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1
經過前一段學校語文公開課的教學,本人深受啟發(fā),F(xiàn)就語文第一課時的教學,談談一些體會。
一、師生談話可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在公開課的教學上,往往是借班教學。師生之間的陌生使得師生的關系顯得疏遠,勢必影響下面語文課的深入開展。為此,很多的教學專家和名師都會通過詼諧幽默的師生談話,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有了很好的環(huán)境,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放得更開,后面的課堂上會顯得生機勃勃,富有活力。但是,師生談話的話題,最好滲透著本課要學的內容,這樣就一舉兩得了。
二、奇妙的課堂導語,是成功的一半。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的第一課時,一定要有引人入勝的導語。教師可根據不同的課文,設計不同的導語。有的可以故事導入,有的可以美輪美奐的畫面導入,有的可以生活實踐導入,有的甚至可以一個詞導入……不管怎設計導語,一定要簡潔、生動、有趣。這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也更好地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去。
三、生字的認識是讀通全文的一把金鑰匙。
第一課時,重在初讀課文,讀通全文。要達到這個目標,識字是前提,也是一把金鑰匙。因此,如何讓學生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是第一課時的重點內容。識字的`方式很多,可以出示生字詞,個別帶拼音讀,再去拼音讀;可以開火車讀,再齊讀;可以讓小老師領讀;可以比賽讀;可以教師示范讀……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要抓住易讀錯的字,進行糾錯,讓學生時刻提醒自己別讀錯。比如,多音字、前后鼻音字、翹舌音字等。
四、抓住個別重點生字進行畫龍點睛地寫字教學。
寫字教學,是低年級段教學的重點,應緊抓不放。但第一課時,時間畢竟只有40分鐘,如何在課堂上利用有限的時間進行識字的教學,這就要教師巧妙地設計,機動靈活地處理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抓住課文中的難寫的1—2個生字,重點的指導書寫?上仁痉,再描紅。這樣,不僅每課都滲透寫字的教學,也潛移默化地規(guī)范學生的寫字習慣。久而久之,學生寫字能力會不斷提高,書寫漢字也會越來越認真規(guī)范。
五、讀通全文,了解大意是第一課時的重要目的。
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初步整體感知全文,了解課文大意。為此,讀通讀順課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在學生已識字識詞的基礎上,將生字新詞帶入課文讀一讀,不僅鞏固剛識的生字新詞,而且再次整體感知了全文。也可以通過分自然段讀課文,并隨機通過評價及鼓勵的方式,讓學生真正讀好課文,讀通課文。為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課文,在設計識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分類分層識字,從而潛移默化地感知了全文主要內容;也可通過填空的方式,循序漸進地滲透對課文的整體歸納,以便更好地整體感知課文。
六、切入課文細節(jié),挖掘教材,是點睛之所在。
因為在設計第一課時,有的教師將寫字的教學大部分放在了學完課文后再進行,這樣,就留下了一部分或大量時間,以進一步切入課文細節(jié)的教學。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的教師選擇了某個方面來教學,以突出教學的難點,做好第二課時教學的鋪墊;有的教師選擇了課文開始的部分來教學,以作為下節(jié)課教學的引子;甚至有的抓住課文重點,通過層層深入,以讀感悟,從而突破重點,體悟情感……
總之,教無定法。第一課時的教學,要從多方面的考慮來設計。諸如,各個學段的語文教學、文本的題材內容、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及需求、教師的自身素質等都是設計第一課時的重要因素。教師一定要全面考慮,根據實際,恰如其分地選擇某種方式,設計出可行而精彩的第一課時。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2
以下是薛發(fā)根在“教海探航”頒獎會議上對《我和祖父的園子》的教學反思,最近,我在博客上連續(xù)對他的課堂教學進行研究和思考,旨在發(fā)掘名教師在備課、洗課、上課上的研究資源,進而啟發(fā)自己與同仁。
