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刻意練習》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刻意練習》讀后感1
剛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書的作者特別的狂,為什么呢?他說他的訓練方法是全世界最好,最高效的訓練方法,這個聽起來實在太狂了,他在這形容詞前面加一個全世界,那就是沒有比他再好的了。但是我再往下看,覺得這樣說好像也真有道理。
他提出的方法叫刻意訓練,他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隨便在大學里面選了一個高三的孩子,對他進行了一個訓練,就是讀幾位數(shù),然后讓他記住,這是一種短期記憶,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人們的短期記憶啊,大概就是七位數(shù)字左右,這個七位數(shù)字似乎是一個不可能跨越的屏障,在阻擋著你短期記憶能力的提高。
一開始這個人也是這樣的,但是慢慢地,他通過一種刻意訓練的訓練方法,使這個現(xiàn)象得到了改觀,他就是多記住一位數(shù)字,就加一位數(shù)字,要是背錯了,就減兩位數(shù)字,這樣有目的地訓練,使他最后短期記憶的數(shù)字量竟然達到了83個。這是一個特別驚人的數(shù)字,這就好像你以每秒鐘一個的速度,跟他說3.1415926一直說到圓周率后83位,他直接就可以給你復述出來,這一種聽上去多么恐怖的天賦,但其實在接受訓練之前他和你完全一樣,也是只能記住7位數(shù)字,在刻意訓練下他就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就可以看出來刻意訓練的作用。
他舉了一個小例子,就是1903年吧,有一個跳水運動員,他做轉(zhuǎn)體兩周半這個動作時候就受傷了,當時媒體都認為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現(xiàn)在呢?現(xiàn)在一個10歲的小孩都可以做出來這個動作,一個表現(xiàn)出色的高中生甚至可以做到轉(zhuǎn)體四周半,這個提高并不是難以想象,要是有一個人告訴當時的專家,一個高中生可以做出來轉(zhuǎn)體四周半,這專家一定以為他瘋了,這怎么可能!但是現(xiàn)在還真可能。
這種提高不是什么基因,不是什么科技,雖然有這樣的因素,但是因素很小,真正的關鍵在于刻意訓練的使用,就是刻意訓練一個動作,使機體的各方面對這種動作有了特定的反應,所以會更加適應,更加適應之后就有了好的成績。
人們原來認為大腦是很難被改變的,就好像這7個數(shù)字是一個非常難以逾越的屏障一樣,但是事實不是如此,大腦有很多部分可以通過刻意訓練來改造。因此這就是刻意訓練的真正作用,改造身體的部分,去適應某種功能,從而達到更好的成績,科學證明,這種研究是非常有用的',所以我們也要把這種訓練方法,使用到平常的學習中來。
就好像以前我聽競賽班的學員們說,他們那些得IMO的學霸,幾乎無法想象,一看到一個題那思路特別清楚,在我們眼中就是神人,他們做題有一個秘密,就是遇到一個到不會的題,看答案了把它看懂,看懂之后呢,再做一遍,這時候一般你能順利做出來,要是不能順利做出來,你肯定是沒看懂,對吧?但是做出來還不是最終目的,一周之后你要再做一遍,一個月之后你還要再做一遍,這樣重復四五遍之后,這個題幾乎是烙印到你腦子里,幾乎不會再遺忘。
這種烙印多了,你的大腦就一步步向著那個方向改造,經(jīng)歷了這種刻意訓練,就是一種刻意改造的過程之后,你的成績就有了極大幅度的提高。這就是刻意訓練的魔力。
《刻意練習》讀后感2
01、行動者的等級化
學習是一件“孤獨且痛苦”的存在,而刻意學習正是迎難而上一種具象的表現(xiàn)。這本書把行動“等級化”,用不同等級去讓人了解處于什么階段,正在向什么方向努力,有了這樣的劃分,就會讓自己有了“坐標”不至于陷入自我懷疑而放棄。如果能像書中所述,成為4階行動者,持續(xù)努力的量變累積的質(zhì)變產(chǎn)生行動的復利效果,肯定會令人瞠目結(jié)舌。
02、堅持不懈的通俗化
持續(xù)行動就是堅持不懈的通俗化,這種通俗化讓人可以量化行動,而持續(xù)行動是指有效行動。如在專業(yè)領域里深挖,做金字塔型的“T”型青年,在專業(yè)方向做牢做寬基礎,之后再突破既擁有核心競爭力,道理淺顯易懂,廣泛的涉獵基礎知識是剛剛進入行業(yè)的你所必須且必然的,在時間上也是充裕的,而當你逐漸扎根某一領域后,龐大的晦澀的知識需要時間消化,這就是所謂的“書越讀越厚”含義。
03、學習學習學習
注意這里的“學習學習學習”可不是重要的是講三遍,中間的“學習”是名詞,指學習的方法,去學學習的方法,再運用學習的方法去學習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scalers用計算機軟件測試里的“黑盒與白盒”來講解學習的要領,更具有趣味性。例如書中解決問題的應是思路,不應是技巧。這里講到思路是跳出繁瑣,站在宏觀或中觀的角度冷靜捋清思路再動手,而不是發(fā)現(xiàn)細小的點馬上動手。就像你閉上眼睛,能想象到家里的各個房間位置,出門的最短路徑,而不是盲目的一條條試。
04、系統(tǒng)性的學習
在這個充斥著各種碎片化信息的時代,如何系統(tǒng)性的學習知識,已經(jīng)成為非常必要選擇。各短視頻、短新聞充斥你的手機,而你就像被拴在樹上的小羊自顧自的吃著腳下的草。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仿佛人們可以比過去了解更多的知識,但大量的碎片化知識一股腦兒的沖進我們的`大腦,如何處理信息也成為思考的另一種制鈕,而能否打開就看自己了。系統(tǒng)學習像建設高層建筑的框架體系,而碎片化的知識就像填充的磚、回填的土,是組成部分但不是受力結(jié)構(gòu)。你需要的是未來的快樂奔跑,而不是現(xiàn)在的衣食無憂。
