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被操天天被操综合网,亚洲黄色一区二区三区性色,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欧美zozo另类特级,www.黄片视频在线播放,啪啪网站永久免费看,特别一级a免费大片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時間:2024-05-22 13:52:4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薦】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薦】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注重整體性;貞浰憷硭惴ǎ炀毤寄;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重新建構知識網絡;通過問題解決,訓練學生多向思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情感價值觀。把學生的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作為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

  “加強口算、淡定筆算、重視估算、注重算法多樣化”這是計算教改的方向。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乘與除的互逆關系!币虼吮菊n在設計過程中沒有把筆算的方法、技能作為復習的重點,而是讓學生“體會、運用”乘除法的關系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貫穿在全課之中。通過小紅、小亮、小明不同的計算結果的批改及根據小亮的正確算式1998÷54=37口算1999÷54=()……()等,讓學生自覺運用乘除法之間的關系進行估算、驗算、靈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不僅使學生的計算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而且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了良好培養(yǎng)。

  數學思想方法是指在認識或處理各種數學或者非數學現象的思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種種數學觀念及思維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不僅使學科學習變得容易,而且對于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隨時隨地發(fā)生作用,使他們受益終生。在本堂課的教學設計中,有機滲透了分類思想(把8個算式按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函數思想(除數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判斷商的大。,極限思想(有沒有最大、最小值,如有分別是多少)估計思想(誰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哪一個商最大等)等。通過對各種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學,使學生真正學會數學的思考。如借助分類思想,使學生很好地把試商方法、估商方法、計算方法、乘除互逆關系有機地整合起來。

  數學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我在課堂上努力使學生身臨其境,體驗生活、感悟數學。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四則運算”是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的內容,四則運算是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全部過程。其內容占小學教學知識的主要位置,可見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把解決問題與四則混合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將探求解題思路與理解運算順序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明確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再求什么,又用什么方法計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計算。感受混合運算順序的必要性,掌握混合運算順序。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

  1、對四則運算順序的理解

  通過學習學生基本能記住掌握四則運算的基本順序,即先括號內,后括號外,先乘除后加減,單一加減或單一乘除要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學生雖說能記住,但在實際的練習中出現了以下的問題或者說是誤解應值得教師注意。

  (1)對“先”字的理解,我發(fā)現在很多學生的練習中出現誤解現象,他們認為先算的就應該寫在前面,如計算12+(13-4)-6就會這樣些=9+12-6把先算的括號寫在前面,還如12+5×6-15就會這樣寫=30+12-15,打亂運算的順序。

 。2)在理解“先乘除,后加減”時誤認為要先算乘法后算除法,先算加法后算減法,如計算12÷3×2寫成=12÷6=2,計算12-3+6就寫成

  =12-9=3。而實際所謂先乘除后加減是指乘除哪種運算法則在前九先算哪種,加減也是。

  以上兩點對“先”字的理解先算出現的誤解現象值得教師注意糾正指導。

  2、很多學生在解答如“326與290的差去乘18與24的和,積是多少?”一類的問題時,對“與”、“和”兩個字的含義理解出現誤解,特別是“和”的含義。在學生的練習中我發(fā)現很多學生出現錯誤,不理解其意思導致出現錯誤!昂汀痹陬}目中是表示連接兩個數字的關系的連詞使用還是表示運算法則中的加法來使用,老師一定要給學生將清,引導學生區(qū)別,正確的理解含義并寫出正確的四則余混合算式。

  3、讓學生用數學語言把算式說出來。(如x除以a減b的差。)這也為學生對文字題的理解打下了基礎

  4、遇到學生錯誤的典型例題時,進行錯誤的辨析,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使學生在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學會用兩三步計算的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

  龍山中心小學房玉鳳

  這一單元要求學生建立比較形象具體的`方位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學習活動是人類為了生存與發(fā)展所進行的必要活動”,從中認識數學學習的價值,增強對數學的情感體驗。

  內容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緊密相關,難點是要準確把握方向,要量出方向所偏離的角度,還要確定單位長度標出距離。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大量的活動情景,為學生提供探究的空間,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合作交流,從中觀察、分析,然后獨立思考完成從方位的角度認識事物。同時,還要及時抓住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大膽主動地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注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合作、思考、討論,拓展學生的學習思路;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或發(fā)現的規(guī)律運用到實際中去,培養(yǎng)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其中根據所給的條件畫平面示意圖是這個單元的教學難點,因為

  學生的作圖能力普遍比較薄弱。從學生的作業(yè)來看,學生畫示意圖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方向角沒有找準,不能熟練地區(qū)分東偏北和北偏東的不同;距離的表示,沒有按單位長度換算(少數);中心點的位置沒有找準,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響;物體的具體位置沒有明顯的表

