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讀《相約星期二》有感 推薦度: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匯編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總結(jié)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相約星期二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
幾年前,一位好友勸我讀一讀在美暢銷排行榜的一本好書《相約星期二》,它會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fā),改變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出于好奇和期盼,周末的一天,我走進新華書店,在新書架上找到了這本書,一個老頭,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的課,一個感動整個世界的故事,從此讓我改變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
《相約星期二》的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一位美國一位頗有成就的專欄作家、電臺主持,他得知自己最尊敬的老教授莫里身患不治之癥,在前往探視中與老教授相約每周二,在與莫里教授相伴的最后十四個星期里,米奇。阿爾博姆聆聽莫里教授最后的教誨,他們聊到了許多的人生問題多,如何面對他人,如何面對愛,如何面對恐懼,如何面對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錢與文化,衰老與死亡,人生是莫里教授的臨終一課。這持續(xù)了十四周的人生課題,直到莫里教授的逝去。米奇。阿爾博姆將莫里教授的醒世箴言談話內(nèi)容編輯成冊,書名《相約星期二》。
翻開這本書,我看到面對自己將要逝去的生命,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對生命即將離去的恐懼,而是希望把自己許多年來思考的一些東西傳播給更多的人。它沒有發(fā)人深省的.警示名言,也沒有什么心靈雞湯之類的詞語,只有記錄了莫里教授用他的平和、親切、幽默面對即將死去的事實,侃侃談吐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這是一堂關(guān)于如何面對愛與被愛,衰老與死亡的教育課。之所以讓我感動,面對關(guān)愛,當(dāng)大多數(shù)人在索取,在抱怨自己沒有得到更多一些關(guān)愛時,而莫里教授卻始終保持往以的樂觀和一向飽滿的熱情,繼續(xù)給唯一的學(xué)生上課;面對衰老,當(dāng)大多數(shù)人在哀怨惋惜,在抱怨時光如劍、逝者如斯夫時,而莫里教授坦然的回答: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二歲的年齡階段,你就永遠是二十二歲的那般淺薄。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面對死亡,在大多數(shù)人恐懼而終日不可惶恐時,而莫里教授面臨死亡,坦然的說:死亡跟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他保持著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用清醒冷靜和熱情的心態(tài)去審視自己的一生,用自己一生的智慧去辨別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以前,回想自己工作生活的現(xiàn)狀,勤勤懇懇的工作,忙忙碌碌的一生,隨著流失的歲月,也看不到自己人生價值所在的體現(xiàn)。自從讀《相約星期二》之后,我對人生的感悟有了一定的認知,再也不會抱怨和畏懼。我明白自己不能抵擋時間逝去的腳步,也不能抹去歲月留在臉上的痕跡,但我會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tài),以平常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扎扎實實做好每一件事情,踏踏實實的走自己的路,做一個永遠快樂的平凡人。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2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
-題記
米奇和大部分人一樣每天忙于枯燥的工作中,如果不是偶然調(diào)換電視頻道,看到一擋節(jié)目,他的生活可能會繼續(xù)下去。那檔節(jié)目的嘉賓竟是十幾年前與自己相約再見的教授-莫奇。當(dāng)?shù)弥匣忌螦lS時間不多時,他去找了教授。從他們相擁那刻起,時間為十四周的必修課,上課鈴聲便已敲響。他們相約在每個星期二見面。莫里說:“我們都是星期二人”。課堂上不需要課本,但討論的題目很多。設(shè)計到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這堂課親切、嚴和、幽默。莫里老人對死亡的理解也令人敬佩。
莫里老人逼視著自己如何一部分一部分的衰亡。這比死亡殘酷的多。他不能動,活著全靠別人幫忙。他是怎樣對待的呢?對別人的照顧開始覺的不便,但又很快釋然了。他說:“我感覺到了依靠別人的樂趣,此刻當(dāng)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了一種享受。當(dāng)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xí)以為常了。就像回到了嬰兒時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再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這種心態(tài)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劇。他還說:“你就應(yīng)懂得一個道理,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正因你終究會變老的!碑(dāng)下,青年人揮霍青春,中年人攬鏡自悲,老年人追悔莫及,這一切不過都是在浪費時間生命而已。我們真正應(yīng)該做的是用心去感受不同的階段,不同階段下的美好事物。就算衰老已經(jīng)在不遠處等你,就算病痛已經(jīng)纏上你,你都有權(quán)享受幸福和快樂,而不是誠惶誠恐的度過余生。
我們的人生總在不停的奔波當(dāng)中。上學(xué)、就業(yè)、升職、結(jié)婚、生子、創(chuàng)業(yè)、賺錢,太多的羈絆使我們感到勞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需要,大多數(shù)人都毫不懷疑這一點。但是莫里老人告訴我們: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說:“擁有的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yè)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fù)地對別人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shù)人都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方向。簡單來說,我們總落入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買的東西是你的需要還是品牌圈套;追逐名利不擇手段是你的需要還是世俗的脅迫。最快樂的是人而不是神。只要你肯,你就可以摘下面具。放松別人,放飛自己。
莫里選擇了在他昏迷后第一次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候停止呼吸。他走了,走的令人心痛。我堅信他是有意識這么做的。他想安寧的離去,就像安寧的活著。我仍記得他說的那句話:“只要我們彼此相愛,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的消亡,你創(chuàng)造的愛依然存在著,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著,你仍然活著,活在每一個你觸摸過,愛撫過的人心中!
