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學反思合集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不同的詩歌,其語言藝術所表現(xiàn)的語言風格、特點、技巧各不相同。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歌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歌教學反思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詩歌《春天》,理解詩歌中的比喻句。
2、在游戲中了解詩歌內(nèi)容,并學習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3、在活動中,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發(fā)言。
二、活動準備:
活動教具小燕子一只、圖片人手一份、書三本、磁帶
三、活動過程:
1、以“小燕子”的禮物引入活動,鼓勵幼兒以小圖片交流對春景的認識,并初步以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1)尋找禮物——同伴交流——集體介紹
教師指導語:今天,小燕子給我們帶來了一份春天的禮物,一半送給了小朋友,一半送給了馬老師,你們知道小燕子送給你們的是什么禮物嗎?小燕子已經(jīng)悄悄地把禮物藏在了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找一找,說說你收到的禮物?用簡單好聽的句式來說一說?引導幼兒用詩歌語句進行表達。
。2)重點理解: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
請幼兒比較小池塘的旋渦與臉上的酒窩,并學說詩歌語句。
2、引導幼兒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進行圖片分類,借助禮物分類的游戲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三段結(jié)構(gòu)。
。1)觀察老師收到的禮物(三本不一樣的書)請幼兒說說三本書不同的地方,說說這是三本什么樣的書?
過渡語:你們已經(jīng)拿到了小燕子的禮物,那另外一半禮物在哪里呢?(教師出示三本書)
(2)教師小結(jié):噢,原來這是一本彩色的書,這是一本會笑的書,還有一本是會唱的書。請幼兒把自己收到的禮物(小圖片)送到相應的書里。
教師指導語:彩色的書里會有些誰呢?誰會藏進會笑的書里?會唱歌的書里又會是誰?(討論后有秩序地貼圖片,提醒幼兒遇到困難同伴之間解決)
。3)集體檢查并分類的說說理由。
3、分段理解詩歌內(nèi)容,并引導幼兒逐段有表情地誦讀。
。1)說說自己最喜歡哪本書?為什么?整理幼兒的語句并集體誦讀。
。2)重點說說誰在春天里歌唱,引導幼兒用五個字的句子總結(jié)。
。3)聽錄音:《春天》
過渡語:小燕子送給我們的禮物真有意思,瞧:我們把小燕子的禮物放在一起就是一首好聽的.詩歌《春天》。
。4)詩朗誦,采用分組對誦的方式練習誦讀兒歌。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開展創(chuàng)編活動。
教師指導語: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春天是一本會唱的書,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春天真的很美,那春天還可以是一本怎樣的書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找看,待會兒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心中的春天,說說我們找到的春天。
詩歌教學反思2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經(jīng)過兩個星期時間的學習,我們的實踐活動也告一段落。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一共進行了8項活動:制定計劃、搜集詩歌、整理詩歌(分類,畫表)、推薦欣賞詩歌、寫詩、詩歌朗誦會、合編小詩集、總結(jié)。
由于在五年級時學生已經(jīng)接觸過綜合性學習,我大膽放權(quán)給學生,從計劃到實施、小結(jié),我只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一個配角。這些孩子確實不簡單,給了我很多驚喜。無論是給詩歌分類,還是自己寫詩,無論是制定計劃,還是總結(jié),學生們都能投入進去,主動去探究、去嘗試。特別是合編小詩集,每個小組都能全員參與,分工明確,互相配合。雖然合編的小詩集很粗糙、簡單,但形式多樣,內(nèi)容較全面。對于我來說,已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了。對于學生的作品,我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希望能通過這次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找回孩子們的自信心。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
詩歌教學反思3
《氓》這首詩語言障礙并不大,結(jié)合課下注釋學生應當能夠理解《氓》的基本意思,進而體味出詩歌的情感;所以我教授這節(jié)課的主導思想就是:教師設問引導,學生自學領悟為主。又考慮到這節(jié)課是針對高一年級進行的,而高一年級是我省新課改下的第一屆高中生,所以在上這一節(jié)課以前,我就想著,怎樣把課改的精神融入到整個課堂中去。
我想其中一點就是這次教學活動必須同時堅持文本的主體性、教師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原則。其中具有主體地位的始終是學生,全部的語文教學活動都必須落實到學生的“學”上,所以學生活動就成為這節(jié)課的重要的形式。
在教學實踐中,對《氓》這課書的設計與教學,我想用以下幾點來概括:
一是尊重文本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體性。
作為一名老師,要帶領學生去“傾聽”那個兩千多年前的聲音,不斷把學生帶入一個新的思想和感情的空間,使學生感受和體驗平時極少可能直接感受和體驗到的事物,幫助學生努力感受和理解文本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在這種感受和理解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文本本身的美。