教海探航的活動近幾年我都參加,再累再忙都會如期的參加。昨天一直在想怎樣才能上得更好。在學校里一直沒上過。在泰州時有三個板塊。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課文,概括,體會是怎樣寫具體寫形象。第二是作者在園子里的生活是怎樣的。第三點是作者是怎樣寫好的。只上了兩個板塊。我回家后反思,這樣上效率不高。我的目標沒有達成。我一定要讓學生知道作者的表達方式,一定要讓學生寫作,這是我一直主張的過程。寫一定要充分,15-20分鐘,要有醞釀的過程。我怎么樣才能省下時間讓學生寫呢?在張家港上時,先讓學生談我對祖父的園子有哪些了解。我與祖父生活的園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做了些什么。學生找了摘花……我與祖父在做同樣的事時有什么不同,學生找出哪里等詞,找出這些虛詞,因為虛詞是表達情感的。再用一個詞概括童年生活。第二板塊,作者既然寫童年生活,為什么還要寫其它呢,這些與童年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寫園子里所有的……
這里寫自由,前面也是寫自由,這里的寫法有什么不同,前面是描述,這里用了排比的句式,愿意怎樣就怎樣,學習蕭紅這種特殊的寫法,用了10分鐘時間。一下子就切入主題,比較冷。我就琢磨,這樣上有什么問題,讓全體學生一下子就進入語文的狀態(tài),有什么方法。這兩節(jié)課我到底讓學生干什么,我教什么我知道了,讓學生要動,讓所有的學生要參與。讓所有的學生都要動起來,我反復地看這篇課文,生字要學,生字與內容一梳理,發(fā)現(xiàn)有了三種,一組是詞語,是寫豐富多彩的園子,第二組是寫很多莊稼,韭菜等詞是生字,在孩子與祖父的園子是不一樣的,孩子眼中的園子是不一樣的,成人關注的是做什么,孩子關注的是有什么。
第三組孩子在里面干什么,我整理出來了。三組詞用出來了,這里有一個草帽這個詞,怎么讓他寫。既要讓他寫,還要讓學生歸類,讓學生有這樣一種意識,詞語只有歸類,學生才會意識、進行記憶與運用,所以用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默寫。因為學生不一定會默寫,所以允許讓學生看課文。學生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記憶深刻,只有他在寫不出來的時候,才會特別注意。我們要研究怎樣讓學生進行高效的記憶,語文老師從來不強調高效的記憶。第二個板塊這些昆蟲與莊稼在作者的眼里有什么特別之處。我們在確定了教學內容后,關鍵是讓學生如何去學,我們要關注讓學生如何活動。首先讓學生讀得充分。要讓學生讀得有感情。指導不能刻意,要自然。上課要與課文的基調結合,要讓學生讀出什么,讀到什么程度。要讀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讀懂。讀出怎么寫的.,這才是本質的。語文關鍵是要讓學生懂得言語的表達方式,這才是語言學習的本質,不然學習不能課文的精髓。這才是真正能促進學生學習語言的根基。第一個學生讀得沒感情,所以讓學生推薦一個,讀得不好的時候,千萬不要批評。第二個學生讀時讀得很好,所以我讓學生說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這個學生說得很好,有感情,有想象。真正有感情的朗讀離不開想象,否則是機械的,無效的。第三個學生的讀搖頭晃腦,這個學生很有表情。以前教材中有表情朗讀,當學生的表情發(fā)生變化時進入了真情。所以讓學生進行有表情的朗讀。
開始學生沒表情,后來有表情讀了,這種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不同,巧妙地引導學生朗讀,如果學生水平很低,這時候就要老師讀。朗讀完后,學生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每個學生的感情不一樣,應該保持學生獨特的感受。然后體會作者的寫法,每篇文章的寫法,總有那么一處兩處是獨特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學生從每篇文章中學一點,學生表演的方法就逐漸豐富了。第三個板塊讓學生將課文寫莊稼自由快樂的寫法進行牽移。從課堂上來看,學生都能基本運用了。學生能用愿意怎樣就怎樣,當然有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那個學生寫到天空藍悠悠的。這個學生的語感。要讓不同學生都有發(fā)現(xiàn)的究竟。運用得多了,就變成自己的了。表達與閱讀理解是融為一體的,閱讀課有表達。
最后一句話是看看學生的敏感度,學生的語言這種細微的差別你不提示,你不放大,學生就會忽略。學生就會麻木。如果你經常點,學生的語感就會發(fā)展起來。現(xiàn)在我們發(fā)現(xiàn)對語感是很木訥。教學內容要集中,要精妙,要取舍,教學過程要讓所有學生動起來,讓所有的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逼迫學生,人在逼迫的情況下潛能就會發(fā)揮。只說不練的課堂是不行的,哪怕寫一個詞,寫一個字,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養(yǎng)成了用筆去思維,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更嚴密,更全面。如果學生即興地說,學生的思維常停留在一個層次,所以語文課要養(yǎng)成用筆思維的習慣。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3
