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1
讀了《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周國平老師是位哲學家,書中的文字素樸、真誠,令人有說不出的親切感,我被他的思想所深深吸引,周國平老師在哲學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人生問題和教育問題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東西,也就是教育上最應該讓學生得到的東西。這個信念,構成了周先生思考教育問題的基本立足點。他在“教育的七條箴言”中說道:“關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jié),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對這種觀點我是非常贊同的!叭恕笔墙逃脑c,“人的充分發(fā)展”是教育的根本,一個教師,如果拘泥于教育的“技術”,而沒有對人、對人性的一種整體洞察和思考,教育就會有局限和偏差。那么,作為一個哲學家,周先生又是如何看待教育的呢?
周國平老師認為:教育的真正靈魂,在于“守護人性”。守護人性,并由此贏得人生的幸福與優(yōu)秀,這就是周國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貫穿本書每個章節(jié)的主線!笆刈o人性”四個字,宛如一條發(fā)光的河流,平靜而有力地穿越原野,那些充滿生命氣息的智慧水花激蕩著我的胸膛。何為教育?教育究竟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fā)表了許多言論。周國平發(fā)現(xiàn),關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jié),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現(xiàn)在他把他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可嘆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愿相信各種艱深復雜的`謬誤,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周國平老師還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要努力做一個真正的讀者。什么是真正的讀者呢?書中論到真正的讀者要具備以下特征:第一,要有較高的讀書品味。你要有一個信仰,不是最好的書不讀,要給自己確立一個標準,每讀一本書,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所收獲,能進一步啟迪你的心志。那時候你就不會看那些淺薄是書了。就這一點而言人文經典書目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第二,形成自己的閱讀趣味。世上的書如汪洋大海,你我終其一生只能品嘗其中一瓢,不要跟著大眾走,那樣會浪費自己的寶貴時間,讓自己和好書失之交臂。只有找大到書中知己,才會欲罷不能,鍥而不舍。因為人就是她吃的東西。讀書也是如此,度什么樣的書籍,就決定你的精神領域變成什么。第三,養(yǎng)成讀書的癖好。也就是說讀書成了生活的必須,不可缺少,就如作者在書中所言:攀登大自然的高峰,我們才能俯視大千,一覽眾山小。閱讀好書的效果與此相似,偉大的靈魂引領我們登上精神的高峰,超越凡俗生活,領略人生天地的遼闊。
很多教育家和思想家都把閱讀看得很重。周國平老師寫到“把受教育者引領到經典著作的寶庫里,讓他們了解、熟悉、領悟存在于其中的傳統(tǒng),受其浸染,加入到人類精神探索的偉大進程中去,在我看來,不可能有比這更名副其實也更有效的素質教育了!彪娨暫途W(wǎng)絡充斥著我們的視野,這似乎也是人們變得浮躁的一個原因,沒有了思考,沒有了想象,人似乎成了純享受的機器人。閱讀是一劑良藥,但其中也混雜著無用甚至有毒的東西。周國平給了我們忠告“千萬不要追隨媒體的宣傳只讀一些暢銷書和時尚書,倘若那樣,你絕對成不了真正的讀者,永遠只是文化市場上的消費大眾而已。”
書中還有關于“生命教育”、“靈魂教育”的精彩論述,以及一些教育講演錄,讓我深受啟示,回味久久。《周國平論教育》不是一本工具書,也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教育專業(yè)書,較少針對具體的教育現(xiàn)場問題進行分析,沒有告訴你面對具體的教育問題該怎么做,也許操作性和實用性不是很強,但它又的確是一本值得教育工作者讀一讀的好書。正因為不是教育家出生,所以作者論起教育少了一些框框,多了一份灑脫;因為是哲學家出生,所以文中少了錮于經驗的膚淺,多了基于深刻的思辨,處處閃耀著思想的火花。
總之,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迪!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2
利用過年這段時間,我將《周國平論教育》一書拜讀了一下,作為一個五歲孩子的母親,對于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影響,來粗淺的談談自己的看法。
周老師在書中有這樣的觀點: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我們要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當作寵物或者工具,而是視為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疼愛他,而且給予信任和尊重,F(xiàn)在大多數(shù)與我一樣的父母在家的時候就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爸媽的呵護中長大,現(xiàn)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往往有時就會對孩子過于溺愛,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這樣容易讓孩子形成驕縱跋扈的性格,固執(zhí),自我。對于屬于孩子的事情,既不包辦,也不橫加干涉,而是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
