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的讀后感(匯編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呼蘭河傳的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
今天買了本《呼蘭河傳》,到家就讀了起來。其實初讀《呼蘭河傳》,我并不怎么喜歡,耐著性子看了一遍,隨手就丟到一旁了。當我重新翻那本《呼蘭河傳》,細細品味,才發(fā)覺得它的精彩。
這本書是蕭紅寫的,她寫了她童年住的呼蘭河這個地方。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云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里的村民,活著的目的僅僅因為活著,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么。
讀著讀著,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著。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yǎng)媳,在這里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窮,因為生活,被賣做童養(yǎng)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干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說是為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么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里的人們,已經覺著,生不如死,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2
利用假期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呼蘭河傳》。這本書被茅盾評為敘事詩的代表,一串優(yōu)美的鄉(xiāng)土歌謠。
書的第一章,寫了呼蘭河嚴冬時的景象。趕車的車夫,賣豆腐、賣饅頭的人,在嚴寒、風雪中艱苦的生活、勞動著。他們作為下層社會的人,只能每天起早貪黑的辛勤勞碌著,但依舊對生活十分樂觀,這點很令我佩服。然后又從人們對東二道街大泥坑事故的種種猜疑反映了小城居民的迷信。這種迷信在第二章中顯露無疑。跳大神、娘娘廟大會、七月十五放河燈……這些呼蘭河的精神“盛舉”,卻有一大半是為死人準備的。為了死人在地下不愁吃穿,家人們都要花大價錢,把洋房、田地、衣裳甚至廚子、仆人、馬匹都要燒了,衣裳也都是真正的'棉衣布衣。有的窮人,看到那些東西,都想住到里頭去。
寫過了呼蘭河的總體情況,作者蕭紅又開始回憶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首先作者寫了與家中唯一一個疼她的人——祖父一起度過的時光。祖孫倆種菜、栽花、背詩,作者還曾經在祖父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之后,就是作者一個人玩的時候了。作者總能在家中的箱子里找到一些玩的,顏料、繡花鞋,以及祖母曾用過的一些首飾,都是作者的玩具。看到這一章,我開始羨慕作者的童年,并開始珍惜自己現(xiàn)在的童年時光。
最后的三個章節(jié)里,分別寫了小團圓媳婦、有二伯和馮歪嘴子。其中,我最佩服馮歪嘴子。他經歷了一件讓人難以承受的事——親人喪失,自己獨自撫養(yǎng)兩個孩子。但他在這種艱苦的條件下,在別人一致認為”馮歪嘴子不行了“的時候,依然坦然的面對生活,用自己不屈的靈魂,堅持著活了下去。
讀完全書,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封閉就會落后。呼蘭河就因為與外界隔絕,凡事都不相干聯(lián),而造成了自身的落后。同時,這本書還反映了舊中國的種種陋習,引后人深思。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3
暑假中,我讀了《呼蘭河傳》,全篇介紹了女作家蕭紅追憶家鄉(xiāng)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讓我感受到了多彩的風土畫,比如火燒云。