而這門課,還在繼續(xù)。你說,我聽。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3
當(dāng)我終日忙碌,在生活的風(fēng)雨里疲于奔命;當(dāng)我恐于衰老、畏懼死亡,在戰(zhàn)戰(zhàn)兢兢中迷失方向,莫里老人總會在書香氤氳里款款走來,讓我由疲憊困惑、心悸沉寂歸于平靜.
讀完這本《相約星期二》已過了余日,那些文字卻依舊像漸漸彌散的芬香,久久駐留在心房,帶給我溫暖的感動。書中講述一位名叫莫里的教授不幸患了絕癥,步步為營,生命的燭光即將熄滅。病重期間,莫里與來看望自己的學(xué)生米奇·阿爾博姆相約,要為米奇在每周星期二上一堂課,課程關(guān)于人生。其中莫里老人談到生活,他詮釋了一生的真理,使人透徹又沉思。
我們曾經(jīng)認為的一切艱難、坎坷,一旦釋然便晴空萬里。莫里老人面對死亡那份從容、鎮(zhèn)定與適應(yīng),使人無法不對這個甚至無法行走的老人肅然起敬。“當(dāng)你在床上時,你是個死人”“我的意識還活著......我成了宇宙的一部分”甚至“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一個承受痛苦,被絕癥一點點侵蝕的人對生活如此樂觀,這正是莫里說過的“最難的事”——與生活講和。他最終做到了。他雖在無盡疼痛與折磨中度過,但他擁有過愛,擁有過青春,也擁有過一切正常人擁有的東西,他已釋然,所以他并不羨慕健全的人。每個人亦可以做到放寬一切,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如意,是否只像蠶繭外薄薄的絲衣——看似是牢不可破的囚籠,其實只需輕輕一下便可輕易化解?
什么是我們夢想中完美的一天?與莫里老人比起來,我們是在上帝的寵幸中誕生的孩子,不應(yīng)再對這無比美好的一切無止境地進行物質(zhì)索求,闊氣的豪宅,嶄新的鈔票,高檔的晚宴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學(xué)著試著去追求內(nèi)心深處真正的幸福,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不是平庸倒退,而是一種幸福的境界!霸缟先ド⒉剑ソ∩矸,與朋友共進晚餐,晚上去跳舞!蹦锵胍摹巴昝赖囊惶臁弊屓瞬幻獬泽@,F(xiàn)在,你驚訝的同時,請好好質(zhì)問自己。在這里,莫里老人所陳述的生活的追求,每個人學(xué)了一輩子,但沒有人全部理解。學(xué)得多的人總是快樂的,他們會很享受、滿足而不奢求。奇怪的是,幾乎所有人都只會在生命最后一刻看開一切,認為自己生而有幸。這大概是面對死亡,一切都太渺小了,一切都可以看得不那么重,或許真實的生活不需要金玉其外的華麗彩飾,簡簡單單的快樂足矣。
這個故事,這些課,這段話,都是生命的樂章在彈奏,是靈魂牽出了漣漪。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一堂人生課,它們在紙上的厚度莫非太重,重到誰都無法承擔(dān)。每當(dāng)我將目光灑落在素雅的封皮上,心靈便會被洗滌一次。甚至想忘記繁重的學(xué)業(yè),拋棄生活的煩惱,再次拿起這本曾帶給我感動與感悟,透徹與深刻的書,再次與莫里,與米奇一起上的一節(jié)人生的必修課。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4
看完這本書,我用了半個月時間,每看完一篇都讓人深思,讀后感也不知道如何寫才好,沒有多少文采,只能發(fā)表看到某段話時當(dāng)下的感想。
剛開始看沒有多大感觸,直到第49頁看到:“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學(xué)會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我合上書,想想自己,發(fā)現(xiàn)這27年我很樂于享受后半句,卻很少去做前半句。還記得父親曾跟我說過:“只有你先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父親說的和莫里教授所傳達的意思一致。但是我們又能真正做到多少呢?
