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24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
《火紅的楓葉》是一篇短小的散文,全文一共4個自然段。主要講秋天到了,楓葉紅了,我尋找到一片最紅的楓葉在教師節(jié)那天做為禮物送給老師。
文章以第一人稱表達,親切自然,抒發(fā)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老師的敬愛之情。教學中按照“尋找火紅的楓葉”——“找到火紅的楓葉”——“做火紅的楓葉賀卡”的順序引導學生朗讀理解課文,從我尋找火紅的楓葉的經(jīng)過感受我們對老師的愛沒有最深,只有更深,體現(xiàn)對老師的敬重。低年級的語文課是朗讀指導課,教學中我仍然用指導朗讀這一法寶引導學生學習課文。重點指導讀好第三自然段,“啊,我終于找到了一片最紅最紅的楓葉!”一個感嘆句,感受“我”找到最紅最紅的'楓葉時多么激動和興奮,“它比朝霞還紅,比玫瑰還紅,它的樣子也很好看,就像我小小的手掌!倍嗝从性娨獾谋扔,朝霞富有生機,玫瑰賦予浪漫,小小的手掌活潑可愛。通過老師范讀、學生自己練讀、比賽讀等方式體會這片楓葉的顏色美麗,樣子好看,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師生情是浪漫的,是溫馨的,是飽滿的。滿滿的紅,火苗一樣的紅,秋天氣韻沉淀的紅,是“我”獻給老師最真、最純、最美的愛。
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寫到“我”把楓葉貼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再寫上一首小詩,送給親愛的老師。課文沒有寫小詩的內容,做為留白,引發(fā)學習者美麗的想象。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這一留白,讓學生來了一次小練筆,寫出“如果你也給老師做一張賀卡,你會在上面寫什么?”有位學生寫的是:老師您辛苦了!謝謝你教我們知識,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讓您為我操心!我看了很是感動,但可能是教學中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是特別緊密,學生的情感沒有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大部分學生寫得都比較空泛,值得引起注意!
本節(jié)課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反思后覺得浪費時間的地方是:1.課堂上老師有很多口頭禪,如“好嗎”“可以嗎”“行不行”這些表示商量的話語有時根本沒必要用,還耽擱時間。2.低估了學生的能力,問題設計得有些細碎,耽擱教學時間,今后的教學中盡量避免這樣的問題再出現(xiàn),使課堂教學盡量高效!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
通過翻閱新教材,整體感知,我感覺它在教材的編排上有這四大"重":
1、重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2、練習形式多樣,重學生知識的積累。
3、重思想教育的滲透。
4、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素質的提高。
為了使新教材真正發(fā)揮作用,我對具體實施新教材有了初步的構想:
一、以寫字教學為切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
《小語新課標》明確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我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忽視了這一點。而新教材已關注到了這個問題,在教材的開始,不再急于講授課文。而是打破了常規(guī),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新學期初,我就注重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觀察、模仿、練習,教給學生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寫字姿勢。利用寫字歌:"學寫字,要注意,頭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紙放正,一尺一拳要記清,手離筆尖一寸高,寫字認真要心靜",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要求學生寫字時,一定要跟寫字歌進行對照。老師隨時進行督促和指導。一周下來,學生寫字時已是個個端坐。除掌握正確的寫字姿勢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寫好字。每課后的描紅練習,不可忽視,每天應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練習,良好的寫字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必須耐心細致、精心地指導,并嚴格反復長期的訓練,從而讓學生把字寫端正寫漂亮了。
二、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小語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而,"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孩子的成長基本上得益于自己的學習,課堂上的收獲實在是微不足道。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決心真心實意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三、把握訓練訓題,注重學生能力的提高。
新教材旨在使學生不要死讀書,讀死書,而是要把書讀活。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又要提高學生的能力。就拿口語交際這一訓練來說吧,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思維、概括、說話等能力,更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創(chuàng)新的天地,想怎么說就怎么說,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從而也為夯實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教這類訓練時,要精心組織,重"說"和"演"的訓練。
四、多讀、多看、多思考,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提出"人才只*人才去培養(yǎng),能力只能*能力去培養(yǎng),才干只有*才干去培養(yǎng)"的論斷。言盡之意就是說"名師出高徒"。當今,是高科技的信息社會,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開闊視野。有時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會覺得束手無策。新教材的內容更是從古到今,包羅萬象。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要力爭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在學生眼里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更要是智慧的化身,無事無物不曉。要使自己成為一名學者,我認為平時應該多讀書、多思考、多實踐、多總結。更要重視新教材中參考資料的學習,因為這與學生的學習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
總之,新教材充滿著時代的氣息,內容上的更新,要求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法上如何去創(chuàng)新。努力幫助學生從小練好語文基本功,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體現(xiàn)新教材的真正價值。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3
《母雞》是篇略讀課文,內容淺顯,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容,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變化,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弄清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然后再交流讀書的體會。