05、面對成長態(tài)度
你為你的“皮膚”花了多少錢,而你在投資學習花了多少錢。付費是一種態(tài)度,而成長才是回報。要小心遇到“坑錢”成為逃避學習的借口,要跳出舒適。例如在到處找各種免費時,究竟是冒著中病毒到處找軟件、花幾個小時找視頻資源時忽略的風險成本和時間成本對比下真的是免費更好嗎?成長的另一個重要的態(tài)度就是面對一切的狀態(tài),要知道你才是所有事情的主體,而忽略自己后,你將成為循環(huán)往復的壓抑煩躁的怪圈了。書中有一句話,你不必經(jīng)歷所有事,也不必遇見所有人。我也想說,你不必需要讓所有人開心、滿意。在自我需求和他人需要之間權(quán)衡與平衡也是成長的表現(xiàn)之一。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讓我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忽略或者錯誤的認知,在工作、生活或?qū)W習中,不要總是自我感動。最后,我想講的是,無論是你想要實現(xiàn)個人價值、回報父母亦或是回饋社會、報效國家,一切的一切最后都是落在“你想要的”這四個字上。積極的面對一切,你會發(fā)現(xiàn),所有的事情到最后都會變好。
《刻意練習》讀后感3
大家好,我是李迎霞,很高興今天又搶了一次機會和大家分享、交流、學習。我針對最近的學習情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讀了一本書叫《刻意練習》。這本書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經(jīng)過研究,作者發(fā)現(xiàn):杰出并非一種天賦,而是一種人人都可以學習的技巧,成為杰出人物的關鍵,在于刻意練習。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專注于研究體育、音樂、國際象棋、醫(yī)學、軍事等不同領域中的杰出人物是如何獲得杰出表現(xiàn),以及“刻意練習”法則在其中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有一個暢銷書《一萬小時理論》,作者就是直接把他的研究成果“概念化”和“流行化”,但是真正想達到卓越和杰出人物,并不是簡簡單單的一萬小時,而是要有目的的練習: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tài);
3、練習包含反饋;
4、需要走出舒適區(qū)。
1、具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很多人的疑惑就是在于,我在這件事里也付出了長時間,很多的努力,為什么看那個人好像花費的時間并不多,精力也不大,為什么他的成績就要比我的好?這本書就針對這樣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些研究。
作者為了辨別出優(yōu)秀的表演者與杰出的表演者之間的區(qū)別,在柏林藝術大學的小提琴學生中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優(yōu)秀、優(yōu)異和杰出三組學生中,有一個最重要的差別!兑捉(jīng)》里講:易則易知,簡則易從。你每天只是重復讀一小段內(nèi)容,可能就會對其中一小段內(nèi)容有點兒印象。但是咱們七天重復學習的這個過程,就是不斷強化一個小的關注點的過程當中,慢慢累積,擴大這個關注點。
2、具有專注的練習狀態(tài)
他們專心致志地進行獨奏練習所花的時間總和。優(yōu)秀組平均練了3420個小時,優(yōu)異組5301個小時,杰出組7401個小時。這個大學生練習的每時每刻都盡力保持專注,集中精力聽著作者報出的數(shù)字,記憶、復述,每秒鐘一個數(shù)字,沒有任何走神的空間。實際上每一個人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這種專注的能力都需要訓練,當你開始執(zhí)行計劃的開始,你就需要突破了。
可見,要變成杰出的小提琴家,必須專注地練習,沒有什么捷徑,沒有人不需要或少量練習,就能達到專家水平。即使在最有天賦的音樂家中,明顯也是花了最多時間磨煉技藝的人,比練習時間短的人成就更加突出。芭蕾舞演員、杰出棋手同樣如此,幾乎沒有人能夠不通過10年的刻苦研究,就能達到大師級的水平。
通過我們自己讀經(jīng)典,通過孩子讀經(jīng)典,我們實際上可以觀察,很多人很難達到十分鐘,或者半個小時讀經(jīng)典過程中高度集中。所以咱們經(jīng)典學習,把每一個經(jīng)典的內(nèi)容分成一個小段,包括前些天大易講座有位老師也分析了三體工作法。三體工作法我印象當中,好像是15分鐘休息5分鐘還是25分鐘休息5分鐘,它是這樣的一個狀態(tài)。所以當我們制定這個計劃時,從我們專注程度上來看,就可以檢測我們的目標是不是可執(zhí)行,是不是能夠執(zhí)行。如果我們十分鐘達不到,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五分鐘開始,或者從一分鐘開始。
【《刻意練習》讀后感】相關文章:
刻意練習的讀后感09-17
刻意練習讀后感08-07
《刻意練習》讀后感06-08
《刻意練習》讀后感12篇03-23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25篇)10-08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10篇)07-09
《刻意練習》讀后感(精選23篇)11-08
《刻意練習》讀后感(通用33篇)06-09
刻意練習讀后感(通用7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