  示出來,或者沒有標出名字,讓人看不清楚;也有學生方向找錯了。

  根據這些情況,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更應該注重畫示意圖的細

  節(jié),注重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如果要補救也只能個別輔導了,集體輔導多了容易讓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學產生厭煩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學也不一定馬上改正過來。這一單元的另一個難點就是關于位置的相對性,給定兩個位置,個別學生不能很好的區(qū)分以誰為標準,所以說出來的方向剛好相反。這一點跟學生的空間觀念強弱有關,需要多加訓練。

  由于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本單元的活動交流未能達到想象那樣的效果。有時不得不減少活動的次數,照顧稍差一點的學生,有時又不得不為思索稍慢一點的學生的反復的重復,減少了稍好一點學生進一步的提高機會,總之,照顧到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學到自己的數學,實現學生自己心中學習數學的樂趣,還有不少的差距。努力!加油!

  三年級數學《加法交換律》教后反思

  龍山中心小學房玉鳳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實際狀態(tài)出發(fā),通過質疑、猜想、例證、觀察、交流、歸納,親歷了探究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這個數學問題的過程,從中體驗了成功解決數學問題的喜悅或失敗的情感。

  1.注重教學目標的整合化。

  根據時代的發(fā)展和要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經歷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處理好知識性目標和發(fā)展性目標平衡與和諧的整合,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發(fā)展,在發(fā)展過程中落實知識。在“交換律”這節(jié)課中,教師在目標領域中設置了過程性目標,不僅和學生研究了“交換律”“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了數學問題的產生、碰到問題“怎么辦”和“如何解決問題”;ǜ嗟臅r間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親歷“做數學”的過程。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情并提出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激勵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加以觀察、分析,主動獲得“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既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又體驗了成功的情感。

  2.注重教學內容的現實性。

  新課標里曾指出,教學時應從學生熟悉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進行,開展教學活動。這為我們的教學改革在操作層面上指出了方向!敖粨Q律”這節(jié)課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1)找準教學的起點。對學生學習起點的正確估計是設計適合每個學生自立學習的教學過程的基本點,它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學習程度。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在浙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中分別安排在第七冊和第八冊,而在過去的學習中,學生對加法和乘法交換律已有大量的感性認識,并能運用交換加數(因數)的位置來驗算加法(乘法),所以這節(jié)課教師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發(fā)現并用數學語言表述數學規(guī)律和總結怎樣獲得規(guī)律的方法上,使學生的認識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2)找到生活的原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的實質是交換位置,結果不變,這種數學思想在生活中到處存在。本節(jié)課教師首先引導學生用辨證的眼光觀察身邊的現象,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然后采擷生活數學的實例:同桌兩位同學交換位置,結果不變。引導學生產生疑問:這種交換位置結果不變的現象在我們的數學知識中有沒有呢?你能舉出一個或幾個例子來說明嗎?這樣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時也激起了學生大膽探索的興趣。

 。3)改進材料的呈現方式。教材只是提供了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思路,教師應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本節(jié)課在教學材料的處理時,改變了把課本當作“圣經”的現象,讓學生參與教學材料的提供與組織,給學

  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創(chuàng)新和實踐的學習環(huán)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欲望,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種成功的體驗。另外在材料呈現的順序上,本節(jié)課改變了教材編排的順序:在第七冊教學加法交換律,在第八冊教學乘法交換律,而是同時呈現,同時研究。因為當學生在已有認知結構中提取與新知相關的有效信息時,不可能像教材編排的有先后順序之分,而是同時反映,充分做到了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3

  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更大的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掌握更大數的讀寫,認識近似數。學習的內容主要有:億以內數的認識、億以內數的讀寫、大數的改寫以及近似數的`認識。這一單元學生認識的數都是一些較大的數,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比較少,這些大數更抽象,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但他們非常樂于接受挑戰(zhàn)。我在本單元的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體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提高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讀寫大數的教學中,數中有零和數的末尾有零的大數的讀寫是教學中的一大難點。因為讀寫的時候,有時寫著的0不讀出來,有時又要全部讀出來,有時有些0要讀,有些0不讀;寫數時,所有的0又都要寫下來。教學時往往會出現少讀、少寫或多讀、多寫的情況。怎樣才能較好地解決這個難點呢?我讓學生在讀數和寫數時都畫上分級線,強化四位一級,這樣可以比較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針對部分較弱的學生,讓他們自己用硬紙板制作數位順序表,每次讀數和寫數時先在數位順序表中進行,熟練后再慢慢的用四位分級的方式進行,感覺效果是比較好的。但是在這里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分級一定要從右往左,最后一個數級不一定能滿足4個數位。這樣時間長了以后,學生掌握的還是比較好的。讓學生借助數位順序表去發(fā)現、去體會、理解這些知識。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4