翻到第57頁,當(dāng)我看到莫里說:“如果你想讓別人相信你,你首先應(yīng)該感到你能信任他——即使你是在黑暗中,即使你是在向后倒去!边@句話對我的工作很受用,初次接觸的合作伙伴總是充滿了疑慮,總是不相信對方,其實猜疑都是多余的,在你不相信別人的同時又如何讓別人相信你?
看完第79頁時,是我對整本書感觸最深的一處,也是我唯一反對莫里之處。他說:“如果你能接受隨時死去的事實,你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耽于抱負了,你為此而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許就不再顯得那么重要了!焙仙蠒蚁耄骸叭祟悓ξ镔|(zhì)的要求不是絕對的,看你處于什么樣的人生境遇,當(dāng)你處于將死之時,物質(zhì)便已然顯得微不足道,精神上的愛會成為你的第一要求,在親人的陪伴,愛人的守護面前,金錢就如糞土。但是當(dāng)你依然處于健康的狀態(tài)時,物質(zhì)便不可或缺,你的滿足感不僅僅只來源于精神,也來源于事業(yè)上以及物質(zhì)上帶來的成就感,為了這份成就感這份滿足感,你不得不付出時間精力,而不是像莫言教授所說的“你為此付出的時間精力就不那么重要”。當(dāng)你處于一個旺盛生命力的階段為什么要過一個瀕死的生活狀態(tài)。把握一個度,不要完全杜絕物質(zhì),也不要完全不在乎精神。不管在人生的哪個時刻,都不要放棄愛,愛別人也愛自己。
只想說《相約星期二》對我的生活、感情、事業(yè)都很適用,看完第97頁的時候,我笑了,因為發(fā)現(xiàn)我和莫言教授共同的思維方式,“你一旦投入進去,就能充分的體驗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傷,你認識了這份感情,現(xiàn)在我要超脫它!闭f的真好,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處理情緒的.方式,當(dāng)傷心難受的時候,任由自己這個情緒的抒發(fā),最后告訴自己這也是情緒的一種,沒有人一定要天天開心。超脫它,感受它,所有的情緒、感覺都被莫里教授描述成一場游戲——好了,哥不跟你玩了,哥要離開你。很灑脫,身為人,不就是像教授所說的一樣,就是來體味這世界的百態(tài),開心、傷心、痛苦、嫉妒、憎恨。感受每一種情緒,經(jīng)歷每一件痛苦的開心的事情,告訴自己這是屬于我這輩子獨有的經(jīng)歷。不要被自己的負面情緒牽著走。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5
那里講的是一個十分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xué)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一年以后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門陪伴著老師,聆聽他最后的教導(dǎo),并在他死后將老師的教導(dǎo)匯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說《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對于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jīng)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僅震撼著作者,也憑借著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nèi)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yè)的奇跡。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里也斗爭了很久。畢竟正因書的封套上那么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余秋雨推薦”,于是,很怕這本書會像余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jīng),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guān)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好處,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nèi)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癥纏綿病榻的老教授,應(yīng)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么?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并不是那種與死神抗?fàn)幍亩肥,他只是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一生,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個,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就應(yīng)盡情體會個中味道,細細品嘗后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脫……也許這些并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但是讀完整本書后,你才會明白,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biāo)準,而我們?nèi)匀辉谶@樣的標(biāo)準下,渾渾噩噩地斗志昂揚地生活著。