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wù)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半截蠟燭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與突然闖入的德國軍人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蠟燭的命運為線索,蠟燭的點燃和熄滅在伯諾德夫人、兒子、女兒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發(fā)生逆轉(zhuǎn),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課堂上要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需要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背后的人物性格。當我上到德國軍人從杰克的手中奪過蠟燭那一段的時候,我讓學生思考:如果這時候你也在場,你會怎么做?
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怎么做好呢?一個個想法馬上被一個個駁倒,大家都覺得的確棘手。如果一家三人中再有人動蠟燭的腦筋,那么德國軍人必將懷疑到這支蠟燭有鬼。既不能動蠟燭的腦筋,但要保住蠟燭,保住情報;但能不動蠟燭的腦筋嗎?真難!
學生的情緒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起來了,紛紛表示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能選擇和敵人同歸于盡了,這時候我引導學生學習杰奎琳是怎么做的,通過“打了個懶懶的哈欠、樓上黑,我可以拿一盞燈上樓睡覺嗎、笑容像百合花一樣、和您聊天真有趣,可是我實在太困了、晚安,各位先生”的學習理解,學生一個個都很佩服杰奎琳,都夸她真是個鎮(zhèn)定機智的小姑娘,沒有顯現(xiàn)出一絲慌亂的樣子,故意嬌聲說話,顯得自己很膽小,怕黑,以此降低德國軍人的戒心,而且提出的要求合情合理,因此最終獲得了成功,保護了情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居然在那么緊張的時刻,最后還不忘和敵人們說“晚安”,真是佩服啊!
這時,課堂上一只小手舉起,“我覺得杰奎琳是機靈,但也是有巧合的原因:德國少校正好有和杰奎琳這么大小的女兒,他看到杰奎琳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不忍心做出不同意杰奎琳的請求!笨刹皇菃幔恳患胰吮Wo情報成功與這位德軍少校的惻隱之心應(yīng)該有關(guān)系,但與文章背景是矛盾的,不適合學生展開討論。但這樣的學生要給予鼓勵,讀得多么細心啊,這是他獨特的閱讀體會,源自內(nèi)心體驗的理解,是真正的讀者!
在有些人看來,半截蠟燭只是一件不起眼的日用品,而在本文中,它與生活在一個特定時代的一家人的生命和一場重要的斗爭息息相關(guān),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就是圍繞著它展開的!栋虢叵灎T》這篇課文敘述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三名德國軍人巧妙周旋、化險為夷的故事。在教學中,我利用板書,展現(xiàn)了課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當危機出現(xiàn)時,我們的心就會提起來,當危機過去,我們的心又會落下來。我請同學們用向上的斜線表示危機出現(xiàn),用向下的斜線表示危機過去,然后在適當?shù)?位置加上簡單的文字,說明危機出現(xiàn)、過去的原因。這樣,用簡單的線條,就畫出了課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jié)。老師不需要過多的敘述,學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在課后的練習中,要求學生編排課本劇,我也以板書為基礎(chǔ),把它分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提醒學生弄清,:這部分的主要人物是誰,該怎樣演好這一角色。通過討論交流,同學們明白了主要人物是誰,演好他的關(guān)鍵是抓住他的動作、語言、神情、心理活動等。在找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的句子后,進行了反復朗讀,體會,進入角色,為表演做好準備。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學生選擇了其中一部分內(nèi)容進行了排練,在表演時,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2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诮滩奶攸c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
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3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以讀為主,貫穿始終
整堂課以學生誦讀原文為主線,用多種方式聯(lián)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去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涵。如:上課伊始,讓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大意,明確了半截蠟燭的重要性,再通過引讀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使心靈受到激蕩,深入地理解情況之危急,心于是隨之跳動,為下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其次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將小女兒杰奎琳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后有所想,有所為,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
二,多元解讀,引導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學生應(yīng)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疑、所惑。課堂上讓學生自由讀文,告訴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還學生自主權(quán)。如讀杰克的話(“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來生個火吧!保寣W生展示了他們各具風格的思維特征與閱讀視野,并通過演示“端”“奪”兩個動詞,體會人物性格特征。通過這種有價值的引領(lǐng),學生真正體會人物的心情變化和人物的個性特征。
三,依托文本,感受教育
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沉著、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nèi)W習。同學們,你感覺誰的功勞大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談著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4
