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張海迪故事有感 推薦度:
- 讀《張海迪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張海迪》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張海迪》讀后感3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張海迪》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海迪》讀后感1
當代中國,有一個人的名字曾經(jīng)牽動著億萬人的心。
她不到六歲就不幸患上了脊髓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伤晃菲D難,勇敢地同疾病作斗爭,實現(xiàn)了輪椅上的夢想,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人生。她的名字,從20世紀八十年代初,響徹中華大地,直到今天,依然矗立在人們的敬仰之中。時光荏苒,二十六個春秋過去了,她依然以驚人的毅力和頑強的斗志同殘酷的命運抗爭。在命運的挑戰(zhàn)面前,她沒有沮喪和沉淪,始終對生活充滿信心。她學醫(yī)、寫小說、畫油畫、拍電視、讀碩士……她坐著輪椅登上了人生的最高峰。她的名字叫張海迪。
早就聽老師介紹說張海迪被譽為中國的“海倫·凱勒”,而“少年紅色經(jīng)典”中的其中一本——《張海迪》,更是讓我對這個傳奇人物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認識。這本書,讓我對張海迪的不幸感到悲傷,但是,更多的還是對她那不向命運屈服和對人生充滿信心的精神而感到敬佩!想到她先后動了六次大手術(shù),一次次同死神作著殊死搏斗,動為社會作出了杰出貢獻,贏得了眾的尊重和贊嘆,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欽佩目光,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是什么使張海迪面對困難時能不退縮呢?是她的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想到這里,我又聯(lián)想到了一個個“特別”的人物。
陳洲,因為13歲時扒火車摔下來后失去了雙腿,他卻用登山運動證明了自己永不服輸?shù)男愿。從第一次登山,登上泰山山頂(shù)?那一刻,他發(fā)現(xiàn)原來失去了雙腿的人也同樣能做常人能做的事,也同樣能經(jīng)歷人生的一切美好,也同樣能展示生命強大的力量。在以“險”著稱的西岳華山,陳州經(jīng)過十個小時登上了華山北峰,但他還要繼續(xù)攀登,向著最高峰南峰攀登,他說那兒才是他的最終目標。在他的行動中,我解讀出華山南峰并不是陳州的最高峰,他的最高峰是突破自己,實現(xiàn)人生真正的價值所在!
當聾啞人在臺上翩翩起舞,贏得臺下熱烈的掌聲時,我看見他們用自強不息,唱響了生命的贊歌;當失聰?shù)呢惗喾以跓o聲的世界里彈奏出美妙的音樂,成為傳世不朽時,我看見他用自強不息,唱響了生命的贊歌;當殘奧會上的運動員,在比賽時奮力拼搏,刷新一個又一個紀錄時,我看見他們用自強不息,唱響了生命的贊歌……
信念,讓人們對生活充滿信心;勇氣,讓人們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自強不息,讓人們唱響了生命的贊歌,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跡!
《張海迪》讀后感2
張海迪,一個深深刻在我們心里的名字,就是這么一個傳奇似的人物,給了人們無盡的激勵。
她,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dǎo)致高位截癱,她,在殘酷的命運挑戰(zhàn)前,沒有沮喪和沉淪,始終充滿信心。就是在這輪椅上,她學醫(yī),學英語,寫小說,讀碩士……最終登上人生最高峰。
即使在最痛苦的,她都笑得很燦爛。正是這種自信與樂觀作為她的支柱,她勇敢地生活下來,并好好地活了下來。
如果我是她,或許并沒有這么堅強吧。不到六歲的她,在舞臺上就這么撲通一聲跌在地上,如被折斷了翅膀的小鳥,面對無休無止的治療,面對連大人也難以承受的疼痛的折磨,她都咬緊牙關(guān)挺過了。
如果我是她,面對一次次的痛苦,我只會失望吧。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接踵而來,失望也終將會變成絕望吧。沒有像她那般的堅強,只會在輪椅上嘆息吧……
如果我是她,或許并沒有這么刻苦吧。在整個童年時代里,她以頑強的意志,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小學和中學的全部課程,在輪椅上實現(xiàn)了自己的上學夢。她認為,她沒有愧對自己的童年,也沒有愧對那些美好的光陰。
如果我是她,在輪椅上,只會一味地去索取他人對我的關(guān)心與愛護。至于自學,或許我還不會想到吧。
如果我是她,或許并沒有這么……
張海迪,一個頑強的生命,一段傳奇的故事……
其實,湖南的吳琴與張海迪的.遭遇和很像。她一歲多時,一場疾病奪去了她行走的權(quán)利,從此坐上了輪椅。到了讀書的年齡,吳琴卻因家庭貧困和身體原因沒辦法上學。于是在課余時間,她的同伴便教她識字。沒想到吳琴學得比她們都快,很多字看一兩遍就會寫了。
她與張海迪一樣,都自學成才,在吳琴的床頭,有一摞書籍,有《說英語》、《說韓語》、《幼兒英語起步》、《學生漢語成語詞典》、《分類作文大全》等。吳琴說:“她想做一個像張海迪一樣的人!”她的眼里充滿著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她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湖南的“張海迪”!