了解了蕭紅的背景后,我挺同情她的,她的家人都不疼愛她,她感受不到任何親情。只有祖父疼愛著她,給予她關愛,就像蕭紅自己所說:"從祖父哪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外,還有溫暖和愛。"
我很喜歡蕭紅對小花園的描寫以及和祖父生活場景的敘述。蕭紅以一個小孩子的視角去觀察小花園,各種動物、各種植物,一切對她來說都是新奇的,都是十分有趣的事物。她在花園里的生活狀態(tài)是多么自由,就像她所寫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把谷穗當作狗尾草扔掉,祖父只是大笑,然后耐心地教她辨認谷穗。和祖父勞動時,她時而去追蜻蜓,時而去捉螞蚱。這些生動的畫面,都是因為有祖父的疼愛,所以一切是那么的美好。
這也讓我想到了我的外婆,她也這樣疼愛我。她十分喜歡織毛衣、做針線。從小到大,我的'毛衣都是外婆給我織的。外婆還給我做布鞋,穿在腳上十分舒服,而且還透氣。每次都會在鞋面上繡各種小花,有荷花、梅花、小雛菊……可漂亮了,無論誰看見了都要忍不住夸贊一番。
我覺得我比蕭紅幸運很多,我不僅有外婆疼愛,還有爸爸媽媽和哥哥,而她就只有祖父給予她溫暖和愛。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關愛,需要快樂的童年,在愛的滋潤下健康、幸福地成長。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4
今天,我讀完了女作家蕭紅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民國是一個非常棒的時代:大步前進,人才濟濟。但是讀了《呼蘭河傳》我才發(fā)現(xiàn),民國時期的人們原來如此愚昧,不思進取。
首先,書中用了很大筆墨來寫了民國時期的人們。我總結了幾個關鍵詞:不思進取,愛占小便宜,愛管閑事。
那時的呼蘭河人是不思進取的。每天傍晚,小城呼蘭河都會有賣豆腐的人在街上叫賣。因為豆腐在當時有點貴,所以窮人吃不起。但是吃不起就更想吃,饞了很久。但是等賣豆腐的人走了后又忘記了,不想著怎么努力掙錢買豆腐。
那時的呼蘭河人是愚昧的`。在娘娘廟前有很多賣“帶”的人。婦女們都爭著買“帶”。因為據說“帶”可以“帶”出一個兒子。這些婦女不想著調養(yǎng)身體,而是去買“帶”,非常無知,迷信。而且每當有人病了,人們就請“跳大神”的。但其實“大神”也是一個普通人。為了吃雞,大口破罵請神人家的病人,把請?zhí)袢思业碾u拿回家吃。這些人是多么無知啊。
那時的呼蘭河人是愛占便宜的。冬天路很滑,一個賣饅頭的老人打翻了幾個饅頭,人也摔在地上。有路人在他還沒站起來之前就把饅頭吃了。
那時的呼蘭河人是愛管閑事的。一個普通下等人馮歪嘴子,他每天在磨坊里打梆子、磨面。在他的妻子王大姑娘生下第二個孩子去世后,很多人開始傳言小孩會夭折,他會上吊,自刎~~~~~~~
《呼蘭河傳》寫出了民國時代人們的無知、麻木,但這就是那個時代真正的模樣。
在這個黑暗的社會中,有一個人給了幼年的蕭紅很大的歡樂,這個人就是祖父。祖父給了“我”很多歡樂:在后園里我和祖父搗亂;我把小白菜種子踢飛、鏟地留下一片狗尾草、澆菜時往天空潑水、和祖父學詩把玫瑰花插在祖父帽子上~~~~~~這些事情成了“我”童年最重要的暖色與愛。
《呼蘭河傳》揭示了當年真正的呼蘭河,一個讓作者愛的深沉、愛的熱烈的呼蘭河;一個讓作者恨的無奈的呼蘭河。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5
窗外幾束陽光從窗簾的細縫里射進來,在夕陽的照射下,書柜仿佛鑲上了一層金邊,格外吸引人。我悄悄地打開書柜,挑出了《呼蘭河傳》,在陽光的沐浴下心無旁騖地讀起來了。
《呼蘭河傳》的作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慘又富有傳奇色彩的蕭紅。正因為她那寂寞獨特的童年生活才給了她靈感,她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色彩鮮明的人物:頑強的`馮歪嘴子,可憐的團圓媳婦,慈祥善良的祖父……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帶著那個年代的印記,帶著呼蘭河的鄉(xiāng)土氣息。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團圓媳婦。她是個十二歲的小姑娘,成天樂呵呵的,可胡家想給她一個下馬威,總是無端打罵她。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聽了跳大神的人的話,決定給團圓媳婦“治病”,燒柴架鍋,讓她脫光了衣服,在鍋里“煮”,她最后痛苦地死去。我看到這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真想沖進去跟他們說明真相,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愚蠢無知。我對團圓媳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同情、憐惜,為她叫屈。同時我體會到了舊社會愚昧、無知的恐怖,真是吃人的社會呀!作為女孩子,我很幸運生活在這個新時代,生活幸福,人人平等。