  近似數在日常生活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它與精確數不同,它僅表示某一對象的一定范圍。本課的學習是讓學生認識近似數,理解近似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及意義,掌握求近似數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據實際問題的需要求一個數的近似數,培養(yǎng)學生的估計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數感。上課時提供富有生活氣息的不同班級學生的人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32人大約是幾十人,并談談理由。從學生用“接近”一詞來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學生不僅體驗到了這些數的近似數,而且明白了為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入“近似數”和“≈”,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1.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滿數學,并最終服務于生活。教材安排了兩個生活情境,讓學生讀一讀,注意劃線的數在表達時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fā)現“約”字,體會其表達的意思,從而引出近似數和精確數的含義。接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聯(lián)系本班人數說說32人大約是幾十人,并談談理由。從學生用“接近”一詞來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學生不僅體驗到了這些數的近似數,而且明白了為什么。在此基礎上引入寫法32≈30,順理成章,學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讓學生在比較中體驗。

  比較是常用的一種數學思考方法。通過比較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規(guī)律、區(qū)分出個體獨有的特征。只有經歷這樣的過程,才能使直觀感受到的經驗得以提升,進入學習數學化的.過程。教學如何求近似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我通過出示480000到490000之間的數,讓學生口答它們的近似數,并觀察比較,和同學說一說“你發(fā)現了什么”,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給他們提供一個廣闊思維的空間,鼓勵他們自己去發(fā)現數學中的一些規(guī)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fā)展過程,從中體會探究與發(fā)現帶來的樂趣。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把自己個性化的想法展示出來,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

  一、從教學環(huán)節(jié)反思

  讀講精練教學法是以言語訓練為主線組織數學課堂教學,通過指導學生自學教材,變教師講解為學生匯報講解,然后在學生匯報講解的淺顯之處,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點、難點進行研討、爭辯,促使學生間合作交流,使學生對教材中的每個重點字、詞都理解到位,剖析明白,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從開始時語言表述不清到表述完整、明晰,提高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本節(jié)課我深感此環(huán)節(jié)處理的不太好,教學法體現極不明顯。

  1、指導學生讀書環(huán)節(jié):

  由于學生剛從二年級升到三年級,看書習慣差,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低,加之選用的教學內容文字少,圖較多,這就需要教師應及時給低年級學生以具體的讀書提示,起到指導的作用,而不能范范的讓他們想“從書中看明白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上課時我看到好多學生看書時茫目,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這也是造成后面學生匯報講解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覺得讀書提示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區(qū)別對待,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提示必須淺顯易懂,讓學生一目了然,然后帶著問題去看書,效果應該會好一些。

  2、學生匯報講解環(huán)節(jié):

  以言語訓練為主線組織數學課堂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此環(huán)節(jié)正是突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所在之處,但是低年級學生小,從書中讀不出自己理解出的知識,只能照書念出看到的一些詞句。這時,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啟發(fā)、誘導、點撥、疏通學生講解的積極性,并且及時幫他們掃清思維障礙,講解時的疑惑,這樣使講解的學生學的更明白,沒學到此部分知識的學生也能學會,學的不對或不到位的學生重新學習,達到全體都理解、學會的目的。本節(jié)課我感覺學生講解不到位,關鍵在于我引導、點撥不到位,使學生的學習只停留于書面上,沒有深度去理解,去挖掘,始終由我牽著學生在看,在說,很牽強。主要表現在:

 。1)引導學生關注量角器為什么是比較角大小的一種好方法時,本意想利用讀講精練教學法中的八個技巧之一“咬文嚼字”,使學生從中找到“方便”、“準確”二字加以理解,教學完用量角器量角后,再返回來理解“準確”、“方便”二詞用在此的含義,但是,課上處理的卻很匆忙,很淺顯。

  (2)學生講解把握不夠充分,一名學生講解時,老師應關注到其他學生的反應,有不同意見或補充應及時給其機會,不應為了趕時間而視而不見,打消了學生發(fā)言的積極性,造成學生不再想發(fā)言的局面。這一點是我沒有深刻理解“講解”環(huán)節(jié)的'含義,應該讓學生互相講,互相交流,有了爭論,教師再點撥、引導,這樣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使課堂活而不亂,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3、學習用量角器測量角時

  角1與角2的測量方法相同,學生講出了其中一個角的測量方法,另外一個角的測量方法一帶而過,沒讓學生說一說或嘗試操作一下,感覺處理欠扎實,F在想想,如果將另外一個角的測量放在初試驗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量角器仿照書上的樣子,實際擺一擺,放一放,這樣降低了擺放量角器的難度,也使用量角器測量角的方法落實到操作體驗上,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掌握。