母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古今中外,有許多的著名作家都對她進行了贊頌。我國的大作家老舍先生本十分反感、厭惡母雞,然而當它孵了小雞,成了一位母親后,也不由得對母雞贊賞起來,并肅然起敬。
教學中我力爭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享有個性化的、自由的發(fā)展空間,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同時也不忽視語文基礎知識及基本能力的訓練,力求兩者的和諧統(tǒng)一。
教學中,我還抓住重點句來理解作者對母雞的感情:討厭到不敢討厭,再切入課文抓住重點句學習,理解作者討厭母雞是因為母雞的無病呻吟,欺軟怕硬和拼命炫耀。而后,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不再討厭母雞,讓學生從文中找句子理解。最后解決為什么用“不敢”,讓學生體會到。因為母雞的辛苦、勇敢、慈愛、負責,所以作者敬佩母雞。
我在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了母雞的母愛后,讓學生比較老舍寫的《貓》和《母雞》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在比較欣賞后,讓學生進行改寫,帶著對母雞的喜愛之情來寫一寫,隨機出示老舍描寫“貓”中的語句,讓學生進行仿寫,這一設計,我認為是本節(jié)課的亮點,突出了愛的主題,讓學生從感悟文本走向自己的生活體驗,很有必要。
在課文的`結尾,我推薦給學生一些寫母愛的課外閱讀文學,比如,屠格涅夫的《麻雀》、普里什文的《柱子上的母雞》、列那爾的《母雞》等,這樣不但引起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增長了學生的課外知識,使得語文學習從課內走向課外,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開放性。
當然,在教學中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不足,這是一篇選學課文,可是自己因為覺得這也好,那也好,而舍不得丟掉一些,反而使課堂容量過大,課最后來不及上了,還有自己上課講得太多,學生反饋有重復的比較多。在朗讀教學時,朗讀形式太過單一了,因此在平時的朗讀教學中就該多種形式朗讀,重視朗讀的方法。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學生要善于發(fā)表不同意見,要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訓練。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4
《黃河的主人》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第八自然段中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他憑著智慧和勇敢、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關鍵是讓學生能充分地感知艄公操縱著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中鼓浪前進的驚心動魄。
那么怎樣讓學生體會黃河的氣勢和艄公的品質呢?我主要采用“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受艄公這一形象,在朗讀中激發(fā)學生情感。我在教學時,抓住了文章的重點句“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然后由這個重點總領全文,讓學生去感受黃河的氣勢、感受羊皮筏子的驚險,從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這樣,對課文的賞析就不是零碎的,使課文有了一個整體性。同時我以作者的情感為線索,通過“我”的“提心吊膽”,感受到艄公面對著黃河險惡的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其次,以乘客的“談笑風生,從容的神情”襯出艄公的技術高超,再次領悟到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
但上完課,我感覺整堂課的朗讀還欠缺指導,那么究竟怎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呢?我經(jīng)過反思,覺得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
1、讀有所思:
教師首先要明確朗讀的目標,你為什么要讓學生朗讀?朗讀的目的是什么?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讀,朗讀的過程中有思維的過程,那么這樣的朗讀就是積極的,主動的。例如,我可以提這樣的問題,“讓我們把黃河的氣勢讀出來吧!”
2、讀有所獲:
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朗讀的時間是很充分了,朗讀的面也極廣,可是朗讀的能力卻不見有多少提高。為什么?就是因為缺乏指導,這也是我這堂課最失敗的地方。我們常說讓學生“自讀感悟”,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但是,朗讀也是需要訓練的,沒有訓練,學生的語感從哪里來呢?因此,課上教師的`指導攸關重要,從一句話、一個字甚至一處標點著手,扎扎實實地進行訓練,引導學生體會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情感。例如,在指導學生朗讀最后一句時,在學生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可以把句中“驚濤駭浪”和“如履平地”兩個詞語提出來,教師進行點撥,學生進行比較。這樣學生既對這兩個詞語加深了印象,又對艄公的形象有了更深一步的感受。然后讓學生帶著這種感受在去朗讀課文,我想效果更明顯。所以,有效的朗讀要能體現(xiàn)層次性,要使學生在這一堂課中朗讀方面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3、讀有所感:
學生朗讀后要有所感悟,這個感悟不是教師通過傳授、通過暗示強加給學生的,而是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真實的感受。通過朗讀,學生腦海中留下的是豐滿的形象,是真切的情感,是蘊涵于語言文字的思想,而不是簡單的浮于文本之上的文字。我想這樣的朗讀才是有效的,而這些正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該仔細鉆研的地方。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5
新課改中的語文課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在語文課中,如何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這就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機動,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問銀河》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錄象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只心弦地提出:“他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于是開展了“給銀河寫一封信”的活動,孩子們個個興趣昂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啊?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在《問銀河》的教學設計中,我為學生提供了閱讀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平臺中展示自己,通過三個小星星的.閱讀提示,逐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緊口。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愿學、會學、樂學。
在新課改中,我感受到了教學的快樂,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雖然在課改前進的道路上還布滿了荊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去做,新的語文教學一定能點燃起孩子們心靈的火花,滋潤孩子們的心靈。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6
《迷人的秋色》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二年級第一學期讀課文了解內容的第三課。課文寫秋天主要是通過山洼里的瓜果來反映秋天的收獲,讓學生了解秋天是美麗的季節(jié),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課文的第二部分寫得最充實,特別是這些瓜果的色彩、質地、形狀都一一作了描寫,使學生能聯(lián)系生活,拉近與文字的距離。