二是尊重授課教師的教學主體性。
作為一名老師,不必盲從權(quán)威的分析、更不必拘泥在某種教學模式或理論中,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文本獨立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解讀文本,獨立地組織語文教學,必須有對文本的深刻理解,并用最大容量的文學文化內(nèi)涵充實自己的課堂,上出有點學術味道的課,讓學生有點學術探究的“動作”。
三是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只有充分尊重文本作者的創(chuàng)作主體性和教師的教學主體性之后,才能正確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主體地位的始終是學生。全部的語文教學活動都必須落實到學生的“學”上,都是為了盡快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和語文素質(zhì)的。作為教師必須遴選出適合學生的內(nèi)容和形式,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教學中,我努力用更豐厚的文學文化內(nèi)涵充實課堂,用更典雅純粹的審美情操清新課堂,讓我的課堂有一點探究的學術品味,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樸素的同情與悲憫情懷。我還希望能夠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對詩歌的鑒賞之后,申發(fā)出更深層的思考。
比如,在《氓》的內(nèi)容分析的后面環(huán)節(jié),我設計這樣兩個問題:一是造成悲劇的原因有哪些,一是她與氓決絕后能獲得幸福嗎。
設計第一個問題,是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文本。設計第二個問題,則是讓學生從她義無反顧的結(jié)束不幸婚姻的勇敢選擇中,推測她未來的命運,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和理解“之后”的嚴肅與冷峻,引導學生對我們自己現(xiàn)實人生的關照。
這一節(jié)課,應該說以上的主導思想,在某種程度上得到落實。這是我上這節(jié)課比較滿意的地方。其中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正如王老師所點評的,在情與理的處理上,應該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自己感覺是略偏重了“理”。 這與自己設計這節(jié)課的指導思想有關。原本的打算是,希望學生通過探究“她與氓決絕后能獲得幸福嗎?”這個問題,產(chǎn)生對這個弱女子的同情,提升他們情感價值觀。也許在客觀上這個作用不是很明顯。
二是誦讀上存在的問題。在授課過程中,自己安排了四讀:一是學生疏通文章的自由讀,二是個別學生正音的范讀,三是分析前的整體感知的齊讀,四是深入分析后的最后齊讀。自己把誦讀作為詩歌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所欠缺是就是王老師所說的“吟誦”,即拖腔讀。
三是在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及時點評與評價上,還不到位。正如邢老師和宋主任所講,課堂的及時評價(鼓勵性評價)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對學生評價,而且是要做到準確地評價、肯定地評價、藝術地評價。
一節(jié)課下來需要總結(jié)的還有很多,如板書設計、內(nèi)容安排時的順序(即章法)、多媒體與授課內(nèi)容的有機結(jié)合等等,在此不一一談及。
一堂課不能面面俱到,因我本人的經(jīng)驗與能力所限,授課過程中還存在隨意散漫之處,只能留待今后一一改進了。當然,這樣一個過程、這樣一份沉淀之后的反思于我的成長和進步深有意味。
詩歌教學反思4
這一段時間,在教學上都盡量地使用讓學生說說對課文內(nèi)容的看法,然后老師由學生的看法生發(fā)開來,這樣做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但對老師來說難度增加了不少,學校里像我這樣教的老師不多,前次,我聽了一節(jié)另外一個語文老師的課,他的課也有這樣教學模式的痕跡,但我發(fā)現(xiàn),他也不是很到位,這樣的做難的地方是放開容易,收束起來難,因為每一節(jié)課都有課堂目標,而學生并不是按照老師的課堂目標進行提問。因此,老師在導方面難度不小。
早上上《詩歌四首》,昨天晚上我想改變一下平常上詩歌的模式,打亂課文詩歌順序,讓學生說說看自己喜歡哪一首詩歌,最不喜歡哪一首詩歌,學生舉手,發(fā)現(xiàn),最喜歡的有《天凈沙。秋思》、《錢塘湖春行》得票最高,十四票,《次北固山下》得票9票,《觀滄!返闷敝挥4票,然后我讓學生起來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或者不喜歡,發(fā)現(xiàn),學生所謂的喜歡是一種彌散性的喜歡,他們也說不出喜歡的地方在哪里,而對于不喜歡似乎也說不出不喜歡的原因。
不過,我從喜歡不喜歡的角度來講解詩歌,學生倒是挺認真地聽,在講解過程中,有的我采用了想象的方法,比如,《天凈沙。秋思》,我讓學生構(gòu)筑畫面,然后其他學生來判斷這個畫面是否合理,比如有的學生想象,橋下有一個人在洗衣服,大家討論這個洗衣服景象是不能入景,原因在于“洗衣服”和本曲的主題“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xiāng)之情”是不一致的。有的學生說,橋下還有流水,我問:“這流水是洪水還是涓涓細流?”學生就能說出不可能是洪水,具體的原因他們回答不出來,但是老師講解了,洪水那種力度速度和《天凈沙。秋思》憂郁哀婉凄惻的氛圍是不合拍的。這些問題一講學生馬上能理解,這也會有益于學生的寫作,主題氣氛和材料的關系。