作者米奇一向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nèi)心,也思索著自己的生活,因此,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刻沒打電話聯(lián)絡(luò)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瞇一瞇眼睛,想離開此刻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但是,合上書,就像關(guān)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說“當(dāng)你學(xué)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是非必須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nèi)松^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齊“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6
也許是人到中年的緣故吧,最近一來我總是問自己:“人為什么要活著?”、“人生的好處在哪里”,這是二十歲左右的人最愛問的問題。到了四十歲,人大多已經(jīng)很“入世”了,不屑或不敢再問這樣的問題。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時刻,它還會悄然從心底冒出,讓我黯然神傷。這千古之問,有誰能說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學(xué)家,他們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卻并不解決我們平凡人的問題。一位老人,在臨終之前,透過他的學(xué)生,向我們帶給了一份人生的答卷!耙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這是書《相約星期二》封面的話,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人到中年,更渴望珍惜人生。
書中講述的是一個老教授莫里,知道自己得了絕癥后,在生命最后的一段時刻里,他與他的學(xué)生米奇約定每周星期二上一堂人生課,米奇把他對人生的話題拉了個目錄,每周二飛到老莫里身邊,聽他講述,其實不能叫講述,叫兩個友人之間談心更為恰當(dāng),直到老莫里離開。老莫里的談話平和、親切、幽默,他對他即將死去直言不諱,讓人消除了對死亡的恐懼。這是一堂關(guān)于愛的教育課,愛自己、愛家人、愛朋友、愛自然、愛身邊的一切,老莫里漸漸影響著米奇,影響著周邊的人,我想還有讀了這本書的人。
這位叫做莫里的社會心理學(xué)教授,在七十多歲時患上了一種叫做ALS的病。這種病從腿部神經(jīng)麻痹開始,一點點地向上蔓延,直至使人不能再呼吸時為止。這是一種殘酷的絕癥——靈魂將眼睜睜地看著軀體一點點死去。但莫里決定帶著尊嚴、勇氣、幽默和平靜活下去。他和他十六年前的學(xué)生,已經(jīng)成為專欄作家、記者的米奇相約,每個星期二見一次面,一齊討論“生活的'好處”,包括“死亡”、“恐懼”、“衰老”、“欲望”、“婚姻”、“家庭”、“社會”、“原諒”、“有好處的人生”這些重要的課題。從第一次相約到最后一次見面,這樣的討論持續(xù)了14個星期。米奇眼看著他的老師一次比一次衰弱,直到葬禮來臨。
臨終的老人都說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盼著微言大義的話,你可能會失望的。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理解愛;他說,要有同情心,要有職責(zé)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完美得多;他說,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應(yīng)對整個社會……這些極為樸實的話,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謎底其實可能很簡單。
但莫里老人并不簡單。就在病魔和死神拼命撕扯著他的時候,他還能談笑風(fēng)生。談到死后火化,他對家人說:“千萬別把我燒過了頭!闭劦侥沟,學(xué)生說:“我會去,但到時候就聽不見你說話了!蹦镄α耍骸暗綍r候,你說,我聽。”莫里以自己最后的存在,論證了人性的完美。一個普通的美國老頭,一些普通的話語和生活細節(jié),但是讀完卻讓你悵然良久,這就是《相約星期二》。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7
即將進入而立之年的我,還是幸福的。奶奶健在,八十多歲;外婆健在,身份證上顯示一百零二歲,身體硬朗,行動自如;雖然爺爺中風(fēng)五次,無法自理,但能勉強站立,用肢體表達情緒。小的時候雖然經(jīng)歷了外公去世,很清晰記得當(dāng)時的場景,我知道死亡離我們其實很近,但卻未曾想過自然死亡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我會如何去接受。經(jīng)歷過死亡的人也無法述說,而瀕臨死亡的人,或恐懼,或孤獨,或病痛纏身,或無法言語,沒有多少人能夠給我們講述走向死亡的感覺!断嗉s星期二》,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給我們上了一堂人生課。
本書以一位患了ALS(霍金教授也患此病,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的大學(xué)教授莫里給記者學(xué)生米奇布置作業(yè)為開端,以老師的書房為教室,以老師的身體狀況為時間軸,每周二約訪,最終以葬禮為畢業(yè)典禮,開設(shè)了十三節(jié)哲學(xué)課,談?wù)摰脑掝}包括: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諒,以及完美的一天。
“你總是要死的。這不取決于你對自己怎么說!弊兝,是目前人類無法避免的自然現(xiàn)象。但從古代中國的煉丹修仙,到現(xiàn)在采取各種青春常駐的'手段,人們都想違背或減緩這一過程,不愿接受它!拔覙酚诮邮芾稀kS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會更加豐富。衰老并不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