根據(jù)《課程標準》的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規(guī)定的目標和要求,聯(lián)系學生、教師以及教學環(huán)境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具體目標詳見教學設計。目標一在于知識點的落實。課文中“燦、爛、固、使、柿、簡、直、帥、澄、透” 10個生字,大部分與學生的學習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這10個生字要讓學生讀準字音,并在課文的語言環(huán)境及實際的學習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有五個字要求寫的,繼續(xù)重視正確的寫字姿勢和執(zhí)筆方法的指導和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良好的寫字習慣。目標二,學生經(jīng)過一學年的朗讀訓練,已初步了解朗讀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能讀出感情,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目標三,是通過學習課文,滲透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引導。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熱愛秋天的情感。目標四,練習說話,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二年級學生仍然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所以他們的思維、想象都需要一定的支撐點,從注意上看,無意注意占主導,所以課堂教學中采用媒體教學,盡可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經(jīng)過一學年的學習,學生對識記生字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基礎,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還學會了查字典。他們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拼音讀物的能力,但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要讀出感情還需指導。
通過學習實踐,學生已具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教學中繼續(xù)用小組學習等方式加以培養(yǎng)。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讓學生主動體驗,在不斷的參與過程中,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進入最優(yōu)化的境界。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體驗與情感的變化,始終把情感置于閱讀的首位,把喜愛,興趣當作閱讀的入門向導。課一開始,以學生熟悉的畫面來引入課文,很自然激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聽聽錄音,讀讀課文,帶著問題閱讀。教師在學生的讀讀說說中,不斷調動主題積極的個性化的閱讀動力,使課堂書聲朗朗。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7
語文課,重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利用多媒體課件、課文內容為學生搭建了一座由理解到運用的橋梁,引導他們將課文內容與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大膽地展開聯(lián)想,把學會的課內外知識活學活用,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同時使語言積累內化為語言能力。
本課的教學分成六個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中實施。課的開始看圖引入,揭示課題,很自然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環(huán)節(jié),先聽錄音,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出要求,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記的良好習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借助拼音讀通課文,是為了讓學生借助音節(jié)在讀文過程中讀準生字的讀音,從而鞏固拼讀音節(jié)的能力。在學生讀通課文后,進入學習課文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課文的重點部分,通過找出自己喜歡的描寫瓜果的句子,組織學生通過朗讀理解,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說一說,引導學生打開思路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及良好的說話習慣。在指導書寫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進行正確執(zhí)筆與書寫姿勢的指導與訓練。同時,教師自己在書寫中應重視示范指導與書寫質量,讓學生養(yǎng)成先觀察后落筆的寫字習慣。
通過教學,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自己在教學過程有兩點收獲:
。1)在聽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一味地老師講,學生聽。待老師把課文講完了,有的學生還不會讀課文,甚至不知道課文究竟寫些什么。這是什么原因呢?尋根到底就是學生課文聽少了,讀少了。古人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就是說,多聽、多讀就能自然而然地理解課文。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進行聽讀訓練,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聽和讀的過程中,收到了很好的聽讀效果,深刻感悟文章的內容。
。2)在教學中,憑借教材,引導語言實踐活動。要抓住低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的特點,利用一切機會,以課文空間為“實踐活動樂園”,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課文中,作者常常運用“空白”的藝術,把一些內容留給讀者,這就為孩子大大開辟了創(chuàng)新的空間,學生也樂意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這不僅給教學增添了“樂學”的氣氛,更重要的是發(fā)展了學生的語言思維。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8
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承擔著傳承國家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文化素養(yǎng)等重大責任,對提升國民素質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小學語文的課程創(chuàng)新是順應社會的趨勢和國家發(fā)展的需要,但是我國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在創(chuàng)新方面做得并不太好,本文從我國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中應注意的問題三個方面來分析小學語文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的
在小學語文的課程標準里有著明確的說明,語文的教學一定要重視基礎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并科學合理地處理好兩者的關系。在平時的學習中,學生要把學習的重點放在語言的積累、理解和運用上,注重基礎的訓練,加強平時的語言溝通,為學生今后能夠在社會上合理地運用語言交流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精神和探究精神。課標中明確地說明了小學語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所以除了要學生在平時積極地積累和實踐之外,教師自身也應該在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策略上做出創(chuàng)新。