講到《錢塘湖春行》這首詩,我采用了讓學生猜謎的方法,讓學生猜一猜這詩歌寫的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具體什么時候,讓他們找出證據(jù)來,學生們紛紛在詩歌里尋找證據(jù),最后學生說出這是早春,有的學生從“水面初平”找出來證據(jù),然后其他學生用其他的證據(jù)來印證,比如“幾處早鶯爭暖樹”,學生感覺到,但還是說不正確,最后我分析總結(jié)說,“爭暖樹”指的是爭暖和的向陽樹,那么,說明從大范圍來看,這個季節(jié)還是比較冷,否則的話不必去爭這么一點的熱量,初春時節(jié),春寒料峭,這樣的天氣比較常見,“誰家新燕啄春泥”更給了學生一個很明確的證據(jù),學生很明白,燕子壘窩的具體的時間了。“淺草才能沒馬蹄”這一句證據(jù)也很明顯,學生們討論出馬蹄大概的高度,就得出了草的高度,明白了這個季節(jié)應該是早春,至于“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句,證據(jù)不是很明顯。從上述我引出了作者描寫了早春特有的景致。
《次北固山下》這一首詩,我主要是聯(lián)系《天凈沙。秋思》的主題來講,學生也比較容易明白,還講到現(xiàn)在我們?yōu)槭裁措y以產(chǎn)生鄉(xiāng)愁,學生對本詩的鄉(xiāng)愁是有一定的明白,一年更替之際,又是披星戴月的趕路,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鄉(xiāng)愁理解,所以接受也沒多大的困難。
《觀滄!芬晃闹饕峭ㄟ^補充許多關于曹操的背景,學生對本詩壯闊宏大的意境和詩人一統(tǒng)四海的胸襟有了一定的理解,理解本文的難度就降低了。關于《觀滄海》的難點,我在教學之前預測還是比較準確,我料到了如果不了解曹操的背景,學生用《三國演義》里的曹操負面的形象來理解《觀滄海》是有思想上難以接受的,在我對曹操進行了重新解釋,學生就愛屋及烏了。
因此這次詩歌教學的地方比較成功的'還是在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這一點在本學期有了較大的進步,也因為這一學期在這方面有很大的進步,所以,上得自以為比較成功的課的次數(shù)比以前要多了許多。
失敗的地方,是對詩歌的意境體會,對佳句的賞析,我覺得分析很不到位,原因可能有以下兩點。
一、由于學生活動增多,老師對學生的問題的闡述占用了課堂大部分的時間,導致老師對名句的賞析沒能深入。
二、備課時,對名句的賞析由于閱看了較多的資料,且沒把這些賞析的材料融合,導致混亂。
不過我和學生還是討論了這些詩歌那些句子是名句,學生還是能很好的指出該是名句的句子,然后我要求學生務必把這些名句背誦下來,以備考試用。這樣做,基本上也能應付考試的要求。
最近一段時間多用這種教學方法,也慢慢地熟悉學生可能感興趣的地方,收束起來難度也漸漸地降低,這還需要師生慢慢地適應。
詩歌教學反思5
詩歌是文學之驕子,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潛先生說“詩比別類文學更嚴謹、更純粹、更精微,一切純文學都有詩的特質(zhì)”。詩歌作為一種文學體裁,情感豐富,意境深遠,語言精煉簡潔,音調(diào)和諧、節(jié)奏鮮明。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jīng)》到《楚辭》到唐詩宋詞到現(xiàn)代漢詩,源遠流長。詩歌教學是學生學習、繼承和發(fā)揚我國古老而優(yōu)秀的詩歌文化途徑之一,而且詩歌深遠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強學生嚴謹?shù)乃季S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陶冶情操。所以我國教科書,不管是小學、初中、高中還是大學的語文教科書都選入大量是詩歌作為重點教學內(nèi)容,從而教會學生學會品讀、研究和寫作詩歌。
而我覺得,詩歌教學最重要的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學習和領會作者的情感。
初中詩歌教學中鑒賞詩歌的傳統(tǒng)步驟、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層意思
2.進一步理解深層含義
3.從藝術的角度去欣賞
這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教師也還是在使用這3個步驟來進行詩歌教學。這三個過程一般都是從解釋詞義、句義,翻譯,挖掘典故、修辭,歸納主旨等方面來得以實現(xiàn)的。但是這樣的教學難以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去想象和感悟詩歌的意境美。那么,詩歌教學應該如何創(chuàng)設情景,才能更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知識,開闊視野,提高想象和審美情趣,散發(fā)思維,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選的詩歌有古體詩和現(xiàn)代詩歌。不過是古體詩還是現(xiàn)代詩,其寫作都有一個背景,而且這個背景可能和學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在詩歌教學中,詩歌的作者和寫作的背景介紹占據(jù)著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紹是詩歌的突破口,學生通過對背景的了解,從而更好地感悟詩歌,體會詩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的時候,要讓學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擠出長安的背景,還要了解李白雖狂放不羈,但仍有牢固的報效朝廷,有所作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體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不滿與怨憤。通過詩歌背景的學習和了解,學生以能初步走進情景,去體驗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讀。
