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賣桔者言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賣桔者言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賣桔者言讀后感1
讀了張五常先生的《賣桔者言》讓我感觸很深,我才漸漸明白該怎么去學習理論,該怎么去質疑,該怎么去研究。
在該偏文章中,張五常先生著重探討了市場和價格定價理論。在經典經濟學中,如果采取價格歧視定價,那么消費者剩余將被極大的榨取,生產者獲取的剩余也會增加。價格歧視定價有前提條件:市場分割和消費者需求價格彈性不同。張先生通過自身年夜時在香港市場上賣桔,來切身體會價格歧視的做法、條件和效果。
而根據實際賣桔的情況,在開始時要價都很高,且針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有意將價格提高,給消費者來侃價,這時價格的高低主要受雙方侃價能力的影響。到11點天下雨后,要價也因此降低,當然成交價格也隨之改變。午夜之后,因為買方侃價能力強,所以成交價格價格也很低。
同一天晚上,價格卻可以千差萬別,但是這種價格歧視的實現卻與經濟學教材上寫的不太一致,主要表現為市場或者顧客分開:一般認為同時同地將顧客分開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由于家fede訊息費用相當高,且這訊息買者比買者知得多,只要買者相信自己議定的價格夠便宜,他便不會去浪費時間查詢,而且很多時候也無處查詢,因為買者也不太會公布自己的買價。另一方面,顧客的需求彈性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張先生覺得信息少的人付價較高,信息多的人付價較低,而信息多寡和消費者需求價格彈性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他認為價格歧視的理論還是存在著很大問題。
其實,我覺得張先生講的也不完全對。他在一天賣桔,但是多個顧客到來的時間是不同的,他賣給多個顧客的也可以看成是一個一個賣的(如果同一時間的一般也會只按一個價格來賣),其實通過時間的不同還是將顧客市場區(qū)分開了。這樣幾乎可以達到第三種價格歧視的狀態(tài)。而對于信息不對稱和交易成本的問題,我覺得這只會影響到雙方的侃價能力,在賣桔的價格決定過程中占據了較重要的地位。但是這點并不影響市場分割的條件有效性。
對于第二點,我想經典價格歧視條件主要針對的是信息完全和無交易成本下,如果消費者的需求價格彈性越大,適用于低價方針。但是實際情況中,存在著摩擦的情況下,這種理想的狀況似乎體現得不強,反而交易成本和信息掌握情況在價格決定中占據了更為重要的地位。
由此引發(fā)我的.感想,那就是原來在現實生活中,交易成本和信息掌握程度對交易產生了更大的影響,使得原來完美的經濟學理論中的某些內容反而作用不是很大。但是這并不是說原來的理論不對,只是適用條件不對。因此,我覺得我們不應該對經典的理論妄加評論,而是應該尊重前人的理論研究,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找出更適用于現實生活中的條件,并加以研究,使之更適用于我們的生活。
當然,張老師的這種實踐精神和思考方法還是十分值得我們后輩學習的,通過這個例子他教給我們究竟應該怎么樣學習,怎么樣聯系實際,并在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這才是真正的學習之道,也是我夢寐以求的學習,而實際上多部分人士做不到的。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應該繼續(xù)學習,尤其是當現在工作時,這種學習方法會更加可能成為現實,應用于現實生活是學習的最終目的,我將會繼續(xù)努力的,爭取做一個博學有用的人。
賣桔者言讀后感2
在上制度經濟學課時,老師推薦了《賣桔者言》這本書,此書由著名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所著。由于本書的主題是產權,原以為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經濟學理論著作,讀完才知道,完全不似我們所學的西方經濟學那樣大段的理論,多幅的圖表,這是本短論式的經濟學小品文。所講的理論都通過現實案例來分析,讓即使是沒有理論只是基礎的人也會產生興趣,也可以看得懂。
這本書涉及面是極廣的,介紹了很多經濟學理論,如價格理論,產權制度,期貨市場,交易費用等,還談了一些對法律方面的看法和研究。在作者看來,經濟研究是與法律分不開的,兩者合并是必然的,經濟學研究如果忽略了法律這一約束條件,往往不能解釋人類的行為。作者對法律的重視比一般經濟學者大,也是頗有成果的。有一篇文章曾被美國一本法律刊物選為當年最佳法律論文之一,好笑的是,恭賀信是寄到教授所在大學的法律系。同時作者還在書中寫了他對學習方法和思考方法的心得和建議,希望能對學生有所幫助,以使“知識”投資事半功倍。
這本書用通俗的`語言講授了高深的真理。張教授利用了歷史上曾經發(fā)生的或現實生活中他所經歷的事件,向讀者一一解釋了各種科學理論。他一會兒帶我們去香港夜市賣桔子,實踐檢驗真理(價格歧視理論),一會兒講了他養(yǎng)魚的經歷及啟發(fā)(私產保障),一會兒又細細描述了燈塔收費難這一經濟學發(fā)展史上赫赫有名的例子。能對這些生動案例如此信手拈來,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恐怕是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務實的實證精神。
我對本書的核心——產權理論沒有什么興趣,倒是書中兩個細節(jié)讓我感觸頗深。
一個是為了驗證價格分歧理論是否正確,教授曾兩次在香港年宵市場上親自賣桔,這種實證精神在西方倒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很多經濟學家,同時又是商業(yè)和理財能收,用所學的經濟常識分析市場需求和動向,又可用實際經濟活動來分析理論甚至得出新的學說,真正是發(fā)財研究兩不誤。而在歷來崇尚君子動口不動手傳統(tǒng),教授高居象牙塔的中國,這種精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他樹立了一種新的學者形象:真誠地實踐自己的學說和信念。
第二個是從“樂觀”角度分析了自私對社會的貢獻。這一觀點初看覺得有悖我們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作者又改用了一個較學術性的字眼來代替,叫個人利益極大化。他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說愛迪生是一個很偉大但很自私的人,對工人苛刻,對認為無利可圖的發(fā)明一概不理,對認為有商業(yè)價值的就大量投資。如果覺得有人可能偷用他的發(fā)明,就立刻訴之以法,有人估計,愛迪生所花的律師費超過他發(fā)明專利所得。所以作者認為人以自利為出發(fā)點所能對社會的貢獻,要比意圖要改善社會的貢獻大。交易、社會分工其實都是人們?yōu)閷崿F個人利益極大化而產生的。他從一個很獨特的角度看問題,看得很深,也很創(chuàng)新。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
這確實是一本好書,從中不僅可以學到理論,也學到了看問題的方法。不過由于文中內容廣泛,不能一一道來。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圖書館借來慢慢看。
【賣桔者言讀后感】相關文章:
賣柑者言讀后感07-25
賣柑者言讀后感04-21
永遠的小桔燈09-29
制作小桔燈作文03-29
小桔燈的讀后感07-31
小桔燈的讀后感03-28
《小桔燈》讀后感07-20
小桔燈讀后感06-03
小學小桔燈閱讀心得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