21歲的她體重只有48斤,沒讀過一天書卻自學了英語、韓語,并寫下大量日記,她想做第二個張海迪……3個月前,為給父親治病,她和父親從安化一路乞討來到長沙。
她在日記里寫道:
如果為了給自己治病,我不會走上乞討這條路,因為我的自尊大過于自己的生命,但是父親的生命大過于我的自尊,所以我來了。乞討不是我唯一想到的辦法,我最初想過一種不需要出賣自尊的方法給父親籌錢治病,那就是賣器官。在醫(yī)院咨詢過后發(fā)現(xiàn),賣器官不是自己想賣就可以賣的,所以我只能選擇乞討……
乞討,一個我厭惡的詞語?墒,此時的我去厭惡不起來,也不能厭惡。
想想,如果我是她,我又會怎樣?
張海迪,吳琴,兩個遭遇相似的人,兩段不一樣的命運…
《張海迪》讀后感3
讀到張海迪的故事,我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起“身殘志堅”,“頑強拼搏”這樣的詞語,因為,張海迪本身就已經(jīng)代表了一種精神。她的故事感染著無數(shù)的人,給眾多奮進中的人以無盡的力量。
她在五歲時因脊髓病,只能坐在輪椅上面自學那些正常的孩子們在學校里就能學到的知識。不久,她因高位截癱手術(shù)只能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了,甚至連脖子都不能扭一下。她懇求媽媽在桌上支一面鏡子,這樣她就可以從鏡子里面看書了,就這樣她學習了小學、初中的知識,更以驚人的毅力開始自學英語,她給自己立下了一條規(guī)定:每天背熟10個英語單詞,如果背不全,忘了幾個就狠狠的咬幾下自己的手指。在這樣的學習后,她翻譯了一部小說——《海邊診所》。十五歲時,張海迪隨同父母到農(nóng)村生活。她看到鄉(xiāng)村缺醫(yī)少藥,就立志學醫(yī)。開始時她專攻針灸,按書上的穴位在自己身上扎針,接下來她又自學了醫(yī)學院的部分課程,掌握了一些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的治療方法。后來還自學了日語、德語等,并攻讀了研究生的課程,編著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在殘酷的命運的挑戰(zhàn)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放棄,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作斗爭,經(jīng)受了一個個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在人生的路上綻放著一朵朵成功的.花朵。
當張海迪受到挫折時,她沒有放棄,而是抬起頭來,做生活的強者。當我讀完這個張海迪的故事時,我已感受到生命的美麗,我能看到在絕境中一個堅強的身影在前進著。樂觀、不屈服、堅強,這些詞語遠遠不能表達出張海迪那些奮斗的日子。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遠是一帆風順,我們始終會遇見大大小小的困難。現(xiàn)在的我們生活在陽光下,享受著父母、老師、學校給我們的呵護,在蜜糖般的生活中遠不知什么是磨難,我靜心想了想,如果我遇見了這樣的苦難,我還會不會像張海迪那般用百折不饒的意志獲得生命的光輝?我的答案是:不能。所以張海迪的故事教會了我們,有了生命,就有了希望,沒有什么是不可以,只要有顆堅強的心,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奮斗,你的生命也可以這樣的絢麗。
大作家蕭伯納說:“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睆埡5献龅搅,她說:“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如果你奮斗著,你也可以。因為,人不能選擇命運,但能改變命運!
【《張海迪》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張海迪語錄12-27
張海迪作文04-11
張海迪語錄7篇12-27
張海迪作文15篇04-21
張海迪作文13篇04-13
《張海迪》讀后感11-03
讀《張海迪》有感01-25
《張海迪》讀后感8篇12-23
《張海迪》讀后感(13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