我讀這本書不像讀其他書那樣輕松愉悅,心情非常沉重,我見證了人物悲慘的命運,也感受到了蕭紅童年的寂寞、呆板!耙陨衔宜鶎懙牟]有什么優(yōu)美的故事,只因為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蕭紅如是說?梢,《呼蘭河傳》是她心靈的家園,精神的故鄉(xiāng)和靈魂的安生之處。
合上這本書,我回憶著,我感受到了蕭紅濃濃的悲情愁緒……這種愁緒像有魔力,它抓著我的心,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也許這就是這部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6
冬日的暖陽懶懶地照在窗臺上,泡上一杯濃濃的奶茶,一縷熱氣彌撒著濃郁的奶香扶搖直上,漸行漸遠。一陣冷風吹過,放在桌上的《呼蘭河傳》書頁不停翻動,一幅充滿著泥土氣息的畫卷徐徐展開。我仿佛可以看到:“我”已年邁的爺爺,“我”的二伯,“我”和鄰居們相處的點點滴滴。
雖然我的童年生活方式和作者大相徑庭,但作者細膩的文筆,直擊碰撞我柔軟的內心,仿佛身臨其境一般,不由地讓我倍感溫暖。
我家的老房子建于1998年。是那種磚塊水泥混制結構,簡單的.造型,前面用鋁合金封了起來,外墻是石灰涮白,還有充滿江南水鄉(xiāng)風味的黑瓦片。每當夜幕降臨,明亮的灶間瞬時熱鬧起來。媽媽總愛圍上那藍底白花的圍裙,翻滾著手中的木鏟,那撲鼻的香氣總會引得我伸出黑乎乎的“魔爪”,姐姐會來阻止,于是你追我趕圍著灶臺繞圈子,一不小心,翻了凳子,倒了瓶子,歡快的笑聲是黃昏中最暢亮的“交響曲”。
生火,燒飯。是我童年的最愛。當紅紅的爐火被點燃,在一陣陣毛竹竹節(jié)爆裂聲中,一股股四處逃竄的火苗沖出來,曾讓我額前那一絡頭發(fā)被燒焦彎曲,以至于好長一段時間,姐姐都戲稱我為“沙和尚”。
現(xiàn)在,這一切的一切,都成了記憶。老房子要拆遷了,生活了那么多年的老房子從此要退出生活的舞臺。望著那被拆去門窗的房子,那東倒西歪的桌椅,這失去主人維護的老房子顯得格外蕭條,破敗。或許,這一切將隨著鏟車的轟鳴聲,徹底埋藏。
但愿,記憶里只留老房子的歡笑聲。
拔動琴弦,記憶中的童年不停翻滾。恰似《呼蘭河傳》讓我共鳴。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7
蕭紅!蕭紅,呼蘭河水把您養(yǎng)大。您是這片黑土地上孕育出優(yōu)秀的女作家,是愛國文學青年的典范。您珍貴的文學作品,是黑土地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令人永不能忘卻的一段歷史篇章。是呼蘭河的驕傲,是呼蘭人民的驕傲。您熱戀著這片黑土地,熱戀著呼蘭河,熱戀著鄉(xiāng)親們。
《呼蘭河傳》就充分體現(xiàn)了您的心靈。您還有很多作品沒有來得及寫完。如:反映東北開荒史的長篇小說《泥河》、反映哈爾濱女學生抗日斗爭的長篇小說《晚鐘》、《呼蘭河傳》的第二部,另外還有《還鄉(xiāng)人》、《采菱船》、《珠子姐》等十個短篇小說題目都擬好了;可是殘酷的戰(zhàn)爭缺醫(yī)少藥,奪去了您青春年華。人民為您惋惜,為您憐憫……
蕭紅。∈捈t,您放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歷盡磨難、饑寒交迫、貧病交加、坎坷曲折。生活的漂泊,愛情婚姻的不幸,戰(zhàn)爭的災禍,您無不飽嘗。為的是推翻黑暗的封建社會,為的是不當亡國奴,為的是讓廣大勞苦人民都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您懷著對祖國對黑土地的一片赤誠,蘸著自己的血液和膽汁,不足十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卻留下了近百萬字的珍貴文學作品。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民族危機嚴重的動蕩時期,在國將不國的劇烈變動中您寫盡了人生的死路和活路。以抗日作家之譽蜚聲中國文壇,名揚海內外。報效祖國的熱血在您胸中奔騰,鞭撻吃人世界日寇鐵蹄暴行。您是現(xiàn)代史上巾幗英雄,文壇巨星。萬古流芳!永放光芒!