  4、練習是本節(jié)課處理最失敗的環(huán)節(jié)。時間再短也應保證練習的扎實與有效。

  練習是為了鞏固新知,訓練思維,培養(yǎng)能力,所以它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讀講精練教學法將練習定為分層精練,要求練習的數量不要多,但包含的思維程度要大,這樣提高了練習的效率,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1)本節(jié)課的第一個練習是為了檢驗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但是教學中我處理此題非常欠妥。對于第3個角“鈍角”的測量,學生匯報出現了不同答案,我沒有在課堂上處理、糾正,而是為了趕時間獎其放在課下進行。問題的出現就說明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學會用量角器準確測量角的度數”掌握還不太明白,草草處理只會使學生對知識一知半解,模棱兩可,本節(jié)課的教學也沒有真正落實教學目標的要求。從教以來從來沒有犯過的錯,在這么重要的比賽中卻因自己只顧一味的考慮時間而鑄就了教學中不應該出現的嚴重錯誤。這是一個教訓,類似的事情決不會再次在我執(zhí)教的課堂上發(fā)生,再精彩的練習可以不要,不處理,但是既然練習了,就一定要進行的扎實、到位,為學生的學習負責。

 。2)拓展練習的處理也很欠妥當。學生猜想完后,都急于知識正確答案,因此,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想法后,我應該及時給學生出示答案,消除發(fā)言學生對自己答案的懷疑,然后重點讓學生說說自己猜想的理由和依據,這樣既能使學生充分理解用量角器測量角這一教學重點,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起到訓練言語、思維條理性的目的。

  從整節(jié)課上我看到了自己對讀講精練教學法研究實在不成熟,但是,從這些遺憾中,讓我對讀講精練教學法的認識更深了一層,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有針對性的運用好讀講精練教學法,真正領悟到讀講精練教學法的精髓所在,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二、從教學能力上反思

  1、不能合理把握、分配教學時間。

  本節(jié)課看似簡單,其實操作性很強,能上好這樣一節(jié)課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zhàn)。課前雖然我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安排都做了精心的計劃,但是,具體實施時卻不很理想。

  2、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的過渡語激勵性不強。

  過渡語的使用應該使學生愿意聽,能聽進去,并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指引著學生很自然的進入下一步的學習中。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注意過渡語的精心推敲,語言要簡煉,切實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3、教學評價語落實不夠恰到好處。

  教學中,我評價學生不夠及時,評價語不夠貼切,不夠恰到好處,因此,就顯得對學生的評價平淡,無力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易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教師的評價語不能泛泛而言,這樣就顯得評價語蒼白無力,而應該要有針對性,起到激勵學生與調動學生發(fā)言積極性的作用。

  4、課堂教學語言欠嚴謹。

  數學教學要求語言簡煉、準確,每一句話說出來要強調它的作用,要使學生有一定的思考,沒有用的話盡量不說或少說。在教學中,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還時常有口誤現象,屬于本人教學欠嚴謹,需在以后的教學中,自己要時刻注意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節(jié)課都當成比賽來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

  5、教學不夠大方,拘謹。

  在教學中,總感覺自己放不開,顧慮太多。有時拋不開教案,有爬教案的思想,再者欠缺創(chuàng)造性教學的魄力,尤其在比賽時,自己感覺很拘謹,很規(guī)矩,怕教學思想或教學方法、手段用不對,主要原因就是自己內在的知識欠缺,也缺乏比賽經驗,鍛煉機會少。

  6、自身的講課藝術有待進一步提高。

  聽完別的老師的課,我更加感覺到自己講課的藝術性不夠好。課上,我應該合理利用自己的體態(tài)語,例如手勢、眼神、表情等,這些都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再有就是如何在數學課上充分利用自己的語氣、聲音的輕重、高低、抑揚頓挫來吸引學生聽講的注意力,使學生在四十分鐘內始終能緊跟老師的思路專心學習。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教學片段:

  1、師出示數據:這些數你會讀嗎?(在萬以內數據中選擇:一般數、中間有0的數,末尾有0的數、中間、末尾都有0的數)

  5347 5067 5006 5070 5500

  學生自由讀----讀給同桌聽一聽

  2.師:哪位同學來讀給大家聽。

  (小結萬以內的數的讀法。)

  3.師: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

  生1:我知道這里有很多數位。有個位、十位、百位、千位。

  生2:我還知道這些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一(個)、十、百、千。

  生3:我還知道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如: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10個一百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

  師:還能想到什么?

