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 推薦度:
-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 推薦度:
-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6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1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之時的著作,其首次坦陳自己對于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并以多篇精彩隨筆對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證。此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楊絳先生對鬼與神、關(guān)于人、靈與肉等問題的思考與認知。第二部分是是有多篇散文組成的。
對于這本書我所感受到的是對楊絳先生的敬意。作為一位96歲高齡老人,在躺在醫(yī)院病床上時還在思考。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與大部分中國女性老人不同的人性光輝。
在中國,我看到太多年老的老人在老了以后每天就是打麻將、嘮家常、東家長西家短,要不就是做家務。好似他們的生活千篇一律,就這樣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一天又一天的過,然后等到生命的盡頭。如果真的就是這樣過活倒也算是舒心的吧。
但是,我所看到的.可不只是這樣。往往伴隨著的是,身體的疾病、奮不顧身的扎入后一輩的生活中,比如帶孫子,管下一代。要么就是覺得孩子不孝啊之類的。當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這樣的老人時,我便思考若我有朝一日變老了,我會變成他們這樣嗎?若是這樣有何意義?大部分的生活都奉獻給了家庭,孩子。然后對孩子說我這么苦這么累都是因為你啊。弄得孩子又無奈又氣憤。
為什么喜歡楊絳先生?因為在她的身上,她的人生經(jīng)歷中讓我感受到活著可以這么好,這么有希望。如今楊絳先生一百多歲了,歲月的風塵難掩她的風華。我的手機中保留了她頭發(fā)花白卻任然埋頭書中認真寫作的照片。這一幕非常打動我。我希望能當我老去的時候,我可以像她一樣,充實淡然的朝天國進發(fā)。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2
楊絳楊先生,我在國館中看過對她的介紹,也在高中語文閱讀中看過她的性格,同樣在微博里瞥見說能被稱為先生的女子為數(shù)不多。《走到人生邊上》,楊先生高壽,即便是老了,腿腳不靈活也依然堅持寫作和閱讀。她在承受了阿媛和錢鐘書先后離世的慘痛后,“我們仨”走散了,卻也依然沒有消極。她說,“拉一位古代的大皇帝作陪,聊以自豪吧!”。讓我想到王小波,萬壽寺里失憶的'年輕人也同樣有一顆樂觀的心和自嘲的勇氣,我崇敬這些人。
很多的書是需要靜下心來閱讀的,否則你讀不懂。我在書屋值班的時候,就在書屋里面朗讀這本書,讀完了我才稍微懂一點點這其中包含的意義。她分析肉體和靈魂的關(guān)系,也論神與鬼的問題。在一個無所牽掛的老人心中,會想到這些問題,那么答案也應該是一輩子的事情。何其有幸可以讀完一個人一輩子的思想,只是這其中的感悟,就像勞神父給楊絳的那盒巧克力,她九歲聽到的話,一直到九十歲才恍然大悟。你說孔子到底有沒有女兒呢?如果有他對他女兒又是如何呢?
今天天氣有點冷,讓我讀到“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世上哪有那么多功名顯赫之人。你我不過皆為凡人,所以即便如此我們也是有著自己的快樂,即使后人記不住你。那么我們又何苦為了身后名而勞神呢?大抵俯仰無愧于天地即可。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3
這是著名女作家楊絳先生的作品,讀過之后,讓我受到了很多啟發(fā),指導我更好的成長!
如果說“老先生”用這樣一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回首她的人生,那么讀者就是從這本書中讀到什么是它包括靈魂、個性、本性等一系列的內(nèi)容!這是楊絳先生站在人生邊上對人生的探討,正如許多人好奇,人的生命起點是什么,終點又是什么,到底有沒有天堂和地獄?不管有還是沒有,九十多歲的楊絳先生可能比我們想得更深入一些,而我就像是一個偷吃糖果的小孩子,品嘗到了她的`人生感悟!還是比較喜歡作者注釋里的小故事,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其中最愛的一對喜鵲的愛恨離愁,可能這是楊絳先生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些人和故事,卻讓我覺得讀后回味無窮.....
也許幾十年后,我站在人生的邊上,再去細讀楊絳先生的這本書,我會理解她的胡思亂想,會理解她對于“人”方方面面的探討,這是在經(jīng)歷過伴侶去世與愛女離去十年后對人生的看法一深刻、精辟、韻味無窮!正如她所說的“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jīng)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
我想,我也該從現(xiàn)在起探索人生的價值,因為我們現(xiàn)在無需向后看,只需向前看,楊絳先生已經(jīng)幫我們探索她經(jīng)歷過的人生,而我們的人生價值,還在續(xù)寫.....我們需細細探索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4
讀了《這本走到人生邊上》。其實感悟還是挺多的。我最喜歡的是楊絳老師寫在前言中的第一段話:我已經(jīng)走到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俗話說得好,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規(guī)律,每個人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回歸塵土。那為何我們不讓自己在這之前,活得快樂,自由,光鮮,讓自己不留遺憾呢?