您的短暫人生卻綻放出晶瑩閃亮的文學火花。您在廣州珠江畔銀河的英靈,我們莊嚴向您告慰:我們踏著您的步履繼續(xù)奮斗。今天您的愿望實現(xiàn)了:祖國已陽光普照,盛世隆興,東方巨人,錦繡前程。請您望一望家鄉(xiāng)的巨變吧!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8
本學期我讀了一本長篇小說,名字叫《呼蘭河傳》,全書共有七章,描寫了上世紀二三十代東北小城的風土人情,真實而生動再現(xiàn)當地老百姓的平凡,卑微,落后的生活現(xiàn)狀和平庸的精神。
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描寫童年時的場景:好玩的`花園,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兒飛了,就像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樣就怎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黃瓜愿意結一個黃爪就結一個黃爪。就是一個黃爪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他。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我特別喜歡這一段,童話般的意境,詩意般的語言,寫得是多么的好呀!
如果說童年的花園和爺爺帶給了她許多的快樂,那么和他差不多年齡的小團圓媳婦那一章節(jié),讓人看得透不過氣來!
她的命運多么悲哀啊!12歲,一個天真爛漫的年齡,本該在父母面前撒嬌,卻千里迢迢到這里當童養(yǎng)媳。因為活潑,不像媳婦,所以受到婆婆的打,為了讓她變得更懂事更聽話,這打持續(xù)了一個冬天,不管白天黑夜,一天打八頓,有幾回,還把她吊在大梁上,叫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的抽了她幾回。她婆婆居然還說,打她是為了讓她懂規(guī)矩。后來女孩子給她們折磨得快發(fā)瘋了,他們就聽跳大神的話請人給她洗熱水澡,滾水,昏過去用冷水澆醒再洗,洗了三回,就這樣把人活活折磨死了!愚昧,可悲!
“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的感覺,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的沉重起來。也許這就是生活,蕭紅讓我們見識到了不同時代的人物縮影,也感受到我們現(xiàn)在生活是多么的幸福。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9
《呼蘭河傳》一共有七章和一個尾聲,第一章主要講東北小城呼蘭河的卑瑣平凡的實際生活,第一節(jié)引出呼蘭河以后,主要寫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節(jié)主要寫賣豆芽的女瘋子;第三節(jié)寫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節(jié)第五節(jié)主要寫扎彩鋪;第六節(jié)主要寫小胡同賣麻花的;第七節(jié)主要寫賣豆腐的;第八節(jié)介紹火燒云;第九節(jié)總寫呼蘭河的一年四季。第二章寫了關于呼蘭河人們的精神上的活動,有什么“跳大神”,鬼節(jié)放河燈,臺子戲,廟會,跳秧歌等。第三章寫了祖父與祖母。第四章主要描述了我家的荒涼。第五章寫了小團圓媳婦之死,第六章寫了有二伯的故事,第七章主要寫磨房里“馮歪嘴子”一家的故事。尾聲講述了故事的結局。