  生4:我看到5030,就想到了它是由5個千和3個十組成的。

  4、師:同學們真棒,看著這些數,想到了那么多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今天啊,我們要帶著這些知識去認識一下這些數。(屏幕上隨即展示我國20xx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及北京人口等有關數據。)

  5、師:看到這些數,你后什么想法?

  生1:這些數很大。

  生2:這些數又很多數位。

  ……

  6、師:對這些數,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課后反思:

  經過第一學段數的認識的教學,學生已經具備了大量的關于數的認識的直接經驗,尤其對萬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有了較深的了解,這就為將數的知識擴充到萬級、乙級做好了鋪墊。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激活學生在前面所學的100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等知識和經驗,促進知識的遷移。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我為學生提供了萬以內的各種形式的數,力圖用“讀一讀”、和“關于萬以內的數,你還知道什么知識?”這兩個步驟,喚醒學生對萬以內數的已有認知和學習經驗,為下一步“遷移”工作做好鋪墊。在教學的第二階段,又用一個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對“遷移”這一方法進行了及時點撥,使學生在學會新知的的同時,學習方法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

  從教學內容來說,關于“角”,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于直觀的描述,現在是在二年級的基礎上恰當抽象出圖形的特征,系統(tǒng)學習角的概念、角的度量、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等等。角的分類是在學生已初步認識角,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角、周角,根據角的度數分類,區(qū)分直角、平角、銳角、鈍角和周角。

  從教學方法來說,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fā)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yǎng)。而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學習數學的大課堂,是探索問題的廣闊天地,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從生活實際出發(fā),讓學生自己捕捉生活素材,然后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fā),使他們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

  不足之處,在教學周角時,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周角的形成過程,及這個360度怎么得出的,沒有和學生好好探討。如果能用多媒體慢慢演示,讓學生觀察的是它轉過的范圍?梢赃@樣:先轉到直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繼續(xù)轉到平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么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一周角是2個平角,4個直角。

  總之,關于角的`分類的知識,我讓學生在主體積極參與、操作、交流、動腦、動口的探究性學習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應用概念。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師生生命的活力,讓課堂更精彩。通過微視頻,既有教師的講解性

  學習、也有針對學生的提問,增加學生思考、操作的時間,真正實現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8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教學重點是確定商的書寫位置,除的順序及試商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筆算的算理;難點就是試商。

  課上我先讓學生回憶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計算過程,孩子們能夠說出要先從最高位開始除起,最高位不夠除,就要看前兩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寫在哪一位。

  在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筆算時,學生已經有了口算的基礎,在試商時,學生按老師要求先把想的內容寫下來,例如:245÷60=?想:60×4=240,240最接近245,所以商試4。再例如:189÷29=?想:把29看成30的話,30×6=180,180最接近189,那么商試6。接著還需理解兩位數除法中,前兩位不夠除時,看前三位,商寫在個位;而當前兩位夠除時,就要先除前兩位、商寫在十位,例如:318÷15=?就是這樣。通過多次鞏固商書寫的位置和除的順序的基本問題學生基本解決。之后著重解決試商的問題。教材中安排了四組例題,分層次、分階段分化了重點,分散了難點。

  例1主要解決試商、商的書寫位置等問題;通過例2的教學使學生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整十數來試商,例3的`教學要使學生認識到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試商。例4教學商是兩位數的除法。 學生初步學習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用四舍五入把除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數進行試商時,在試商過程中,一般都要調商,往往要經過多次調試方能求出商數來。盡管教學時總結出了“用四舍”時,因把除數看小了,初商容易偏大,試商時可比原來想的商小1,而“五入”時,因把除數看大了,初商容易偏小,試商時可比原想的商大1。而學生在具體的計算中,還是感到很困難,造成了試商速度慢。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9

  “平行與垂直”是學生學習支線及角的認識角的認識基礎上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繼而靈活應用概念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平行與垂直”是學生學習支線及角的認識角的認識基礎上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繼而靈活應用概念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索

  ”兩個小棒掉在地上,可能會出現什么情形?”放手讓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畫出可能出現的`圖形,這樣學生在教師設置的問題情境中進入緊張的思維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積極投入到探索活動中去。

  二、動手實踐自助探索

  由于這是一屆概念課,教師不能把現在概念簡單的直接給學生,而因通過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到探索活動中去,所以,我先用兩根小棒引出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然后畫在紙上;再對這些圖形進行分類;最后根據“分類”的思想進行抽象概括。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平行與垂直”的概念建立在學生的感性認識基礎上,學生認識深刻,概念清晰。所有一切活動都是依靠學生動手操作,自助探究完成的。