兒子去年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對于畫畫和剪紙很感興趣,可是他每次總是纏著讓我?guī)退艉彤,我問他自己為什么不畫呢,他說自己畫得不好看,自己剪紙一剪就壞了,為這事我也很傷腦筋,孩子對于自己完全沒有信心,后來我干脆買來一大疊畫紙,蠟筆,剪刀,鼓勵他自己隨便嘗試畫和剪,有一天他很開心的拿來給我看他的作品,他把撲克牌里的圖形很光滑額剪了下來,雖然是有點小破壞,家里也搞得一團糟,可是兒子這個進步可不小,獨立的完成了開始他畏難的事情。周老師書中也提到,中國的孩子總是在父母的眼神下長大,所以仿佛總是長不大,不論大小事都依賴父母,不肯自己動腦動手,不敢自己做主。這并非是中國孩子的天性如此,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結果。而歐洲國家的父母同樣也是愛孩子的,但他們同時又都極重視培養(yǎng)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簡直視為子女教育的第一義。在他們看來,真愛孩子就應當使孩子離得開父母,離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這乃是常識。作為我們中國的父母,應該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精神和剛毅的性格,使他們將來有能力面對嚴峻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
周國平提倡還孩子一個真正的童年,的確,很多家長現(xiàn)在的觀點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幼兒園開始就去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學下棋,學舞蹈,學畫畫,學講故事等等,孩子這么小就投入到了可拍的.競爭中去,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一路走過去,為了拿到那張最后的文憑,不知道要經受多少作業(yè)和考試的折磨。這么美好的時期,它的價值完全被抹殺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為將來謀職做準備,但是,如今中國的教育體制,讓家長和老師不能不這樣去做,很難有其它的選擇。但是對于中國現(xiàn)在這樣的社會體制,這種教育制度是需要改,可是怎么改呢,有比這樣更好地嗎?高考這個門檻如果去除了就可以了,可是去除了之后怎么樣去選拔人才,怎么樣去進一步優(yōu)化我們的教育制度,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作為老師的施教育者可以去解決的問題。
在資訊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的孩子過早的失去了童年,我覺得作為家長,我們對于孩子的期望應該只有兩點,一是:平安。二是:身心健康的成長。至于孩子將來做什么,有無成就,我們大可不必要這么操心,一切順其自然。
這里還提到了為了孩子的成長,可以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堅持不懈的為孩子寫日記,記錄孩子的成長過程,這和周國平后面說到的堅持寫日記也是一樣的,這樣做的時候,同時也是在對自己撫育孩子的經驗進行反省和思考,被記錄下來的不僅是我們觀察孩子的學習做人的過程,也是我們自己學習做父母的過程。這一份將來給孩子的珍貴禮物同時也是我們自己生命中一段重要歷程的寶貴留念。這個觀點我非常贊成。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3
和老朋友聊天時,她為我推薦了周國平的作品,于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到書店買來了《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
“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边@是此書封面上的題字,如此醒目。周國平先生既非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但是他對教育卻能夠有自己深刻的見解,這可以說是讓人非常佩服。但身為曾經的學生和現(xiàn)今的一線教育工作者,結合親身談談讀后之感。
以下摘自書中的原文片段是我最有感觸之點所在:
學校教育的使命是讓學生學會快樂地學習,為將來快樂地工作打好基礎。能夠快樂地學習和工作,這是精神上優(yōu)秀的征兆。
在我看來,學習不快樂,把學習變成折磨,僅此一點,就已經是教育的最大失敗。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受這個折磨,上了一天學,回家還必須做大量枯燥的作業(yè),天天上床時都筋疲力盡,其用途只是應付考試,對真正的智力開發(fā)毫無益處。到了中學,尤其是高中,折磨越來越甚,簡直是虐待了。
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能得到素質全面的發(fā)展,這也是我們教育界多次課程改革所遵循的宗旨。但結合我們的國情來講,何為教育?讓學生通過學習找到一個理想體面的'工作是不是教育?依周國平的看法,似乎不是。而這絕對是絕大多數(shù)家長心目中的教育。學會文武藝,報效與國家,學而優(yōu)則仕,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深厚傳統(tǒng)。否認這一傳統(tǒng),固然顯得有思想,但是顯然脫離了中國教育最大的現(xiàn)實。