通過蕭紅細膩而詳細地描述,我看到了一個對我來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年代的人們的生活狀況。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小團圓媳婦之死,來的時候活蹦亂跳,沒過上幾天安穩(wěn)日子,就走上了黃泉路了,她才十四歲,卻早已成為人家的`妻子,可她原本應該是個天真活潑孩子,而造成這一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她那個惡婆婆。幸好我們生活在當今時代。那時的整個社會嚴重的重男輕女的思想,使多少小女孩失去了親人的愛,本該上學的年紀卻不能上學,在家里做這做那,還要飽受摧殘?偟膩碚f,呼蘭河當時的人們的經濟是很落后的,精神是愚昧的,人心是迷茫的,尤其是迷信害了很多人。而我認為呼蘭河也許就是當時整個中國農村的縮影。
蕭紅的整個童年關于愛的記憶大多都來自于祖父,書中很溫情的描述了這些關于愛的回憶,祖父的園子里永遠是春天、是生機、是五彩斑斕的,而園子外的呼蘭河城里卻總是凜冽的冬天,是蕭瑟、是暮氣沉沉的。從祖父那里,蕭紅知道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之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她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0
每個像蕭紅和我一樣在小城里長大的人,都能感受得到,自己生活的小城就像烙在自己身上的印跡,有愛與哀愁,也有其中的獨特。
蕭紅筆下的黑龍江呼蘭河城,尤其是這樣。在這部長篇小說里,蕭紅開始著筆時就寫到這是一個嚴冬會把大地凍裂的地方,這里以東西南北分每一條街道。道上走著這個城里的行路人,他們中穿梭著車夫、賣豆腐的、賣糖的,不同的街道里分布著不用打廣告的布店、鹽店、藥店、學堂,火磨院子,蕭紅用筆帶著我們走進了這個小城里,我走進去,像走在另一個年代的我的家鄉(xiāng),一下十分熟悉,一下又走進了她的時代的舊記憶中,點點滴滴都甚是吸引著人進去,甚至已經身在其中卻令你渾然覺。
整篇《呼蘭河傳》,其實最讓我合上書后感慨“怎么那么好啊”的,是蕭紅以“我”,“我”這個小女孩與祖父共同度過的童年生活。蕭紅家的后花園,是她幼時的樂土,后花園里生長著各種蔬果、花朵,倭瓜、西瓜、櫻桃汁液甜蜜,園里小蜻蜓和螞蚱、蜜蜂打開了童年里活潑的笑臉。小蕭紅總有著好奇的問題問祖父,字句里深映著祖父對她深深的寵溺和愛意。
一老一小,在后花園里采摘果子,祖父修剪玫瑰花的.枝葉,她便偷偷將玫瑰插在祖父的帽檐上,祖父聞到花香還嘀咕著這花開得真真是好,祖父的樣子惹得家人都開心地笑起來。蕭紅在這些片段里反復寫,“我笑得最厲害,我在炕上打著滾笑…”笑啊笑。而殘忍的是,她在文末的時候一說“從前那后花園的主人,而今不見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弊屓擞X得深感無力,斷絕在故事的結尾。
“小主人逃荒去了!笔捈t一生的經歷來看,她一逃出去便是一生,那個童年天真的自己,還有那個再也回不去的故鄉(xiāng),真的就遠離了,再也不能見。而你或我都可能從小城走來,一生都在找回去的路。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1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之感,然而越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這就是蕭紅寫的《呼蘭河傳》。在這個充滿意義的暑假里,我把它全讀完了。
蕭紅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8歲時母親生病去世了。父親又娶了一個后媽。后媽對她一般,雖然不打她,但是會罵她,拍桌子摔椅子地罵。她的祖母更殘忍,她不聽話時,就用針扎他的手指頭。在這個家中,唯獨祖父最疼她、最愛她了。當她被扎后,祖父就會輕輕地摸著她的小手說:沒關系,長大了就好?矗捈t8歲時母親就離開了她,她感受不到母愛,她只能收到祖父的毆打,后媽的辱罵。這難道不是她那一串凄婉的童謠嗎?