  三、環(huán)節(jié)緊湊,結構嚴謹

  先擺出兩根小棒掉在地上可能出現的情形,畫在紙上,然后根據兩條直線位置關系進行分類,引出平行與垂直的概念。而所有練習都是圍繞“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來展開的,進一步突出概念本質,加深了學生的理解。

  教學是一門缺憾藝術,在本節(jié)課中也有一些不足,如:課前對學生要求所做準備不足,課堂上學生畫的圖太小而且不清晰,展示時后面的學生看不清,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和進程。其次,對學生評價語言過于單一,比較欠缺,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提升。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

  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了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把講變成學。教學中教師既能放心的退出去,又能適時地站出來,引導質疑,點撥難點,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正正經經地經歷了學習的全過程。教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v觀整節(jié)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一、教法得當,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

  本節(jié)課,我們以“教學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出示目標運用目標導學,使教師教得清楚,學生學得輕松。清楚較好地完成了我們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縱觀整個課堂教學,其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一、運用目標導學,關注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

  本節(jié)課,我們以“學習目標”為主線,按照目標導學的教學流程進行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站在學生的角度,將教學目標轉換成3個學習目標之后。教師制定了相應的學法指導,例如,在教學“初步了解平行線特征”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觀察、猜想、測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按照“提出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索步驟去學習一些特征,為學生學會學習奠定基礎。

  二、本節(jié)課,注重設計數學活動,促使學生理性思考,給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例如,在“認識平行線”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移一移,擺一擺,說一說等活動,為正確掌握平行線概念提供了形象條件。促使學生對平行線的認識由模糊到清晰。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學會有條理地思考問題。

  三、本節(jié)課,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與形成的全過程。

  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例如,在教學“畫平行線”這一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孩子們試畫平行線,使學生第一次體驗畫平行線的方法,然后對比各種畫法的優(yōu)缺點,引導學生第二次體驗,尋找畫平行線的尺規(guī)方法,學生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親身體驗中,掌握了方法,提高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當然,這節(jié)課同樣也存在著需要反思的地方。比如說,教師在組織學生尋找,小魚平移前后的圖形中,哪些線段是互相平行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探索空間,我認為,如果教師讓學生用不同顏色的筆,描出互相平行的線段,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會使不同學生的思維差異得以顯現。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評意見,現在由請說課教師樊雪梅,做課教師李曉明。我們誠懇的希望各位評委,同行們留下寶貴意見,促進我們團隊更好的發(fā)展。謝謝大家!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

  本節(jié)課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旋轉與角》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平角和周角,學生在學習本節(jié)課之前,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在此基礎上,通過旋轉的過程建立角的“動態(tài)表象”,同時在旋轉的過程中,感悟平角、周角及銳角、直角、鈍角之間的大小關系。

  這節(jié)課主要是設計了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復習角的知識———揭課題《旋轉與角》————操作活動角————認識平角、畫平角————認識周角、畫周角————鞏固練習。教學中,我選擇了突出概念本質的學具(活動角),設計了恰當的數學學習活動,提出了有價值的問題,圍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研究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平角和周角,同時也經歷了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過程,在思維能力、空間觀念、興趣、態(tài)度與習慣等方面獲得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探索、研究,因為這樣理解更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性質和聯(lián)系。本節(jié)課很好地遵循了這一理念,將教學置于一種“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數學,通過動手實際操作,使學生在動手、動腦的活動中,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在廣泛的實踐活動中獲得體驗,掌握新知。這節(jié)課我還注重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比如說說生活中的平角和周角,不斷強化學生的數學意識。使他們有機會,從周圍熟悉的生活中學習和理解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真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做到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體驗中內化。真正實現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有效溝通,使生活世界成為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這堂課我還設計了小組評比活動,從中吸引孩子們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信心和小組凝聚力,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當然本節(jié)課也有不足之處:第一點:我用活動角設計了相關的數學學習活動,但活動的過程中總是老師在引導,學生跟著老師的步驟活動,我沒能大膽的放開手讓學生獨自操作,讓孩子們多說說他們在旋轉過程中的發(fā)現和感受。第二點:課堂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語不夠自然,不夠孩子話的語言,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課堂上的口頭語太多,沒能體現數字語言的嚴謹性。要如何設計課堂的活動環(huán)節(jié),使得整堂課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何修改銜接語,使得數學語言更有嚴謹性?不足之處還有望改進。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2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了學生細節(jié)的教育,加強了雙基的訓練,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教學情況

  1、復習溝通,建立聯(lián)系。在教學新知識前,先簡單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目的在于回憶已學的知識,為遷移做好準備,加強了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2、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在學習例題之前,我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根據情景提出數學問題,并列出算式,引出例題。