《半截蠟燭》這篇文章,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與突然闖入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故事。全文以半支蠟燭的命運為線索,蠟燭的點燃和熄滅在伯諾德夫人、兒子、女兒三人的借口和手中一次一次發(fā)生逆轉(zhuǎn),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文中人物心理、行為和語言活動的描寫使文章更加生動,為文章注入了活的靈魂。
這篇文章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很多,教學點也很多,例如: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為什么要保護這半截蠟燭?這是怎樣的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為什么把裝有絕密情報的`蠟燭放在顯眼的桌子上?這半截蠟燭僅僅是裝著絕密情報的半截蠟燭嗎?透過這半截蠟燭你還看到了什么?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伯諾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關(guān)頭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尤其是緊張的心理活動,體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緊張戰(zhàn)斗”中,他們面對敵人時所體現(xiàn)出來的可貴精神品格,非常適合學生抓住關(guān)鍵語句,細讀品悟,同時以此為基礎(chǔ),激情朗讀,以讀促悟,進一步加深人物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資料引入,巧妙鋪墊
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學生知之甚少,于是課前我便布置學生進行了一些搜集,課上和學生一起進行了簡單回顧,并讓學生說說由戰(zhàn)爭想到的詞語,讓學生在心中大致有了這樣的一些認識:戰(zhàn)爭是殘酷的,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巨大災難,是愛好和平的人們所痛恨和厭惡的,以此引發(fā)學習興趣,并將這種興趣引向以思維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下文的學習做一個有效的鋪墊。
二、細讀品悟,以讀促悟
在引導學生體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與敵人周旋時的“從容鎮(zhèn)定、機智勇敢”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引導學生通過對人物心里、語言、行為、神態(tài)的揣摩和品讀去體會人物品質(zhì)的。讓學生抓住細節(jié),字斟句酌進行閱讀品悟,再通過個性朗讀進一步加以體會,學生深深走入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到了人物的精神品格。
不足之處:
1、整節(jié)課我導得過多,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發(fā)揮得不夠。
2、課堂前松后緊,人物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匆匆而過。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5
《半截蠟燭》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文,它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诮滩奶攸c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
1、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多向?qū)υ掃^程。為此,教師要認真?zhèn)浜媒贪,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沉著、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nèi)W習。同學們,你比較欣賞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談著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2、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yīng)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了解了人物的特點。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6
《半截蠟燭》一文生動的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以半截蠟燭為敘事線索,細膩地刻畫了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所以整堂課我設(shè)計以學生誦讀為主線,以讀促講讓學生經(jīng)過讀去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涵,挖掘人物的性格。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大意,在概括課文資料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課上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后有所想,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墒怯捎谖覍ξ迥昙墝W生的認知特點認識不足,其次由于對略讀課課型教學,課堂上少講、精講,多注重拓展延伸和寫作訓練的特點,沒有把握好,教學過程中對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把體會人物特點的朗讀過程指導的過于細致,沒有抓住杰奎琳這個重點進行朗讀指導,所以浪費了好多寶貴的時間,到最終致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沒有按時完成。
另外,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處理不到位。如:一個學生在讀“伯諾德夫人”時讀成了“伯若德夫人”,我只是強調(diào)了“若”和“諾”的讀音,沒有及時的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杰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之后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jié)結(jié)巴巴。
每次反思課堂,我都要為自我對學生的特點、教材把握不到位而愧疚。雖然我也聽了高教師、李教師等幾位教師的課,課下也抽時間看了教科書、教參等書?赡苁俏疫@個人太愚笨了,還是沒有學到她們的十分之一。我明白這樣下去后果將十分嚴重,可是我有信心在以后的時間里,抓緊時間學習,虛心求教,認真聽課,讓自我跟上同事的步伐。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7