一旦你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你就不會想回到從前去。你想往前走。你想看得更多,做得更多,你想體驗六十五歲的那份經(jīng)歷。如果你一直不愿意變老,那你就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苯邮芎吞谷,使得我們的時間反而變得更有價值。地球村使得我們已經(jīng)沒有了白天和黑夜,貌似只有“你死我活”。在分秒必爭的互聯(lián)網(wǎng)“風(fēng)口”時代,慢下來就好像等于死亡。在這個機會稍縱即逝的時代,我們能否把握住自己內(nèi)心的那點從容,自己控制住節(jié)奏?每每重新翻閱這本書,都會讓我的心和時光瞬間慢下來。
“如果給你最后健康的二十四小時可,你會想去做什么?”要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就好像問我們“假如有十個億,你會怎么用?”與“假如只剩六百塊,你會怎么用?”往往只有在場景真實到我們思想可以量化的后者,我們才會仔細斟酌每一塊錢的價值一樣,擁有幾十萬個小時的我們從未曾置身于真實的最后二十四小時,我們很難想象。假如不是金錢,而是時間,作為我們交易的貨幣,我們很多想法會不會改變?時間是上帝賜予最公平的禮物,每天都有且只有二十四小時,但我們卻更愿意為金錢而努力,去透支未來的時間存儲,直到失去健康甚至死亡?刂朴,在紛繁復(fù)雜燈紅酒綠、市場創(chuàng)造欲望的當(dāng)下尤為重要。
整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雞湯,但花一個小時讀完這本書,我從時間的奴隸,回到人生的主人。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8
美國專欄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相約星期二敘述了作者和他的老師莫里教授在每周二的談話。在走完人生旅途前的近100天里,兩人談?wù)撌澜、自憐、死亡、遺憾、家庭、感情、對衰老的恐懼、金錢、愛的永恒、婚姻、我們的文化、原諒、完美的一天。所有這些,看起來多是心理或者哲學(xué)的范疇,并沒有小說一樣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然而談?wù)摰膯栴}和觀點卻是那樣的通俗易懂,沒有令人費解的高深莫測的哲學(xué)和心理學(xué)理論。
同樣即將走完人生路途的.中國作家楊絳先生也談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在《走到人生邊上》盡情的詮釋表達。楊絳先生主要談到了鬼神問題、靈魂與肉體問題、人的本性問題、命與天命問題、鍛煉靈魂和修身之道、以及人生價值。所有這些似乎也都是哲學(xué)問題,比相約星期二的觀點更為深刻,畢竟楊絳先生乃是百歲壽星,歷經(jīng)人生百年歷練,其觀點自然意味深遠。她所談?wù)摰膯栴}也更加具有中國特色,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所思考的問題。印象最深的是先生談到:“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相信靈魂不滅,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
而對本書印象較深的則是莫里先生關(guān)于家庭的談?wù)。書中描述了莫里同他的祖母的合影,同他的弟弟大衛(wèi)的合影,和妻子以及兩個兒子的合影。比對自己,不用說和祖母的合影,就是與父母的合影我也沒有,也沒有與兄弟姊妹的合影,似乎也沒有與妻女三人的合影!笆聦嵣,沒有了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蹦锵壬缡钦f。沒有一定的歷練,尤其是苦痛和病魔的經(jīng)歷,很難有這樣的感慨。更是那些動不動就離婚的新生代所難以理解的!凹僭O(shè)我離了婚,或一個人生活,或沒有孩子,這疾病---我所經(jīng)受的這種疾病—就會更加難以忍受”在病魔肆虐莫里身體的時候,莫里坦言:“當(dāng)然會有人來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們和不會離去的家人是不一樣的”。與這點,我感觸頗深。父親住院期間,雖然有我們陪伴,但他總是要求母親過來陪他;出院后,日日有姐姐的無微不至的照顧,父親還是要母親來陪他;在家里,更是不用說。我也曾在醫(yī)院看到一個老頭,三個兒子及兒媳大都在旁邊陪會,老頭就是要求自己的老伴在旁邊。莫里先生把家人的守護稱為“心理安全”。這種安全“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工作也辦不到!边@種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guān)心的愛是至高無上,這種愛又是多么的重要,“相愛或者死亡”。在多數(shù)中國人看來,這種至高無上的愛更多的是家庭成員應(yīng)當(dāng)承擔(dān)的責(zé)任,中國人羞于談愛。事實上莫里先生在談到要不要生孩子時就談到了責(zé)任!叭绻,你想體驗怎樣對另一個人承擔(dān)責(zé)任,想學(xué)會如何全身心去愛的話,那么你就應(yīng)該有自己的孩子!迸c莫里的觀點相反的是罹患癌癥的作者的弟弟“不要任何家庭成員呆在他的身邊!边@也許是另一種愛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9
這是一本打開后不想放下的書,這是一本看完后還會再次想翻閱的書,一本讀了一遍還想再讀一遍的書,是我讀后感到頗受教益的書。
莫里,社會學(xué)教授,他身患絕癥,因為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jié)目采訪,被他十六年前的一位學(xué)生,當(dāng)今的作家、記者米奇偶爾看到,學(xué)生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布要給這位學(xué)生上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十四堂課中, 涉及到愛情,工作,社會,年齡,原諒,以及死亡。