  3、通過觀察、探討、交流,掌握新知。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識。

  4、鞏固知識、深化練習。這樣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分層次掌握所學的知識,先進行基本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三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方法,再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鞏固深化,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及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應用題

  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于本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三、增加實踐活動

  培養(yǎng)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比較緊密又蘊涵著數學問題的活動。使學生通過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感受、體驗、理解數學,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問題的意識。

  四、存在問題

  教師:

  1、在用教材上還需繼續(xù)深入挖掘。

  2、在教學上,注重教學內容的平衡,使得優(yōu)生在一堂課中有更大的收獲,還要讓學困生在每堂課中有所學習。

  3、課堂上,要抓住學生知識的薄弱點,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學生:

  1、部分學生不懂得審理,審題能力較差,不理解題意。

  2、有的學生思維能力相對比較差,分析判斷能力薄弱。

  3、還有的學生因為懶惰而導致了學習基礎差。

  五、改進措施

  1、注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在實物操作中抽象到圖形的認識。

  2、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分析判斷能力的培養(yǎng)。

  3、關注學困生,采用多種方法的幫扶,給予更多的關心,做到課堂上多提問,課下多關心,對他們的作業(yè)爭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們進一步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從而促進全班教學質量的提高。

  4、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改進教法,提高課堂的實效性。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吸取經驗教訓,根據這次反思情況,制定各種有效措施,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虛心向其他教師請教,學習經驗,爭取下學期能夠有所提高。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3

  在這節(jié)課的學習中,總有學生讀數存在問題,分析原因有如下幾點:

  1.不分級易出錯。

  因為本單元學習的是認識大數,大都是萬以上的數,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分級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學生能夠更清晰地讀數。雖然學生知道分級的好處,但在實際教學中,我也時刻提醒學生碰到大數要先分級,再逐級往下讀。可是在做練習時,少部分學生不分級就進行讀數,這樣就容易讀錯。沒有良好的讀數習慣,導致錯誤。

  2.讀數時夾雜阿拉伯數字的現象。

  這個問題在學習這類知識時一直存在著,每次都會重點強調,可往往就會有學生在書寫時出狀況。究其原因,有的是學生習慣性地寫成了阿拉伯數字,有的是學生做題時心不在焉,沒有良好的做作業(yè)習慣。

  3.讀數時漏讀0的現象。

  對于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學生掌握得還不是很好。特別是萬級末尾有0或個級高位有0的數,學生出錯最多。他們容易犯迷糊,這個0要讀還是不要讀。

  4.讀數時丟掉計數單位。

  學生在口頭讀數時都會讀,但在書寫時往往容易丟掉計數單位,雖然教學時一再強調了,但在檢查作業(yè)時還有此類現象的發(fā)生。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4

  一、試題分析

  從試卷來看,本次期末試卷所考內容全面、靈活,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試卷從“填空、判斷、選擇、計算、畫圖、解決實際問題、統(tǒng)計”七個方面對學生進行了檢測。

  從整體上看,本次試題比較容易,內容不偏不怪,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試題注重基礎,內容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注重了趣味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新性。突出了學科特點,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精神。有利于考察數學基礎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學方法和學法的引導和培養(yǎng)。

 。1)強化知識體系,突出主干內容。

  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是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關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fā)展。本次試題以基礎知識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點,對主干知識的考查保證了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貼近生活實際,體現應用價值。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這是新課標的一個基本理念。本次試題依據新課標的要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題材,把枯燥的知識生活化、情景化,通過填空、選擇、解決問題等形式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實用性和應用價值。

  (3)重視各種能力的考查。

  本次試題通過不同的數學知識載體,全面考查了學生的計算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

  二、成績統(tǒng)計、整體水平分析情況

  本班共70人,100分:4人;90~99分56人;80~89分;8人;70~79分:2人。

  三、學生答題分析

  1、填空題:本題面廣量大,分數接近全卷的1/5,本題主要考察學生書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不能根據書本上知識靈活處理問題。錯的較多的題是第6小題:□÷△=29……18,△最小是xx,這時□=xx。錯誤率較高,說明這方面還做得不夠,還需要加強練習。第8小題,看圖計算角的度數,有少數同學題都沒看清楚就直接用量角器量,結果有誤差。第10小題,煎魚問題有少數同學沒掌握。

  2、判斷題:第3小題:要是□41÷83的商是兩位數,□里只能填9,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試商知識的掌握情況,發(fā)現學生不能靈活運用。錯誤率較高,其中也有不少因為粗心造成的錯誤,沒看清楚題。

  3、選擇題:第2小題、第3小題,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三角板的認識和對角知識的掌握情況,有小部分同學沒掌握好。