這堂課,我得到了本校多位教師的熱情指導,評議,尤其感謝工大附中的盛大文老師,對我的這堂課提出了中肯的意見,下面是對我這堂課做一簡單小結。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園子》是國標本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節(jié)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課文描寫了“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的情景,表現(xiàn)了祖父的園子是“我”童年快樂、自由的家園,表達了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回憶。孩子氣十足的腔調,春天的泥土般新鮮的語言,詩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達方式上的突出特點。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學生分析:
這篇文章重點寫了“我”跟著祖父在園子里勞動和玩耍的情景,洋溢著童真童趣,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可以感受到“我”童年生活的有趣、快樂。但文章字里行間祖父的愛,景物描寫清新雋永的意境,作者對自由生活的向往,歡樂的文字背后淡淡的哀愁,是學生較難理解與感悟的。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細細品味,想像體驗,平等對話,從而觸摸文字的溫度,體會文字的意蘊,感悟文字的'新鮮、自然之美
教學設想:
1、反復朗讀,品味感受
這篇文章,文字優(yōu)美,是一篇值得反復讀的美文,因此在教學中我用了大量的時間,變換多種形式如:自讀、默讀、引讀、合作讀等來讓學生反復讀文,理解文本,豐富感受。通過讀文,學生對我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祖父對我的疼寵呵護,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
2、尋找文眼,形散神聚
首先,在教學中要立足文本的特點,要遵循學生的閱讀規(guī)律,從學生閱讀的前理解出發(fā),尋找“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線索,以此來推進教學流程。文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可謂文眼,扣住此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研讀文本,體會園中景物的自由,“我”的自由自在,是祖父的愛給予“我”自由,以及心中有自由,看什么都是自由的,由淺入深,使學生對“自由”的理解逐步深刻與豐滿,使教學如同一篇散文,形散神聚。其次,在教學中始終抓住文題,通過( )的我,( )的祖父,( )的園子三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體會這個園子不僅是“我”的樂園,更是一個充滿愛的園子,是我心目中美好的家園。
3、激發(fā)想象,體會溫暖
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讓學生想象情境的方法,來讓學生體會祖父對我的愛,以激發(fā)朗讀的興趣,在學習課文5至10自然段時,讓學生想象祖父在我犯錯時,總會笑,他會說什么呢?這一教學設計在實際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眼前仿佛一次又一次地浮現(xiàn)了祖父的笑,笑中的溫暖洋溢在課堂中。
4、本文教學中,文章中所帶的淡淡哀愁是學生很難理解與體會的,因此在收尾處我采用了配樂詩朗誦的形式,這時,教師不需多言,只需讓生靜靜感受。簡單滲透了淡淡的哀傷情緒,從課后教師的反饋中,這也成為我本文教學的亮點之一。
不足:
(1)、課堂容量較大,想面面俱到,但反而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2)、本文是一篇美文,在教學中讓生多讀,讀中悟情,教師如何抓住有利時機讓生入情入境,這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繼續(xù)研討的。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4
蕭紅——一個不幸又幸運的女孩,生命短暫且沒有享受過父母之愛的苦命女孩卻得到了年邁祖父的萬般疼愛,這是《我和祖父的園子》一文中透射出來的令人感動的一種情懷。要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濃濃的祖孫情,適當地補充一些關于作者的背景資料是很有必要的。課前,我就讓學生搜集關于蕭紅的資料,由于搜集途徑有限,學生的搜集成果非常貧乏。課堂上,我及時進行了資料的補充和簡單闡述,學生對蕭紅有了一定的了解,并為學習本文奠定了情感基礎。
本文節(jié)選自蕭紅的回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通過對“我”童年時代跟隨祖父在園子里勞動情景的描寫,表達了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