誦讀是開啟思維大門的金鑰匙。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詩歌更是需要反復吟讀,才能領會其深義。在詩歌教學中,要給充分的時間學生朗讀,或默讀,或齊讀,或小組競讀,或老師范讀,或播放錄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讀發(fā),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詩歌類型和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朗讀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要注意斷句停頓,并結(jié)合相對應的輕音樂,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快速進入情景。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課文錄音慷慨激昂,抑揚頓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詩歌中所表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盡致。學生耳聽錄音,神已被錄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夢游天姥山呢!所以說朗讀,特別是詩歌配樂的錄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思維,吸引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設情景并走進次情景,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
接著是圖文結(jié)合。
圖片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變詩歌文字為可觸可觀的圖片,刺激學生的視覺神經(jīng),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詩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闭故境鰜淼淖畋韺拥拿溃且曈X上雪景的構(gòu)圖。詩人頗具匠心,以畫家的眼光、作畫的方法,準確地表現(xiàn)了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沒有行人,沒有飛鳥,只有一位披著蓑戴著笠的老翁獨處孤舟,默默垂釣的靜謐畫面。這幅廣袤無垠,萬籟寂靜,大雪紛飛的圖畫展示出來,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想象,把學生的思緒帶入畫面,去體驗雪后的寧靜和老翁的孤獨與靜謐境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為我們描繪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瘦馬和游子,構(gòu)成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畫面,這畫面的展示,把學生帶入詩人無限愁思的情景中去體驗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
最后是講解描述。在詩歌教學中,教師僅僅通過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chuàng)設情景是不夠的,還應該加以適當?shù)闹v解描述,才能使學生進入情景后和領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紹、朗讀和圖片展示來創(chuàng)設的情景大多都通過學生的想象實現(xiàn)的,具有較強的主觀性和片面性,教師在教學中還要用生動的語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觀的講解描述,娓娓道來,讓學生在教師的描繪講解中不知不覺進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環(huán)境和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王維的《使至塞上》通過朗讀和圖片展示可能只能領略詩歌的韻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卻未能完全體會作者復雜的感情。所以教師要對該詩歌進行必要的講解描述,使學生理解和領會該詩是通過寫詩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表達詩人由于被排擠而孤獨、寂寞,悲傷、飄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渾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顯露出一種豁達情懷。另外,詩中既反映了邊塞生活,同時也流露出作者對都護的贊嘆,表達了詩人的抑郁、憤悶、孤獨、寂寞之情,和希望邊疆平定的感情。
我覺得詩歌教學,盲目地分析講解背誦是行不通的,教師要極力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學生穿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走進詩歌所描繪的世界和作者的心靈,才能真正地領會詩歌的內(nèi)容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深刻情感。教師可以通過以上背景了解、朗讀、圖文結(jié)合和講解描述等方法來靈活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飛向詩文,飛向作者,飛向生活,飛向明天。
詩歌教學反思6
課題名稱:家
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內(nèi)容,掌握的結(jié)構(gòu)特點。什么是什么的家。
2、鼓勵幼兒根據(jù)提供的線索,嘗試初步創(chuàng)編的興趣。
準備:
1、背景圖
2、白云、小鳥、小羊、小魚、蝴蝶每人一個
3、天空、樹林、草地、河水、
過程:
(一)引入主題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新朋友,
2、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
3、對了你們說對了,
4、現(xiàn)在就讓我們這些好朋友起一做個吧。
5、你們玩完樂也累了,
6、現(xiàn)在聽音樂找到自己的家。
。ǘ┙
7、你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8、現(xiàn)在我們幫助他們也找到自己的家好嗎?
9、教師提問?
藍藍的天空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是誰的家?
美麗的是誰的家?
10、幼兒看圖分組說
11、幼兒看圖連貫的集體說
。ㄈ┳層變撼浞窒胂,創(chuàng)編
1、你們都吧好朋友送回家了,請你們在動腦筋想一想,藍藍的天空還是誰的家
茂密的樹林還是誰的家?
綠綠的草地還是誰的家?
清清的`河水還是誰的家?
紅紅的花朵還是誰的家?
美麗的還是誰的家?