  4、操作題。此題做得比較好。但也有部分學生畫垂線沒有畫垂直符號;不懂得畫一個120度的角;寫角的度數時沒有寫度的符號。這也說明學生做題不夠細心或者平時根本不注意這些細節(jié)。

  5、計算部分:估算中有一部分學生把除號看成乘號,而出錯。

  6、解決問題?偟膩碚f題目比較簡單,但部分學生不理解題目意思導致列式錯誤,還有部分學生在計算過程中不細心、計算不過關導致失分。學生對題意的理解不夠,是導致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題目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能力。

  7、統(tǒng)計題。此題做得比較好。大部分學生只失1分。主要是第(2)小題:xx年級春季植樹棵樹最多,3月份4個年級共植樹xx棵。在計算3月份4個年級共植樹多少棵,很多學生由于粗心、審題不仔細算成六年級3、4月共植樹多少棵。

  四、存在問題

  1.從考試情況看,大部分學生不到60分鐘就做完了試卷,但是有的學生玩,不知道檢查,有的學生不會檢查。

  2.從試卷看,有些學生卷面不整潔,數字書寫潦草,還有學生抄錯數的,有漏題不做的,有漏寫解、得數、單位名稱和答案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科學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需要進一步加強。

  3.從學生來說,審題不夠仔細,解題較馬虎;概念模糊不清;知識的應用能力差。

  五、對今后數學教學的建義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個別學生在一些比較簡單的計算題中出現問題,并不是他們不會,而是不夠細心,比較浮躁,所以最重要的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心、書寫工整、獨立檢查等一些好的學習習慣。

  2、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得到提高,每天堅持鍛煉,相信學生在今后的考試中會有所進步。

  3、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分析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與方法,尤其是檢查的良好習慣。加強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4、聯(lián)系學生生活。在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真實而完整的學習任務。這樣的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重視知識的獲取過程。學生的第一影響最重要,任何一類新知的'學習應在首次教學時,讓學生有體驗數學的機會。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的活動,充分地感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感悟數學。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才是永遠都忘不了的,才能夠靈活地舉一反三運用到各種變化的情景中,并在這一過程形成能力,發(fā)展智慧。

  6、重視知識的實際運用。平時既要注意知識的及時鞏固,更要注重知識的運用,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注意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7、在課堂的教學中需要關注到后進生的表現,做到每天都能落實好一項學習的任務,讓他們學會學懂。培養(yǎng)好學困生的閱讀和審題能力,讓學困生的知識能夠為他們自己所靈活運用。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抓好家庭作業(yè)的質量和完成量,及時查漏補缺,抓好待差生的轉化工作。

  20xx-6-27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5

  教材說明

  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與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有所不同。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只把被除數的尾數省略,求它的近似數。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則要先分別求出被除數、除數的近似數。而且除數是省略十位后面的尾數,被除數從哪位起省略尾數,可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及運算的方便程度來決定,使求出的兩個近似數可歸結為表內除法口算。由于被除數、除數都要先求出近似數,比第六冊里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估算要難。

  例6,通過運醬油的情境引出兩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估算。

  教材給出了兩種估算方法: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后,用除法口算;另一種是把被除數、除數取近似數后,用乘法口算,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1課時教學。教學例6,完成練習十四中的習題。

  2.教學例6時,可引導學生討論:怎樣取538和62的近似數進行估算比較合適?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使學生明確:取近似數時首先要考慮所取的近似數與原數不能相差很大,然后要考慮運算的方便,可以歸結為表內除法的口算。

  讓學生做“做一做”的題目時,要讓學生先想一想怎樣取近似數后再計算。

  3.關于練習十四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3題有一定難度,教師要提示學生怎樣取近似數后再進行計算。

  第51頁最下面的思考題。其解答的思路是:根據題意可用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從圖中看出:①只參加數學小組的人數是28-10=18(人);②只參加語文小組的人數是14-10=4(人);③兩個小組都沒有參加的人數是42-18-10-4=10(人)。

  教材說明

  用整百數除的口算過程,實質上是先除以幾,再除以100的連除過程。如3600÷300=3600÷3÷100=1200÷100=12。在這個過程中,用一位數除是重要的一步;用100除則是用十除的類推。因此,教材首先復習了用一位數除、用整十數除,為新知識的教學做好準備。

  例4教學用100除一個數。教材從除法的意義入手,明確用100除的口算算理。然后出例5教學用整百數除。所出的兩道口算題,一道是商一位數的,另一道是商兩位數的,都通過方框中的話突出用幾百除的口算方法。兩道例題后,引導學生討論、總結用整百數除的口算規(guī)律。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8-25

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8

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8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01

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5-20

小學數學上冊教學反思3篇08-25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04-18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4-18

小學四年級數學上冊教學反思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