二、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現(xiàn)狀
雖然在課標中已經(jīng)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但在日常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仍然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源于以下幾個原因。
1.教育者的教育觀念陳舊。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中,仍然難以擺脫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注重書面知識,不注重實踐能力;注重答案和結果,不注重尋求答案的過程;注重知識的記憶,不注重知識之間的拓展和關聯(lián);注重知識的工具性,不注重知識的人文性。這些陳舊的觀念在教育者的思想里仍占據(jù)主導地位,師長為尊,舊的學生沒有在課堂上對結論提出質疑的權利的觀念,導致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教育目標變得不明確,和時代發(fā)展相脫節(jié),讓語文教學在應試教育的思想和模式上越走越遠。探究更深層的原因,是學校過于片面地追求升學率,以及教師和家長片面地追求學生的考試成績,導致了教學變成了學校與學校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相互盲目攀比的工具,給學生造成了過大的心理壓力,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創(chuàng)造性。
2.教育模式的陳舊。在小學的語文課堂里,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強烈的自我意識,對自然知識的了解度還不夠,所以課堂上往往是教師占據(jù)主導地位,而學生只能作為聽眾和課堂活動的執(zhí)行者,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師生缺乏交流。教師不能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薄弱之處進行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喪失了興趣和主動性。比如,在教師對課本上的古詩詞進行解讀時,需要運用到繪畫的形式配合學生以感性的理解方式去理解詩句、詞句的意思,但大多數(shù)教師不會讓學生去動手繪畫,而是自己在黑板上逐字逐句地邊畫邊講,學生只用在課本上記好筆記就可以了。一種新穎的教學方式,卻因為教育者的理念陳舊而沒有發(fā)揮出作用,課堂教學效率大打折扣。
三、教學創(chuàng)新時應注意的問題
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習語文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而以上幾點,既是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的目的,也是在進行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時必須注意的問題。
1.教師要善于運用教學策略解決問題。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綜合發(fā)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研究語文,在生活實踐中運用語文。小學五年級的課文《推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篇文章以一個句子中動詞應用和語句前后的矛盾之處作為切入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邏輯,讓學生學以致用,充分地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和綜合性,增加了學生運用知識的機會。
2.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策略,在課堂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學生啟示。例如,在課文《與象共舞》中可以運用兩種教學思路給學生進行指導:一種是以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為主,感悟文章所帶來的啟示;另一種是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為主,學習文章語言形式,并在寫作實踐中加以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從兩種不同的思路,給學生帶來兩種不一樣的啟示,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的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素質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拘泥于現(xiàn)有規(guī)則。而現(xiàn)在我國小學語文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教育者觀念的陳舊、模式的陳舊以及教學的策略運用不當?shù)。小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通過教育者的實踐去摸索,既要借鑒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也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地發(fā)現(xiàn)新東西,讓學生不拘泥于書本知識,主動地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素質,激發(fā)自身的潛能,以適應當今不斷發(fā)展的社會。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9
本人在設計這一課的時候,我的目的就是想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童話氛圍,使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不僅讀懂課文,讀出感情,還能在讀中領會課文的含義,在此基礎上進行分角色的朗讀,并能從青蛙、松鼠、蒼鷹身上學會一些可貴的品質。
第一部分的教學中重點讓學生體會到青蛙想看大海這個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艱難。蒼鷹在整個故事中是一個引導者,是它給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蒼鷹讓青蛙明白了現(xiàn)實情況的艱難,從迫切的失望變成了失望的情緒。在教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重點是讓學生通過讀書、品味語言文字、觀察插圖、體會人物心情來理解青蛙整個情緒轉化的過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難完成的心愿。為后來的看到大海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一個部分里青蛙遇見了松鼠,而松鼠就是青蛙理想的實踐者,是它帶領青蛙最終登上山頂,也可以說沒有松鼠的`鼓勵和幫助,青蛙是不可能看見大海的。在講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去讀一讀青蛙和松鼠的對話,在讀懂的基礎上,我安排了角色扮演的環(huán)節(jié)。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青蛙和松鼠的角色中轉換,在跳的過程中讓“小青蛙”體會到累和艱辛,想象他們所遇到的困難,堅定他們絕不放棄的信心。
課堂每一個部分的教學,都重視了詞句的訓練,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動腦、動嘴,還動手寫一寫,真正做到了讀、說、寫一體,完成了語文課所要達到的目標。
課堂效果證明,孩子們學得輕松快樂,他們體會到了課文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東西。當他們最后看到大海的時候,通過讀和說體會到實現(xiàn)理想的快樂并能對大海說幾句贊美的話。
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還有許多的遺憾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的彌補。1、童話的“童”趣體現(xiàn)得不夠;2、小青蛙那種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強調得不夠;3、課文的訓練點挖掘得不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0
