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詞鑒賞
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詞鑒賞1
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19歲時,與16歲的王弗結(jié)為連理,二人情意甚篤,只可惜王弗27歲就香消玉殞。蘇軾失去摯愛,心中的哀痛可想而知。熙寧八年(1075),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了愛妻王氏,于是便寫下這首詞作。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三句,一開始便道出生死相隔的悲痛,感人至深,為全詞定下了凄涼基調(diào)。“十年”是一個充滿魔咒的時間段,多少生死離別總在這個數(shù)字上徘徊。蘇軾也不例外,開口就是十年,多么漫長的十年,更何況還是“兩茫茫”,哪怕是魂魄常來入夢,也是讓人欣慰的!皟擅C!钡谋Ь褪牵粯拥南嗨、哀愁卻無法相互感知!安凰剂,自難忘”是作者心理的的.糾結(jié)與痛苦。既然生死相隔,那么就各自相安罷了,可是過去的美好點滴難以忘卻,止不住去懷想,每一次懷想就是一次的身心折磨。作者用最平常的語言,作了最真實動人的描繪。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又是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距離,千里之外的孤墳多么凄涼,此時的詞人又是多么凄涼,仕途坎坷、潦倒失意,種種凄涼卻無處可以說,只能默默承受,多么沉痛。可是,就算妻子的墳墓近在眼前,凄涼只會更深更重,依舊是無處話凄涼。因此蘇軾這兩句是抹煞了生死界線的癡語、情語,所以覺得格外感動人。
清納蘭性德《沁園春丁巳重陽前》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xù),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zhuǎn),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fā)、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欲結(jié)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檐雨,譜出回腸。
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此時納蘭妻已病逝三個多月。重陽節(jié)前三日,納蘭夢到妻子淡妝素服,之手哽咽,離別時她說了一句“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隨即納蘭夢醒,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詞。
重陽節(jié)前,納蘭夢到已故妻子,悲傷之情滿眼全身,寫下了這首字字血淚的悼亡詞。幾百年前,蘇軾的《江城子?記夢》感人無數(shù),幾百年后納蘭的此闋《沁園春》更是感人泣下。同是癡情之人,同是不幸之人,蘇軾自有他的曠達樂觀以排遣人生悲痛,可納蘭只有沉浸在痛苦之中,愈來愈深!拔沂侨碎g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人生本來就有很多傷痛,原以為“一生一代一雙人”,誰料“瞬息浮生,薄命如斯”。往日“并吹紅雨”,“同倚斜陽”,一切美好只留于記憶之中。如今一個天上,一個人間,相見無期,相思相望終不能相親,這種痛苦有誰能知?你看那春花秋葉,還是以前的模樣,如今少了一人,那些花、那些葉都成了觸發(fā)傷痛的東西。
“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葉,觸緒還傷”,即使在人間天上,兩情也如一,但眼前的舊物還在,如何不令人愁腸百結(jié)?這幾句表達了對妻子的深切思念以及拳拳深情,同時又表達了物是人非的惆悵。
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詞鑒賞2
《秋登蘭山寄張五/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賞析: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扒轱h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yōu)美。”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fā)興,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jié)。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開頭二句從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詩脫化而來,點明”自怡悅“,為登高望遠的緣由之一。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由思念而登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nóng)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xiàn)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涵涵然有云霄之興,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潛評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這四句詩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這也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于重陽節(jié)的詩詞鑒賞3
《紫萸香慢·近重陽》
(宋)姚云文
近重陽偏多風雨,絕憐此日暄明。問秋香濃未,待攜客、出西城。正自羈懷多感,怕荒臺高處,更不勝情。向尊前,又憶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無老兵。
凄清,淺醉還醒,愁不肯,與詩評。記長楸走馬,雕弓笮柳,前事休評。紫萸一枝傳賜,夢誰到、漢家陵。盡烏紗便隨風去,要天知道,華發(fā)如此星星,歌罷涕零。
賞析:
此詞從重陽入筆,抒發(fā)了遺民不忘故國的憶舊情懷,語言平實,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詞從出游始,于登高處終,章法渾成,意蘊豐厚,讀來凄愴感人。
【重陽節(jié)的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詩詞名句鑒賞11-03
《對酒》詩詞鑒賞03-17
古詩詞鑒賞集錦02-06
優(yōu)美古詩詞鑒賞03-14
憫農(nóng)古詩詞鑒賞03-03
憫農(nóng)二首古詩詞鑒賞12-08
詩歌的鑒賞02-18
美術鑒賞論文11-27
鑒賞京劇的心得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