文章段落頗多,看似凌亂,實則脈絡清晰,尤其是對園子的描寫很有層次感。學生剛開始接觸課文還沒有領會課文的.深刻含義,所以在分段的時候出現(xiàn)了問題。有同學說:“文章的第二小節(jié)和第十三小節(jié)都是描寫園子的,為什么要把它們分開呢?”其實,我非常感謝那位同學,他看上去只是提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實際上,他為我們學習課文,領悟文章內涵打開了一個缺口。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們就能完全懂得文章這樣安排的用意和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通過找一找描寫色彩的詞語,體會這是一個怎樣的園子(美麗的園子),再找出描寫小動物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這又是一個怎樣的園子(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園子)。這樣一來,學生對園子就有了最初的印象。接下來,重點學習第二大段(3—12小節(jié)),跟著“我”和祖父去看一看祖孫倆干農活、玩耍的情景。在品讀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學生比較容易地體會出了人物的特點——慈祥的祖父、疼愛下一代的祖父;可愛、淘氣、充滿好奇心、幼稚的小女孩。透過文字,一個充滿生機與自由的園子也展現(xiàn)在了學生的面前,在這個園子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無拘無束,無憂無慮,快樂無比。在這個園子里,沒有責備,沒有煩惱,有的只是一個年邁祖父對小孫女的疼愛和憐惜。由此,再引入第13小節(jié)的學習,學生對這個園子又有了新的認識,不僅通過大自然美好的事物,更是前面“我”和祖父在園子里的一切活動,讓這個園子不僅充滿生機與活力,更充滿了自由,這時候的園子在孩子們的心中活了。
一開始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是不是應該感謝那個提問的孩子呢?
為了讓“自由”得到更充分地展現(xiàn),我布置了這樣一個作業(yè):想一想,說一說:小姑娘睡醒后,又會鬧出什么好玩的事?從課堂內的自由到課堂外的自由,從感性的文字的自由到抽象的思維的自由,這就是一堂課留給我的最深的感受。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5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作者蕭紅在二十九歲回憶故鄉(xiāng)的`園子時,仍備感親切與溫暖,那園子是她一生難以忘懷的最溫馨的家。教學中我緊扣“園子”展開教學,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蕭紅童年時代的那個動人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第二自然段,重在體會園子的特點:樣樣都有,同時感覺作者對童年生活環(huán)境的懷念和喜愛之情。學習植物自由生長一段,重在感覺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覺園子的活潑和靈動。
通過學習,學生進入情境,趣味盎然。學習祖孫倆在園中發(fā)生的趣事后,在學生情緒達到高潮,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再次讀這一段,感覺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最后通過朗讀語段,和補充材料,引導體會蕭紅夢中的園子,深深體會蕭紅對祖父的懷念之情。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6
課文《我和祖父的園子》節(jié)選自現(xiàn)代優(yōu)秀發(fā)作家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呼蘭河傳》。主要寫了“我”幼時和祖父在園子里自由生活的情景,具體而又生動地表現(xiàn)了“我”的好奇、貪玩和幼稚。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貼近小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文中的語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樸實、充滿童趣,運用似人、排比,使語言整齊而優(yōu)美。教學本課,我的定位在通過課文的學習,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戶,以此走近中國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蕭紅,感覺她和祖父的一段親情,知道一篇名著《呼蘭河傳》,了解先輩的一段生活歷史,初步感覺蕭紅語言文字的魅力,體會著名作家茅盾對《呼蘭河傳》的贊譽——“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一、課題切入,走進園子,綻放心靈的自由
題目中最核心的詞語是“園子”。是園子給了蕭紅自由歡樂、幸福的童年,是園子承載了祖父和蕭紅純真、親密而濃厚的親情之美。作者蕭紅在二十九歲回憶故鄉(xiāng)的園子時,仍備感親切與溫暖,那園子是她一生難以忘懷的最溫馨的家。教學中我緊扣“園子”展開教學。課始,以“園子留給你怎樣的印象”為引子導入課堂教學,一下子把學生帶進了蕭紅童年時代的那個動人的生活環(huán)境。學習第二自然段,重在體會園子的特點:大、樣樣都有,同時感覺作者對童年生活環(huán)境的懷念和喜愛之情。學習倒數第二自然段,重在感覺園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感覺園子的活潑和靈動。通過學習,學生進入情境,趣味盎然。第二次學習倒數第二自然段,是在學習了祖孫倆在園中發(fā)生的趣事后,在學生情緒達到高潮,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再次讀這一段,感覺另一番情致,是境由心生;他們會與作者共鳴,仿佛自己就成了園中的一朵花、一只蟲、一只蝴蝶,情不自禁為蕭紅和祖父的這份純真親情而感動。