這幾天,心里一直在想那節(jié)語文課,總是覺得無名的失落中還夾雜著些許的幸運。失落的原因在于自己沒有享受那節(jié)課的教學,孩子沒有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而些許的幸運是,得到了老師的幫助,讓我真正懂得了,課堂上的老師和學生都要懂得“享受”。享受該是一種讓人很向往的心境吧!《廬山的云霧》,聽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如此美的文章,我在備課的時候,產生了矛盾的想法。一則,如果盡情的讓孩子去看圖去欣賞去達到那種美的意境,那課堂上的氣氛一定很好!而如果一味的去欣賞去感受那種美,是否學不到語文知識?想來想去,還是將兩者結合,于是乎,也做了課件,圖文并茂,這樣,孩子該算是能體會到美的同時,也能學到本課要達到的語文目標吧!并且在備課的時候加上了些煽情的語言在里面,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體會到美!可是,在上課的時候,自己根本沒有進入到那種美的意境中去,一味追求的是孩子的語文知識培養(yǎng),把本來很美的文章上的一點不美了,連自己都感受不到美,享受不到美,又怎么去要求學生達到那美的意境呢?課后,反思著的同時聽取了市教研室汪老師對自己提出的意見。
她首先讓自己說說,如果再上這樣一節(jié)同樣的課,現(xiàn)在又會怎么去上?當時說了許多,也的的確確感受到了許多的不盡人意。自己的一番話說完,汪老師開始了她的點評: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要突出孩子感受美的能力,首先就要感悟課文,淡化知識教學,要讓孩子真正體會到美。在讓孩子體會美的課文內容時,可以通過老師的情感去感染他,也可以通過老師的語言和圖片去繪聲繪色的描述,這樣孩子同樣可以感受到美。當然,汪老師說的還不僅僅是這些,但是,從她的點評中,我切身體會到,感受美,是這課的'關鍵所在。
從各方面去感悟課文內容,想盡方法去讓孩子體會到美。曾經(jīng)自己好像寫過關于教師帶著怎么樣的情緒上課會影響到孩子情緒的反思,今天同樣要進行反思,如果當時自己帶著一種美的心境去上課,也許課堂上的孩子會享受到美;如果當時自己享受著教學的快樂,也許孩子也會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如果的如果……那一節(jié)課,已經(jīng)結束了,可反思沒有結束,恰恰是另一個階段反思的開始,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去享受著課堂上的學習,包括課堂外的學習?!教師享受教學的同時孩子享受學習,那真的是令人期待的一種課堂氛圍,努力著!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1
20xx年3月19日上午第一節(jié),在學校多媒體教室我做了一節(jié)公開課《美麗的地球》(第一課時),薛校長、劉校長以及11位教師參與了聽課活動。
《美麗的地球》第一課時,我設計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在讓學生掃清生字詞障礙的基礎上,進一步練習旁批,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課前我在學情分析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認為課文的第4—7自然段介紹了地球的科學知識,而忽略了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課文第三自然段是通過地球的顏色來描繪地球的美麗,是從顏色的'角度來介紹地球,也屬于地球知識的范疇。為了便于學生理清課文思路,也便于第二課時對學生進行“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保護地球”思想教育奠定基礎,我就以課文第三自然段為突破口,通過各種手段,比如欣賞圖片,有感情朗讀訓練等來感受地球的美麗,讓學生明白這一自然段是通過地球顏色來表現(xiàn)地球的美麗,來介紹地球科學知識的;緊接著我讓學生了解文章還給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然后我讓學生分組研學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通過研學,學生就很容易理清課文思路了:第一、二自然段是寫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但我們對地球卻知之甚少;很自然地引出對第三——七自然段地球知識的介紹;了解了地球知識,最后第八自然段就得出了一個結論“只有一個地球”。這樣安排,課堂思路清晰了,學生學習起來也不會感到枯燥,就輕松容易了。但由于自身素質及準備不充分,教學思想及教學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對學情缺乏足夠掌握,在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課堂效果不盡人意,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旁批作為一個教學重點,只有布置沒有反饋,難以掌握學生旁批的情況,有些流于形式,如果旁批的訓練放在第二課時,效果就會好一些。
2.課文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課文思路但在教學設計上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
3.課堂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結束后沒有檢測課堂教學效果環(huán)節(jié);導課也沒有結合課文具體內容,顯得空洞,缺乏目標性、引領性。
4.由于準備不充分,對學情缺乏足夠的了解,整節(jié)課前松后緊,出現(xiàn)拖堂現(xiàn)象。
通過這一節(jié)公開課,讓我意識到自己教學操作上的局限性,今后一定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走出去,絕不能做井底之蛙,要多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通過觀看教學視頻等手段,來多領悟教學怎樣去實際操作,相信通過不懈的努力,在教學能力方面會不斷得到進步和提高的!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2
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點如手:首先,語言奠基,想象基奠。在教學前,我在黑板上抄寫了很多名人寫得有關錢塘潮的名詩句,有范仲淹的“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倍鸥Φ摹疤斓伧鰬K忽異色,波濤萬頃堆琉璃!崩畎椎摹稒M江詞》、孟浩然的《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毛澤東的《七絕·觀潮》等。在孩子們各種方式的讀后,我說:“你們必須明白這些詩句是描述什么的.!彼麄凕c了頭,我讓他們說出來。隨機板出——錢塘江潮。生活在海邊,對潮漲潮落不陌生。其次,以讀貫穿,想象感悟。讀始終是語文課堂的主角!
語文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進取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有了第一步的基礎后,我就讓孩子們去閱讀文本,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潮水的雄偉壯觀。劃出有關句子,朗讀交流。孩子們對潮來時的描述異常感興趣,因為它那么直觀,那么生動。讓他們讀后,就讓他們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雖然沒去過,雖然不能現(xiàn)場感受,可是能結合詞句那么想象一回,也是生動的。我想在孩子們的腦中,至少已經(jīng)有好多個版本的“錢塘江大潮”了。在很多的讀、說,體味、想象后,錢塘江潮水在孩子們的鬧中留下深深的印象。這時,我說:“站在觀潮臺,應對如此的潮水,你想說什么?”將它寫下來。孩子們寫后(幾句話),進行了交流。說的就是感受、感嘆、神往……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3
《山中訪友》一課的總體教學設計與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力求挖掘出本課教材的特色,同中求異,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視覺和與眾不同的收獲。為此,我的教學設計的著力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一、以美的課件吸引學生。
