《文心》讀后感3
《文心》作者葉圣陶和夏丏尊。葉圣陶是大家都熟知的作家和教育家,初中也有學過他的文章。但是夏丏尊我是今年世界讀書日參加活動,才了解到原來他也是很出色的教育家和作家,并且是著名漫畫家豐子愷的恩師。就像TS說的,當你書讀的越多,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了解的知識越少,才有更強烈的動力和欲望讀更多的書,學習更多的知識。
當然我也是讀這本書才知道葉圣陶和夏丏尊原來是兒女親家,葉圣陶的兒子和夏丏尊的女兒結為連理,而這本書恰是二位老人送給兒女的訂婚禮物。
文心意思為文之用心,指文章或文思!段男摹肥且怨适麦w裁寫的專講寫和讀的書,故事的取材于初中學生的生活。里面有循循善誘又平易近人的國文教師王仰之先生,有博學多才的枚叔,有好學又活潑的學生樂華和大文,三個主角貫穿始末。
本書有三十二個小故事,可以說是”中學生的三十二堂國文課“,三十二節(jié)涵蓋了修辭、語法、詞匯、詩詞、小說、日記、書信、工具書、文學史等諸多與作文相關的語文知識。故事呈現(xiàn)了三年中學進程,也展示了上世紀30年代前期的歷史氛圍。因此,今天的中學師生閱讀《文心》的收獲,或許不只是"關于國文的全部知識"了。
現(xiàn)在語文教學水平難以提高無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沒有弄清楚教學的目的,二是采用的方法不對!段男摹分饕懻摰'就是這兩個方面的問題。作者認為,一個人無論學什么,要學好,能終身受用,得靠自己努力。學習本就是一件愉快的事兒。
讀本書,學到了不僅僅以故事形式講述的切合實際的國文知識,而且我還強烈的感受到了樂華與枚叔深厚的父子親情,樂華與大文還有其他同學與人為善,互幫互助的同窗之情,王仰之先生對學生們愛護教導之情,學生們對先生的尊敬愛戴之情,還有30年代大家共同以文字抗敵的憤怒之心,團結之情。
《文心》讀后感4
《小小的書柜》這個章節(jié)是講怎樣給孩子選書的,書里為孩子挑的書籍對于現(xiàn)在的孩子顯得過時了,今天就來梳理一下自己對于“為孩子選書”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信息量爆炸的時代為孩子挑書仿佛成了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對于挑書這事我到認為不必那么煩惱,現(xiàn)在的.圖書出版業(yè)已經(jīng)比較發(fā)達,城市里的書店也各具特色,基本每一個大型的商業(yè)綜合體都能找到像樣的書店。無論站在任何一個書店的童書專區(qū),選上一本適合孩子又讓孩子喜歡的童書是非常容易的,現(xiàn)在的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喜歡閱讀。
讓我們對挑書產(chǎn)生煩惱情緒的是父母內心對“閱讀”構建起的利益追求,我們希望孩子們今天買書,就要迅速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就能答對更多的閱讀題,就能寫出50分以上的優(yōu)秀作文。平心而論,這事兒擱我們自己身上也困難有加,“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話放在父母對孩子閱讀的希望上尤其合適。
為孩子選書不難,難的是“能否參與”,更重要的是“能否堅持參與”孩子的閱讀?僅僅是“共讀一本書”沒有意義,關鍵在于讀完之后的交流分享,在討論中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如果父母也能動筆寫一寫,在共同練筆中分享見解的靈光。保持心態(tài)平和,堅持慢讀精分享,厚積薄發(fā),著眼未來。
對于現(xiàn)在的初中生來說,學校教育已經(jīng)過快過寬過廣,我反而覺得家庭應該擔負起“減速”的任務,落實好細節(jié)教育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