祖父到菜園里去干活,她也去,祖父戴一頂大草帽,她就戴一頂小草帽,祖父割草,她也割草,常常把“雜草”當作“韭菜”留著,把“韭菜”當作“雜草”割掉?匆娪悬S瓜,就摘下來吃,看見有蝴蝶就丟下黃瓜去追蝴蝶。她還把水瓢中的水往天上灑,還喊著:下雨了!下雨了!玩累了,就躺在角落里里睡著了,不用席子,不用枕頭。只要草帽往頭上一改。蕭紅是一個多么活潑的孩子啊,她盡情享受著祖父給予她那一幅美麗的風土畫。
蕭紅把自己童年的不幸與快樂寫成了一篇篇文章,最后他們就變成了一本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我們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童年的'喜怒哀樂都是我們成長的腳印。我發(fā)現(xiàn):大作家們的童年并沒有這么美好,他們的痛苦比快樂多得多。他們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腦子才取得成功,名垂青史的。而我們這代人卻生活在蜜罐子中,因為有了父母的依靠,認為父母會給我們一切,所以自己稀里糊涂地做每一件事,不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但自從看了這本書,我認為我們應該腳踏實地、認真努力地學習,讓童年生活中的快樂、憂愁到我們長大之后成為生活中的美好回憶。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2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名著,這本書的作者的是蕭紅,在這本書上寫了她七彩童年中周圍的人和事還有自己的故事。
蕭紅的童年不像其他孩子一樣,因為她幼年喪母,父親性格暴躁,她只能在外祖父那得到溫暖,因為抗婚而走,1933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這本書就是她在香港病逝前寫的最后一本書。這讓我覺得她是一位很有傳奇色彩的作者。
我在《呼蘭河傳》這本書里讀到很多經典的段落,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堂堂的,好像是天著了火。變化這地方的火燒云極多,一會紅堂堂的了,一會金洞洞的了,一會半紫半黃的,一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大黃梨、紫茄子,這些顏色天空上邊都有。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的`,見也未曾見過的,諸多中的顏色。我之所以喜歡這一段是因為我覺得蕭紅是想借這段寫出她的童年是七彩斑斕、多姿多彩的童年。
在東二道有一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有許多的家禽都在那里遭受過災難,那里摔死過豬、鴨,悶死過狗……。有一次,外祖父看到坑里摔死了一只鴨子,就用泥土裹上給蕭紅回家烤了吃,蕭紅覺得特別好吃,于是又到了那個大坑等鴨子掉下去。在這段讓我覺得作者特別的天真可愛。因為鴨子掉下去只是偶然的,而鴨子再掉下去的幾率很小,等著撿到鴨子的希望也非常小。
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感受特別深,因為我在這本書中讀出了人間的善、惡、美、丑,還讀出了老百姓的平凡、悲瑣、落后的生活現(xiàn)狀,我還覺得這本書有諷刺還有幽默,幽默就是作者在大坑里等鴨子,諷刺就是說團圓媳婦的婆婆的無知。這本書的語言不僅通俗易懂,仔細讀還能讓你覺得它像一首惟妙惟肖的敘事詩讓你身臨其境。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3
我剛從書店里出來,手上還拿著《呼蘭河傳》,不由又想起了蕭紅阿姨寫的《祖父發(fā)園子》 ,那 時的蕭紅是多么調皮,可愛呀!于是,今天上午我再次翻開了《呼蘭河傳》,再次去探索呼蘭河 這座小城的奧妙。
這本書共分為七個章節(jié),分別是:小城風貌、城中盛事、我與祖國、荒涼的院落、小團圓媳婦,有二伯、馮歪嘴子。每一個故事都特別讓人有輕松之感。越往下讀,心頭就會沉重一些,讓我置身于書中,流連忘返。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人們是多么迷信呀!人們跳大神、糊陰宅、放河燈......利用這些來保佑一生平安,他們卻渾然不知這一切都是假的;東道二街的泥坑,曾淹死過多少條鮮活的生命,比如:雞、鴨馬......卻沒有一個人去填那個坑,因為人們認為一切都是天意,呼蘭河的人們還是愚昧的。人們居然認為跳大神可以治病,放河燈可以讓野鬼投胎,糊陰宅可以讓人們在陰間擁有一切,人們所謂的“盛宴”就是讓十二歲的女孩洗澡,人們還用“治病”的跳大神當成“表演”當地人民是多么愚昧、麻木。
呼蘭河這座小城的生活是多么刻板單調呀!人們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每一年必有跳大神,放河燈、廟會......
這些重要的活動有一個人多么渴望吃豆腐,但家里沒有錢,他說他以后要賣豆腐,這樣也行是人窮志短吧!