為了讓課件更好地展示出教材的優(yōu)美之處,我力求集圖片、文字、課文朗讀、音樂于一體,讓學生在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感知課文;其次在其他幻燈片中,或以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為背景,或用圖片展示林中朋友的美麗形象,讓學生的視覺充分得到美的享受;同時,課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名稱設計中也突現(xiàn)“美”,主體部分設置了“美文聽讀”、“美文美讀”、“美文研讀”等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美”的感知無形中又是一種強化。
二、聽、說、讀、寫的訓練貫穿課堂始終。
本課設計以讀為主線,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又分別有所側重:美文聽讀中有美讀的示范,又是聽的訓練;美讀的要求是“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去找找你最喜歡的山中朋友,把她朗讀出來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是讀與說的雙重結合;研讀則要求學生通過合作討論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情境演讀、習作美文則主要進行寫作水平的訓練,等等。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訓練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
三、不失時機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設計是以學生為主的,除了聽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其他的學習過程都是以四人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的,整個課堂是學生與教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的真誠對話過程。在輕松的學習交流中,他們的合作、探究中學習方法進一步完善。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4
《小鷹學飛》是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課,課文講的是小鷹跟著老鷹三次學飛的過程,來體會小鷹由原來的高興到后來的虛心學飛來體會小鷹虛心學習的精神。
二年級低段的學生還主要是以識字為主,低段的學生每節(jié)課都要有十五分鐘的`時間來教學生識字,結合我的理解和培訓所學習的內容,我確定了這一課的教學目標:通過對課文的朗讀來體會小鷹虛心學飛的精神和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在課堂開始,我先讓學生通過拼音來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落并解決小鷹幾次跟老鷹學飛和從文中找出有關老鷹、小鷹的對話和動作的語句這兩個問題。這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的簡單,在快速的閱讀之后,學生很快說出了他們的理解,于是,我讓學生來通過他們的分角色朗讀和加動作表演來更深入的感受這一過程,學生配合的很好,之后我進行了拓展延伸:老鷹說的“孩子再往上看”是什么意思,看到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時,小鷹會怎么想怎么做?讓學生進行了說話訓練,最后通過課文的學習,我給出了這樣的填空來總結他們的感受:( )的小鷹、( )的老鷹。而且在講解的過程中讓學生對基本的詞語進行了理解和說話訓練,比如說:已經(jīng)、盤旋、急促、拼命等詞語。之后我用剩余的十分鐘時間來讓學生解決課后的生字,先觀察字的結構、占格,經(jīng)過同學的互相提醒,我還示范了兩個帶有新偏旁的生字之后讓同學進行描紅。只是我感覺描紅的時間有點緊,有的學生還沒有寫完,我就進行了總結,送給學生四個成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一往無前。這四個成語也是我們這個單元練習四中成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5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課文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課文中以吐泡泡的形式對“終于”一詞的理解作了提示,目的是讓學生讀到這里,能聯(lián)系上文理解“終于”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克服了種種困難爬上天都峰的。課文中的許多兒童語言,內涵豐富,細細咀嚼,令人回味。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堅定信心,再到戰(zhàn)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的過程。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繼續(xù)學習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方法,體會一些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本篇課文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靈活。可以通過圖片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天都峰,引導學生對故事的興趣。學習本課之初,要幫學生理清本文層次,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對文章大致內容有整體把握。其次,要采取分角色朗讀和表演集合的方式,使學生親身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咀嚼回味文中精彩的語言。同時,要指導學生練習生活實際,從小培養(yǎng)不怕困難、堅決克服困難的品格。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6
“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特殊的葬禮》一課是一篇關于環(huán)境保護問題的記敘文。我抓住課文重點段落、關鍵詞句,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課文第三自然段描寫了塞特凱達斯瀑布雄偉壯觀地氣勢。我讓學生閱讀時,找出文中表現(xiàn)瀑布雄偉氣勢的詞語,如:“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等,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抽象的語言文字變得形象起來,學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把矍俺霈F(xiàn)了一條奔流而下的瀑布”“這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呀!”……
課文第五自然段描寫了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的形態(tài)。教學時,我要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感情。并出示文中插圖,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即將枯竭的塞特凱達斯瀑布是什么樣子?假如你是慕名而來的游客,看到這樣的情景會有哪些感受?你會說些什么?學生仿佛置身于瀑布前。經(jīng)過一番閱讀、討論,學生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通過想象,學生將塞特凱達斯瀑布的`過去和現(xiàn)在作了比較,深深體會到了環(huán)境污染給大自然,給人們生活環(huán)境帶來的嚴重危害。
本課設計注重了朗讀、穿越時空隧道的豐富想象,做到讀寫結合,使學生能借助課文的語言資料,了解到環(huán)境保護與生態(tài)、自然景觀的關系,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愛護地球的情感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wǎng)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7