二、趣事引路,走進童年,共沐自由的陽光
體會童真童趣的前提是明白蕭紅當時的年齡是四歲,只有以四五歲孩子的心靈去體察世界,才會體會那顆充滿神秘的童心,才會與作者快樂共享,所以在學習三至十二自然段時,引導學生認真閱讀那些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句子,想像當時的情景,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自身感悟,談談理解。這一部分課文的內容很長,如何長文短教,我認為重在體會童趣,感覺小蕭紅快樂的心靈,感受祖孫兩人深厚的、沒有隔閡的親情摯愛。這部分學習,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個性化自主閱讀,可選擇自己最覺得有趣的說。學生的體驗和感悟都是個性化的,對于他們來說,體驗和感悟的高低、深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就能提高思維品質。如果有共識也有異見,豐富多彩而又各圓其說,那就是語文學習的魅力所在。
三、賞讀為全,實現(xiàn)詩化的語言與自由的情思和諧同構
本文的語言自然、率真、樸素,正如一個孩童最純真的、口語化的語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以學習語言為主。在教學方法上,著重以賞讀、品讀、美讀為主,全面引導學生積累、感受、領悟課文的語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根據課文內容實際,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悟出趣、悟出情,讓學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對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戀和對親人的懷念,實現(xiàn)語言與精神的同構共生。第二自然段中著生感受作者用詩化的、平實的文字表達生活的寫法。認識總分的構段方式,前后要次序一致,除非是特別需要著重指出的,如文中的“蜂子”的動態(tài)。倒數第二自然段中,著重體會關聯(lián)詞、排比句的運用,體會作者把“鳥飛蟲鳴”寫得有聲有色,植物也賦予了人的'思想和感情,體會詩一般的語言。在品讀賞讀中,抓關鍵詞語,如“活”“自由”“要……就……”“愿意……就……”“謊花”,切身體會蕭紅語言的優(yōu)美整齊、文筆的活潑流暢。值得特別說明的是,對于五年級的孩子,語文課堂不能僅僅限于讀懂內容、讀出情感,還要學習作者是如何結尾如何開篇的,第二段一第數第二段都是直接描寫園子的,但作者并沒有把這兩節(jié)作為開頭和結尾。開篇寫祖父,結尾寫自己睡著了,都極富有詩意。課堂中引導學生體味蕭紅的語言時,始終圍繞茅盾先生的評價:“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來展開教學,真正為學生打開一扇門,引領他們走向優(yōu)秀文學作品,走進優(yōu)美的文學殿堂。
四、借助網絡,輔助升華,拓展自由的深刻內涵
對于開篇就從呼蘭河中的祖父談起,這一點學生在認識上是很有難度的。在走進園子,體會了蕭紅與祖父的那段感人的親情之后,激起學生的強烈的需要,再去了解蕭紅的家庭、蕭紅的童年生活及蕭紅以后的人生經歷,學生對作者如此眷戀故土與懷念祖父的認識會更深刻與明白。在突破這部分難點時,我借助網絡媒體,一改以往課前先了解時代背景的學習策略,我制作了“走近蕭紅”的學習網站,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更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視野空間和閱讀空間。通過上查閱資料,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充分激活學生身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擴散閱讀中拓展心空,并與作者進行時空的心靈對話,從而順暢的解決以上難點。祖父和祖父的園子是蕭紅心靈中唯一溫暖的家園。這種學習方式也培養(yǎng)了學生“從文本到作家的生活、性格;從作家的生活、性格到文本!边@樣一種探究的思考習慣和思維習慣,同時也滲透了正確的文學觀、價值觀。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3-24
《我和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4-09
語文《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3-25
《我和祖父的園子》語文教學反思7篇03-30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3-21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0-27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12-29
《祖父的園子》教學反思03-15
祖父的園子的教學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