反思第三組略讀課文《半截蠟燭》,有如下收獲:
備課時,我就在思考:略讀課文到底該怎么教?雖然同科頭老師介紹經(jīng)驗和《教師教學用書》中,也聽到、看到一些“略讀要以學生自己讀懂為主”,“略讀任務(wù)要單一,要充分運用好文前導語的提示作用,解決一兩個問題即可!薄霸诮虒W時間上基本用一課時完成!钡鹊龋谝郧暗慕虒W實際中,對于如何引導學生自讀,如何選擇教學任務(wù),如何利用課文導語等還是很茫然。帶著這些迷惘,我又重新進行了單元備課:單元主題是“語言的藝術(shù)”,要求孩子們閱讀本組課文,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而再看課文導語中的學習要求:先讀讀下面的.劇本,想想劇本中講的是件什么事,說說你最欣賞誰的語言;再分角色演一演;還可以討論一下劇本和一般寫人記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這些學習要求不正是圍繞著單元主題提出來的嗎,于是,我的心中豁然開朗,課堂就圍繞著這四步引導學生學習:
一、初讀課文,暢談感受并了解劇本的特點;
二、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三、深入學習課文,體會人物語言;
四、總結(jié)延伸。
按上述四步教授《半截蠟燭》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實踐后,我明白了只要體現(xiàn)“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就能較好地發(fā)揮略讀課文的原有效應(yīng)!耙粋中心”即以學生的自讀為中心。“兩個基本點”即扣住單元重點,點撥課文難點。在《半截蠟燭》中,以語言實踐為主線,引領(lǐng)學生了解閱讀劇本的基本方法,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在讀、議、演、拓展中品味語言的藝術(shù),吸收人文內(nèi)涵,培植人文精神,讓課堂有了“亮點”。本堂課,成功之處是先引導孩子深入鉆研教材,讓學生靜靜地思索,靜靜地寫批注,用筆把自己的獨特體驗與劇中人物進行了對話。然后抓住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讓孩子交流如何抓住提示語、人物的年齡特點、所處的環(huán)境等演好角色,同時在演的過程中再次去品味語言的藝術(shù),最后讓大家課下找些劇本來讀一讀,從而拓寬了學生閱讀的范圍。這樣略讀課文也就“略出了精彩!”
但是,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處理不到位。如:沒有及時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杰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后來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jié)結(jié)巴巴?磥,我們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課堂上更要關(guān)注學情,并予以及時反饋。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8
《半截蠟燭》這篇文章,生動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與突然闖入的德國 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的故事。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雖然沒有炮火硝煙,卻危機重重,險象環(huán)生。
一、緊扣中心,重點體味。
本課的教學重點主要圍繞 “ 為了保護這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是怎樣做的 ” 這個問題來展開。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這半截蠟燭中品味伯諾德夫人一家的聰明、機智及面對敵人時的鎮(zhèn)定自若,領(lǐng)悟這半截蠟燭牽動著情報站的安危,關(guān)系到這一家三口的安危,同時感悟半截蠟燭的隨時可能引爆的危險,緊緊地繃緊了學生探究的心弦,通過這樣的理解,讓學生始終處于一種激動、緊張的氛圍中,學生在感悟的過程中,深深地被課文的`情所吸引。
二、合作表演,互評促悟。
在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我讓他們用表演的形式展示一家三口在危急時刻與敵人斗智斗勇的精神。這個劇本的表演是建立在學生喜歡的基礎(chǔ)之上,表演前,我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然后仔細研讀文本,通過反復品讀文中刻畫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的句子揣摩角色特點,最后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表演出來。觀看表演的同學則要結(jié)合課文的具體描寫,對臺上同學的表演作出有理有據(jù)的評價,最后大家再一致評出本次表演的最佳小演員。學生通過親自體驗那驚心動魄的一幕幕,加深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了與文本的對話。
整節(jié)課的思路雖然很清晰,也自然順暢地完成了教學任務(wù),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特別是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不太到位。
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要進一步落實“讀”,讀的方式要多,讀的面積要大,讀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形 —— 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 —— 讀出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讀出神 —— 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寓言、精髓,以及言外之意。 ”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9
《半截蠟燭》生動地描繪了一場緊張激烈而又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人物的心理活動刻畫得相當細膩。我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結(jié)合上下文,通過品讀她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以“點燃──吹熄──重新點燃──熄滅”一條線精心預設(shè),品讀全文。
課文需要調(diào)動情緒,需要孩子全身心投入到課文中,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才能體會到文章背后的人物性格。
在教學《半截蠟燭》中,當我上到德國軍*從杰克的手中奪過蠟燭那一段的時候,我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這時候你也在場,你覺得那時的形勢是怎樣的?你會怎么做?