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鉆研教材、設計教案、制作課件等化了好幾天的時間,原本以為教材鉆研的挺透徹的,設想也挺周全的,成功地上下來應該沒有問題?墒堑搅苏嬲M入課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錯的,我把這節(jié)課的要求拔高了,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不活躍,問題的提出使學生難以接受(脫離學生的實際: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不足、接受能力不強等)。具體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問題在于重點段的處理。教學時,我為了讓學生讀懂理解這段話,我采用了朗讀比較、實物展示的教學手段。
理解“更”,進行朗讀比較。
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綠了。
田里的禾苗,因為有了陽光,更綠了。
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高了。
山上的小樹,因為有了陽光,更高了。
我想通過句子的朗讀比較出兩個句子的不同,從而理解“更”的意思,結果大部分學生很茫然,體會不了,也讀不出味道。
教學手段形象化一些,比如,采用畫簡筆畫的方法。沒有陽光的禾苗是什么樣的,有了陽光的禾苗又是什么樣的,讓學生說,老師畫,通過形象的.簡筆畫,學生可以很輕松的理解“更”的含義。再如,理解“錦緞”,可以讓學生看圖上的小河,有陽光照射的小河是怎么樣的,學生會觀察出來,波光粼粼,金光閃爍等,錦緞也是這樣的,所以說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
語文教學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才能使學生喜歡聽,樂意學。
作為一名一年級的老師,我還應該多了解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只有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學的中國與高度。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8
《觀潮》這篇課文里,描述潮來時的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資料是課文的重點。而抓住重點詞句來品味錢塘江大潮的壯觀之美是難點。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研究運用“邊讀書邊想象畫面,播放課件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的教法比較恰當。在教學時,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讓學生聽范讀、自由讀,邊讀邊體會,并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讓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所以,我重視“讀”。學生自由朗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我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自我的見解,允許有不一樣意見,并鼓勵創(chuàng)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并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己見。
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直觀教學優(yōu)勢,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播放大潮視頻,使學生看到真實的情景,感受到了大潮涌動的速度。經(jīng)過朗讀課文,再觀看錢塘江大潮的視頻,更進一步使學生驗證了自我的感受,體驗錢塘江大潮聲音、氣勢的'變化。學完全文后,我再次讓學生讀自我最喜歡的地方,并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上《觀潮》這課,是我第一次開始在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在上完這課后,我體會到多媒體課件是能夠以它直觀形象的畫面較快地突破重難點,但運用過早時可能會束縛學生的想象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課件時也應研究“因課施教”。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19
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反思今天上午進行青年教師展示課比賽。我是一號授課老師。我授課的內容是三年級第八單元第二篇課文《掌聲》。
本次比賽以無聲授課的形式進行。通過比賽,展現(xiàn)了我的能力,同時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這篇文章講述的是因身體殘疾而內心憂郁、自卑的小孩子英子,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不得不上臺講故事。她本以為會被無情的嘲笑,想不到同學們給了他鼓勵和掌聲。從此她變得開朗自信,以微笑面對生活。
教學要突破的知識點有:
一、學會默讀課文,感知文意。做到不指讀,不出聲。
二、通過神態(tài)、動作描寫感受到英子前后的變化。
三、練習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本次無聲授課,我設計了掌字的教學。通過文章的題目來認生字,把生字放到課題中學習。通過老師的配樂朗讀,畫出描寫英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感受兩次掌聲給英子帶來的變化。最后作業(yè)布置中進行課文復述的.練習,把英子的故事講給父母聽。同時進行情感遷移拓展,生活中不僅掌聲可以鼓勵幫助人,早上的一句問候,上下樓梯的禮讓都是最美的行為。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更要把愛和溫暖傳遞給身邊的人,做文明的接班人。
不足之處:在課堂上要注意表情和態(tài)勢語,說話要自信有力,情緒飽滿。同時在對學生的評價上評語多樣化,充分展示到位。把握好課堂上的臺風。在內容設計上太多,流程進行的太快,沒有鋪展講開。區(qū)分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重視生字教學,增加識字方法和識字的趣味性。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0
本文是一篇科普題材的課文,全文圍繞為什么說火星是地球的“孿生兄弟”這一中心來安排材料,文章語言科學性較強,本課讓學生對科學的認知體系有了了解,讓同學們知道科學中也存在許多未知,科學的海洋是遼闊和有趣的。
本文最精妙的地方在于遣詞造句的科學嚴謹,這兩個水的來源都用了比較模糊的詞語“也許”“可能”來推斷,因為我們并沒有真正地踏上火星,所有的這些都是據(jù)理推測,并沒有絕對的把握。再寫火星上留不住水的原因:火星本身的缺陷導致了這個結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對物體的吸引力也小得多。使得火星表面的水“集體大逃亡”!按筇油觥边@個比擬放在這里也很貼切,使得原本嚴肅的科普短文多了一些隨和、溫暖。這一點從課題“孿生兄弟”上也可以看出。這些都讓這一類的說明文多了一定的可讀性,文章也更生動有趣了。
除此之外,課后第2題中也提示我們有兩個很明顯的地方體現(xiàn)了課文語言的特色——非常形象生動,一處是把“太陽系內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的'行為說成是“家常便飯”,還有一處是把大量的火星氣體離開火星的樣子說成是“集體大逃亡”,非常形象,讀來感到情趣盎然。學生通過朗讀后不難理解這兩處的含義,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到這種語言的特色,我讓學生通過比較來加深體會。比如把“太陽系內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這一句改成“太陽系內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碎片四處游蕩,彼此碰撞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學生通過朗讀便能很快地體會到課文語言的形象性、情趣性。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1
人教版新課標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6課(第四組)《橋》這篇課文敘述了老黨支書在洪水即將臨村時的臨危不亂,鎮(zhèn)定的指揮村民有序上橋,并讓自己的兒子最后走,為村民搭起了一座生命橋,而自己和兒子卻被洪水吞沒了的感人故事。完成《橋》的教學后,有些想法,記錄下來,謂之教學反思。
在《橋》的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認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情況緊急的句子和描寫老支書的語句,并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比缓笞寣W生認真把課文讀進去,從全篇著手,走進當時那個令人驚心動魄的黎明。