在我看來,正如共產主義可以區(qū)分為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一樣,教育也可以區(qū)分出最低目的和最高目的。前段所述,即是最低目的。通過教育,使人能夠擁有一項技能,為自己謀生,同時也為社會服務,把這做為教育的目的,絕對是正正當當、理直氣壯和無可厚非的。然而,教育的目的又不僅僅是這些。
教育的最高目的,正如周老師所說,“什么是教育?教育應使人獲得成熟和自由,讓生命綻放在愛和善良之中”。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在書的第四頁他又談到:“德育就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guī)范;智育就是要發(fā)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所謂的“而不是”,在我理解,應該是“而不僅僅是”的意思。
由此我聯(lián)想到禪宗六祖慧能與其競爭者神秀的爭執(zhí):菩提是不是樹?明鏡是不是臺?恐怕正確的回答也應該是:菩提不僅僅是樹,明鏡也不僅僅是臺。慧能的頓感悟固然高妙,神秀的漸修卻也很有道理。由此聯(lián)系到教育,教育固然要從根本的理念上正確,但是現(xiàn)實的操作中,又必須有一定的程序、規(guī)范和模式做為基礎。正如寺廟中不能因為講究頓悟,就完全否定了修行的價值,修行是一個日常的程序,它能夠幫助實現(xiàn)頓悟,但不能保證達到頓悟。教育也是一樣,按部就班地上課,能夠幫助學生取得好成績,增強生活和工作的本領,增大了獲得自由和幸福和可能,或者說使之成為“大概率事件”,但是不能夠保證,成績好的學生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找到自由和幸福。
基于上述分析,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有必要堅持這樣的觀點:分數(shù)很重要,有助于一個學生走向成功,一個不重視分數(shù)的學生不是一個上進的好學生;但同時,也不要把分數(shù)看得過于重要,因為它只是智育的一個指標,同時滲透了德育、體育和美育的一些成果,但絕對不是德智體美教育的全部。
有了上面正確的理念為基礎,作為一名普通的高中教師,我們在面對以素質教育為由完全否認應試教育的批評時,就增添了底氣和勇氣;我們在面對政府部門的某些“唯分數(shù)論”的規(guī)定時,就多了理解和堅持;我們在講臺上授課時,就可能更接近全面和完美。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4
很早以前聽過周國平的名字,但一直也沒有靜下心來細細的讀過他的書。無意中在圖書室發(fā)現(xiàn)它,如獲至寶。書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有位智者曾經說過:“經濟決定今天,政治決定明天,教育決定未來!焙螢榻逃?教育究竟為何?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作者的提問,正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已經思考、正在思考的問題!敖逃瓷L,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苯逃瓷L,而不是灌輸,哲學家用很樸素的話語道出教育的真諦。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現(xiàn)實中是老師、家長、各級領導關注分數(shù)大于關注一切,成人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標強加給孩子。人性中最初的守護變得面目全非。我們春節(jié)走親訪友時遇到孩子,問得最多的應該是:期末考試得多少分?作業(yè)寫完了嗎?很少有人會問孩子:這個假期你快樂嗎?這個假期你讀幾本書?有一所高中學校,每年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無數(shù),據(jù)說考上北師大的學生都算差生,很多家長把孩子托關系走后門往學校里送,他們靠的是全封閉管理,每月學生只能休息一天。那所學校的校長和周國平教授說:歷史將會證明,我是一個罪人。
中國現(xiàn)行教育的弊端很多,教育體制問題要靠政府痛下決心解決。但在現(xiàn)行體制下,在小學階段,老師也擁有相對的自由,可以為自己的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造好的小環(huán)境,這要求我們做老師的要站得足夠高,對于現(xiàn)實體制的弊端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對教育的理念有足夠正確的理解。周國平教授說:智育是要發(fā)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guī)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技藝。我們在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一定會有許多值得感念的老師。能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不是這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而是他的觸及我們靈魂深處的語言或行為。
人生的價值,可用兩個詞來代表,一是幸福,二是優(yōu)秀。優(yōu)秀,就是人之為人的精神稟賦發(fā)育良好,成為人性意義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優(yōu)秀為前提的。由此可見,二者皆取決于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5