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最后得出一個結(jié)論,這真是一個棘手的形勢!如果母子三人中再有人動這個蠟燭的腦筋,那么德國軍*必將懷疑到這只蠟燭是不是有鬼,這時的形勢真是非常危急!既不能動蠟燭的腦筋,但要保住蠟燭,保住情報,又不得不動蠟燭的腦筋,真是難辦啊!
孩子們的情緒已經(jīng)被調(diào)動起來了,紛紛都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做才好,只能選擇和敵人同歸于盡了,這時候我適時的向大家像說故事一般的講出杰奎琳是怎么做的,其實文章只是截選了杰奎琳的一部分做法,我認為故事的原文要比文章來的'精彩得多,故事寫得更加緊張,于是經(jīng)過我的一番“添油加醋”,孩子們一個個都佩服起杰奎琳,都夸她真是個鎮(zhèn)定的小姑娘,都自嘆不如,居然在那么緊張的時刻,最后還不忘和敵人們說“晚安”,真是佩服啊!
文章本來到此已經(jīng)學完,我又追加了一問:“難道僅僅是小姑娘一人的功勞嗎?”這一問引導學生回顧了全文,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全盤思想和合作意識。
我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對于預設(shè),在備課中我是相當細致的,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設(shè)想了許多情境,同時也設(shè)計了必要的引學過程。但課堂又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在課堂上,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陷入自己的預設(shè),特別是當學生的理解深度與預設(shè)有差距時,往往是“不依不饒,生磨硬套”這其實就不再是真正的“對話”了。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0
課文《半截蠟燭》描繪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但它無時無刻不給我們以緊張激烈的感覺,讓我們觸摸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這節(jié)課主要通過揣摩描寫人物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詞語和句子,領(lǐng)悟主人公的精神品質(zhì)。這篇課文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故事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而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诮滩奶攸c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達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
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多向?qū)υ掃^程。為此,教師要認真?zhèn)浜媒贪,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沉著、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nèi)W習。同學們,你覺得誰的功勞最大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談著他們對人物的認識,老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就是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進一步落實'讀',讀的方式要多,讀的面積要大,讀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使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讀出形--在頭腦中喚起語言文字中所描繪的形象;讀出情--讀出語言文字所蘊含的情感;讀出神--讀出語言文字所包含的精髓以及言外之意。"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該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老師還應(yīng)該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了解了人物的特點。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1
本篇課文是反映第二次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戰(zhàn)的事。
整堂課的教學設(shè)計我都是緊緊抓住描寫母子三人動作、神情、語言、心理的文字,讓學生去品讀,體會到他們的鎮(zhèn)定和機智,同時欣賞到人物的人格魅力。下面就兩處感受深的地方談?wù)勎业南敕ā?/p>
一、重視個性化理解
閱讀本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但長期以來,語文教學中的閱讀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強調(diào)統(tǒng)一的標準答案!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yīng)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yīng)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維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趯W習伯諾德夫人與敵人巧妙周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我是這樣處理的。
師:請同學們各自輕聲讀讀這句話:“瞧,先生們,這盞燈亮些。”讓學生自己考慮應(yīng)該強調(diào)什么字眼,并說說原因。有的學生說:“我覺得應(yīng)該突出‘亮’字,因為只有強調(diào)油燈比蠟燭亮,才有可能巧妙地把蠟燭換下來!庇械膶W生說:“我覺得應(yīng)該強調(diào)‘燈’,因為只有突出了‘燈’,才能吹熄蠟燭!庇械膶W生說:“強調(diào)‘瞧’字是為了吸引德國軍官的注意!庇械膶W生說:“我覺得也可以強調(diào)‘先生’,這樣做可以不使德國軍官起疑心,似乎是有禮貌的樣子。
師:同學們的朗讀處理都很有意思,都有各自的理由。不過,盡管咱們的處理方式不同,但有一點其實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有的學生說:“目的是相同的,都是為了不引起德軍的懷疑,保住那半截蠟燭!庇械膶W生說:“都是為了避免敵人的懷疑,巧妙地熄滅蠟燭。”
師:說得對。只要我們的朗讀處理都是圍繞這一點的,那么就都是允許的。下面,請你們想著這個目標,按照自己的處理方式各自朗讀這句話。
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自主互動。在文本、教師、學生相互對話中,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這樣處理,學生真正體會到人物的心情變化和人物的個性特征。
二、依托文本,注重讀寫結(jié)合,