2、明天我們一起把大家想的聚在一起說給小朋友聽,我們一起再來做個吧。
詩歌教學反思7
《示兒》這首詩通俗易懂,寫出了詩人陸游畢生的心事和無限的希望,表達了作者渴望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熱情。教學時,應緊扣詩眼悲字,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詩文,讀出詩中的味兒。
上課伊始,因為有學生課前的預習,所以直接讓學生緊扣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感受詩人的“悲”,然后通過簡介有關背景,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悲愁心事,讓學生理解詩人陸游的臨終之“悲”,感受詩人對祖國前途的憂慮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用堅定的激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生為多難的祖國吶喊的愛國精神,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
教學過程中,學生對詩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是我沒有判斷到的,語言組織能力也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著重對學生相關語文能力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全面提高本班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質(zhì)。
詩歌教學反思8
《北方》是艾青寫于抗戰(zhàn)初期的一首詩歌。本詩運用大量灰色的意象構(gòu)筑了祖國的苦難形象,詩人在傾訴土地的災難時涌動著對祖國的熱愛和擔當?shù)木瘛?/p>
從教材安排看,《北方》是“祖國土”專題中“頌歌的變奏”板塊的`第二首詩歌,屬于自讀篇目。它跟“江山多嬌”板塊相比,明顯少了幾分自豪感,而多了幾分苦澀的咀嚼。這種愛與痛的掙扎,距離在和平環(huán)境中成長的高一學生的人生體驗比較遠,因此,要讓學生領會詩人疼痛中的熱愛,必須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在聲音的節(jié)奏中體會詩人的情感,在文本細讀中品味詩人土地情結(jié)的文化內(nèi)涵。因此在教學策略上,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誦和品味意象來體會詩人熾熱的愛國情感。
本課教學主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討論重在過程,要求人人參與活動討論。在小組討論中,必須人人有事干,事事有專人負責。任務定位是否科學而合理直接決定了小組討論的質(zhì)量和效果。必須人人發(fā)言,必須專人負責組織討論活動,專人負責記錄小組成員的發(fā)言,專人負責整合成員觀點形成小組意見;專人負責匯報小組討論結(jié)果。本課例試教時由于沒有嚴格規(guī)范小組討論的程序,小組發(fā)言者用個人的觀點隨意替換小組意見,就是由于沒有專人負責文字記錄并且缺乏尊重學習伙伴的意識的結(jié)果。正式開課時,我對小組討論程序進行了嚴格規(guī)范,因而呈現(xiàn)了良好的小組討論效果。
學生小組討論過程中我的“不作為”,是完全違背教師的身份和職責的,也是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認識水平的。今后,應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師角色,扮演了學生學習伙伴和學習指導者的雙重身份,參與到學生的討論過程,適時幫助學生跳出“知人論世”這一學習“瓶頸”,廣化了學生的思維,深化了學生的認識,使學生越過“最近發(fā)展區(qū)”,進入新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的學習于是發(fā)生了。
詩歌教學反思9
《問銀河》是一首文學性很強的兒童詩,全詩四個小節(jié)都以提問題的方式抒發(fā)小作者看銀河的感想。第一節(jié)問銀河的名字,第二節(jié)問小動物,第三節(jié)問天氣,第四節(jié)問是否邀請小朋友去做客。整首詩不但體現(xiàn)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問的習慣。
我主要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來設計這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首先,根據(jù)課文的特點,精心制作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課始美麗的星空動畫使學生仿佛置身其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星空的神奇美麗。
其次,識字教學中的讓學生在讀文中識字,在識字中交流,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識字能力。尤其最后的寫字環(huán)節(jié),先通過大屏幕展示生字的筆畫筆順,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的基礎上交流寫字的`要點。再通過老師范寫,學生進行書空練習,掌握書寫的方法,從而為接下來的學生獨立書寫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整個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探究的時間與空間,使他們學會觀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逐漸養(yǎng)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
再次,“語文教學不僅擔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良好學習習慣的任務,而且擔負著發(fā)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智力發(fā)展的重任。必須將感悟語言和發(fā)展思維結(jié)合起來”。于是,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中的樣子,也向銀河提一些問題,進行想象思維的訓練。小朋友們立刻冒出了一肚子的問題。有的孩子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里有多少顆小星星?”有的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有多長?”有的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有多大?那里風景美嗎?”有的問:“銀河,銀河,你的家在哪兒?”有的問:“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離我們有多遠?”等許多有趣的問題。我想,此時我們所看重的應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維得到了最自由的發(fā)散,所以我對所有的問題都應給予了贊揚。
我想這堂課我最大的缺點就是沒能很好地與學生融在一起,缺少了親切溫和,卻多了一份冷冷的理智。因此從這節(jié)課中我悟出:首先只有教師充滿激情,才會把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其次,教師親切的語言,微笑的表情,鼓勵的眼神會使整堂課的教學在一種輕松、愉快、平等的氛圍中進行,教師不再是一個知識的傳授者,而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學習組織者,學生就在這樣一個組織者的引導下,才有可能自由自在地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詩歌教學反思10
從剛接到課題的誠惶誠恐,到備課過程的煎熬輾轉(zhuǎn),到走上課堂的坦然自若,這節(jié)公開課,讓我實現(xiàn)了十幾年教學生涯的飛躍,完成了對課堂教學認識的質(zhì)變。