《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整個封面黑色的主體,周國平老師的眼睛純凈,深邃,還有一些淡淡的憂傷,彰顯著內心思想的深沉、寧靜和純粹,對現(xiàn)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行字:“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戀,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周國平認為:教育的真正靈魂,在于“守護人性”。守護人性,并由此贏得人生的幸福與優(yōu)秀。我認為這就是周國平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貫穿本書每個章節(jié)的主線。
“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這是周國平先生最欣賞的第一條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長”它言簡意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說,教育就是要使每個人的天性和與生俱來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長,而不是把外面的東西例如知識灌輸進一個容器。
尊重天性、發(fā)揮潛能、潛移默化、因勢利導……我們教育中的許多原則和這一箴言不無關系。
在中國這個唯分數(shù)論的教育現(xiàn)狀實際中,對分數(shù)的追求是學生、家長、老師的共同認知,學生被天天的考試壓得透不過氣,老師也是天天絞盡腦汁為學生找習題和講解,家長天天回家就問分數(shù)。
學生、家長、老師從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難道就是這樣嗎,學生沒有了個性的發(fā)展,老師沒有了特色,家長沒有了自由。
“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兒童期是一個人身心生長的重要階段,兒童期自有其內在的品質和意義,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為高考論,唯分數(shù)決天下的.時代,很多家長信奉“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為了贏得未來那不確定的所謂幸福,讓孩子們在童年就失去了快樂,提前進入了廝殺競爭的階段。
不應為這樣,這個班,那個班生意如此紅火,天價的幼兒園會也應聲而出。我不敢說現(xiàn)在的教育是在壓制個性的張揚,是在壓制人性,但是現(xiàn)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盡管我們在不斷改革,但是還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們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說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長和全面發(fā)展。
“人性是由無數(shù)世代苦心積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廟堂珍寶”(尼采語),守護這一份珍寶,為之增添新的寶藏,是人類一切文化事業(yè)的終極使命,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6
讀大學的時候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男讀王小波,女讀周國平?赡苁且驗橐稽c點的叛逆,王小波的雜文我倒是讀過不少,但是周國平先生的散文我只讀過一本《守望的距離》。讀那本書差不多是在10年前了,當時,我只覺得好,卻說不出好在哪處,F(xiàn)在只能回想起書里講述著的人生那些永恒的價值,述說著的活著的意義和生命的美好。那是一本也許不能讓人悟到人生的大道理,但卻能使人在面對命運的'變故時,能夠更從容一些的'好書。
10年以后的今天,我又讀到了周國平先生的《論教育》,這本書更貼合我的生活,也讓我更有感觸。書中說,智育就是發(fā)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輸知識;德育是要鼓勵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輸規(guī)范;美育是要培育豐富的靈魂,而不是灌輸記憶。這句話真是讓我恨不得擊節(jié)叫好。遙想起我當年的高考,那時是考大綜合,要考9門課。不管你喜不喜歡擅不擅長,總之就是每天填鴨式教學。畢業(yè)了好多年,我還是會時不時夢到自己坐在高考的那個教室里,那個位置上,面對一張完全看不懂的數(shù)學試卷,冷汗直冒,生不如死。我們的教育太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天培養(yǎng)出多少名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在我看來,全面發(fā)展就是全面平庸,教育是一項慢的藝術,教育需要等待。
周國平先生推崇的教育箴言之一是西塞羅的名言: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xiàn)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xiàn)實。他說,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適應現(xiàn)實為目標塑造學生。人在社會上生活,當然有適應現(xiàn)實的必要,但這不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說:學習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豐富自己?鬃右仓鲝,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的事情。由此可見,教育應該更注重豐富學生內在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按照生活需要挑選出“有用”的知識灌輸給學生。