讀寫結(jié)合是語文教學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我們的閱讀教學要讓寫放進來,不一定當堂寫,可以課內(nèi)說,課外寫。但是寫必須依據(jù)文本,加強指導。如教學課文的最后一句話:“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贝藭r讀者那懸到嗓子眼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峰回路轉(zhuǎn),化險為夷,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僥幸躲過一劫。這里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望著這盞在最后一級樓梯熄滅的蠟燭,他們的`心情怎樣?學生回答如釋重負,然后請學生想象一下此時伯諾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會想些什么,并想象一下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進行說話練習,并提醒學生一定要注意當時的場合并進行合理的想象。因為有了前面環(huán)節(jié)的細細品味和我的及時提示,學生說得不錯。課后再請學生寫下來,這樣一個過程,不僅僅是訓練了孩子的寫作能力和培養(yǎng)孩子想象能力,也是孩子對文本的再次深入解讀的過程,也是孩子個性化體驗得到充分張揚的過程。
回顧這節(jié)課,能有這樣的效果,得力于課前我用了半天時間,反復吃透教材,看大綱,在設(shè)計問題時又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讓他們充分討論,論演結(jié)合,使他們心靈的火光,充分得以碰撞,才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2
《半截蠟燭》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地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這篇課文故事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并且人物刻畫手法豐富,語言細膩,學生比較喜歡;诮滩奶攸c和學生實際,在教學時,我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以到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合,為學生營造足夠的主動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親身經(jīng)歷閱讀實踐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初步構(gòu)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為此,課堂上我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閱讀教學從“獨白”走向“對話”。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與文本、教師、同學進行全心的對話,在多層次、多角度的.對話中深入感受文本,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了解人物的特點,從中受到教育,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經(jīng)過這樣的教學,我有兩點體會:一是教學的過程不再是教師備好教案,然后“按圖索驥”的過程,而是開放多元、動態(tài)生成的多向?qū)υ掃^程。為此,教師要認真?zhèn)浜媒贪,抓好文章切入點,以學定教,把學生的學情作為教學新的生成點。僅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半截蠟燭》時我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伯諾德夫人一家三人在保護半截蠟燭與德軍周旋的過程中,都表現(xiàn)出了過人的沉著、勇敢和機智,值得我們?nèi)W習。同學們,你比較欣賞其中的哪位人物呢?“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剛一提出,一雙雙手便迫不及待的舉了起來。學生們在交流著他們獨到的見解,談著他們對人物的認識,教師適時點撥,學生在這個充滿相互信任、暢所欲言、和諧融洽的研討氛圍中,認識了人物,受到了教育,一堂課真正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真正發(fā)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是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yīng)當留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潛心讀書。在教學中,教師還應(yīng)當采取不一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感悟文本語言,為了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把握人物特點,在教學時我又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的計策都很絕妙,而僅有杰奎琳成功了呢?”讓學生與文本進行“零距離”心靈對話,學生充分閱讀感悟,又一次全面認識、了解了人物的特點。
三是拓展延伸,讓學生本事提升。我讓學生續(xù)寫課文:她們的計劃都失敗了,鋼管漏了出來,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呢?學生興趣濃厚的編了好多個故事續(xù)集,真的很棒!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3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備課之初,我仔細地分析了課文,發(fā)現(xiàn)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主要有三個情節(jié),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同時就危險性而言是呈逐步上升趨勢的。
我就對三個情節(jié)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即在講伯諾德夫人時,我主要采用“以述促讀”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研讀課文,感知伯諾德夫人的為人;在講杰克時,我就讓學生用學習上段時的方法來談?wù)剬芸说牧私;在講杰奎琳時,我直接讓學生來讀杰奎琳的話,并用上采訪的形式深化學生對杰奎琳的了解。
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我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因此,我認為我們在設(shè)計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yīng)充分考慮到課文的類型,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真正做到教學“務(wù)實”。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4