反思此次公開課感觸頗多,有收獲、有遺憾,更有滿滿的感動和幸福:在這里我首先要感謝有這樣一個鍛煉自我、超越自我的機會,我也誠摯地感謝每一位關心幫助我的同仁們,他們在百忙之中給我調(diào)課、觀課,坦誠地為我指出教學設計的不足和上課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并熱誠幫我出謀劃策,優(yōu)化課堂設計……正是各位領導同仁的滿懷智慧的無私引領才使我得以重新認識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詩歌鑒賞是中考備考的難點之一,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方面細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題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詩歌鑒賞考試題型,認識到考試涉及比較多的是內(nèi)容把握和情感理解類題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賞類;另一方面從側(cè)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題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得分率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賞類題型,因此確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賞這兩類題型為重點進行答題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時結(jié)合當前初三學生實際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設置了這樣一堂課。
為提高課堂效率,增加課堂容量,本節(jié)課我借鑒“三步五環(huán)節(ji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遵循“先學后教,以學定教,以學促教”的基本原則,設計了第一步積累知識、第二步培養(yǎng)能力、第三步拓展訓練的課堂大框架,整堂課又分了五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了解課標考綱,第二環(huán)節(jié)理題型、明重點,第三環(huán)節(jié)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環(huán)節(jié)品字詞、賞語句,第五環(huán)節(jié)實戰(zhàn)演習、規(guī)范答題。我認為整節(jié)課學練結(jié)合,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識有了升華,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這節(jié)課設計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及實際課堂效果和目標達成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如下:
1.對中考詩歌鑒賞常見題型和命題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為了讓學生初步把握中考詩歌鑒賞的出題方向和題點的分布的變化規(guī)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東各地市近幾年的中考詩歌鑒賞詩題,集中精力對我市近五年的詩歌鑒賞題進行了縱向的分類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圖一方面通過幾年考題的對比分析,讓學生了解試題的難易程度的變化和考點、難點的分布,從而總結(jié)出一些命題規(guī)律,并以此為抓手讓學生總結(jié)出各種出題方式和做題方法,使學生的做題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學生對中考詩歌的鑒賞的感性認識,消除對這類題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懼感。
2.摸清學情,有的放矢,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和欠缺的能力進行重點突破和有效指導。
備課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頻率較高的內(nèi)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確定為課堂的重難點,但是,區(qū)教研室范老師結(jié)合中考命題的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得分情況,及時為我調(diào)整了課堂教學目標。為進一步摸清學情,找準學生知識上的不足和應考過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增強授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在不同學校、不同水平層次的班級中兩次試講,以此確立了合理的目標,并檢驗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和導學案上試題難度的合理性。
從實際課堂效果來看,學生掌握了答題步驟,明晰了鑒賞的一般答題思路及規(guī)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學生在面對詩歌鑒賞題時往往“心中有而筆下無”的瓶頸,能夠依分布點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對學生答題規(guī)范的指導。
據(jù)了解,參加中考閱卷的老師很多是高中學校剛剛送完高三的老師,他們每天面對的學生答題能力和規(guī)范程度與初三的學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語文閱卷不可避免的主觀性會使一些答題不規(guī)范的'學生語文成績受很大影響,很多所謂發(fā)揮失常的學生,我以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題不夠規(guī)范。規(guī)范答題意識的強化和習慣的養(yǎng)成,貴在平日課堂教師的重視和引導。因此,在課堂上,我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和方法的指導,還特別重視了規(guī)范答題習慣的培養(yǎng)。通過細心的指導和溫馨的提示,很多學生在導學案上的答題書寫和用語規(guī)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學案貫徹課前、課中、課后,提高了課堂效率。
為構(gòu)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課堂,在這次公開課中,在教研室專家的鼓勵和幫助下,我嘗試編寫使用“學案”。雖然因為對學案的認識不到位,導致編寫過程中幾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覺,學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學習目標清晰,分項成果有了載體,讓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問題有了依據(jù),讓課堂的推進有條不紊,有效滲透了復習的方法,引領了學生溫故知新。
學案的編寫,讓我學會改變教學策略了,全面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jīng)驗,它讓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學生立場備課、上課。學案的編寫,大大提高了我備課中的“選材”能力,課堂上與學生的“親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導演”能力。學案的使用,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學習內(nèi)容更清楚,學習方法更有效,學習過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討有了平臺,連做筆記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讓一節(jié)課學習時間更合理、更科學。如果沒有學案,我很難相信自己能夠在一節(jié)課上完成如此豐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課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案的檢查,迅速地了解學生答題情況和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同時督促學生認真聽課,積極思考。我嘗試的這種教法,實踐證明效果不錯。
這堂課猶如一面鏡子,讓我獲得了一定的自信,對于自己的認識有了新提高,但這認識絕不都是正面的。這面鏡子更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課堂氛圍駕馭能力的不足,學生主動質(zhì)疑問難不夠,創(chuàng)意問題不多。
有位教育家說:“我們應該把學生看成一個火把,用我們的智慧去點燃;而不是把他們看成一個瓶,用我們的知識去澆灌!