呼蘭河的人民還是自欺欺人的,他們知道他們生活貧窮,無法改善他們的居住條件,只能自欺欺人地說“沒事兒”
合上書,腦中浮現(xiàn)出呼蘭河這座小城。。『籼m河!你是一個充滿如此世俗氣息的地方!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4
有個小姑娘整天在祖父身后轉來轉去,祖父在后花園干活兒的時候,她就搗亂,祖父教她念詩,她喊得津津有味,兩個黃鸝鳴翠柳,硬生生被她說成兩個大梨子鳴翠柳!哈哈,和我一樣是小吃貨一枚的她是誰?她就是民國時期的才女,被魯迅先生極力推薦的作家蕭紅。
生于呼蘭河,在人生最后兩年的時光用文字編織了兒時家鄉(xiāng)的夢,她用對生命的熱情譜寫了:她家的院子,呼蘭河小城,祖父,小團圓媳婦兒,有二伯,馮歪嘴子。那是她祖父的園子,在這里,一切都是自然的,無拘無束,有愛著她,慣著她的祖父。我想,此時的小蕭紅一定很快樂。園子以外呢?小城里的人卻一個比一個荒涼,一個比一個無助。那么美好的后花園,那么無助的呼蘭河小城
媽媽見我看時傷心,就說:舊社會的呼蘭河糟蹋人啊,你還是別看了!說也奇怪,蕭紅筆下的人物身世雖凄涼,但透過她火熱的文字,我似乎看到了她一直在找尋希望。
她說: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黃瓜愿意開一朵黃花就開一朵黃花,愿意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就是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多美好的文字,她一定特別想念她的祖父,一定特別向往自由。
正如同生活中的我,也喜歡大自然里的無拘無束。一有空閑,便常常跟著爸爸一起侍弄他精心培養(yǎng)的盆景花草,這是菖蒲,那是紫藤,還有梨花、梅花、玉簪花,我樣樣知曉。如果爸爸有了興致,偶爾還能蹭到山上,到小溪抓抓小蝌蚪,看蟋蟀打架的機會,我要是和小蕭紅認識,一定有聊不完的話!不同的是,我們對于得到自由太容易了,而這份自由、快樂,只是作者顛沛流離的一生中最為美好的.一段兒時的回憶,是她如黑夜般寂寞生活中唯一的一點亮色。
時代變遷,斗轉星移,新時代的我們不用再經歷呼蘭河小城人們的苦難,封建社會的壓迫。這個暑假與《呼蘭河傳》相遇,給我的成長留下了一份美好的回憶,我不禁覺得讀書學習是多么幸福的事兒!
呼蘭河傳的讀后感15
前幾天,我有幸閱讀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這是一本充滿無奈的“回憶式”長篇小說。
整本書分為七大章和尾聲。七大章主要寫了呼蘭河這個小鎮(zhèn)幾個主要的地方以及重要的風俗。蕭紅用不平凡的文字,描寫出一個平凡又普通的小鎮(zhèn)。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經這樣評價《呼蘭河傳》。“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圖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呼蘭河畔的生活,故事里充滿了那時候的人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龍王啊,什么叫魂啊的,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個大泥坑。那里人是蕭紅那年代最平凡的一種人,靠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一個寂寞的'世界。迷信還是迷信,跳了大神,給人去病?戳松赵偃ゼ,若是生日不好但家財萬貫的男孩是可以嫁得的。雖然這么愚昧,這個樣卻在這么個家庭還有這么個溫馨,點點的那種,好像炊煙一樣迷茫,摸也摸不著,碰也碰不透
〈呼蘭河傳》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苦悶和寂寞也一樣,而這一心情投射在《呼蘭河傳》上的暗影,但見之于全書的情調,也見之于思想部分,這是可以惋惜的,正像我們對蕭紅的死一樣惋惜。
呼蘭河不僅只是呼蘭河,它可以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有些扎彩鋪是為死人而準備的。人死了,靈魂就要到地獄里去,地獄里邊怕是沒有房子住,沒有衣服穿,沒有馬騎。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做這么一套。用火燒了,據說是到陰間就樣樣都有了。怪不得城里人、窮人都說“活著還沒死了好”之類的話。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在呼蘭河都成當了時全中國的寫照。
當我翻到最后一頁時,《呼蘭河傳》就讀完了。而我的心情很久很久都沉浸在那一片灰中,又想起那段話了: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樣,就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