在《橋》的備課中,我把自己假設為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回答和提出問題。比如,如果學生沒有找當時描寫雨大的句子怎么辦,我要用怎樣的語言把學生引入到文章中描寫雨大的'段落;學生沒談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我怎樣引入等?傊野炎约耗芟氲降拇鸢竼栴}以及引導銜接的語言都寫了下來,記了下來。另外我還要找到課文中可以朗讀表達感情的朗讀點。既要讀還要讀出新意讀出效果,我設計了師生對讀對話(7~13段)、換詞讀(把小伙子一詞換成兒子14~23段)。
完成《橋》的教學后,覺得有些遺憾,就是課文的結尾的處理,首先是結尾寫法的好處,由于時間的關系,顯得走了過場,沒有起到對學生今后的習作指導的作用,其次課中在體會老漢形象時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一些,但結尾如果給學生樹立一些優(yōu)秀黨員形象,讓學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書這樣的黨員在人民生活中不僅僅只是這一個而有很多很多。這樣黨員的形象就鮮明的樹立起來了。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2
一直以來,我對課堂表演在幫助學生理解文章、感情朗讀、活躍課堂氣氛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很有自信的。但今天這一節(jié)課,給我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課堂環(huán)境對課堂表演的影響。
今天,教學《青蛙看!窌r,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領悟文章中文字后面的內涵。小松鼠和青蛙一級一級跳石階登山這部分,我讓學生先自由活動,同桌之間邊讀書邊表演。學生興趣盎然,但我很快發(fā)現(xiàn),猶豫這節(jié)課是借在很寬大的自然實驗室上的.,空曠的教室讓我的聲音對后排的學生無能為力。他們幾乎在游戲中忘記了課堂。后來,我喊了幾名同學到教室前面表演。后面的學生由于看不清,紛紛站起來,給課堂紀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這一現(xiàn)象,引起我的思考。在考慮課堂表演的時候,除了表演的情節(jié)、時機等,課堂環(huán)境也是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教室大,學生坐得較散的情況下,教師要注意自己站立的位置,學生表演的位置,以及音響設備的準備。
課后,我又在班級中進行了一次表演。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了,紀律明顯好轉,對表演的評議也顯得深刻起來。
另外,由于學生課文的不熟悉,導致學生在表演時只注意了片面的動作,人物的語言無從顧及。雖然我在旁邊輕聲提醒,但無疑表演的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
教后,我發(fā)現(xiàn):情節(jié)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在文字還不太熟練的情況下可以用表演幫助學生理解文字,體會感情。但是對情節(jié)比較復雜的環(huán)節(jié),匆忙之間的表演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我認為:對這一課,課堂上的感情朗讀應該重于課堂表演。當學生對課文融會貫通之后,進行完整的課本劇表演會大大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運用能力。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3
上個星期我們五年級的語文老師就《清貧》這篇課文進行了教學比武。比武前我是滿懷信心,可是在教學時卻不盡人意,最后很多環(huán)節(jié)都省掉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有如下體會:
這堂課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初讀課文,初步感知方。志敏的清貧。
2、再讀課文,深入體會方。志敏的“清”與“貧”。
3、學習作者的通過側面描寫襯托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4、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育學生應如何正確的`看待清貧。我覺得我的設計還行,可是課堂上卻并非如此。
第一、二環(huán)節(jié)學生完成的還好,可是第三環(huán)節(jié)就糟糕了,在教學這一段時,我主要抓住了國民黨的兩個士兵的內容來學,讓學生先找出描寫他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然后談體會,學生都可以體會到國民黨士兵的貪婪,最后讓學生練習讀,學生讀不出國民黨士兵的貪婪,在指導后還是不是很好,從這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的學生只會學一些皮毛,不會深入揣摩,這有待老師加強指導。
學習完國民黨士兵的,再讓學生找找描寫方。志敏的,學生只能找到一點,課堂上還有一個學生說,課本上就寫這么一點,我趁機抓住了這話,問學生“知道為什么只寫這么一點嗎”,大多數(shù)學生說不知道,聰明的學生說出來了,這是側面描寫。
緊接著我簡單介紹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區(qū)別,然后出示了幾個練習題。學生很茫然。由于這一環(huán)節(jié)花了很多時間,導致這節(jié)課沒完成教學任務。
從這節(jié)課,我覺得我們一堂課并不要上一篇完整的課文,只要一個知識點達到了自己預訂的目標就行了。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 24
上了《尊嚴》這一課,這篇課文講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從而改變了自己命運的故事。這篇課文的教學我以學生自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為主,加上老師巧妙的指導,學生較好地讀懂了課文,體會到了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在整體感知了課文主要內容后我組織學生緊緊圍繞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語句展開討論學習,談自己的感受,體會年輕人自尊的人格。給學生印象最深的是哈默和杰克遜大叔的那段對話。學生首先談對這段話的體會。在學生談體會時,我發(fā)現(xiàn)學生僅僅停留在體會這幾句話上,這時我適時和學生展開了對話:“看來哈默這時并不是很餓!币皇て饘W生思維的浪花,學生紛紛從前后找到一些語句來反駁我:如前面的“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后面的“狼吞虎咽”等。這種巧妙的引導讓學生能聯(lián)系全文來讀書,思考,加深了對哈默自尊的體會。這時,我進一步引導學生走近哈默,體會他在這個過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再讓學生讀書,學生也都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把聲音讀得堅定了,而是努力把自己當作哈默,讀出自己的體會,聲調不再像剛才那么高昂,低沉的語氣反而更顯自然,哈默的自尊不需要故意用堅定的語氣表達,而是用自己的心去體會。
學完課文后,我又請同學列舉了我們學校,我們這個城市有關尊嚴的真實故事。同學聽了之后,都很受感動。最后我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找的有關尊嚴的名言,豐富了本課的資源,豐富了學生對尊嚴的體會。這樣的課堂就不僅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以一篇課文為依托,把學生引到廣闊的語文世界中,讓學生讀更多的文章,在多讀中,在交流中開闊視野,增強積淀。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0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8-24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08-25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拼音教學反思04-01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反思04-07
小學語文期末教學反思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