回顧本節(jié)課,雖不乏對學生的提問,但誠如觀課老師所言,卻缺了學生的主動質(zhì)疑,我還是太過拘謹于課堂的預設,沒有放手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和時間。乍看去,這群孩子很聽話,積極的記筆記,回答問題。但這背后都是我在主導著,知識是在實踐中習得的,一堂課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學為主體,真正的放手發(fā)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起他們的主動思考的意識,終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課堂的。
2.預設的東西多了,生成資源少了。
葉瀾教授曾經(jīng)針對生成性的課堂打過一個形象的比喻:“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就要求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成為知識王國探險隊的隊長,而不是旅游團的講解導游。
但是在我的課堂上,為了能保證完成我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我努力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好的導演”,把課堂的主導權(quán)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雖然我備課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說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發(fā)展預設的可能。但是,我沒有大膽放手給學生充分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是努力引導學生走向我預設的“景點”。
古希臘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世上最難的是便是認識你自己,于我而言,通過這節(jié)詩歌鑒賞的公開課,我確實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一部分,這足以證明這堂公開課與我自己是有價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話自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學《詩歌鑒賞專題復習》這一堂課后的反思與總結(jié),不妥之處,還懇請各位專家及同仁批評指正。
詩歌教學反思11
詩歌《月亮》主要幫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重點是讓幼兒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我首先準備了一張背景圖,讓幼兒先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圖上圓圓的,黃黃的,是什么?讓幼兒進行討論,然后引出詩歌《月亮》。開始我是先讓小朋友試著念,能力強的.小朋友都能從頭到尾念出來,這也是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得到的鍛煉。在幼兒熟悉了詩歌后,讓幼兒嘗試著仿編詩歌,讓幼兒根據(jù)圖上的內(nèi)容去想象、去創(chuàng)編,有的孩子想象特別豐富,在老師提出嘗試題: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除了小鳥說:月亮和我好;樹上還有誰也和月亮好?喜歡動腦的王梓豪隨口說出: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除了小鳥說:月亮和我好;還有小猴子和月亮好。還有的說小松鼠和月亮好、小燕子和月亮好等等。孩子的想象真是千姿百態(tài)。經(jīng)過整理進行組合,并把新編的詩歌讓小朋友一起朗讀:每一棵樹梢掛一個月亮;小猴子說:月亮和我好;每一灣池塘,飄一個月亮;小螺絲說:月亮和我好;每一個臉盆,盛一個月亮;哥哥姐姐說:月亮和我好。
最后讓幼兒將自己的仿編內(nèi)容畫出來。讓幼兒互相交流,整個活動幼兒的興趣較濃,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想象力,也鞏固了幼兒的繪畫能力。
詩歌教學反思12
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的主題是“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師在這次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詩歌世界,通過搜集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朗誦詩歌、寫作童詩等活動,進一步了解詩歌,感受詩歌的魅力。經(jīng)過兩個星期時間的學習,我們的實踐活動也告一段落。
我大膽放權(quán)給學生,從計劃到實施、小結(jié),我只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做一個配角。這些孩子確實不簡單,給了我很多驚喜。無論是給詩歌分類,還是自己寫詩,無論是制定計劃,還是總結(jié),學生們都能投入進去,主動去探究、去嘗試。特別是合編小詩集,每個小組都能全員參與,分工明確,互相配合。雖然合編的小詩集很粗糙、簡單,但形式多樣,內(nèi)容較全面。對于我來說,已是如獲至寶、欣喜若狂了。對于學生的作品,我給予很高的`評價,我希望能通過這次的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興趣,找回孩子們的自信心。
這次綜合性學習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增長了學生詩歌方面的知識,也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鍛煉了學生自主開展活動的能力。我覺得這次綜合性學習最大的收獲是同學們都能參與進來。每個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多項活動,都有自己的收獲。
同時,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師也該提高自己的能力。有些學生的詩歌,我看了,雖然能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卻不知如何去修改才完美。我想,作為教師,是否也應該像學生一樣,認真參與到活動中去,和學生們一起去學習,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詩歌教學反思13
這首詩歌以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了少先隊員積極參加植樹活動的情景,告訴了我們植樹造林的重要性,表達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地決心。全文內(nèi)容淺顯,首尾呼應,語言富有感染力。
由于課文內(nèi)容淺顯,本課教學我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自讀、互讀、個別讀、指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等形式,讓學生多層次全方位地朗讀,在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效果明顯。在朗讀中,我讓孩子們聯(lián)系課文及課前預習(閱讀《補充習題》中的`相關資料)說說植樹的好處,從而也明白了為什么我們要多植樹的道理。
在深入理解詩歌時,我抓住“走,我們一起去植樹”這句話引導學生走進課文。這句話在文中一共出現(xiàn)了兩次,是本首詩中的關鍵詞句,是學生理解這首詩的課文核心。我引導學生透過文字表達的表層意思看到文字背后更為深層的意義——表明了少先隊員植樹造林、改造自然的決心之大。并通過閱讀第二段落,逐步了解植樹的具體好處,在此基礎上,了解“綠色工廠”、“綠色的希望”、“綠色寶庫”等詞語的具體含義。