《半截蠟燭》一文生動的記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參與秘密情報傳遞工作的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與突然闖進的德國軍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終保全了情報站的事,贊揚了母子三人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全文以半截蠟燭為敘事線索,細膩地刻畫了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情節(jié)生動緊湊,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所以整堂課我設(shè)計以學生誦讀為主線,以讀促講讓學生通過讀去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涵,挖掘人物的性格。上課伊始,先讓學生速讀課文,了解故事的大意,在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再讓學生身臨其境的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人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的精神。如:課上將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一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后有所想,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但是由于我對五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認識不足,其次由于對略讀課課型教學,課堂上少講、精講,多注重拓展延伸和寫作訓練的特點,沒有把握好,教學過程中對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把握不夠準確,把體會人物特點的朗讀過程指導的過于細致,沒有抓住杰奎琳這個重點進行朗讀指導,所以浪費了好多寶貴的時間,到最后致使這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wù)沒有按時完成。
另外,教學過程中一些細節(jié)處理不到位。如:一個學生在讀“伯諾德夫人”時讀成了“伯若德夫人”,我只是強調(diào)了“若”和“諾”的讀音,沒有及時的`對文中幾個難讀的外國人名如:“伯諾德夫人”、“杰奎琳”進行正音,所以在后來回答問題過程中一些學生讀這些人名時還結(jié)結(jié)巴巴。
每次反思課堂,我都要為自己對學生的特點、教材把握不到位而愧疚。雖然我也聽了高老師、李老師等幾位老師的課,課下也抽時間看了教科書、教參等書?赡苁俏疫@個人太愚笨了,還是沒有學到她們的十分之一。我知道這樣下去后果將十分嚴重,不過我有信心在以后的時間里,抓緊時間學習,虛心求教,認真聽課,讓自己跟上同事的步伐。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和敵人作斗爭的事,贊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仔細解讀文本時我備課之前已定要做的,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的三個情節(jié)展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緊張氣氛也越來越厲害。我覺得教學設(shè)計">教學設(shè)計應(yīng)緊緊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通過朗讀,既讓學生感受到這半截蠟燭繼續(xù)燃燒下去的危險,帶領(lǐng)學生走進此情此境,也能結(jié)合上下文,通過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tài),體會到他們的鎮(zhèn)定和機智,表達情感,欣賞人物的人格魅力。
但在教學設(shè)計時,如果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得會十分枯燥。“由扶到放”指導思想浮現(xiàn)在我腦海中,于是備課時,我對三個情節(jié)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一情節(jié)教學采用“以述促讀” 的方式,指導深入研讀課文,了解伯諾德夫人的為人;對于第二情節(jié)啟發(fā)學生用學習上節(jié)的方法來談?wù)剬芸说恼J識;第三情節(jié),我則是在將重點落在杰奎琳的語言上,通過種種朗讀,讓學生自覺地體會感悟杰奎琳這個女孩的機智勇敢。方法不同,教學手段也不同,從實施整個教學得效果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整堂課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為主線,用多種方式聯(lián)系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去領(lǐng)悟課文的內(nèi)涵。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guān)頭與敵作斗爭時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精神也隨之流露出來。我特別關(guān)注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那句話,作為“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后有所想,有所為,體會到她的鎮(zhèn)定和機智。
依據(jù)文本,加強指導也作為這節(jié)課的一個訓練重點。課文最后一句話:“正當她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贝藭r大家那懸到嗓子眼的一顆心終于落了地。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化險為夷,僥幸躲過一劫。我覺得這應(yīng)該是這節(jié)課的高潮,于是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望著這盞在最后一級樓梯熄滅的蠟燭,他們的心情怎樣?”啟發(fā)學生想象此時伯諾德夫人、杰克和杰奎琳分別會想些什么,以及他們的神態(tài)和動作等。合理的想象是訓練的重點,語言的表達更是作為訓練的要點。因為課堂上的品味與感悟,加上我的點撥與指導的到位,學生的說話訓練時高效的。課后再請學生把這一內(nèi)容續(xù)寫下來,最后一個自然段為引子,創(chuàng)作《半截蠟燭》續(xù)篇,學生的寫作欲望極其強烈。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4-04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8-17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1-30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篇01-14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精選5篇)10-29
小學語文《半截蠟燭》教學反思08-16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篇02-23
《半截蠟燭》語文教學反思03-16
半截蠟燭教學反思15篇03-22
《半截蠟燭》語文教學反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