讀完后,對我觸動很深。我時常在想:生活的意義是什么?什么樣的人生才是最有價值的?
當(dāng)死神離自己越來越近的時候,莫里教授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對我們娓娓道來。
臨終的前幾天,他與學(xué)生討論,如果他的生命還有一個完全健康的一天,他會做什么:
“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叭缓笪視ス珗@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巴砩,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這樣的一天,對于我們正常人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平凡的一天,但是,對于生命垂危的莫里老人來說,在死亡面前才真正懂得了與生活講和。
莫里教授說:“人意識到會死,看問題的眼光也就不一樣了,更珍惜活著的.生活”。
學(xué)會了死,就學(xué)會了活。
“如果早知道面對死亡可以這樣平靜,我們就能應(yīng)付人生最困難的事情了!
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學(xué)生問。
——與生活講和
一個平靜而有震撼力的結(jié)論。
莫里教授說:“死亡是一種自然,人平常總覺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實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罷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懷抱里講和吧。”
正如《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書的作者弗蘭克爾所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在莫里看來,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實的需要,就會走向關(guān)愛和奉獻。他在最后的課程中一遍遍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
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一種愛的關(guān)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
要有同情心,要有責(zé)任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
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價值觀。
我想,生活的意義不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我們都應(yīng)該要為自己而活。不要辜負你活著的每一天,這是你人生的目的。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0
這里講的是一個非常真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xué)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一年以后不幸去世了。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惡病纏身的十四周里,每周二都上門陪伴著老師,聆聽他最后的教導(dǎo),并在他死后將老師的教導(dǎo)匯集成了一本令世界矚目的文集,冠名《相約星期二》。
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還著寫了一本在全球熱銷已達五百萬冊的小說《你在天堂里遇見的五個人》。對于他來說,與恩師“相約星期二”的經(jīng)歷則是另一個重新審視自己、重讀人生必修課的機會。這門人生課不僅震撼著作者,也憑借著作者的妙筆,感動整個世界。本書在全美各大圖書暢銷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譯成包括中文在內(nèi)的三十一種文字,成為近年來圖書出版業(yè)的奇跡。
讀這本書之前,在自己的心里也斗爭了很久。畢竟因為書的封套上那么鄭重其事地寫道“作家余秋雨推薦”,于是,很怕這本書會像余先生的書一樣,讓人深感是那樣的正經(jīng),那樣的正襟危坐。還好,對于我自己的感受而言,有關(guān)生命、死亡的書,只要有真正的'感悟,那就總會有吸引人的地方,總會讓我明白到人生的意義,總會讓我深感其所表達的內(nèi)涵之處。
一位身患絕癥纏綿病榻的老教授,面對死亡,他會想到些什么?這也正是真本書吸引人以及耐人尋味的地方。而在書中,他并不是那種與死神抗?fàn)幍亩肥浚皇侵匦聦徱暳俗约旱囊簧,他只是淡淡地告訴我們,競爭并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第一只有一個,那么就做第二又怎樣?他覺得如若悲傷襲來,無須退避三舍,而恰恰應(yīng)該盡情體會個中滋味,細細品嘗后再棄之一旁,方能真正超脫……也許這些并不太新鮮,甚至不太“與時俱進”,可是讀完整本書后,你才會理解,其實他重新審視的是人們公認的從不多加思考的標(biāo)準,而我們?nèi)匀辉谶@樣的標(biāo)準下,渾渾噩噩地斗志昂揚地生活著。作者米奇一直與教授相伴,聆聽他的內(nèi)心,也思索著自己的生活,所以,書中還有他的瑣憶和隨想。
讀這樣的書,總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想起角落里那落滿灰塵的畫筆,想起很長時間沒打電話聯(lián)絡(luò)的朋友,想在秋日的陽光下從容地坐一會兒瞇一瞇眼睛,想離開現(xiàn)在固定、緊張、忙碌如陀螺的生活……不過,合上書,就像關(guān)閉了一扇窗,日子還是一樣滴滴答答地走下去。老人說“當(dāng)你學(xué)會了怎樣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活!