但是在這之前,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我到底是什么?我當然不止我個人,我是一切人的代名詞。如問我是誰?答我是人,是人世間每個具體的人。只有明白這些,我們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來到這個世界最大的價值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綻放出最絢麗的火花,讓這個世界因為我而更加不一樣。
我喜歡音樂,那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音樂,寫寫歌詞,自己編曲,做一首只屬于我自己的.歌,也許許久以后,有人發(fā)現(xiàn)了這首歌,他能從這首歌當中學會什么,那,這就是我的價值,做有意義的事,讓自己,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意義。這樣也不會讓自己長大以后,回頭看自己的過往時,發(fā)現(xiàn)自己一事無成。
人最后的終點就是都是那一個字,那為何我們不在自己有限的時間當中做有意義的事,這樣才不枉我們來這世上走這一遭,既然要活,就要活出不一樣的人生,要有自己的姿態(tài),有自己的態(tài)度,堅持自我,不迷失在這些是是非非當中,唯有認清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向四周散發(fā)光芒,才能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5
今天下午看完了楊絳先生的《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我是邊讀邊做筆記的一次閱讀。讀完整本書,我在書上劃下了認為對楊先生見解非常認同的地方。
讓我最有感觸的是《人生實苦》、《人需要鍛煉》、《修身之道》這幾篇文章,真的都是人生的大智慧。這幾篇文章,無論什么時候去讀,都不會過時,講的非常精準到位,我記得楊先生在書里不止一次提過,走到人生邊上,往前走和往后看,而她寫這本書,就是為了把人生的意義用自己的理解和讀者分享,能夠有幸讀到楊先生的這本書,也是一大幸事。
這本書有一個特點,前半部是哲學命題居多,解釋了很多哲學問題,后半部收錄了楊先生寫的小說,散文、議論文。由此可見,楊先生的文學修養(yǎng)之高,無論什么文學體裁都駕馭自如,之前知道錢鐘書先生的學識淵博,讀了這本書之后,才對楊先生的學識大為贊嘆。好多年前看過楊先生的《我們仨》,時隔多年,再次拿起楊先生的書時,先生已經(jīng)駕鶴西去了,楊先生是一位思想和道德極高的`學者,我從內(nèi)心深處崇敬她。
這本書里我看到一個對我來說蠻有趣的內(nèi)容,就是楊先生小學的時候,關(guān)于星期的描述,是以行星的名字命名的,星期日叫做日曜日,有“月、火、水、木、金、土”這個倒是意外的收獲,日本現(xiàn)在的星期描述原來出處是從我們國家傳過去的,讓我恍然大悟。我真沒想到看楊先生的書,能夠讓我多了這個知識點,也算是意外之舉。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6
這是楊絳先生在96歲高齡寫的一本書,楊絳是錢鐘書先生的夫人,在一次機遇偶然的情況下讀完了它,最開始被吸引還是里面的鬼故事內(nèi)容。這本書所講述的內(nèi)容正如書名一樣直白:走在人生邊上。像是和自己的一生進行對話一樣,有生死、有命運、有靈魂、有鬼神,跨越了近一個世紀,將生、老、病、死的非常平靜的述說著。
鬼打墻、鬼附身、古代刑場這些非常靈異的事情,在這本書里都進行詳細了描述,這些東西本不適合在這里被提及。書里面提及了楊絳先生年輕時候的一個同學,家里般進了非常大的一個院子,這個院子以前是清朝的`一個斷頭臺刑場。自從搬進去住之后,一家人接連變故,非常瘆人。從一個老人家的說出這些,說實話,我是信的。楊絳先生對唯物主義、唯心主義、人的信念都進行了思考,修身之道、品德修養(yǎng)。人的可貴之處在于人的本身,無盡的苦惱!霸鵀殪`性良心奮斗的人,看到自己的無能為力而灰心絕望,覺得人生只是一場無可奈何的空虛”!拔覀冊绱丝释\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最妙曼的”。
讀完《走到人生邊上》,感嘆楊絳女士在九十多歲的高齡下,那么平靜的對待生活、平靜的思考。作者一輩子經(jīng)歷了非常多的苦難,生離死別,到臨了對人生看的無比通透,無比豁達。這種心態(tài),是令人無比讓人敬佩的。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10-06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02-28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10-26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7篇03-27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4篇03-18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3篇08-18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6篇)10-26
《走到人生邊上》讀后感4篇09-05
《寫在人生邊上》讀后感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