經濟決定今天,政治決定明天,教育決定未來,F(xiàn)在未來就在我們的手中,也許我們老師能在課堂上給學生更多的彈性評價,多給學生幾條路走,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快樂,學會思考。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7
今天走進永正書店購買了兩本書,一本是《周國平論教育》,另一本是《改變教學的36部教育名著》。
很久沒有讀書了,翻開《周國平論教育》這本書,心情一下子寧靜下來。切身感受到,讀書是快樂的、充實的,也是必須的。無論多忙,都不應該不堅持讀書。 該書第一輯講教育理念,提出教育有七條箴言。
書中這樣敘述:一切教育都可以歸結為自我教育。學歷和課堂知識均是暫時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卻是一筆終身財富。何為教育?教育究竟何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頭腦對此進行了許多思考,發(fā)表了許多言論。我發(fā)現(xiàn),關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話往往出自哲學家之口。專門的教育家和教育學家,倘若不同時擁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說出的話便容易局限于經驗,或拘泥于心理學的細節(jié),顯得膚淺、瑣細和平庸。現(xiàn)在我把我最欣賞的教育理念列舉出來,共七點,不妨稱之為教育的七條箴言。它們的確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質,既簡明如神諭,又樸素如常識?蓢@的是,人們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寧愿相信各種艱深復雜的謬誤,忘掉了簡單的常識。然而,依然樸實的心靈一定會感到,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們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識,回到教育之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教育的七條箴言是:
1、教育即生長,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
2、兒童不是尚未長成的大人,兒童期有其自身的內在價值。
3、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xiàn)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xiàn)實。
4、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5、忘記了課堂上所學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6、大學應是大師云集之地,讓青年在大師的熏陶下生長。
7、教師應該把學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周國平先生的思考始終在指導著他自己的生命實踐,他的哲學思想可貴之處就在于始終密切關注生命、人生、生活的實際。正如書的封頁所述:"守護人性,這是一個父親的教育情懷,一個哲學家對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終極使命"。做為教育工作者,我也認識到所有的學問和科學最終的價值和意義都應該體現(xiàn)在實踐中。整部書的核心和靈魂就是對教育的思考和探索。共八個部分,周先生從教育的理念入手,直接深入到教育的實質之中追問教育的本質和人性的規(guī)律層面;而后從閱讀與素質教育的角度,探索教育的最重要問題,也就是生命向優(yōu)秀發(fā)展的道路;進而在孩子的心智和父母的責任方面進行了分析,對家庭環(huán)境、孩子的生命狀況與教育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在哲學與語文教學這一部分里,重點談到了生命中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問題;第五部分生命教育和第六部分靈魂教育就更是把現(xiàn)今的教育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層面,給教育者提供了一個立體的教育圖景;向教育提問則大膽地質問現(xiàn)今的教育問題,提出自己的鮮明看法;教育講演錄敘述了他自己在教育領域內力所能及的努力和抗爭。通篇感覺周先生對教育的實質認識滲透,以哲學家的眼光直逼實質問題。
該書還論述了如何讀永恒的書,讀經典,怎么讀。讀周國平先生的文字,令人感覺到很寧靜,非常享受這個過程,也有很多收獲。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02-24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03-27
周國平論教育讀書心得4篇12-15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04-02
周國平論教育讀后感2篇04-02
愛彌兒論教育讀書心得03-15
論教育讀后感03-10
讀周國平的《安靜》有感03-30
讀《李澤厚論教育·人生·美》有感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