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看看究竟自己想要的,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樣的生活,是非一定要做到某種所謂的程度才是我們?nèi)松^的追求,好好的生活,好好的體味人生,難道就不是一種很好的追求嗎?看完這本書,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我們將會得出屬于我們自己的答案,讓我們一起“相約星期二”吧。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11
Albom(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著名專欄作家以及電視評論員,這本書是由他與昔日的大學(xué)教授Morrie(莫里)的談話整理而成。作者在大學(xué)時期曾經(jīng)是教授的得意門生,在畢業(yè)后因為忙于事業(yè)而多年沒有與昔日好友和教授聯(lián)系。偶然的一天作者在電視上獲知Morrie得了一種嚴重的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已經(jīng)時日無多。于是他在老教授生命的最后時光里的每周二去登門拜訪他,話題涉及衰老、原諒、婚姻、家庭、欲望、有意義的人生等諸多方面。
談?wù)撍ダ。“我知道年輕也會是一種苦惱:矛盾、迷惘、不成熟、活著感到累......而且,年輕人還不夠明智。他們對生活的理解很有限,當(dāng)人們在影響你,對你說使用這種香水可以變漂亮,或穿這條牛仔褲可以變得性感時,你往往就信了。其實那都是胡扯。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隨著年齡的增加,你的閱歷也更加豐富,如果你停留在二十歲的年齡段,你就永遠是二十歲那般淺薄。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談?wù)摶橐!皭矍榛橐鲞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得怎樣妥協(xié),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布公的交流,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同樣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而這一價值觀里最重要的,是你們對婚姻重要性的信念!
談?wù)摃r間。我們總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當(dāng)所有美國人都在電視機前屏息觀看OJ辛普森的“世紀審判”時,“我們?yōu)槭裁匆汛蟀训臅r間花在無謂的瑣事上?他們并不認識辛普森,他們也并不認識和這件案子有關(guān)的其他人。然而他們卻甘愿為此浪費掉時間,整日、整個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鬧劇中。”
談?wù)撚。?dāng)Albom(米奇·阿爾博姆)身處于腰纏萬貫、聲名顯赫的足球明星當(dāng)中追求名利時,Morrie(莫里)一針見血的點破他:“米奇,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悠然的面對整個社會!
談?wù)搻!叭松钪匾氖菍W(xué)會如何施愛與人,并去接受愛,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
......
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學(xué)生問。
——與生活講和。
講和不是向平庸倒退,人世間認為毫無意義的生活,其實正是生命的價值所在,活著的價值,不僅僅體現(xiàn)在宏偉的事業(yè)中,還體現(xiàn)在平淡的生活中,默默的愛與付出中。真正的自我在剝除虛妄后變得既本真又空靈,也許我們需要的正是莫里教授這樣的指路人,而不是成堆的教程,我們需要這份醒豁。當(dāng)感到困惑和迷茫時,也許這本書會幫我們想明白生活的意義。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3-28
相約星期二的讀后感07-10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9-02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5-17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熱門】03-28
【推薦】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3-2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薦】03-2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推薦】03-28
【薦】相約星期二讀后感03-28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熱】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