最后,在共同朗讀植樹標語中,學生對文本有更好的理解。相信學生也更加明白了“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詩歌教學反思14
基本設計:以“詩”字入手,讓學生明白“詩言志”;切入到《觀滄海》,讓學生自讀課文,理解這首詩“言”的是曹操的什么“志”;然后再朗讀詩歌,從讀準字音到把握情感漸次進入分析;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了解詩中體現(xiàn)的曹操情感包括統(tǒng)一天下、吞吐宇宙的博大胸懷,也包括面對無邊無際的空間和無始無終的時間而產(chǎn)生的渺小之感,當然更要讓學生體會到,曹操雖然感受到這種人生的短暫和人的渺小,但正視現(xiàn)實,敢于向超出人力的威壓挑戰(zhàn)的`勇氣,感受曹操的昂揚奮發(fā)和積極進取的樂觀精神;在此基礎上,用一節(jié)課時間引導學生去自讀《次北固山下》和《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前文用“你如何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之情”問題來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后文則用“作者是如何抓住早春的特征來寫錢塘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文本進行閱讀思考的;第三課時則比較閱讀《天凈沙秋思》,先讓學生去閱讀思考詩歌表達的是什么思想,從文本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總體上,引導學生理解“詩言志”,學會從文本中尋找理由支撐自己觀點,訓練學生的語感,并在此基礎上豐富學生的文化。
課基本上都是按照設計的思路進行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有不少亮點可值得借鑒。如在把握《觀滄!非楦袝r,學生在回答“為何你要這樣讀”時,提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一句讓人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的渺小,而這本是我以為需要自己去提示的地方。再如在講《秋思》一詩時,學生也能抓住“枯”“老”“昏”“西風”“瘦”等詞語,點出本文最主要的情感是思鄉(xiāng),也有學生指出“小橋流水人家”富有詩情畫意,但在這里可以與其他景物聯(lián)在一起,以家的感覺勾起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確有獨到之見。詩歌少不了朗讀,學生在充分體會了作者的情感后,能夠有感情地配樂誦讀。
自己對這幾堂課感覺比較滿意的地方有:一是在開始時把這四首詩的閱讀放在如何去讀古詩的背景下去讀,不為教詩而教;二是能夠結(jié)合曹操的背景加深學生對曹操在《觀滄海》中的豪邁之情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地向?qū)W生介紹強調(diào);三是結(jié)合劉勰、鐘嶸、王夫之等人的評價來引出“蒼涼慷慨、建安風骨”的特點;四是在學習《天凈沙?秋思》時能夠進行比較閱讀,并引用錢鐘書的“蓋生離死別,契合傷逝懷遠,皆于黃昏時分,觸緒紛來,所謂最難消遣”來引導學生理解文中選擇黃昏這個時間的原因,有助于對課文更深入地理解;五是學生學習氣氛比較濃,課堂思維活躍。
詩歌教學反思15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yōu)美的詩歌。孩子們?yōu)槔蠋煼N下一株紫丁香,是孩子們的一片心意,是對老師的問候與感激,那葉綠和花香,代表了孩子們對老師真誠的愛。當你正伏案備課的時候,可曾想到:幾個小伙伴踮起腳尖走到老師窗前,種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滿全樹,那就是一張張學生的笑臉在向你致意。一陣微風吹來,伴隨著濃濃的花香,同學們真誠的愛送進了你的心田。
課前,我讀了好幾遍。越讀越感覺它的美。第一節(jié),一個“踮”字,“一群調(diào)皮可愛的孩子,悄悄地潛入老師的小院,為老師栽種丁香花”的動人形象,活脫脫躍然紙上。下面幾節(jié):“讓那綠色的枝葉,夜夜和你作伴”“幫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師,休息吧”,無不表達了學生對教師的濃濃的愛。課堂教學上要使得學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師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通過課堂的互動交流,師生彼此走入了對方的心靈,這樣,孩子們對老師的工作更理解了,對老師也更尊重了。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較好地體現(xiàn)了低段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xiàn)在:
第一、重視朗讀,以讀為本:
教學中,我多處設計了自由讀、個別讀、齊讀、配樂誦讀等學習環(huán)節(jié),還作了范讀。為提高朗讀水平,我適時組織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如何讀得正確、讀出感情。
第二、重視學生提問題:
學生讀了二、三、四、五節(jié)詩后,讓學生針對詩句、詞語提出不懂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改變了以往教師不顧學生實際大量提問的做法。
第三、正確引導學生體會詞句的意思:
字詞的教學扎實有效。能教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樂于學習。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時,我化靜為動,激發(fā)興趣,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踮起腳尖來理解文字的內(nèi)涵。
又如:“疲倦”和“牽掛”,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在理解“讓花香飄進老師的夢里”時,我啟發(fā)學生想象,老師又香又甜的夢里會夢到什么?讓學生體會到這是一種美好的'愿望,表達了師生之間的互愛之情。
第四、組織學生合作學習重點內(nèi)容2、3、4、5小節(jié):
“我們在老師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心中裝滿美好的愿望,是希望——”我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在小組中互相讀讀,討論討論,讓學生互相啟發(fā),共同學習,從而體會到學生對老師的熱愛。 第五、設計自主作業(yè),拓展感悟
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使學生體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
通過這一節(jié)課,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不足之處,自己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加強,如評價學生的語言要發(fā)自內(nèi)心,而且要更豐富一些;自己的教學激情不夠高,要讓學生動情,自己先要動情,在教學中,要讓自己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
【詩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詩歌教學反思01-14
中班詩歌的教學反思01-24
詩歌鑒賞教學反思01-25
中班詩歌教學反思01-09
高中詩歌鑒賞教學反思09-26
輕叩詩歌大門教學反思11-25
詩歌《水鄉(xiāng)歌》教學反思04-06
詩歌大樹媽媽教學反思06-26
《輕叩詩歌的大門》教學反思01-11
詩歌教學反思15篇01-14